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商洛市 >> 丹凤县

丹凤县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丹凤葡萄

  丹凤葡萄,有近两千年栽培史。相传,唐太宗时,丹凤有突厥人进供葡萄,太宗指曰:“真龙眼也”,从此就有龙眼葡萄之名。清宣统三年,天主教徒华国文从西安往南阳途中,在丹凤龙驹寨发现酿制葡萄酒的上等原料,即丹凤葡萄,便从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处学得酿造葡萄酒技术,在此创办美利酿造公司。所产葡萄酒质量上乘,成为过往客商“住必饮、行必带”之佳品,有“路过龙驹寨,喝酒不吃菜”之赞誉。   地域范围   丹凤葡萄生产区域位于丹凤境内,东至武关镇,西至棣花镇,北至峦庄镇,南至竹林关镇,地理位置北纬33°31′至33°48′、东经110°11′至110°41′之间,主要涉及丹江河及其主要支流武关河,两河流域阳坡地,包括棣花镇、商镇、龙驹寨镇、资峪镇、铁峪铺镇、武关镇、北赵川镇、竹林关镇、花坪镇、月日镇等乡镇,共涉及140个行政村及社区,总生产面积达 2000多公顷(合30000多亩),年产量4万多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丹凤葡萄外在感官特征:丹凤葡萄果穗重600g左右,果粒近圆形,呈红紫色;单粒重8g左右,果皮韧,果粉匀厚,肉白多汁,味酸甜清香;果汁澄清发亮,为鲜食酿酒兼用佳品。 2、独特的品质指标:丹凤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总酸0.6-0.7%,糖酸比20-25;同时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每100克平均含磷15-16毫克,钾75-80毫克,硒0.001-0.002毫克。 3、安全要求:丹凤葡萄执行NY5086-2005 《无公害食品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严格按照“丹凤县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下一篇:北瓜揽饭

丹凤核桃

  丹凤县陕西乃至全国林业大县和核桃主产区,是1958年1月毛泽东主席作出“商洛专区每户种一升核桃”重要批示的发祥地,同年9月,国务院在该县召开了全国十六省(市)代表参加的核桃生产现场会,大大激发和鼓舞着丹凤30万人民一代又一代发展核桃产业的热情。多年来,该县按照产业化发展思路和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良种建园和老树改造两手抓,全面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核桃栽培面积达26.5万亩、536.5万株,其中良种栽培面积10.5万亩、315万株。核桃总产达到1.38万吨,产值达2.76亿元,已成为丹凤地方特色主导产业,全县农民收入的主要项目。   地域范围   丹凤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秦岭东南麓,东经110°7′49″-110°49′33″,北纬33°21′32″-33°57′4″。南北相对高差1645.9米,海拔412米-2057.9米。丹凤核桃生产地在丹凤县境内东至桃坪大老林沟,西至棣花的雷家坡,南至竹林关的雷家洞,北至庾岭的陈家铺,涉及21个乡镇208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生产面积6710公顷,年总产量587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丹凤核桃生产地是土石山区,全境呈“掌状”地貌,北玉皇顶与南雷家洞(海拔412米)间最大相对高差1645.9米,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大体划分为河谷川塬、低山丘陵、中山三个农业地貌形态。垂直分布着水稻土、潮土、淤土、紫色土、褐土、黄棕壤、棕壤,pH值6.3-8.3,土壤容重1.03-1.75g/cm3,土壤孔隙度50-55%,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0.8-3.09%之间。   (2)水文情况:丹凤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丹江、银花河、武关河、老君河、资峪河等14条,均属长江水系。总径流量12.28亿立方米,水库7座,塘池2座。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其次为山涧泉水。河流平时清澈见底,汛期水量猛增。