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河池 >> 大化县

大化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七百弄鸡

  七百弄鸡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于2017年1月10日获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畜禽品种。七百弄鸡是农村群众自繁自养而形成的一个地方品种,以放养为主,白天在房前屋后、山林荒坡、果园草地等适宜放养场地自由觅食虫、草,晚归鸡舍,适时适量补喂本地种植的玉米、谷物等杂粮,具有适应性、抗病力和觅食力强,耐粗饲等特点。体型娇小,肌肉结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皮下脂肪少,味美甘香,营养丰富。   大化瑶族自治县属喀斯特地貌,境内峰丛密布,红水河贯穿大化全境。县境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年平均气温18.2~21.7℃,年降雨量为1249—1673mm之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空气清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53%;全县境内无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排放废气、废物和化学药品等,所以灰尘、微粒极少。境内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大化县资源丰富,农林资源产品主要有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火麻、龙眼、板栗、杉、松、竹木、金银花等天然食料,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适合七百弄鸡的生长和繁衍生息。   七百弄鸡从遥远的创世史诗中走来,神密久远。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的“密洛陀古歌”记载,因公鸡吃了沾有太阳血的午饭,母鸡吃了沾有月亮血的午饭,从而形成公鸡金黄雪花、母鸡麻羽雪花的毛色。据《大化瑶族自治县志》记载,1970年前,大化县就已经开始养殖七百弄鸡,“‘七百弄鸡’体型娇小,脚细而短,公鸡羽毛为金黄色芦花,母鸡羽毛为麻羽带白点,主要分布在七百弄、镇西、雅龙、板升、六也等乡镇,是当地村民走亲访友或宴请宾客敬老佳品。”   地域范围包括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雅龙乡、板升乡、大化镇、都阳镇、北景镇、岩滩镇、共和乡、贡川乡、六也乡、百马乡、古文乡、古河乡、江南乡、羌圩乡、乙圩乡等十六个乡镇,   中心产区为七百弄乡、雅龙乡、板升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7°20′15〞~108°2′14〞,北纬23°56′16〞~24°22′15〞,总面积2716平方公里。2015年全县饲养量161.2万只,其0栏102.57万只。   下一篇: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大头鱼

  大化大头鱼体侧扁稍高,头较肥大而宽,头部、背部灰黑色,间有浅黄色泽,腹部银白色,身体两侧散布着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大化大头鱼属于纯生态养殖产品,煮熟后没有任何泥腥味,其鱼头特别大,占体重的五分之二以上。大化大头鱼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大化瑶族自治县依托红水河水面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生态拦网养鱼。目前,该县大头鱼养殖共有128处,养殖面积达4.8万亩,年产大头鱼9000多吨。   大化大头鱼体侧扁稍高,头较肥大而宽,头部、背部灰黑色,间有浅黄色泽,腹部银白色,身体两侧散布着不规则的黑色斑点。腹棱自腹鳍基部起至1处为止。口端位,口裂稍向上倾斜。吻圆钝而宽阔。眼较小,位于下侧。龇面光滑,无细纹和小沟。鳃耙数有较大的变化幅度,往往随个体增大而数量增多,鳃耙排列紧密,状如栅片而不愈合,有鳃上器。背鳍短,其起点在腹鳍的起点之后,臀鳍起点在背鳍基后的下方。侧线鳞95-115枚。煮熟的鱼头和肌肉无泥腥味,鱼头的表皮和咽喉部的肌肉味道特别鲜香,口感爽滑。   大化大头鱼属于纯生态养殖产品,煮熟后没有任何泥腥味,其鱼头特别大,占体重的五分之二以上。据检测,每百克鲜鱼肉中蛋白质含量为18.8克,氨基酸含量为14.32克,粗脂肪含量为4.24克,钙含量为57.5毫克,铁含量为0.67毫克,锌含量为0.667毫克,肌苷酸含量为315毫克,维生素A含量为14.8微克,胆固醇含量为68毫克。鲜鱼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0.665%,油酸含量为0.225%,亚油酸含量为0.362%,亚麻酸0.078%。   2013年,大化瑶族自治县水产管理站申报的“大化大头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登记保护范围为: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红水河沿岸12个乡镇,包括大化镇、岩滩镇、都阳镇、七百弄乡、贡川乡、百马乡、古河乡、北景乡、乙圩乡、板升乡、江南乡、羌圩乡,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7°19′8″~102°2′14″,北纬23°56′16″~24°22′15″之间,地域面积1663平方公里。大化大头鱼产自大化县岩滩电站库区、大化电站库区,总水面面积1.33万公顷。库汊拦网养殖大化大头鱼达128处共0.32万公顷,网箱养殖大化大头鱼62公顷,年总产量9100吨。下一篇:七百弄鸡

