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桦南紫苏 | 桦南县紫苏产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权威部门检测结果显示,凭借桦南县优越的地域优势,在北纬45°世界稀有的黄金黑土带种植紫苏,会使紫苏中含有的α-亚麻酸含量更高,对人体产生的保健功能和医药功效更显著。 桦南县隶属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长白山余脉完达山麓,处于佳木斯、双鸭山、依兰、七台河四个城市中间区位。有“五山半水四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桦南县药用植物有五味子、刺五加、人参、当归、等百余种。其中包括国家首批批准的药食两用植物——紫苏。 桦南县紫苏优势 自然优势 由于桦南县属三江平原西部,海拔106米至843米,地势较高,全县山坡地以黑土为主,土地肥沃,适合紫苏生长; 气候优势 桦南县地处北纬45°57′至46°37′;东经129°55′至131°16′之间,岗地占绝大多数;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冷暧空气交替激烈,境内气温回暖快,降水少,风力大,蒸发迅速,易发生旱象;夏季多雨,干旱,气温高,但有阶段性低温(冷害),降温急剧;秋季雨水少,高温;冬季寒冷漫长,大风多,降水少,气候干燥。这个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紫苏的生长,由于昼夜温差大,当地生产的紫苏籽的品质优越于其他地区。 交通优势 鹤大公路、依饶公路贯穿桦南县南北东西,通乡公路、通村公路四通八达,距哈尔滨350公里,公路铁路畅通,交通十分便利,完全可以确保农产品运输的畅通。 农业科技优势 桦南县拥有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178名,其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有科技人员55名,驻十个乡镇农技推广站科技人员123名,技术人才资源丰富,实力雄厚。 政府大力支持 桦南局不断追求紫苏品质的提高,与东北农大合作研发紫苏新产品。具有稞高、结实多、不炸荚、不落粒的明显优点,亩产单产得到提高,降低了收获的成本,全局紫苏年产量提升至l万吨。走俏哈洽会、森博会、绿博会等各大展会,在全省掀起了一股紫苏保健热。桦南局还在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了紫苏加工厂,生产系列紫苏产品,形成了龙头带基地的发展模式。今年,桦南林业局又在工业园区建设了绿色食品加工厂,扩大紫苏的生产能力,把林区盛产的林特、山特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完善QS食品安全认证、绿色食品标识和条形码。如今,桦南的紫苏产品已远销国内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牌产品。 桦南县紫苏提炼的产品系列 紫苏油、紫苏茶、紫苏酱、紫苏盐、紫苏米、紫苏花蜜、紫苏月饼、紫苏化妆水等。 桦南紫苏 油料 地域范围 桦南紫苏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9°55′~131°16′,北纬45°51′~46°31′之间,所辖桦南镇、土龙山镇、孟家岗镇、石头河子镇、闫家镇、驼腰子镇、梨树乡、大八浪乡、金沙乡、明义乡,192个行政村。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3333公顷,紫苏种植面积8000公顷,年产紫苏叶4000吨、紫苏籽12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有特殊芳香味,株高60150厘米,茎四棱形、直立、紫色或绿色;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单叶对生,先端突尖或渐尖,边缘有粗圆锯齿;紫苏籽细小、咖啡色、千粒重1.81.9克,籽可榨油。(2)外在感官特征:桦南紫苏叶呈卵圆形。叶片呈绿色或紫色,卵圆形,皱缩卷曲,质厚,有芳香气味,味微辛;桦南紫苏籽呈卵圆形或类球形,表面咖啡色,基部稍尖,直径约11.3mm,果皮薄而脆,易压碎,油性较大,嚼之有油腻感,味辛温。(3)内在品质指标:桦南紫苏叶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微量元素等特性。在紫苏嫩叶中每100克含钾大于260毫克,钙大于650毫克,镁大于280毫克,铁大于5毫克,每千克锌大于8毫克,还原糖大于0.3%,粗蛋白大于3%,粗纤维大于2%,粗脂肪小于2%;桦南紫苏籽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大于18%,其中谷氨酸大于3%,精氨酸大于2%,赖氨酸大于1%,粗蛋白大于20%,粗脂肪大于40%,粗纤维大于10%,每百克紫苏籽含维生素E大于2毫克,维生素B2大于0.2毫克。亚油酸占总脂肪酸含量大于17%,亚麻酸大于55%、油酸大于13%、硬脂酸大于2%,棕榈酸大于7%。(4)安全要求:桦南县紫苏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执行,产地严格执行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药使用严格执行NY/T393-2013标准,肥料使用严格执行NY/T394-2013标准,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桦南紫苏产品符合产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14)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正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下一篇:桦南白瓜籽 |