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地表水入渗补给,又以泉水形式出露,排泄于河流,转化为地表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1g/L的重碳酸   盐型淡水,pH值7.4-8.9,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气候情况:丹凤县属凉亚热带半湿润和东部季风暖温带过度性气候区,受季风影响明显、夏季东南季风直入、冬季西北季风活跃,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光热资源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056小时,年总幅量122.7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687.4mm。年平均气温13.8℃,大于0℃积温5103.6℃,大于5℃积温4899.1℃。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217天,年有效生长期长。由于核桃是温带树种,丹凤的气候特点,对其生长发育非常有利。   (4)人文历史情况:核桃在丹凤栽培历史悠久,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先在京都长安试种,不适。后移植商洛山中,生长旺盛,挂果累累。唐代以后,丹凤核桃已有相当规模。清《直隶商州总志》载,“商洛果之最盛者无如核桃。”50年代后期核桃就成了丹凤的主导产业,且受到了国、省、市的赞誉,当时的商洛地委、行署为了推行丹凤的经验作出了“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决定,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赞尚,并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作了专门批示,号召全国推广。如今,核桃已成为丹凤的当家产品,2007年丹凤核桃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果品。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龙驹寨镇、棣花镇、商镇、资峪乡、月日乡、寺坪镇、庾岭镇、蔡川镇、峦庄镇、双槽乡、铁峪铺镇、武关镇、赵川乡、花园乡、东岭乡、竹林关镇、土门镇、留仙坪乡、桃坪乡、花瓶子乡、毛里岗乡、丹江社区、中街社区、凤麓社区、水泉社区等21个乡镇四个社区,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品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6)的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经审定推广的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适于丹凤种植的核桃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丹凤核桃生产执行《丹凤县核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00)等标准。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核桃必须达到完全成熟期才能采收。核桃完全成熟的特征:外果皮由青变黄,顶部出现裂缝,总苞自然开裂,容易剥离。核桃壳坚硬,呈黄白色或棕色。当全树80%的核桃成熟(约有1/5顶部出现裂缝)为最适采收期。果实采收后,拣出脱皮果,对未脱青皮的,用40%的乙烯利水剂浸醮或喷雾。堆沤3-5天后,及时脱皮。将脱皮果用水洗净后立即晾干或烘干。   (5)生产记录要求:丹凤核桃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生产操作日期、农业投入品的种类、生产厂家、施用时间、施用量等,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丹凤核桃坚果方椭园形,横径35-55mm,外壳黄白色,壳面洁净,缝合线紧密,无露仁、虫蛀、霉变、异味、破损、空壳、黑斑和出油。无杂质、未经化学漂洗处理,坚果含水量≤8%,且取仁容易,种仁饱满,仁色黄白。平均果重大于10g,空粒果小于1%,破损果小于0.1%,黑斑果小于0.1%,出仁率大于50%。   (2)内在品质指标:丹凤核桃富含磷、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及多种维生素。核桃仁含脂肪60-70%,粗蛋白在1.5%以上,糖在10%以上。   (3)安全要求:丹凤核桃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NY5307-2005)标准。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丹凤核桃采用的包装袋为麻袋或编织袋。包装袋上注明产品批号并加注“丹凤核桃”字样,并执行国家有关包装标识的标准和要求。贮藏、运输执行《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56-2006)。   下一篇:商洛丹参