大化旱藕粉丝

  产品的生态环境:“七百弄”牌旱藕粉丝,采用瑶乡山区特有的旱藕(美人芋,芭蕉芋),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标准精制而成,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添加剂,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经科学检测,“七百弄”牌旱藕粉丝含有葡甘露聚糖,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低脂肪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产品特点:色泽透明亮白,耐煮不糊,汤清不混,质地细腻,滑嫩爽口。   营养价值:常食用旱藕粉丝,具有滋阴补肾、帮助消化、降脂肪、清热解毒、健脾强胃、滋补营养等功能,尤其所含硒元素对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白内障、糖尿病有好处。   上市季节:一年四季   生产规模:大化高山天然长寿食品有限公司(原“大化瑶族自治县天然长寿食品厂”)创建于2003年3月,是一家专门生产特色食品—旱藕粉丝的企业,年产量1000吨。   获得荣誉:   1、河池市首届生态绿色名特优农产品展评“特色产品”奖;   2、“河池市首届美食节”授权使用“河池七珍”品牌;   3、河池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河池市第二届‘巨人杯’绿色生态长寿名优农产品展销推介会‘特色产品’称号”。下一篇:大化红皮花生

大化红皮花生

  花生俗称香果、地果、落花生,为豆科植物。我们山区的红皮花生个头较小,红衣娇艳欲滴,果实饱满,香酥可口,属于纯天然绿色食品,和其他花生的粉红外衣相比,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红皮花生因其香脆味美,营养丰富,具有补虚、益寿、抗衰老美容之功能因而被人们誉为“长生果”。在我国,花生被认为是“十大长寿食品”之一。中医认为花生的功效是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降脂。西医认为花生红衣能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质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促进骨髓造血机能。所以对各种出血及出血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有明显效果。红衣花生泡醋还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高血压。   我国民间结婚以花生相陪而寓早生贵子之意。婚宴席章,主人总是要热情地端出一盘花生之类的果品来招待客人,以示喜庆吉祥。   红皮花生加工制成红皮花生油,色泽清亮,油淡黄透明,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下一篇:大化大头鱼

巴马香猪

  巴马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巴马香猪源产于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香猪性野早熟,外貌清秀,体型矮、小、短、圆;饲养粗放,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成年最大个体45KG左右。巴马香猪举世闻名,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   巴马香猪来源于土猪,传说它系野猪驯化而成,群众称之为“冬瓜猪”、“芭蕉猪”或“两头乌”。因其骨细皮酥,肉质细嫩,外地人食之甚感鲜香,逐传名为“香猪”,并于1982年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时正式命名为“巴马香猪”。过去因交通信息闭塞及“不借种”的封建思想影响,群众一直采用留仔配母的闭锁繁殖方式进行高度的近亲繁殖,经过几百年的时代相袭,终于造就了这么一个基因纯合、体貌别致的优良品种。同时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得大量的有害基因逐步淘汰,实现了其稳定的遗传性能,杜绝了死胎和怪胎现象。由于巴马香猪尚保存一定的野性同时还是一个早熟品种,人们在如今的生产实际中为保持其独特的体型外貌、生产和肉质性能,依然采用本交和一定程度的近亲繁殖。   巴马香猪,外貌清秀,个体矮、小、短、圆,性野早熟。外貌颜色特征主要表现为两头黑、中间白,部分个体背腰部稍带黑斑,额头有白线或倒三角型白斑,俗称“两头乌”、“芭蕉猪”。小猪被毛稀疏细,有光泽,皮肤红润细腻;成年猪被毛较长,尤其是公猪,被毛和嘴粗长似野猪。巴马香猪极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性成熟为99—127天(公猪最早16天便有个别分泌性腺素并能产生精子,一般为26—50日龄),母猪性成熟体重14—21千克;成年体重35—45千克。8—10千克仔猪屠宰率为61%,后腿比28.47%,胴体瘦肉率59.36%,眼肌面积5.74cm2。经产母猪年产两胎,平均每胎11.5头,断奶育成率95%以上。   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   清香甘甜,营养丰富,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尤其独特的是,乳猪在哺乳期任何日龄阶段屠宰食用绝无奶、腥膻等异味。   其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1.8%,高于普通猪31.1%—70%;脂肪低,仅占普通猪的18.86%—28.10%,热量也较低,是普通猪的60.85%—76.1%。钙磷含量和比例几乎与鸡蛋完全一致;巴马香猪肉营养全面,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且含量普遍高于普通猪,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猪的226%。更为独特的是,巴马香猪肉中含有一种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质,它具有多种药理性,可使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抗炎物质增多,使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减少,起到预防血栓形成,有较强扩张血管的活性,对美容和保健有特殊效果,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独特功效,非常适宜制作老年食品,完全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所以早在宋朝便成为皇室贡品,当今作为老年食品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下一篇:巴马神酒

