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阳山水蜜桃 | 无锡是中国四大名桃产区之一,阳山地区是无锡水蜜桃的主产区。阳山种桃历史已有800多年,早在南宋宝庆三年建造的陆墟桥桥联上就有“雁齿云排红迷桃岸”之句。明万历《无锡县志.土产》载:“果之属,有梅、杏、桃....”据《无锡县志》载:民国初年,境内富安乡(包括现阳山、胡埭等镇)有很多私营农产,成片种植桃树。先后从浙江奉化、山东肥城和日本国引进白芒蟠桃、玉露蜜桃、小红花、白凤、白花等优良品种获得成功。20年代,在阳山、胡埭一带低山丘陵扩大种植,以阳山地区为主,有“阳山水蜜桃”之称。阳山水蜜桃果形大,汁甜如蜜,香味浓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桃树种植面积增至4000余亩,年产2000多吨,畅销上海、苏州、常州、南京等,誉满沪宁。阳山果农还在桃筐上贴上自己果园的商标进行销售(六十多年以前,阳山就有了水蜜桃的商标,这是从阳山镇发现的一张“耕生牌”玉液水蜜桃商标得到证实。这张32开大小,纸呈黄色的商标图案是一只带叶的桃子和一位牵着耕牛的老农,旁边注明“耕生商标”,上面还有“玉液蜜桃味甘可口,亲友送礼,最为合宜”, “地址:无锡新渎桥 长腰山麓,耕生桃圃出品”的字样。据考证,此商标在四十年代中期印刷)。五十年代中期,阳山地区水蜜桃园星罗棋布,面积达10331亩,除供应本地外,独占了上海的鲜桃和加工桃的市场,上海泰康公司加工制罐的阳山水蜜桃曾远销国外。新渎(现阳山镇所在地)西山湾户户栽桃致富,被誉为“金山湾”。70年代初-80年代末,阳山水蜜桃每年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最高年出口量120吨。 90年代中期,阳山地区加速了水蜜桃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建造了阳山水蜜桃市场,成立了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完善生产设施,沟通了桃林道路,建立了桃树生产示范及品种选育试验基地,制定了阳山水蜜桃生产技术规程及阳山水蜜桃标准。阳山水蜜桃生产开始进行标准化管理,种植技术、品质结构不断优化,产量、质量逐年提高。阳山水蜜桃栽培面积达到32000亩。 阳山水蜜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我镇注册了“太湖阳山”水蜜桃商标,建造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的阳山水蜜桃市场。水蜜桃成熟旺季,客商云集,日成交量在5万公斤以上。“太湖阳山”水蜜桃通过经纪人推向国内外市场,进入千家万户。国际著名超市连锁集团“家乐福”的法国质量总监于2000年8月亲自到阳山水蜜桃市场和桃园进行实地考察。在抽样品尝了阳山水蜜桃之后,三翘拇指,称赞阳山水蜜桃的风味和品质。( 无锡) 地域范围 阳山水蜜桃登记保护种植区域位于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阳山村、桃源村、鸿桥村、普照村、桃园村、尹城村、陆区村、安阳山村、冬青村、住基村、光明村、0村、新渎村、火炬村;洛社镇润杨村、镇北村、福山村、保健村、华圻村、张镇桥、红明村、绿化村和杨市社区 ;钱桥镇盛峰村、南塘村、稍塘村、东风村、洋溪村等乡镇的2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32000亩,2012年年产量4.8万吨,地理坐标为:北纬31°33′16″至31°40′58″;东经120°03′07″至120°11′34″。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阳山水蜜桃果顶平或微凹,无明显突起;果面底色乳白色或乳黄色,充分成熟后,呈半透明状;香气浓郁,果肉柔软多汁,可溶性固形物高,可滴定酸含量低;皮易剥离,剥离时,桃汁溢出滴下;果肉粘核。 2、内在品质指标:阳山水蜜桃在众多的桃系家属中独具一格,阳山水蜜桃果形大、色泽美,香气浓郁,汁多味甜,风味独特,享誉大江南北。桃果肉含可溶性固形物≥9%,可滴定酸≤6%,熟透了的桃子非常软,一口咬下,鲜、甜、香,犹如琼浆玉液流入心田。正宗阳山水蜜桃果肉和果核粘连,果核上的果肉纤维吃不干净,而外皮却可以很容易撕下。 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规定。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重新修订了《无锡水蜜桃》和《无锡水蜜桃生产技术规程》两个标准,并在2009年通过了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批准。两项标准对阳山水蜜桃的果品等级、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及保管等进行了明确量化的规定。下一篇:梅花糕 |
