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襄垣手工挂面 | 襄垣挂面 襄垣挂面始于元大德年间,清康熙年间驰名上党。60年代曾选入全国农业展览会展出,制作工艺为全手工,食用方便,其特点为条细、耐煮、柔软爽口。 襄垣县手工挂面选用当地优质小麦加盐、碱、水,经手工和面、揉面、醒面、盘条、上架、分绞、拉吊、干燥后精制而成。下一篇:长治黑圪条 |
上党腊驴肉 | 长治的名吃中以上党腊驴肉最为有名,上党腊驴肉原专指沙锅腊驴肉,因制作创始于腊月而得名。它以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香料、佐料、做工极为考究。其色泽鲜艳,醇香可口,以其独特的风味倾倒“美食家”,享誉古今。驴肉肌间结缔组织不甚发达,故俗语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上党腊驴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同时又可健胃、活血,是脾虚肾亏和贫血症患者的滋补食品。上党腊驴肉在清嘉庆年间已闻名四方,并成为皇室贡品。在80年代全国熟肉制品评审上,腊驴肉受到与会者的好评。此外还有长子炒饼、潞城甩饼 、长治三和面 、襄垣荤汤素饺 、酥火烧 、团子和软米糕、 壶关羊汤 、沁县干馍 、武乡枣糕 等等。下一篇:襄垣鼓书 |
长治黑圪条 | 黑圪条是用红面包住白面或白面包住红面,或混合搅拌和成的面团用手工擀制成大片,再切成8寸长,韭叶宽,或裙带宽的条,下锅煮熟的一种面食,是长治地区流传的一种黑色面条。因煮熟的面条黑红色,故得名“黑圪条”。黑圪条主要原料是高粱面,做时再掺些白面和豆面更好。 高粱,在我国栽培至少也有5000年的历史了。古籍载,高粱的别名叫"蜀秫"、"蜀黍" 、"芦禾祭"、"荻粱"、"乌禾"、"木稷"等。《广雅》里说:"乌禾,塞北最多,农家 种之,以备他谷不熟为粮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蜀秫,北地种之……栽培历史已有四千九百年。"《农正全书》中说:"北方不宜麦禾者,乃种此,尤宜下地立秋后五日,虽水潦一丈深,而不坏之。"《潞安府志》549页记载:"粱,惟长子、屯留宜 "。由于地理条件的适宜,长治地区的高粱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磷、钙、 核黄素等营养成分较多。高粱脱皮去壳磨碾成粉俗称红面,再经过蒸、煮、烫可制作花样繁多的面食食品,如握溜溜、握片片、煮鱼鱼、蒸蝌蚪,剔拨股,包皮拨的及红面蒸饺等农家食品和风味小吃。"红面黑圪条"是长治的特色品种。这种面条,浇上腌制的芥叶或野菜酸菜、豆芽、豆腐、粉条制作的卤子,别有纯朴香味。"黑圪条"相传起源在清代光绪年间,那时泽州地区常闹灾荒,老百姓为了活命,只好将高粱米碾成面粉扌各捞成糊糊浇上浆水菜喝。泽州凤台一家姓赵的人家,娶了一房儿媳,五天后要到厨房做饭,婆婆让她做糊糊饭喝。她在扌各捞高粱面时,一不小心,把豆面打了进去,她只好将错就错地继续扌各捞,结果成了稠糊状。新媳妇怕受公婆的气,就偷偷抓了两把白面放进糊面里,揉搓成硬面团,用擀杖擀成大片,切成裙带宽的条下入开水锅里煮熟,连汤带水捞到碗里,浇上浆水菜端给公婆吃,公婆用筷子一搅见是黑面条,就问她是怎么回事 ?新媳妇只好如实说了。公婆吃着韧滑利口,酸香开胃的面条, 边吃边说:"这黑圪条怪好吃哪"。从此,"黑圪条"的吃法在上党一带民间就传开了。而且小摊贩也把黑圪条搬到市场销售,受到食客的赞扬。 下一篇:上党糊肘子 |
