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夹沟村位于砖墙镇政府的东南方,东与本镇港口村隔河相望西与永成村隔永成河相望,南与本镇木樨村相邻,北与四园村相连。全村由夹沟、洪户、谢家、葛家、西坛、吴家6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组成,有农户840户,人口2765人。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00.72亩,集体水面980亩。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79万元,人均纯收入13351元。
二、重点民生工程和本村特色、亮点:
1、建筑业、水产养殖业是夹沟村的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一部分水产养殖能手把眼光转向了外地水面,先后在溧水、江宁、安徽省的郎溪、当涂等地承包水面,利用已有的养殖技术、销售渠道等优势,实现跨区域发展。规范发展农村“四大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11年,全村开挖养殖塘面2000多亩,其中成蟹养殖面积1900多亩。从事水产业人员600多人,产值920多万元。建筑从业人员520多人,劳务收入730多万元。此外,服装企业是夹沟村的又一特色,从业人员150多人,劳务收入150多万元。
2、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加大创建力度,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村庄整治达到“五无”即: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坑、无散乱堆放、无杂草丛生、无污水横流。2、全村公厕11座,垃圾箱20个。3、栽种绿化树苗28000株,品种有25个以上。4、农村医保参保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五星文明户家庭创评活动农户参评率达92%。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6、探索农村长效管理机制,全村按村组配备了保洁车及8名卫生保洁员,分片包干,常年保洁,将垃圾集中送到中转站。
三、村组织发展情况: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我村先后成立了高淳县夹沟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运作规范,年销售额可达500多万元,土地股份合作社每年可实行保底分红。
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夹沟社区服务中心面积200多m2,服务中心设有以下服务室:
1、合作医疗室;2、新农保服务室;3、医疗服务室4、计生服务室;5、老人、低保、五保活动中心室等。
社区服务中心定期、有序开展服务活动,功能布局齐全。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125102 | 210000 | 025 | 查看 夹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水碧桥社区 |
水碧桥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水碧桥村。 |
港口社区 |
港口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港口村。 |
三和社区 |
三和社区:为砖墙老集镇所在地,由3个自然村组成,有860户,2800人,4300亩耕地。 |
仙圩社区 |
仙圩社区:社区办公地址位于仙圩村。 |
永成社区 |
永成村位于砖墙镇东南,是镇政府所在地,因永成河贯穿而得名。永成村是2000年3月由史东、张家、沈家、陇岗等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户数651户,总人数1903人,全村劳动力人数1198人,耕地面积2602亩,集体水面910亩,2011年村经济总量3159万元,人均收入13148元。 永成村以水产业、建筑业为主导产业,永成村水产品专业合作社是省成长型专业合作社集产、供、销、加工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社,注册的“胖蟹”螃蟹商标为省著名商标。 近年来,永成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成员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执行党的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刻苦工作,不断进取,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庄建设焕然一新,环境卫生整洁优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村民素质不断提高。 2008年- 2011年连续四年强基工程达标村,2009年南京市法治村,2011年顺利通过绿色新村工作验收,南京市卫生示范村。 |
四园社区 |
四园村位于高淳县砖墙镇东南面,永胜圩西南角,紧靠固城湖生态养殖区,处于永砖公路末梢,高宣公路穿境而过,全村由5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组成,总户数626户,人口2017。全村耕地面种2197亩,水面406亩。2011年,村民人均收入13453元,村集体稳定性收入36万元。 自2006年以来,我村积极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后对全村进行了多次集中整治,清除了垃圾,清理了乱堆乱放,清淤整理了当家塘口,彻底填埋了露天粪坑,全面进行了户厕改造,新建了多座公厕,新盖了多座垃圾房,新增了多个垃圾桶,新砌了多个花池花坛,栽种了多种花草树木。新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座,铺设了污水管网,修建了明暗排水沟,部分村实行了雨污分流。河口自然村村内实行了亮化,新安装了路灯,建设了农民小公园,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及嘉奖。 |
北埂陈社区 |
