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泰清寺 | 泰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泰清寺坐落于江阴城东20公里的鸡龙山麓,华士镇向阳村境内。南临“天下第一村”江阴华士镇华西村,北靠向阳度假村。泰清寺又名太清寺,始建于三国赤乌年间(公元238-250年)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相传东吴大帝孙权之母吴国太所建(孙权之母吴国太在江南建有七寺八塔,泰清寺就是其中之一)。 唐天估三年(906),民人戴思逵、陆顿相谋,召僧徐灵祀立为刹。宋景德四年(1007)真宗赵恒赐额“景德院”。天圣三年(1025)更名为“泰清院”。元至正年间(1341—1367),开山僧宗愿更名为“泰清寺”。 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泰清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明太祖敕令归并天下寺庙,凡龙砂以南,西起花山,东至顾山的东南乡各庵寺业林11座尽并入泰清寺。是时,裹人李侄施米百石移造泰清寺佛殿。成化元年(1470),住持僧德濡重修殿宇廊庑。邑人户部郎中卞荣撰《泰清寺重修碑记》,并刻有"泰清寺重修记"碑文一块。碑刻现存寺内。鼎盛时期共有殿宇5048间,山门设在太石桥,寺僧开闭门户,需策马而行。明贡鹤桢《遇泰清寺》诗云:“入奄不见人,但闻鸡犬声,移步松江间,山僧归绝献”,以后几经过破落,几经修复。 清康熙三十六年,僧人浩然募建大殿,雍正十二年重建天王殿,道光七年僧人达如重建后院。至清咸丰十年(1860)毁尽兵灭。后又经兴衰,渐起破落。同治四年(1865)李周良捐资重建。民国9年(1920)泰清寺捐田18亩,创办皇始小学,19年(1929)时有寺房50余间,寺中佛像已捣毁一空,曾设县立农民教育馆。24年(1935)时有地10亩,寺房40间。寺僧香火、田产以及地方捐助,用于地方教育。1937年,日军入侵江阴,泰清寺遭到严重破坏,殿宇被毁,主持净玉被杀。时因修建澄琴公路而北移缩小,此后,寺院年久失修,日趋破落。 解放初,寺僧仅2人,政府划给山地以生产自给,尚存大殿,天王殿21间。文革中,泰清寺的佛像全部被毁,寺僧遣返,仅存大殿、天王殿数间寺房。佛教活动停止。 1993年江阴市人民政府批准重修泰清寺,恢复佛教活动,由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圆明讲堂主持明旸法师亲笔题额“泰清寺”三字,并题山门楹联一幅:“泰岳高千丈一尘不至菩提地;清净古道场万善同归般若天”。如今欣逢盛世,古刹呈春,殿宇巍峨,法相庄严,佛事兴旺,泰清寺瑟华西风光相映成辉,乃江南旅游胜地。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江苏省无锡江阴市华士镇澄鹿路 乘车线路:江阴市内乘202、203、205、222等路公交在泰清寺站下车即到。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华西村 |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位于江阴市区东,华士镇西,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500多人,它是中外闻名的江南小村,江南农村田园旅游中心,其村有名的景点有80多处,华西金塔是它的标志性建筑,七级十七层,高98米。 村头粉墙照壁,后为广场。广场上数十旗杆,飘扬着各种图案的彩旗,这是华西实业公司所属工业的标志,显示出它的经济实力,产值数十亿,产品远销国外。西侧为出入华西村主道,千米大道,华西双桥,以及微缩建成的“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宛若巨龙,名“龙廊”。内设商业楼廊,有商场、剧院、会场、餐厅。大会堂富丽堂皇,不时向游人介绍华西情况;大餐厅可容千人同时用餐,村头村尾,有万米长廊贯通。农村住宅是一色马赛克装饰的多层别墅楼。每个家庭都拥有三间三层别墅楼,水电气俱全。内有客厅、卧室、餐室、浴室、车库、庭院。30%农户拥有轿车。宅区绿草成茵,花木似锦。游人可随导游进入农家作客。南苑宾馆,如农家庄院,粉墙、青瓦、小桥、绿树,都有长廊贯通,一派乡土气息。 农民公园内有“鹊桥相会、三顾茅庐、桃园结义、刘备点将、十二生肖”等塑像景点。鹊桥周围有五条牛,池中浮鳄鱼,以示居安思危。砖窑洞,是华西村过去的烧窑制砖处,窑中置圆形会议室。壁画有“毛主席住窑洞”、“薛平贵回窑”等,这是村干部的会议室,以示富了不忘过去。公园围绕“龙啸池”,建有“花甲亭、古稀亭、喜耋亭、庆耄亭、期颐亭”。华西人年届八十寿,即在“喜耋亭”设宴庆祝。到“期颐亭”便戛然而止,必须从原路返回,寓意“返老回童”。 地址:无锡市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 类型:乡村 游玩时间:建议1天 电话:0510-86216311 官方网站:http://www.chinahuaxicun.com/ 开放时间: 7:00-17:00。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进村无需门票。参观景点有联票150元,含华西金塔、华西之路、幸福园、农民公园、世界公园、生态园、华士传澄袜子博物馆。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华西金塔 | 华西金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江苏省华西村是大陆首富村的一个标准样本。它的创业史犹如神话:1961年建村时,集体积累1764元,人均分配53元,人日均口粮半斤,靠吃红花草度日。华西金塔,指的是江苏省华西村中间的一幢塔楼,这是华西村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被誉为天下第一塔”,集餐饮、宾馆、商场、会客、观光于一身。“华西金塔”所在的华西村,更是一个闻名全国的“天下第一村”,被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2001年,华西村工商业销售收入45亿,最穷的村民家存款50多万,最多的500多万,家家住平均500平方米的别墅,至少拥有一辆轿车。 