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资阳 >> 乐至县

乐至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陈毅故里纪念园

陈毅故里纪念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毅故里纪念园红色旅游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劳动镇,是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景区内有陈毅故居、陈毅纪念馆、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御风台、德馨园、七塘映月等景点40余处。  陈毅故居:始建于清代乾隆初年,为木质穿榫结构的三重堂四合院,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6间,于1981年修复并对外开放。  陈毅生平事迹陈列馆:是集园林、风光、纪念馆为一体的重要景点,也是人们瞻仰先辈,领略苏杭园林风格的好去处。整个陈列展厅由序厅和“聪颖好学、立志救国”、“艰苦转战、浴血坚持”、“挺进敌后、华中抗战”、“鏖战华东、传檄中原”、“主政上海、领衔外交”、“诗书棋艺、豪放重情”、“永远的怀念”七个部分组成。七个部分陈列陈毅元帅生平事迹照片294幅和珍贵文物实物60件,并采用场景复原、幻影成像、多媒体等高科技展陈手段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陈毅元帅光辉、伟大的一生。  陈毅纪念馆:位于乐至县城中心的灵鹫山。建成于2001年,占地40余亩,有景点20多个。整个园景规模宏大,构思奇巧,蔚为壮观。主要景点有“帅乡入口广场”、“征途甬道群雕”、“元帅台瞻仰广场”、“松洁陈列观景楼”、“诗廊”等。纪念馆前安放了中央军委赠送的陈毅元帅铜像,江泽民同志为铜像亲笔书题了“陈毅元帅”四个大字。  陈毅诗艺苑:由6组旗型样式的诗词墙组成,采用元帅手稿体、宋体、楷体、魏碑、隶书等字体镌刻了陈毅诗词108首,按时间和内容分为旅法求索、井岗红军、南方游击、新四军中、解放战争、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外交风采、忠心赤胆、山水风情、儿女情怀、咏物言志等12个板块,并结合各板块诗意镶配了井岗山崖、红军旗徽、新四军军章等意境浮雕,环列广场四周,构成一个巨大的“心”字造型,形成了诗、书、画、景融为一体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效果。  陈毅 (1901~1972)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一、陈毅早年 (1901--1927) 陈毅…… 详细++  劳动镇  乐至县辖镇。原为复兴场,1935年改复兴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经陈毅元帅提议更名为劳动公社,1984年置劳动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2公里。面积60.5平方公里,人口4.2万。通公路。辖白花、庙山、旧居、牛角沟、七门、潮水、公民、头家沟、石家坳、双龙、民主、礼贤祠、光辉、寺跃湾、老观音、先锋、四叉柏、回龙庵、双祠堂、远朝门、邓家祠…… 详细++  陈毅 (1901~1972)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一、陈毅早年 (1901--1927) 陈毅…… 详细++  劳动镇  乐至县辖镇。原为复兴场,1935年改复兴乡,1958年改公社,1959年经陈毅元帅提议更名为劳动公社,1984年置劳动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2公里。面积60.5平方公里,人口4.2万。通公路。辖白花、庙山、旧居、牛角沟、七门、潮水、公民、头家沟、石家坳、双龙、民主、礼贤祠、光辉、寺跃湾、老观音、先锋、四叉柏、回龙庵、双祠堂、远朝门、邓家祠…… 详细++

乐至和平塔

乐至和平塔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和平塔雄伟壮观,上、下九层,高27米,层层门窗,内塑佛像,微风拂过,钟声缭绕,给人以遐想。

乐至慈恩寺

乐至慈恩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慈思寺位于县城南天池镇三里办事处南塔坡麓,距县城1公里。南塔坡原名大娑婆山、大天柱山,为县之来脉。  慈恩寺现有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玉佛殿、主客殿、和斋堂、客堂、方丈室、厨房。依地建筑,高低错落,雄伟壮观。主塑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王菩萨和十二圆觉等数十尊。另有汉白玉佛像6尊,其中缅玉观音高2米。  每逢仙佛诞辰及节日,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己成为弘扬佛法和揽胜观光的圣地。