东兰板栗

  栗,属壳斗科植物,在东兰种植有悠久的历史。   东兰板栗树寿命长、产量高,产果期长达50年以上,甚至100年,被人们称为一年种百年收、一代种多代收的“摇钱树”。目前全县约有1000多蔸百年以上的“寿星”板栗树,至今仍果满枝头。1991年以来,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东兰县又引进了全国有名的“九家种”板栗与本地板栗嫁接,培育了具有矮化、早熟、高产、果粒大、结果快等优势的杂交板栗,目前全县板栗东兰油栗面积达20万亩,挂果6万亩,年产量700多万公斤。2001年8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板栗之乡”。   东兰板栗以香栗为主,以其皮薄、色泽光亮,外形美观,肉质细腻,香甜可口著称,单果重15——19g,富含蛋白、糖、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与其他地方的板栗相比,具有高糖分、高淀粉、低脂肪、蛋白适中等特点。其蛋白质含量占9.98%,脂肪含量占2.88—3.75%、糖分含量占19%、淀粉含量占72.5%,比普通大米高7%,比小麦高5.6%,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C和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   东兰板栗既可熟食,也可生食。熟食粉酥、香甜宜人,生食清甜香脆,被人们誉为果中珍品,其营养价值可与大米媲美,故又有“铁杆庄稼”之美称。   板栗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这样的记载:板栗仁,“肾病者服之”。每日早、中、晚各食数粒,对老年肾亏、尿频、腰腿乏力等颇为有效。北宋散文家苏轼曾经患过软脚病,久治不愈,后来遇到一位山翁,告诉他每早用鲜板栗10粒捣碎煮汤服,果然连服数日而愈。于是他高兴地写下:“老夫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的诗句。清代的慈禧太后也很喜欢食板栗,她要御膳房用上等板栗精细加工磨粉,再配上冰糖,蒸成栗子窝头,供她每餐用。   近年来,国内外医药界研究发现,板栗还具有顺气补血、湿肠补肾、止坷润肺、健脾益精等多种功能,故也称“药果”。产品远销中外各地。   下一篇:墨米火麻养生鸡

