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平乐寺 | 平乐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在元坝柳桥镇,有一座巍峨磅礴的古建筑群,这就是川北佛教第一丛林—元坝平乐寺。 平乐寺位于广元巴中路旁的元坝平乐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相传该寺始建于宋代绍兴(公元1131—1163)年,距今860余年,现有临济正宗三十六代、三十七代祖师墓碑及始建平乐寺碑记均有记载。旧时殿宇辉煌、香火鼎盛、道场干净、佛法兴旺。该寺在0遭到毁坏。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府为了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人民群众的宗教生活需要。1993年,经所在地县人民人民政府申请,广元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在其旧址开始重建工作。 为了有力开展这项重建工作,选择一位有相当能力的,即既持戒精严、修学并重,又懂得古建筑设计与修建两者具备得法师便成首要工作。在人民政府得到申请下,由上级佛协推荐,几经考证,最后正式决定:礼聘彻利法师前来,具体领导这项工作,并主持和统领该寺一切佛事活动。 彻利法师真是法脉龙象,堪为末法时代振兴佛法,担荷如来家业之0器者。彻利法师幼时曾随当代著名大德及武术家海灯法师学习佛法及武功,后出家在陕西终南山拜与海灯法师齐名的净天法师为师,成为净天法师的高足,之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自己,又依附中国著名高僧惟贤法师(现为重庆慈云寺方丈,重庆佛教协会会长),潜心佛法,终有所造诣。几年以来,法师身体力行,不怕困难,克服重重障碍,率领全寺40余名弟子,为弘扬广大我佛教化,利乐一切有情恒发无上广大心愿,遍行一切难行苦行,终于在片瓦不存的一片废墟上,建立起了一座庄严的佛教道场。 该寺现有天王殿、观音殿、幽冥十殿、钟鼓楼、讲经堂、茶娱院、玉佛殿、放生池等。天王殿、观音殿里,诸佛菩萨各有姿态,庄严威仪;幽冥十殿,一片地狱景象,肃穆摄众;钟鼓二楼,巍峨对峙,晨钟暮鼓,警醒众人;讲经堂里,法音不绝,声振寰宇;茶娱院内,善男信女,穿梭如织;玉佛殿内,更有缅甸华侨佛界所赠整体玉佛,弥足珍贵,价值连城,寺外龙山环抱,绿荫掩映;放生池内,荷月映池,鱼翔浅底。 元坝平乐寺会期为每年的3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每到此时,善男信女云集于此,烧香拜佛,好一派兴旺发达景象。 |
昭化古城 | 昭化古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昭化,古称葭萌,是蜀道上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两千多前就是苴国都邑,自秦设郡县以来,一直是郡县治所,宋代改名昭化。今为广元市昭化镇,位于广元城之西南30公里的嘉陵江与白龙江汇合处。《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张飞挑灯夜战马超;老将黄忠、严颜勇退曹兵;姜维兵败牛头山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昭化古城,一面临江,三面环山,嘉陵江在城东与白龙江汇合,直通古渝州(今重庆)、金牛道穿城而过,自古也有水陆码头之称。剑门雄关屹立于城之西北,桔柏古渡扼守着城之东南。昔日的昭化,舟船川流不息、车马络绎不绝。她既是交通要塞,又是军事重地。三国时,刘备占据葭萌后,看中了这里的重要战略地位。此城两江汇合,绕城东去,金牛古道穿越而过,剑门雄关,巍峨傍立,桔柏古渡,扼江拒守。北枕秦岭,西凭剑阁,南通阆巴,真是全蜀咽喉。虽是弹丸之地,而有金汤之固。他以此为根据地,向西进攻刘璋,夺益州,再向东击败张鲁,取得了汉中,建立了蜀国。蜀汉左将军马超当年在这里降归刘备,大将军蒋琬曾督军于此。魏将钟会、邓艾攻蜀时,被蜀将张翼、关索等长期阻于嘉陵江之东,两军在这里进行过多次争夺战,关索的夫人鲍三娘就战死在昭化附近的土箕坝。 古城昭化,文物古迹颇多,尤以三国遗迹最多,西门有蜀汉大将军费方之墓;城北有蜀将关索之妻鲍三娘之墓;城西5公里的牛头山上“襟剑阁而带葭萌,踞嘉陵而枕清水,诚天设之险”的“天雄关”,而今关门犹存,雄姿不减当年,山顶上的“姜维拜水井”至今尚存。山的右侧还存清代碑林一处,虽经数载风雨,石碑却依然屹立于山巅。