乐至报国寺

乐至报国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报国寺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城东北二十公里龙门乡之金龟山,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据《乐至县志》记载,报国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历尽沧桑,几度兴废;如今值国运昌盛,佛教兴隆,历两代住持之艰辛缔造,广大信众之尽心护持,终使蜀中现存不多的千年古刹历劫重光。    报国寺四围青山环抱,背山临水,环境清幽,林木葱郁,怪石嶙峋;千年古树,唐季残碑,宋明石棺;将殿、堂、池、桥、亭、洞及摩崖造像融为一体,拾级揽胜,高低错落,迂回曲折,蔚为奇观。  重要殿宇    报国寺布局雅致,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等五重殿堂。主要供奉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陀菩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诸佛菩萨像及思摩、本空、离欲等祖师像近六十尊,造像生动庄严。其中,有从缅甸迎回大小玉佛二十三尊,其中接引佛高达四米,重十余吨,实为珍稀文物。目前,在国内寺院中,拥有缅玉佛像数量之多,佛像之大,尚属罕见。  龙门乡  乐至县辖乡。1926年为龙门场,1935年改场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11公里。面积45.1平方公里,人口2.4万。通公路。辖黑龙洞、塘堰井、田坝寺、白庙、三道拐、金鼓、白鹤桥、鱼龙桥、报国、烟火店、棕树、汪家沟、圣灯、农科、断石岗、青山沟、龙王、黄林、阳载寺、欧家祠、石朝门、金马寺2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 详细++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毅故居座落于乐至县城北17.5公里的劳动乡正沟湾,这里山丘连绵起伏,小河依傍山势,在群峰中穿流,树木郁郁葱葱,燕剪碧落,系典型的浅丘民居。故居兴建于清代乾隆初年,陈毅太祖于乾隆丁卯年买下这块基业,后经扩建完善,共计有大小房屋三十六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为三重堂四合院布局,木质穿榫结构,房屋坐西向东。1901年8月26日,陈毅诞生在这座院落一重堂左侧的一间小瓦房里,并在这里度过童年时代。  1980年7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将陈毅故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维修,恢复原貌后对外开放。陈毅故居大门中央有-同志亲笔书题"陈毅故居"匾额,两边是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撰写的"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的对联。院坝左侧安放着陈毅与张茜的汉白玉雕像,故居内重点以实物展出陈毅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等情况,序厅等处悬挂有-、-的题词和全国著名画家、书法家的珍贵作品。距故居一华里处有陈氏宗祠,兴建于清同治八年,坐南向北,是一座木质穿榫结构的小四合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1922年陈毅留法勤工俭学回国在此居住半年,其间,他为家乡人民在故居外羊叉河上安装了水碾、水磨、水力轧花机和简易提水灌溉等机器,一直传为佳话。  1986年在离故居200米处的梅山修建了故居文物陈列馆,并于1987年8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列馆以江南民居并吸取苏杭园林的特色布局,地势高低错落,曲径通幽。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结构面积12984.14平方米,共有大小庭院七个,房屋41间,其中展厅五个,面积700平方米。陈列馆外围由一条长500米的条石围墙环绕,四周置翠竹、桂树、果树,一片郁郁苍苍。大门前筑石坝,两边是八字形梯坎,左右皆可上下,坝前及路旁塔柏成行,雪松挺拔,把陈列馆衬托得高大端庄。陈列馆前庭安放着陈毅元帅的青铜铸像,铜像高4.5米,身材魁伟,容光焕发。铜像两边则被数十棵苏铁所簇拥。内坝中央建有一水池,池畔有黑色大理石雕凿的诗碑,诗碑录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梅岭三章》等著名诗篇,把陈列馆装点得更加高雅别致。陈列馆内的五个展厅,按陈毅元帅的一生分为五个时期、十八个部分,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年表、诗词、著述、信札、战役示意图,战绩统计表等系统地再现了陈毅元帅光辉的一生,史料共计四百六十一件。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不仅史料充实,展品生动、形象、丰富,具有极高的革命文物价值,而且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已成为集园林、风光、纪念馆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并被列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景点位置  资阳市乐至县城西北30公里的劳动乡正沟湾    陈毅 (1901~1972)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一、陈毅早年 (1901--1927) 陈毅…… 详细++  陈毅 (1901~1972)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 一、陈毅早年 (1901--1927) 陈毅…… 详细++

睏佛寺摩崖造像

睏佛寺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锣卧佛属全国大型佛造像之列,是一尊全身石刻像。卧佛造像构思巧妙,设计另辟蹊径,具有独特美。马锣卧佛像长10.5米,头长2.1米,头戴螺髻,鼻梁略高,脸部浑圆,双眸微合,嘴唇轻闭,面容安详端庄,神态怡然,表现出释迦牟尼迁化时大度超然的神情。佛身披着袈裟,袒胸赤脚,左手置腹上,右手微曲,手指放在胸前,通体服饰线条流畅逼真。卧佛四周雕刻有顶礼膜拜弟子20尊,弟子作哀戚状、表现出悲伤、忧郁之情。龛楣上对刻二飞天,虽然面目化,但依稀可见韶华裴然的飞天,飘带飘逸,披肩缠臂,轻盈自然,潇洒柔美的风韵犹存。   卧佛四周还有大小石窟20余龛,供托着石刻卧佛,东侧半岩上凿有无字花边碑一通,碑座为雕刻的石龟。   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石刻佛像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文革时期,更是遭受严重的破坏。周围佛龛大多被损坏。但是这尊精美的卧佛,却免遭破坏。让世人能在今日目睹他的风采。   在2013年5月3日公布的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名单中,乐至县回澜镇的马锣睏佛寺摩崖造像位列其中。使其成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也使这尊精美卧佛能再次在世人面前焕发新的光彩。也是乐至县继陈毅故居之后的第二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时间有机会不妨带上你虔诚的心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洗礼。感受唐代石刻的魅力。

蟠龙湖旅游区

  蟠龙湖位于国道318线南侧,与遂宁、安岳接壤,距离乐至县城37公里,是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地,包括湖区和古镇两部分。  蟠龙湖始建于1958年,是乐至县内最大人的人工湖,总库容4000万m3。水域面宽,水质好,有众多的湖心岛,湖滨绿树成荫,奇石成群,隐约可见残存的石雕佛像,在水道两侧及大岛上有农家居住,种植大量桃树及桑树,过着“世外桃源”的农耕生活。蟠龙古镇静卧在蟠龙湖岸,名胜古迹很多,有远古人在岩上开凿的古石洞,有古人对外经济交往的石板古道、建于唐代的古刹石匣寺、建于清代的蟠龙湖石桥,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  立足副坝,隋代的宝塔寺遗址和摩崖造象历历在目,犀牛拜佛、龙头戏印、锁龙柱、鹤戏石蚌、龙马戏湖等景观尽收眼底。侧观,双手合十、安然坐立的巨型山水一体卧佛,慈祥的面对芸芸众生,真是妙不可言,殊胜无比。远眺,成群的白鹤、鸳鸯等数十种野生动物,徘徊舞动于湖边观音岩、白鹤嘴等景观之间,犹如“世外桃源”。  