都安山羊

  都安山羊品种形成历史悠久。据《都安县志稿》(民国)中食货志记载,畜牧产量调查表“本县家畜,大的如牛、马、猪、羊;小的如鸡,惟山地则兼养羊”。山羊已列入地方的畜产,当地少数民族凡婚、丧、嫁、娶等都有杀羊祭祀的风俗,饲养山羊历来就是当地群众生活必须用品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都安山羊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和当地群众长期选育而成。 都安山羊板皮板质均匀,薄而轻韧,弹性好,纤维细致,是高级制革原料和出口的畅销物资;肉质嫩滑爽,肉泡清甜,营养丰富,全羊可加工成清炖羊肉、羊包肝、焖羊蹄、鲜脆白切肚等60多种菜肴,成为区内外宾馆酒店的主菜,其中“美容长寿汤”苦而甘甜,长期饮用能延年益寿,“山珍羊扣”肥而不腻,“羊肉火锅”令人回味无穷。利用优质山羊肉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原始方式熏腊烧烤制成腊羊肉,风味特奇,是送礼待客的绿色佳品。 1979年,广西区畜牧局组织开展对都安山羊进行调查、测定,1983年将都安山羊列入广西地方品种,载入《广西家畜家禽品种志》。都安县曾列为全国养羊基地县,2003年9月被中国品牌宣传保护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都安山羊之乡”。 上级业务部门每年均划拨专项经费实施都安山羊地方优良品种保种选育工作;2005年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编制都安山羊综合标准——“DB451228/T01-2005都安山羊品种及种羊评定”,“DB451228/T02-2005都安山羊繁育技术规程”,“DB451228/T03-2005都安山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DB451228/T04-2005都安山羊防疫技术规程”,“DB451228/T05-2005都安山羊标识、运输”等五个标准,并发布实施。2009年,国家农业部下达资金150万元兴建都安山羊保种场,经过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已于2010年4月建成并交付使用,该保种场目前存栏山羊850只,有效带动都安山羊产业发展,2015年全县山羊饲养量达63.62万只。   都安山羊产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分布于该县周边的马山、大化、巴马、东兰、平果、河池、忻城等县,是我县南方喀斯物山区的一个肉用山羊品种。都安山羊品种于1983年被录入《广西家畜禽品种表》,都安县曾列为全国养羊基地县,2003年9月被中国品牌宣传保护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都安山羊之乡”。都安山羊肉质细嫩,板皮轻韧,抗病力强,行动敏捷、善于爬高山攀悬崖,很适应南方高温多雨的石山气候环境,毛色黑色、麻色,也有白色和黑白花色,周岁龄体重25公斤左右,成年羊体重达40—50公斤,屠宰率为39.0—49.5%。   都安山羊板皮板质均匀,薄而轻韧,弹性好,纤维细致,是高级制革原料和出口的畅销物资;肉质嫩滑爽,肉泡清甜,营养丰富,全羊可加工成清炖羊肉、羊包肝、焖羊蹄、鲜脆白切肚等60多种菜肴,成为区内外宾馆酒店的主菜,其中“美容长寿汤”苦而甘甜,长期饮用能延年益寿,“山珍羊扣”肥而不腻,“羊肉火锅”令人回味无穷。利用优质山羊肉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原始方式熏腊烧烤制成腊羊肉,风味特奇,是送礼待客的绿色佳品。   近年来,都安县先后实施了“山羊杂交改良技术推广”、“羔羊生产配套增产技术推广”、“万只商品山羊饲养示范”、“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等项目。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大力发展养羊业,并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使都安山羊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不断提高。年山羊饲养量达34万只,出栏15万只,主要销往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地域范围   都安山羊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的安阳镇、高岭镇、澄江乡、地苏乡、东庙乡、保安乡、大兴乡、下坳乡、板岭乡、永安乡、三只羊乡、龙湾乡、菁盛乡、拉烈乡、拉仁乡、九渡乡、隆福乡、百旺乡、加贵乡等19个乡镇,其中主产区是澄江、高岭、地苏、大兴、龙湾、菁盛、拉烈、下坳、九渡、加贵等10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1′08″~108°30′30″,北纬23°47′41″~24°35′00″,保护面积为4095平方公里。年饲养总量为51万只。   下一篇:竹藤编织

罗城野生毛葡萄酒

  罗城自古民间就有用毛葡萄土法酿造红葡萄酒的习惯,清康熙皇帝谥封的“天下第一廉吏”罗城知县于成龙在离任时,当地民众用珍藏多年的土酿红葡萄酒相赠,以表深深的爱戴和惜别之情。1928年5月,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秦仁昌在罗城采集野生葡萄标本,并在英、美、德等国刊物发表论文,引起了世界植物学术界的关注。1989年,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振宁等教授深入罗城考察,证明了野生毛葡萄是广西九万大山的特有新种植物,定名为罗城毛葡萄。2000年,经法国技术权威机构鉴定,罗城野生毛葡萄酒含有两种独特的物质是其他葡萄酒所没有的。   罗城多山,且山区的土壤、光照、降雨等自然条件都非常适合野生毛葡萄的生长,尤其是该县的工业化程度低,使野生毛葡萄得以在无公害的环境下生息繁衍,实为得天独厚的宝地。以野生毛葡萄酿制的罗城萄萄酒,色呈琥珀,外观深红透亮,色泽典雅;细品则甜中微酸、醇厚爽口、舌齿生津、余香隐隐,酒味层次丰富细腻,堪称色、香、味俱全。    2000年9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认定为“中国野生毛葡萄之乡”。以这种无工业污染的野生毛葡萄为原料,利用传统工艺技术,低温发酵,经多年陈酿精制而成的罗城野生毛葡萄酒,保持了原果的风味和特点,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特别是含有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的碘、硫、钾、磷、钙、Vc、Vb2、Vb6、Vb12。   罗城野生毛葡萄酒不含任何包素,酒液呈宝石红色。酒质醇厚,果味独特,入口留香,沁人心脾,是饮用和馈赠的佳品。多年来,产品在区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该酒曾荣获广西“优质食品奖”,全区酒类评比总分第一名,1998年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大庆指定产品,1999年荣获首届世界酒业成果博览会国际金奖,1999-2005年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质量保证产品,全国质量信得过食品,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专用红酒,2003年、2005年广西名牌产品,2004年获得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产品认证。下一篇:罗城仫佬族走坡节