襄子老粗布 | 老粗布,又名老土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沿用的一种手工织布。“那种老织布机,很美。织布的姑娘,更美。我要把长治的传统工艺带到爱尔兰去,希望能在春节期间表演。我相信在那里,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它。”爱尔兰馆副馆长陈敏琪说,“其实,现在的人们崇尚自然,渴望绿色,倡导低碳,老粗布其实并不粗,反而更显时尚。手感厚实,肤感舒适,这样的粗布应该推向世界。” 为了进一步发扬老粗布这一传统工艺,襄垣县适时抓住市场需求,于今年3月成立了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为了帮助老粗布企业迅速成长壮大,县里为我们融资200万元。有了资金的支持,襄子老粗布有限公司也有了底气,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襄垣县上马乡、王村镇组建了500余个家庭粗布作坊,广大农村妇女坐在家中变身‘织女’,不仅重拾起了传统工艺,而且还大大地增加了收入。”推销员胡亮说。 老粗布有着很多的优越性,可调节新陈代谢、有效防御紫外线、抗辐射、肌肤亲和力强,又因线粗纹深,整个布面形成无数个按摩点,对人体皮肤起到意想不到的按摩作用。目前,该公司已从原来单一的家纺粗布布品向布艺、床品、服饰、工艺礼品等方面多元化发展,让真正的环保、低碳、原生态产品走入城市人生活。 地址:襄垣县太行路118号 电话:5696677 网址:sxxz@163.com 下一篇:襄垣灌肠 |
酥丝饼 | 酥丝饼 “半疙瘩”是襄垣县的一种名小吃,原名“酥丝饼”,色泽金黄,酥脆干香,食后余香,魅力无穷。它是取发酵面肥掺入干面粉加碱液揉匀扎透,制成椭圆形饼子胚,一切为二,放在鏊上用炭火烙烤而成的烧饼,因是半个饼子故称“半疙瘩”。 为什么叫“半疙瘩”呢?相传,王莽篡汉,汉室后裔刘秀举兵反莽。但在准备攻打一个叫宛城的地方,遭到王莽的大将甄邱赐率领的主力军阻击,一场鏖战,刘秀败退,单骑逃走,沿路讨饭逃到襄垣史北村躲避。一日,饥饿难忍的刘秀昏倒在地。小贩郭师傅见之可怜,就将刚出炉的“酥丝烧饼”,掰了半个递给刘秀吃。刘秀饥不择食,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净光,吃罢后跪在地上给郭师傅叩了个头,拜了三拜,并说:“我若有出头之日,定会重谢!”起身扬长而去。众人还以为他是饿昏了头脑,在说胡话。 后来刘秀得了天下,坐了皇座龙椅,每天山珍海味,总觉索然无味。一天突然想起落难时在襄垣史北村吃的那半个“酥丝烧饼”,于是派人把郭师傅请到京都款待。郭师傅便把“酥丝烧饼”的制作方法传授给御膳房,刘秀吃着酥香可口的烧饼说:“味道差不多,怎么形状不一样?”郭师傅说:“当年我是将一个饼子掰了半个给你吃。”刘秀说:“半个烧饼救了我一条命,否则我哪有今天,我看你不如把它一切为二,称之‘半疙瘩’。”郭师傅回到家乡后,就把原来圆形的“酥丝烧饼”在做法上多了一道切的工序。为遵皇上的口谕,就将酥丝烧饼改叫“半疙瘩”,一直流传至今。下一篇:襄垣手工挂面 |
上党糊肘子 | (1)将肘子卸下来(前后肘都可),顺着腿骨把肘子割开,割至骨肉快要分离,肘子成一个大圆块。 (2)将肘子放在冷水口浸泡,至猪皮特别柔软后,用肉叉叉住,放在无烟旺火上,将肘子皮反复烧烤成黑焦色,再放入温水中浸泡,至肉皮回软后刷洗,将黑焦刷去,肘皮黄中带红,似枯皮,十分可爱。 (3)用清水把肉上沾的黑渣子反复洗净后入锅。 (4)锅中注入清水,以淹没肘子为度,先用大火烧开,撇去上面的污沫,放入葱节姜片后改用文火煮60--70分钟,至肘子脱骨时就出锅,趁热将肘骨拆去。 (5)将肘子皮朝下放在砧板上,先把肘子上稍厚的肉层片平,再用利刃将肘子肉改切成菱形块,切时只可切至猪皮,不可把皮切透,刀要切至猪皮厚的二分之一处,使猪皮还连成一体,并用力将肘子修理成圆圆的一块,皮朝下放在30--33厘米的汤盘中,再把片下的瘦肉垫在肉浅的地方,上面放葱段、姜片、蒜片,再改上一整颗大料,用煮肘子的原汤兑少许酱油精盐盛入汤盘中,放入蒸笼内,用中火蒸30分钟就可出笼。 (6)取一大圆盘,将肘子汤滗入锅中,把肘子反扣在大盘内,再把肘子汤勾成二流芡,浇在肘子上即成。注意:糊肘子有两个关键之处需要掌握好。一是猪皮一定要泡软后再烤。不经过浸泡的肘皮是烤不好的,也就影响了肘子外形的美观。二是蒸锅的火候要掌握好。猛火蒸瘦肉发紫,小火蒸又达不到软烂肥润的要谐,只有用中火连蒸带闷才能把肘子做好。 特点:肘子红黄光亮,肘皮上的菱形刀纹清晰可见,用筷子一挑就可分离。白肉肥润粘绵,入口就化,瘦肉软烂酥香,入口不柴,味道醇香,赛似熊掌。 下一篇:襄垣荤汤素饺 |