村中间有一幢塔楼,这就是华西村标志性建筑“华西金塔”。进入塔内,迎面是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天下第一塔”,才发现华西塔集餐饮、宾馆、商场、会客、观光于一身,我被安排在七楼的宾馆休息。自窗口眺望整个村庄,发现一些山羊、水牛、乌龟形状的亭子散落其中,形态拙朴,正如吴仁宝说的:华西村是个不土不洋的村子宾馆设施简单实用,没有奢华之气。 华西金塔顶楼是观光层,满墙壁挂有中央领导的视察照片和题词。一些游客在-主席题写的“华西金塔”四个大字前留影,塔顶还有四尊金光闪闪的塑像,分别代表“福禄寿喜”,塑像旁的说明饶有趣味. 地址:无锡市江阴市华西村金塔路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华西村门票150元已包含。华西金塔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传澄袜子博物馆 | 江阴传澄袜子博物馆位于江阴市华士镇,距离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仅2公里路程,是江阴旅游的重点规划区域。2011年初传澄袜子博物馆开始建馆,馆区总面积约3000多平米。该馆是以袜子历史、文化、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旅游、娱乐、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非物质文化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袜子博物馆,由传澄礼袜品牌创始人、青年袜子收藏家朱澄先生发起筹建。 江阴的袜子发展历经了100多年的历史沿革,积淀了丰厚的袜子文化基础,为20世纪的中国袜子产业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也在国内外袜子贸易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21世纪中国袜业大繁荣的时代诉求中,江阴袜子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一个新的袜子产业集群已经形成。 整个馆区规划丰富多彩,主要划分为“五大主题二个板块”七个分区陈列,系统全面的阐述袜子发展的历史文化,收藏的世界各地极富代表性的珍贵藏品超千件,从袜子的角度讲述了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华西村博物馆 | 华西村博物馆坐落于环境优美的华西公园。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展厅按照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与乾清宫以1:1原比例建造,融合了角楼、红墙等故宫建筑经典元素。馆内设有书画馆、古陶瓷展区、工艺美术精品展区等,珍藏和展示国家名人大师的字画佳作和古陶瓷,以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雕刻、玉器、绣品等万余件。2012年11月28日,“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华西都市农业示范园 | 华西都市农业示范园区总规划面积12700亩,计划投资5.3亿元,主要由:园艺中心、无公害蔬菜水果、畜牧水产、花卉苗木、稻麦油料基地等组成。 建设中的主要景点有:攀高跌水、江南农家、南瓜博览苑、瓜农小院、巨瓜列阵、天圆地方、双龙戏珠、五福齐天、五行0、彩虹映日、蔬菜森林、温室菜园、树菜家院、银蛇舞天、悬匏成林、九宫椒田、福禄家园、万福茄园、瓜果乾坤、岭南水乡、闽南山乡、宝岛果林、江南故乡、沙漠果园。主要栽培作物有南瓜、西瓜、甜瓜、黄瓜、葫芦、蛇瓜、番茄、辣椒、茄子以及香蕉、菠萝、芒果、番荔枝、柑橘、甜橙、柚子、金柑、番石榴、杨桃、龙眼、荔枝、西番莲、番木瓜、青枣、枇杷、杨梅等200多种南北方特色蔬菜果树。 示范园区以丰富多样的作物品种、绚丽多彩的花果植株、吉祥祝福的造型瓜架、硕果满棚的田园风光、江南风情的农家院落、壮观有序的游览长廊,营造一个四季常新的绿色天地、景象万千的农业公园、科技荟萃的奇观世界,成为集生产、科普、观光、休闲、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乐园。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华西龙希大楼 | 华西龙希大楼位于华西新市村。大楼原名“华西增地空中新农村大楼”。大楼高328米,外观“三足鼎立,明珠置顶”,融合了中国的竹子、明珠、莲花等品质高洁的形象元素,还有“鼎”的设计。在大楼可乘坐国内最快、国际最先进的高速观光电梯,直达72层球体观光层。360°全景观光平台,可俯览华西全景。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华西幸福园 | 华西幸福园位于华西新市村。总面积为175449平方米,建有9座“塔群”,以及钟王、喷泉等建筑,成为一个特色旅游景点。园内竖立了五位伟人的塑像,分别是毛泽东、-、-、-、-,以此体现了华西信仰与文化的和谐,铸就天下第一村的“幸福之园”。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天华博物馆 | 天华博物馆坐落于华士镇天华生态园内。展馆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藏品数量超20000件。博物馆共分为藏品区、江南水乡古街道、江阴中医药史博物馆、紫砂馆等四个区域,藏品种类繁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华士公园 | 龙砂八景位于华士镇华士公园,占地300亩。通过山水景观、雕塑小品等手法,再现“五岭寒涛”、“承恩泻月”、“鸥亭听雨”、“护龙晚钟”、“牧牛朝梵”等“龙砂八景”的独特魅力。 华士镇 江阴市辖镇。宋、元时为当地棉花市集,曾称花市。1949年为华墅镇,1957年建华墅乡,1958年改公社,1962年复改华墅镇,1965年更名华士镇,1984年改乡,1985年复设镇。位于市境东南部,距江阴市城区25公里、无锡市区46公里。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5.8万。澄鹿公路横贯镇区东西,接华陆公路、华西公路,秦清河东西流经镇中部。辖华西、向阳、华士、华明…… 详细++ |