河池环江香猪

  环江香猪,产自环江县东兴乡、明伦乡,那是香猪的发源地,有专供烤香猪的禾草,烤出的味道绝对独一无二,香脆嫩滑,是环江特产之一。     环江香猪作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特产,宴席上的珍馐,以其独特的鲜香风味而饮誉大江南北,名扬五湖四海。    ——独特地理环境的产物。据民间流传,香猪在环江安家落户始自明朝,可谓历史悠久。环江一带的明伦、龙岩、驯乐等乡,地处九万大山腹地,属环江县的边远高带,大部分是海拔500-800米的峰丛峪地,土石山区地面日照时间短,作物生长期长,交通闭塞,山路遥,在这样独特的环境条件下,导致了这个微型地方猪种的形成。6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不进步,人们以解决温饱为目的,倾向于饲料养体型大、生长快的良种猪,把体型矮小、生长缓慢的香猪品种打入冷宫,致使这一珍种从那以后数量大减。1978年暨南大学实验动物所与环江县畜牧部门合作,重新挖掘正宗品种,立项研究,借助于宜北那悠闲的青山绿水和宜人的气候,用富有的杂粮豆类和集山川灵气而成的山藤野菜,作为香猪的主要饲料,再配以适量的、独在而珍稀的香糯、香粳喂养,以圈养为主,日喂两餐。经过几年的合作开发,终于成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讲究营养美食的饮食转向,从而使这个猪族中的“名门贵族”重新博得人们的厚爱,并获得较快的发展。           环江香猪除了生活存于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享受用独有的饲料外,还由于“世代相袭”的闭锁繁殖手段,杜绝外血统的导入,从而造就了“黑珍珠”、“肥冬瓜”的特异体貌:一是矮小,一般二月龄体高19厘米,体长40厘米;二是体黑,从头到脚一身黑,就连坚硬的蹄子和细细的毛尖,也都油黑光亮;三是皮薄,乳猪为0.05厘米,成年猪为0.16厘米;四是骨细,仅占体重的7.9%;五是轻型,双月断奶重4-8公斤,成年体重60公斤左右;六是耐劳,调运乘车两天两夜,经受千里饥渴,很少昏亡。香猪以上的特有种质,遗传基因都已十分稳定,没有变异。      环江香猪一般6公斤左右宰杀最为理想。烫去毛后,用糯米稻草烧燎至皮呈金黄色。其肉或烧烤或清煮均可。烧制的清脆可口,香气四溢;白切的鲜嫩可口,清香飘逸。两者均无腥味,多吃不腻。但佐料不可缺,白切香猪食用时必须制作一碗配有醋精、马蹄香、生姜、辣椒、香蓼、葱白、蒜泥、豆腐乳、饼干粉末、香油等佐料的盐蘸,使其味更美。年节宴会,助你食欲大进,酒兴陡增,若不自我克制,将是“家家扶得醉人归”。    环江香猪不仅肉嫩味美,而且营养成分也独具一格。    环江香猪的轰动效应,环江县的“父母官”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1993年秋,办公大楼传出了令人振奋的决策:立即成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发总公司”;力争两年内实现四个“万头香猪乡”。紧接着,县香猪开发总公司与福建省莆田市德发汽车营运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书,联合在环江建立香猪饲料养基地和香猪批发市场,实行产、供、销一条龙经营服务,条件成熟时兴办香猪罐头的明伦、东兴、龙岩、驯乐等乡相继成立了香猪开发公司,组织发动这几个乡的群众,家家户户成为饲养香猪场。目前,明伦乡已实现了“万头香猪乡”。      俗话说:“一家养女百家求”。1994年3月中旬的广西国际民歌节经贸科技商品交易会,环江香猪誉满邕城。毛南山乡展览厅的“天下美食,环江香猪”八个充满诱惑色彩的大字,引各地商贾竞折腰。烤制香猪每斤优惠价35元,活香猪每头(6公斤)优惠价140元,送展的40多头不到半个时辰便抢购一空。广西电视台现场采访了环江香猪生产销售情况,并在交易会播出,使环江香猪在烟花三月的南宁大放光彩,出尽风头,名扬世界。目前,区内外一些出口部门及港、台商人已来洽谈合作开发,广州、深圳、惠州、顺德的一些业务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也陆续前来联系定货。      一方水土一方物。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你若到环江来,不仅可以目睹香猪市场的风采,而且可以大饱口福。再去游览那赐香猪灵气的秀丽山川,会使你回味无穷,流连忘近。   下一篇:环江苗老窑酒