襄垣灌肠 | 襄垣灌肠 灌肠是襄垣、武乡、沁县一带的夏令小吃,它是用荞麦面制成的,因色泽棕黑,民间百姓称之为“黑皮麦团”。其营养丰富,性味甘平,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本草纲目》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为什么又叫“官尝”呢?相传,在元朝时期,襄垣县有一位叫李执中的人在朝中做礼部尚书,有一年奉旨回乡选贤举能,路过襄垣县西营镇,吃了一摊贩卖的“黑皮麦团”,连声称赞,并多给了他几个铜钱,待李走后,他的随行人员告诉摊主:“此乃当朝礼部尚书大人,多赏你几个钱,你的生意定会兴旺发达。”于是摊主兴高采烈,为炫耀自家的小吃质高味佳,在摊前特竖起一块大招牌,1“俺的灌肠--官尝也!”,因灌肠同“官尝”谐音,后来人们便把“灌肠”叫为“官尝”,一直流传自今。 制作方法: 1.将荞麦面放入盆内,食盐用水化开,兑入荞麦面里,搅成稠糊状,分盛数碗,上笼篜30分钟取出,晾凉扣出备有。 2.食用时,用小刀切成宽片,放入盘内,浇上陈醋、蒜泥、韭花、香油、蒜苗丝等,调好口味即可食用。 3.特点;色棕明亮,爽口不腻,去暑解渴,清火充饥。 下一篇:襄垣黄土蛋 |
襄垣黄土蛋 | 襄垣黄土蛋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的特产。襄垣县黄土蛋蛋壳完整、蛋清呈土黄色、气味芳香,属旅游出差、家居饮食及馈赠亲友的优质产品。 襄垣黄土蛋是用当地鲜鸡蛋和多种中草药(秘方),经砂锅浸泡、蒸煮、再加以真空保鲜包装、高温灭菌而成。产品色泽均匀呈棕色,清香美味口感好,去壳蛋清呈土黄色,并隐现灰色斑状药点,软硬适中,结体紧密,含人体多种所需之营养素,既可调理胃肠功能,还可预防水土不服之症。是老幼皆宜食用。 襄垣黄土蛋经国家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监督中心鉴定,“本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处于较高水平”。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山西名牌产品”,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鉴定为“绿色食品”。如今,在襄垣提起 “黄土蛋”可以说人尽皆知。 下一篇:襄垣红土米 |
襄垣红土米 | 襄垣红土米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的特产。襄垣红土米米色金黄,纯净饱满,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蒸煮皆宜,米粥口感绵甜,回味悠长,米饭风味独特,老少皆喜,是四季食用的营养佳品。 襄垣县红土米因产于上党战役主战场磨盘垴一带红土地而得名,本品米色金黄,纯净饱满,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检验内含:蛋白质18.12%,粗脂肪5.7%,赖氨酸0.28%,常食此米,具有健胃益脾、降脂补血、强身健体、抗哀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并可防止动脉硬化、皮肤干燥、夜盲症、产后虚弱等疾病。乐祥源牌红土米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碾制精细,不需淘洗,温水下锅,蒸煮皆宜,米粥口感绵甜,回味悠长,米饭风味独特,老少皆喜,是四季食用的营养佳品。 下一篇:清明菜 |
