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甘肃省 >>陇南 >> 宕昌县

宕昌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哈达铺当归

  哈达铺当归种植区域主要位于宕昌县北部的岷山山系与西秦岭交错边缘地带。区域内有哈达铺镇等十三个(镇),种植面积9.2亩,产量达2.3万吨。 哈达铺当归的栽培史堪称源远流长。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公元505年)北魏封宕昌王世子梁弥博为宕昌王,是年,梁弥博向南梁贡献甘草、当归。这是哈达铺当归见于史籍的最早准确年代。我国现存的最早“本草”《神农本草经》《汉代医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等史书都有记载宕昌当归的文字,唐代苏敬编著《新修本草》云:“当归今出当州,宕州最良,多肉少枝气香。” 哈达铺当归其生产历史悠久,产量可观,质优品高,现已深受国内外商人的厚爱。宕昌作为当归的主产区,全县31个乡(镇)均有种植,哈达铺、理川最具岷归的生产条件,是生长的良好地区。 我县把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作为提升中药材质量效益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建设“绿色、道地”药源基地的要求,加强与科研院校和制药企业的合作,采取“政府抓规划指导、公司(院校)合作建基地、技术人员跟踪服务、乡村两级狠抓落实、县上适当落实补助”的方式,通过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严格按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加大关键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2014年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当归7.2万亩,当归产业已成为宕昌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重点支柱产业,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发展前景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地域范围   主要位于宕昌县北部的岷山山系与西秦岭交错边缘地带。东经104°01′—10448′,北纬33°46′—34°23′,海拔2000—3000米,地形由东向西逐步走高,东临礼县,南接宕昌县临江,西北环接岷县。区域内有哈达铺镇、阿坞乡、理川镇、八力乡、庞家乡、南河乡、何家堡乡、木耳乡、兴化乡、车拉乡、将台乡、贾何乡、城关镇等十三个乡(镇),176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456.1平方公里,当归种植面积6000公顷,产量达2.25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哈达铺当归根系肉质呈圆锥状,归形端正美观,归头粗大,归身长而肥壮,侧根少而均匀;鲜归切面米白色,干归导管组织排列成菊花状,呈淡黄色,髓心小,油滴明显,皮层薄,质地细密紧实,口嚼无渣,气味浓郁深厚;归身长20—35㎝之间,归头长5—8㎝,平均单株150g以上。 2、内在品质指标 哈达铺当归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丰富,锌≥21mg/kg、铁≥300mg/kg、钙≥2.5mg/kg、锰≥13mg/kg、磷≥5mg/kg,镁≥1.5 mg/kg。 3、安全要求 哈达铺当归生产严格按照《NY5318-2006 无公害食品参类》要求执行,生产应按照《陇南市哈达铺当归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和田间投入物,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禁使用植物生长激素,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宕昌党参

