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自贡彩灯博物馆 | 自贡彩灯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自贡彩灯博物馆简介 自贡彩灯公园坐落在中国.四川自贡公园路6#,始建于1923年,解放后改名为自贡市人民公园,于1988年改名为自贡彩灯公园。 自贡彩灯公园坐落在中国四川.自贡公园路6#,位于自贡市中心,占地面积10.3公顷,其中水面0.75公顷,是一个集园林、动物、游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近年来,彩灯公园又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成为历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的举办场地。也是举办各种游园会、花会和展示展销活动的会展中心。 1999年至2002年,彩灯公园曾先后举办了"'99世界风情游园会、'99自贡金秋彩灯花会、'2000国庆金秋游园会"、"自贡首届花卉盆景展销会"及"中国历代帝王、大型七彩花卉展"等大型节庆活动,平均每年接待游客达180多万人次。 山在水中央,水在山中央,两山夹一湖的自贡彩灯公园有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中国彩灯博物馆"、有川南独特的园林景观;动物园内狮虎长啸,群猴嬉戏,孔雀开屏,百鸟争鸣;游乐区有惊无险,妙趣横生;绿荫楼、欣然园茶楼、餐厅、小卖部、摄影部应有尽有。 四川自贡 |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 |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简介 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位于四川省自贡市中心,建于1959年,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历史上最早建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目前仍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史博物馆。 建馆四十多年来,本馆在收藏、研究、陈列、保护以井盐为主的中国盐业史文物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中国现有近2000座博物馆中的佼佼者,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地县级博物馆、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博物馆》季刊,曾对本馆做过专题介绍。本馆馆址由两座古建筑组成。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秦会馆及其附属建筑,占地6303m2;一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王爷庙,占地705 m2。 本馆基本陈列为《井盐生产技术发展史》,并可同时举办1~4个临时展览;常年对外开放,每年接待游人约20万人次。 |
自贡桓侯宫 | 自贡桓侯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桓侯宫位于自贡市区中华路口,俗称张爷庙,又叫张飞庙,临街而建,并且建在一处小山坡的路坎边上,因此人们进去必须登坡仰视,加之大门板上线刻的张飞像,怒发横眉哦,雄姿英发,使人肃然起敬。 桓侯宫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咸丰末年初烧毁、同治年间重修,并在同行中商议“每宰猪一支,按行规抽钱贰伯文”,经过众人的缁铢积累,终于在光绪元年(1875)年落成。 门楼为单坡式的山门建筑,其徒然壁立的山门,被飞檐比翼的三重檐屋顶和歇山式弧型风火墙赋予了动感,加上门上的浮雕和彩绘更显得生机勃勃而不生硬。在屋檐下居中门匾有“桓侯宫”的字样,在大门两边的石匾上还刻有一幅对联“大义识君臣想当年北战东征单心克践桃园誓;功丰崇庙祀看今日风微人住寿世还留刁斗铭。” 在门厅之上为戏楼,其两旁辅以两层楼底册回廊,从天井拾级而上便是正殿,正殿为五开间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其前半部分为观戏赏景的看台,后面是当年供奉张飞神位的地方,而今虽无神像肃立,香烟缭绕,但仍显得有几分神秘、几分肃穆。 桓侯宫是一座封闭式环状建筑,由于整个建筑是建在一个斜坡上,故游客穿门过廊均需拾级而上,给人步步登高之感,并且桓侯宫的建筑面积只有1300多平方米,建筑师在如此小的空间里安排了那么多的单体建筑,并且没有拥凑、繁琐之感,的确显示了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建筑技巧。桓侯宫的戏台、钟楼鼓阁均造成歇山卷棚式屋顶,这种屋顶式样,过去在民间使用很少,特别是在自贡这样的南方地区,因此,显得独具风采,气度不凡。 桓侯宫整个的装饰也特别考究,屋顶和轮廓线的部分都用泥塑和浅浮雕装饰,并施以彩绘,用瓷片装饰,晶莹剔透,十分漂亮,在台口楼沿还饰以木雕栏板,柱础用石刻。在数米的楼沿板上就刻有戏剧场景18幅,其中仅人物就多达184人,还有大量的北京配饰,并且这些雕刻都做工精细,状物拟人皆栩栩如生。 桓侯宫既是当时屠沽行业祭祀奉神的会馆,也是他们维护自己利益,决议重大事项的场所。 |