清明菜 | 清明菜 清明菜为菊科植物鼠麹草GnaphaliumaffineD.Den.的嫩苗,又名鼠耳草、田艾等。清明节前采摘。清明菜每百克嫩茎叶含水分85克,蛋白质3.1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克,钙2.18毫克,磷66毫克,铁7.4毫克,胡萝卜素2.19毫克,维生素B20.24毫克,尼克酸1.4毫克,维生素C28毫克,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 清明菜含脂类物质、挥发油、大量胡萝卜素及少量B族维生素、鼠曲草素、-、氯化钾等。有止咳平喘、降低血压功效。能扩张局部血管,可利用以治非传染性溃疡及创伤,内服用于慢性气管炎、喘息咳嗽、溃疡病、风湿痛等,并可用于治高血压。下一篇:酥丝饼 |
襄垣荤汤素饺 | "荤汤素饺"也叫"腥汤素扁食",是襄垣县传统小吃。其特点是:荤汤香鲜味美,素饺清淡爽口,肉片肥而不腻,素馅淡而入味。相传,宋朝算卦先生苗广义,扶赵匡胤统一天下后,不愿在朝做官,故三山五岳到处游玩。一日游至襄垣,日正中午,他看见仙堂寺门前有一卖素饺子的,有一卖肉片汤的,一荤一素吸引着无数香客。他想各吃一碗,银两又不够,只好各买半碗兑在一处吃了起来。吃罢,拍案称绝。他打开卦包,取出笔墨,挥羊毫题诗于墙上:"四白为素食,五味调荤汤,饱餐各半碗,素饺伴荤汤,人腹提精神,味美赛鸡鲜,劝君常食之,益寿亦延年"。他走后,大家才知道是大名鼎鼎的算卦先生苗广义。于是"荤汤素饺"便名震上党。下一篇:上党腊驴肉 |
沁州黄小米 | 产于山西省沁县(古称沁州)的一种小米。该米品质优良,独具特色,食之甜香松散,非常可口,由于具有高营养价值,被誉为“小米之王”。是我国四大名米之一。 “沁州黄”小米在1919年参加印度国际博览会便饮誉海外。在国内连续被评为一级小米,获“全国最佳小米”称号。小米“沁州黄”为什么叫“吴阁老”呢?这里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在明代时,沁州檀山一带有座古庙,庙里住着几位和尚,生活清苦,免不了忍饥挨饿,他们看见庙周围的土地荒芜,就开垦出来,种上了糙谷。经过几年的精心栽培驯化,糙谷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这种谷子,色泽蜡黄,颗粒圆润,状如珍珠,晶莹明亮。煮成饭后松软可口,味道清香,越嚼越香,遂起名为“爬山糙”。 清代康熙年间,保和殿大学士吴 ,沁州人士,人称“吴阁老”。在衣锦还乡时,听说“爬山糙”品质极佳,状似金珠,熬稀饭锅边不挂米粒,蒸饭、切饭香甜味美。为了证实传言,便亲自到檀山庙内品尝,方知名不虚传。当时他嫌“爬山糙”名字不雅,便称之为“沁州黄”。在还朝时还带了一些小米献给康熙皇帝。康熙食后,大加赞赏。这样“沁州黄”便成了年年向皇帝进贡的珍品。因吴阁老使“沁州黄”名扬朝野,久之,“吴阁老”也就成了“沁州黄”的代名词。 “沁州黄”是一个特殊品种,与一般作物宜种在肥沃土地不同。“沁州黄”只长在沁县次村乡檀山、王朝、石料、钞沟、东庄等十多个自然村,约1333公顷的土地上耕种,每公顷产量约1500公斤,总产量37.5万公斤。把“沁州黄”引种到外地种植时,第一年尚有“沁州黄”的特色,第二年便会变种。据化验分析,这一带属含碎料浆石的深褐色粘性土壤,耕种时既不能施磷肥,又不能施氮肥,否则就会减产。 “沁州黄”不但煮饭味美甜香,营养价值也高于一般小米。当地百姓称其为“金珠子”,并且有一句民谚:“金珠子,金珠王,金珠换不来沁州黄。”经山西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检验分析,“沁州黄”脂肪含量高达4.22%,比一般小米高l%~2.5%;可溶性糖类的含量为1.6%,也非普通小米可比;蛋白质、脂肪含量均高于一般大米、白面;其粗纤维含量则低于其他粮食品种。据分析,“沁州黄”得宜于独特的气候、土质,沁县地处太行山深处,古语云:“万峰环列,气候早寒”。也就是由于这特殊的地理、气候,特别适宜于谷子的生长发育,因此“沁州黄”才谷香味浓,植物脂肪、可溶性糖类、粗纤维、蛋白质含量均高于普通小米、大米等。《中国谷子品种资料目录》中编入的11000多个谷物品种,经专家鉴定没有一个品种能比得上“沁州黄”。 常食此米可治疗脾胃虚弱、反胃呕吐、腹泻等,还具有养阴、壮阳、清热、利尿等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病、炎症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抑制作用。有肾病者直常食,脾胃虚者宜久食。因此,“沁州黄”在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在国际博览会上均受到许多外国客商的好评。 下一篇:沁县和子饭 |