乐至金山寺

乐至金山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乐至石佛镇金山寺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金山寺村九社石山平顶上,高约超出周围稻田20米。民谣说:“保安坡高沟不宽,金山生在沟中间。这座宝石来由远,女娲炼就未补天。”是石的真实写照。天然石象一艘航空母舰,又形似一只金龟,寺故名。面积约1100平方米。寺座东朝西,左侧保(安)蟠(龙)公路经过,交通便利。 金山寺据20世纪70年代拆下大梁,-“蜀王殿下”4字,可知始建于前蜀王天复七年(907)。寺下石崖上刻有“大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清雍正七年(1729)”古碑。常住僧人3人,香火盛于明、清。民国24年(1925),寺建立保国民学校,占用部分寺房。香火冷落。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保安乡人民政府。随即进行土地改革,僧人还俗,回乡务农。秋,在寺建立保安乡初级小学校,寺房全被占用作校舍,佛像全毁。上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党的宗教政策落实,信众自发组建重建领导小组,募化钱财,重建寺庙。金山寺原有天王殿,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距今248年历史。2005年8月动工,新建大雄宝殿。并于同年修建放生池,池圆形,直径8米,池上建有水泥板桥。2006年12月23日竣工,举行开光典礼。殿内塑有如来、迦叶、文殊、普贤、十八罗汉等佛像27尊,全系泥塑。造像面形丰满,体态匀称,彩饰金身,工艺高超。殿堂建筑面积270平方米。生活区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建有厨房、食堂和住房等生活设施。  金山寺有僧人1人,常住居士5人,信众近2000人。每月农历初一、初八、十五日、二十三日为讲经日,每次参加听讲经活动的居士近百人。主修禅宗,兼修净土。寺住持为释隆慧,并担任寺管委会主任,副主任由居士龙秀信担任,下有成员5人,分管会计、出纳、保管、后勤、治安等工作,实行集中智慧,分工负责,民主理财,管理有序。  金山寺现任住持――隆慧法师,俗名张绿荣,1969年3月出生,现年38岁,汉簇,初中文化,籍贯四川省乐至县东山镇。隆慧法师初中毕业后,在成都、北京等地打工、做生意。1990年3月应征入伍到北京52962部队。92年5月至92年12月在部队汽车营学习汽车驾驶技术。部队服役期间,自学研究有关佛教方面的大量书籍,还学习研究《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历史》等书籍。隆慧法师在部队利用业于时间开始练功、打坐、禅定。复员退伍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302总医院学习中医,之后,在东北行医治病十余年,同时坚持研究学习佛教、坚持练功。隆慧法师一心学佛,于2004年在辽宁省大连市舍俗出家为僧,法号:隆慧。2005年3月回故乡乐至县,被众居士邀请至乐至县金山寺任监院,并重建大雄宝殿。在寺建立医疗所,无偿为大量群众治病,深受信众喜爱和欢迎。2007年6月14日乐至县宗教局正式任命隆慧法师为金山寺主持。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童家镇特色生态农业旅游区位于国道318线上乐至县童家镇的群乐、乐善和伍家寨三个村,童家距离乐至县县城14公里。  童家镇特色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主要以现代生态家业示范基地为主,包括群乐黑山羊繁殖基地、莲藕基地、乐善村油桃基地、伍家寨农业改造样板地、童家桑蚕基地等生态家业基地。现在乐善村美国油桃基地已有3000亩,莲藕基地已初具规模,桑蚕基地遍布童家各地。群乐村黑山羊繁殖基地主要培育高繁殖、味美无腻的地方优良品种—黑山黑山羊和世界级优质肉羊品种—波尔羊及胚胎生产,伍家寨村为全国农村改革先进村,村支部书记石道吉被评为全国劳模,受到中央最高领导的接见,国家领导人和省、市领导先后多次到这里参观访问。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圆觉洞