自贡龙凤山公园 | 自贡龙凤山公园简介 以自然风景为特色的山林公园。因山而名。原名龙峰山,80年代初地名普查时更名为龙凤山。位于市中心区交通路北侧,南临釜溪河,北倚解放路。占地120亩。1930年,自贡市政公所将位于街衢门户、山高石奇、植被茂盛的龙峰山选定为公园。1944年-副委员长冯玉祥莅临倡导爱国献金运动,其“还我河山”题词即镌刻于此山南麓石壁。1959年7月,自贡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建设龙峰山公园,连续多年组织市民上山植树,绿化全山。1984年后,公园建设加快。人事眺望,南览滨河绿带,林木翁郁。惨篁万竿;北瞰市区建筑,起伏有致,鳞次栉比。林间“群鹿”、“龙凤”园林雕塑野趣横生。园东地势平缓,乔木林叶茂林深,幽静可人。中部露天茶室、游乐园互相毗邻。成片紫薇、樱花更增添园林景色。西部山峰陡峭,岩石嶙峋,古树苍劲。龙凤山公园是城市中心的绿色明珠,风格粗犷,自然天成,游人络绎不绝。 |
王爷庙 | 王爷庙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爷庙座落在市中区的釜溪河畔。背倚龙凤山,是一座造型独特的清中叶建筑。主要采用传统古建筑布局方法,沿中轴线依次是戏台、开井和正殿。 同治年间《富顺县志》,已将王爷庙及其下的夹子口列为自流井的胜景之一。本世纪初王爷庙曾由自贡盐场有大盐商王余埏。李春霖主持作培修,作为本地商贾奉祀镇水王爷庙以及观景、赏戏、品茗和举办元宵灯会的地方。 王爷庙依山临水,独踞形胜,既是建筑佳品,又是风景胜地。庙中保存完好的戏台,是四川已不鑫见的清代川剧舞台。凭栏眺望,河中怪石突兀,被称作石龙过江;对岸绿树掩映,桃花庵若隐若现,石板古道。蜿蜒岸边,琉璃亭,神道碑分立道旁。石崖上刻有“唤鱼池”三个大籽,相传苏东坡笔迹。庙东石壁,镌有冯玉祥手书“还我河山”四字,更为王爷庙添景增色。前人曾题咏道:“天生峡口险尤奇”、“王爷庙里好题诗”。现王爷庙为自贡市区著名的临江茶楼,每逢春节、元宵,庙内灯杆上挂满彩灯,庙内灯杆上挂满彩灯桥彩灯,庙内更是披红挂彩,灯火辉煌,游人如织。 王爷庙是一座精美的精代建筑,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祥,但不晚于清同治年间。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新建成一座戏楼。该庙座东北向西南,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戏楼为抬梁式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屋顶,通高4.1米,面阔8.9米,进深8.85米,戏楼离地面高度2.8米。戏楼采用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式屋顶。正脊两端是鸱吻,正中置火龙宝珠一串,色彩斑斓绚丽。王爷庙建造科学,布局独特、结构紧凑、小巧玲珑;装饰华丽、雕刻精细,集雕梁画栋于一身。装饰雕塑以人物戏剧场面为多。这对于研究当时川剧乃至社会习俗、风土人情,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十年代末,因修筑井邓公路拆除王爷庙部分建筑,后扩建滨江路又拆除正殿及偏殿等,现仅余戏楼及部分回廊。1984年,四川省文化厅和自贡市人民政府先后拨款维修。1985年成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的一部分,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王爷庙戏楼过去主要是作为川剧舞台,保存如此完好,在四川现存古建筑中已不多见。它台口为上、中、下三层并配以木雕,分别刻有山川木石、异卉奇花、历史人物、戏剧场面、古玩钱币等,组成百余幅精美的画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由于王爷庙地理位置和环境得天独厚,近年来已成为市民和游客休闲、品茗的重要场所。王爷庙楼上还常年举办有《王爷庙史话》专题陈列,供游人观赏。 |
李倪氏节孝坊 | 李倪氏节孝坊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倪氏节孝坊位于自流井区光大街光大福院小区内,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坐东北向西南。牌坊为石结构,五楼四柱三门,牌坊宽7.4米,厚2.5米,牌坊屋面刻出瓦陇,檐角起翘。正楼的屋顶部分为仿庑殿式构造。 2017年李倪氏节孝坊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倪氏节孝坊是旌表四大盐业世家之一“李四友堂”的宗亲媳妇倪氏节孝而立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冬月。当时的四川总督丁宝桢莅境悉情而奏请朝廷敕建。原在此坊后面约千米处还有一座牌坊,故当地人呼此地为双牌坊,但此坊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无存。 李倪氏节孝坊通体雕刻精美,花鸟人物、龙狮松鹤镂刻栩栩如生。 上方的圣旨匾额周围更是镂空雕刻了九龙祥云,工艺精湛,十分珍贵。 |
