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马鞍山 >> 当涂县

当涂县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风景区青山李白墓园,位于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青山脚下,距离南京约90公里、芜湖马鞍山约25公里、205国道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李白是我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诗仙、酒仙、谪仙之称。祖籍陇西成纪,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生于公元701年,有关李白出生之地至今还有中亚西亚的碎叶与四川江油之争,但李白的青山墓地却是毫无争议的。  一生仰慕南齐诗人谢朓的李白,曾七次来当涂,无数次登临青山,寻访谢公遗迹,谢朓曾赞誉青山为山水都并在山上建有宅院,院前有谢朓凿井,后称谢公井,当涂古时八景之一元晖古井,青山故此又名谢公山,诗仙徜徉当涂这片山水间,曾写下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等五十多首诗文。  诗人晚年穷困潦倒,投其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暂住城南七里的龙山,公元762年冬,因患腐胁疾在龙山家中病逝,初葬于龙山东麓。公元817年,李白生前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时任宣、歙、池观察使,访得李白二孙女嫁于龙山平民陈云、刘劝为妻,从二孙女口述获知李白有临终之言宅近青山同谢朓。范传正为了却诗仙遗愿,于这一年的正月二十三日从龙山把李白尸骨迁葬于青山脚下,建太白祠并刻墓志铭二块,一块放于墓内,一表于通路,墓志记载东以谷氏为邻,西去旧坟六里,南抵驿路三百步,北倚谢公山即青山也。  李白墓园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分前、中、后三个景区,分别起认识、瞻仰和抒情作用。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等景点。李白墓完整的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式的建筑风格,墓志碑刻详细地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也是证明李白尸骨所葬的真实性,至今李白墓在青山安葬是毫无争议的。太白碑林内镶嵌着现代著名书法家书写李白各个时期的经典诗文108块,作者有毛泽东、鲁迅、郭沫若、于右任、沙孟海、林散之、楚图南、啟功、陈立夫、沈鹏等,太白碑林将诗歌、书法、建筑艺术熔于一炉,是文化精品的代表作。  青山李白墓园是清明踏青、秋日远足、认识李白及其诗文、欣赏书法作品、品味圆林艺术的江南著名文化旅游景点。每年清明节期间,前来李白墓拜竭的游人如织,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中国李白诗歌节在青山李白墓举行,中外来宾来到诗仙的墓地,向墓上洒酒祭拜,和曲唱诗,这一系列祭拜诗仙的活动,充分表现了人们对李白的景仰之情。  李白墓园热烈欢迎国内外游客、诗歌爱好者,走进这一片诗仙圣境,感受一代诗人钟情的山水。

甑山生态园

甑山生态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当涂县姑孰镇,马芜高速当涂出口沿314省道向东约1公里处。占地约1500亩,规划建设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酒店餐饮、休闲度假、文化健身、会议商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园区。  地址:当涂县姑孰镇晋山路8号  门票:无  开发时间:2009年

诗城人家

诗城人家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当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是集花木交易、展示博览、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景区,以盆景、根雕艺术文化为核心,全力打响“中国古典园林”品牌,力争把景区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址:当涂县姑孰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内  门票:80元  开发时间:2015年

