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原平市 >> 崞阳镇

崞阳镇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崞阳文庙

崞阳文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崞阳文庙(第四批省保)  时代:元  地址:原平市崞阳镇文庙街  始建于元代,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主要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等,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  大成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殿顶施绿、黄、蓝琉璃饰件。  崞阳文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文庙街。据光绪版《崞县志》记载,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后经明、清两代修缮。东西长114.5米,南北宽146米,占地面积16717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和大成殿。现存建筑大成殿、戟门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庙内存元碑1通,清碑6通。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文庙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东关关帝庙

东关关帝庙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关关帝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东关村,距崞阳城东门外100米。坐北向南,东西长24.5米,南北宽87米,占地面积221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 据正殿梁架题记载,清咸丰三年(1953)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影壁、大门、正殿和圣母殿,两侧为东西配殿。正殿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斗拱五踩重翘,平身科每间一攒,出45度斜栱,前檐各间均设四扇六抹卍字纹槅扇门,前设月台,其上三面设勾栏,望柱,栏上雕有各种花卉、如意及禽兽。圣母殿砖砌台基,殿身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廊式构架。明间四扇六抹卍字纹槅扇门,次间为格扇窗。庙内存清代重修关帝庙碑3通、残碑1通,石狮2对。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崞阳镇  崞阳镇位于原平市区北18公里处,东临滹沱河,南接大林乡,北与沿沟接壤,西北与段家堡乡为界。区位优越,京原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崞水公路和崞大公路贯穿东西,属原平市北中部中心城镇。 全镇辖行政村47个,土地总面积153.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6万亩,总人口3.2万人。镇区内实现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全覆盖。近些年来,以“路网建设拉…… 详细++

原平普济桥

原平普济桥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普济桥(第二批省保)  时代:金  地址:原平县城北四十里的崞阳镇南门外  因桥居于城南,所以又名南桥。创建于金泰和三年,明成化年间重修,清乾隆二十年、道光十年因桥洞坍塌二次重修,光绪二年和五年又曾补修、铺道、筑堤。  普济桥为石砌拱桥,南北走向,主桥全长30米,宽8米,高7米。南引桥长28.5米,北引桥长34.5米。桥两边均置雕石实体栏杆,分别有望柱20根,栏板19块。望柱顶部有桃形雕石,柱高87厘米。栏板为整石雕花卷边,高80厘米。桥身两端缓向下斜连接引桥,桥整体呈马鞍型。桥面通铺石板。桥由单孔长券和四个小券口组成,大券口跨度19米,高6.5米。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造型优美,典雅古朴。  普济桥的建筑结构与赵州桥相仿,是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的杰作之一。  平定街村  平定街,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城南部,因居于城南关,高级社时曾名南关大队。1985年曾划为崞阳六七八三个大队,1969年合并为一个大队,定名为崞阳六大队。现分为三个行政村,以农为主。平定街共189户,587人,劳力210人,1053亩耕地,崞阳邮电所,崞阳派出所,崞阳法庭,北大河灌区及古迹泰山庙,均坐落在该村行政村范围内 。 …… 详细++

崞阳城隍庙

崞阳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崞阳城隍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坐北朝南,东西长38.4米,南北宽96.8米,占地面积321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崞县县志记载,明代弘治五年(1492)建正殿五间,东西廊坊各十间,正殿及两侧廊坊为明代遗构,正殿抱厦梁架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题记,正殿抱厦及西北偏殿为清代遗构。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两侧有配殿、耳殿。正殿砖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斗栱为五踩,后檐斗栱为三踩,单檐悬山顶。前设月台,建有抱厦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施彩绘。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崞阳天主堂

  崞阳天主堂,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城隍庙街。坐东朝西,东西长51米,南北宽53米,占地面积2703平方米。民国十三年(1924)由意大利人,中文名称高毓谦建立,中轴线上有教堂,两侧有厢房。教堂砖木结构,正中有“天主堂”牌匾,内幕有十根方形石柱,高约7米。教堂西南侧立有意大利神父高毓谦的纪念碑1通,高1.73米。2007年1月为该天主堂核发了宗教活动场所证明件。天主教堂融汇了很多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崞阳文庙街35号宅院

崞阳文庙街35号宅院为文化旅游景点。  崞阳文庙街35号宅院,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文庙街35号。坐东向西,占地面积63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遗存。 该院为三进院布局,平面呈曲尺形,中轴线依次建有大门、二门、仪门、主房,两侧建有厢房,大门为砖雕立柱门,施以仿木三踩斗栱。门额题“庆余”二字。影壁为方砖实心,单檐歇山顶。二门额题“食旧德”。仪门额题“光裕”。走马板题字“庸”,取和谐之意。主房坐东面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前带廊构架,单檐硬山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原平泰山庙