  宕昌党参品质优良,与纹党相提并论,驰名中外。早在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874年)外销300余担。民国32年(公元1943年)总销量为500担,每担重360斤,共计18万斤。党参在全县各地均能生长,从1965年以后逐渐变为家种,80年代始大量种植。种植面积最多的有狮子、新寨、官亭、竹院、好梯、南阳等地。全县年种植面积4000亩以上,总产量50万斤。1984年获外经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年出口20-30万斤,创外汇30万美元。   药用功能党参品种多,其中纹党质量最优,根供药用,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主治因脾肺气虚所致的病症,可代人参补脾益肺,扶正祛邪。   宕昌县是党参的主产区之一,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在6万亩左右,是宕昌五大主导药材之一,该县的官亭、狮子、竹院等乡镇主产多年生的纹党,好梯、南阳、韩院等乡镇主产当年采挖的白条党,均采用无公害化种植,品质优良,深受省内外客商的青睐。   宕昌党参   地域范围   宕昌党参种植区域主要位于宕昌县东部的西汉水上游的好梯河流域、良恭河流域以及良恭河流域与白龙江流域相接的高寒阴湿地带,东经104°36′—104°47′,北纬33°55′—34°02′,海拔1800—2400m,地形由东向西逐步走高,东临礼县沙金乡,南接武都区,西接临江乡毛羽山村,北至兴化乡磑子坝村。区域内有好梯、韩院、南阳、兴化、竹院、狮子、新寨、官亭、两河口9乡镇的109个行政村,区域面积1225.2平方公里,种植党参面积5.6万亩,年产党参4.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主根形状多呈长圆柱形,近梢渐细,顶端有一膨大的根头,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俗称“狮子头”;根粗壮而分枝少,上部光滑或近光滑;主根肥大、肉质,鲜条白色,尾端断裂处有黑色胶状物质,干后外皮呈米黄色,头茎至分叉有环形横纹,侧根呈纵纹,断面髓部米黄色,质地紧密嚼之甘甜无渣。味甘,具特异香味。药用价值高。 2、内在品质指标 宕昌党参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锌≥20mg/kg、铁≥400mg/kg、钙≥2mg/kg、锰≥15mg/kg、磷≥2.5mg/kg,镁≥1.5 mg/kg。 3、安全要求 宕昌党参生产严格按照《NY5318-2006 无公害食品参类》要求执行,生产应按照《陇南市宕昌党参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和田间投入物,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禁使用植物生长激素,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宕昌大黄

  大黄别名生军、将军、锦文、葵叶大黄等。为蓼科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在宕昌各地均有栽种,种植面积大的地方有竹院、好梯、狮子、官亭、秦峪、新寨、南河等乡镇,1984年曾获外经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2015年,宕昌大黄通过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宕昌县是大黄的主产区之一,闻名国内外的“璇黄”就产在礼县的璇水乡和宕昌的竹院乡一带。大黄已成为宕昌五大主导药材产品之一。   宕昌大黄早在唐代时便由野生变为家种,世代相传栽培技术,俗称“中国大黄甲天下,铨水大黄享盛名”。宕昌县南阳地区与铨水山川相连,河流贯通,土质、水分、气候相同,两地所产的“双鹿牌大黄”,质优品高,远销欧洲各国。   大黄是中药材的四大名药之一,其药理用途十分广泛,主要功效为:破淤活血,攻下泻热,抗菌消炎,保肝利尿,调解免疫,延缓衰老,降脂减肥,抗肿瘤,止血止痛等。而且,还用于配制果糖、饮料、香料、酿酒和做工业染料等行业。   早在公元753年时,宕州大黄被鉴真和尚东渡“I本时捎去,与“I本大黄杂交,形成了日本纹州大黄。从此,宕昌大黄便山野药变为家种,世代相传,俗称“中国大黄甲天下,锉水大黄素盛名”。本县南阳地区和锉水交界,土质、水分、气候相同,西地所产:双鹿牌大黄”质优品高,远销欧州各国。   大黄在本县各地均有分布。解放后开始栽种,种植面积大,产量多的有竹院、好梯、狮子、官亭、秦峪、新寨等乡。全县年均种植面积3000-4000亩,总产量12。多万斤。1984年获外经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年出口20-30万斤,创外汇38万美元。   药用功能植物名掌叶大黄,属石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多生长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地阴湿处,性喜凉爽湿润,忌高温耐严寒,能安全越冬,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活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忌粘土,忌连作。性味苦、寒,含有草酸葱醒内衍生物的泻下成份,有攻积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癖,利胆退黄之功效,主治因肠胃实热积滞所致的便秘腹痛,因火热亢盛引起的吐血,咽喉种痛,目赤口疮,牙痛,以及换血阻滞,湿热黄胆等症,因性寒,会伤元气,耗损阴血,大黄气味浓厚,沉而降,生用攻下力猛,称药中之将军,炒用缓下,炒炭止血,邪气在上,非酒不止,必用酒浸引上,称润军,故大黄乃足太阴、手风阳阳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   地域范围   宕昌大黄种植区域主要位于宕昌县东部西汉水上游的良恭河、竹院河、好梯河流域和岷江流域的海拨在2000~3000米的高寒阴湿地带。东经104°01′~104°48′,北纬33°46′~34°23′,地形由东向西逐步走高,东临礼县,南接武都区,西至迭部,北接岷县。区域内有阿坞乡、哈达铺镇、理川镇、八力乡、庞家乡、南河乡、何家堡乡、木耳乡、兴化乡、车拉乡、将台乡、贾河乡、城关镇、新城子乡、临江乡、甘江头乡、两河口乡、沙湾镇、官亭镇、新寨乡、狮子乡、南阳镇、好梯乡、竹院乡、韩院乡等25个乡镇,334个行政村,区域面积3333.1平方公里,2013年大黄种植面积4260公顷,年产量为3.8万吨。