江阴要塞国家森林公园 | 江阴要塞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滨江要塞,又名江阴要塞森林公园,位于长江南岸,以海拔91.7米的黄山(不是黄山市的黄山风景区)为主体,还包括西侧的黄山湖公园和鹅鼻嘴公园,以及北侧由长江边的滩涂改造的高尔夫球场。从明清到民国,这里一直是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炮台遗址、大炮散布在山上山下,适合军事迷造访。作为国家森林公园,虽然是迷你版的,但植被茂密,环境不错,可以爬山、看长江和江阴长江大桥。 如果不爱爬山,可以就在山脚免费的黄山湖公园玩玩,公园的湖水边有人工沙滩。若要去黄山,一般都从黄山湖公园东边停车场这的路上山,爬到山上标志性建筑望江楼便处在黄山的中心位置了。望江楼附近有黄山炮台旧址,主要有一些民国的军事遗址,陈列着一些大炮,原民国要塞炮台前沿指挥所是后来复原的。 另一处集中看军事文物的地方在黄山西麓的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围墙和大门造成城墙和城楼的模样,仿佛一座军事堡垒,门口摆着一艘在渡江战役中使用过的船。进入大门先走一段陈列着照片的军事坑道,然后进入博物馆所在的楼,在里面可以了解到江阴的军事历史,看到各种古代兵器等文物。博物馆和大门间的广场上则陈列了很多各个时期的大炮。 黄山虽然可以登高,而且江阴长江大桥就从头顶跨过,但茂林挡住了视线,不是看长江最好的地方。看长江最好在鹅鼻嘴公园,有军事隧道,有贴着江边的木头栈道,有可以登高观景的小山,山上也有炮台。 江阴要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江阴市郊,经营面积273公顷。境内黄山海拔91.5米,与江北的孤山对峙,形成长江继吴凇口以上的第二道门户,历来为天堑要塞。抗战时期为日寇轰炸目标,绝大部分树木被毁。建国后大搞植树造林,山地林木郁郁葱葱。主要树种有杉木、马尾松、火炬松、刺槐、麻栎等,还有大片的竹林和茶园。古澄江(江阴)八景的石湾春霁、扬子秋涛、海门宾日、淮甸晴眺、沙屿晚渡、鹅鼻积雪等六景就在森林公园内。黄山炮台是境内最重要的历史遗迹,1982年以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还建有陈毅诗碑、望江楼、君山公园和鹅鼻嘴公园,供人瞻仰和游览。1998年建成的江阴长江大桥,主跨1585米,为世界第四、中国第一的悬索公路大桥,给森林公园增光添彩。 地址:无锡市江阴市山前路 类型:城市公园森林山军事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510-86851868 开放时间: 景区全天开放,各小景点开放时间大致在8:00-17:00。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景区免费开放;鹅鼻嘴公园30元,江阴军事文化博物馆20元,两者联票35元。 信息来源:宿迁市湖滨新区网 信息来源:宿迁市湖滨新区网 |
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 | 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占地7万多平方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作为学政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江苏学政衙署是昔日江苏八府三州考秀才的地方, 其规模宏大,设施完备,园内景点众多而号称“江南官署之冠”。学署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建立,至1904年科举制度废除,历时292年,有124任学政。 江苏学政,是整个江苏省科举时代主持考试秀才的官署。学政的全称提督学政,又称提学使,掌一省教育事务,每省一人,以侍郎、京堂、翰、詹、科、道、部属等-中进士出身者派充,三年一任。世称“学台”。其品级从从九品到正二品大小不等。由于朝廷对科考的重视,所以不论学政原来品级高低,地位与本省总督、巡抚平等。 历史沿革 江苏学政衙署的前身可以上溯到北宋初年,那时称万春园,是一位孙姓人家的私家园林。明代初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吴良镇守江阴,则改建为吴侯官署。弘治年间,又建为巡抚行台。 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学政衙署从宜兴移建江阴,始称“督学察院”。明代崇祯《江阴县志》曾记载:“督学察院,在县治东,由首任学政王以宁,移文邑令许达道建造驻扎。北负万寿山,西连雪浪湖,东界广福寺,宏敞壮丽,称江南官署之冠。” 从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始建,至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随着科举制度废除,学政衙署裁撤,前后总共历时292年。学政衙署先后为各朝政权驻地。辛亥革命后,后花园更名寿山公园。 辛亥革命胜利后的1912年10月,刚卸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受袁世凯之命,担任全国铁路总办的职务,来视察江阴黄山炮台,进城后又在桐梓堂发表演说,要求江阴人修建马路,发展交通,引进文明,并号召“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一番话深深地鼓舞着江阴人民。为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江阴民众选择在公园的显赫位置,重建了孙中山先生纪念塔,移建桐梓堂,丰富了景点的内涵。 2002年,江阴市人民政府投资近5000万元重建江苏学政衙署遗址公园(即中山公园),于2003年1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在江苏学政衙署遗址公园是一座敞开式的、集市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园林,整个景区占地7.25公顷(7.25万平方米),计108亩土地,分成学政文化区、生态休憩区、游乐活动区等多个功能齐全的区域。在整体规划设计时,充分挖掘了历史的文脉,遵循传统和现代相融、东西方造园艺术相结合的理念,用现代科技手段演绎传统文化,再现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政衙署包括后花园的部分景观,从而创造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休闲的园林空间,使古代与现代两大文化景区合二为一,成为现代都市中的一片绿洲。 |