这些文物古迹,吸引着无数考古者和“三国研究会”的学者及游人。 昭化古城东门外,嘉陵江和白龙江汇合处的“桔柏古渡”是古今文人吟咏之地。古时这里是“白天万人拱手,夜晚千盏明灯。”新旧《唐书》所载唐明皇幸蜀“遇有双鱼负舟过津,议者以为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在此汇合的白龙江水白,嘉陵江水赤,初相汇合,还各自保持自己的本色,清蚀分明,似两龙交合,形成一大奇观。历代诗人杜甫、杨慎、张问陶等对此都有题咏。至今这一奇观犹如当年,清晰可辨。 历史上对三国蜀汉的兴亡概括为“兴于葭萌,灭于剑门”。把昭化古城奉为发祥之地,因而引起了不少人对她的向往。 地址:广元市昭化区 类型:古迹乡村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电话:0839-8310480;0839-8310866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 58元/张 昭化古城 |
柏林古镇景区 | 柏林古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柏林古镇景区位于广元市昭化区柏林沟镇境内,距广元城区56km、昭化城区40Km。柏林古镇自西汉兴市,东汉永建三年(公元128年)设立葭萌分县,先后改设葭萌驿、柏林驿、柏龙分司(衙门)、柏龙里、柏龙乡,迄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是古蜀道分支利阆道上的重要驿站。川剧“岚桥祭水”“岚桥相会”演绎的魏公子与兰小姐“化锦双飞”的凄婉爱情故事便发生于此。素有“浪漫爱情古镇·秀美水乡湿地”之称。全国著名乡土民俗建筑专家季富政称其为“山沟里的小九寨”。古镇的秦汉古街被誉为川北民居“活标本”,也是西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夯土古镇”。 |
四川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 | 四川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境内的柏林沟镇,主要包括柏林湖及周边湿地区域,湿地类型以库塘、河流为主。 柏林湖湿地总面积290公顷,水域面积140公顷,积水面积320平方公里,河道总长60公里。湿地内山青水秀、环境清幽、风景迷人,被全国著名乡土民俗建筑专家季富政称为山沟里的“小九寨”,已经成功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据了解,柏林湖国家湿地公园所在的柏林古镇,于东汉末年(公园128年)建葭萌分县,已有1800多年历史。境内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清新秀美,秦汉古街被誉为川北民居“标本”,目前正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拟建的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元市昭化区境内,主要包括柏林湖及周边湿地区域。湿地公园范围东北起于石板河向西南,沿沟至寺坪向南,沿冯家河至张家河向西北至观音岩,向南沿至三房里,向西北沿柏林湖至王家湾,向东南至江家湾,向东南沿柏林湖至马蹄滩大坝,向西北至何家嘴,向东北沿冯家河至石板河。规划面积1597.5hm2。 公园内湿地主要由人工湿地的蓄水区湿地132.09公顷、水塘湿地1.31公顷、灌溉地湿地5.16公顷、自然湿地的永久性河流湿地8.12公顷和泛滥地湿地88.67公顷构成,占公园总面积的14.73%,湿地种类较丰富。 公园内森林均为湿地汇水区,山谷溪流终年不断流,保障了湿地充分的水量供给,湿地生态系统随水位的季节性变化而变化,与周边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频繁,整个生态系统已达到生态的平衡。 公园内湿地生物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柏林湖湿地周围分布着近20余种树木,主要有马尾松、柏木、桤木等树种,还有省重点保护原生珍贵树木杜仲、银杏等,野生动物42种,其中水禽类8种,两栖类3种,爬行类5种,鸟类19种,兽类7种。特别是白鹭等水鸟作为湿地野生动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类群,灵敏反应了湿地环境的变化。 公园内有多处古刹名寺、石雕古墓、魁星0、闭关佛洞等人文景观,还有自然形成的柏林湖、五岚二锦、摩崖造像、三国古柏等自然景观,景点美不胜收。 |
