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南部脆香甜柚 | 南部县脆香甜柚,是柑桔属中较早熟的柚类良种。果形美观,果大皮薄,质脆化渣,酸甜适度,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高,汁多核少,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欢迎。1989年参加全国优质水果评比,仅次于文旦和密轴,名列第三,获农业部优质产品称号,1993年,又获联合国技术信息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造科技之星奖。 地域范围 南部脆香甜柚地理标志地域范围为老鸦镇、盘龙镇、群龙乡、平桥乡、马王乡等33个乡镇。产地位于东经105°27′-106°24′,北纬31°04′-31°40′,介于海拔300-450米之间,东邻仪陇县、蓬安县,西邻盐亭县、梓潼县,南邻顺庆区、西充县,北邻剑阁县、阆中市。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南部县西北地势高、东南地势低,东西分布着大巴山余脉和剑门山余脉,最低海拔290米,最高海拔880米。南部脆香甜柚产地海拔在300-450米之间,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浅坝带坝面积占9%。土壤类型为紫色土,土壤质地为粘性壤土,土壤有机质1%以上,全氮0.116%、碱解氮78ppm、速效磷9ppm、速效钾67ppm,土壤pH值6.8-7.8之间。产地特殊的地形地貌为南部脆香甜柚特色品质的形成和保持提供了基本条件。 (2)水文情况:南部县水利资源丰富,嘉陵江由北向南流经本县,流程116㎞,流域面积2236㎞2,其中一级支流西河由西向东纵贯境内175㎞,流域面积1779.9㎞2。西南地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升钟水库位于南部县,境内,总库容13.39亿m3,县内40000公顷农田得到自流灌溉。全县地下水蓄量6266万m3,水质为软水或微硬水,水温10-27℃,无色、无臭、无味。水利工程、天然水系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为南部脆香甜柚生产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3)气候情况:南部脆香甜柚产地处于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秦岭、大巴山形成天然屏障,境内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季风显著,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2.4℃,极端最低气温-5℃,10℃以上积温5226-5624.3℃,年平均日照时数1293.2小时,无霜期316天,年平均雨量970.2mm,空气相对湿度78%。 (4)人文历史情况:南部脆香甜柚从引进、优选成型到推广种植已历经30余年。1978年,县果树技术推广站从苍溪县引进试种,发现品种混杂、品质退化。1980年起,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果树遗传育种学理论,利用果树芽变原理,用本地柚作砧木进行株系优选和区域试验,于1986年优选成型并获得南充地区优质果品鉴评第一名,其早熟性、丰产性、耐贮性、内在品质等明显优于同类产品。南部脆香甜柚于每年10月上旬即可食用,10月下旬完全成熟。对比检测结果,果汁增加3%,含酸量下降1.7%,含糖量增加1.31%,可溶性固形物提高0.3%,维生素C提高3.5%。 1990年,县委、县政府以南部脆香甜柚获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为契机,将其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首选项目,在全县开始因地制宜大规模推广种植。在推广种植过程中,裂果比例较大,县果树技术推广站立即开展了为期3年的裂果防裂攻关,形成了异花授粉、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前促后控合理调控水分的一整套特殊生产体系,大面积裂果率显著下降。南部脆香甜柚历经试种、优选、果实防裂攻关后,才形成独具区域特色的优质水果。