黎城核桃 | 核桃 核桃素称黎城“四大宝”之一。黎城县盛产的长圆绵核桃,为黎城“四大宝”之首,其果实中大,呈长圆形,果壳稍薄,表面较粗,出仁率和出油率高,并可取整仁,品质上等,味香可口,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干果。核桃仁一般含油量70%左右,高的达75%以上,为大豆的3.4倍,花生的1.6倍,油菜的1.9至3.4倍,可称“油料大王”。 核桃油是干性油,清香可口,为高级食用油。核桃仁还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素、钙、磷、铁、胡萝卜素、尼克酸等营养成分。 据分析,一公斤核桃仁的营养价值相当于5公斤鸡蛋,4公斤牛肉,9.5公斤牛奶;一公斤核桃仁所发出的热量比1.5公斤牛、羊、猪、鸡肉所提供的热量还大。 自古以来,核桃仁就是一种名贵的营养滋补食品。目前,黎城核桃树已达400多株,年产量在500万斤,是本县的传统出口农产品。1999年,山西省确定黎城为全省15个干果经济林示范基地县之一,并经省林业厅批准实施黎城核桃基地县建设项目;黎城核桃在中国’99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被评为“铜奖”,黎城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黎城县气候条件独特,历史上就有种植核桃树的传统。2001年,该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自然优势,大力发展以核桃为主的“林山”经济,打造生态经济强县。现在,该县核桃树保有量已达400万株,人均40多株,核桃产品远销德国、美国等地,年出口创汇900余万美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554元。在鼓励农民发展核桃种植的同时,该县还大力推进核桃深加工和产业化进程,引进美国独资飞鹤乳业公司和黎城三泰科技公司共同投资5000余万元新上核桃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税收3000多万元,并可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地域范围 黎城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北部,太行山的中南段,东邻河北省涉县,西接襄垣,南连潞城、平顺,北界左权、武乡。县辖黎侯、东阳关、西井、上遥等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1′-113°35′,北纬36°23′-36°53′。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51公里,海拔高程在600-1500m左右,属于山西高原的一部,以中等构造剥蚀侵蚀山地为主,西北多山,东部丘陵,中南部地势较平坦。地域保护范围面积8000公顷,总生产面积4600公顷,年总生产量2000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全县土壤主要为褐土、草甸土。褐土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面积160.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95.7﹪。草甸土多分布在清,浊漳河沿岸,面积7.3万亩,占总面积的4.3﹪。