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广元 >> 利州区

利州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广元橄榄油

  四川广元是中国橄榄油研究种植基地之一,经过多年来的研究与推广,目前已经能够成功收获高品质的橄榄果。种植油橄榄,广元有天然的优势,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呈碱性、钙质丰富,结出的橄榄果出油高,品质好。目前广元生产的橄榄油品质完全能够和地中海橄榄油媲美。   “广元橄榄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成功注册。       我市自2000年起开始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截至到目前,全市已有基地面积14.2万亩,自2007年起陆续开始试花挂果,境内现已建成4家油橄榄榨油企业,形成了以“白龙湖”、“剑门”、“紫爵大朝”等油橄榄品牌,在国产橄榄油品牌中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和规范使用,将在今后进一步提升作为“广元七绝”之一的广元橄榄油的品质,有效促进我市油橄榄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剑阁县、旺苍县、苍溪县、利州区、元坝区、朝天区、广元经济开发区8个区县现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广元杜仲

利州香菇

  利州香菇是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的特产。利州香菇柄短,菌盖圆整肥厚,卷边大,裂纹深,花纹自然,菌褶整齐,开伞度≤7,灰白色。利州香菇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利州区充分挖掘和利用该区特有的地理人文优势资源,树立利州香菇优势品牌,在切实保护知识产权同时,相关产业也在不断壮大。截至2012年,利州香菇规模300万段,产干香菇336吨,产值达2352万元。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利州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利州香菇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宝轮镇、盘龙镇、大石镇、荣山镇、白朝乡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利州香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广利府函﹝2012﹞161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02/T01-2011《利州香菇》下一篇:利州红栗

利州红栗

  利州把“利州红栗”产业发展作为山区林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在与四川省林科院合作基础上,成立了广元市利州红栗协会。协会依靠省林科院,聘请专家任技术总监,重点解决科研、技术难题,并举办技术讲座,先后聘请省林业厅、省林科院等领导和科技人才到协会进行讲课指导,进行了多次利州红栗嫁接、种植技术交流。同时开展了国内科普经验交流活动,提高了利州红栗产业的知名度。截至目前,在利州区辖区内8个乡(镇)成立协会分会 8个,建立了3.2万亩利州红栗示范基地,其中利州红栗良种采穗圃2000亩,每年可提供优良利州红栗品种接穗200万个。协会覆盖25个行政村,直接惠及8千户农户约3万余人。2012年利州红栗总产量达350余万公斤,实现总产值4800万元。   利州红栗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金洞乡、三堆镇、白朝乡、宝轮镇、大石镇、1镇、荣山镇、龙潭乡8个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利州红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广利府函﹝2011﹞184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02/T03-2011《利州红栗》下一篇:椒盐酥锅魁

利州贡米

  利州贡米   据考证,早在周代古巴子国时期,利州区就已经种植水稻,并且大米已成为利州先民的主要食物之一。此后,本地的稻谷品种经过了漫长的自然繁育和无数的挑选,终于有一个品质特优,产量较高,抗性较好的长粒,籼型、常规稻谷品种被选定,并在利州区的中低山区得到大面积种植。清代末年,这种稻谷已经成为该地种植的主要稻谷品种。“利州贡米”就是以这种稻谷加工而成,米粒细长、整齐饱满、晶莹润泽、饭粒爽口、柔韧软滑、米色及粥色微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以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代表的红四方面军将士在这里坚持了长达三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红军经过反国民党军队的“三八”、“六路”围攻后,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由入川时的1.5万人发展到10余万人,在长期的浴血奋战中,“利州贡米”就成了当时数万红军将士赖以生存的主要给养之一。   解放后,生产“利州贡米”的稻谷一直在利州区适宜的中低山区大面积种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起,由于大力引种高产型杂交稻,该稻的种植规模一度减少,面积缩小到仅集中在大石、宝轮片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市场新宠,“利州贡米”这一历史厚重,特色明显的地方传统产品重新获得了市场商机。利州区紧紧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把“利州贡米”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突破口,按照“公司+基地+技术+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利州贡米”原料这一独特品种和利州区得天独厚的优质稻种植自然资源,以利州区蜀粮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利州贡米”的品牌优势为牵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发展的积级性,带动广大农户增收致富。   经过不懈努力,“利州贡米”的原料基地已经发展到8个乡镇,面积3500亩,稻谷产量达2.6万吨,农业产值达5680万元。2004年基地农户仅靠龙头企业的优惠价格,就增加收入350万元,每亩平均增收450元。   为保证“利州贡米”的质量和特色,利州区委,区政府还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技术指导、基地建设、加工生产、市场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实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是种植与经营实现了规模化;二是生产实现了标准化。产品从稻谷生产到成品出库的全过程都按“绿色食品”标准制定了《水稻种植技术规程》和《生产操作技术规程》;三是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下一篇:利州贡梨