桦南白瓜 | 桦南县种植白瓜历史悠久,据桦南县志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人们在垦地上种植窝瓜(白瓜)。1976年范春在孟家岗乡卡子后村(现富裕村)选育了无杈窝瓜(白瓜),1990年11月30日通过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为“无杈窝瓜”。这时桦南县的白瓜种植居全省之首,桦南县成功地举办了六次中国金南瓜节。桦南县也被命名为“中国南瓜之乡”、“中国白瓜籽之乡”。桦南白瓜是桦南县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发展白瓜产业,桦南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现全县有2个市级白瓜龙头企业,6个白瓜种植专业合作社,10个白瓜籽收购加工经营企业。桦南白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后,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白瓜籽价格平均高出同类产品1元/斤,直接带动农户每亩增收120元。 地域范围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5′—131°16′,北纬45°51′—46°31′之间,地域形状呈枫叶型,县域东西长130公里,南北长73公里,全县幅员面积4415.6平方公里,所辖桦南镇、土龙山镇、孟家岗镇、石头河子镇、闫家镇、驼腰子镇、梨树乡、大八浪乡、金沙乡、明义乡6个镇4个乡,全县192个行政村。桦南白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2.8万公顷,白瓜种植面积2万公顷,产量1.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桦南白瓜属葫芦科,南瓜属。根系强大,须根发达。茎蔓生长旺盛,由于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墒情好,利于白瓜播种;夏季短促,雨热同季,降水适量,光照和积温充足;秋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白瓜干物质积累;冬雪大,冬季漫长寒冷,不利于白瓜病虫害越冬;我县土地开发较晚,土壤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利于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物质的积累,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适宜发展具有特色的桦南白瓜生产,成就了桦南白瓜及白瓜籽特有的品质。 2、外在感官特征:桦南县白瓜株型为主蔓生,无侧叉,果实椭圆型,颜色为灰绿色。果肉呈淡黄色,味甜、微面,瓜籽为椭圆形,大板率(12.5mm以上)为60%-80%,其外观洁白,板大皮薄,仁厚味醇,仁面覆一层绿色薄膜,内仁洁白如玉。口感纯正清新,味道香美,花、茎、叶均可入食。 3、内在品质指标:白瓜果肉部分维生素C含量大于95mg/kg,可溶性固形物大于2.5%,总糖大于1.8%;白瓜籽仁氨基酸总量大于34%,蛋白质含量大于33%,粗脂肪含量大于35%;白瓜籽中粗纤维含量大于20%,磷含量大于1100 mg/kg。 4、安全要求:桦南白瓜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执行,桦南白瓜产地严格执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药使用严格执行NY/T393-2000标准,肥料使用严格执行NY/T394-2000标准,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正在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下一篇:狍子 |
桦南白瓜籽 | 桦南白瓜籽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的特产。由于桦南县山区、丘陵地居多,气候良好,特别是秋季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宜南瓜生长,中国白瓜籽有三分之一出自该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白瓜籽之乡”。种植品种为“桦南大白板”,具有产籽大、籽多的特点。白瓜籽产品远销到东南亚、中东、美国及台湾地区。 桦南县在黑龙江省东北部;面积4300平方公里,人口43万人,是一个地广人桦南县白瓜种植基地稀的县份,它位于世界上少有的一大块黑土地——“三江平原”腹地。该县企业少,自然生态环境较好,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全国白瓜籽有三分之一出自此地区,桦南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白瓜籽之乡”。 