大浮杨梅 | 产于市郊大浮山、马迹山。有近千年栽培史。江南是杨梅的发源地,古称杨梅为"吴越佳果"。大浮杨梅肉厚核小,酸甜可口,有乌梅、白荔枝、大叶细蒂等10多个品种。成果有只止渴开胃、益气生津等功效。无锡人还喜食"酒浸杨梅"。以杨梅浸酒,兑少量红糖,可去湿、止泻、消暑、御寒。( 无锡)下一篇:梁溪脆鳝 |
惠山泥人 | 惠山是江南风景胜地,游人来到高山,几乎处处都可以看到著名的惠山泥人。 据说从宋代开始,惠山就有泥人了。清朝以后,泥人的生产和销售达到了鼎盛时期。惠山泥人是用惠山脚下的泥土制成的。这种泥土不仅细腻韧糯,可塑性强,而且千而不裂,弯而不断。早在北宋照宁七年,苏轼途经无锡,即有“惠泉山下土如糯”的诗句。现在的惠山泥人,发展到用石膏制作,解决了惠山泥资源短缺的问题。 惠山早期泥人大致有1、人像和各种动物。前者售于佛教信徒作供奉用,后者作为儿童玩具。它们的长度一般在3—7厘米:造型简朴,粗犷略带夸张,绘彩色调鲜艳、单纯,对比强烈,显露出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其代表作是一对男女儿童,即泥塑大阿福。两个泥娃头绾双髻,笑容可掬,赤足盘膝,怀抱异兽,娇憨稚气,运人喜爱。 关于泥人阿福,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惠山有四只怪兽,即毒龙、恶虎、臭鼋和刁马,经常伤害人畜,践踏庄稼。后来有对名力阿福的双胞兄妹入山与四怪搏斗,四怪被除,兄妹俩亦因流血过多,离开人间。人们捏制了他俩生前形象,以作纪念。大阿福经过历代艺人的再三创作,栩栩如生,给人以健康、幸福和美好的感受。 惠山泥人,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手捏戏文、京剧脸谱、人物动物、实用玩具(带温度计或者卷笔刀之类)等,这些作品小巧玲珑,人见人爱,价格使宜,是访亲问友的最好礼品。 惠山的主要街道——横街和直衔有许多泥人店,成为远近闻名的“泥人一条街”,每天都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旅游参观团和游客。惠山泥塑除供应当地旅游市场外,还出口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下一篇:惠山庙会 |
清水油面筋 | 无锡油面筋很出名,饭店用它配料,可翻多种菜肴,家常用于佐饭、做菜、烧汤均宜。无锡民间还有个习俗,逢到节日合家团聚,饭桌上少不了一碗肉酿油面筋,以示团团圆圆,增加快乐气氛。油面筋早已成为无锡著名的土特产了。说起油面筋的来历,最早还是尼姑庵里的一位师太油炸出来的。过去去惠山,得经五里街。五里街梢有座大德桥,桥畔有座尼姑庵。这庵堂靠近惠山,环境清静,四时霸节菩萨生日,无锡城厢老太太来此念佛坐夜的不少,有时念七佛,在庵里一住就是六七天。庵里有个烧饭师太,烧出来的素斋有些名气。俗话说“豆腐百叶,没啥花样”,她烧出的就不一般,会翻名堂,味道又好。师太烧素斋,惯常用生麸当主料,红烧的,炒丝的,煮汤的,真是吃得念佛老太太称心满意。逢到有钱人家太太、小姐,师太用生麸配上细货冬笋、香菇,道道菜肴引得素斋席上赞口不绝。经常来庵念佛人不断,闻名来吃顿素斋的居士不少,无怪烧饭师太总是麸疲汰生麸,浸浸一小缸。有回,原先约定来庵堂念佛坐夜的几十个乡下老太太,不知啥事情那天没来。好几桌素斋需用的生麸,烧饭师太早上已准备好了,怎不叫她发愁。生麸是隔夜馊,一过夜就吃不得了。烧饭师太先是放些盐在上生麸缸里,还是放心不下,怕缸里出毛病。她左思右想,试试开个油锅,把生麸煎一煎,免得发馊,明朝仍可烧素斋派用场。油锅里油多了些,待油一滚,师太怕生麸煎不透,特地剪成一个个小块,手抓一把扔进油锅,铲刀翻了几翻。嘿,真稀奇!只见锅里一块块生麸膨胀成一个个金黄澄亮的空心圆球,在滚油里窜上窜下,师太用笊子捞起手指头戳戳松脆、鼻头闻闻喷香、嘴里尝尝蛮鲜。她高兴呵,赶忙找来众师太看看,众口赞好,还给这油炸生麸空心圆子起名“油面筋”。烧饭师太心里有了新算盘:庵里素斋席上添上了一员主将!那还用说,烧饭师太手艺又强,从这以后,尼姑庵里素斋,清炒面筋、酿面筋面筋笋片、面筋汤,道道素菜,道道佳肴。日日只怕素斋桌数开得少,不愁吃客人不多。风声传出去,各处庵堂、寺院也都学起样来,素斋中增添油面筋花色。没多久,无锡城里开出一个个油面筋店铺。油面筋进了千家万户,肉酿面筋、面筋炒肉丝、菜烧面筋成了日常饭菜。至于那些饭店、菜馆,厨师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烧出了好多道无锡的传统名菜。( 无锡)下一篇:惠山泥人 |