广元白花石刻

  白花石刻是中国四大石刻之一,是流传于四川省广元市的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从隋、唐开始,石刻艺人们就利用当地一种细密柔润、赤白相间的白花石(在猪肝色和墨绿色的石块中,呈现出白色、灰白色和淡绿色石层),因材施艺,雕刻成各种石屏、砚台、笔筒、花钵、花瓶、烟缸、果盒等日用器皿,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广元县志》记述了白花石刻的历史状况,县志中介绍道,白花石刻始于清咸丰年间,民间艺人采县北太平乡一带白花石,刻制石砚出售。光绪末年,巴中魏喜先、魏礼先来广随叔学艺,后在县城北街开设“老铁笔斋”,因料设计,雕刻成带有山水、人物、花鸟、禽兽的石屏、砚台、笔筒、花钵、鱼缸、石瓶等工艺品。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1长、书法家于佑任路过广元,见魏氏所刻“苏武牧羊”砚台,十分称赞。新中国成立后,石刻社艺人在广元办石刻社,继承发展石刻术,生产高雕镂空的“飞龙”石砚、“梅花”笔筒、玲珑剔透的“松鹤”花瓶、“荷花”鱼钵、以民间传说、山水景色为题材的“嫦娥奔月”“剑门雄关”石屏。产品曾参加历届省和全国工美术展览。1956年全国工艺美术代表会上,1委员长曾亲切接见魏礼先等艺人并合留念。1978年起,部分精品被选送到日本、香港、加拿大、美国、圭亚那展出。1979年石刻老艺人张礼荣出席全国工艺美术设计制作人员代表会,在北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广元白花石刻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雕刻难度大,出品周期长,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价值,而成为海内外众多藏家竞相追逐的珍贵藏品。并在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下一篇:利州黄牛

广元酸菜

  广元酸菜,是四川省广元市的著名特产,广元人将酸菜和泡酸菜进行了严格定义和区分,广元酸菜在制作工艺和泡酸菜上有很大差别,成品具有鲜咸酸香的特点和开胃、助消化之功效。   现在国内的酸菜种类很多,然而却少有人知的是属于广元酸菜;在广元当地,将酸菜和泡酸菜是严格定义和区分的;在广元最早出现的是酸菜,至于泡酸菜则是从外地引进的。广元酸菜在制作工艺和泡酸菜上有很大差别,广元酸菜是取油菜作为原料,当然还有别的菜系也可以,将选取的油菜叶用刀切成一段段的,再用清水冲洗,然后放入锅中用水抄一下,大概五成熟,过滤掉多余的水分,装入坛子内,在顶部加入酸水,盛放一夜左右,便可取食;使用方法很多,可以炒,也可以凉拌,同时还可以直接放入稀饭中,都是不错的选择。XBV   广元酸菜的具体做法:   1、采菜叶。早上8-9点钟的时候到菜地里去采摘莲花白(注意要青叶子)、或者是油菜叶、或者是萝卜叶等青叶菜。在8-9点时候的菜特鲜,做出来的菜味道好。   2、洗、剁。把采摘回来的菜叶一片一片用井水洗干净,并用菜刀把青菜剁细,剁成1厘米见方的小叶片。XBV   3、焯菜叶。用大锅将水烧开,并凉至80-85度的时候,马上把菜叶放入水中焯一分钟后捞出滤干,并装入陶瓷缸内。XBV   4、后每天早上加入适量的饭汤。一般要七次,即可食用。   广元酸菜的食用方法:   可炒酸菜干饭、做酸菜鱼、酸菜面条、酸菜稀饭等,亦可作为小宾俏烹制菜肴。   下一篇:广元橄榄油

