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济南 >> 历下区 >> 建筑新村街道

建筑新村街道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历城核桃

  核桃在历城区的栽培具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济南干果出口的主要品种,“鸡爪绵”和“纸皮”核桃最为著名。核桃以营养丰富著称于世,被人们誉为“保健食品”。对人的大脑神经有益,是一种滋养强壮药,适用于肺虚久咳,气管喘息,病后虚弱等症。它作为济南的特产,远销欧洲诸国。   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乾隆36年历城县志记载:县内就广泛分布上百年的核桃树。目前在柳埠镇的亓城、李家,仲宫镇的刘家,西营镇的上降甘等村均保存有300-400年生的大树,百年生以上的大树到处可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享誉中外的“鸡爪绵核桃”,该品种以适应性强、个大(平均小单果重14.5g)、均匀、表面光滑、果壳薄、出仁率50%以上、出油率75—78%,蛋白质含量11—15%而著称,生食无涩味,质地脆香,适宜鲜食及加工,是一个优良的核桃品种,以个大、质优、味美而驰名省内外,被中国农大、河北农大、山东农大等农业大学的《果树栽培学》及诸多教科书广泛录入。   地域范围   历城核桃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6°55'24''-117°22'15'',北纬35°19'51''-36°53'45'',覆盖历城南部山区的高而、柳埠、西营、港沟、彩石、仲宫、锦绣川七个镇(办事处)150个行政村,生产面积14000公顷,2010年产量突破1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要充分成熟,不完善果(欠熟、虫蛀、霉烂及破裂果)不超过10%。壳面光滑,洁净、干燥(核仁含水不得超过6.5%),果实整齐度好。 2、内在品质指标:出仁率≥40%以上,核桃仁营养成分(100g干核桃仁):蛋白质≥21%,脂肪≥62%,钙170≥mg/100g,磷≥3×102mg/100g,铁≥30mg/100kg。 3、安全要求: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按照GB18407.2-2001无公害核桃安全要求执行。下一篇:西营仙桃