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1.8﹪;全氮含量为0.091﹪,全速磷9.98ppm,全速钾128.88ppm,有机质钾肥较有余,氮、磷养分不足,土壤pH值6.5-8.2,呈中性至微碱性,特别适宜发展核桃经济林。 (2)水文情况:河流:主要有两条,一是北部的清漳河,黎城县境内有3.9公里,平均10个流量;二是南部的浊漳河,黎城境内39.5公里,平均20个流量.渠道:主要有三条:一是漳北渠,引水量3400万立方米/年;二是勇进渠,引水量7700万立方米/年;三是漳南渠,引水量700万立方米/年。地表水: 年平均总量为8170万立方米,水库池塘38座,设计库容量821万立方米。 (3)气候情况:我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而多雨,秋季有时涝有时旱。年平均气温10.3℃,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5℃,极端最高气温为38.3℃,10℃以上积温为3567.8℃。全年无霜期182天,平均终霜期在四月上旬,初霜期在十月上旬,全年日照时数2533.1小时,历年平均蒸发量为1756.9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为554.9毫米。一年中雨量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一半以上。 (4)人文历史情况:据史料考证,黎城核桃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具有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被百姓视为干果中的珍品,常用来招待贵客和重大节日食用(例如:当地群众在中秋节时有烤“桃仁月饼”的习惯),由此,核桃被誉为“黎城四大宝”之首。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土层深厚,保水和透气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和中壤土,pH值6.5-8.0土壤含盐量低于0.25%。年平均气温为8-16℃。无霜期150-240天。年日照不少于2000小时。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纲要"(试行)要求。 (2)品种的选择:栽培本地区的优良品种。如:晋龙1号、晋龙2号、辽核4号、中林3号、绵核桃等。授粉品种选与主栽品种相适宜的优良品种。品种纯正,主根及侧根完整,无病虫害,苗高1.2m以上,基径1.2cm以上,须根较多的优良嫁接苗。行向与株行距:取南北行向,丘陵土地依地势而定。株行距5-6m*7-8m。果粮间作园6*12m。早实核桃园3*5m。密植园3*3m或3*4m。定植时间春栽或秋栽。春栽自土壤解冻至芽萌动前,秋栽自落叶至土壤封冻前,一般宜春栽。授粉树配置根据核桃雌雄易熟,风媒传粉,传粉距离及作果率差别较大的特点,主载与授粉品种为4:1,或两个以上优良品种相间栽植。须防寒,措施是压倒埋土。幼树稍大埋土不便时,用报纸或塑料布缠扎枝条,用凡士林或猪油涂抹植干等。 (4)产品收获:果实完熟后采收。完熟标准是总苞(青皮)变成黄绿色,部分果实顶部出现裂缝,容易剥离。种仁硬化,幼胚成熟。核壳坚硬,呈黄白色。北方地区成熟期多在9月上中旬。果实成熟后用棍棒击落。乙烯利催落法,采前 10-27天喷500-2000ml/L乙烯剂。两种方法可结合使用。脱青皮堆积脱青皮,在堆积的核桃果上盖席片或杂草,避免日晒,促进后熟。3-4天后摊开用棍棒敲打去青皮。乙烯利脱青皮,用3000-5000ml/l乙烯利溶液充分浸沾,放置在气温300c,相对湿度80%的地方,5天后离皮率达95%以上。漂白和洗涤1kg漂白粉用6kg温水化开,滤去渣子后再加60-80Kg水,可漂白80kg核桃。捞出核桃后,加入0.5kg漂白粉,可再漂白80kg核桃。如此7-8次。