惠泉黄酒 | 惠泉黄酒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的特产。无锡惠泉黄酒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 无锡米品质好,明代时列为皇室御用米,专建“无锡仓”,用以贮存无锡米。惠泉酒就是以泉水浸无锡米,用独特方法酿成。泉水只用清冽甘甜有名的无锡惠山二泉水。无锡惠泉酒、绍兴加饭酒、丹阳封缸酒和福建沉缸酒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酒。 惠泉黄酒作为“苏式老酒”的典型代表,以地下优质泉水和江南上等糯米为原料,辅以独特的惠泉酒酿造工艺,经过多年窖藏而成。其香气中正平和,介于外露与内涵之间。轻摇一下惠泉黄酒,一股醇和馥郁的香气便自然沁入肺腑,令人心旷神怡。酒色为琥珀色,晶莹明亮、富于光泽。当酒液滋润到整个舌面,感觉到酒质协调、柔和顺口、清爽冰凉、别具风味。惠泉黄酒同时也品位高格,是被誉为“传世佳酿”的古代四大名酒之一,深受社会精英、成功人士的喜爱。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喝惠泉黄酒,尝节日美食”已成为当今的一股潮流,为祥和欢乐的节日点缀上浓浓的喜庆色彩。“惠泉”被顾客消费者称做“可与XO比肩的文化名酒”,并在日本跻身入“世界名酒”行列。同时它还是国家免检产品。 下一篇:油酥 |
无锡肉骨头 | “无锡肉骨头”又称“酱排骨”,是无锡历史悠久的著名地方风味菜肴。它肉质酥烂,味香浓郁,肥而不腻,甜咸适口,色泽紫红,香气扑鼻。相传此菜始于宋朝,由无锡城里一家熟肉店在被其接济过的“济公活佛”的帮助下创制而成,“无锡肉骨头”便由此出名,历代相传。到了清朝,无锡南门的“莫兴盛”经营的酱肉排骨亦很出名。后来无锡三风桥附近的余慎肉食店,高薪聘请烧肉师傅,吸取别店的经验,在选料、调味、操作等方面加以改进,专门选无锡出产的细皮白肉猪的大排和方肉为原料,用纯黄豆制的酱油、上品老酒、糖等烹制,将方肉与排骨同煮,使汤汁更加浓醇和鲜美。这样烹制出来的排骨,不仅外浓味鲜,肉松骨酥,而且香味浓郁,异常入味。在清末时,三风桥肉骨头便和无锡清水油面筋、惠山泥阿福并列为无锡三大名产而驰名中外。( 无锡)下一篇:惠山油酥 |
油酥 | 惠山最著名的小吃莫过于油酥,惠山油酥有个别致而有趣 的名称:“金刚肚脐”。 选用上等白面粉加豆油拌和再酿进椒盐馅心,撒上芝麻制成, 特点是素、香、肥、酥、甜感适中。“腊烧片”则用饴糖、上等白面粉拌匀,做成一圈圈、一片片,再烘焙而成。 下一篇:红烧筒肠 |
红烧筒肠 | 筒肠(又名套肠),是猪肉脏中的带油割肠,也叫小肠。选用大肥猪的割肠,用热水泡过,取出加少许食盐和明矾。反复捋清肠两面的粘液漂洗,用竹筷顶快肠的一端,套成双层或三层,即肠中又“筒肠”。将套好的肠,切成一寸小段,配以葱末、酱油、红米粉(用纱布包扎)白糖、菱粉、猪油、盐等,加水浸没烹制一小时半,即可。熟筒肠成园筒形,呈酱红色,卤浓味香,既肥且烂,不腻,甜咸适口。 下一篇:腐乳汁肉 |
腐乳汁肉 | 腐乳汁肉由无锡聚丰园创制于一九O六年,已有近百年历史,为无锡地方名菜,深受百姓喜爱,此菜曾多次被市、省、评为地方名菜,于1999年正式改评为中国名菜。特点:肥而不腻、酥料入味。甜中带咸、色泽红亮。 下一篇:酒酿棉子圆 |
酒酿棉子圆 | 酒酿棉子圆在无锡已有百年历史。它选用上白糯米粉用热水拌和搓韧,切成小方块,用扁筛滚成大小似棉子的小圆子。另将酒酿捣碎和白糖一起放入碗中,将煮熟的圆子连汤盛于碗中即成。酒酿棉子圆软糯香甜,是老年市民的可口小吃。( 无锡)下一篇:阳山水蜜桃 |