鲁绣

  刺绣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除了以江苏、湖南、广东、四川为主要产地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异彩纷呈的:鲁绣”作为齐鲁文化的组织部分,也早巳斐声海内外。鲁绣产品繁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烟台抽纱同治元年(1862年)后,英国传教士、商人来到烟台。到19世纪90年代,英国传教士詹姆土·马茂兰和他的妻子来到烟台,发现胶东妇女心灵手巧,擅长织绣,遂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创办仁德洋行,组成教徒学习欧洲抽纱工艺,并且生产抽纱工艺晶出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马茂兰夫人在烟台创办培真学校,招收学生,半工半读,生产抽纱工艺品,前来学艺者甚多。后来,仁德洋行又通过栖霞、福山、蓬莱等县的花边庄发原料,收成品,组织棒槌花边、被子花边等出口。由于广大农村妇女的廉价劳动,仁德洋行到本世纪初资金已达五六万两黄金之多。解放后,烟台地区的抽纱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从业人员达到数十万人,产品销售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抽纱品种有雕平绣、威海满工扣锁、乳山扣眼、梭子花边、棒槌花边、手拿花边、网扣、勾针等,工艺技法串富多采,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   即墨花边又称即墨镶边大套,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手工艺晶。1910年,即墨艺人引进意大利花边在当地生产,并结合民间编织、刺绣的特点,在工种、针法、图案上不断创新和改进,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即墨镶边。自1956年成立即墨花边厂以来,已由初期的几个品种,10多种规格,发展到目前的台布、餐套、床罩、沙发套、衣领、伞面、钢琴罩等十几个品种,2300多种不同花色和规格。即墨花边是一种单线织绣花边,主要原料是优质亚麻布和特制丝光线,色泽以米黄、漂白为主。在织绣上,它运用了70多种花边和刺绣的针法,并用通镶拼,将花边和刺绣连缀成套,使两种不同的针法虚实照应,和谐统一,达到层次清晰、色调清秀,有浮有沉,宛如浮雕的效果,形成了即墨花边的独特艺术。在国际市场上,即墨花边被视为抽纱妙品瑰宝,已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州府花边是一种以精棉线、亚麻布为主要原料,经编织、刺绣制成的高档工艺晶,主要品种是台布。工艺上,用棒槌编打,经纬相交,组成带形密龙,作为图案的骨貉,中间填以不同的疏密的网纹,运用10余种针法。其中,在棉线刺绣上凸起的花纹,有浮雕的感觉。中间由少数掏眼和机锁作点缀,犹如繁星闪烁,与四周边花连缀成套,愈显高贵,在国际上,有“抽纱之王”的美誉。产地主要分布在淄博、青州、东营等地。雕平绣产于文登、荣成、威海、海阳、龙口等地。是在麻布、棉布上以丝光线绣制而成的工艺晶。它采用了雕、缕、抽、勒、绣等工艺,图案多以牡丹、菊花、玫瑰、葡萄为主,并衬以各种卷草纹,显得严谨对称,层次分明。   蓬莱梭子花边产于蓬莱市。编结时,在金属或牛角制成的小梭子内装上棉线,艺人左手从梭里牵出线头,右手捏梭,经串引和圈结,组织成梅花形小花,然后再将小花连缀成花边。19世纪末,梭子花边在蓬莱地区已很普及,除出口外,妇女们还留以自用,装饰在衣裙、鞋、帽、枕头、门帘上。现在花边已发展成为台布、床罩、纱布靠垫、衣裙等大织品。1980年,蓬莱花边荣获国家金质奖章。   棒槌花边主要产于栖霞县。制作时,先将花边蓝图贴在圆盘形的板上,然后照蓝图插上大头针,由牵挂在大头针上缠绕棉纱的许多小棒槌(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上百个)编织而成。棒槌花边用于满工大套、棉、麻布绣花镶边等。   手拿花边产于荣成市。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抽纱珍品。它工艺精致,不仅玲珑剔透,而且挺拔坚实。能直立于桌上,为其它同类产品所无法比拟,因而价格昂贵,甚至被作为艺术珍品收藏。   网扣主要产于招远县。品种有餐套、台布、床罩、沙发套、靠垫、窗帘等日用品。编织时,先按设计要求组成方格网布,然后在上面缀以不同的图案。在人民大会堂、国宾馆等重要场所,都有招远生产的网扣窗帘,上面的青松、翠竹、梅花、葡萄等图案,风格高雅,独树一帜。   勾针遍及胶东各地,它用一种特制的弯曲勾针将棉纱勾拉,缠绕编织出各种图案,是民间广泛流传的编织工艺。品种有盘垫、钱包、手提包、背心、头巾、披肩、童帽等,近年又有台布、床罩、衣裙等日用品生产,是颇受外商欢迎的大宗外销工艺品,   满工扣锁因产于威海市而得名。制作时,在台布、床罩上,用勾针锁好图案轮廓,再用剪刀挖去图案以外的底布,形成镂空。作品层次清晰,主钵感强,具有雕镂的艺术效果,所以又称雕绣。威海满工扣锁在国际市场很著名,被称为威海卫工种。1981年,获国家银杯奖。   乳山扣眼产于乳山市。制作时,在棉、麻布上照图案都依次抽去经纬纱两支,留下三支,形成有规律的网状组织,然后再用针线将网缠勒成方目,通过方目的排列,构成图案。也有在图案的外缘排列方目、以衬托布上的花型。这样,乳山扣眼花中有花,互相衬托,相映成趣,很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   生丝台布是荣成市石岛镇的刺绣艺人在1963年综合抽纱、刺绣的长处而创制的独特工艺品。制作时,艺人们选用质簿、色泽淡雅而呈半透明状的生丝绸底布和彩色丝线,运用平绣、拉绣、垫绣以及挑、缠、勒、扭、锁等多种抽纱工艺技法,绣制出五彩缤纷图案的台布。生丝台布自创制以来,在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   百代丽是本世纪60年代初潍坊地区首创的一个抽纱品种。它以精制棉纱、各种机织的小带、亚麻布和棉布等为原料。制作时,将机织带子按图稿铺成花边的骨骼,再用疏密不同的针法手工填织上千变万化的图案。它适于制作台布、床盖、衣服、沙发套等日常用品,是一种比较普遍、实用的抽纱品种。   烟台绒绣又名绒线绣花,是用不同颜色的优质毛线,将图案绣制在坚硬的网眼布(又名钢丝布)上而制成的工艺品。这一工艺是20世纪初,英国传教士詹姆斯·马茂兰在烟台开设“仁德洋行”时由欧洲引进烟台的。当时,钢丝布由烟台“鼎新久”工厂生产,图案由美国纽约专门经销绒绣的路约赛特公司按照路易十四时的装饰风格而设计,在“仁德洋行”附设的绒绣厂生产,产品在美国大受欢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烟台绒绣随“仁德洋行”的倒闭而停产。50年代,烟台恢复了绒绣生产。40年来,烟台绒绣将我国传统的工艺针法同欧洲风格融于一体,创立了烟台绒绣崭新的面貌。现在,毛线彩色已达1000余种;针法由简单的方点针发展到扒针、掺针、乱针、打子、拉毛、铺锦等许多种。不仅能生产图案富丽的靠垫等日用品,还能仿绣世界名画、彩色照片、人物肖像、中国画等艺术品。北京人民大会堂山东厅的绒绣“东海日出”,毛主席纪念堂正厅的巨幅绒绣“祖国大地”,就是烟台绒绣的代表作,博得了中外瞻仰者的一致赞赏。   临清哈达临清市生产的一种净地或织有宗教图案的丝织品,有官佛像、文帕、红净花绢、佛子像、八宝花绢等品种,是藏、蒙等民族表示尊敬的一种赠品。这一技术是在太平天国时由俄国传入,全盛时,从事哈达生产的有700余户,后衰落。解放后得以恢复和发展,产品销往青海、甘肃、西藏、新疆、内蒙和东北等少数民族区。   总之,“鲁绣”在祖国绣园中是一枝艳丽的奇葩,许多品种虽然产生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近代,然而产生它的土壤却是在齐鲁大地,是齐鲁大地的人民用血汗、用心智将西方的图案、工艺品种与中国传统的针绣技艺、审美情趣等融在了一起。在它的身上,不仅体现了齐鲁文化的物质化发展,而且折射出齐鲁文化善于纳取的基本精神。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下一篇:名士多烤全羊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糖酥煎饼