商洛丹参

  商洛丹参,中药材品种,陕西省商洛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商洛丹参以根入药。具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的功效。以其“外观形状好,成份含量高、品质较纯正、分枝很均匀”的优良特征而闻名。2003年天士力商洛丹参药源基地首家通过国家GAP认证,2005年,商洛丹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引外,堪称丹参之珍品。    陕西省商洛市地处秦岭南麓,是“道地”丹参老产区。属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殊气候带,位于长江、黄河两域的交汇处。这里空气清新、雨量充沛,土壤、水质无污染。空气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水质优良,年降雨量800-900mm,土壤疏松,且无重金属和“农残”。符合国家GAP要求,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符合国际标准,是众多中药材的最佳适生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该地区产的丹参质量好。[    商洛丹参历史悠久,始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即所谓“今陕西河东州及随州皆有之(丹参)”。古之河东州即今商洛地区。商洛药农有长期种植丹参的经验。就是这样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由于种植不规范、没有科研支撑,过去办药场也是件赔本的事,那时候药材公司年年赔本。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陕西省科学院秦官属教授在洛南县开展了丹参野生变家种的研究工作,经过10年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初,取得了显著成果,实现了种子繁殖、人工种植和品种纯化三大目标,商洛丹参的人工栽培在中国声名大振。20世纪80年代末,商洛的丹参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产量达两千吨以上。  1998年,天津天士力集团为给其核心产品———复方丹参滴丸寻找和选择最佳的生产地,经过长期的考察论证,最终选择了位于秦岭东南麓的陕西省商洛这一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天然药库”,从事丹参规范化种植与生产,并于1999年元月与商洛共同投资组建了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从此开始中国第一个符合GAP标准的药源基地的建设。经过近5年的艰苦创业,投资达六千余万元,天士力商洛丹参药源基地在中药产业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建成规范化、规模化丹参、柴胡等药源基地一万余亩,还拥有良种园200亩,科研实验园50亩,标准化加工厂和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科研大楼,并配置一批先进的化验、质检仪器,成为中国硬件设施配置最好的基地之一,被誉为“中药现代化的第一车间”。  1999年,当中国的中药材GAP还处在酝酿之际,商洛丹参药源基地就先行一步,借鉴欧共体GAP,对丹参的生长环境、种质评定、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经过田间、室内的62项试验,在取得大量科学依据的基础上,率全中国之先制定出《丹参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随后又经过几年的探索,对SOP五易其稿,进行全面细致的修订,制订出中国首例《基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种质、种子质量标准》、《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肥料使用标准》等一系列严谨、细致的企业标准,得到了国家GAP起草领导小组组长周荣汉教授、欧共体天然药物专家祝国光教授等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为了规范中药材生产过程,保证药材质量的稳定和可控,天士力先后投入210万元,启动了36项GAP方面的有关项目,从中国药科大学成功引入并推广丹参四倍体61-2-22优良新品系。同时,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对丹参生长发育规律、有效成分变化、无“农残”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先后投资1000万元,修建了科研大楼和专家公寓,配置了高效液相分析仪、紫外光谱仪、超净工作台等一批能够满足GAP研究需要的实验、化验仪器设备,在科研上实现了“硬件、软件双到位”。基地丹参亩产由250公斤上升到300公斤,丹参素含量稳定在1.7%左右,丹参酮ⅡA达到0.35%—0.48%,分别高出《中国药典》标准的1--2倍,且产品重金属和“农残”含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使天士力商洛丹参成为名副其实的丹参极品。  2004年3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颁布第1号中药材GAP检查公告,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商洛丹参基地在获得认证的8家企业中排名第一,在中国首家正式通过GAP认证。.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组织了对商洛丹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批准自2005年8月25日起对商洛丹参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5年第116号)。.   保护范围     商洛丹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陕西省商洛市人民0《关于界定商洛丹参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的建议的函》(商政函〔2004〕30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商洛市山阳县、丹凤县、商南县、柞水县、镇安县、洛南县、商州区所辖行政区域。.下一篇:陕西板栗

万湾李梅

  万湾李梅   万湾村地处丹凤县城城西14公里处的棣华镇,三面环山,一面临江(丹江),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地下水灌溉),是一个天然的无公害生产区。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勤劳的万湾人大力发展李梅等无公害农产品。目前,已栽植李梅1500余亩,挂果500余亩、年产优质李梅500余吨。所产李梅个大、肉厚、核小、酸甜适中,色浓味纯,远销宁波、广州、温州、福建等11个省市,深受消费者青睐,李梅已成为为丹凤特色品种。   2003年10月万湾李梅生产基地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陕西省无公害果业类生产基地(证书编号:WNCR-XNO3-2004)。下一篇: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商洛大理石

  最早开发于我国云南省大理县的点苍山,因为点苍山属大理县境,故有大理石之名。大理石具有广泛的用途,一些高级建筑物上总离不开大理石装饰。我国首都北京故宫、天安门华表,广州的中山纪念堂,以及许多高级、华丽的楼房、宾馆都嵌有光彩夺目的大理石。大理石不仅是名贵的建筑材料,同时又是许多著名的雕塑和华丽美精巧工艺品的如意原料。

丹凤天麻

  丹凤天麻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特产。丹凤天麻个肥色佳,表面皱纹紧密,皮细肉厚,质地坚实,断面白色,半透明,无空心,是天麻中的上品。   丹凤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半湿润山地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雨充沛,独特的地域和气候是天麻的最佳适生地。   丹凤天麻主要品种以红杆天麻为主,主产于陕西省丹凤县北赵川镇,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丹凤天麻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国内市场的大量需求与好评。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自1999年在丹凤成功种植,带动了更多农民朋友掌握了天麻有性繁殖技术,天麻种植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得到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位于武关河流域上游的北赵川镇栗子坪村在2014年实现了每家每户都积极参与了天麻的种植。以蟒岭山脉桃坪、峦庄、庾岭、蔡川、北赵川等乡镇为主,初步建成陕西商洛全国最大的天麻产业基地。   丹凤天麻以野生天然箭麻为种麻,通过人工杂交授粉、培菌,扩繁出一代优质种麻,再通过无性栽培生产商品天麻。这种生产方法使丹凤天麻既保留了野生天麻的特有药性,又具备了有性繁殖的抗种性退化、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   “丹凤天麻”已入编《中国土特名产年鉴》。“丹凤天麻”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下一篇:丹凤蕨菜