柳桥石牌坊 | 柳桥石牌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柳桥石牌坊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柳桥。 柳桥石牌坊建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是“圣旨旌表”吕侯氏而造的节孝牌坊。牌坊有四楼、四柱、三门、八鼓、八龛、十二翘角、六卷角。高8.36米,通面阔5.91米,其中明间2.83米,次间1.54米。四根石立柱前后施抱鼓石,抱鼓石上坐四个石狮和四个石虎。明间和次间均用两道石额坊,其石横枋间镶石装板,左次间石装板正面和背面分别刻“冰清”、“桂秀”二字,右次间石装板正面和背面分别刻“玉洁”、“兰芳”二字,明间石装板前后题刻“节孝”二字。顶楼凸起于匾额之上,匾刻“圣旨旌表”四字,屋面为歇山顶,脊饰刻有中堆和石鸱吻六个,刻筒瓦石件。柱、梁、枋上刻有形态各异的人物造像及鸟、兽、花草浮雕,抱鼓石上刻狮子、老虎、麒麟、独角兽各四个。 前后额枋刻有36组浮雕画,内容有孙悟空大闹天宫、嫦娥奔月、八仙过海、螺祖采桑等,整个牌坊上人物雕像计186尊。翼角檐下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内容的镂空雕刻。1933年7月23日红四方面军在元坝子建立嘉陵县苏维埃,为宣传红军的政治纲领,动员群众参加红军和实行土地革命,在石牌坊上錾刻28条标语,如“共产党万岁”、“扩大红军”、“平分土地”、“赤化全国”等等,后来人们称之为“红军牌坊”。 历史沿革 柳桥石牌坊具有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双重价值,不仅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封建社会历史文化,而且其石刻艺术和建造技术精湛,历时200多年保存完好,在雕刻和建筑两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28条红军石刻标语,不仅反映了当时革命斗争的历史,而且所蕴含的红军精神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财富,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1980年7月,柳桥石牌坊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
昭化考棚 | 昭化考棚为周边县(四川昭化、广元、青川、剑阁四县)童试及府试考场。昭化考棚建于道光18年(公元1838年),设考位332个。日常为学子就读学院。 作为官署建筑,院门前都建有照壁,有遮挡和“风水”作用。 考院布局为南北中轴线阶梯状上升,意寓步步高升。 主考 总营本届考试、阅卷及录取工作,独立履行职责,由地方衙署提供安全保卫和生活服务。童生试由知县主考,府试由州府派员主考,院试由省学政署派员主考。主考负责重阅、筛选房考选送的拟录者试卷及复查、总裁录取名次,并上报放榜。 副主考 县试、府试、院试分别由县、府、省级官署委派人员担任。协助主考主持考务,负责编录应试者名册,试卷编码、加密,正考时发卷、收卷。协助房考阅卷,协助主考审阅试卷并商定录取名次,具有一定的裁决权。 巡察 由府、省等上级官署委派官员担任。负责对整个考场、考务进行监督。不受主考管辖,与主考相互监督。 房考 由府、省等上级官署选派具有举人身份的人或有名望的生员担任。房考身份一般高于认定身份。负责阅卷,县试、府试、院试考一场阅一场,朱笔加批署名,传阅优选卷,集体署名核报副主考、主考复查审定,排列名次。 收掌 县、府、省级官署委派官员担任,负责试卷的收签、保管及分发选送,外收掌负责收取考生试卷,内收掌负责把试卷分配给各房考。 外监考 由县、府、省级官员担任,负责对考场的监督、检举,对主考和巡查负责。 内监考 由县、府、省级官员委派。负责对评阅试卷的监督。对主考和巡查负责。 考号 每人的独立考间。昭化考院(考棚)的条件相对较好一些。 |
