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原平市

原平市景点大全


景点 简介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忻州原平市,依托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和油篓山拦河闸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包括滹沱河景区和天牙山景区两部分,景区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43平方公里。滹沱河综合治理工程是原平扩城靓市,倾力打造和谐宜居家园的重点项目。油篓山拦河闸工程是山西省“两纵十横”大水网规划新建的10项新水源工程之一。天牙山景区以春秋历史人物介子推的“精忠纯孝”精神为主题,将自然生态与文化体验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一流的生态休闲度假区。景区建设着力将生态修复、景观绿化、市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山、水、堤、路、桥、景”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天涯山

天涯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从原平市驱车东行十余里,过滹沦河大桥,即是天涯山风景区。重峦叠峰,山势险峻,奇峰怪石,峭壁耸峙。山尖似箭,直插云霄。天涯山西北山麓,有一妙峰,形似莲花,称莲花山。莲花山东南有一奇石,称石鼓。县志记载:“天涯山有石,形似鼓,不待琢已成器,惟应观而像园,鼓非革生音,从石中发清虚之雅奏,超尘溘似和鸣。”诗人元好问诗赞其曰:“焕起山灵槌石鼓,汉女湘妃出歌舞。”  莲花山麓,有原平市著名古庙石鼓神祠。据县志载:元代有张显之夫人延氏,娘家介休县。延氏乐善施舍济贫,在莲花山下大路旁修建舍药院,并供奉绵山介子推神灵保佑。一天夜里,忽闻人语马嘶,隔窗闻问,答曰:“介神驻兵。”翌日,见院内石上留有马蹄印,随后将舍药院改为介神行宫,即石鼓神祠之前身。现存石鼓殿牌匾落款为“大元国延佑四年”。可以肯定,神祠最迟创建于元代。  石鼓神祠座北向南,呈长方形,共有各种建筑物20余间,皆为明清遗物。祠前百米处,立一木牌坊,四柱三檐。山门前,旗杆两根,石狮一对,左右钟鼓二楼。第一进院,北为过殿,南是戏台,左右禅房。第二进院,正殿三间,悬“精忠纯孝”匾,为该寺主体建筑。殿内塑介子推及其0像。东西配殿各四间。每年三月初三日,是石鼓神祠传统庙会,总要唱戏以贺。商贾云集,物资交流,赶会者超过万人。  在石鼓神祠周围,还有石人瀑布、滹沱吞食、早种晚收、天涯扫雪等景观。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市五峰山  五峰山位于原平市区东北26公里处。因山有五峰而得名,属于五台山的余脉。五峰山最高海拔1259米,主要植被有华北落叶松、云杉、油松、柏树等。野生动物有土豹、野猪、山雉等。东峰有漱玉泉,南峰有冥府殿,西峰有梵王宫,北峰有水草庙,中峰上的寿宁寺为五台山寿宁寺的下院,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致祭。五峰山山色秀丽,风景优美,有“小五台”之美称,旧称:“地角枕流”,为崞县八景之一。五峰山是五台山麓余脉,尽管其海拔只有1200多米,但在广袤的黄土高坡绵绵密密的沟壑簇拥下,依然显得格外挺拔俊朗。  区域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清光绪版《续修崞县志》载:“五峰山,在县治东二十五里,五峰高耸,松柏万千,苍蔚深秀,分域而生,移栽互埴则不荣,根巨末锐,形类犀角,俯临滹沱,似人俯首而卧。旧志所谓地角枕流,为崞县八景之一。中峰圣母殿泉水出神像下,祷雨辄应。通志云:天涯为天涯,五峰为地角。”