宕昌紫皮大蒜

  紫皮大蒜,因皮色紫红、瓣如莲花而得名,主要产于哈达铺等乡镇,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头大、瓣大、蒜汁浓厚、味重等优点,能够持久贮存而不生芽,是畅销省内外的传统土特产。    紫皮大蒜属百合科多年生宿根植物。茎高2-3尺,叶为绿色带白粉的细长稍厚的扁平状,夏季抽梗,开淡紫色伞形花序,花谢后结球。球内为种子。地下茎呈灰白色、紫红色肥大的圆球状,球茎上生有数条纵裂,分为数瓣,即为大蒜头;或有球茎不分瓣而为整块者,称"独头蒜",最为珍稀。春播夏收,生长期约60-120天左右。    紫皮大蒜的营养极为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钙、磷、铁及维生素A、B1、C等。生食香辣可口,开胃提神。紫皮大蒜含有大蒜素,中医学上用散寒化湿、杀虫解毒药。性温,味辛,主治感冒鼻塞、肺虚、久咳、百日咳、泄泻、痢疾等症。鳞茎含有挥发性的大蒜辣素,具有抗菌、抗滴虫作用,除治疗菌痢、阿米巴痢疾外,亦用治肺结核、钩虫、滴虫等病。    哈达铺地区气候凉爽,土地肥沃,属红淤黄土土壤,是紫皮大蒜生长的最佳场所,当地群众种植紫皮大蒜有着悠久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当地蒜农最讲究用鸡粪和炕土作种蒜用肥,忌用化肥。这一地区处产紫皮大蒜50万公斤以上。   

刺龙芽

  刺龙芽其嫩茎叶作蔬菜食用,不仅风味清香独特,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其富含人体需要的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等多种氨基酸,16种以上无机营养元素,在日本被誉为“天下第一山珍”。野生刺龙芽在长期的自然进化中形成了高抗病虫害及耐瘠薄的生存能力,可以不用化肥农药进行人工栽培,是现代餐桌上难得的天然绿色食品,其嫩茎叶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日本、韩国被视为高档蔬菜,市场前景看好。刺龙芽茎叶的药用及营养价值很高,植株总甙含量是人参的2.5倍,中医学研究认为,楤木对人体具有兴奋和强壮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各种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消炎、镇静、利尿、强心、活血止痛、怯风除湿、补气安神,强精滋肾之功效,进行楤木蔬菜栽   刺嫩芽也就是龙芽葱木,是一种珍贵的山野菜,是出口创汇的AA级森林绿色食品。   宕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段,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物产众多,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宝地。   刺嫩芽也就是龙芽葱木,是一种珍贵的山野菜,是出口创汇的AA级森林绿色食品,在宕昌县的各个乡镇均有大量的刺嫩芽。   龙牙楤木是多年生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1.5~6m。树皮灰色,密生坚刺,老时渐脱落,仅留刺基;小枝淡黄色,有针状刺。叶互生,有柄;二至三回单数羽状复叶,连叶柄长可达1m,叶柄、叶轴和小叶轴通常有刺,最终小叶5~10对,基部外侧另有单生小叶1片,卵形或椭圆卵形,长5~15cm,宽2.5~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边缘有疏锯齿,上面绿色,下面带灰绿色。秋季开黄白色花,伞形花序聚生为顶生伞房状圆锥花序,浆果状核果,球形,熟时黑色,具5棱。   