滨江要塞 | 滨江要塞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江阴市滨江要塞旅游区位于江阴市区东郊,北滨长江,因境处江阴黄山炮-事要塞之地,民国以来即以要塞为乡、镇名。滨江要塞旅游区由黄山湖公园、鹅鼻嘴公园组成。 江阴市滨江要塞旅游区 江阴黄山滨江而立,高91.7米,东西连绵3.2公里,是茅山余脉颠连向东,在长江南岸起伏的山脉之一。黄山西衔鹅鼻山、君山,东接萧山、长山、巫山,临江逶迤10余公里,构成了江阴古城“枕山负水”、“水环峦拱”的天险形势。黄山与靖江孤山隔江对峙,俨如扼守大江咽喉的两名卫士。长江自京口折向东南流到这里骤然紧缩,然后放宽,滔滔入海,所以这里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 要塞镇环居市区东南,东以白屈港与山观镇分界,南以花山、绮山与南闸、云亭镇接境,西至锡澄运河,北面是澄江镇和经济开发区。 黄山西衔鹅鼻山、君山,东接萧山、长山、巫山,临江逶迤10余公里,构成了江阴古城“枕山负水”、“水环峦拱”的天险形势。 著名景点 江阴长江大桥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我国首座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钢箱梁悬索桥梁,也是20世纪“中国第一、世界第四”大钢箱梁悬索桥,是国家公路主骨架中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以及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的跨江“咽喉”工程,是江苏省境内跨越长江南北的第二座大桥。 江阴大桥无论从炮台远观还是从江边近看,都非常雄伟壮观,尤其是夜晚,在灯光笼罩下的江阴大桥,更是别有风味。 黄山炮台 黄山炮台位于江阴黄山风景区,又称江阴要塞。 黄山炮台享有“江河门户”,“镇航要塞”之称,自古为军事要地。黄山炮台遗址,废垒犹存,12座分布在各个山湾、山头的混凝土炮台,7座清理出土的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古炮和2尊“耀武大将军”万斤铁炮及弹丸,构筑了古今战场胜迹。在黄山,还出土万斤古炮一尊,身铸“耀武大将军”字样。如今,这里成了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每当中秋时节,江潮汹涌,甚为壮观,这就是江阴著名的八景之一“黄山秋涛”。长江上最大的公路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也屹立于此,可在这里俯瞰观赏。 鹅鼻嘴公园 “山环芙蓉城,私怪鹅鼻状”。美丽的鹅鼻嘴公园位于江阴长江大桥西北部,距市区一公里,逶迤蜿蜒多姿,形如鹅伸鼻江中而得名。 景区占地1280亩,以山体为主,森林茂密,野趣浓郁。雄伟壮观的中国第一悬索桥横贯旅游区中部,形成以大桥为标志性景观,明清古炮台、要塞森林公园相匹配,拥有江尾海头、澄江古渡、鹅鼻积雪、盘古流泉等四十个景点的大森林、大花园、大博物馆格局,立体旅游蔚成大观,别具魅力,吸引万千游人。 黄山湖公园 黄山湖追求生态环境、田园诗意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黄山湖公园水秀山青,林幽石奇。有湖自然就有水,使这里每一条道路都打上了秋的底色。烙上了春的印记。是回归自然的写照,让生活返朴归真,让繁乱的心绪得到适度的沉淀与整理,是工作一天后抒缓压力的最佳场所、这里还有郭璞草庐西侧,通过自然环境衬托出古代文人雅士的别样情趣。 |
江阴中山公园 | 江阴中山公园原为江苏学政衙暑遗址公园,总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园内许多建筑物、构筑物的造型均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特色。整个工程建有“荷花厅”、“永慕庐”、“学政区雕塑广场”、“中山纪念塔”和水溪项目等景观。江苏学政衙署,是科举时代主持考试秀才的官署。官署的前身可以上溯到北宋初年,那时称万春园,是一位孙姓人家的私家园林。明代初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吴良镇守江阴,则改建为吴侯官署。弘治年间,又建为巡抚行台。 直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学政衙署从宜兴移建江阴,始称“督学察院”。明代崇祯《江阴县志》曾记载:“督学察院,在县治东,由首任学政王以宁,移文邑令许达道建造驻扎。北负万寿山,西连雪浪湖,东界广福寺,宏敞壮丽,称江南官署之冠。”从明代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始建,至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随着科举制度废除,学政衙署裁撤,前后总共历时292年。学政衙署先后为各朝政权驻地。 辛亥革命后,后花园更名寿山公园。辛亥革命胜利后的1912年10月,刚卸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受袁世凯之命,担任全国铁路总办的职务,来视察江阴黄山炮台,进城后又在桐梓堂发表演说,要求江阴人修建马路,发展交通,引进文明,并号召“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一番话深深地鼓舞着江阴人民。