圆觉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圆觉洞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岳阳镇金花村云居山上,距县城东南1公里,省道206线直达景区。始于唐代,盛于五代、北宋,因有北宋时期开凿石洞雕刻十二圆觉而得名,是集石刻文化、自然景观、科普教育、游客接待中心为一体的综合性风景旅游区。  云居山顶,岩石环绕,主要景点有陈抟墓、秦九韶纪念馆、圆觉洞石刻、教中寺、-寺古建筑等。圆觉洞石刻造像集中于西山峭壁之南、北岩,造像区域长186米,现有摩崖龛窟103个,大小造像1933躯,碑刻题记25处,唐代浮图1座。圆觉洞摩崖造像题材主要以禅宗为主,次为密宗和释道同龛像。石刻造像,端庄丰满,气质浑厚,薄衣贴体,裙带飞扬,大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神韵。  景区内石刻艺术扣人心弦,北岩的石刻造像,题材以观音、释迦牟尼为主,其特点是开大窟造大像。以“西方三圣”最为壮观,分别刻造于三大龛中。三像高均在7米左右,面目俊俏,体姿放逸,比例协调,装饰繁华。正中为阿弥陀佛(图三),满头螺髻,身披袈裟,手着法指,神态威严,大有佛法无边,威德慑众的佛教鼻祖风度。左为观音菩萨,头戴花冠,身披璎珞,左手提净瓶,右手拈柳枝,赤足踏莲花,大有悲天悯人之态。右为莲花手观音(图四),面容慈祥,神态自如,大有唯我独具慧光普照一切之感。打破了中国早期石窟造像中佛、菩萨一律端庄、严肃,正襟危坐的造像仪轨,使他们走出了虚幻的殿堂,佛和菩萨世俗化、人性化,把石刻艺术推向了顶峰,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艺术效果。  三大龛的左右壁上的石刻飞天(图六),凭借临风飞舞的彩带,营造出“轻盈慢妙,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意境。北岩的天尊龛内,主像天尊气宇轩昂,具有修真度世之范,丰厚高贵,颇显教主之仪,这是研究盛唐道教珍贵的实物。  南岩的五代造像题材多达27种,首次出现了“十六罗汉”、  “毗沙门天王”(图七)、“地狱经变龛”(图八)、“地藏菩萨与十王变”等新内容。其造像小巧玲珑,神情潇洒,衣饰简练,衣纹细密,薄衣似帛,既带有唐代的丰厚、典雅,又具有宋代的俊美、华丽。明王龛,千手观音龛,地藏菩萨、十王变龛、罗汉龛、北方毗沙门天王龛等,帔巾凸起高出体表,甲片鱼鳞片片可数。这种精致细腻的雕刻手法,是中国民间雕塑民族化的成功表现。景区内绿树环绕其间,自然、人文景观赏心悦目。唐代的舍利塔,古朴庄重。宋代伟大的数学家秦九韶纪念馆建造宏伟,气势雄浑。  圆觉洞景区一年四季均可旅游,景区内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是游览、观光、度假的绝佳境地。目前,圆觉洞景区的食宿、交通、通讯都极为方便,是安岳旅游的必去之处。  所在市州:资阳市  地址:安岳县岳阳镇  门票:20元/人  营业时间:8:00—19:30  联系电话:028—24527255  旅游投诉电话:028—24520973传真:028-24536626  邮政编码:642350圆觉洞 圆觉洞 圆觉洞   岳阳镇  系县城所在地,毗邻鸳大镇、石桥铺镇、城北乡、思贤乡、岳源乡、城西乡等。全镇幅员面积77.2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285个村民小组;13个社区,157个独立居民小组。总户数46925户,总人口120581人,其中农业人口39676人,城镇人口80905人,有耕地1673公顷,其中田1077.7公顷,土595.3公顷。 【自然环境与资源】属浅丘地貌,地…… 详细++

安岳石窟

安岳石窟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扩并后单位),由原III-50卧佛院摩崖造像和后并入的VI-并50安岳石窟组成,位于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四川省安岳县。目前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200处,造像10余尊。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处,分别是卧佛院、玄妙观、千佛寨、园觉洞、华严洞、毗卢洞、茗山寺、孔雀洞、木门寺。题材多为佛教和道教造像。它多是我国石刻艺术成熟和鼎盛时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雕刻艺术价值,造像风格除少数具有淳朴、粗犷的魏晋风骨外,大多是体态丰满、雍容华贵的唐代风格。  安岳是目前中国已知的中国古代佛教造像遗址最集中的县,目前已发现历代石窟造像200处,造像10万余尊,其中尤以唐代造像的宏伟和宋代造像的精美著称于世,  安岳石窟  在中国石刻艺术史上具有上承云冈、龙门,下启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石刻之乡”的称号。目前该县拥有各类石窟造像保护单位70处,其中国家级石窟类文物保护单位9处,分别是卧佛院、玄妙观、千佛寨、圆觉洞、华严洞、毗卢洞、茗山寺、孔雀洞、木门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分别是庵堂寺、佛耳岩、高升大佛寺、西禅寺、塔坡,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0处,县级文物保护点60处。而随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目前又有众多石窟寺被重新发现。正是四川省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项目。  安岳石窟-开凿历史  圆觉洞  位于安岳县城东南1千米云居山上。开凿于唐、五代、北宋,现存窟龛103个,造像1933尊,主要造像有北崖的释迦佛、净瓶观音、莲花手观音和南崖造像中的毗沙门天王、十六罗汉、地藏与十王变、佛道合龛造像等。  安岳石窟-千佛寨  位于安岳县岳阳镇西北2.5千米的大云山上。始于唐、五代、两宋,延至明、清,现存窟龛105个,造像3061尊。唐、宋石刻中的药师经变图、西方三圣、一佛四菩萨、八菩萨、弥勒佛、释迦说法等龛窟尤为精致。  安岳石窟-华严洞  位于安岳县城东南56千米的石羊镇华严村箱盖山上。现存2大窟,造像159尊。华严洞摩崖造像开凿于北宋初年,窟内雕华严三圣和十大菩萨。  .  安岳石窟-大般若洞  开凿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三教”同窟造像。孔雀洞位于安岳县城东南57千米的双龙街乡孔雀村,开凿于南宋。现存窟龛9个,造像75尊,经目塔1座。其中孔雀明王窟内的孔雀明王、天王、金刚诸像雕刻精湛。  安岳石窟-茗山寺  位于安岳县城东南60千米的鼎新乡民乐村虎头山上。开凿于北宋,现存窟龛20个,造像63尊。造像形体高大,有毗卢佛、文殊、观音、大势至菩萨等造像题材。  安岳石窟-玄妙观  位于安岳县城北20千米的鸳大镇玄妙村集圣山。开凿于唐开元六年至天宝七年(718~748年)。现存窟龛79个,造像1293尊。以道教龛像为主,其次是佛道合龛。  1.卧佛院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以石窟分布范围向东延伸300米;向南延伸150米;向西延伸140米;向北延伸至遂宁县界;向上延伸至月亮坡顶;向下延伸至跑马滩河面,面积60,939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0米。  2.圆觉洞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北以北侧停车场北界由西向东沿思贤的老大路往北的云居山脚为界,至云居山坡嘴;东沿云居山山脚高程为360米的等高线自北向南;南沿火葬场范围围岩脚至安内公路;西以安内公路东侧边界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北以云居山北侧第一重山脊为界向东至匡家湾;东沿匡家湾南侧山脊至刘家沟;南沿刘家沟南侧山脊向西至安内公路;西以距安内公路东侧便捷约200米边界的山脚为界。  3.千佛寨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以造像分布范围向东外延800米至岳阳镇到城西乡道,向南外延150米至乡道,向北外延200至山崖,向西外延600米至森林公园管理所围墙。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00米。  4.玄妙观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造像分布范围向东外延25米,向南外延40米,向西外延27米,向北外延14米。面积6,660平方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0米。  5.华严洞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以现有围墙四周外缘为基线向东外延110米,向南外延150米,向西外延300米,向北外延130米;共计58亩。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250米。  6.茗山寺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虎头山、塔坡两坡范围内,四周至坡岩檐。面积约1.73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0米。  7.孔雀洞摩崖造像(报国寺经目塔)  保护范围:造像分布范围向东外延300米,向南外延300米,向西外延250米,向北外延3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50米。  