1989年首次参加评比,荣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后,陆续获评1993年“泰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银奖”,“联合国科技发明创造之星奖”,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柚类协作会金奖”,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5年中国西部(成都)“农博会金奖”。南部脆香甜柚品质改良及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南部脆香甜柚裂果防止试验研究及推广获评“南充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脆香甜柚现有种植面积2666.7公顷,其中,已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2000公顷,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认定266.7公顷。年产脆香甜柚3.3万吨,全部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果品畅销于新疆、甘肃、山西、陕西、重庆等10多个省(市)。目前正在适宜种植的33个乡镇规模种植,规划形成10000公顷的南部脆香甜柚优势产业带。 下一篇:南部烧麦 |
南部烧麦 | 南部烧麦具有皮薄馅丰、造形美观、荤素兼备、营养丰富的特点。烧麦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而得名。烧麦选用精致面粉而作,肉馅调料讲究,形态呈梅花状,味道独特可口,在川北地区享有盛名。 材料:面粉、小白菜、猪瘦肉、胡椒面、盐、味精、料酒、香油等。 制作选用上等面粉加水调成柔软的面团,扯成10克一个的脐子,压扁后擀成面皮,多张面皮重叠,置案边,用面杖敲压面皮边缘,使之成为荷叶状的裙边;小白菜用沸水略煮,压干水份,切成碎粒,猪瘦肉切碎,肥肉煮熟后切成碎粒,以上三料加胡椒面、盐、味精、料酒、香油调成馅心;取皮于手上,中间放入馅心,慢慢地将面皮的裙边向上抄起,捏成白菜形状,其馅心置于底部,放入蒸笼中用大气蒸之,蒸至三分钟左右,开笼洒清水一次,再蒸至熟即成。 下一篇:方酥锅魁 |
升钟酸菜 | 南部县升钟酸菜是升钟湖风景区旧时人们传统饮食习惯中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人们贫困生活的缩影,“米缸缸,面缸缸,不如一个菜缸缸”,过去农村是家家必备,也算是“瓜菜半年粮”吧,现在即便是生活改善了,人们也还都喜欢吃酸菜,特别是老年人,几天不吃酸菜就感食欲不佳,因此集市上还有酸菜出售。 |
卧龙鮓 | 卧龙鮓 南部县升钟镇一带有名的肥而不腻、一片肉就吃饱肚子的“卧龙鮓”。 “卧龙鮓”由来已久:将猪的五花肉切成大片,配以生姜、鸡蛋、白糖汁、料酒、葱、蒜等10余种调料,再加上大米粉和匀,放在蒸笼上蒸40余分钟就行了。“卧龙鮓”是当地群众红、白喜事的一道压轴菜,主人家大不大方、家底厚不厚实就看“卧龙鮓”的分量了。据当地人介绍,前些年,“卧龙鮓”大的每片有0.25公斤的,就像一块鞋底子,一大盘端出来,中间还插着一根筷子(用筷子插上以免掉出盘子),跑堂的将盘子端上桌子,将筷子一抽,客人们就可以敞开肚子吃了。 前些年由于生活紧张,去吃饭的人穿上过年、过节才舍得穿的衣服去吃席,心里惦记着家里的老人和儿女,于是“卧龙鮓”上桌时,就用芭蕉叶或荷叶包上一份,小心地揣在衣袋里,有时候一不小心,油水便弄了一身。但现在不一样了,人们的胃口明显“小”了,传统还是保留,“卧龙鮓”却逐渐“瘦身”。 下一篇:升钟鱼 |
蜀凯牛奶 | 四川南充福源食品有限公司是2002 年南部县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的食品加工企业。座落在南部县河东镇,占地面积10 亩,现有固定资产300 多万元,职工45 人。主要产品有牛奶、饮料、低温火腿系列产品,其中,牛奶、饮料年加工能力为5000 吨,低温火腿年加工能力为1000 吨。公司成立三年多来,狠抓产品质量,建立健全了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分别通过了乳制品、饮料的国家质量安全认证,低温火腿的质量认证也正在进行。在技术开发上,除与上海知名的食品研究机构联姻外,还聘请了日本著名食品专家小栗治为技术顾问,引进了日本优质的乳酸菌种和低温火腿加工技术,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稳定川内的广元、遂宁、广安、下一篇:大桥豆瓣 |