巴马火麻

  巴马火麻的火麻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食品与油料,是植物中最集中、最完整、最平衡的必需氨基酸和必需脂肪酸的来源。火麻籽中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脂肪、矿物质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是一种十分优异的蛋白质来源。火麻油是植物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也是惟一能够溶于水的油,是被公认的最具营养平衡性的油脂。火麻从原料种植至终端产品开发,有着较长的产业链,能拉动相当多的产业发展,随着火麻在纺织、造纸、食品、医药等工业领域的扩大利用,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巴马县的石山地区面积宽阔,生态环境优越,具备规模种植有机火麻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石山地区农户具有种植和食用火麻的历史传统。2013年,全县火麻种植完成5万亩,总产量为约700吨,实现产值700万元。   巴马县火麻籽消费以企业收购加工、食用消费以及农户自用为主。加工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火麻油、火麻汤料、火麻仁、火麻糊、火麻系列化妆品等。县内较大的火麻加工企业为巴马常春藤生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巴马百岁寿星健康长寿产业有限公司。食用消费方面,食用火麻汤、火麻粥已经成为游客前来巴马旅游度假、养生的一种消费时尚。   火麻油俗称“长寿麻”或“长寿油”,是一种纯天然植物油,是世界著名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和近邻的东兰、凤山、大化县少数民族群众经常食用的优质保健油料,它富含大量微量元素和不饱和脂肪酸,长期食用能有效补充人体必需营养素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脂、血压、血糖等功效,润燥滑肠、有益心脑及血管的健康,可延年益寿。巴马火麻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亚麻酸、维生素及锌、锰、钙、镁、钾、铁矿物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脂肪含量达42.6%,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达78.1%。 火麻油味道清香,油而不腻,含有油酸、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润燥滑肠、滋养补虚、降低血压和胆固醇,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近三十年来科学家对巴马老人的研究发现,巴马长寿老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发病率低于其它地区,其中与长期食用火麻有密切关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巴马火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巴政发〔2012〕6号   广西巴马印象生活体验产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MHM 01-2005《巴马火麻》    巴马火麻质量技术要求   一、源植物   1(Cannabis sativa Linn)。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以石灰岩为主,成土母质为石灰岩,土壤有机质含量≥0.8%,pH值6.5至7.0。   三、栽培管理   1.播种:2至3月种植,每667㎡(亩)用种量250g至500g。   2.定苗:播种后1个月,每667㎡(亩)定株800株至1200株。   3.施肥:每667㎡(亩)目标产量15kg,须施用100kg腐熟有机肥。每三年土壤施一次硼肥,每667㎡(亩)施用量为20kg至30kg。开花期喷0.03%的硼酸钠。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火麻籽80%成熟后可采收,采收后及时摊开风干。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火麻籽形状为扁卵圆形,尾部尖,壳硬而脆,表面光滑棕黑色曲型花纹。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蛋白质(%) ≥   22.0   脂肪(%) ≥   25.0   维生素 E(IU/Kg) ≥   300   含水量 (%) ≤   12   千粒重(g)   15~18   不饱和脂肪酸 (%) ≥   24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下一篇:巴马珍珠黄玉米