龙爪

  龙爪又称木剑芦荟, 小木芦荟,原产于南非,叶汁极苦。目前在日本进行商品化生产,日本人认为木立芦荟是最好的药用芦荟品种。用木立芦荟加工成芦荟干粉。可医治各种疾病。在医学上,木立芦荟已经被检验出具有很多有效成份,是一种公认最有效的品种。在药用方面,叶子除了可以生吃、榨果汁外,还可以加工成健康食品或化妆品等。由于容易处理,它也适合用作食用的家庭菜。它很早就被视为民间药草,而广受欢迎的民用芦荟就是指这种木立芦荟。茎高可达1~2米,茎上长侧芽,其形像树。叶轮生,宽3~4厘米,长30厘米左右,厚1~1.5厘米。秋冬开橙红色花。生长两年以上,单叶重40克左右,老叶药效好。在药用方面,叶子除了可以生吃、打果汁外,还可以加工成健康食品或化妆品等,内含抗癌成分,能治疗糖尿病等。由于容易处理,它也适合作食用的家庭菜。也可用在美容上。   

油面茶

  油面茶市内各区县均有,且做法不一,尤以康县北部最具特色、将炒熟的白面加水煮沸,调以薄荷、霍香等香料,加上康县特产大叶绿茶,盛碗后再调以炒熟的核桃面、鸡蛋丁、豆腐丁、洋芋丁等。或名“三层楼”,或名“五层楼”,成县则泡煮麻花(馓子)。香味浓,口感好,久食养人。现进入饮食市场,颇受欢迎。   

陇南甜柿

  甘肃陇南渭河流域的柿子,果实肥硕,肉厚香甜,营养丰富,柿子加工制柿饼,酿柿酒,造柿醋,做柿糖,色味俱佳,柿饼有健胃润肠、止血解毒、降血压等功效.

甘肃大红袍花椒

  甘肃大红袍花椒:传统产品,省内分布较广,有大花椒、大红袍、小红袍3种。以陇南所产大红袍为最佳,又称伏椒,果柄基部两侧有二小肉状物,俗称耳朵,为区别于他种的主要特征。

宕昌县当归

  药材以当归最佳,与“岷当”齐名。 八力乡:盛产当归,尤以红芪出名。

红军锅盔

  红军锅盔是哈达铺有名的风味美食之一,制作历史悠久,色样繁多,底平面突,突面形似牡丹,状如头盔,故名锅盔,也称穹锅。用特制火锅灰烧而成,食之干酥,清香可口,回味悠长。锅盔是哈达铺人民当年献给长征红军的最高级食品。后来,哈达铺人民将锅盔的外观改成由八个瓣组成,象征红军的八角帽,名字也改为红军锅盔,以此纪念。   

狼牙蜜

   狼牙蜜因蜜源是狼牙刺而得名。狼牙刺是一种野生小灌木,花呈白黄色。每当清明过后,地处陇南山区的两当县百合盛开,狼牙刺竞相争艳,成群的蜜蜂从省内外云集而来逐花夺蜜。狼牙蜜可称得上是蜂蜜中的上品,是甘肃省著名的特产。

陇南酿皮

  面皮(酿皮)市内各区县均有,做法大致相同,但风味不一。直接将面揽入水中,成稀糊状,上笼蒸熟者为面皮;将面团放入清水中反复搓洗,分出面筋,上笼蒸熟者为酿皮。调料也因地而宜,武都主要调入草果、山赖等调料,呛煮的醋、盐、油泼大蒜、油泼辣椒;其他县则有另调酱油的,或加入芥末的等。武都面皮风味较为独特,历史上即为特色大众小吃。   