桦南白瓜种植品种主要是“桦南大白板”,“桦南大白板”白瓜籽优良品种是黑龙江省白瓜籽研究所所长范春培育的无杈南瓜品种,该品种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曾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国家星火奖,所长范春因此荣获了省长特别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桦南大白板”产籽大、籽多、侧枝少且弱、适合密植、省工、早熟、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可观。 桦南县大面积种植白瓜籽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全县白瓜籽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白瓜籽产品还远销到东南亚、中东、美国及台湾省地区。在白瓜籽合作社的带动下,桦南县白瓜籽已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发展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 桦南白瓜籽 地域范围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松花江下游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29°55′—131°16′,北纬45°51′—46°31′之间,地域形状呈枫叶型,县域东西长130公里,南北长73公里,全县幅员面积4415.6平方公里,所辖桦南镇、土龙山镇、孟家岗镇、石头河子镇、闫家镇、驼腰子镇、梨树乡、大八浪乡、金沙乡、明义乡6个镇4个乡,全县192个行政村。桦南白瓜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2.8万公顷,白瓜种植面积2万公顷,产量1.8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桦南白瓜属葫芦科,南瓜属。根系强大,须根发达。茎蔓生长旺盛,由于春季干旱、风大、升温快、墒情好,利于白瓜播种;夏季短促,雨热同季,降水适量,光照和积温充足;秋季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利于白瓜干物质积累;冬雪大,冬季漫长寒冷,不利于白瓜病虫害越冬;我县土地开发较晚,土壤含铁、锌、硒等微量元素丰富,有机质含量高,利于氨基酸、蛋白质等有效物质的积累,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适宜发展具有特色的桦南白瓜生产,成就了桦南白瓜及白瓜籽特有的品质。 2、外在感官特征:桦南县白瓜株型为主蔓生,无侧叉,果实椭圆型,颜色为灰绿色。果肉呈淡黄色,味甜、微面,瓜籽为椭圆形,大板率(12.5mm以上)为60%-80%,其外观洁白,板大皮薄,仁厚味醇,仁面覆一层绿色薄膜,内仁洁白如玉。口感纯正清新,味道香美,花、茎、叶均可入食。 3、内在品质指标:白瓜果肉部分维生素C含量大于95mg/kg,可溶性固形物大于2.5%,总糖大于1.8%;白瓜籽仁氨基酸总量大于34%,蛋白质含量大于33%,粗脂肪含量大于35%;白瓜籽中粗纤维含量大于20%,磷含量大于1100 mg/kg。 4、安全要求:桦南白瓜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执行,桦南白瓜产地严格执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农药使用严格执行NY/T393-2000标准,肥料使用严格执行NY/T394-2000标准,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正在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性。下一篇:桦南白瓜 |
狍子 | 狍是名贵野味,皮是制褥的高档原料,已列入省级保护对象。狍肉鲜美细嫩,是名贵的“野味”之一,又是出口畅销的野味佳品。狍茸,角可入药,与茸相同,但作用较次。肺可解毒,主治肺脓肿。皮可加工制革,并作皮衣,腿部毛皮柔软,适于制作皮靴。角还可以加工成工艺品或衣帽,刀把等。如狍的资源多时,还可用来开发体育狩猎和娱乐观光旅游事业。 下一篇:桦南南瓜 |
桦南南瓜 | 桦南县培育的无杈南瓜在全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东北地区推广种植面积达100万亩。南瓜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葡萄酸、谷氨酸、精氨酸、天冬门素、胡罗卜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强肝、补肾、降低血压、消炎、止血、补中益气等功效,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下一篇:牛肉炖萝卜 |
牛肉炖萝卜 | 白萝卜是最传统的养生食材,理气、促消化、还排毒多吃可谓好处多多;牛肉更是养生的绝佳肉食,两者搭配让您过个美滋滋的秋天。 材料:牛肉、白萝卜、葱、姜、陈皮、大料、料酒、盐、 做法:将洗净的牛肉切块,白萝卜削皮也切块备用;锅中做开水,将切好的牛肉在沸水中煮1至2分钟,去除血水后漓干,白萝卜同样焯水备用;炒锅放油,将葱、姜片爆香,然后倒入牛肉翻炒;翻炒几分钟后,加入料酒、酱油、盐,再翻炒几下后,加水至没过牛肉;用旺火煮开,再用温火炖,炖到肉快烂时放入萝卜同烧至酥烂即成。 下一篇:羊肉氽酸菜 |
羊肉氽酸菜 | 做法:先把羊肉切块;葱洗净,打结,姜拍裂羊肉入滚水氽过,捞出沥干清水备用。酸菜炒熟,备用。锅烧滚,下材料及酒,加盖,旺火烧约十五分钟;改中火煲约三十分钟,再用文火。煲至羊肉酥软,加盐调味,拣去姜葱. 然后放入酸菜,过15分钟后就好啦。如果嫌羊肉膻味,可用一个小白萝卜切开放到锅内。 下一篇:四叶菜 |