原平泰山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泰山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平定街村。坐北朝南,南北长52.3米,东西宽31.8米,占地面积1663平方米。据清《崞县志》记载,创建于元至治三年(1323),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中轴线仅存正殿,两侧为配殿、耳房。正殿及配殿为明代遗构,余为清代遗存。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斗栱五踩,单翘单昂,前设月台,上置勾栏。正殿前建有报厦三间,单檐歇山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平定街村  平定街,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城南部,因居于城南关,高级社时曾名南关大队。1985年曾划为崞阳六七八三个大队,1969年合并为一个大队,定名为崞阳六大队。现分为三个行政村,以农为主。平定街共189户,587人,劳力210人,1053亩耕地,崞阳邮电所,崞阳派出所,崞阳法庭,北大河灌区及古迹泰山庙,均坐落在该村行政村范围内 。 ……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南村清澄寺

南村清澄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南村清澄寺,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南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3米,南北宽45米,占地面积103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 据梁架题记大明弘治十八年(1505)重建,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风格,中轴线分布有大殿、山门,两侧有钟楼、鼓楼。大殿石砌台基,六檩前代廊构架,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殿内供观音、文殊、普贤石佛3尊,身高1.7米。钟楼内悬挂明成化八年(1472)铁钟1口。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崞阳镇  崞阳镇位于原平市区北18公里处,东临滹沱河,南接大林乡,北与沿沟接壤,西北与段家堡乡为界。区位优越,京原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崞水公路和崞大公路贯穿东西,属原平市北中部中心城镇。 全镇辖行政村47个,土地总面积153.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6万亩,总人口3.2万人。镇区内实现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全覆盖。近些年来,以“路网建设拉…… 详细++

上石寺塔

上石寺塔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石寺塔,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上石寺村西300米处丘陵台地内。据碑文记载,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六角单层喇嘛石塔。通高7米,坐北朝南,塔基平面呈六边形,上置两层束腰须弥座,高2.3米,束腰部浮雕仰覆莲。塔身单层,为圆形覆钵体,南侧辟尖拱形眼光门。塔刹为六角形相轮五层、上承华盖、仰莲、宝珠。1985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上石寺村  上石寺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西7.5公里处,东距大运高速公道4公里,南距崞武线3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地面平坦。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是城郊型的村庄。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5404亩,全村总户数351户,人口1183人。村民以种植养殖为主,全村有养殖户67户,共养猪400头,养鸡2.1万只,养羊480只。2009年人均收入4000元。2008年确定为新…… 详细++

火石脑遗址

火石脑遗址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火石脑遗址,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唐昌村东约500米滹沱河西岸台地,南有唐昌河。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6米,属于龙山文化遗存。地面采集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残片,纹饰有绳纹等,器形有壶、罐、鬲等。1987年发掘约70平方米。1985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唐昌村  唐昌村地处崞阳镇西北,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七百人,户数200户,人均纯收入4257元,耕地三千余亩,全村经济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 唐昌村因地处黄土高原半丘陵区、四来奔坡、雄踞塘上、形状似桃,故名"桃儿上",后又称"堂上村"。延至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率兵北征,唐将李靖曾屯兵于此,其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敬民如父母,民深感其德,后建靖王庙,春秋祭祖,…… 详细++

上王悟真楼

  上王悟真楼,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上王村东约50米的台地内。坐北朝南,东西长4米,南北宽4.35米,占地面积1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方形雕楼式建筑,通高四层,下部三层为砖砌方形建筑,顶部建有0。0面宽一间,进深二椽,单檐悬山顶,层间设有木质楼板和楼梯。悟真楼正面悬有“悟真楼”三字牌匾。(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上王村  上王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西一公里,北临崞宁公路,230户,耕地2000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年产值上升。近年来公路硬化,东与崞阳镇连接,西和崞宁公路连通,总长达2.公里。东水西调,利用深井扬程埋6寸水管5公里,增加水地500余亩。养鸡、养猪逐年扩大,现有养鸡户10余家,共计21000余只,养猪300多头,为了扩大养猪开发荒沟,万头猪厂正在新建。一个以农…… 详细++