大桥豆瓣 | 以优质鲜海椒、食盐、大蒜、生姜为主原料。通过日晒夜露的传统科学配料精酿而成,本品色泽棕红,酱香浓郁,麻辣回甜,咸淡适宜,是川菜的高级佐料。可用于回锅肉、鱼香肉丝、烧豆腐,也可直接佐餐下饭。配料:鲜海椒、豆瓣、花椒、胡椒、三奈、八角、丁香、草果、老姜、大蒜等二十多种自然香料精制而成,本品不含防腐剂、添加剂,对人体无害。因其制作方法是一个太监所传授,人们风趣的叫“太监酱”。邑人王老道清末曾在皇宫作御膳,回到故乡老君观出家,常为施主作斋,经他烹饪的素食堪称色香味三绝,一时驰名闾里,大桥场“福记酱园”主人胡绥之慕名走访,得知王某曾在皇宫专司制作豆瓣酱,就拜之为师,熟练的掌握了选材、配料、发酵、晒露等技艺,于是“福记酱园”生产的豆瓣酱,载誉遐尔,不仅畅销西充、南部、盐亭,甚至远销广元、昭化、剑阁等地。1948年这种豆瓣酱获成都、重庆土特产品赛会一等奖,与阆中醋、中坝酱油齐名而享誉巴蜀大地。下一篇:西河山羊 |
西河山羊 | 西河山羊,生长于四川西河流域高山高寒地带,食山间野草,饮天然河水,呼清新空气,故之得名。西河山羊是四川省第一个活动物类注册商标,系西河流域传统山羊与波尔山羊、鲁滨羊等优质外引品种杂交后形成的新品种系列。它个体适中,头颈清秀,腿短身壮,毛发光亮,抵抗力强,食物多样化。羊肉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无公害、无污染、绿色健康。 |
麻婆豆腐鱼 | 主料:鲤鱼一条 配料:猪肉末100克、北豆腐、青蒜 调料:盐、料酒、豆瓣酱、酱油、葱末、姜末、蒜末、食用油、花椒面、高汤、水淀粉 烹制方法: 1、将宰杀好的鲤鱼,两面改上花刀,豆腐切成方块焯水备用,清蒜洗净切段; 2、坐锅点火倒入油、至5成热时放入鱼炸至两面上色定型后捞出; 3、锅里留底油,放入肉末、豆瓣酱、料酒炒香,然后下葱姜末炒匀,加适量高汤,放入鱼和豆腐块,烧沸后加盐、酱油转小火烧至汤汁变浓,豆腐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芡,撒上青蒜段即成。 特点:色泽红润、别具一格。 下一篇:金丝鲤鱼 |
金丝鲤鱼 | 金丝鲤鱼是南部县宝马河的独特产品,以鱼腹两侧各有一道金色线纹而得名。这种鱼比普通鲤鱼肥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细小的金色线纹,从腮边直达尾部,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活蹦乱跳,逗人喜爱。鲜鱼经过烹调,肉质细嫩,入口有粘糯感,其味鲜美异常。 大王镇境内有离国道212线不足500米处的西南方和西北方向处,有海拔分别为525米和630米高的灵宝山、金子山两座,山势独特雄伟,周围沟深壁陡、地势险要、树木从生、百草丰茂、多有飞禽走兽栖居于此,宝马河围绕两山脚下流入西河,其可谓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美地。 以金丝鲤鱼闻名的宝马河贯穿境内。水质独特,金丝鲤鱼独产其间,为宝马河独特产品。此鱼因鱼腹两侧各有一道金色纹线而得名。金丝鲤鱼比普通鲤鱼肥美,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道细小的金色线纹,从腮边直达尾部,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活蹦乱跳、逗人喜爱。 其鱼肉质细嫩,入口有粘糯感、鲜美异常。有趣的是:宝马河的金丝鲤鱼幼苗若移到别的江河,则失去“金丝纹线”长成普通鲤鱼,这正是宝马河的自然环境和特殊水质的奥妙所在。下一篇:腊肉 |
方酥锅魁 | 方酥锅魁是南部名小吃之一。选用上等面粉经发酵后,抹上椒盐等特殊调料,反复揉搓,做成小正方形,两端粘点芝麻,压成方饼,放进平底锅烙硬,再放入锅下烤炉内膛四壁,烘烤至酱红色。 |
升钟鱼 | “升钟鱼”系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绿色、纯天然无污染优质食品。产于省级风景名胜区、西南第一湖——升钟水库。水库资源丰富、水质优良、风景宜人,常年盛产土鲫鱼、土鲢鱼、鲈鱼、青波、叉尾蛔、红尾参、桂鱼、武昌鱼、翘壳、银鱼、花白鲢、鲤鱼、草鱼、土团鱼、大口鲶等珍稀名贵鱼系列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是老百姓放心食用的产品。下一篇:蜀凯牛奶 |
陈皮牛肉 | 在四川名菜中,“陈皮牛肉”深受食客的赞赏。 “陈皮牛肉”是采用中药陈皮和牛肉搭配,并加以各种佐料做成的一道菜。该菜具有止咳化痰、生津开胃、顺气消食等功效,还可以治疗维生素C缺乏症。在许许多多的名菜中,用佐料最出名的也要数川菜的“陈皮牛肉”。 “陈皮牛肉”最早是由清末御厨黄晋林创制的。当时朝廷派官员出差,一路上,总要带点东西佐酒、下饭,而且又要对身体有所补益。黄晋林便动脑筋用各种佐料做成了“陈皮牛肉”。此菜色质深褐,味辣,且能放一个较长时间而不变味。久而久之,此菜就成了四川人桌上的佳肴。 下一篇:麻婆豆腐鱼 |