丹凤蕨菜

  丹凤蕨菜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的特产。蕨菜是大家都熟悉的山野菜,在我国食用的历史悠久。主要是在春末夏初采收嫩菇叶作鲜菜食用,也可腌渍和晾晒制干。同时蕨菜的根部还含有大量淀粉,可以加工成淀粉食用。   蕨菜,别名蕨儿菜、鹿角菜、拳头菜等。蕨菜是凤尾蕨科蕨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和日本。蕨菜是一种野生蔬菜,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陕西丹凤出产的质量为最佳,主要生长在山坡阴地及林缘中。近几年来也开始人工栽培。   蕨菜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纤维素、钙、磷、铁等营养万分同时在医药上还具有驱虫、清热解毒、补气升阳、消肿利尿、驱风散寒、降血压和促进细胞更新等功能。   蕨菜的食用方法很多,而且简单方便,现介绍几种主要烹调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蕨菜炒肉丝:    1.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清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再用凉水漂洗,切成3厘米长的段备用。    2.把肉丝炒到快熟时,加入葱、姜、蒜、花椒粉等调味料再煸炒片刻。    3.把切好的蕨菜倒入炒肉丝锅中,与肉丝用旺火同时煸炒片刻,加食盐、味精、酱油即可出锅装盘。    二、凉拌蕨菜:    1.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洗净后在开水中焯一下,晾凉后切成3厘米长的段。    2.加食盐、味精、醋、香油、花椒油等调拌均匀,即可装盘。    三、咸蕨菜:将新鲜的蕨菜除去老化变硬部分,洗净,晾干表面水分,用一层菜一层盐的方法码入坛内,压紧,腌制成咸蕨菜。食用时再清洗切段,如再加些佐料更美味。下一篇:丹凤葡萄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风县城古称龙驹寨,曾是繁华的水旱码头。这里人种植一种特殊的苜蓿,叫做香苜蓿。不是主要用作牲畜饲草的那种。那也叫苜蓿,却无香味,不冠香字。香苜蓿是主要当作调料用的,像花椒、桂皮、草果;还可与禽、肉、鱼、蔬菜一起蒸、炒、煮食。苜蓿的嫩芽也能供人们食用,但不能做调料。龙驹寨人把普通苜蓿叫做野苜蓿,而把他们的香苜蓿叫做家苜蓿。两种苜蓿形状几乎完全一样,但气味、质地和用途却有很大不同。在许多辞书上,查不出“香苜蓿”这个词来。《辞海》有“香芹”条,说亦称“洋芜荽”,鲜叶作香辛料,不知与香苜蓿有无关系。商洛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编写的《商洛特产》一书,对香苜蓿有一些有趣的记述。说香苜蓿主产地有一东水泉,泉水冬暖夏凉,清澈晶莹。一年四季都有大姑娘小媳妇云集泉畔洗衣。好事者戏呼东水泉为“赛花池”。从而有了赛花池胭脂水长出香苜蓿的趣谈。其实用东水泉浇灌的香苜蓿只有几亩,但却恰是香苜蓿中的佼佼者。摆在龙驹寨商店或菜摊上出售的香苜蓿,多以草纸包成长方锭,并用毛笔楷书“龙驹寨东水泉香苜蓿”字样,作为招徕顾主的商标。自古以来,龙驹寨人向外地亲朋敬献土仪时,多有馈赠香苜蓿的。总之,这香苗蓿是很有些趣味的。   用香苜蓿制作的粉蒸肉,我在丹凤县品尝过。厨师告诉我,制作方法与普通粉蒸肉略同。将凉干的香苜蓿洗净、煮软、切段。小麦面粉炒熟。二者相拌,加猪油,加糖,加适量调料。肥猪肉去皮煮半熟后切片。像粉蒸肉一样,装碗上笼蒸制。扣人盘中时,上边是排列整齐的肉片,下边是如柔软铺垫的香苜蓿。吃时内染苜蓿香气,苜蓿之香又与肉之香相混合,别是一番香味。    下一篇:丹凤核桃