四叶菜 | 四叶菜无邪怪味,柔和适口,人们广为食用,尤其在日本此菜可谓名满全国,其根可入药,所以又称作“参”。四叶菜之所以称为名菜,是因为它的营养丰富,每百克茎叶含胡萝卜素589毫克,维生素C104毫克。采后用盐渍贮存,晒干均可。嫩稍最适于凉拌,首先用开水焯洗,然后加油、盐直 接调食即可,也宜做汤。四叶菜的地上地下部分均能食用,在采摘时资源往往易遭破坏,导致数量下降,因此要注意保护资源 下一篇:无叉白瓜籽 |
无叉白瓜籽 | 无叉白瓜籽是我市桦南县农艺师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在我市种植历史悠久。无叉白瓜籽种子形状扁平,雪白,千粒重250—400克。无叉白瓜籽的特点是种皮纯白、粒大、食用性好,在省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无叉白瓜籽营养丰富,含油率高,味香,是各种糕点的重要辅料,是消遣待客的名贵茶点,同时还具有药用和保健之功效。其瓜瓤可食用,也是养殖业的好饲料 下一篇:桦南紫苏 |
桦川大米 | 桦川大米,粒粒莹白如玉、充盈流脂,颗颗营养丰富、绿色健康,成饭醇香馥郁、绵软松爽,煲粥适口如饴、余味三日,素有“风吹米香人欲醉,食罢人去路还香”的美誉。 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桦川大米,东与富锦市相邻,西与佳木斯市接壤,南与集贤、桦南两县相连,北与汤原、萝北、绥宾县隔江相望,素以“天然福地,鱼米之乡”而著称。 优越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形成了桦川县的发展优势。一是稻米产业基础优势。桦川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在全县210万亩耕地中,水田多达90万亩,适宜改水田的旱田面积还有80万亩以上,水田面积可达到120万亩。水资源丰富,境内松花江流经97.5公里,地下水平均深度为5到7米,地下水储量大。县内有四座大型灌区,改造完成后,松花江直流灌溉面积可达到90万亩。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技术力量强,产量高,品质好,产品销往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水稻加工能力强,全县有127家稻米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在150万吨以上,已成为黑龙江省东部最大的水稻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之一。 地域范围 桦川大米产于黑龙江省桦川县。桦川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理坐标130°16′-131°34′,北纬46°37′-47°14′,东西长100公里,南北长25公里。桦川县地形的总趋势是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547-65m,成四级阶梯状。桦川地处三江平原腹地,土地肥沃,地势平坦。东临富锦、西连佳木斯南与桦南、集贤县接壤,北以松花江为界,与汤原、萝北、绥滨三县隔江相望。桦川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包括东河乡、新城镇、梨丰乡、苏家店镇、悦来镇、创业乡、星火乡、四马架乡、横头山镇9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80000公顷,水稻生产面积47330公顷,年产量6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桦川大米具有米粒整齐匀称、色泽洁白鲜亮、晶莹剔透、硬度大,外形呈短圆或椭圆形;蒸煮时饭香四溢,饭粒结构紧密,洁白、油亮,入口后滑爽、有粘性、不粘牙,且软硬适中,口味甜、香浓郁,口感细腻,可反复蒸煮米粒不破碎,冷饭不回生。 2、内在品质指标:粗蛋白含量大于6%,直链淀粉含量大于18%,大米胶稠度好,大于70mm,食味品质为80分。 3、安全要求:桦川大米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大米》(NY5115-2008)标准。下一篇:星火大米 |
抚远大马哈鱼子 | 大马哈鱼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洄游性珍贵的经济鱼类。它们生在河里,长在海里,最后归宿于河时。每条大马哈鱼都有六七斤重,肉厚而刺少。大马哈鱼子更为名贵,黄豆般大小,金黄透明,宛如珠子,是国宴上名贵佳肴。 大马哈鱼又叫-哈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北部小域的美、日、俄、加拿大和我国;属溯河洞游性鱼类,因其“江里生,海里长,复死于出生地”的习性,被人们誉为落叶归根回归故乡的海外赤子;上个世纪50年代及此前,我国绥芬河、图门和松花江与黑龙江上游还可以少见的洄游的大马哈鱼,80年代松花江中游和乌苏里江也不多见,近年在我国唯东极抚远所独产,且因托远产的鱼子颗粒饱满,成熟期恰到时机,色正味淳,质优于日俄等国,不但国内紧俏,而且在欧洲市场也享有极高盛誉。 一条四龄大马哈鱼成雌鱼产卵3500-5000粒,每粒大若黄豆,如红玛瑙一样丹朱鲜亮晶莹剔透,含有丰富的磷酸盐、钙质维生素Atx 和维生素D ,每三粒相当于一枚鸡蛋的营养值。 