历代名士墨客曾游五峰山络绎不绝,并留有许多诗赋。唐懿宗大中八年,由国子监毛博士出任简州刺吏的雍陶曾于十年间两游五峰山,写下了四言绝句:“每忆云山养短才,悔缘名利 人尘埃。十年马足行多少,两度天涯地角来。”  建在中峰之上的寿宁寺,山门悬匾“五峰圣境”。接官厅面宽三间,内部陈设唐代以来各种佛像45尊。圣母殿亦为三间,有圣母等塑像六尊。传说,此圣母由原来民间贤淑善良的线姑娘坐化,主管风调雨顺,座下一眼山泉,历史上原平境内逢有大旱,乡民多来此处祈雨,流传众多美妙的故事。而令,这里风景优雅,成为人们欣赏大好河山的旅游胜地。寿宁寺内,还保存有清康皇帝御笔“五峰化宇”真迹。寿宁寺始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十年碑载:“上下左右基址布置咸有条理-----于至顺元年重修,洪武十年再度修葺。”这通石碑将有史记载的重修时间追溯到了元代,而去年新修千佛殿时从旧址挖出了隋唐时代硕大的宝装莲瓣柱础石和灰色大板瓦,是当年古庙遇火毁损后残存的遗物。由此可以断定,寿宁寺建寺初始时间最迟应在隋末唐初。相传,清顺治帝福临第四子玄烨出征边地,战事失利遭遇饥渴,遇一妇人食物相助。玄烨感其恩德,问其住址,妇答曰:山西五峰山。玄烨即位登基后,派员专访五峰山,结果在崞县东五峰山见有一座圣母庙,才知当年相助之妇原来早成神仙。遂颁诏下旨,敕封为“金天圣母”,于四月初六亲往祭之。之后,康熙帝号令崞县知县于每年四月六日代帝而祭,五峰山寿宁寺便由此建起一座为祭圣母线娘娘而专设的官厅(即今罗汉堂,也叫三圣殿)。  五峰山外围练家岗村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惠济寺。寺庙坐北向南,创建于唐,重修于宋,建筑完整,其中正殿为宋代建筑。神台上有宋代彩色泥塑10尊,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与五台山中心区宋代彩塑别具一格,跟太原晋祠宋塑属同一流派,是研究五台山外围佛像艺术的典型实物。大殿内,还保存有宋、明时期木雕像150余尊,姿态各异,刻工精细。殿内悬有联匾,-:“宝殿巍峨,已接三清法界;天香缥缈,如游九府神宫。”五峰山周围,是原平市杏子的集中产区。每逢杏熟季节,香飘十里,吸引着许多远方商贾。     走高速,崞阳出口下来后,走到丁字路口向左拐向北走,走几百米就向东的岔口拐,然后直走就到大阳 (丁字路口)再向南走1公里左右 ,可以看到西头村站牌 ,向东有一个坡 ,一直往上走到井沟,从河槽穿过就可以到庙门了。7、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五峰山  五峰山,海拔1523米,山势奇特,中分五指,故名。位于彭阳县城东16公里处的城阳乡韩寨村。北依长城塬,南濒茹河,西临深涧,东接山谷。漫山沙棘葱笼,松柏苍翠,山桃成荫,花红似火,碧草如茵,鸟语花香。似镶嵌在茹河北岸的一颗绿色宝石。身临其境,有无法言表的诗情画意。 "山竖五指称奇香,粉云艳染春锦秀。"五峰山上的庙宇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庙院6处,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大小殿宇50余间。五峰之上均建有亭、阁、楼、榭,建造精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古香古色,气势宏伟。  殿内塑像五官特异、各显神威,有的青面獠牙,凶相毕露,有的眉目清秀,和善文雅,工艺精巧,栩栩如生。殿内壁画,各呈风姿,皆含寓意。  当地群众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附近居民皆要上山进香,夜摆面灯,由上而下,十步一盏,绕五峰一周,数里长的灯队,弯弯曲曲,金光闪闪,状若一条火龙摇头摆尾。是时,当地百里以内的社火云集山下,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彩旗如潮,群情激昂,竞相对诗,相互竞艺,共祝吉祥,蔚为壮观。