   糖酥煎饼是济南特产,是在普通的小米糊中添加白糖和香精,即可增加风味,又可防止饼回生变硬。     制作方法 1.制糊:将小米面用水浸泡后,加适量白糖和香精,搅拌成糊状,面与水的比例为10∶8~9。     2.烙制:用一直径50~60厘米中心稍凸的铁制圆形鏊子烙制。先后鏊子烧热,再用蘸有食油的油的布将鏊子擦一遍,然后左手用勺将糊倒在鏊子中心处,右手持刮子迅速顺鏊子边缘将糊刮匀,先外后内,刮成圆形薄片。     3.成型:把烤熟的煎饼从边缘揭起,趁热在鏊子上折为六层,成长方形。取下放在案板     上,用木板压上,待冷却后包装。     产品特点 薄如纸;淡黄色;酥脆爽口。下一篇:千佛山庙会

济阳黑陶

  产于山东济阳,近150个品种,主要有罐、壶、杯、瓶、尊、爵、锤、鬲、篮、钟、鼎、香熏、画盘、地动仪、笔筒、蜡台、台壁灯以及壁饰、壁画和人物、动物造型等。其形体制成高度最高达到2米,制成难度最大的是龙山典型器皿--蛋壳陶杯。杯体高度与平面大喇叭口的直径均为23X23厘米,最小厚度为1毫米。粘接难度最大的是四足六耳仿青铜陶篮。特别是开发出的新产品--陶制编钟,不仅技术难度大,比例要求严格,外型美观,且音阶排列有序,击之音色集中,声音悦耳.造型与装饰、整体构思与组合协调。或简洁、刚健、粗犷,或繁丽、娟秀、精巧,均不失去朴典雅之风采。陶体色泽黑中透亮,有乌金墨玉之感。装饰纹样,既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不乏现代艺术格调。构图严谨,刀法豪放细腻,疏密结合,错落有致,韵律感强,赏心悦目,充分体现出其外观质量和美学价值。目前,济阳黑陶产品畅销于港、澳、美国、泰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黑陶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其工艺在世界制陶历史上独具特色,并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为当今世人所珍爱,被誉为“中华国粹,稀世珍宝”。为继承发掘古老的黑陶工艺,济阳黑陶工艺品厂通过技术引进,开发生产出黑陶产品,该厂在继承了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以开拓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目前已生产出近150个品种,主要有罐、壶、杯、瓶、尊、爵、锤、鬲、篮、钟、鼎、香熏、画盘、地动仪、笔筒、腊台、台壁灯以及壁饰、壁画和人物、动物造型等等。其形体制成高度最高达到2米,制成难度最大的是龙山典型器皿——蛋壳陶杯。杯体高度与平面大喇叭口的直径均为23X23厘米,最小厚度为1毫米。粘接难度最大的是四足六耳仿青铜陶篮。特别是开发出的新产品——陶制编钟,不仅技术难度大,比例要求严格,外型美观,且音阶排列有序,击之音色集中,声音悦耳,能奏出和谐动听的旋律。这些黑陶产品,造型与装饰、整体构思与组合协调。或简洁、刚健、粗犷,或繁丽、娟秀、精巧,均不失去朴典雅之风采。陶体色泽黑中透亮,有乌金墨玉之感。装饰纹样,既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不乏现代艺术格调。构图严谨,刀法豪放细腻,疏密结合,错落有致,韵律感强,赏心悦目,充分体现出其外观质量和美学价值。目前,济阳黑陶产品畅销于港、澳、美国、泰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   下一篇:济阳小圈豆腐皮