利州大葱

     利州大葱是利州区特色农产品,有多年种植历史。利州区生地理气候环境优良,所产大葱植株高大,一群体长势好,整齐度高、抗病、抗寒、抗倒状,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高产地块亩产10000公斤左右。利州大葱经过多年发展,先后培育了10余种优良品种,生产中实行全过程无污染控制,严格按标准化组织运作,所产利州大葱单株较重,葱叶翠绿艳丽,葱白洁白而长,葱白部分最长可达到70cm,大葱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用途广泛。目前全区已种植利州大葱2万余亩,年产大葱10万吨,产值超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2000余人,并带动了大葱营销、运输、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相关行业收入近5000万元,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下一篇:广元凉面

广元凉面

     广元凉面是四川省广元地区传统特色面食,在四川凉面中,最好吃最有名的要数广元凉面,这种凉面耐嚼、爽口,清凉宜人,川味十足。广元凉面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演变和发展,已经成为深受大众青睐的民间小吃,其色泽之诱人的、香气之热烈、口感之优美,堪称三绝!广元凉面的畅行仰仗于她的地道之味。它既饱口福又很养人,它畅行的原因来源于它原汁原味的本土特色,用广元之水、广元之稻谷、广元之烈火,三者合力而作,经过精心简约的手工制造,成就了普通膳食的绝美之香。久而久之,厨师们便全心全意地打造出了无可复制的民间品牌!它得天独厚、卓尔不群;她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它浓烈的地方特质烙着土壤里泥土的芳香,让它倍受追捧,永久传承……时代兴替,斗转星移。广元凉面的流行很深,这种米制的小食品,已经演化为一种时尚而简约的大众小吃!广元凉面“广元制造”的含金量在于,它源起于热锅起面、现做现吃、凉面热吃而得名,是广元人早餐里最好的食物之一。深厚的饮食思想和吃客的广泛众多,在彰显原产地品质和大众化品牌的同时,广元凉面的个性也得到张扬。   下一篇:广元脆红李

广元脆红李

     解放初期,广元村民汪洁在利州区-镇山上挖回几颗野生李子树苗,栽种后,所结果品色香味俱佳,引起了农业部的重视,通过对该野生实生苗选育,培育成了独具特色的广元脆红李品种。广元脆红李树势中庸,树冠自然开心形。果实正圆形或近圆球形,果个较小,平均单果重15~25克,最大单果重40克。果皮紫红色,果肉黄色或偶带片状红色。缝合线正,缝沟浅,果点黄色,较密,大小均匀。果粉厚,灰白色,肉质脆,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2.7~13.27%,可溶性总糖10%,总酸0.56%,维C2.6毫克/100克,核小离核,可食率96.8%,晚熟(8月上中旬成熟),耐贮运。目前全市栽种广元脆红李1万亩,年产广元脆红李2.5万吨。   下一篇:利州天曌山羊

利州杜仲

     利州杜仲是利州区特产,人工栽培杜仲历史悠久。利州区杜仲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所产杜仲皮和叶里有药用价值极高,1998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近年来,利州区因地制宜,放大特色产业,以瓶颈为导向锐意改革,积极探索利州杜仲产业新机制有效助推脱贫攻坚,通过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外资、企业投资,群众自筹资参与利州杜仲产业发展,利州区所开发的系列杜仲产品畅销国内市场。据统计,利州区现有杜仲已超过1000万株,成片成林超过500万株。根据单株生物量测算,全区杜仲干皮产量已达15000吨,枝皮产量达10000吨,叶产量近50000吨,年产籽4.85吨。全区种植量超过百万株的已分布-、荣山等多个乡镇。利州区远离城市的村民们早已把杜仲树当成了“致富树”来经营,利州杜仲产业已成为利州区的一张特色产业名片。   下一篇:利州大葱

广元核桃酥饼

  广元核桃酥饼,又称核桃饼,面食,特点:色淡黄,松软香甜,饼圆形佳。烹制法:烤。此品是四川省广元市的传统小吃之一。   广元核桃以其个大,皮薄,籽粒饱满,色泽深浅适度,香味浓郁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出名,核桃饼选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适量的芝麻磨成浆状,在发酵面上涂上辣椒、食盐,做成圆饼,放入炉中烤熟即成核桃饼。若擀成薄片烘烤,称为“薄脆”。特点:“核桃饼”松脆酥香、色泽金黄、十分可口。24z   广元核桃酥的做法:24z   1、面粉、化猪油、鸡蛋、白糖、小苏打制成桃酥皮。24z   2、核桃仁去皮切细粒。24z   3、桃酥皮分件成圆饼形,粘上核桃粒,入炉烤至淡黄色即成。24z   操作要领:饼面成小裂纹。24z   下一篇:广元酸菜