原平大营温泉

原平大营温泉为国家A级旅游景区。  原平大营温泉疗度假区,位于崞阳镇北5公里的大营村。据测定,水温57℃,水中含有氟、硼酸盐、硅酸盐、氡气等。其中硼酸盐水可以治疗皮肤病、粘膜伤口和溃疡等;硅酸盐水可治疗牛皮癣、湿疹、痒疹、炎症等。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泉水含氟,对银屑病疗效颇佳,高氟地下热水可以使人体某些免疫能力增强。根据不同人的需求,这里分别建有四个休闲宾馆,四个游泳池、酒店四大休闲度假区,还有百套别墅。交通便捷,环境优美,专家称为“华北第一泉”,“华北旅游度假集散中心”。

崞阳文庙

崞阳文庙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崞阳文庙(第四批省保)  时代:元  地址:原平市崞阳镇文庙街  始建于元代,明清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主要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等,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  大成殿为元代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殿顶施绿、黄、蓝琉璃饰件。  崞阳文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文庙街。据光绪版《崞县志》记载,始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后经明、清两代修缮。东西长114.5米,南北宽146米,占地面积16717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影壁、棂星门、泮池、戟门和大成殿。现存建筑大成殿、戟门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庙内存元碑1通,清碑6通。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文庙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孔子 (前551~前479)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详细++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朱氏牌楼主坊

  朱氏牌楼主坊,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镇阳武一村中,据牌楼题记始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主坊位于村中,坐东朝西,四柱三楼重檐歇山顶,长15米,高10.54米,建于高0.94米的束腰须弥座上,束腰部雕有各种人物故事图,正面雕有四个力士。额坊下四柱方形,前后有戗柱支持。戗柱上有魑首缠绕。明楼略宽,两次楼稍窄,明楼雀替上镂刻有二龙戏珠图。上置额坊及楼匾,分别署“咸丰五年九月男武访畴谨建”、“旌表资政大夫庠生武烈之妻朱氏节孝坊”。两次楼雀替上镂雕丹凤朝阳,额坊上分别署“柏舟失志”、“竹帛流芳”,上下坊上均雕有二十四孝图、人物故事及花鸟走兽等图案。下层檐坊木构石雕斗栱,五踩重翘,上层檐坊木构石雕斗栱,三踩单翘。坊前设有石雕、旗杆各一对。配坊坐北朝南,四柱三门,单檐歇山顶。牌楼石刻神兽、人物、楹联。1982年维修。1965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大牛店镇  "  大牛店镇位于原平市区西20公里,北邻大林乡;南接解村乡;西连轩岗镇;东靠西镇乡。全镇人口22557人,户数6987户,耕地3301公顷,种植以玉米、高粱为主。近年来,养猪业发展迅速,涌现出许多养殖专业户,截止2004年底全镇猪存栏20160头,为全市之首。 交通方面,铁路、公路交错,十分便利。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考察投资。".……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原平寿宁寺

原平寿宁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寿宁寺,位于原平市中阳乡井沟村东约5000米的五峰山腰。坐北朝南,东西长53.6米,南北宽69.29米,占地面积3714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元大德年间(1297-1307)重建,明成化年间(1465-1487)、嘉靖年间(1522-1566)、清康熙六十二年(1722)和咸丰年间(1851-1861)屡有修葺、扩建。“文革”受损严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寺僧人主持复修、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由东院、中院、西院三座院落组成。中院中轴线建有照壁、牌楼、大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碑廊。东院中轴线仅存圣母殿,两侧为碑亭。西院中轴线有官厅、大悲殿,两侧为僧舍,寺内存明代木雕像和铜像36尊,明碑2通,清重修及功德碑14通。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中阳乡  "  中阳乡位于原平市东北约15公里,北邻苏龙口镇;南接子干乡;西隔河与新原乡、崞阳镇相望;东连东社镇。全乡总人口14571人,总户数4492户,耕地面积为4296,大部分为旱地。种植以玉米,小杂粮为主,山区出产山杏和红枣,且多年来当地百姓有加工果脯的习惯,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养殖以猪、鸡及大牲畜为主。 交通方面,有市乡公路连接崞阳镇和市区,十分方…… 详细++