孔雀洞

孔雀洞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安岳县乐阳镇南55公里的双龙街附近孔雀山。原有清建寺庙,现仅存部分房舍。  寺后岩壁间,凿有大小佛像10龛,现存摩崖造像70余躯。其中宋代孔雀明王造像龛高4.7米,宽4.3米,深2.7米。正中雕刻立体全身孔雀,高2.3米,羽翼丰满,形象逼真。孔雀背驮八叶莲花,上坐孔雀明王菩萨,头戴宝冠,身穿白轻衣,左手执开莲,右手握雀羽,雕工精细,秀丽大方。左右臂间有两组孔雀明王经变像。正壁上方两侧刻10礼佛人,眉清目秀,文静雅致,双手合十,呈虔诚礼佛之态。整个龛窟造型巧妙,布局合理,雕技精湛。  洞后半山有唐代“报国寺”遗址,其中建于公元1570年的转轮经藏塔共刻有佛经名144部,极其珍贵。孔雀洞

资阳石笋

  (李小芬)很早便听说二十公里外的石岭镇金带乡有一处较有名的石笋景点,朋友们都相约去看,我却不以为然。曾到过石海,目睹那连绵起伏、一望无涯的嶙峋怪石,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游过石林,仰视那酷如竹笋、直插云霄的群群石峰,曾赞美它的奇伟峻拔。而石海石林皆属喀斯特地貌之奇观。本地属川中丘陵山区,这么一处小景点,哪值得累足一观呢。       此次国庆长假,我本答应带孩子远出旅游,恰遇朋友来访,只得作罢。过了两日,耐不住女儿的再三央求,远游已错过时间,正寻思着如何打发女儿了事,恰好在网上看见朋友写了一篇“画说资阳之一--鬼斧神工画石笋”的帖子,图文并茂,甚是精彩,于是便动了去看一看的念头。       一大早起来,发现天色不是很好,夜里下过小雨,所幸路面只是有点湿,并不影响行程。下车后,出金带场口,爬上一个小土丘,便见远处山岭上很突兀出现的几块巨石,峭然耸立,神态怪异。从当地百姓口中得知,那就是石笋了。看着它其貌不扬,只是缘于在这丘陵边缘地带,在这矮矮的土坡上突然冒出这么些很高的石头而显得有点与众不同罢了,石林附近随处可见的一根石笋都比这强些。既然来了,还是收起失望的心情近观一下吧。       横过山沟,来到石笋下。女儿显得很兴奋,毕竟极少有和大自然亲近的机会,便对什么都感到好奇。仰视石笋,还是能感觉到它的挺拔,也有些直指云端的伟岸气势了。咦,上面凿有两排脚印呢,还很光滑,是常有人上去吗?正疑惑着,突然传来一阵孩子的嬉闹声,山坳上跑来三五个乡村孩子,大的约莫十来岁,小的不超过五岁。他们先好奇地打量着我们,然后像猴子一样三下两下往上爬,左右穿过石缝,居然爬到了石笋中部,大一点的孩子对我们招招手:“上来呀,上来呀,这里有块平地,很好耍呢。”       我突然来了兴致,别处的石海石笋之奇景是用来观赏的,而这里的是用来攀登的吧!去体验体验爬石笋的冲动唤起了我的童心。       我对女儿说:“走吧,来都来了,我们便上去看看。”女儿显得很胆怯,拉拉我的手:“妈妈,还是不去了,好危险哦!” “不怕,再怎么危险,还有你老妈打头阵呢。”       我顾不上高跟鞋短裙之嫌(早知道爬石笋就穿运动鞋了),更顾不了雨后石上泥屑有点脏,双手抓着石棱,踩上两个脚印,爬了几级,便叫她学着样也爬上来。女儿慌了,“妈妈,我怕,我怕,危险!”“咦,奇怪了,平常你不是像猴儿一样蹦得很高吗?今天怎么害怕了?越是怕的东西越要去尝试,越是危险的地方越要去体验,就当是探险啊。”       她试探着迈出右脚,但手不知道搁哪儿,左脚更不晓得往何处放,愣在那里,只能一个劲地叫“妈妈”!       看着她那手足无措的样子,我哭笑不得,搞了半天平常聪明伶俐的女儿居然不知道如何爬山了!唉,这就是拥着玩具布娃娃长大的现代小孩?这就是在公园、游乐场什么新鲜刺激的玩意都想试一试的孩子吗?没想到连乡村四五岁小孩也能做到的爬山这么简单的事,她却不会做,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失败呢?看来体验生活学会生存,首先得亲近大自然才行啊。       我忙给她鼓劲,要她相信自己,学会勇敢,学会坚强。又耐心地告诉她爬山要手脚并用。旁边的孩子大声地喊着:“加油!加油!” 试过几次,女儿也找着了信心,开始使出吃奶的劲,费力地爬着,我只偶尔伸出手拉她一把。十分钟之后,我们也终于爬到了中部。一抬头,惊奇地发现石笋的中间有一条两尺多宽,六七米高的缝隙,只有臂力极好之人才能撑着石缝爬上顶部,看来我们只好望峰兴叹了。女儿这下长志气了,豪气地说:“过几年我长大了,一定要从这里接着爬上去,看看上面的风景。”       舒了一口气,当我们以胜利者的姿态俯瞰四周时,女儿高兴得哈哈大笑。山下的村落在袅袅薄雾中显得静谧,安详,偶尔还传来几声鸡鸣犬吠。空气清新,爽风拂面,张开双臂,仿佛临风飘飞去了。       趁闲聊之际,最大的孩子向我们讲起了故事:“听我爷爷的爷爷说,右边那柱大的称为大石笋,左边那柱小的称为小石笋。在小石笋周围,还有石钟、石鼓,随着钟鼓声还会有金牛、金鸡出没呢。后来,有人把金牛、金鸡偷走了,石钟、石鼓就再也敲不响了。山脚下有一处寺庙,以前挺热闹的,传说常常有狐狸仙精在那里唱戏呢。还有电视里的武当派祖师爷张三丰你知道吗?也曾游历于此,还丢下两道谶言呢。”孩子学着大人们说话,显出得意的神色,女儿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       原来如此平凡的石笋背后有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原来如此普通的山峰对孩子也充满着一种神奇的吸引啊。金带石笋一游,也不虚此行了。而对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是否应该换一个角度重新去审视呢!    石岭镇  资阳市辖镇。1951年设石岭乡,1958年并入前锋公社,1962年析建石岭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府27公里。面积54.4平方公里,人口4.3万。通公路。辖石岭、土桥、梓桐、两义、义和、五一、长沟、水竹、广济、群力、高峰、石河、大山、二龙、白果、洪湖、红雀、尖山、培德19个村委会和石岭场居委会。有建筑、建材、酿造、食品、商贸…… 详细++