南丹瑶鸡

  地域范围    南丹县的城关、大厂、车河、芒场、六寨、月里、中堡、罗富、吾隘、八圩、里湖十一个乡镇   特定品质     南丹瑶鸡单冠直立,冠齿6-8个,喙黑色或石板青色,脸、冠、肉垂均为红色,耳叶红色或蓝绿色。公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为主,黄黑色次之;母鸡羽色有麻黑色、麻黄色两种。胫细长,胫、脚趾为石板青色,脚距发育较早,约有40%左右具有胫羽,少数有趾羽。体躯呈梭形,胸骨突出。   文化典故     南丹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原是野鸡群种,产于深山老林中,经当地白裤瑶族捕猎后驯化繁育而形成的优良地方鸡种。被认定为广西四大名鸡之一。    南丹瑶鸡原产于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两个民族乡,海拔800-1000米的瑶族村寨中,是当地白裤瑶族同胞在其独特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闭锁繁育形成的优良地方鸡种。它具有体型紧凑,肉质结实细嫩,肉味鲜美,觅食力强,耐粗食,抗病力强等特点。皮肤颜色多为白色,少数为乌皮,按体重大小分大型和小型,以小型白皮为代表。    南丹瑶鸡单冠直立,冠齿6-8个,喙黑色或石板青色,脸、冠、肉垂均为红色,耳叶红色或蓝绿色。公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为主,黄黑色次之;母鸡羽色有麻黑色、麻黄色两种。胫细长,胫、脚趾为石板青色,脚距发育较早,约有40%左右具有胫羽,少数有趾羽。体躯呈梭形,胸骨突出。    南丹瑶鸡公鸡性成熟期为90-100日龄,母鸡开产日龄为120-140天。成年母鸡年均产蛋100枚,平均蛋重41-54克,种蛋合格率97%,种蛋受精率93%,受精蛋孵化率91%。公鸡90日龄体重达1.5公斤,母鸡115日龄体重达1.3公斤。瑶鸡瘦肉多,皮下脂肪少,皮脆肉香。烹调方法:清水鸡,亦称月婆鸡(清水2-3斤煮沸,加姜片75克、盐适量、放入切好的生鸡肉一块煮)是瑶鸡首选煮法,汤清甜爽口。黄焖鸡次之,白切鸡也是较受欢迎的吃法之一。    主要特性:南丹瑶鸡属肉用型鸡种。多数鸡主翼羽、主尾羽、胫、喙都是黑色,副翼羽为黑黄色,单冠,虹彩棕黄色,肉垂和耳垂为红色。公南丹瑶鸡羽色以金黄色、棕红色、黄黑色较多,母南丹瑶鸡以麻黑色、黑白花、土黄色较多。成年南丹瑶鸡体重:公3537克,母2262克。成年南丹瑶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2.5%,母90.0%;全净膛,公77.0%,母86.1%。南丹瑶鸡开产日龄180~210天,年产蛋60~80个,蛋重48克,蛋壳呈褐色。   下一篇:南丹巴平米

东兰乌鸡

  东兰三乌鸡其肉质细嫩,肉味鲜浓,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东兰乌鸡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东兰乌鸡是中国特有的肉用、药用、观赏兼用型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之一,又名东兰三乌鸡。   东兰三乌鸡是广西东兰县农村传统养殖的地方优良家禽品种之一,因其毛、骨、肉三者皆黑而得名,公鸡1也呈黑色。东兰三乌鸡体型中小型,成年公鸡体重1.3~2.5公斤,成年母鸡1.1~2.0公斤,母鸡150~180日龄开产,年产蛋120~150枚,平均蛋重48克。      东兰三乌鸡,其肉质细嫩,肉味鲜浓,美味可口,营养价值高,含有1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氨基酸总量母鸡达18.52%,公鸡达20.53%;此外,还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等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B1、B12、维生素C和E族。东兰三乌鸡年产100多万羽。   由于东兰三乌鸡具有以上的优势和特点,东兰县于2001年8月被授予“中国三乌鸡之乡”,2002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家禽品种鉴定委员会审定为广西地方特色家禽品种。   2013年,东兰县畜牧管理站申报的“东兰乌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东兰乌鸡划定的产地地域保护范围:东兰县东兰、隘洞、长江、金谷、巴畴、切学、长乐、武篆、花香、泗孟、兰木、大同、三弄、三石等14个乡镇14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5′00″~107°43′00″,北纬24°13′00″~24°51′00″。下一篇:三乌鸡