葭萌牌坊 | 葭萌牌坊为文化旅游景点。 【葭萌牌坊】 葭萌坊,整个牌坊雕刻技术精湛,图饰古朴典雅。在春秋时期,今昭化嘉陵江流域一带生活着的居民,人们称他为苴人,其实苴人是巴人的一支,他们主要靠捕鱼打猎为生。至蜀王九世开明尚时,蜀国征服巴国苴人集聚区后,蜀王封地给他的弟弟于苍溪县北至汉中以南之地为苴侯国,号苴侯,并将都邑建在嘉陵江与白龙江交汇的土基坝上(当时叫吐费城)命名为葭萌。在《华阳国志蜀志》记:“蜀王别封弟葭萌于汉中,号苴侯,命其邑曰葭萌焉”。葭萌坊上雕有一幅柱联“蜀道三国重镇”,“天下第一太极”。昭化是一座古代文化的传承之城,尤以三国文化著称于世。从刘备入主葭萌(公元211年)到蜀汉灭亡(公元263年)短短的52年历史,将昭化推向了历史的最前沿,使昭化三国文化成为众多历史文化中最耀眼的一环。史载了刘备、诸葛亮、张飞、黄忠、霍峻、费祎、庞统等众多三国英雄人物曾在昭化运筹帷幄、厉兵秣马、跃马扬戈,留下了大量的三国蜀汉遗迹:葭萌古关、费祎墓、费敬侯祠、战胜坝、桔柏古渡、天雄关、牛头山、姜维井等等,所以被誉为“蜀道三国重镇”。绕城而过的嘉陵江被前方的笔架山和后方的翼山分割后形成了一道呈反“S型”、酷似道教的阴阳太极图。面积为20平方公里,直径5公里,昭化古城正好位于太极图阳极的鱼眼之上,故而称之谓 “太极天成”。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如此气势宏大的山水太极图在国内尚属罕见,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水太极”。 |
昭化城隍庙 | 昭化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城隍庙】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城隍”源于古代的城墙和护城河,在人们心中是护卫百姓安全,保佑一方平安之神,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城隍为自然神,专门管理阴间的亡魂,古代城隍为城市的保护神,因此凡有城池的地方,就必建有城隍庙。 昭化古城的城隍庙始建于唐代,历史上因战乱或年久失修,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最后一次毁于文革。现在这座城隍庙为原样复建。复建的城隍庙有两堂两庑,四合庭院。前堂正中为地藏菩萨塑像,地藏菩萨的左右两边分别为左判官和右判官,次为“日巡神”和“夜查神”,墙上彩绘有十四幅精美的行孝行善故事图,以教育人们要孝敬老人和多行善举。后面为“城隍殿”,为城隍爷正殿,中间塑有城隍爷像,左右塑的是慈航大王(主平安)和财神爷(主财运的)。这种多神崇拜反映了人们要求有各种职能的神明来满足人们心理要求及慰藉的需要。庙内两棵高大的古柏树,传说是当年张飞所栽,因此又叫“张飞柏”,古驿道沿途尚存许多,尤以“翠雲廊”的古柏盛多而闻名。在古树的映衬下,城隍庙显得更加古老、庄严而神秘了。 |
云台景区 | 云台山,位于广元市元坝区大朝乡境内,距剑门关15公里,距昭化古城20公里,相传是魏将邓艾被冤杀后的人头所化而成,故又称“人头山”。人们常见的是雨住天晴,云雾掠身而过的彩霞,出现在山的顶峰,故又名“云台山”。登山远眺,晨观日出,暮看云海,觉有羽化登仙,存自于超然世界的快感。为此,云台山素有小峨嵋之称。《大清一统志》载:人头山在昭化县西四十五里,山岭突出,宛如人头。后唐长兴初伐蜀,王宏贽从白卫岭人头山后,出剑门南,即此也。 |
剑刀坝君臣园 | 【剑刀坝君臣园】 公元221年,刘备入驻葭萌,他利用这里人丁兴旺,土地肥沃,物产丰盛的有利条件,广泛招兵买马,屯集粮草,为建立蜀汉政权作着充分的准备。剑刀坝就是当时刘备操练士兵的地方,由于这里每天剑飞刀舞,当时人们就叫它“剑刀坝”,这个名字流传至今。 剑刀坝君臣园,是以三国时期曾在昭化战斗生活过的蜀汉人物为素材,用石雕艺术形式加以表现的蜀汉人物园林,其目的是反映那段历史,同时用其突出昭化古城的三国文化主题。园内的游道是以太极阴阳鱼眼图为布局,以斑竹为绿化主体,蜀汉人物雕像掩映于竹林之中,若隐若现,给人以神秘而幽深的感觉。 君臣园占地800平方米,共有蜀汉人物雕像11尊,除蜀汉先主刘备以外,还有张飞、马超、黄忠、庞统、魏忠延、费祎、姜维、霍峻、关索、鲍三娘等曾在昭化战斗生活过的蜀汉将领的雕像,以展现他(她)们的风采。另外还有刘备的爱驹“的卢”。 |
昭化汉寿坛 | 昭化汉寿坛 汉寿坛是新建的一处人文景观。它有三个部分,内坛和外坛,中间由古城墙遗迹所分隔。内坛的左右两边有一对石雕兽,叫“石避邪”。内坛的中央地面上有一幅巨大的石刻地图,它就是三国时期汉寿(昭化)县的疆域图,这幅地图的面积为221平方米,有刘备于公元221年入住葭萌的寓意。外坛有一对汉阙和两座文化墙。最外面的这对石塑建筑叫“汉阙”。汉阙是汉代建筑,一般建在城门或建筑群的大门外,表0仪等第。汉阙分主阙和子阙,高大的为主阙,侧旁的为子阙。两面文化墙上雕刻的精美图案都描述的是三国时期发生在昭化的历史故事,它们分别反映的是“蜀汉兴于葭萌”、“张飞夜战马超”、“鲍三娘浴血沙场”、“姜维兵困牛头山”等四个历史事件。 |