李白墓园

李白墓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徽当涂山青水秀,物华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翠峰嵌崎的青山脚下,长眠着唐代伟大诗人李白(701—762)。李白一生倾情当涂,钟爱青山,他在六十二年的颠沛流离的生命旅程中,热情讴歌当涂,为这方山水留下五十多篇诗文。  李白墓园枕着郁郁葱葱的大青山,面对奔流不息的青山河,位于马鞍山市和芜湖市之间,距离205国道7公里,距马芜高速100米,与南京市相距40公里,与采石矶、天门山形成李白文化旅游线路。李白墓园是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白墓为主题而开发的文化旅游景点,现占地100亩,分前、中、后三个景区,有牌坊、太白碑林、眺青阁、太白祠、李白墓、十咏亭、青莲书院、盆景园等景点,太白碑林和李白墓冢两个景点为景区核心景点。李白墓园以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主题,集休闲娱乐、欣赏李白诗文和书法作品、观光园林艺术和凭吊诗仙李白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李白墓完整的保存了唐代名人墓葬形制,太白祠、享堂集中的展现了明清宗族祠堂的建筑风格、“宋碑”则详细记载了李白生平身世和诗歌成就。“太白碑林”内镶嵌着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各个时期经典诗碑106方,作者有毛泽东、鲁迅、郭沫若、于佑任、沙孟海、林散之、楚图南、启功、陈立夫、沈鹏等,太白碑林将诗歌、书法、建筑艺术溶于一炉,是文化精品的代表作。  李白墓园依林傍水,环境幽静,苍松翠柏掩映着粉壁黛瓦。走进李白墓园,春看杜鹃、夏赏青莲、秋闻金桂、冬品腊梅,亭台楼阁、竹木流水、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诗魂背枕的青山,山清水碧,林壑优美、鸟道纡曲、百鸟鸣啁,由南远眺如展瓣芙蓉,婀娜多姿;由北遥望若朝天双阙,直入云宵。  现今的李白墓园是江南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年接待国内外游客量30万人次左右。2006年李白墓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马鞍山市、当涂县文明创建单位。  参观指南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太白镇太白行政村谷家自然村旁  【邮编】243181  【电话】0555-6683504(兼传真)  【电子邮箱】yangshaohua220@163.com  【开放时间】8:00—17:30(全年对外开放)  【票价】门票30元/人导游40元/次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李白墓园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位于安徽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武汉路南,西临205国道、东临芜马高速,与芜湖市区接壤,距马鞍山市区35分钟车程,距南京市区60分种车程,芜马高速公路出口距景区10公里,交通便利。   本项目是国家批准的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国家科技部授予的“现代农业园区”,是马鞍山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也是马鞍山承接产业示范园标杆项目。项目由广东今日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开发,2012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建设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总占地面积1026亩,分二期开发,一期规划占地800亩,二期规划占地226亩。目前一期建设已初具规模,二期建设如火如荼。项目建设主要突出十大主题:万株兰花争艳、百花梦溪花海、感受台湾文化、台湾美食尊享、台湾风情表演、花溪水上游乐、农庄趣逗乐园、生态心灵体验、花卉植物科普、浪漫婚纱摄影。   项目特色鲜明,以台湾花卉为主打,台湾高新科技农业为基础;以规模花卉珍稀植物为特色;以休闲观光旅游为目的,以美丽乡村中国梦为发展理念,依照国家4A级风景区标准精心打造,突显10大主题。项目是皖南规模较大的百花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兰花研发组培、培育、销售基地,可对几十种原生种蝴蝶兰进行杂交培育,年产大、中、小母瓶种苗约500万株,已能自主培育300多个蝴蝶兰品种。高科农业及产业学研合作主题包含蝴蝶兰、文心兰、卡特兰、墨兰、兜兰及高档花卉生长温室、组培研发、精品花卉交易中心、锦鲤鱼馆、珍稀苗木批发、DIY花卉组盆户外教学基地。到此观光旅游,不仅可以观赏到台湾、闽南及国外的珍贵花卉植物,而且还能体验台湾风俗民情,了解现代农业生产技术。   景点地址 安徽省马鞍山市承接产业示范园武汉路台湾花博园。   开放时间9:00—18:00平日;9:00—18:30周末及节假日。  