一、基本情况:北埂陈村位于砖墙镇的北面,北与阳江镇狮树老集镇一河之隔,村民大多姓陈,全村由北埂陈(东埂、南埂、中埂、西埂)和徐家头两自然村组成。全村435户,人口1396人,党员25名,村干部5名,定补干部4名拥有耕地面积2415亩,其中大水面养殖面积1240亩。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43元。 二、重点民生工程和本村特色、亮点: 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让党员干部成为引领群众、致富群众的带头人。建筑业、水产养殖业是北埂陈村的特色主导产业。根据村情和现有资源优势,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等,打造特色,确定水产、建筑2个特色主导产业。2011年,从事建筑业人员200多人,劳务收入500多万元,水产养殖面积1595亩,从业人员300多人,年收入1530多万元,还发展了渔网加工业。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村庄整治达到“五无”;绿化覆盖率达35%;新建垃圾桶15个,新增路灯16盏,清理污水塘1个,清出淤泥500多立方;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入户率达85%,改厕率达100%。“新农保”参保率达98%,“新农合”参保率达100%。 三、社区组织发展情况: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我村于2008年7月成立高淳县北埂陈水产品专业合作社,2010年5月,成立高淳县砖墙镇北埂陈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运作规范,年销售额可达200多万元。 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之路,社区服务重在为民服务,便民利民,坚持“以人为本”宗旨,于2008年已建村委办公商贸综合大楼1幢,设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站,关心-,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社区设有警务室,抓好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内设老年人活动室,配备乒乓球台及各种健身器材;设有计生服务室、党员活动中心、农家书屋,满足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设立村医疗服务站,为居民就近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
夹沟社区 |
一、基本情况:夹沟村位于砖墙镇政府的东南方,东与本镇港口村隔河相望西与永成村隔永成河相望,南与本镇木樨村相邻,北与四园村相连。全村由夹沟、洪户、谢家、葛家、西坛、吴家6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组成,有农户840户,人口2765人。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00.72亩,集体水面980亩。201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0.79万元,人均纯收入13351元。 二、重点民生工程和本村特色、亮点: 1、建筑业、水产养殖业是夹沟村的特色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一部分水产养殖能手把眼光转向了外地水面,先后在溧水、江宁、安徽省的郎溪、当涂等地承包水面,利用已有的养殖技术、销售渠道等优势,实现跨区域发展。规范发展农村“四大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11年,全村开挖养殖塘面2000多亩,其中成蟹养殖面积1900多亩。从事水产业人员600多人,产值920多万元。建筑从业人员520多人,劳务收入730多万元。此外,服装企业是夹沟村的又一特色,从业人员150多人,劳务收入150多万元。 2、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加大创建力度,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村庄整治达到“五无”即: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坑、无散乱堆放、无杂草丛生、无污水横流。2、全村公厕11座,垃圾箱20个。3、栽种绿化树苗28000株,品种有25个以上。4、农村医保参保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五星文明户家庭创评活动农户参评率达92%。5、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6、探索农村长效管理机制,全村按村组配备了保洁车及8名卫生保洁员,分片包干,常年保洁,将垃圾集中送到中转站。 三、村组织发展情况: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我村先后成立了高淳县夹沟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运作规范,年销售额可达500多万元,土地股份合作社每年可实行保底分红。 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夹沟社区服务中心面积200多m2,服务中心设有以下服务室: 1、合作医疗室;2、新农保服务室;3、医疗服务室4、计生服务室;5、老人、低保、五保活动中心室等。 社区服务中心定期、有序开展服务活动,功能布局齐全。 |
茅城社区 |
一、社区基本情况:砖墙镇茅城村位于砖墙镇东部,淳水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有农户1181户,人口3402人,劳动力2128人,耕地面积4593亩,水面1101亩。由坟园、西社、东社、青龙桥、邢王、东头刘家、胡家、老村、新村、圩内刘家10个自然村组成。2011年,村集体收入2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416元。 二、重点民生工程和本村特色、亮点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业化、城市化、特色化”的“三化”发展战略,深入开展“特色产业村”创建活动,规范发展农村“四大合作社”,利用本村建筑业、水产业优势,增加集体收入,带动农民增收。对马埂圩、沙圩农田生产用电进行电网改造,进一步打造了茅城农民文化公园,栽植观赏莲藕。紧紧围绕建设经济繁荣、生态文明、和谐安康的目标,大力推进“清洁家园”、“绿色家园”、“文明新风进家园”,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的。1、建立了稳定的保洁队伍,落实了长效管理机制。2、投入1.2万元拆除危房6间约120m2。3、投入30多万元,在茅城小学至坟园一带移栽观赏荷花160多亩。4、新建公厕1个,活动垃圾箱26个。5、整理道路叉口绿花带100余米。清理乱堆乱放40多处。6、架设路灯30盏,农村医保参保率达98%,有线电视入户率90%,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92%,五星户的评比率达25%。 三、社会组织发展情况: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我村先后成立了高淳县茅城水产品专业合作社、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运作规范,年销售额可达1000多万元。 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我村坚持“以人为本”宗旨,服务中心设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站,关心-,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社区设有警务室,抓好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内设老年人活动室,配备乒乓球台、棋牌及各种健身器材;设立农家书屋,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设立村医疗服务站,为居民就近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我村将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工作,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如今,发展中的茅城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带领村居民为共创一个平安、和谐、文明的新社区而努力。 |