茶马古道-彙柴口古盐道 | 汇柴口,又称内柴口、彙柴口,明清时叫柴市口。在自流井张家沱南岸,向左经一石板路走到山顶就是内柴口,明清时这是条进入自流井的重要通道。自流井产盐,自然要用大量柴火,内柴口就因是柴草木炭集散之地而成名。此地形成较早,据说要早于“自流井”。 |
自贡飞龙峡 | 自贡飞龙峡简介 飞龙峡位于自贡市风景秀丽、环境幽雅的农团山区,距城区18公里,因峡谷像一条腾飞的巨龙而得名。 农团尖山自然风景旅游区以林地和湖光山色为主要特色,景区内有7个主要景点,分别是:尖山湖、农团山、狮子湾卢德铬故居、永安古镇、开后宫、何乐祠、金银湖。 四川自贡 |
妙观寺 | 妙观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妙观寺位于自贡市区一对山口,自贡佛教协会设在此处。 |
自贡农团尖山 | 自贡农团尖山简介 农团尖山自然风景旅游区以林地和湖光山色为主要特色,景区内有7个主要景点,分别是:尖山湖、农团山、狮子湾卢德铬故居、永安古镇、开后宫、何乐祠、金银湖 |
自贡张家沱盐业遗址 | 自贡张家沱盐业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自贡张家沱盐业遗址简介 张家沱盐业遗址位于自贡釜溪河南岸,富台山下,是目前自贡市区内还保留旧貌的民居建筑群,同时因为一地同时修有三个祠庙而闻名。 |
彩灯公园 | 彩灯公园位于自流井区石塔上,占地面积10.3公顷,其中水面0.75公顷,是自贡设备齐全,规模较大的一座综合性文化公园。公园始建于1930年,因位于滏溪河畔,取名滏溪公园。 1941年3月,更名为慧生公园。解放前,自贡市调查统计室、自贡市-联合办事处、自贡市特委会、自流井区公所、新生活运动会、民众教育馆等军政警特机关挤占园地,到处设置0,游人寥寥,直到自贡解放。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慧生公园,十分重视公园的恢复和发展,并派专人管理。 1950年12月,将慧生公园更名为自贡市人民公园。在培修、改建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新建自贡市解放纪念碑,以及动物园、儿童乐园、老年活动室等场所和餐饮、茶园、游湖、摄影等设施,使公园成为自贡地区一座集园林、动物、娱乐、休憩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游览胜地。特别是从1981年起,举办了国际恐龙灯贸会以来,成为了名闻中外的国际恐龙灯会的主展基地,享有"北有哈尔滨冰灯,南有自贡灯会"之誉。 1988年4月,自贡市人民政府将自贡市人民公园更名为彩灯公园。1989年6月,在彩灯公园内破土动工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总建筑面积6375平方米。博物馆内设8个展厅,征集并陈列有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各式彩灯,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成为中外彩灯文化的生动缩影。 山在水中映,水在山中央,“两山夹一湖”的彩灯公园风光漪丽,美景如画。坡缓宽阔的南山雄踞着造型别致、古朴典雅的“中国彩灯博物馆”;鸟语花香,绿树茂密的北山座落着风格奇特、扑朔迷离的“魔幻城”。人工湖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百花争艳;游乐区有惊无险,妙趣横生;盆景区内二十二米长的璧雕盆景《大江东去》气势恢宏,立意深邃。 |
西秦会馆 | 西秦会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座落于在自贡市自流井区解放路乐段的西秦会馆,后倚风景秀丽的龙凤山,前临繁华热闹区,殿阁巍峨,造型奇特。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设在馆内。 西秦会馆,寺名武圣宫,主供关帝神位,亦称关帝庙,俗称陕西庙。清初,陕籍商人来自流井经营盐业,发家致富。为了“款叙乡情”,并显示豪华富有,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动工兴建,历时16载,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道光七至八年(1827-1828),又进行大规模培修与扩建,“较旧地址拓出十数丈,依山另辟一正殿”,“壮丽倍前”,共占地3451平方米。这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建筑,平面组合,总体方正,强调对称,中轴明确。在中轴线上布置主要建筑,四周以廊墙及其它建筑组成有纵深、有层次、有京华的5个大小院落群体。 