梅花糕 | 梅花糕是无锡独有的特产。它选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浆状,注入烤热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鲜肉、菜猪油、玫瑰等各种馅心,再注上面浆,撒上白糖、红绿瓜丝,用灼热的铁板盖在糕模上烤熟即成。此糕呈金黄色,形如梅花,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
梁溪脆鳝 | 梁溪是江苏无锡的别称,在无锡城西一条流经市区的河叫梁溪。相传它因南朝梁武帝时曾对其加以修浚而得名。也有的说是因为东汉名人梁鸿曾居于此地故得其名。无锡南滨大湖,西倚惠山,是一座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的城市。这里水产丰富,所产青鱼、鲫鱼、塘鲤鱼都鲜活肉嫩,特别是鳝鱼鲜肥细嫩,更受人们喜爱。据说在明末清初,无锡厨师就用活鳝,经开水煮熟去骨划丝,入油锅炸脆再用酒、酱油、糖、味精、五香料制成浓卤烩煮,鳝丝甜鲜松脆,是佐酒的上等佳肴。后来,此菜便闻名全城,驰名江苏各地,成为无锡著名的传统风味菜,现在上海许多苏锡风味菜馆都经营此菜。( 无锡)下一篇:无锡肉骨头 |
惠山油酥 | 惠山油酥,原名“重油烧饼”,无锡著名特产。相传元末明初,由惠山寺僧人创制,因其形状似寺内“四大金刚”塑像的肚脐,被僧人誉为“金刚肚脐”一直沿袭至今。惠山油酥采用纯素油,精白粉、芝麻、果仁、瓜丝等原料,经烘制而成。它品形规整,色泽金黄,酥松香甜,甜中带咸,具有独特风格,数百年盛销不衰。( 无锡)下一篇:清水油面筋 |
宜兴紫砂陶 | 宜兴陶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其中紫砂陶最具特色。其别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古朴的色泽和优良的实用功能,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紫砂陶有壶、杯、瓶、盆等上千个品种,其中紫砂茶壶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夏不易馊等独特优点。1984年,竹简紫砂茶具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赢得金奖。除紫砂陶外,还有被誉为“东方的绿宝石”的宜兴青瓷,以及均陶、精陶、彩陶和工艺美术陶。( 无锡)下一篇:紫沙陶器 |
阳羡雪芽 | 阳羡雪芽茶是江苏省宜兴南部阳羡游览景区的著名特产。宜兴市位于江苏省的最南 端,东濒太湖,南与浙江长兴、安徽广德毗邻,西接溧阳,北连武进,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是我国紫砂茶壶主产地,丁山陶瓷闻名中外,历来有中国陶都之称。宜兴南部是地势起伏的丘陵山区,山峦重叠,地势较高,域内岕坞连绵,境内石炭岩溶洞颇多,有洞天世界之美誉,尤以“江南第一古迹” “海内奇观” 善卷洞与张公洞及绚丽多彩气势宏伟的灵谷洞名扬天下;宜兴还有“竹海”美称,那里翠竹茂密,连岗接坡,层峦叠翠,雄伟壮观。阳羡雪芽就产在该国家级太湖风景旅游区内,其茶名是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而得之。 历史 东汉未年,就已有宜兴生产茶叶的记载。 唐代,宜兴以产"阳羡茶"进贡著名。 唐肃宗年间,常州刺史(旧宜兴属常州)李栖筠到宜兴,有个和尚送来"阳羡茶",李栖筠会集宾客品饮。茶叶权威陆羽认为阳羡茶"芬芳冠世"可以上贡给皇帝,于是阳羡茶被列为贡品。在陆羽的《茶经》中还记载:"常州义兴县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可见唐代阳羡茶之盛名。 宋代,宜兴茶叶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大文豪苏东坡留下了"雪芽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的诗句。 阳羡茶"以汤清、芳香、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阳羡雪芽采摘细嫩,制作精细,外形纤细挺秀,色绿润,银毫显露,香气清鲜幽雅,滋味浓厚清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幼嫩,色绿黄亮。 