丹阳湖

  丹阳湖,古称“巨浸”,旧名“南湖”,又称“西莲湖”。  《太平府志》载:丹阳旧多红杨,一望皆丹,故曰丹杨,杨与阳同音,遂称丹阳湖。  丹阳湖位于当涂县城东南部,与石臼湖相通,东南角为江苏高淳县境。古丹阳湖原为江南著名的大泽,大致成湖于二三百万年前,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约在春秋前期,古丹阳湖逐步解体,分化出固城湖和石臼湖。唐时,丹阳湖还是烟波浩渺,水天相连的泽国。后来,由于泥沙淤积和围垦,湖面日趋缩小,据史书记载:“丹阳之湖三源,徽州、应天、宁国、广德诸溪所汇也。”千百年来,经过不断围垦,至解放时只有357平方公里(包括石臼湖在内)。湖身为带状,南北狭长。湖水一般深2- ̄3米,最深处为7米。湖水会于姑孰溪,注入大江。  丹阳湖系淡水湖泊,昔“丹阳八景”有“荷花夏月”、“莼菜秋风”、“云边落雁”、“沙上眠鸥”之称。夏季水盛时,0含蓄,浩翰无垠,风帆沙鸥出没其间,远山浮黛,俨然一幅湖山画稿。隆冬水涸,湖滩暴露,有大量的芦苇、莎草等水生作物。水产品十分丰富,有鱼、虾、蟹、蚌、蛤蜊、茭菰、菱、芡实、莲藕、莼菜等。有“日出斗金”之誉。其中尤以“金脚红毛大蟹”和“银鱼最为著名,曾远销港、澳地区。  历代诗人有大量诗篇赞美丹阳湖。唐诗人李白漫游当涂时,曾在诗中一再吟咏丹阳湖:“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时枉白词,放歌丹阳湖。水色傲溟勃,川光秀菰蒲。”明代女诗人端淑卿咏丹阳湖,诗云:“秋水茫茫带白苹,渔舟蟹网集湖滨。长空入暮烟云起,只听歌声不见人。”  

当涂凌云塔

  “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这是一直流传在当涂县群众中的一句口头禅。三塔指的是城北的黄山塔、城西的金柱塔和城东的凌云塔。黄山塔和金柱塔目前仍巍然矗立,而凌云塔在上世纪初毁于风雨。凌云塔原址位于当涂县城东的凌云山顶,为明代嘉靖年间所建,初为石塔,名文峰塔,后因塔基不牢固而倒塌。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命名凌云塔。凌云塔砖质,塔中窒实,不能登蹑。凌云塔与城北的黄山塔、城西的金柱塔“鼎峙三垣,形家谓作镇乾方,为三邑之主星”。清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毁于暴风雨。   恢复凌云塔是当涂人民多年的心愿,当涂三塔两浮桥既是当涂历史悠久的见证,又是当涂人心目中的骄傲。一座古城之郊,三座古塔于一城之周鼎足而立,不仅为安徽所罕见,即使在全国亦属少见。清初荷兰赴华使团成员尼荷夫所著《荷使朝华录》,就以三塔作为太平府城的标志物,重建凌云塔将恢复当涂县“三塔鼎峙三垣”的壮美。  凌云塔重建工作,经2009年8月县发改委立项。邀请省古建专家方咸达教授以明塔风格设计后征求了多方面专家的意见,由马鞍山汇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工程施工设计。建设单位: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施工单位:安徽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姑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整个重建工程从2009年11月进场开工至2011年1月竣工历经14个月。该塔采用明塔建筑风格;七层八角;钢筋混凝土仿木楼阁式;内阶梯,可上七层,附外廊;总高35.4米,可绕塔望。总投资约260万元。

太白碑林

太白碑林为文化旅游景点。  全国新建碑林中的精品---太白碑林九九年以来马鞍山市政府、当涂县政府投资一百五十多万元兴建了太白碑林,现已正式对外开放。太白碑林建筑由支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朱良文教授领衔设计。风格采用江南园林式,回廊环水而建,亭台榭阁,古朴典雅,造型别致,均有典型的徽派特色。碑林内芳草萋萋、水波荡漾、石山古拙、林木青翠、景致怡人。  太白碑林的书法作品由安徽省文物事业管理局和当涂县人民政府发函征集。现已收到并珍藏现代、当代106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李白在各个时期精典诗文,书体集真、草、隶、篆、行、魏碑。诗文由合肥市雕塑院工程师马瑞生先生镌刻上碑。碑材选用江西玉山上等砚材青石料,质细色纯。  “太白碑材”匾额由郭沫若先生题写,字体苍劲。大厅内墙壁依次镶嵌着毛泽东、郭沫若、鲁迅、于佑任、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7位现代著名书法家作品。出大厅依廊镶着中央美术学院和各省、市99位书法家作品。作品中古拙含蓄、清新秀发、奔腾豪放、横折跌宕,风格不一。  开放的太白碑林,在书法作品,建筑风格,碑材镌刻上均臻一流,已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新建碑林中的精品 。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  李白 (701~762)  诗仙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谪仙人,别名李十二,唐代诗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静夜思》、《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 详细++