抚远大马哈鱼 地域范围 抚远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东经133°40′—135°5′20"、北纬47°25′30"—48°27′40"之间,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268公里在我县境内,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大马哈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产大马哈鱼30吨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抚远大马哈鱼(秋鳜鱼),略似纺锤形;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口裂大,形似鸟喙。生殖期雄鱼尤为显著,相向弯曲如钳状,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下颌各有一列利齿,齿形尖锐向内弯斜,除下颌前端4对齿较大外,余齿皆细小。脂鳍小,位置很后。尾鳍深叉形。生活在海洋时体色银白,入河洄游不久色彩则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是凶猛的食肉鱼类。肉质细腻,呈红色,洗净清蒸,颇有海味和江味兼得的奇妙口感,味道鲜美,过味留香,食后难忘。 2、内在品质指标:抚远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蛋白质含量≥20%,含钙≥50 mg/kg,含磷≥1500 mg/kg,含镁≥200 mg/k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的80%以上。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马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 3、安全要求:抚远大马哈鱼执行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产品执行标准 NY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下一篇:松江编结绣 |
富锦大米 | 富锦大米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的特产。富之锦牌有机大米出自世界上公认的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中国富锦三江平原湿地。富锦大米的特定品质 :硬度好、米性强、品质佳、香柔适口。富锦大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之锦牌有机大米出自世界上公认的三大黑土区之一的中国富锦三江平原湿地。 富锦各种资源富集,丰富的资源优势是投资者兴业之基。大平原一望无际,大湿地闻名世界,大农业魅力无穷,大生态区得天独厚。地处世界上仅有的三块冲积黑土平原的核心区,境内沃野无垠,坦荡如砥,有良田500多万亩。是“中国东北大米之乡” 、“中国大豆之乡”,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农业生产先进市、国家重点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北国粮都”享誉国内外。 富锦与日本水稻主产区北海道处于同一纬度,境内主体地貌为黑土平原,地势平坦,全市现有耕地920万亩,占全国耕地1/200,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富锦大米”产地上街基镇、锦山镇和长安镇三个毗邻乡镇土壤以草甸土、黑土为主,土质疏松,水、肥、气、热协调,耕作层厚,保水保肥能力强,潜在肥力较高,有机质含量平均达5.2%,最高达8.4%,是全国平均数的6倍,是全省平均数的2倍,超过国家规定的I级地标准,是水稻种植最佳土壤。 境内水利和水资源条件优越,全市有水域面积106万亩,大小河流9条。全市大型水利设施灌区10个,其中,幸福灌区设计灌溉面积为30.6万亩,为国家大型灌区之一。地下水资源丰富,“富锦大米”产地三个镇境内座落着别拉音子山和对锦山两座山系,山上的雪水和泉水全部渗入地下,地下普遍沉积砂和砂砾层,多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水体厚而稳定,是水稻种植难得的优质水源。 富锦大米的特定品质 :硬度好、米性强、品质佳、香柔适口。 富锦有机大米五大特点: 1.有机生长环境‘优’天然 :精选无污染黑土地山泉水灌溉 2.有机种植过程‘纯’安全 :纯农家肥,人工拔草,无农药,无化肥,无残留. 3.有机执行标准‘严’权威 :严格执行国家权威认证标准 4.有机大米吃的‘爽’快了 :口感清新,松软绵长 5.有机米买的‘值’品味 :是消费者最智慧的选择,成功地象征 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富锦大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下一篇:玉米叶工艺品 |