为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江阴民众选择在公园的显赫位置,重建了孙中山先生纪念塔,移建桐梓堂,丰富了景点的内涵。 2002年,江阴市人民政府投资近5000万元重建中山公园,更名为江苏学政衙署遗址公园(即中山公园),于2003年1月28日正式对外开放。现在的中山公园是一座敞开式的、集市民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园林。整个景区占地7.25公顷(7.25万平方米),计108亩土地,分成学政文化区、生态休憩区、游乐活动区等多个功能齐全的区域。在整体规划设计时,充分挖掘了历史的文脉,遵循传统和现代相融、东西方造园艺术相结合的理念,用现代科技手段演绎传统文化,再现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学政衙署包括后花园的部分景观,从而创造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城市休闲的园林空间,使古代与现代两大文化景区合二为一,成为现代都市中的一片绿洲。 历史沿革 宋创万春园,于万寿山立万寿亭,山下立状元亭,建万寿琼楼数处,建存雪亭,赐闲堂游园,墨华榭长廊,观音殿[心经碑殿],有宋植千年紫藤,迄今1300余载,仍绿叶苍隆。 明代改为“清和园”,僻建江苏学政衙暑,树碑坊,建头门、仪门、龙门、大堂、左考棚考场,于龙门左右立钟鼓亭,生员膳食宿舍等建筑。 清代称“季园”,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的292年里,明清两代有124任学政大人在此地主持了江苏八府三州的秀才考试,该园就成了学政衙署的后花园。学政王先谦监建雪浪湖,湖上架荷叶桥,湖中设喷泉,湖坡植林带,湖旁建列轴亭,船亭,于万寿山引水上山建山泉,山下依湖建一水上茶楼。 民国建博雅亭,为政府驻所,建中山纪念馆,始更名中山公园。民国元年,孙中山视察江阴,园中建有“中山纪念塔”和“中山纪念堂”,就易名为“中山公园”。1912年孙先生考察江阴曾倡言“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因为有了这段渊源,也就有了从1925年沿用至今的“中山公园”。 二十一世纪初,江阴市政府投资1亿元将学政衙署遗址及其后面的中山公园扩建,改为开放式公园,集市民休闲娱乐为一体,增建多处建筑,添设儿童游乐场地,翻新中山纪念塔, 已经成为江阴市人气最旺的“城市大客厅”。新中山公园由学政历史文化区、生态休憩区和游乐活动区三大板块组成,其中,学政历史文化区最能体现江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江阴城市旅游业的新的亮点,也是江阴城市文化旅游的新品牌。 主要景点 孙中山纪念塔 民国14年(1925)10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江阴南菁、励实两校学生会在园内捐建孙中山先生纪念塔。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10月来江阴视察时,曾提出“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的口号,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民国19年更名为中山公园,从1925年沿用至今的“中山公园”的名称。现有孙中山先生纪念塔,为民国25年南菁、励实两校学生会重建,塔高5.40米,塔座有7棵石柱穿链卫护。现在这座塔已安放在一个大的玻璃罩中,被保护了起来,改变了它的简小的状态,增加了现代气息。 忠邦亭 忠邦六角亭,为纪念明末江阴典史阎应元而建。他率众抗清守城81天,与城共亡。清道光年间,江苏学政姚文田手书“忠义之邦”四字,嵌于南城门上。1937年,遭侵华日军炮击,只剩下“忠、邦”两字,被移置六角亭中。现将留存的“忠、邦”两字建成碑状,既成了一景,又保存了文物。“忠义之邦”是对江阴明末81天抗清的史实的评价,江阴当时不过是座只有10余万人的小城,由于江阴多的是炮台和壮汉,所以更象是一座要塞。在清军铁骑长驱直入,各大城市沦陷之际相继,江阴6万义民力拒24万清军于城下,孤城血战81天,连折清军3王18将,毙敌75000余人。后有对联云:“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杀敌,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江南一带流传着‘江阴的强盗无锡贼’的说法,也印证了这里了的民风之强悍。至今江阴人民仍以此为荣,感到骄傲。 心经碑 人文荟萃的江阴有“三奇”:千古奇人徐霞客、海内奇木红豆树和旷世奇碑心经碑。“游圣”徐霞客的“奇”在于他传奇的一生和那本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几乎所有领域的奇书——《徐霞客游记》;江阴顾山的红豆树“奇”在它是中国纬度最北的一株千年红豆树,“奇”在其它“生南国”的红豆树都是常绿乔木,而惟独它是冬季落叶乔木,“奇”在它被作为独科分支列入《世界植物大辞典》。奇人和奇树的“奇”通过资料就可以体会到,而心经碑的“奇”只有到了现场、站在它面前才能感受得到。 心经碑,为唐代异僧道松所书,碑原嵌砌在乾明广福禅寺弥勒殿大铁佛神龛后墙壁间,于明万历年间毁于大火。宋志称“观音大士木榻下,有草书心经满壁。”今碑为清嘉庆三年(1798)照摹本重刻。心经碑嵌砌在中山公园铁佛寺壁间,由6块长方形大青石拼组而成,通高2.87米,宽5.12米,上刻《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卷,计279字,分13行坚刻,字体为狂草,笔走龙蛇,气势恢宏,结构严谨,字形多变。其中“多”字一撇长2.07米;“声”字径横宽达55厘米,最细一笔宽仅1厘米,粗笔宽达7厘米;全文有6字一笔长度均超过2米。各字上下左右大小斜正,相互呼应,一气呵成,书写刚劲有力,字体雄健古怪,而又婉转流畅;初看似反写,实为正书,奇妙异常。该碑不仅书法艺术高超,而且镌刻技法精湛,在光线折射下阴刻碑文却让人感受有浮雕立体之感,堪称中国现存古代碑刻之最,为我国古代书法和镌刻艺术之珍品。 千年紫藤 江阴中山公园引人注目的活文物--紫藤,粗大的枝干苍劲有力,势如盘龙虬曲,缠绕在钢架之间。