黄山塔

黄山塔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山塔位于当涂县城北五里的黄山之巅,始建于南朝刘宋,现为赵宋遗物,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塔西为陡壁,南为山顶、树林,北为树林,山上林木葱葱,松柏苍翠。2004年4月,该塔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恢复原状”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维修,2005年5月,维修竣工。黄山塔为楼阁式佛塔,砖木结构,平面为八边形,外五层,内九层,高27余米,外一层一檐一平座,檐下设斗拱。该塔从西北面劵门上塔,内部架梯而上,每层设一劵门及壁龛,层与层间楼板相隔,以正方形交错至顶,墙体多为一顺一丁,外用石灰浆砌筑。  黄山塔四周松竹苍翠,景色优美,远远望去,黄山塔直指云天。东眺横望、藏云,川谷奔赴;西瞰天门、牛渚,蛟龙奔放,南望青林、九井岚浮翠拂。与金柱、凌云两塔,鼎峙三垣,颇为壮观。唐代诗人李白在送族弟泛舟赴华阳时,特意停舟遨游黄山,并吟诗赞美黄山塔:“送君登黄山,长啸倚天梯”。  历史沿革: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当涂知县祝元敏重修。  清光绪年间对该塔进行了修缮。  以上维修均引自康熙本《太平府志》、乾隆十五年《当涂县志》、民国二十六年《当涂县志》。  1984年,当涂县人民政府拨款,当涂县文物事业管理所对塔底层进行了加固维修。  1990年3月,当涂县文物事业管理所拿出资金,对该塔第三层进行了简易维修。  1989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第三批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4月,省、市、县政府出资,经省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根据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制定的“恢复原状”方案开始维修,2005年5月维修竣工。

澄心寺

澄心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澄心寺位于横山南麓十保山西侧,前身隐居院,因南朝齐梁间“山中宰相”陶宏景在此隐居而闻名。  澄心寺建于当年陶宏景读书堂故址。这里有关陶宏景遗迹甚多,其中陶宏景炼丹遗址“丹灶寒烟”是姑孰八景之一。到了宋代,横山的修练道学者已不见继者,佛教却在这里悄然兴盛起来。  横门庭替换,名山易主,宋嘉祐八年,“读书荒址”已为浮屠之居。陶宏景的“丹灶”、“五井”、“白月池”均被佛僧赋予了神奇的澄定心神的功能,因此易名澄心院。明初洪武年间定名“澄心寺”。直至清代,仍为县境-寺之一。澄心寺毁于“文革”时期,近年由民间募资重建。门票·开放时间  免费。交  通  位于当涂县横山南麓十保山西侧,乘坐马鞍山到大陇、黄池的中巴可达。    澄心寺