广善寺及魁星阁 | 广善寺及魁星阁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善寺及魁星阁(元坝区) 1.广善寺 广善寺始建于东汉,盛于明清,坐北朝南,三进院落,是印度高僧竺法兰、迦叶摩腾建立的法坛,稍晚于洛阳白马寺,为中国腹地建立的第二批佛教寺庙,是川北僧人受戒出家的著名禅院。现存寺庙为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复修保存至今,寺内藏有宋代石刻九龙碑等国家珍贵文物。成都昭觉寺、遂宁广德寺与之颇有渊源,适时出资修建,均视广善寺为主廷。 保护范围:南至大门前第一级台阶,东至临街1米处,向西外延约50米至山脚,向北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2.魁星阁 魁星阁又名魁星楼,始建于东汉永建三年(公元128年),位于柏林古街南北轴线与东西轴线的交汇点。因供奉“开文运点状元”的魁星而得名,历代多有修缮,现存0为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修建,楼高15米,三层楼台,顶层为魁星,中间为戏台、底层为驿道,造型别致,飞檐走翘,雄伟古朴,吸引着方圆千里的学子争相朝拜,谓曰“自古文章无凭据,但愿魁星一点斗”。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南、北各外延5米。 |
昭化古城城门 | 昭化古城城门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昭化古城城门(含鲍三娘墓)(元坝区) 1.昭化古城城门 保护范围:北门,以城门口为中心,东至冯经贵屋后15米,西至周继秀屋后10米,北至广昭公路南侧4米,南至石板街道外延2米,面积90平方米;东门,以城门口为中心,东至鲁德光屋后2.5米,西至苟贵生家1.6米界,北至陈修远房后2.3米,南至苟贵生家屋后12米的圆周,面积452平方米。西门,东至赵凤友家4.7米,西至赵凤祥家3.5米,南北各向街道外延5米。 2.鲍三娘墓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5米。 |
岚黎寺 | 岚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岚黎寺始建于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75年),位于柏林沟镇岚黎村,属柏林“五岚”古景之一,清代以来培修,现保护完好。寺院呈四合院格局,四面凌空,寺内塑有释迦佛、观世音、地藏王等佛像二十余尊,数十株参天古柏围绕佛寺,环境幽美。曾在寺中设黎山书院,盛名一时。“岚桥相会”爱情故事中的魏公子曾在此攻读。据清《广元县志》记载“广南岚黎寺有张飞铁像高丈余的东晋文物”,惜已被毁。柏林古镇景区利阆道锁岚桥 |
昭化牛头山 | 牛头山在昭化城西15公里,系剑门山的东支,海拔1214米。位于清江河南岸,嘉陵江西岸,是一座巨石耸立的大山。山腰,有天雄关险隘。山脚,有昭化古城衬托,三江蜿蜒其周。远远望去,俨然似牛立头,为此而故名。 地址:广元市元坝区昭化古镇相府街9号 类型:山 开放时间: 08:30-17:30。 门票: 门票25人民币 |
昭化龙门书院 | 昭化龙门书院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昭化龙门书院唯一四川广元市昭化镇昭化古城相府街。龙门书院始建于乾隆三年,嘉庆二十二年扩建,始为粮库,后改为学堂,初名葱岭书院,后称凤山书院,再改龙门书院沿用至今,寓“鱼跃龙门”之意。书院内现有一中厅,俗称“名伦堂”,是将当时昭化境内考取功名的人的名字记载于横梁之上,以表彰其功绩,现简称为“名堂”,这就是名堂一词的由来。 |
王家贡米 | 王家贡米是四川广元昭化区的特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家镇是广元粮仓之一,彼时,王家大米已经名声大噪。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王家大米之所以因其清香馨甜、口感绵软而颇负盛名,主要源于当地的自然气候。王家镇地处大南山南端,属中低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800米,年降雨量在800-1200毫米左右,日照充足,再加上辖区内田地土壤多为粘性很强的黄泥土,具有很好的蓄水保水能力,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培育出了口感独特的王家大米。 王家大米又被称为贡米,这“贡米”的称谓又从何而来呢?