大明湖蒲菜

  大明湖的蒲菜,是济南的美蔬,早已驰名国内。清中叶济南文士王贤仪,在他的《笔记》中谈到济南风情时称:“历下有四美蔬,夏蒲茭根……”。夏日的蒲菜是美蔬之首。民初《济南快览》记:“大明湖之蒲菜,其形似茭,其味似笋,遍植湖中,为北数省植物菜类之珍品。”《山东通志-物产》直接称蒲菜谓“蒲笋”。是济南人“日用蔬食之常品”。     当代着名诗人臧克家,青少年时期是在济南读书的,他曾为《中国烹饪》撰文,盛赞令他难以忘怀的济南饮食,其中就大谈到大明湖的蒲菜。臧老说:“逛过大明湖的游客,往往到岸上的一家饭馆里去吃饭。馆子不大,但有一样菜颇有名,这就是“蒲菜炒肉”。他深情回忆道:“蒲菜炒肉,我尝过,至今皆有美好的回忆。写到家乡的菜,心里另有一种情味,像回到了自己的青少年时代。”    另一位当代文学巨匠老舍,三十年代初曾在济南任教,他在《大明湖之春》一文中,对大明湖的美蔬也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湖中的出产可是很名贵呀。……吃到肚子里也许比一过眼的美景更容易记住,那么大明湖的蒲菜,茭白,白花藕,还真许是它驰名天下的重要原因呢。不论怎么说吧,这些东西既都是水产,多少总带着些南国风味。”   北园蒲菜 蒲菜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盛于水边或池沼内,可食用。济南北园蒲菜质细嫩,纤维质少。“奶汤蒲菜”、“锅塌蒲菜”、“蒲菜烫面饺”等,都是济南的名吃名菜。食之清香鲜嫩,每年五月至七月是产蒲菜之时令。     具有诗一般韵味的挺秀白嫩的蒲菜,不仅给人以美味享受,也是济南的骄傲!   下一篇:湖菜鸡块

鱼石

  产于山东长清。鱼石是60亿年前生成于长清县馒头山一带的一种珍贵石材。 现已研制出各类茶具、酒具、餐具、咖啡杯,文房四宝等;保健器皿及工艺制品40多个系列,近300个品种。 用木鱼石制作的器皿具有通透、防腐性能,酷暑季节泡茶7天,色、香、 味不变。木鱼石色泽凝重,纹理清晰,还能制成各 类造型美观、晶莹剔透 的艺术收藏。 经国家科学技术部门鉴定,木鱼石含有许多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经过自来水、蒸馏水、白开水浸泡,能够析出硒、锌、铁、钻、鳃、锰、偏硅酸等多种元素。 据《本草纲目石部》记载,木鱼石有“益脾,安脏气,定六腑,镇五脏”之功效,其机械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用木鱼石制作的器皿,对抗衰老,防止高血压、动脉硬化,降低血液胆固醇,维持人体内的正常代谢,促进人体发育,有积极明显的作用下一篇:长清炒鸡

竹影海参

  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一生酷书法,对画竹也颇有兴趣,时常约一些文人作诗绘画。相传此菜原名“清汤海参”。一次,孔令贻聚朋饮酒时,厨师用鸡脯肉剁泥制成竹节形,加入海参,冲入三套汤上席。主人即景生情曰:何不以“竹影”为名,遂易其名,流传至今。只见清澈见底的三套汤内,竹节绰影,玉白鲜嫩,又有海参相映游离其间,雅景供赏,富有诗情画意。   原料:   主料:水发海参300克。   配料:鸡脯肉150克、豌豆苗2根。   调料:鸡蛋清2个、干淀粉250克、葱1克、姜1克、料酒25克、精盐2克、三套汤500克、高汤500克。   制法   1、将水发海参顺身片成抹刀片放入开水锅中汆过控水,再放入高汤锅内汆制,到出控净水分。   2、鸡脯肉剁成细泥盛入碗内,加蛋清、三套汤50克、葱姜末、料酒10克、精盐1克、搅匀上劲,用手挤成直径2厘米的丸子,投入干淀粉中周身粘匀,放在手里一握,制成竹节形置竹节丸子上;将豌豆苗用开水汆后,搭在顶端。   3、汤勺内加入三套汤、料酒、精盐,见开打去浮沫,到入碗内即成。   下一篇:玫瑰糖炸糕