金柱塔

金柱塔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金柱塔位于当涂县姑孰镇宝塔行政村,姑溪河入长江口的南岸,距县城2.5公里,该塔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该塔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修旧如旧,恢复明代古塔原貌”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维修,2008年元月,维修竣工。金柱塔砖石构成,通体高37米,底径9米,八角七层,各层檐口以砖仿斗拱,塔基由青石叠砌。塔体双筒结构,外筒为梯道,内筒为各层塔心室,各室均为穹隆顶,顶沿下口镶佛像砖,内设佛龛,各层各面均开塔门,门两侧筑灯龛。清康熙六年(1677)重修,并建一堂一亭于塔下,周围植花竹,现堂亭俱废。金柱塔制作精细,气势磅礴,集宗教、风水、航标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但不繁杂,体态稳重大方,塔的倚柱、佛龛建造精美,双杪华拱、鸳鸯交手拱制作精细,佛像砖地藏菩萨形象刻画细腻,灯龛设计巧妙,在一座明塔上同时溶入这些结构,在省内古塔中为孤例。  金柱塔是当涂县乃至马鞍山标志性古建筑之一,气势磅礴,当涂有句古语:“当涂虽小,三塔两浮桥”,现三塔尚存金柱塔、黄山塔(凌云塔已于1911年倒塌,现正在新建中)。登塔远眺,可观赏大江东去,天门山和采石矶的雄姿。  历史沿革:  清康熙六年(1668年),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9年),重修。  以上历代维修均引自乾隆十四年《当涂县志》、民国二十六年《当涂县志》。  2004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9月,根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制定的“修旧如旧,恢复明代古塔原貌”的维修方案进行了维修,2008年元月维修竣工。

甑山禅林

  从当涂县城出发,沿弯曲的公路走上十余里便可见蜿蜒起伏的群山。山不高,不过一二百米,却绿竹蓊郁、松柏苍苍。走不多时,见一山横卧,形如古甑,大约因此这里便有了"甑山"的名号。山中一寺,如被这有趣的巨"甑"怀抱围拢。远望,隐约可见间间楼阁,色彩颇具皖南民居风韵,形制又透露出古典寺院的端庄。因林木茂盛,山色与古刹相得益彰,清秀俊朗,出落得不带一丝俗气。   及至寺前,未见山门却先见一池一亭。水波不兴,清澈如镜,映出这山的轮廓和清晨的天色。柔和的阳光,看着看着,人不由得生出几许豁达。走过这座放生亭,"甑山禅林"几个大字便在香烟缭绕间悄然浮现。透过敞开的山门,里面的青瓦白墙掩映,朦胧而深邃。  进山门,拜过庄严慈祥的佛祖,随意在寺中走动,僧房、禅堂、斋堂,一间间井然有序。甑山是当涂历史悠久的灵山,而山间这座禅林亦是禅宗古刹。大凡名山古刹总有些传说,这里自然也不例外。据说古时曾有一僧在山顶岩洞修行,与世无争,悠哉快活。为能引到甘泉,僧人便从山顶搬到山下,并发愿在泉水汇聚的山麓筑起一座寺院,以便更多人共享这块宝地,久而久之就有了后来的甑山禅林。传说虽不辨真假,但这故事里的僧人却颇得人们尊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想来这种与众同乐的分享,也是佛家慈悲为怀的自然流露吧。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甑山禅林却命运多舛。虽然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寺院曾以九十九间半房舍的规模成为当涂远近闻名的十大古寺之一,但清以前甑山禅林便已毁于战乱,早已是一派"残碣尽随荒草没,野花犹傍断垣开"的残破景象。直到清朝光绪年间,心怀大志的僧人启圣来此苦心募化多年,才终于将断壁残垣的遗址重新修复成唐代初建时的规模,甑山禅林才得以再次香火旺盛。然而,抗战时期古寺再度被毁,此后日渐衰落,及至文革之后,更是几乎被夷为平地。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终于由九华山的慈禅法师发下宏愿再次重修,这座寺院才得以延续香火。   也许是这座甑山确实与佛家注定有缘,也许应该佩服佛门弟子千余年来前赴后继不变的坚忍。一个人的信念与执着,一座寺院的再生与兴盛,一个佛教禅林的延续,历史就是这样偶然,也这样必然,好似一对说不清的因果。漫步在禅林间,几只风铃在微风中轻轻相碰,发出"叮叮"的声响。待停下脚步细细去寻觅,铃声却已化在风中,耳畔只有一声声低沉的诵经,伴着斜阳西坠的宁静。一字一字去体味殿旁的楹联,"暮鼓晨钟惊醒尘寰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里人",人能-,法亦渡人,也许这本身便是一种机缘。   好在这一代代高僧的努力终于功德圆满,如今的甑山禅林的僧人渐渐增多,早已成为这一带善男信女眼中的大寺,无锡、苏州、常州一带的香客也经常来此烧香礼佛,香火很盛。不过,从天王殿走到北面一座别致的小院,却发现这里与一般寺庙的不同。小院中竟是妈祖殿,前后二进六间,专门用来供奉妈祖娘娘。妈祖被人们看作天后娘娘和海上的保护神,一直是东南沿海一带渔民的守护神。虽然当涂并不沿海,但也是长江以南的鱼米之乡,往来航行船只很多,供奉妈祖娘娘大约也是这里人们保水上一方平安的心愿吧。据说,这尊风格写实的塑像是安徽第一尊妈祖像,只因信众感觉甑山山幽林美,确是一片清净的佛土,便恳请在这里建造"妈祖娘娘殿"。佛家的宽仁与慈悲再一次在这座古老的禅寺中得到印证,于是每年的佛诞节日,佛教居士及本地渔船民都会来这里朝礼,倒也为这安宁的地方平添了一些香火和热闹。甑山禅林