木樨村 |
木樨村:位于砖墙镇西南1公里处。 |
大涵村 |
大涵村:位于砖墙镇以北3公里处。 |
凤卞村 |
凤卞村:位于砖墙镇西北4公里处。 |
桥湾村 |
一、社区基本情况:砖墙镇桥湾村位于砖墙镇的西边,西与安徽省宣城市的水阳镇隔水阳江相望,北与阳江镇一坝相连,南接陡门村,东临北埂陈村。现辖8个自然村,村民小组14个,总户数598户,总人口1906人,劳动力1243人,其中党员51名。拥有耕地面积2691亩,水面1100多亩。是富有吴风楚韵风情,江南水产特色的边贸集镇。2010年,村集体总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145元。 桥湾村由桥闸村和西湾村合并而成,前桥闸村辖闸口、卞家、李家三个自然村,前西湾村辖湾里卞家、湾里刘家、中盆、庙村、潭口五个自然村。 二、重点民生工程和本村特色、亮点: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我们让党员干部成为引领群众、致富群众的带头人。建筑业、水产养殖业是桥湾村的特色主导产业。根据村情和现有资源优势,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等,打造特色,确定水产、建筑2个特色主导产业。2010年水产业从业人员578人,水产产值1900多万元。建筑业从业人员420多人,劳务收入690万元。服装企业是桥湾村的新兴产业,从业人员70多人,劳务收入80多万元。现在水产养殖从业者大幅增加,而建筑业从业人员相应减少,但全村整体收入却大大增加。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加大创建力度。1、村庄整治达到“五无”;2、绿化覆盖率达35%;3、新建垃圾箱4个,新增路灯20盏,清理污水塘1个,清出淤泥800多立方;4、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入户率达85%,改厕率达100%。“新农保”参保率达98%,“新农合”参保率达100%。 三、社区组织发展情况: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我村先后成立了高淳县桥湾水产品专业合作社、高淳县桥湾农地股份合作社,水产品专业合作社运作规范,年销售额可达400多万元,农地股份合作社每年可实行保底分红。 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之路,社区服务重在为民服务,便民利民,坚持“以人为本”宗旨,服务中心设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站,关心-,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社区设有警务室,抓好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内设老年人活动室,配备乒乓球台、棋牌及各种健身器材;设立农家书屋,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设立村医疗服务站,为居民就近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
陡门村 |
一、基本情况:砖墙镇陡门村由9个自然村组成,我村位于长江支流水阳江畔,与安徽省隔江相望,村内水网纵横,阡陌交错,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全村726户,人口2212人,党员51名,耕地面积3455亩,水面1087亩,是富有吴风楚韵风情,江南水乡特色的边界小村。201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51元。 二、重点民生工程和本村特色、亮点: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村级经济,水产和建筑业是我村的特色主导产业。根据村情和现有资源优势,进一步放大特色产业效应,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知名度和信誉度的品牌,打造一批产业特色明、村级经济壮、农民生活富的特色产业村。投资170万元, 发展锅底宕二期工程改造和鸭塘垾农田改造,村党支部、村委会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决策,帮助全村螃蟹养殖户减少养殖成本,增加效益。同时,大力推进“清洁家园”、“绿色家园”、“文明新风进家园”三大主题活动,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达到“五有”、“五无”,加大创建力度,创新方法手段,不断提升创建水平,推进我村新农村建设。1、新建公厕2座,垃圾箱6个,清理污水塘1个,清理淤泥1000多立方,新砌大小花坛126个,栽种各类花草树木近万株,坚持长效保洁机制,全村配备保洁员9名,保洁车辆、垃圾运输车和保洁设施,做到了个个自然村有保洁员,清理乱堆乱放11处,填埋露天粪坑4个,清除主干道两旁和村民家前屋后的杂草,拆除危房6间,推进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我村2011年已达县村村通工程。深化“平安村”、“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 三、社会组织发展情况。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我村成立了高淳县陡门水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运作规范,年销售额可达600多万元。 四、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我村坚持“以人为本”宗旨,服务中心设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服务站,关心-,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社区设有警务室,抓好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内设老年人活动室,配备乒乓球台、棋牌及各种健身器材;设立农家书屋,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设立村医疗服务站,为居民就近提供医疗保障服务。 我村将坚持不懈地做好各项工作,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完善配套设施。如今,发展中的陡门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带领村居民为共创一个平安、和谐、文明的新社区而努力。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