这15株紫藤中有两棵相传是宋代所植,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故亦可称"寿藤",它比苏州拙政园内明代文征明手植紫藤早了将近五百年,因此更显得珍贵。白居易有诗盛赞这种植物,江阴人十分崇拜紫藤,每年的春节起都要来看紫藤,常年络绎不绝。江阴中山公园内的千年紫藤,由于年岁悠久和近年气候变化较大,不再年年按时盛开。开花的年份,在3-4月可见到别样的千年紫藤,它的根枝遒劲,虽经千年风雨却仍坚硬,开出的淡紫花朵,牵扯出满枝芳馨,因传说为僧人所栽,有人称它在“倾吐隔世的梵语”。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澄江街道 澄江街道地处江阴市中心城区,是江阴市委、市0所在地及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含新城东办事处),下辖49个社区居委会和22个村民委员会,2008年末有户籍人口22.9403万人、外来人口10.8458万人。 澄江自古人才彪炳,孕育过“刘氏三杰”、教育家吴研因、爱国高僧巨赞、中国中草药化学研究先驱赵承嘏、“中国机器人之父”蒋…… 详细++ 孙中山 (1866~1925)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详细++ 澄江街道 澄江街道地处江阴市中心城区,是江阴市委、市0所在地及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含新城东办事处),下辖49个社区居委会和22个村民委员会,2008年末有户籍人口22.9403万人、外来人口10.8458万人。 澄江自古人才彪炳,孕育过“刘氏三杰”、教育家吴研因、爱国高僧巨赞、中国中草药化学研究先驱赵承嘏、“中国机器人之父”蒋…… 详细++ |
鹅鼻嘴公园 | 鹅鼻嘴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景点级别:3A 景点介绍:"山环芙蓉城,私怪鹅鼻状"。美丽的江阴要塞景区(鹅鼻嘴公园)位于江阴长江大桥西北部,距市区一公里,逶迤蜿蜒多姿,形如鹅伸鼻江中而得名。 景区占地1280亩,以山体为主,森林茂密,野趣浓郁。江阴要塞风景区由鹅山景区(原鹅鼻嘴公园)、大湾景区、东山景区三部分组成,雄伟壮观的中国第一悬索桥横贯旅游区中部,形成以大桥为标志性景观,明清古炮台、要塞森林公园相匹配,拥有江尾海头、澄江古渡、鹅鼻积雪、盘古流泉等四十个景点的大森林、大花园、大博物馆格局,立体旅游蔚成大观,别具魅力,吸引万千游人。 置身要塞景区,得到的享受是多层次的。入山门、看神龟、越仙鹅洞、听传说故事,你会感受到鹅山之神奇;凭吊"霞客寻源"、唐公碑,谒咏江诗碑、摩崖石刻,你能会悟古文化的璀灿光芒;被长江冲刷历史风云际会的古渡口、渡江第一船、石湾古炮等文物古址,带给你的是怀古之幽思;古鹅鼻积雪、看听潮阁,临江品茗,仰看云舒、俯瞰水湍水缓,听涛声阵阵、佛习习江风、俨若仙境;沿江滨栈道,"寒江独钓"、水边渔网、渔猎烧烤,顿使你回归自然,情生野趣;在各式小木屋小憩,将让你体验到真正的渡假感受;登上观光塔、望江楼,极目千里,雄伟壮观的中国第一桥横空出世,气势磅礴,大江两岸,一马平川,尽饱江天一色,江桥一体奇观;随观光游轮劈波斩浪,领略号称黄金水道上江海锁钥的黄山全景,你会看到在水天相接处峰峦突兀江心,似一把碧色巨钥横阵在江海门户上,尽显威严伟之美...... 江阴要塞景区,一幅绚丽的画,一座秀美的园,她因山而势,将楼、亭、阁、廊等组成的建筑群落与山、水、桥、炮等人文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虽由人作、宛若天成,成为人们旅游、渡假、休闲的理想之地。 交通路线:江阴坐6、8路公交车 门票价格:25元/人 地址:无锡市江阴市黄山路288号 类型:城市公园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10-86851598 开放时间: 9:00-16:30 澄江街道 澄江街道地处江阴市中心城区,是江阴市委、市0所在地及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24.3平方公里(含新城东办事处),下辖49个社区居委会和22个村民委员会,2008年末有户籍人口22.9403万人、外来人口10.8458万人。 澄江自古人才彪炳,孕育过“刘氏三杰”、教育家吴研因、爱国高僧巨赞、中国中草药化学研究先驱赵承嘏、“中国机器人之父”蒋…… 详细++ |
徐霞客故居 | 徐霞客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霞客故居位于徐霞客镇南阳岐村,始建于明代,占地116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现有房屋三进两侧厢。花厅布展介绍徐霞客的生平事略及其对岩溶地貌、水道地理的研究成果;正厅名“崇礼堂”;天井有徐霞客手植罗汉松一株。故居东南有始建于明代的胜水桥,相传徐霞客每次乘船出游,徐母都会在此送行。故居西南的晴山堂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壁间嵌砌石刻76块,其中有倪瓒、宋濂、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黄道周等大家手迹。晴山堂后园有徐霞客墓。 晴山堂在马镇南肠歧村。初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崇帧十七年(1644)毁于兵燹。石刻幸存,后移于徐氏宗祠壁间。1978年,在村南璜溪河畔重建晴山堂。堂坐西朝东,三面环水,占地538平方米。仿明式建筑,3间敞连,10架进深,古色古香。正中“晴山堂”匾额,为朱穆之所书,前置1.8米高徐霞客母子塑像,南、西、北壁间嵌砌着晴山堂石刻76块、《晴山堂帖叙略》木刻2块。 徐霞客墓在晴山堂后院。仿明式移葬墓。1978年从马湾迁入,1985年按《徐氏宗谱》 所附墓制图重建。墓地面积754平方米,墓圈青石砌就,高1.50米,墓围7.93米,土堆坟尖高0.37米。墓坐西朝东,竖有清初花岗石原碑,碑高1.20米,宽40厘米,碑顶横书阴刻“十七世”3字,中间直书阳文“明高士霞客徐公之墓”。碑前有青砖侧砌铺成的祭台,长6.20米,宽4.90米。祭台前立有1尊高2.7米的徐霞客全身塑像。塑像左右两侧各立卧式纪念碑1块,左为-题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右为周宁霞撰文、潘琪所书徐霞客塑像碑文。