丹凤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家家扶得醉人归”。在我们这“无酒不成礼仪”之邦,丹凤葡萄酒首屈一指,民谚“路过龙驹寨,喝酒忘吃菜” 即言此酒。丹凤葡萄酒色如红宝石;透明晶亮,酒味怡而不滞,爽而不薄,醇而不酽,冷而不寒,甜酸适口,饮后开胃提神,余香绵久,闻名遐迩,畅销全国26个省(市)。凡过往此地之游人商客,不仅必饮,而且必带。8集电视连续剧《糊涂十四》,就是写的丹凤葡萄酒的佳。1911年(清宣统三年),南阳客商华国文由豫入陕,见龙驹寨盛产优质葡萄,加之他曾跟随意大利传教土安西曼在南阳学习过无曲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于是就在黄巷子西十家办起了葡萄酒酿造作坊,不断扩大生产,正式创办“陕西省龙驹寨协记美利葡萄酒酿造公司”,后更名为“西北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大芳葡萄酒酿造公司”,是西北地区最早、最大的葡萄酒系列生产厂家。解放后,厂址迁至寨北后原,由合营转为国营,名曰“丹凤葡萄酒厂”,现有职工400名,厂房1.9万多平方米,储容器容量1.2万多吨。设备不断更新,工艺不断改进,在继承传统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先进科学酿造技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985年至1986年,该厂从阿根廷引进3台葡萄粉碎机,从法国引进2台卧式葡萄发酵罐和1台葡萄粉碎除梗机,同时建成1条自动装酒线。丹凤葡萄酒厂生产的传统葡萄酒--“丹-”葡萄酒,以优质龙眼葡萄为原料,三次加糖,精心勾兑,经三年陈酿,才出窖上市,馨香甘醇,久负盛名,供不应求。该厂生的的五味香葡萄酒,连续5年被评为省优,还有木梨香葡萄酒、玫瑰葡萄酒、干白葡萄酒、干红葡萄酒等30多个品种,年产量7600多吨。   地域范围   丹凤葡萄生产区域位于丹凤境内,东至武关镇,西至棣花镇,北至峦庄镇,南至竹林关镇,地理位置北纬33°31′至33°48′、东经110°11′至110°41′之间,主要涉及丹江河及其主要支流武关河,两河流域阳坡地,包括棣花镇、商镇、龙驹寨镇、资峪镇、铁峪铺镇、武关镇、北赵川镇、竹林关镇、花坪镇、月日镇等乡镇,共涉及140个行政村及社区,总生产面积达 2000多公顷(合30000多亩),年产量4万多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丹凤葡萄外在感官特征:丹凤葡萄果穗重600g左右,果粒近圆形,呈红紫色;单粒重8g左右,果皮韧,果粉匀厚,肉白多汁,味酸甜清香;果汁澄清发亮,为鲜食酿酒兼用佳品。 2、独特的品质指标:丹凤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总酸0.6-0.7%,糖酸比20-25;同时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每100克平均含磷15-16毫克,钾75-80毫克,硒0.001-0.002毫克。 3、安全要求:丹凤葡萄执行NY5086-2005 《无公害食品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严格按照“丹凤县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下一篇:羚牛

羚牛

  羚牛是中国西部特产的珍稀动物。因躯体硕大,体重足足有三百公斤,外貌又像牛,故产地居民称它为野牛。成年后,角向后扭曲,因而又称“扭角羚”。   羚牛生活在海拔二千至四千米高山森林或草甸上。西藏和云南西部的毛色深褐,青海、四川的为红棕色,秦岭的则呈淡棕黄色,略带金色光泽,有“金毛羚牛”之称。   在秦岭太白山,无论是针叶林还是混交林,或是竹林丛生处,都是羚牛可以活动的场所。活动范围大,常可扩及百余公里。喜群居,冬季多为二、三头的小群,夏季集成十头左右、有时多达三十至五十头的大群。各群都有雄牛带领。春季高山仍处于冰雪封冻时,牛群迁入草木开始萌发生长的低谷,待夏季气温上升时,再迁至高山,初冬大雪时,又迁至中山过冬。   羚牛垂直迁徙时,上山成一条线,由牛“司令”带领,成年牛公在前,雌牛在后,犊牛夹在中间,一头接一头,秩序井然地登山。下山时,则散开成扇形。   羚牛白天采食多种植物。地面食物缺乏时,能站起来用前肢搭在树干上采食高处的树叶。牛群休息或吃草时,常有一头公牛在高处警戒,发现敌害,就以上下唇相挞,发出“吧—吧—”声的信号,然后带头奔逃。   羚牛于六月至八月发情,翌年二月至四月产仔。每胎多为一犊,偶产二犊。下一篇:丹凤天麻