建三江大米 | 建三江大米米粒晶莹透亮,光泽度好,粒型适中,饭味清香适口、香味持久,有光泽,口感好,米饭冷后不返生。建三江大米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建三江是我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垦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的三江平原腹地,与同江、富锦、抚远、饶河两市两县相邻,系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河间地带。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整个黑龙江省垦区面积的22%。界江国境线长达230公里,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区内土地集中连片,三江环绕,七河贯通,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资源丰富,硬资源和软资源一样富集发达,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具有发展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及边境贸易的巨大优势和独特条件,富有发展现代化企业特别是绿色产业的优越条件和独特优势。因地处祖国最东方,又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故有“东方第一稻”和“中国绿色米都”之誉。 建三江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七星农场、八五九农场、创业农场、红卫农场、胜利农场、前锋农场、勤得利农场、二道河农场、红河农场、大兴农场、鸭绿河农场、浓江农场、前哨农场、前进农场、青龙山农场等15个国营农场现辖行政区域。下一篇:熏大马哈鱼 |
富锦大豆 | 富锦市是黑龙江省优质大豆主产区,世界上仅有的三块冲积黑土平原之一,土壤肥沃、耕性良好,适宜大豆生长,是“中国大豆之乡”。正在实施的国家大豆示范项目使富锦的大豆品质有了明显提高,高油、高蛋白大豆产量已经占全市总产量的95%以上。全市大豆种植总面积达到200万亩,产量达到30万吨。富锦市周边县(市)以及农场生产的大豆全部在富锦市集散,大豆周转量达到100万吨富锦大豆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含有丰富的油脂、蛋白质、氨基酸,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可直接用来做汤,经研磨加工后的各式豆制品,味正色纯,更是素食者的盘中佳肴。2009年,“富锦大豆”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东经131°4富锦大豆种植基地9′48″-133°09′40″之间,北纬46°42′40″-47°13′40″之间,是中国大豆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国家高油大豆原粮种繁育基地。富锦大豆品质优良,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优越的大豆生长环境,使全国其它区域不可比拟。 富锦大豆品质特点:(1)外在感官特征:富锦大豆成熟粒呈圆型和椭圆形,色泽光滑、微黄或黄色,粒大,粒圆,饱满;皮薄,脐色淡黄白。(2)内在品质指标:试验基地为生产基地而储备的高油大豆新品种(系)脂肪含量大于23%,高于普通大豆2-3%。同时,由于富锦地理位置的优越,纬度值较高,使大豆脂肪含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加,百粒重也提高,大豆呈现饱满金黄光亮、脐色淡的状态。 富锦大豆久负盛名,种植历史比较悠久。在公元1890年(清光绪富锦市朝阳村大豆田十六年),清政府开始在无人垦殖的北大荒招民引佃,拓荒农耕。1912年,中华民国初期,闯关东的人们积聚在北大荒的松花江下游南岸富锦区域跑马占荒,开垦土地,种植大豆,使大豆种植面积逐渐增多,成为黑龙江大豆主要生产基地和富锦市粮食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2010年起,富锦市政府在金秋收获时期组织“金豆节”专题宣传和推介大豆交易等活动,全力打造“中国大豆之乡”、“富之锦”品牌。2010年,该市优质大豆种植面积达到16.3万公顷。 2001年,富锦市被国家列为“十五”期间第一批国家商品粮大豆基地县;2002富锦市获“中国大豆之乡”荣誉年,富锦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示范县;国家高油大豆原良种繁育基地;2002年8月的北京,传来了令人引以自豪的佳音,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命名富锦市为“中国大豆之乡”。2004年被农业部和中国科学院首选确定为国家开展“大豆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项目示范县和东北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示范点。获此殊荣,使富锦为全国树立了中国大豆的典范。富锦绿健牌大豆是黑龙江省大豆系列唯一获得国家AA级品牌认证的绿色食品。 地域范围 富锦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松花江下游南岸,东经131°49′48″-133°09′40″之间,北纬46°42′40″-47°13′40″之间,境内西与集贤县交界,南以挠力河为界与宝清县、友谊县相接,东北部与同江市接壤,东与饶河县为邻,土地集中连片,辖十镇一区,266个行政村。在大榆树镇、向阳川镇、二龙山镇、砚山镇、头林镇、兴隆镇、宏胜镇、长安镇、上街基镇、锦山镇和城关社区划定为农产品富锦大豆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共320000公顷。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地质地貌:大致西南略高,平均海拔60米之间,中部低洼平坦,是冲击平原。