千佛寨

千佛寨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寨位于安岳县城西郊2.5公里的大云山上,因山顶四周天然形成的岩寨的崖壁上雕刻有大小佛像3千余尊而得名。四川省人民政府于1956年公布千佛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千佛寨第24号西方三圣窟  千佛寨,唐代名“栖岩寺”,清代康熙年间更名“千佛寺”。千佛寺原有殿宇5重,千百年沧桑,几经兴废,至1974年,一精神病患者又将仅存的大雄宝殿付之一炬。现在这里没有了寺庙,只留下了寨崖上那几千尊造像,故群众又称它为千佛寨。   千佛寨的石刻造像,规模恢宏壮观,共有造像105龛,大小佛像3061尊,分布在南北两岩,整个造像区竟长达705米。据《安岳县志》记载,千佛寨摩崖造像始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从石刻题记看,有“开元”、“天宝”,最晚题记为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历时600余载。现在的主要造像多为盛唐时期作品,也尚存有少量的明清时代作品。南北两岩除佛像外,还有摩崖浮图7座,唐碑3块,历代题记26处。浮图最高的达4.6米,最小的0.8米;最大的龛窟宽6.4米,高6米,深3.3米。摩崖造像高3-6米的有14尊,1-2米的有250尊,其中最大的释迦牟尼佛高达6.2米。南岩多为唐代造像,其面部丰盈,高鼻垂耳,袒胸露肌,衣纹疏深,线条流畅,简洁明快,古朴典雅。尤以56号龛的净瓶观音更具典型的盛唐石刻风韵。另外,盛唐密宗  造像药师琉璃佛也属少见的石刻艺术珍品。北岩有一龛保存完好的《药师经变相》,药师佛系唐代密宗造像题材。药师佛端坐于束腰圆莲宝座,头部上端刻有华盖,身侧有菩提树,左右分刻八大菩萨和九横死,十二大愿,还雕刻有病死、受王法死和被虎、豹、蛇咬死等场面,是其它石刻造像中罕见的珍品。千佛寨还刻有众多的菩萨、罗汉、金刚、力士、0神、飞天、供养人以及各种“经变”故事造像,充分表现出天上、人间、地狱的苦乐悲欢,内容十分丰富,雕刻技艺精美。   