作为西秦会馆点缀、装饰的主要物色是木雕石刻,遍布全馆,多达数百件,以石狮、献技、金镛,贲鼓等楼阁的雕刻最为突出。大门石狮高2.27米,突目隆鼻,身披卷毛,四爪锋利,两狮正身向外扭头相望,张口作嘶吼状,颇显威严。献技、金镛、贲鼓3处的木雕,集中在长22.3米,宽6.7厘米的木栏上,人物有350多个,疏密得体,刀法明快。此外,额枋、衬枋、挑梁、垂花,栏杆上的木雕,有神话传说,有历史故事,有社会生活,戏剧场面,花 鸟静物,均刻艺精湛,维妙维肖,至今清晰可见。 解放前,西秦会馆作为中华民国自贡市政府的所在地,年久失修,濒于毁圮。解放后,这座雄伟的古建筑,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手里。 自贡市人民委员会在此办公期间,对建筑作了保护和维修。1959年春,-等中央领导游览西秦会馆时,一再咛嘱,要好好保护起来。 鉴于领导的关怀,考虑到西秦会馆本身就是一件反映自贡盐场、盐业发展的历史文物,有着重要的科学和艺术价值,于是,选定作为“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通过全面修复和合理布局,展出各种古代钻井、治井、找捞工具。并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化表现手段,真实地再 现了千年盐都的井盐生产技术的演进和变革。 |
富台山炎帝宫 | 富台山炎帝宫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炎帝宫原是火神庙,本地人大多呼其火神庙,是座晚清建筑。座落在自井市区釜溪河南岸,背依富台山,面向张家沱。自流井盐业经过清代初期的恢复,到嘉庆( 1796 )年后,已渐趋繁荣。井灶经营由一家一户转向工场手工业,烧盐工人日与俱增,形成一支较大的队伍。他们中多数来自异地,为了联系互助,初始邀了一个会以筹集资金,而后又在半边街同发井修土地庙,兴起了土地会。后来入会的工人多了,积存的钱也多了,就把土地会扩大为火神会。烧盐工人崇拜火神,是由他们劳动的对象决定的。正是靠了这神圣的火,才将卤水煎成雪白的盐。我国各地各民族的火神有同有异,因而各地的火神庙供奉的神抵有别,但其传统说法是祝融,即《 管子 》、《 吕氏春秋 》等记载的化为火宫之神的高辛氏。而自流井把火神庙改为炎帝宫是出自一个穷秀才邓可玉之主意。他在火神庙帮忙写宇时,认为火神庙纯属民间的信奉,应该改为炎帝宫,因为炎帝为神农帝,炎即大火,那才是正宗火神。他的建议得到会首和工人的支持,炎帝宫之名由此而来。约在嘉庆末道光初,火神会买下现在的地址,开始炎帝宫造建,经道光五年(1825)到咸丰四年(1854)两次营造,到咸丰五年才完全竣工。 |
自贡恐龙灯会 | 自贡恐龙灯会简介 中国彩灯,饮誉古今;自贡灯会,久负盛名。勤劳智慧的自贡人民,不仅将无与伦比的井盐技术奉献给了世界,而且将美仑美奂的彩灯工艺贡献给了人类。 在千百年来广布年节灯会的神州大地上,自贡灯会脱颖而出,荟萃了中国灯文化的风采,赢得了“天下第一灯”的美称,使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名播四海。 自贡地区的年节灯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特色。这里自唐以降便有新年燃灯的习俗,延至清代即有“狮灯场市”、“灯竿节”;到二十世纪初,又渐形成节日的提灯会,更有放天灯、舞龙灯、戏狮灯、闹花灯等活动。从而发展为集地区民风民俗之大成的会节声闻海内。 |
自贡农团生态旅游景区 | 自贡农团生态旅游景区简介 农团生态旅游风景区地处自贡市区西南边缘,距自贡市区18公里,交通、通讯十分便利。风景区内均属深丘地貌,一般海拔400-480米之间,属岷江流域越溪河水系溜根河的发源地。乡内属大陆季风性气候,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润凉爽。多年平均气温17.1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36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2摄氏度,平均日照1106小时,平均无霜期300天左右,年降雨量1100余毫米。全乡总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人,耕地少,林地和宜林地占主体,全景区现有林地25000多亩,森林覆盖率已达70%,林大多为混交林,以马尾松、杉、柏、樟、楠、油茶、杜鹃和竹类为主,有植物品种300余种,林间鸟兽达200余种,白鹤、野鸡、猫头鹰、山鹰、野兔、野猪、野猫等国家保护鸟兽常在林间出没。全乡范围内无污染企业,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自然人文景观各具特色。1999年6月,经省、市有关专家考察评定,批准农团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地市州级生态示范区2000年又被确定为国家天然林重点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潜力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