原平普济桥

原平普济桥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普济桥(第二批省保)  时代:金  地址:原平县城北四十里的崞阳镇南门外  因桥居于城南,所以又名南桥。创建于金泰和三年,明成化年间重修,清乾隆二十年、道光十年因桥洞坍塌二次重修,光绪二年和五年又曾补修、铺道、筑堤。  普济桥为石砌拱桥,南北走向,主桥全长30米,宽8米,高7米。南引桥长28.5米,北引桥长34.5米。桥两边均置雕石实体栏杆,分别有望柱20根,栏板19块。望柱顶部有桃形雕石,柱高87厘米。栏板为整石雕花卷边,高80厘米。桥身两端缓向下斜连接引桥,桥整体呈马鞍型。桥面通铺石板。桥由单孔长券和四个小券口组成,大券口跨度19米,高6.5米。大小券口均为石料横旋,券口之边均有造型精美的石刻浮雕。造型优美,典雅古朴。  普济桥的建筑结构与赵州桥相仿,是我国古代桥梁史上的杰作之一。  平定街村  平定街,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崞阳镇城南部,因居于城南关,高级社时曾名南关大队。1985年曾划为崞阳六七八三个大队,1969年合并为一个大队,定名为崞阳六大队。现分为三个行政村,以农为主。平定街共189户,587人,劳力210人,1053亩耕地,崞阳邮电所,崞阳派出所,崞阳法庭,北大河灌区及古迹泰山庙,均坐落在该村行政村范围内 。 …… 详细++

东关关帝庙

东关关帝庙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关关帝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东关村,距崞阳城东门外100米。坐北向南,东西长24.5米,南北宽87米,占地面积2218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 据正殿梁架题记载,清咸丰三年(1953)重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影壁、大门、正殿和圣母殿,两侧为东西配殿。正殿砖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斗拱五踩重翘,平身科每间一攒,出45度斜栱,前檐各间均设四扇六抹卍字纹槅扇门,前设月台,其上三面设勾栏,望柱,栏上雕有各种花卉、如意及禽兽。圣母殿砖砌台基,殿身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廊式构架。明间四扇六抹卍字纹槅扇门,次间为格扇窗。庙内存清代重修关帝庙碑3通、残碑1通,石狮2对。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崞阳镇  崞阳镇位于原平市区北18公里处,东临滹沱河,南接大林乡,北与沿沟接壤,西北与段家堡乡为界。区位优越,京原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崞水公路和崞大公路贯穿东西,属原平市北中部中心城镇。 全镇辖行政村47个,土地总面积153.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6万亩,总人口3.2万人。镇区内实现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全覆盖。近些年来,以“路网建设拉…… 详细++

贾庄洪福寺

贾庄洪福寺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贾庄洪福寺,位于原平市长梁沟镇贾庄村北山腰。坐北朝南,东西长46米,南北宽46米,占地面积2116平方米。寺庙始建年代不详。成化八年(1472)建罗汉殿,清代屡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二进院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大佛殿、关帝殿,两侧分别建有钟楼、罗汉殿、阎王殿、乐楼及观音殿等。山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重檐悬山顶;罗汉殿、阎王殿均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前檐设廊,单檐悬山顶;大佛殿坐北向南,石台基,进深五椽,五踩斗栱,前檐设廊,单檐悬山顶,梁架题记大明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寺内钟楼悬挂大明成化五年(1469)铸造铁钟1口。院内有万历二十四年(1596)重修佛殿碑和天启七年(1627)重修水陆圣像碑各一通。2005年,原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及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长梁沟镇  "  长梁沟镇镇位于我市西部,东临大牛店镇;西与宁武县接壤;南连闫庄镇;北接轩岗镇。境内山势崎岖,蕴藏着丰富的煤、铝等矿产资源,随着国内规模最大的鲁能晋北铝厂的建设,铝钒土开发将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全镇总人口15103人,总户数4590户,种植业以莜麦、土豆、小杂粮为主;养殖业以牛、羊为主。近年来,随着采掘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机修等相关产业的…… 详细++