茶园位置 阳羡茶园,坐落在太湖之滨的群山环抱之中,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土壤肥沃,一九九八年,部份茶地开始不用化肥和化学农药及除草剂,促进剂,完全按照有机的方式种植,加工并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计划在五年之内有机茶面积扩大到三百公顷。 品质特征 阳羡雪芽经高温杀青、轻度揉捻、整形干燥、割末贮藏等四道工序加工而成,成品茶品质特征为:外形紧直匀细,翠绿显毫,内质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叶底嫩匀完整。 荣誉 阳羡制茶,源远流长,久负盛名。唐代始做贡茶。1915年在巴拿马赛会茯金奖,现有茶园三千公顷,年产干茶四千吨。阳羡雪芽,荆溪云片和烘炒青,功夫红茶,红碎茶多次茯国家奖励。 阳羡雪芽产于太湖西岸第一城的宜兴市丘陵山区的张渚、西渚、太华、新街、丁蜀、湖父、徐舍、宜城、环科园9个镇(街道、园),适宜种茶面积8000顷,现有阳羡雪芽生产茶园面积4000顷,年产量250吨,产值超亿元。宜兴市位于江苏省的最南端,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沪宁杭几何三角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东濒太湖,东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面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其间。全市总面积2038.7平方公里,耕地99.14万亩。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平原区,东部为太湖渎区,西部为低洼圩区。新长铁路、宁杭高速、锡宜高速、宁杭、宜广公路穿境,交通十分便捷,经济发达,列全国百强县前十强。下一篇:蜀山陶器 |
宜兴百合 | 江苏宜兴紧靠太湖,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产百合,不但产量较高,质量在全国也属上乘,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脾除湿、补中益气、清心安神的功效。煮熟后的百合略带苦味,但细细品来,则苦味变甜,甜而生津。为减轻苦味,鳞茎心部可少用,清洗时可用水多浸泡一些时间,并多换几次水。 地域范围 宜兴市太湖渎区(环太湖地区);周铁镇、新庄镇、大浦镇、丁蜀镇等环太湖地区 特定品质 多年生草本。地下具白色广卵状球形无皮鳞茎,径1-8cm。地上茎直立,株高50-150cm,褐色或带紫色,被白色绵毛。单叶互生,无柄,狭披针形。中上部叶腋着生紫黑色珠芽。花3-20朵,通常10余朵,呈总状花序。花橙红色,花口向下,花被片强烈反卷,内面具紫黑色斑点。雄蕊向四面开张,花丝细长,花药暗紫红色。花径9-12cm。花期7-8月,8-9月地上部逐渐枯萎,留下休眠鳞茎越冬。 常见变种有:大卷丹var.splendens,花大,橙红色;毛卷丹var.fortuni,茎密被绒毛。日本发现有野生三倍体植株,花大美丽。中国卷丹分布更广,应当亦有,但尚未发现。也是百合类花卉的育种材料,与川百合L.davidiiDacharte等近缘植物杂交形成许多园艺品种。 文化典故 江苏宜兴紧靠太湖,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产百合不但产量较高,质量在全国也属上乘,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脾除湿、补中益气、清心安神的功效。煮熟后的百合略带苦味,但细细品来,则苦味变甜,甜而生津。为减轻苦味,鳞茎心部少用,清洗时可用水多浸泡一些时间,并多换几次水。其中百合观光基地最为著名。 卷丹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将其地栽于庭院则夏季可观赏花朵,秋季可食用鳞茎,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在中国主要用作食用百合。其鳞茎含有大量的淀粉和蛋白质,可以做蔬菜食用。 国外已成为重要观赏花卉。其花形奇特,摇曳多姿,不仅适于园林中花坛、花境及庭院栽植,也是切花和盆栽的良好材料。同时还是贵重的中药材,有滋补、强壮、镇咳、去痰之功效,对肺结核及慢性气管炎的治疗有很高的疗效。 下一篇:宜兴紫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