完达山余脉延伸到市境,距市城西30公里有别拉音子山,海拔472.8米,向东延伸形成西安大岗;市城东11公里有乌尔古力山,海拔528.7米,向东延伸与二龙山一脉相连。全市90%的耕地为平原或低平原,划定农产品“富锦大豆”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的土壤以草甸土、黑土为主,开垦晚,肥力高,土壤结构好,耕层较深厚,保水保肥,易于耕作。 (2)水文情况:富锦市主要河流有松花江、七星河、挠力河、富锦支河、头林排干、锦西排干在区域内环绕。流域面积较大,水域宽阔,水质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净贮量264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68万立方米,河流夏季蓄水充足、无“三废”污染具备良好的灌溉大豆种植用水条件。灌溉水质量符合GB5084-1992规定。 (3)气候情况:我市地处黑龙江东北部,属北方长日照区域,日照时数2600小时左右,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降雨量565毫米,为半湿润冷气侯,常年积温2600℃,其中:有效积温2300-2500℃,生育日数135天左右,无霜期130-140天,年平均风速为4.5米/秒,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4)人文历史情况:富锦大豆久负盛名,种植历史比较悠久。在清末公元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清政府开始在无人垦殖的北大荒招民引佃,拓荒农耕。1912年,中华民国初期,闯关东的人们积聚在北大荒的松花江下游南岸富锦区域跑马占荒,开垦土地,种植大豆,使大豆种植面积逐渐增多。现在已成为黑龙江大豆主要生产基地和富锦市粮食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富锦市政府连续三年在金秋收获时期组织“金豆节”专题宣传和推介大豆交易等活动,全力打造“中国大豆之乡”、“富之锦”品牌。 下一篇:富锦大米 |
抚远鳇鱼 | 抚远当地民谣:“季春风和,龙江百网喜捞黑金子;仲秋日丽,乌苏千帆乐采红珍珠”。中国鲟鳇鱼之乡———抚远县,地处黑、乌两江交汇处,渔业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鲟鳇鱼的主产区。 鲟鳇鱼学名为史氏鲟和达氏鳇,被誉为“水中活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科研价值极高。其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黑金子”———鲟鳇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基地始建于1998年,先后被列为省科委黑龙江农业重大科研课题、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基地。几年来,在国家、省、市的有关部门扶持下,建成全国最大的人工繁育养殖基地,现有繁殖车间1200平方米,养殖车间1200平方米,亲鱼养殖车间800平方米,相关设备配套齐全,抚远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500多万元,扩建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鲟鳇鱼繁育养殖基地工程,新购进一台最先进的水净化设备,并对原有厂房、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 2002年,抚远县在名优特苗种低温早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鲟鳇鱼可实现四季繁殖。鲟鳇鱼的二次繁育,使抚远形成年人工孵化鱼苗5000万尾,产值4000万元的规模,年创利润达500万元,鲟鳇鱼卵、鱼苗已远销到北京、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全国80%的鲟鳇鱼受精卵和幼鱼产自抚远。2003年,在山东省青岛市,抚远县水产专家在黄海中放养鲟鱼苗获得成功,让淡水鱼在海水中“过水增值”,这在全国还是首例。日前,国家农业部在抚远建立全国最大的东北特种鱼原种基地。 几年来,抚远县向黑乌两江放流鲟鳇鱼苗45万尾,使珍贵的渔业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渔业经济“以养为主、捕养结合”,走渔品精深加工之路。正阳水产联营公司等渔产品加工企业,把名优特鱼加工成带有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从原料到精品销售的跨越,相继研制开发出“-牌”鲟鳇、大马哈、白鲑鱼子酱小包装,系列产品鲟鳇鱼肉、鱼松、鱼筋等高附加值产品,在省市科技产品展示会上屡屡奖,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全县个体渔品加工厂迅速发展到7家,渔产品遍及全国各地。 地域范围 抚远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东经133°40′—135°5′20"、北纬47°25′30"—48°27′40"之间,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268公里在我县境内,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鳇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产量3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抚远鳇鱼(达氏鳇)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锐。