原平惠济寺

原平惠济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至清  地址:山西省原平市东北15公里练家岗村  寺创建于唐,重构于宋,金、元、明、清历代屡有修葺。  寺坐北朝南,由山门、文殊殿、钟楼、伽蓝殿、大佛殿及东西廊庑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135平方米。  文殊殿为康清熙五十三年(1714年)重建,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悬山顶。殿内佛坛上保存彩塑18尊,两山墙绘壁画20余平方米。  大佛殿为宋代遗构,面宽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砖建月台宽大。殿内使用减柱造,金柱上用大雀替承内额,其上四椽栿与前后乳栿搭交。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里转六铺作出三抄,后尾置于顺梁下,明间补间铺作出45度斜昂。殿内佛坛上塑佛、菩萨、胁侍、童子、金刚等,为宋塑佳作。两壁千佛阁内存有157尊宋代木雕,雕工精细,刀法有力。殿内后壁奉曹氏姥塑像一尊。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位于原平市东社镇都东阎庄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14.6米,南北宽23.8米,占地面积347平方米.樊左泉(1818-1895),清咸丰五年(1855)举人, 诰封左督卫。据樊家后人讲,宅院建于清咸丰年间。宅院为二进院布局,原中轴线建有大门、仪门、二门,2004年毁于火灾,现仅存正房,东西厢房、耳房。正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明间和次间各有六抹槅扇门,前有月台,上建抱厦三间,抱厦为卷棚顶,前檐饰有三彩斗拱,平身科每间一攒。雀替木雕以福禄寿为主线,雕有人物、花卉、动物等吉祥图案。正房明间建有停灵厅一座,分上下两层,内部饰有彩绘。该民居建筑雕饰豪华,特点突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研究当地民居的实物资料。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东社镇  原平市辖镇。1958年属金瓜公社,1959年析置东社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市境东部,距市区30公里,同河东岸。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2.5万。原五、原宏公路过境。辖王东社、温东社、朱东社、尧山、观里、里城、北庄头、合村、南旺、磨湾、城头、南河底、南庄、赵村、东阎庄、康村、刘河底、王南窑、王北窑、上社、西山底、东山底、永兴方、贵儒、白塔岗、北河底一村、北…… 详细++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位于原平市大牛店镇阳武一村南约50米处。坐北朝南,通高7.35米。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  武访畴,生卒年月不详,号芝田,崞县(今原平市)芦家庄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进士,官至陕西延榆绥兵备道加盐运使衔。去世后,其学生为他树德行教思碑合纂碑一通,并建砖石碑亭一座。碑通高3.45米,宽0.82米,座高0.4米,雕龙碑首。正面书有“赐进士出身、皇清诰授中汉大夫陕西延榆绥道芝田武老大人讳访畴德行教思碑、钦加盐运使衔”。碑阴为武访畴生平事迹。碑亭石质基座,东西宽2.6米,南北宽2米,顶部为砖雕歇山顶,四面饰有五踩斗栱、仿木飞椽。(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大牛店镇  "  大牛店镇位于原平市区西20公里,北邻大林乡;南接解村乡;西连轩岗镇;东靠西镇乡。全镇人口22557人,户数6987户,耕地3301公顷,种植以玉米、高粱为主。近年来,养猪业发展迅速,涌现出许多养殖专业户,截止2004年底全镇猪存栏20160头,为全市之首。 交通方面,铁路、公路交错,十分便利。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考察投资。".……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位于原平市西镇乡三吉村南。坐西朝南,东西长114.7米,南北宽56米,占地面积6423平方米,始建于1971年,一进院布局,中轴线建有戏台、裙房、大门,两侧建有生产大队办公室、库房。戏台坐西朝东,面宽15.2米,进深12米,平瓦饰顶,女儿墙上水泥堆饰有五角星浮雕,两侧书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舞台两侧望柱,书有“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毛主席万岁”。院内其他建筑上有“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沿着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奋勇前进”等标语。时代特征明显,有一定史料价值。(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三吉村  三吉村地处平川,在市区西北13千米处,地理座标:北纬38°49’,东经112°40’。据碑文记载:早年本村阎家街有一庙,庙内有楼三级, 每晚点灯其上,远视一片灿然。一次,陕西一巡抚夜经此地,见之呼曰:“此乃三级村也。”遂得名三级,后演变为三吉。全村643户,2136人,耕地4857亩,人均收入3300元。 全村种植主要以玉米为主,主要经济来源靠粮食收入……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崞阳城隍庙

崞阳城隍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崞阳城隍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坐北朝南,东西长38.4米,南北宽96.8米,占地面积321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崞县县志记载,明代弘治五年(1492)建正殿五间,东西廊坊各十间,正殿及两侧廊坊为明代遗构,正殿抱厦梁架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题记,正殿抱厦及西北偏殿为清代遗构。现存建筑为明清风格。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两侧有配殿、耳殿。正殿砖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斗栱为五踩,后檐斗栱为三踩,单檐悬山顶。前设月台,建有抱厦三间,单檐歇山顶,梁架施彩绘。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原平市南部,距市区11公里,靠近大运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167户,人口483人,拥有劳动力240人,土地面积896亩,年粮食总产量420吨。近年来,该村委组织群众动用机械修防洪大坝2000余米,打120米深井3眼,翻修旧井2眼,铺设地埋线1000余米,保证了灌溉。组织群众翻修房屋30间,在街道两旁,沿河大坝和三尖崖荒坡共植树6000株。开通后…… 详细++