宕昌红芪

  宕昌特产红芪本名黄芪,因产于宕昌海拔1400米以上的红色土壤中的为最优,故又称红芪。红芪16种人体必需的游离氨荃酸,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生肌、利尿等功效。据世界癌症调查组所研究表明,红芪是晒地学化学指示植物,可用抗癌,还可配合治疗冠心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并有延缓人体衰老等功能。

宕昌黄芪

  宕昌黄芪是甘肃省陇南宕昌县的特产。宕昌县位于甘肃南部,陇南市西北部白龙江中游,岷江之滨,它东与礼县接壤,西与甘南州之舟曲、迭部相邻,南与武都毗邻,北与定西岷县相连,是产特有的黄芪之乡。 宕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观奇特。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们在岷江两岸繁衍,生息于此,早在商、西周时,宕昌为羌人居地(公元前11世纪)属陇西郡,后在东汉时期、光武帝初年羌道属武都郡,在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人始建宕昌国,为最早的行政建置,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以其他为宕州,设宕州总管府,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宕州为宕昌郡,遂有“宕昌”之名延称于今,1954年6月,经政务院批准将西固县治迁至宕昌,11月13日,西固县更名为宕昌县。 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哈达铺,并作出了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策,哈达铺被誉为红军长征“加油站”。200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哈达铺长征纪念馆已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宕昌境内地形特殊,表现各异,既具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秀丽,特别是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官鹅沟,景点繁多,风光奇特,被称为“小九寨沟”,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古老的宕昌国遗址、险峻的三国古栈道、闻名全国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风景如画的官鹅沟自然风光,加上独特的民俗风情、多彩的民间艺术,使人文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宕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的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交错地带,境内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属亚热带、温带、寒带三种气候过渡地带。由于境内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差异大,光照充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层次分明的气候特征,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为发展中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宕昌县中药材资源丰富,自古就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全县境内有中药材资源690多种,野生400多种,其中有收购量的就有142种,常年家种、面积比较大的药材有当归、大黄、党参、红芪、黄芪等10余种。可以说宕昌的确是天然中药材的宝库。在这天然宝库中有许多优质中药材其种群和性状当地特有,宕昌黄芪就在于其中之一。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时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南宋药物学家【弘景曰】:“黄芪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洮阳指岷州,宕昌大部分地方过去属岷州管辖。宕昌境内各个山上都产黄芪,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有时也叫宕芪。《神农草木经》列为上品。 由于宕昌的气候阴凉湿润,光照充足,境内山高坡陡,地貌复杂,植被多样化且繁茂,除岷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以外全县其他地方均能种植黄芪。宕昌黄芪和宕昌红芪一样享誉中外,主要取决于质量特色,而质量的特色又取决于宕昌独特的地域环境。该环境下的自然气候,土壤和独特的栽培管理技术与宕昌黄芪质量特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在民国时期,就已成为外销的商品药材之一。从1978年开始,由野药变为家种。全县年均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产量达1.8万吨。 宕昌县历届县委、政府领导都尤为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2年宕昌中药材种植得到国家医药总公司帮扶,农业部药材司为此派梁金龙同志到宕昌挂职副县长,主抓宕昌优特品种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销售。并在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各级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中药材种植的一系列经验,进一步扩大了优势品牌,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健全了服务体系。县上有专职负责中药材产业开发的规划指导、技术培训、信息交流、沟通协调的中药材开发服务中心。通过办示范点、选育引进新品种、进一步改进种植技术,推动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配方施肥,从种植材料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严密把关,确保药材产量和质量,使黄芪种植得到了空前发展。 总之,宕昌黄芪从民国时,已列为外销的商品药材之一,1978年家种以来,已大量推广、发展并以享誉中外。在市场引导、政府鼓励和技术保证下,黄芪生产表现出群众积极性高、面积大、产量高,种植科学化、标准化等特点,产品品质好,药用成分含量高,初步呈现出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态势,黄芪产业已成为宕昌最有特色、最具有潜力的重点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所在地域: 甘肃   申请人: 宕昌县中药材开发服务中心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宕昌黄芪在宕昌县范围内的高半山区均能种植,界于东经104°01′-104°25′,北纬33°46′-34°03′的范围,海拔1900~2200米湿凉半干旱和温寒半湿润区。区内有阿坞乡、哈达铺镇、理川镇、八力乡、庞家乡、南河乡、何家堡乡、木耳乡、兴化乡、车拉乡、将台乡、贾河乡、城关镇、新城子乡、临江乡、甘江头乡、两河口乡、沙湾镇、官亭镇、新寨乡、狮子乡、南阳镇、好梯乡、竹院乡、韩院乡等25个乡镇,334个行政村,区域面积3333.1平方公里,黄芪种植面积4300公顷,年产量为3.6万吨。