头部表面被有多数骨板。口下位,宽大,稍成弧形;口前方有吻须2对,内侧的须稍在前方,外侧的须较后。眼小,距吻端较近。左右鳃膜向腹面伸展,彼此愈合,骨板上有尖锐微弯的刺。身体其他部分光滑无鳞。尾鳍歪形,上叶长而尖。体表黑青色,两侧黄色,腹面灰白色;背部骨板黄色,侧骨板黄褐色。其鱼肉味道鲜美;脊椎骨、鼻骨等均为上等佳肴,鱼籽味道浓郁,特别是由鳇鱼鱼卵加工而成的“黑鱼子酱”,经济价值极高,不愧素有“黑珍珠”的美誉。 2、内在品质指标:抚远鳇鱼不仅在研究鱼类进化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肉质鲜美、肌间无细刺,属高蛋白、高脂肪食品,粗蛋白含量≥15%,粗脂肪含量≥30%,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微量元素钙≥55mg/kg,含锌≥2.5mg/kg,含镁≥200mg/kg,含磷≥1500mg/kg,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酸含量的70%以上。 3、安全要求:鳇鱼鱼执行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产品执行标准 NY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下一篇:建三江大米 |
抚远鲤鱼 | 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抚远鲤鱼被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有限公司和抚远县国营鱼场申报为无公害水产品标志。 抚远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唐代以前,抚远地区就有渔业生产,其开创者当为乌苏里江流域的赫1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先世。时至今日,依托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渔业仍是抚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生长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鲤鱼,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磷含量高,每千克含钙大于160mg,含磷大于1500 mg,含镁大于260mg, 含铁大于0.07mg,含锌大于5mg,粗蛋白含量大于18%,粗脂肪小于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大于70%,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抚远鲤鱼被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有限公司和抚远县国营鱼场申报为无公害水产品标志。县志也有记载。 抚远鲤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抚远鲤鱼 地域范围 抚远县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东经133°40′—135°5′20"、北纬47°25′30"—48°27′40"之间,全县总面积6262.48平方公里。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黑龙江、乌苏里江相望,南邻饶河,西接同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268公里在我县境内,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 1、外在感官特征:抚远鲤鱼体纺锤形,头后背部隆起。口亚下位,略呈马蹄形。须二对。一般鱼体为金黄色,背部为黑褐色,尾鳍的下叶为鲜红色,所谓“金鳞赤尾”。3年性成熟,体长为30厘米左右。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 2、内在品质指标:生长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抚远鲤鱼,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磷含量高,每千克含钙≥160mg,含磷≥1500mg,含镁≥260mg, 含锌≥5mg,粗蛋白含量≥18%,粗脂肪≤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含量高于70%,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 3、安全要求:抚远鲤鱼执行GB/T18407.4-2001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产品执行标准 NY5053-2005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下一篇:抚远鳇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