陕西板栗

  为壳斗科栗属植物是全世界十多种食用栗中主要栽培品种之一,是我国栽培利用最早的经济树种。西安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的栗实这说明远在6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食用板栗。南京博物院1951年在湖熟文化遗址中发现3600年前用作冶炼铜和烧陶器的栗,《诗经》、《论语》等古书中多次提到板栗,其中有“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的记载,更清楚地说明了板栗在古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唐代医学家孙思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唐诗云:“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复栗旧传方”。板栗内含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其中淀粉中的直链淀粉远非稻、麦可比,尤其是内含物质葡萄糖------甙3,具有明显的健胃补肾功能,是老龄人和幼儿的理想补品。 经化验分析表明:果肉中淀粉含量为37.61%--42.23%,可溶性糖30.48%--33%。蛋白质为6.13%--10.0%。 硝 化氮0.37%-0.52%,磷0.04-0.12%并含有钙、镁、硼、锌、锰、铁等人体必需的矿物元素。板栗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区,环境污染轻,是理想的绿色保健食品。下一篇:商洛大理石

北瓜揽饭

  北瓜揽饭   龙驹寨人把“南瓜”叫做“北瓜”,尽管名差南北,却是一样的东西,据说这是如今治糖尿病的最佳食疗瓜类。当地人以它为主料做出的“北瓜揽饭”,在龙驹寨流传了数千年,有民谣为证:“死不在赵徐二沟扛活,北瓜豇豆吃死,红薯芋头救活”(赵沟和徐沟是龙驹寨的两条座北向南的小山沟,因光照充足,土壤红粘盛产瓜果而闻名)。   北瓜揽饭的烹制方法是:取一北瓜洗净剖开,掏出瓜瓤后切成寸许方块。绿豆淘净备用。锅内放油加热后放入葱段、姜末、蒜粒煸炒,出香味后放入瓜块一道翻炒,然后撒上盐、五香粉等调味品,把淘净的绿豆覆盖其上,加入清水,以浸过绿豆瓜块平面为度。盖上锅盖,文火慢蒸约半小时即成。“北瓜揽饭”中的瓜块香甜糯柔,绿豆开花沙软,色泽黄绿相间,易消化富营养,即可当饭吃,又可佐餐搭配饼馍、米饭、稀饭等,实为老幼皆宜的特色佳肴。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下一篇:万湾李梅

镇安大板栗

  镇安大板栗以其个大、甜脆、含淀粉率高的独特之点,赢得了荣誉。早在明末、清初,我国古都北京、长安(今西安)以及太原、洛阳等城市的商贩就打出了“镇安糖炒大板栗”的标签。   镇安板栗树是乡土树种,系天然生长之山毛榉科,落叶乔木。商洛各县均有分布。据一九六零年中央林业部干果研究室来镇安考察,认为板栗树的祖先地在镇安县回龙乡的梓桥沟和小木岭山系的栗湾堂(今柞小辖),并鉴定为优良品种。一九七零年将镇安县大板栗编入中国果树栽培学教科书。一九七八年陕西省果树研究所将镇安大板栗栽入《陕西果树志》。镇安大板栗树是用当地野毛栗树嫁接而成。工序是:每年春季果农从板栗树剪来长150至 200公分长的枝条,插于30至50公分粗齐头断茎的毛栗树茎上,用胶泥严封接头伤口。待接枝发芽成活,便是大板栗树了。板栗树生长块慢与幼林抚育有直接关系。一般3至4年就有挂果,7至8年果苞满枝,10至15年进入盛果期。五月开花,花落结果,八至九月成熟。果实外壳满刺青苞,成熟后青苞炸裂,即显露出颗颗大板栗。每个栗苞含果实2至3颗,果扁圆,棕褐色,壳嘴有柔毛,贴果实处有膜皮,果肉呈乳黄色。果实颗均重量35至45克。   镇安大板栗营养丰富,味道甜脆。据测定含淀粉72.38%、糖4.7%、每百克中含糖量14克左右相当于等量面粉的含糖量,是红薯含糖量的一倍。虽说栗子所含蛋白质只是等量面粉的一半 ,但在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核黄素等方面都大大超过大米或面粉,在含钙、磷方面和大米、面粉相等。然而栗子甘美可口,老幼皆宜,所以是有名的木本粮食。同时,生栗子还是一昧良药 。如患肾虚、腰脚无力症,每日食生栗3至5颗,细嚼慢咽,久必强健;如患跌打损伤、筋骨肿痛或竹刺入肉者,将鲜栗捣烂如泥敷患处,有止痛、止血、吸出脓物的功效。下一篇:云盖寺挂面