安岳八庙卧佛院

安岳八庙卧佛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佛(3号窟),她也叫释迦牟尼涅磐圣迹图,唐代作品。因地处安岳、乐至、遂宁三县交界处,比较偏僻,所以以前看到和了解的人比较少,直到1982年省、地、县有关部门来这里普查,才发现这里躺着一个国宝。这里依山傍水,翠竹掩影,景色幽雅。卧佛象悬睡着的巨人横卧在一块高约20米的沙岩中,背北面南,呈全身,全长23.4米,头长3米,肩宽3.1米,堪称我国古代全身石刻卧佛之首。它背北面南,头东足西,左侧而卧,两手齐腿,自然平放,面部丰盈,神态安祥,双目微闭,似睡非睡。卧佛形体修长,身着袈裟,袒胸露肌,头蓄螺髻,耳戴圆形绽花环,头枕扁形荷叶枕,维妙维肖地展现出释迦牟尼“涅磐”时超脱一切的意境。  卧佛头顶后方,立一半身守卫力士,高1.9米,上身-,左手握拳,环眼而视,洞察四周。卧佛的足踝处挺立3米高的0力士,右手攥拳,左手五指大张,横眉怒目,威严逼人。卧佛上方刻有释迦牟尼说法图及“天龙八部”等,图中20余尊菩萨、弟子、鬼王、力士造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既烘托出他们恭听佛法、护卫佛法的严肃场面,又把释迦牟尼最后解说涅磐经时,诸弟子八部众悲泣、嚎哭、愁楚、凝重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体像卧佛腰前坐着弟子阿难,头脚处各立一尊力士,充分显示出她在涅磐变中的突出位置。左右力士均为密迹金刚力士,密迹金刚力士见佛灭度悲痛欲绝,据《佛入涅磐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说:力士爱恋释迦的足如优钵罗花,于是抱住佛的脚不放。上层(卧佛右臂上)分两排,各站着菩萨、阿罗汉、力士等10尊高约2米左右的刻像;中间禅坐说法的释迦牟尼法身像。  释迦牟尼弟子像  卧佛左右前排侍立弟子像9尊(摩诃迦叶、舍利佛、目犍连、须菩提、富楼那、摩诃迦旃延、阿那律、优婆离、罗罗),与佛前阿难合称释迦佛的十大弟子。  天龙八部之像  后排为天龙八部之像,即八部众: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迦,天龙八部多为妖魔鬼怪,受佛教化而修成0神。双手握大蟒蛇的是天龙八部之摩罗迦像,传说中的蛇神,呈忿怒状,形象夸张。图中后排左一为菩萨像。下层(卧佛左臂下)刻有数尊姿态各异的小像,其排列好似缀连成篇的连环画,为五代、宋时作品。刻有华严三圣和十二圆觉菩萨像等。这尊唐代卧佛主体像长达23.4米,营造颇具新意,非常典型,而且是左侧卧佛,很多人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南岩有83个唐代造像龛窟,造像内容大多反映唐代的社会生活。其中34号窟高1.5米,内刻观音、地藏、日光、月光4尊菩萨和立佛等,均高1.5米,属罕见之作。  藏经洞(石刻佛经)  卧佛沟另一著名文物是藏经洞,最具规模和价值。卧佛沟南北两岩约800米长的悬崖峭壁上开凿有55个藏经龛窟, 其中已具雏形或竣工的43窟,空经洞1个。已刻-至今保存完好的15窟, 佛经刻字面积152平方米,现存清晰可辨的共20余种70余部300余卷40万字,共有刻于唐代的佛经-龛窟16个。字为阴刻,见方1至2厘米大小,方格直行镌刻在每一窟内的左中右三方窟壁上。  安岳卧佛院刊刻佛经是全国罕见的,专家盛赞安岳卧佛院石经是国之瑰宝。-刊刻在洞窟的正面和两侧,有《佛说报父母恩重经》等20多部,其中《檀三藏经》是现存佛经中的绝版。从46号窟左壁释静泰撰写的“经论目序”中得知,“一切经论目序”来自“大唐东京(洛阳) 大敬爱寺”。主要经目有《大唐东京大敬爱寺一切经论目序》、《佛名经》、《大般涅磐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檀三藏经》、《妙法莲花经》等,是我国宝贵的石刻经库。而且,经目中的《般若波罗密心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等是玄奘译经班子传下来的全国最早的版本。刻经题记现存有“开元十五年”、“十七年”、“二十三年”等。其中,“开元十一年”、“开元二十一年卧佛院僧玄应书”等字迹尚比较清晰。据此可以肯定,卧佛及石刻佛经为盛唐时期的杰作。虽然卧佛寺院早已荡然无存,但从石刻造像及石刻佛经的规模,也可推测出当时卧佛院的辉煌和古普州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  