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泻在地板上,小屋内明暗交错。63岁的谭俊元老人一边喝着清茶,一边向记者讲诉他所知道的贡米由来。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王家大米的好口感在民间广为称赞,被地方1作为地方土特产向皇室进贡。看起来晶莹饱满、吃起来清香糯实的王家大米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一度被列为御用贡米,王家贡米也因此而得名。又因王家坝(今王家镇)地处旺苍、苍溪、广元三县交界地,人客量大,贸易往来频繁,是当时的货品交易集散中心,王家贡米更是名噪一时。 “当时有首歌,‘大米出在金帽山,美女出在阳平关’到现在都还传唱呢!”歌谣中的金帽山跨越如今的文村、磨滩、王家、晋贤乡(镇),直至广元市南山脚下的接官亭(现已拆除)处,其中又以王家镇所涉范围最广,在王家镇辖区内约绵延两千多米,即现在该镇金星村5组所处地域。 “小时候,大人在家中用王家大米熬稀饭,还没进屋我就能闻到那浓郁的清香。”谭俊元沉浸在幼时的回忆里无限感慨,“我就生在金星村,是土生土长的王家人。吃了一辈子的王家大米,其他的米还真吃不惯!” 改革开放以来,广元市市区大小米店纷纷打出王家大米的招牌,以吸引顾客卖出好价钱。时至今日,王家大米被 视为馈赠佳品,逢年过节有很多外地人订购来送给亲朋好友。 王家贡米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磨滩镇、柏林沟镇、晋贤乡、文村乡、清水乡、卫子镇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王家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昭府函〔2014〕84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1/T12—2015《王家贡米生产技术规范》 |
晋贤香菇 | 晋贤香菇是四川广元昭化区的特产。 晋贤香菇 广元市昭化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14056992 香菇(干食用菌) |
昭化山桐子 | 昭化山桐子是四川广元昭化区的特产。 山桐子,为刺篱木科落叶乔木植物, 高8-21米; 树皮淡灰色,不裂。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土壤 ,耐寒、抗旱,在轻盐碱地上可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为速生树种。山桐子的花序梗变化较大,长有的为30-80厘米,通常为10-20厘米,有的极为粗壮。树干高大,树冠广展,花色黄绿,红果累累,是良好的绿化和观赏树种,常作为庭荫树、行道树应用,可孤植、对植。种子含油率高可代替桐油,故称山桐子。 昭化山桐子 广元市昭化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14056994 山桐子(新鲜浆果) |
紫云猕猴桃 | 据了解,“紫云猕猴桃”产于元坝区紫云乡,包括“红阳猕猴桃”、“金艳猕猴桃”、“16A猕猴桃”、“川猕3号”、“川猕4号”等多个品种。2007年,紫云红心果猕猴桃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2009年底,紫云猕猴桃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证明商标称号;2010年10月,紫云猕猴桃获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授牌;2011年,紫云猕猴桃获国家绿色产品认证。紫云猕猴桃还多次荣获“名优农产品奖”、“消费者喜爱产品奖”等称号,产品远销新西兰、法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