洛南核桃

  洛南特产核桃个大、仁饱、皮薄、质优,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二十多年来,曾连续多次获得国家、部、省等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2000年3月又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历届杨凌农博会上备受客商欢迎。洛南核桃仁医用价值颇高,保健作用明显。具有“补气养血、补肾固精、温肺润肠、补脑益寿、通润血脉、生发养颜”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以促进发育、健脑益智、增强记忆、提高免疫力,有明的防癌抗癌作用。洛南县素称“核桃之乡”,核桃的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多年。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毛主席关于“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光辉批示发表后,核桃生产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该县一手抓科管,一手抓发展,使全县核桃生产迈进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良种化栽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开发的轨道。至目前,全县核桃树总株数已达300万株,其中挂果树150多万株,常年产量300多万千克,最高年产500万千克.。   农业部颁布2011第1699号公告,对“洛南核桃”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洛南核桃”成为我县首个被国家实施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区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为因素,并以地域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地域范围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商洛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09°44′10″-110°40′60″,北纬33°25′00″-34°25′58″,北与本省渭南市的潼关县、华阴市、华县相接,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两县接壤,南与本市的商州区、丹凤县相邻,西与本省西安市蓝田县毗邻,幅员面积2830.16平方公里,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核桃种植涉及全县25个乡镇,381个村民委员会,3027个村民小组。洛南核桃总生产面积1800公顷,年产量498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大、皮薄、仁饱、果粒大小均匀,果面洁净,果实饱满,口感油香。 2、内在品质指标:洛南核桃富含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粗蛋白、粗脂肪等,其中钙含量高达790.96mg/kg,硒含量2.3×10-3mg/kg,铁含量57.52mg/kg,锌含量26.62mg/kg,蛋白含量15.89%,脂肪含量60.8g/100g,油酸含量15.36%,亚油酸含量66.24%。 3、安全要求:洛南核桃严格执行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下一篇:洛南酸菜

云盖寺挂面

  云盖寺挂面是陕西商洛镇安县的特产。云镇挂面产自陕西省镇安县云盖寺镇,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面条经过和面,发酵,搓条,盘条,上杆,发汗,扯面,晾晒等多道工艺纯手工制作。产出的面条最细的如发丝,粗的可达香签粗细,而且每根都是空心的。挂面因为经过发酵后制作,极易煮熟,沸水下锅三分钟既可熟透食用,因为面里加了盐,煮面的时候可以不用调味,所以有‘’挂面不调盐——有言(盐)在先‘’的说法。   云盖寺镇地处陕西镇安县,属于秦巴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耕地以山地为主,不适合大型耕作机器,粮食都是采用古老的耕作方法,不使用化肥农药,人工采收,粮食产量很低,在困难年代,挂面显得尤为珍贵。这门手艺也只为少数人掌握,在当地属于匠人中的一种。挂面因为经过发酵熟成,非常易于消化,煮食也极为方便,撒点葱花,加个鸡蛋就是完美的一餐,老幼皆宜,在当地是孕妇满月,老人生日送礼的必备佳品。近年来,当地政府发展古镇旅游业,作为土特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月河镇、木王镇、回龙镇、庙沟镇、永乐街道办等6镇办所辖行政区域。   下一篇:镇安民间酒文化