墓园内遍植松柏花卉,并有鹅卵石小径环绕。 胜水桥在晴山堂东首。始建于明,民国13年(1924)重建。桥长19.40米,宽2.5米,高3.20米,麻石单孔石板桥,南北走向,有石阶24级。桥顶东西侧各有阳刻“胜水桥”3个楷书。桥墩两侧石柱上刻有桥联,均为阳文,内联“曾有霞仙居北宅,依然虹影卧南阳”,外联“胜境重新,舟驶人行通海宇;水影依旧,清流激湍映天然”。据传,徐霞客每次乘船出游其母亲都要到此送行。 晴山堂石刻砌嵌在马镇晴山堂壁间。晴山堂原系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为纪念其 母重病痊愈在老宅旁所构筑。徐霞客为晴山堂及《秋圃晨机图》求人所作的赋引诗文,连同祖上徐麒留下的名家墨迹共85人94篇,镌刻于石。其中有元代倪瓒,明代宋濂、董其昌、米万钟、李东阳、文征明、祝允明、黄道周、顾鼎臣、高攀龙、倪岳、吴宽等名重海内的书画家、文学家及士大夫的手迹,计76块,保存完好。 徐霞客 (1586~1641)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人。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不仅对地理学有重大贡献,而且在文学…… 详细++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徐霞客镇 徐霞客镇(XūxiákèZhèn)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南部,面积110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700公顷,户籍人口10.725万,镇人民0驻地在璜塘金凤中路67号,在市0驻地向南24千米处。东接祝塘镇、周庄镇,南邻无锡市惠山区堰桥镇,西至青阳镇、月城镇,北靠澄江镇、云亭镇。辖北渚村、马镇村、湖塘村、红星村、上东村、璜东村、阳庄村、金凤村、璜塘村、方园村、新须毛村、…… 详细++ 徐霞客 (1586~1641)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汉族,明朝南直隶江阴人。徐霞客幼年受父亲影响,喜爱读历史、地理和探险、游记之类的书籍。这些书籍使他从小就热爱祖国的壮丽河山,立志要遍游名山大川。《徐霞客游记》中对各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都有记载。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不仅对地理学有重大贡献,而且在文学…… 详细++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徐霞客镇 徐霞客镇(XūxiákèZhèn)位于江苏省江阴市南部,面积110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700公顷,户籍人口10.725万,镇人民0驻地在璜塘金凤中路67号,在市0驻地向南24千米处。东接祝塘镇、周庄镇,南邻无锡市惠山区堰桥镇,西至青阳镇、月城镇,北靠澄江镇、云亭镇。辖北渚村、马镇村、湖塘村、红星村、上东村、璜东村、阳庄村、金凤村、璜塘村、方园村、新须毛村、…… 详细++ |
江阴河豚 | 河豚鱼属于凶猛鱼类,小鱼小虾和各种蚌壳都是它的食物,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使身体膨胀成带刺的圆球,让它的天敌难以下嘴。河豚毒素的毒性,排在所有毒素的前十名之内,是-的1000倍。一条一斤重的河豚鱼体内,能提取出约0.5毫克毒素,可以毒死几十头大象。 至今还没有发现一种解毒剂可以解除河豚的毒素,所以吃河豚,是拼死,而卖河豚,更是要承担一定风险。河豚去毒的关键在于厨师的操作,由于责任重大,所以烧河豚的厨师收入比一般的厨师要高很多。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敢于烧河豚的厨师都要有河豚去毒的绝技,今年已经69岁的仰振华被誉为是“中国河豚王”, 应我们的要求,已经封刀多年的仰振华为我们演示了河豚鱼的去毒方法。 河豚的灵魂在于所谓的河豚味,河豚味来自于河豚肝,而河豚肝是个“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的东西。说它是天使,是因为河豚身上最好吃的就是那块“肝”。而说它是魔鬼,是因为河豚肝是河豚体内最毒的部分,是毒中之王。 江阴人做的河豚之所以味道特别,是因为江阴人擅长熬制“河豚肝”。熬肝,是烹制河豚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熬的时间短了,河豚的毒性未能拔完,但如果熬过了火,这条河豚也没有必要拼死去吃了,和一般的鱼也没有什么区别了,无非是肉质更加鲜嫩而已。所以江阴人把这道工序称为“熬”,能熬出来的就是大师级的厨师。烧河豚的主要目的就是火功解毒,万一河豚的血没有去净,只要在锅里焖四十分钟以上,还是可以修补的,只是味道上差些。 在江阴每年都要消费掉400吨到500吨河豚。在河豚最美味的3月,消费量更是高达100多吨。每到河豚上市的季节,江阴市烹饪协会都要对河豚操作间、加工人员、原料、宰杀、烹饪进行严格的检查。 河豚烧好后,按老规矩厨师要先尝第一口。10分钟后如果没事,河豚才可以上桌。我们找到了仰振华说到的那位中过河豚毒的小厨师,如今他已是一家大酒楼的主厨了,他向我们描述了他中毒后的感觉。 在江阴河豚上桌后,主人会说明这是河豚,不会往客人碗里夹或者劝吃。吃或不吃,全凭客人自愿。如今,河豚是江阴人宴席里的高档菜,只有在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婚丧嫁娶时才吃。 |