南丹黄腊李

  南丹黄腊李原产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罗富乡,在当地已有一、二百年的种植历史,是南丹最著名的传统土特产之一。南丹位于广西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温带落叶果树分布带向广西丘陵亚热带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混交分布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复杂而独特,孕育了别具地方特色的李中珍品——南丹黄腊李,其果实端庄,色彩亮丽,外观琳珑剔透,果肉酸甜适口,质地爽脆,风味、口感独特,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蜚声广西区内外,九十年代初被国内果树专著收录为优良地方李子品种,是南丹特色水果的典型代表,被授予广西河池市“优质农产品”和“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7月,南丹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黄腊李基地”。   黄腊李产于广西南丹县罗富、小场一带,是南丹县特有的李果品种,它的种植有着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黄腊李明清时期的贡品。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南丹黄腊李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1983年至1993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关部门连年调查和鉴评,认为其“早结、高产、稳产、盛果期长、品质优良、色美味甜肉脆,是我国目前有推广价值的优良品种”。   黄腊李果大,均匀,色泽鲜艳,果品直径一般4—5厘米,平均果重53.2克,最大达62.2克。其果面底为金黄色,成熟时有鲜红霞色,看起来黄亮黄亮的,在红霞色的点缀下,似少女羞怯的红晕,可爱之极。   果面还有一层薄薄的腊粉,对果实形成严密的保护,果皮极薄,易剥离,肉质细嫩,纤维少,淡桔黄色,肉质厚,一般1.39厘米左右,酸甜适中多汁,香味浓郁。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果部门检测,可溶性固形含量为10—12%,总糖含量为8.2%,还原糖7.45%,蔗糖1.52%,总1.24%,维生素C5.71毫克/百克,水分86.5%,PH值3—4,常温下果实可贮存6—8天,每年6—8月成熟上市。   地域范围   南丹黄腊李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行政区域内的城关、罗富、吾隘、大厂、八圩、里湖、芒场、车河、六寨、月里、中堡等11个乡镇及其所辖的行政村。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07°1′-107°55′,北纬24°42′-25°37′之间,区域面积为3916平方公里。保护面积1000公顷,产量3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南丹黄腊李果实近圆球形~扁圆形,果顶平微凹,梗洼深、广;缝合线明显,两侧稍不对称;果皮有光泽、腊黄色、有红斑。果粉厚,灰白色。平均单果重53克。果肉黄色,内质爽脆、细腻、汁多、清甜。种核小,粘核。2、内在品质指标:南丹黄腊李可溶性固形物占比≧11%,总糖(以葡萄糖计)占比≧7%,总酸(以柠檬酸计)含量≦1.3g/100g,可食率>95g/100g。3、安全要求:南丹黄腊李实行无公害化、标准化生产,产品符合《NY/T2798.4-201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中第四部分:水果的标准要求。下一篇:南丹长角辣椒

东兰黑山猪

  东兰黑山猪   广西   东兰县畜牧管理站    东兰县所辖东兰镇、隘洞镇、长江镇、巴畴乡、金谷乡、泗孟乡、武篆镇、兰木乡、三石镇、三弄乡、长乐镇、切学乡、大同乡、花香乡共14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5′~107°43′,北纬24°13′~24°51′下一篇:春榔舞

都安书画纸

  都安书画纸厂生产的“龙凤”牌高档书画纸由于原料独特及抽取含有微量矿物质的地下河水用于造纸,纸质洁白、细韧柔软、墨韵独特,既有纱纸、皮纸强韧的拉力,又有宣纸受墨如黛、晕化水墨的效果,是供书、画、表、拓等高级艺术用纸,多年来深受画界的青睐。下一篇:都安野生红葡萄酒

大化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大化镇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都阳镇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岩滩镇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共和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贡川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百马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古河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古文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江南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羌圩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乙圩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北景镇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板升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七百弄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雅龙乡 七百弄风景名胜区 天下第一弄 红水河奇石艺术馆 大化岩滩湖景区 红水河百里画廊景区 龙着休闲度假区 八十里画廊 古河革命纪念馆 奇滩怪峡 乌龙岭景区 高峡平湖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六也乡 七百弄鸡 大化大头鱼 大化旱藕粉丝 大化红皮花生

大化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