石臼湖

  石臼湖位于当涂县东南,总面积207.65平方公里,是一个天然的通江淡水湖泊。湖中盛产螃蟹、鱼虾、水禽、菱藕、花菜等特色产品,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之称。“石臼湖”牌金脚红毛大闸蟹,古代为皇室贡品,被誉为中华“三只蟹”,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址:当涂县湖阳镇境内  门票:无

万山村

  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万山村位于大青山腹地的万佳山,四周群山环抱,依山而建,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绿树成荫,生态良好。那里的清新空气,蓝天碧水,远离污染。那里的氧气都是天然的,那里的动物、植物、人和谐生长着,一片自然的生态乐园。  地址:当涂县护河镇境内  门票:无

太白生态乐园

  该园以自然生态、休闲、餐饮、垂钓、住宿等为一体农家乐景区。数千亩的水面遍植荷花。盛夏时节,各色荷花竞相开放。徜徉于这片青山绿水,或泛舟,或垂钓,或采莲,感受一下诗人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界。  地址:当涂县太白镇境内  门票:无  开发时间:2008年

当涂桃花村

  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和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桃花村地处风景秀丽的大青山东麓,与唐代大诗人李白墓园一山之隔,目前是安徽省最大的桃树连片生产基地,也是我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成片的桃树绵延数十里,形成了万亩果园,十里桃花的独特景观。  地址:当涂县护河镇境内  门票:无

当涂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姑孰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黄池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乌溪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石桥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塘南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护河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太白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湖阳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大陇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年陡镇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江心乡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经济开发区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青山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郭祥正 (1035~1113) 宋朝词人 夏燮 (1803~1875) 甘卓 (?~322) 章嘉祯 陶谦 (132~194) 东汉末年群雄 夏炯 (1795~1846) 陶夔 (335~420) 夏燠 (1798~1850) 周震炎 李凤英 (1904~1973) 徐大懋 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陈钺 徐静仁 (1871~1948) 邵时安 (1912~1988) 黄叶村 (1911~1987) 园艺鲜桃 石臼湖螃蟹 金安康蘑菇宴 当涂绿松石 当涂金菜地茶干 当涂肥肠米线 当涂大肉面 当涂龙虾 采石茶干 当涂酱菜 当涂河蟹 黄池酱菜 当涂民歌 当涂布贴画 采石跳和合 太平府铜壶制作技艺 博望打铁工艺 湖阳打水浒 三圣傩舞 采石矶茶干制作技艺
农业示范区 大青山李白文化旅游区 甑山生态园 诗城人家 李白墓园 马鞍山台湾花博园 丹阳湖 当涂凌云塔 太白碑林 黄山塔 澄心寺 金柱塔 甑山禅林 石臼湖 万山村 太白生态乐园 当涂桃花村

当涂县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