秦九韶纪念馆

秦九韶纪念馆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秦九韶(公元1202-1261),字道古,安岳人。秦九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其父秦季栖,进士出身,官至上部郎中、秘书少监。秦九韶聪敏勤学。宋绍定四年(1231),秦九韶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县尉、通判、参议官、州守、同农、寺丞等职。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在政务之余,对数学进行虔心钻研,  并广泛搜集历学、数学、星象、音律、营造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宋淳祜四至七年(1244至1247),他在为母亲守孝时,把长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研究所得加以,写成了闻名的巨著《数学九章》,并创造了“大衍求一术”。这不仅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近代数学和现代电子计算设计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他所论的“正负开方术”,被称为“秦九韶程序”。现在,世界各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数学课程,几乎都接触到他的定理、定律和解题原则。秦九韶在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英国数学家取得的成果要早800多年。秦九韶字道古.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生;约景定二年(1261年)卒于梅州(今广东梅县).数学。  秦九韶祖籍鲁郡(今河南范县),其父秦季槱,字宏父,绍熙四年(1193)进士,后任巴州(今四川巴中)守.嘉定十二年(1219)三月,兴元(今陕西汉中)军士张福、莫简等发动兵变,入川后攻取利州(今广元)、阆州(今阆中)、果州(今南充)、遂宁(今遂宁)、普州(今安岳)等地.在哗变军队进占巴州时,秦季槱弃城逃走,携全家辗转抵达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在临安,秦季槱曾任工部郎中和秘书少监等官职.宝庆元年(1225)六月,被任命为潼川知府,返回四川.  秦九韶自幼生活在家乡,18岁时曾“在乡里为义兵首”,后随父亲移居京部.他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人,处处留心,好学不倦.其父任职工部郎中和秘书少监期间,正是他努力学习和积累知识的时候.工部郎中掌管营建,而秘书省则掌管图书,其下属机构设有太史局,因此,他有机会阅读大量典籍,并拜访天文历法和建筑等方面的专家,请教天文历法和土木工程问题,甚至可以深入工地,了解施工情况.他又曾向“隐君子”学习数学.他还向著名词人李刘学习骈俪诗词,达到较高水平.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秦九韶成为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青年学者,时人说他“性极机巧,星象、音律、算术,以至营造等事,无不精究”,“游戏、毬、马、弓、剑,莫不能知.”  1225年,秦九韶随父亲至潼川,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县尉.数年后,李刘曾邀请他到南宋国史院校勘书籍文献,但未成行.端平三年(1236)元兵攻入四川,嘉陵江流域战乱频仍,秦九韶不得不经常参与军事活动.他后来在《数书九章》序中写道:“际时狄患,历岁遥塞,不自意全于矢石间,尝险罹忧,荏苒十祀,心槁气落”,真实地反映了这段动荡的生活.由于元兵进逼和溃卒-,潼川已难以安居,于是他再度出川东下,先后担任过蕲州(今湖北蕲春)通判及和州(今安徽和县)守,最后定居湖州(今浙江吴兴).秦九韶在任和州守期间,利用职权贩盐,强行卖给百姓,从中牟利.定居湖州后,所建住宅“极其宏敞”,“后为列屋,以处秀姬、管弦”.据载,他在湖州生活奢华,“用度无算”.  淳祐四年(1244)八月,秦九韶以通直郎为建康府(今江苏南京)通判,十一月因母丧离任,回湖州守孝.在此期间,他专心致志研究数学,于淳祐七年(1247)九月完成数学名著《数书九章》.由于在天文历法方面的丰富知识和成就,他曾受到皇帝召见,阐述自己的见解,并呈有奏稿和“数学大略”(即《数书九章》).  宝祐二年(1254),秦九韶回到建康,改任沿江制置使参议,不久去职.此后,他极力攀附和贿赂当朝权贵贾似道,得于宝祐六年(1258)任琼州守,但三个月后被免职.同时代的刘克庄说秦九韶“到郡(琼州)仅百日许,郡人莫不厌其贪暴,作卒哭歌以快其去”,周密亦说他“至郡数月,罢归,所携甚富”.看来,由于他在琼州的贪暴,百姓极为不满.秦九韶从琼州回到湖州后,投靠吴潜,得到吴潜赏识,两人关系甚密.吴潜曾相继在开庆元年(1259)拟任以司农寺丞,景定元年(1260)拟任以知临江军(今江西清江),都因遭到激烈反对而作罢.在这段时间里,秦九韶热衷于谋求官职,追逐功名利禄,在科学上没有显著成绩.在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中,吴潜被罢官贬谪,秦九韶也受到牵连.约在景定二年(1261),他被贬至梅州做地方官,“在梅治政不辍”,不久便死于任所.  秦九韶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系统地总结和发展了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组解法,提出了相当完备的“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  安岳修建的秦九韶纪念馆,恢宏壮观,雄伟气派。  秦九韶 (1208~1268)  秦九韶(1208—1268),字道古,四川普州(今安岳)人,嘉定元年(1208)春诞生在普州,绍定二年(1229)十月,秦九韶擢郪县县尉,绍定四年(1231)八月,秦九韶参与魏了翁平抑泸州蛮夷,葺其城楼橹雉堞,绍定五年(1232)八月乙丑进士,绍定六年,秦九韶在魏了翁带领吴潜等督视潼川府路、成都府路时认识吴潜,魏了翁和吴潜同秦九韶去拜望病中的许奕。端平三年(…… 详细++  秦九韶 (1208~1268)  秦九韶(1208—1268),字道古,四川普州(今安岳)人,嘉定元年(1208)春诞生在普州,绍定二年(1229)十月,秦九韶擢郪县县尉,绍定四年(1231)八月,秦九韶参与魏了翁平抑泸州蛮夷,葺其城楼橹雉堞,绍定五年(1232)八月乙丑进士,绍定六年,秦九韶在魏了翁带领吴潜等督视潼川府路、成都府路时认识吴潜,魏了翁和吴潜同秦九韶去拜望病中的许奕。端平三年(…… 详细++

乐至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天池镇 乐至慈恩寺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石佛镇 乐至金山寺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回澜镇 睏佛寺摩崖造像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石湍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童家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宝林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大佛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良安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金顺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中和场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熊卤鹅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劳动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中天镇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佛星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蟠龙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东山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通旅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高寺镇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龙溪乡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全胜乡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孔雀乡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龙门乡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双河场乡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放生乡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盛池乡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凉水乡 陈毅故里纪念园 乐至和平塔 乐至慈恩寺 乐至报国寺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睏佛寺摩崖造像 蟠龙湖旅游区 乐至金山寺 童家镇生态农业旅游区 七芯莲藕 乐至白乌鱼 天池藕粉 熊卤鹅 乐至烤肉 乐至佛星青花椒 双乐挂面 乐至藕粉 乐至桂林豆瓣

乐至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