昭化韭黄 | 昭化镇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位于国道108线,地处嘉陵江、白龙江、清江三江汇合处,平均海拔51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土壤质地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是韭黄种植的最佳适宜之地。 据相关史载,韭黄原产我国,分布在全国各地,《诗经》中即有“献羔祭韭”的诗句。韭黄也称“韭芽”、“黄韭芽”、“黄韭”,俗称“韭菜黄”,为韭菜在控制光照的条件下经软化栽培而变黄的产品。韭菜隔绝光线,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产生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韭黄含有蛋白质、脂肪、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具有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保暖等功效。韭菜和韭黄各有特色,韭菜养肝,韭黄健胃,而韭黄的色泽和口感俱佳,身价远远高于韭菜。 昭化韭黄的生产源头可上溯到三国时代。公元211年,蜀先主刘备率兵“北驻葭萌(今昭化),未即讨鲁,厚树恩德,以收众心”,建立了还攻成都开创一代帝业的大本营。刘备和将士们十分喜欢食用昭化的韭黄,认为昭化韭黄质鲜味美,是“天赐神菜”、“大吉之物”。一吃昭化韭黄,刘备便胃口大开,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他不断采取措施鼓励士兵在空闲时间种植韭黄。刘备由“韭”字的偏旁“非字”和“一”字,坚定了他扫除乱党军阀(非汉室皇家刘氏正姓)和恢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决心和信心,并由“韭”字的谐音“久”字联想,于公元217年亲改葭萌县为汉寿县,铭感蜀汉政权正在昭化发祥,寄予指日可待即将恢复的汉室江山能天长地久。在公元221年称帝后,刘备还念念不忘食用昭化韭黄,时常下令从昭化往成都赶送韭黄。公元252年,蜀汉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奉诏在汉寿(今昭化)“开府治事”,统摄蜀汉军政,昭化成为蜀汉抗魏前线的指挥中心。在昭化驻扎时期,费祎特别喜欢吃昭化韭黄,他视昭化韭黄为珍馐,经常用昭化韭黄作下酒菜。昭化韭黄还治好了费祎长患数年的胃病,时人深感神奇。那时当地农户种植韭黄的面积还很少,每到种植时节,费祎都命令他的卫士在军营周围的空地上种植韭黄,确保自己和府中官员食用。 到了唐代,昭化韭黄的生产有所扩大。昭化(当时为益昌县)是武则天生母杨氏的出生地,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曾任利州(今广元)都督,他们一家人都特别爱吃昭化的韭黄。武则天母亲杨氏在怀孕期间,几乎每天都食用昭化韭黄。昭化韭黄尤其能美容延年益寿,武则天从小就吃昭化韭黄,因而出落得天姿国色,闭月羞花,她母亲杨氏一生嗜吃昭化韭黄,享年九十二岁,创长寿奇迹。武则天当了皇帝后,便命当地年年向皇宫进献昭化韭黄,昭化韭黄由此便成为贡品,称“贡韭”(也称“贡黄”)。由此,昭化韭黄深受皇族及宫廷达官贵人的青睐,成为他们首选的山珍仙品。武则天在晚年时由“韭黄”二字还悟出了人生的一些深刻道理。她拆开“韭”字,由其偏旁“非”字悟出“万事皆空”,由其偏旁“一”字悟出“九九归一”,她认为天下没有长久的皇帝,只有长久的黄土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由此她创造了一个令人千古传奇的“曌”字,大意是说明“明月永恒当空”,唯有自然长久”,一切都要经受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她下令在自己死后由朝廷给她建造无字墓碑,让人万世遐思。 昭化韭黄“色泽嫩黄、清脆可口”。唐明皇李隆基曾途经昭化,他第一次吃到昭化韭黄,就惊为天味,特赐名 “贡黄”。昭化韭黄便开始盛产。 清朝的历代昭化知县,十分重视昭化韭黄的生产,昭化韭黄的种植技术日趋成熟,种植面积大幅增加。清代著名的“蚕桑知县”曾逢吉,在大力鼓励百姓栽桑养蚕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推广昭化韭黄的生产,让百姓增加了收入,让更多的过往客商吃到了名闻遐迩的昭化韭黄。 昭化韭黄生长于温度适中、气候宜人、土壤肥沃的独特自然条件中,具有独特的传统种植和加工工艺,在省内乃自海外都享有极高的声誉。昭化韭黄营养丰富,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昭化韭黄的加工食用有多种方法,但主要是炒制和包饺子用。昭化韭黄色泽鲜艳、口感宜人、香气浓郁、功用独特,为辛温补阳之品,能温补肝肾,并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保暖、健胃的功效,一般人都能食用,其它地域的韭黄难以与之媲美。 在长期的种植过程中,昭化人民把韭黄独特的品质与现代田园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2002年昭化韭黄被认定为国家首批无公害产品之一,2006年成功创建了四川省韭黄标准化生产基地。每年的春秋时节,昭化韭黄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芳香益人,香泽天下。每年的昭化古城三国旅游文化节,昭化韭黄都会成为宴席上一道丰盛的美味佳肴,让海内外广大游客一饱口福,称赞留连。 |