天涯石鼓神祠

天涯石鼓神祠为原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涯石鼓神祠(又名石鼓大王庙),位于原平市子干乡停旨头村东南约100米处天涯山下。坐北朝南,东西长42.9米,南北宽75.28米,占地面积323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文记载,金天会三年(1125)重修,明成化六年(1470)重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修葺,现存建筑均为明清遗构。二进院布局,中轴线建有牌楼、戏台、香亭、阎王殿和正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院内存明代重修石碑3通,清碑21通,石狮1对,石旗杆2对。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子干乡  "  子干乡位于原平市东部10公里处,全乡绝大部分为水浇地。北临中阳乡;南接定襄县;西连新原乡;东靠东社镇。全乡总人口18251人,总户数5228户,可耕地面积为3304公顷。种植以玉米、高粱为主,山区旱地以小杂粮为主;近年来水果产量呈递增趋势,已成为原平市颇具规模的酥梨基地。养殖方面除了传统的蛋鸡和生猪外,奶牛养殖也渐成气候。 交通方面,有市乡…… 详细++  信息来源:忻州市文物局

原平市下属行政规划区域景点大全


地区 景点
北城街道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天涯山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崞阳城隍庙 天涯石鼓神祠
南城街道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天涯山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崞阳城隍庙 天涯石鼓神祠
轩岗街道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天涯山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崞阳城隍庙 天涯石鼓神祠
东社镇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原平岱岳庙 南佛寺修故伽蓝碑 大脑山遗址 王东社温氏一号宅院 王北窑遗址 西头神庙 呼家崖遗址 南寨遗址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苏龙口镇 木图石窟 郭家庄观音庙 匙村观音庙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崞阳镇 崞阳文庙 东关关帝庙 原平普济桥 崞阳城隍庙 崞阳天主堂 崞阳文庙街35号宅院 原平泰山庙 南村清澄寺 上石寺塔 火石脑遗址 上王悟真楼 东关村城址 上合河村杨氏三号宅院照壁 唐昌戏台 上合河村杨氏一号宅院 原平温泉疗养院
大牛店镇 朱氏牌楼主坊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崞阳城隍庙 天涯石鼓神祠
闫庄镇 卫村遗址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崞阳城隍庙
长梁沟镇 贾庄洪福寺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崞阳城隍庙 天涯石鼓神祠
轩岗镇 轩岗火车站旧址 段家岭尔旺洞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天涯山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新原乡 原平保卫战物资库旧址 柳巷关帝庙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天涯山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南白乡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天涯山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崞阳城隍庙 天涯石鼓神祠
子干乡 天涯石鼓神祠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崞阳城隍庙
中阳乡 原平寿宁寺 原平慧济寺 原平峙峪遗址 峙峪石叠山摩崖石刻 中庄遗址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沿沟乡 娄烦寺 咸阳法王寺 大芳关帝庙 河头郭氏一号宅院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大林乡 原平二郎庙 魏家庄郭氏一号宅院 迎新崞山寺遗址 禹王梁遗址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西镇乡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前沙城福堂寺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天涯山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崞阳城隍庙
解村乡

----

王家庄乡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天涯山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崞阳城隍庙 天涯石鼓神祠
楼板寨乡 沙壑石佛殿 荆芥玉皇庙 西庄何氏宅院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天涯山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原平普济桥 东关关帝庙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段家堡乡 官地抗日烈士纪念碑 明内长城遗址(原平段) 天涯山 原平滹沱河水利风景区 原平市五峰山 原平大营温泉 崞阳文庙 朱氏牌楼主坊 原平寿宁寺 东关关帝庙 原平普济桥 贾庄洪福寺 原平惠济寺 东阎庄樊左泉宅院 武访畴德行教思碑合纂碑楼 三吉生产大队队址

原平市特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