东关村城址

  东关村城址,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东关村东约50米处,滹沱河西岸台地。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300米,分布面积约24万平方米。随地形平面呈不规则多边形。据《崞县县志》记载,建于西晋永嘉四年(310)。现存城墙约600余米,夯筑而成,基宽约8米,残高约5米,夯土层厚0.1米,夯窝直径0.米,城门不存。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崞阳镇  崞阳镇位于原平市区北18公里处,东临滹沱河,南接大林乡,北与沿沟接壤,西北与段家堡乡为界。区位优越,京原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崞水公路和崞大公路贯穿东西,属原平市北中部中心城镇。 全镇辖行政村47个,土地总面积153.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6万亩,总人口3.2万人。镇区内实现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全覆盖。近些年来,以“路网建设拉…… 详细++

上合河村杨氏三号宅院照壁

  上合河村杨氏三号宅院照壁,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上合河村前街中。坐北朝南,长3.9米,高4.5米,厚0.4米,占地面积1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院毁仅存照壁,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上部设仿木五踩斗栱、飞椽、耍头。浮雕、镂雕琴棋书画字及花卉组成的吉祥图案,单檐悬山顶,布局合理,比例适中,是砖雕中的上品。(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上合河村  上合河村是崞阳46村之一,该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东南4.5公里处,全村共有168户人家,有536口人,有耕地面积2260亩。该村地理位置独特,西邻108国道,交通便利,南靠阳武河,北紧邻滹沱河,由此形成“沱阳合抱”得名上合河,该村主要以农为主,空气清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具有很好的发展绿色农业的广阔前景。 …… 详细++

唐昌戏台

  唐昌戏台,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唐昌村中,始建年代不详。1970年为满足村民-娱乐需求,改建戏台。戏台坐南朝北,东西长13米,南北宽10.4米,占地面积135平方米,石基台基,砖木结构,明间施三品三角架。明间顶部书有“为工农兵服务”六个大字。体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农村大型工程建筑结构特点,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唐昌村  唐昌村地处崞阳镇西北,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七百人,户数200户,人均纯收入4257元,耕地三千余亩,全村经济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 唐昌村因地处黄土高原半丘陵区、四来奔坡、雄踞塘上、形状似桃,故名"桃儿上",后又称"堂上村"。延至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率兵北征,唐将李靖曾屯兵于此,其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敬民如父母,民深感其德,后建靖王庙,春秋祭祖,……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上合河村杨氏一号宅院

  上合河村杨氏一号宅院,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上合河村中。坐西朝东,东西长23.6米,南北宽15.7米,占地面积371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一进院布局,中轴线分布有大门、照壁、主房,两侧有厢房、耳房。主房砖砌台阶,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上合河村  上合河村是崞阳46村之一,该村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东南4.5公里处,全村共有168户人家,有536口人,有耕地面积2260亩。该村地理位置独特,西邻108国道,交通便利,南靠阳武河,北紧邻滹沱河,由此形成“沱阳合抱”得名上合河,该村主要以农为主,空气清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具有很好的发展绿色农业的广阔前景。 …… 详细++

原平温泉疗养院

  原平温泉疗养院,位于崞阳镇北5公里的大营村。据测定,水温44℃,水中含有氟、硼酸盐、硅酸盐、氡气等。  其中硼酸盐水可以治疗皮肤病、粘膜伤口和溃疡等;硅酸盐水可治疗牛皮癣、湿疹、痒疹、炎症等。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泉水含氟,对银屑病疗效颇佳,高氟地下热水可以使人体某些免疫能力增强。    崞阳镇  崞阳镇位于原平市区北18公里处,东临滹沱河,南接大林乡,北与沿沟接壤,西北与段家堡乡为界。区位优越,京原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崞水公路和崞大公路贯穿东西,属原平市北中部中心城镇。 全镇辖行政村47个,土地总面积153.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6万亩,总人口3.2万人。镇区内实现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全覆盖。近些年来,以“路网建设拉…… 详细++

崞阳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璜珥村

----

上吉村

----

上合河村

----

白彪村

----

小关村

----

南关村

----

平定街村

----

城西村

----

仓街村

----

白村村

----

中石寺村

----

曹家庄村

----

下王村

----

上王村

----

西街村

----

东关村

----

南村村

----

上石寺村

----

庄头村

----

下合河村

----

郑家营村

----

北街村

----

香烟村

----

平山梁村

----

天晃村

----

杜家口村

----

上韩村

----

白家湾村

----

东桥村

----

西桥村

----

大乐沟村

----

泊子村

----

唐昌村

----

沙河村

----

南韩村

----

大道口村

----

峪口村

----

上丰洼村

----

下石寺村

----

下韩村

----

卜家沟村

----

太平庄村

----

下丰洼村

----

黑沟堰村

----

樊家庄村

----

崞阳镇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