广元蒸凉面 | 广元蒸凉面又称广元凉面,四川省广元市的特产。只产于广元本市及其周边相邻几个县镇,其口感味道随离市中区的远近逐步递减,超出广元市再无产地。其外型外型和陕西凉皮近似,但其原材料为大米而不是面粉。广元凉面口感滑腻爽口,清凉宜人。 ——女皇蒸凉面又叫“夫妻米凉面”。相传,武媚娘在入宫之前,常和青梅竹马的情郎常剑峰一起游河湾,河湾渡口有一家削面店,他们每次总要到店里吃上一碗面。因此经常与店老板淡论面的制作,他们想,夏天要是能吃一种凉面该多好。于是便和面店师傅一起试验,终于用米浆研制成了一种柔软可口、绵韧不粘的米凉面。媚娘和剑峰高兴得抱成了一团,削面店师傅见此情景,便打趣这一对小情人:“这面不如就叫夫妻米凉面吧!”,恰巧这天又是媚娘的生日,夫妻米凉面就这样诞生了。并由此传开,成为当地人人爱吃的地方名食。后来武媚娘被唐太宗选入宫中为才人,因君命难违,她不得不去了京都长安。直到武媚娘当了女皇帝,还念念不忘“夫妻米凉面”,每逢生日,必命御厨给她烹制一碗食用,这样一直到她的天年。 这种蒸凉面选用上等大米为原料,耐嚼、爽口,吃法多样,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内放凉面,加入酱油、香醋、辣椒、辣油、香油、白糖、花椒面儿、蒜泥等调料,搅拌后有酸、甜、麻、辣、香五味,川味十足。 |
川麻婆豆腐 | “麻婆豆腐”是四川著名的特色菜。相传清代同治年间,四川成都北门外万福桥边有一家小饭店,妇店主陈某善于烹制菜肴,她用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的豆腐,麻辣鲜香,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当时此菜没有正式名称,因陈脸上有麻子,人们便称为“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全国。一百多年来,随着川菜的发展,全国名地的川菜馆,乃至海外一些华侨开设的中国餐馆,都经营此菜,前不久日本商人还模仿四川的“麻婆豆腐”制成“麻婆豆腐”罐头食品,销往世界各地。 特点:色泽淡黄,豆腐软嫩而有光泽、其味麻、辣、酥、香、嫩、鲜、烫,豆腐表面盖有一层淡红色的辣油,可保持豆腐内的热度不使很快散失,趁热吃滋味更佳,花椒面也扑鼻。在数九寒冬季节食用,更是取暖解寒的美味佳肴。 |
昭化茯苓 | 昭化茯苓 广元市昭化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昭化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30806亩,主要种植有葛根、茯苓、油牡丹、夏枯草、百合等,预计2017年全区中药材产量将达到15000吨。昭化茯苓先后荣获四川省十大森林食品品牌、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
女皇贡米 | 女皇贡米是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的特产。昭化区月光村水稻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女皇贡米”,2014年5月获“第14届中国(广州)国际食品展暨广州进口食品展览会金奖”。 女皇贡米因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蕴含了比其它地谷类丰富的多种微量元素。2012年以来,月光村水稻专业合作社在昭化区10个乡镇,建立4万亩绿色水稻基地,生产“女皇贡米”。他们采取专合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与基地农户签订了“优质水稻生产收购协议”,建立“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的生产管理制度。 |
地区 | 特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