利州辣椒

  利州辣椒是四川广元利州区的特产。   广元市利州区辣椒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辣椒种植农户亩均增收350元以上,辣椒成为利州区种植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利州区于2013年通过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受农业部委托)验收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该区共建成绿色食品原料(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30049.44亩,涉及8个乡镇街道57村10613户农户;引进辣椒加工龙头企业2家,培育辣椒生产专业合作社7个,入社农户达0.8万户;全区年产青红鲜辣椒6万吨,产值逾亿元。利州青椒果肉厚而脆嫩,维生素C含量丰富。因利州青椒主要在白朝,金洞高山种植,使用农家肥,绿色无公害、鲜嫩口感好,深受顾客喜爱。   利州辣椒    广元市利州区蔬菜办公室    14489282    辣椒(调味品)   下一篇:利州杜仲山鸡

四川大足冬尖

  大足冬尖距今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据《大足县志》记载,清朝末年,大足县“裕盛通”酱园出产的冬尖,由于品质优良,名扬于世。 特点:成品冬尖色泽油褐,质地鲜嫩,香味浓郁,质脆回甜,营养丰富,冬尖既是烹饪调味佳品,又有开胃、增加食饮的作用。下一篇: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杜仲

  广元杜仲,广元地方特产。具有量多、皮细、肉厚、外表纹细、内棕黑色、丝浓密、拉之长韧等特点。( 广元)下一篇:四川大足冬尖

椒盐酥锅魁

  椒盐酥锅魁,面食,特点:色泽金黄,皮香酥脆,味美可口。烹制程序:烙、烤。同一方法,去盐和花椒不用,另用红糖制馅,则成另一种风味的“酥糖锅魁”。   用菜油、面粉揉匀成酥。四成烫面、六成子面揉匀发酵成子发面,加入盐、苏打揉匀。   按三成酥面、七成发面的比例,以发面包酥面按成圆形,一横一顺擀成方形,叠两层再反复擀到卷成圆筒,交头封好按扁,粘芝麻擀圆形,入鏊子烙成黄白色,放炉内烘烤至熟即成。   操作要领:面剂要均匀,锅魁半成品要厚薄一致;入炉烘烤,注意翻面,防止烤焦;包酥均匀,擀酥不烂。下一篇: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杜仲山鸡是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的特产。利州杜仲山鸡具有食用安全、营养美味、药理滋补、生态环保的特性。利州杜仲山鸡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镇的1、张公、雷家、冯家等村现有1800余亩成片的杜仲林,林下放养野鸡大有可为。目前,该镇以山鸡企业带动该镇农民发展特色杜仲山鸡养殖,并做大做强其产业链,开办了农家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杜仲山鸡从雏鸡开始喂食营养成分齐全的杜仲叶,配以玉米,稻谷,青草等为食料,散养在山间林地中,任其食虫蚁,饮山泉,是纯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的美味肉食。具有舒经活血,补肝肾,强筋骨,降血脂、血压,软化血管,安胎,抗衰老防皱,光泽皮肤,补充胶原蛋白,增强免疫力等功效。特别适合小孩、中老年人调养身体,是妇女产前产后必需滋补品。   2013年,广元市利州区1镇畜牧食品站申报的“利州杜仲山鸡”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1569954。   广元市利州区1镇畜牧食品站   11569954   山鸡(活家禽)下一篇:利州香菇

利州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东坝街道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嘉陵街道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河西街道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雪峰街道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南河街道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上西街道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回龙河街道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杨家岩街道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荣山镇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大石镇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盘龙镇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宝轮镇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赤化镇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三堆镇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工农镇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白朝乡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金洞乡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龙潭乡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袁家坝办事处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下西街道 利州香菇 利州红栗 利州贡米 广元白花石刻 广元酸菜 利州大葱 广元凉面 广元脆红李 广元核桃酥饼 利州杜仲 利州辣椒 椒盐酥锅魁 利州杜仲山鸡 利州蜂蜜 利州灵芝 利州贡梨

利州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