腊肉 | 腊(xi1)肉是指肉经腌制后再经过烘烤(或日光下曝晒)的过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腊肉的防腐能力强,能延长保存时间,并增添特有的风味,这是与咸肉的主要区别。腊肉并非因为在腊月所制,而为腊肉,腊月的腊(la4)与腊肉的腊(xi1)在古文里并非同一个字,亦即,腊月的腊是繁体的腊,而腊肉的腊本来就是腊月的腊的简化字。所以,腊肉之所以称为腊肉,其实是因为腊(xi1)这个字的意思就是“乾肉”(见《说文解字》)。至于为什么现在人们都读la4,而不读xi1,除了简化字的原因使两个字没有了区别以外,可能确实跟腊肉一般都在腊月里制作以待年夜饭之用有关。 下一篇:南部脆香甜柚 |
阆中张飞牛肉 | 张飞牛肉是四川阆中牛肉加工厂的传统美味之一,色、香、味俱佳,这种干牛肉早在40年代就获得成都工业协会优质产品银奖。因肉干而不硬,润而不软,外黑内红,故称“张飞牛肉”。剖其横格,轻撕切面,如银丝松针相联,细细咀嚼,其味无穷。1998年获中商部优质产品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铜奖 |
仪陇胭脂萝卜 | 仪陇胭脂萝卜,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著名特产,该品肉质根呈葫芦形,单个重80g左右,表皮与肉质均为胭脂色,有须根,横切面胭脂红色呈放射状,肉质致密、脆,微辣,回味甜。 仪陇县位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南充市东北部,是元帅之首-、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仪陇胭脂萝卜肉质根呈葫芦形,单个重80g左右,表皮与肉质均为胭脂色,有须根,横切面胭脂红色呈放射状,肉质致密、脆,微辣,回味甜。 仪陇胭脂萝卜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锌、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不溶性膳食纤维≥1.4%,因此盐水久泡不烂、口感香脆。据《本草纲目》记载,胭脂萝卜生吃可止渴消胀气,腌制可以化瘀助消化,民间流传“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法,说明胭脂萝卜具有一定的防治疾病作用,深受消费者亲睐。 仪陇胭脂萝卜自古盛行栽培,在公元前400年的《尔雅》一书已有胭脂萝卜种植的记载。胭脂萝卜是仪陇腌制泡菜的主要原料,做成开胃菜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元帅故里馈赠亲友和佐餐佐酒的一道地方名菜。 地域范围 仪陇胭脂萝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张公镇、观紫镇、檬垭乡、碧泉乡、三蛟镇等6个乡镇、36个行政村,仪陇县毗邻南部县、阆中市、巴中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8′51″—106°27′29″,北纬31°32′21″—31°37′59″,介于海拔388米到570米,保护面积1500公顷,年产量2.3万吨。下一篇:仪陇黄酒 |
仪陇酱瓜 | 仪陇酱瓜,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著名特产,此品色泽棕红,具有光滑鲜嫩,宛若鱿鱼,脆而不腻的特点,酒后佐饭,可释腻腥,使人口齿生香,食欲顿起。 仪陇县是-总司令的故乡,该县酱瓜久负盛名,清嘉庆年间就是敬献皇家的贡品。至1931年,仪陇“春森茂”酱园生产的酱瓜,曾远销云南、甘肃、陕西等地。如今,在仪陇民间,仍保留着制作酱瓜的传统习俗。tG5 仪陇酱瓜的生产制作历史悠久,清同治十年(公元1861年)编纂的《仪陇县志》在《食货志`产物》篇酱瓜条下注明:“味甘而脆,远近知名,除县城,址一、二家,他邑仿之,弗良也”。民国十年间,仪陇酱瓜在成都花会上展销时,曾获得优质奖,至1931年(民国二十年),仪陇生产的酱瓜,已远销云南、甘肃、陕西等省。tG5 仪陇酱瓜以菜瓜和酱为主要原料,采用特殊工艺精致加工而成,其色泽晶莹,有透明感,通体一色。切成细丝或薄片,煎炒网丝、网片,光滑鲜嫩,宛若鱿鱼,脆而不腻,细嚼慢咽,清香回甜,酒后佐饭,可释腻腥,使人口齿生香,食欲顿起。tG5 仪陇酱瓜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仪陇县新政镇、张公镇、观紫镇、三蛟镇、金城镇、双胜镇、立山镇7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仪陇胭脂萝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