孝义湾柿饼

  “孝义湾”原为“孝爷湾”。相传,有位聪明贤慧又孝顺的媳妇,为让老人能常年吃到柿子,自制了美味的柿饼,不嚼即化,味赛蜜饯,且久放不坏。当地家家户户也都效仿她做柿饼孝敬老人,此地便有了“孝爷湾”的美名。明祟帧年间,商州知府带孝爷湾柿饼进贡。祟帧食后,顿觉“甘甜顺喉下,爽气溢双目”,连连称赞,问:“此品何名出自何地”答:“此乃柿饼!系臣辖地商州孝爷湾所产”。祟帧曰:“‘爷’焉能乱用?联念此地百姓孝道仁义,改名孝义湾吧!”从此,“孝爷湾”改名“孝义湾”,一直沿用至今,孝义湾柿饼随之也更加有名。   将捏果晒干后的柿饼放入笼或大缸中堆捂,每1~2天翻动一次,以防柿饼粘在一起。翻动时结合检查柿饼是否全部干燥以及理正果形,不够干的要补晒,果形不正的要理正。将柿饼放在木板上用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的木板在柿蒂上面旋转压平,蒂歪的要移正,然后将柿饼翻转压平,使之端正美观,呈饼状。这些经整形的柿饼,放于竹筛内晒一天,然后全部柿饼装入容器中起霜。   柿饼起霜的多少与堆捂时的干湿度有关。柿饼过干不易回软、出霜薄而少;柿饼过湿亦不易起霜,即使起霜也易受感染。干湿度适中的柿饼,起霜快而多。上霜时析出的白色结晶,其主要成分是甘露醇和葡萄糖,能润肺止痰。各地上霜方法不一,一般方法是用陶瓷缸,将缸置于阴凉处,两饼相合,1层柿皮、l层柿饼置于缸内,装满后上面盖l层柿皮,然后封缸,约经30天即可出霜。   成品柿饼装在密封、防虫、防鼠、防潮的陶瓷容器里,为了防止因柿饼水分大,互相接触溶化柿霜,影响美观,也将一些较干的柿子皮随柿饼混合装入,将容器置于低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贮存。   孝义湾的传说   说起孝义湾的柿饼,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孝义湾村里有位聪明贤慧的媳妇,为使她的老人常年能吃到鲜柿子,便试着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放在外面让太阳晒,晒软了再用手捏捏了又晒,反复多次后,收藏在缸内。次年春上,打开缸盖,只见捏过的柿子上长了层白花花的柿霜。便顺手模出一个掰开,那色泽红润似牛肉扯一片搭嘴一尝,不嚼即化,味赛蜜饯,且久放不坏。由于经过这家媳妇的削、捏、晒、捂后的柿子似饼状所以人们称之为“柿饼”。从此,家家户户也都仿照做柿饼孝敬老人。因这里孝敬老人出名以后人们便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孝爷湾”的美名。明朝祟帧年间.商州有位姓黄的知府曾特意带了“孝爷湾”的柿饼进京朝贡皇上,皇上将柿饼放进口中嚼时,顿觉“甘甜顺喉下,爽气溢双目”,   便连连称赞,忙问:“此品何名?出自何地?”黄知府回答道:“此乃柿饼也!系臣辖地商州孝爷湾所产”。“啊!”皇上惊曰:“食品倒是极好,只是这个地名有点……”黄知府遂将此地的风土人情详告皇上,皇上说:“‘爷’焉能乱用,岂不知寡人乃天下最大的爷。朕念此地百姓孝道仁义,改名孝义湾吧!”从此,“孝爷湾”就改名为“孝义湾”,一直沿用至今,孝义湾柿饼随之就更加出名了。   地域范围   孝义湾柿饼产地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孝义镇,东经110°07ˊ20〞-110°10ˊ46〞,北纬33°39ˊ36〞-33°47ˊ34〞。辖12个行政村:刘一、刘二、老山沟、甘河、青岗坪、白草岭、张碾子、张村、陈巷、吕涧、代街、李河滩。东临丹凤县棣花镇;南接山阳两岭乡;西、北与夜村镇接壤。区域面积为60平方公里,年总生产规模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色泽:表面潮霜均匀、色白;果肉为豆沙色发亮 滋味:品质甜软、耐嚼可口,有柿饼特有的滋味和品质 组织形态:大小均匀、果肉细腻、无核、无肉眼可见之杂质 2、内在品质指标:柿饼中除含丰富的蛋白质、果糖、脂肪、钙、磷、胡萝卜素及热量外,还含有较高的镁、硫胺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成分,有止咳、袪痰、润肺、止血之功效。碳水化合物平均含量43.78%,高出对照9.71%。 3、安全要求: GB18407.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农产品环境要求。NY5241—2004无公害食品柿,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下一篇:封猪头

丹凤县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龙驹寨街道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庾岭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蔡川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峦庄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铁峪铺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武关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竹林关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土门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寺坪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商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棣花镇 丹凤二郎庙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花瓶子镇 商於古道棣花文化旅游景区 丹江漂流 凤冠山自然风景区 丹凤桃花谷风景区 王柏栋故居 船帮会馆 四皓碑林园 丹凤烈士陵园 秦楚分界墙 庾家河鄂豫皖常委会议旧址 丹凤老林沟原始森林 丹凤二郎庙 商山森林公园 龙驹寨 商鞅封邑 丹凤高山寺 丹凤葡萄 丹凤核桃 商洛丹参 万湾李梅 商洛大理石 丹凤天麻 丹凤蕨菜 香苜蓿及香苜蓿粉蒸肉 丹凤葡萄酒 羚牛 北瓜揽饭

丹凤县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