洋芋饼

  洋芋饼洋芋擦丝,放入平锅内,烙成饼状,加入少许盐水,色泽金黄,口感香脆。   

宕昌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城关镇 官鹅沟 宕昌牛头寺森林公园 阴坪羌寨 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 哈达铺会议旧址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官鹅沟通天门 旗布寺 官鹅沟青龙泻珠 官鹅沟五瀑峡 官鹅沟独秀峰 官鹅沟素练瀑 宕昌关帝庙 宕昌国古城 梓潼文昌帝君庙 理川泰山庙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哈达铺镇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理川镇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南阳镇 官鹅沟 宕昌牛头寺森林公园 阴坪羌寨 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 哈达铺会议旧址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官鹅沟通天门 旗布寺 官鹅沟青龙泻珠 官鹅沟五瀑峡 官鹅沟独秀峰 官鹅沟素练瀑 宕昌关帝庙 宕昌国古城 梓潼文昌帝君庙 理川泰山庙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官亭镇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沙湾镇 梓潼文昌帝君庙 官鹅沟 宕昌牛头寺森林公园 阴坪羌寨 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 哈达铺会议旧址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官鹅沟通天门 旗布寺 官鹅沟青龙泻珠 官鹅沟五瀑峡 官鹅沟独秀峰 官鹅沟素练瀑 宕昌关帝庙 宕昌国古城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阿坞镇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南河镇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八力镇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临江铺镇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两河口镇 官鹅沟 宕昌牛头寺森林公园 阴坪羌寨 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 哈达铺会议旧址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官鹅沟通天门 旗布寺 官鹅沟青龙泻珠 官鹅沟五瀑峡 官鹅沟独秀峰 官鹅沟素练瀑 宕昌关帝庙 宕昌国古城 梓潼文昌帝君庙 理川泰山庙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木耳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庞家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何家堡乡 官鹅沟 宕昌牛头寺森林公园 阴坪羌寨 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 哈达铺会议旧址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官鹅沟通天门 旗布寺 官鹅沟青龙泻珠 官鹅沟五瀑峡 官鹅沟独秀峰 官鹅沟素练瀑 宕昌关帝庙 宕昌国古城 梓潼文昌帝君庙 理川泰山庙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贾河乡 官鹅沟 宕昌牛头寺森林公园 阴坪羌寨 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 哈达铺会议旧址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官鹅沟通天门 旗布寺 官鹅沟青龙泻珠 官鹅沟五瀑峡 官鹅沟独秀峰 官鹅沟素练瀑 宕昌关帝庙 宕昌国古城 梓潼文昌帝君庙 理川泰山庙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将台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车拉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新城子藏族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好梯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韩院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竹院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兴化乡 官鹅沟 宕昌牛头寺森林公园 阴坪羌寨 哈达铺红军长征一条街 哈达铺会议旧址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官鹅沟通天门 旗布寺 官鹅沟青龙泻珠 官鹅沟五瀑峡 官鹅沟独秀峰 官鹅沟素练瀑 宕昌关帝庙 宕昌国古城 梓潼文昌帝君庙 理川泰山庙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甘江头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新寨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狮子乡 哈达铺当归 宕昌大黄 宕昌党参 宕昌紫皮大蒜 刺龙芽 宕昌黄芪 宕昌红芪 红军锅盔 宕昌县当归 陇南甜柿

宕昌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