江马蹄酥 | 马蹄酥为江阴传统特色糕点。清朝末年仿制镇江同名糕点,并经改进成面。该产品采用上等面粉、赤豆为原料,加果仁为辅料,用糯米发酵后制成。因成品四周厚、中间薄、形似马蹄而得其名。其特点为酥、松、软兼备,色、香、味俱佳。 马蹄酥原为唐代的宫廷食品。相传唐王李世民的原配夫人长孙皇后回家乡陕西省探亲时,携带马蹄酥作为随身礼物。乡亲们尝后赞叹不已,经皇后同意,娘家派一名心灵手巧的人,向随行御厨学制作此佳点的工艺,后来传入民间。唐代开辟闽疆,这种宫廷佳点随南下人员传入闽南。 马蹄酥制作时将饼贴在竖炉壁上烘烤,饼呈马蹄形,故称。清代诗人就写过“乍经面起还留迹,不踏花蹄也自香”赞美马蹄酥的诗句,说明它历史悠久并受到诗人墨客的赞赏。 它的原料是面粉、白糖、麦芽、猪油;分酥皮、拌馅等制作工序,揉全后贴在竖炉壁上烘烤。这种饼酥脆馅甜,开水冲泡后体积膨胀,所以也叫“泡饼”。 马蹄酥是外出旅行喜带的轻便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礼品。它是燥热物品,饴糖又有营养,用麻油炸过,又是妇女“坐月子”的热补品。 解放前,同安有“双鹿”、“金吉”、“庆春”几家老店号制作,厦门的“双虎”号也有六七十年历史。现在,有好几家食品厂生产马蹄酥。 |
桂花糖粥 | 桂花糖粥是无锡传统名点。它的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洗干净,投入红枣、豌豆加入冷水,用旺火烧煮,待糯米粒开花后,加入甜桂花和白糖;继续煮至稠状即可。糖粥稠而不糊,红枣白粥,色泽诱人,桂花飘香,甜香可口,很适合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口味。( 无锡) 特别适宜老幼,妇孺食用。在崇尚吃粥养身的江阴,其深受江阴人的欢迎。桂花糖粥的内容较丰富,在桂花糖粥的基础上可加入各式各样的其他辅料,如:芝麻,红枣末,薏米,莲心,还有银耳,白果等。卖桂花糖粥,亦讲究色,香,味。一只白瓷碗内盛上两勺红橙橙的糖粥,面上撒上一些红,绿丝再加上几粒南瓜子肉,既好看,又能刺激人们的食欲。 |
刀鱼面 | 刀鱼面是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的特色小吃。江阴刀鱼面洁白细腻,久煮不烂,既耐咬嚼,又鲜美无比,如再配上火腿丝、蛋皮丝、撒些蒜叶末,更是让人未食生津,堪称一绝。 江阴有一句土话:“面汤甩到眼瞠,宁打耳光不放”,这个宁受耳光也要吃的面就是刀鱼面。 相传在清代,衙署设在江阴的江苏学政大人孙葆元嗜食面条,家厨想尽办法投其所好。农历二月初六,值其五十大寿,正是长江刀鱼上市之时,家厨便用“刀鱼面”上桌庆贺,主人与宾客食后个个赞不绝口。后来,刀鱼面逐步由官吏、乡绅传至各家菜馆、饭店,平民百姓也得以尝鲜。为提高刀鱼面的鲜美度,江阴的厨师也多有改进。 据悉,刀鱼面面条由新鲜刀鱼茸、蛋清、上等面粉加水搅拌,手工擀制而成。汤则由0鸡、筒子骨、猪肉糜、刀鱼头尾、猪骨煲成,煮熟的刀鱼面洁白细腻,久煮不烂,既耐咬嚼,又鲜美无比,如再配上火腿丝、蛋皮丝、撒些蒜叶末,更是让人未食生津,堪称一绝。 刀鱼面的做法: 材料 刀鱼、鸡肉各500克,精白面条600克,猪骨(猪肉也可)500克,鲜汤1500克,精盐20克,绍酒10克,干淀粉10克,熟猪油50克,胡椒粉等味料适量。 制作 把刀鱼去鳞、腮,掏出肠洗净沥干后切成块,烧热锅放熟猪油随后把刀鱼入锅炒干成鱼松状时取出,装入布袋扎紧口仍投入锅中,加鸡肉、猪骨、淋入绍酒,加冷鲜汤,用旺火烧开后改小火煮烂。待鱼肉全部溶化,汤稠浓呈白色时滤去骨刺,剩下1000克左右汤,最后把剩下的鲜汤回锅加精盐20克,绍酒10克,各味料适量,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即成刀鱼汁盛起。用这种汁适量下面条即成可口的刀鱼面。 特点 味道鲜美,和中开胃,对润泽皮肤有好处。 |
水发团圆 | 江阴人用的团圆,历来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糯米粉烫熟或炒熟后滚上干粉捏制出来的,另一种是湿米粉筛出来的。用湿米粉筛出来的团圆,俗称水发团圆。其与干粉捏制出来的团圆相比,制作要方便得多,吃口要软糯得多。水发团圆制成后,只要烧上一锅开水,将团圆倒入,待其浮上水面后,便能捞入加了桂花红糖汤的碗中食用。这时的水发团圆又甜又香,又软又糯,口感是颇有特色的。 团圆即圆子,在历代江阴人的生活中寓含着团团圆圆之意,故江阴人逢年过节,起屋上梁,婚寿喜庆都少不了它。 江阴人用的团圆,历来有两种:一种是用干糯米粉烫熟或炒熟后滚上干粉捏制出来的,另一种是湿米粉筛出来的。用湿米粉筛出来的团圆,俗称水发团圆。其与干粉捏制出来的团圆相比,制作要方便得多,吃口要软糯得多。 水发团圆的制作方法是:将刚春的湿米粉置于小盘篮中,让其摊开。然后,将盘篮不停地来回移动,使盘篮中的湿米粉产生出了滚雪球效应,成为大小不一的粉团,并使结构越滚越紧。待盘篮中所有的湿米粉都滚成团后,则用大眼的筛子筛上一遍,将小的留在盘篮中,加粉后继续滚。将筛子中留下的,过分大的拿去,捏散后再重滚。这样,留在筛子中的团圆便成了生的水发团圆。 水发团圆制成后,只要烧上一锅开水,将团圆倒入,待其浮上水面后,便能捞入加了桂花红糖汤的碗中食用。这时的水发团圆又甜又香,又软又糯,口感是颇有特色的。 |
顾山红豆树 | 顾山红豆树,可以称之为奇树。位于江阴市东南乡顾山镇红豆村,又名相思树,相传为梁代昭明太子所植。 所结果实红豆,又称相思豆。 |
刀鲚 | 刀鱼又称“刀鲚”、“毛鲚”,鳞细白如银光闪烁,一般长约30厘米左右,雌大雄小,体形狭长扁平似刀。据《辞海》记载:“春夏集群溯河,分别到河流上游或在河口产卵,形成渔汛,产卵后又返归海中。”长江下游从南京到南通的水道,通常是刀鱼鱼群出入的最佳地段。 江阴地处长江河口入海处的南岸,是鱼群回游的“黄金水道”,拥有的河岸线长途上百里,又有相当规模的捕捞能力,所以,每年上市的刀鱼,其产量在长江下游各县市中雄居榜首。往往春节一过,渔船竞发,渔人的兜篓里就银白一片。旺季来临时,大街小巷,只要叫卖的人一招引,围者如堵,争相选购,称秤的、收钱的就会忙得不亦乐乎。 |
地区 | 特产 |
---|---|
陆桥社区 |
---- |
华士社区 |
---- |
华西十二村 |
---- |
华士村 |
---- |
向阳村 |
---- |
陆丰村 |
---- |
曙新村 |
---- |
红苗村 |
---- |
陆桥村 |
---- |
华益村 |
---- |
勤丰村 |
---- |
陆新村 |
---- |
龙河村 |
---- |
陆南村 |
---- |
华中村 |
---- |
华西村 |
---- |
华西十一村 |
---- |
华西十三村 |
---- |
华西一村 |
---- |
华西二村 |
---- |
华西三村 |
---- |
华西四村 |
---- |
华西五村 |
---- |
华西六村 |
---- |
华西七村 |
---- |
华西八村 |
---- |
华西九村 |
---- |
华西十村 |
---- |
龙砂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