熬黄花鱼

     口味:咸鲜   价格:10-40元   特色:   熬黄花鱼是一道鱼肉软绵、烂而不糜、汤汁醇厚的菜。这道菜营养丰富,做法地道,美味可口。   原料:   黄花鱼1000克,猪肥瘦肉,青蒜,青菜各100克,鲜姜10克,大葱15克,绍酒20克,醋15克,酱油10克,芝麻油10克,花生油250克,精盐7.5克。   制作方法:   1.将活黄花鱼刮去鳞,掏净内脏及鳃,洗净;在鱼身两面剖上斜直刀,用精盐腌渍。   2.猪肥瘦肉切丝、青菜切段。   3.炒锅内加花生油、中火烧至六成热(约150℃)、用葱段、姜片煸炒几下,倒入肉丝煸至断血,放入绍酒、醋,加入酱油、清汤、精盐烧至沸。   4.将鱼入锅内小火熬炖20分钟,撒上青菜、青蒜,淋上芝麻油盛汤盘内即成。   下一篇:竹影海参

济南油旋儿

  油旋儿,在济南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济南较早经营油旋儿的店家是清朝道光年间的凤集楼。到了光绪二十年开业的文升园饭庄,以经营众多地方小吃而闻名泉城。此家饭庄生产的油旋儿用章丘大葱和面,熟后葱香味浓郁,层次分明,外酥内嫩,久为食者称道,后为饮食同业人广为仿制。   4 0 年代开业的聚丰德饭店接过了这一名小吃,并加以改进,增添了马蹄油旋儿、蛋黄油旋儿等。前不久,有位早年从济南到台湾的老先生回济探亲,要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去尝一尝老济南的油旋儿。   做油旋儿需用上等白面加水和软,稍饧后,揪下一个剂子,揉匀后,擀成薄皮,将葱油泥抹在面片上,卷起,卷时边卷边抻,至面皮极薄,卷成螺旋形圆柱。放在擦过油的鏊子上,用手按扁,烘至两面挺身,再揭起鏊子,放进鏊子下面的炉壁周围烘烤,中间翻烤一次,几分钟即熟。取出后趁热用拇指在中间捅一下,使油旋儿中间有一小洞,即成。其层数达6 0 之多。   老济南人吃油旋儿是颇讲究的,大多是趁热吃,或配米粉,或配馄饨,另有一番滋味。   下一篇:炸藕合

玫瑰糖炸糕

  烫面为皮,白糖、桔饼、玫瑰酱作馅,油炸而成。亦可用山楂、枣泥、豆沙为馅。外酥内糯,香甜适口。下一篇:八宝茶汤

银耳莲子羹

  将银耳、莲子,分别用温水发透;银耳去蒂根,撕成瓣,洗净;莲子去心连冰糖一起放入炖锅内,加清水用中火烧沸,文火炖一个小时即成。银耳又名白木耳,是一种胶质食用菌,其粗纤维有助于肠胃蠕动,可推动脂肪吸收;莲子营养丰富,降火滋补,长期食用有助人身体健康。

济南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富强粉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简单工具--剪刀、梳子、箅子、竹针等,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内容多以表现历史人物、戏曲人物和神话故事为主,同时也塑造现实生活中的风土人情,是深受人民喜爱的民间工艺品之一。

炸藕合

  特色小吃,流行于中国北方山东半岛,在山东内陆也有,味道香酥嫩爽,适于家庭烹饪,没有固定风格。将藕去皮切片,每两片不完全切开而成一藕夹,中 夹葱姜肉馅,两片藕合在一起而称藕合。而后挂一些面粉糊,过油之后即成。

八宝茶汤

  小米水磨面炒熟,加桔饼、莲子、核桃仁、红枣肉、瓜条、芝麻、青梅、白糖,开水冲搅至糊状。色如淡茶,味香甜滑爽。下一篇:大明湖蒲菜

济南酥锅

  酥锅是济南人过春节常做的美食。传说是清朝初年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的妇女始创,故名为“苏锅”,又因此菜用醋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遂改为“醉锅”。   小二家:城南往事   特色:食材丰富,香酥入味,以海带和白菜最具特色,吃后念念不忘。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济南锅贴

济南锅贴

  济南传统风味小吃,用铁铲取出时,以五六个连在一起,底部呈金黄色,上部浅黄色,底酥脆,周边及上部稍软,热气腾腾,为最佳。馅满鲜香,味浓郁。食时皮脆馅软,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小二家:春江饭店   特色:韭菜肉是招牌,十分出味。   人均:¥50   地址:济南市共青团路56号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济南油旋儿

建筑新村街道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建筑新村街道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