漂白时,核桃倒入容器中应立即搅拌,5-8分钟后核桃由青红色变为白色时捞出,然后用清水冲洗两遍,晾晒或烘干,烘干温度为40-500C。漂白容器禁用铁器,瓷制器皿最好。核桃按坚果大小分为,直径30mm以上为一级;28-30mm为二级;26-28mm为三级。核桃仁分为四级,头路货为,半仁,仁色蛋黄琥珀色;二路货为,1/4仁,颜色同上;三路货为,碎仁,仁色可深至琥珀色;四路货为混末仁。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15.8g,最大单果重18.2g,三径平均3.74cm,圆形,缝合线紧、平、窄,壳厚1.1mm,壳皮光滑美观。 (2)内在品质指标:黎城核桃出仁率高,达56.7%。仁色中,饱满,风味香甜,品质上等。 (3)安全要求:黎城核桃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具体标准如下: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包装:依据核仁皮色和完整程度,商品核桃仁可分8个等级:白头路:1/2仁,淡黄色;白二路:1/4仁,淡黄色;白三路:1/8仁,淡黄色;浅头路:1/2仁,浅琥珀色;浅二路:1/4仁,浅琥珀色;浅三路:1/8仁,浅琥珀色;混四路:碎仁,种仁色浅且均匀;深三路:碎仁,种仁深色。经过分级的外销核桃仁,应按不同等级分别用专用纸箱或木箱包装,但包装物应无任何异味和污染。通常,每箱核桃仁净重20-25千克。装箱核桃仁应避免潮湿,箱底和箱壁均应衬垫硫酸纸等防潮材料,以免核仁变质。 (2)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黎城核桃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下一篇:洪井三皇小米 |
平顺潞党参 | 平顺潞党参,山西省平顺县特产,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平顺县是的发源地,该县“寺河关山”一带奇泉异壤和气候特殊,为党参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平顺党参的特点是:参条纤长、质厚味纯、皮黄肉红、色泽鲜艳,如横断参条,可见明星点点,整体呈“虎头凤尾菊花心”,三五叶、松花头、花淡黄、有芳味。平顺党参最重可达400克左右。人称“党参之王”。 平顺县的“寺河关山”一带到处是红炉砂土和草、黑土。气候凉爽适宜。特别值得称奇的是,这些山谷海拔1400多米,沟沟凹凹大多有山泉涌出。其泉常年如注。捧而口尝之,别具党参风味,据说“寺河关山”的党参疗效与此水关系极大。这些奇泉异壤和特殊气候是平顺党参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平顺党参的特点是:参条纤长、质厚味纯、皮黄肉红、色泽鲜艳,如横断参条,可见明星点点,整体呈“虎头凤尾菊花心”,三五叶、松花头、花淡黄、有芳味。平顺党参最重可达400克左右。人称“党参之王”。 进入21世纪,平顺县科技协会把党参的研究,列入重点项目。全县年均产量为100万公斤左右。平顺县的玉峡关、羊老岩、龙镇、杏城、虹梯关等乡镇普遍种植党参。平顺的党参开发前景将十分可观。- 平顺潞党参 地域范围 主要生长在虹梯关乡、东寺头乡、杏城镇、龙溪镇、西沟乡5个乡镇62个行政村,划定为潞党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北至虹梯关乡克老村东经113°32′-北纬36°13′,东至东寺头乡张家凹村东经113°32′-北纬36°8′,南至杏城镇石门口村东经113°32′-北纬35°58′,西至龙溪镇井泉村东经113°36′-北纬36°4′。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外在感官特征:根类扁圆柱形,长约8-22厘米,直径7-10天毫米,亦有较长大者。根头无明显“狮子盘头”。根表面浅灰棕色,有深而不规则的纵皱沟,近根头处有较稀横纹。质较轻,易折断,断面不规则。气微,无香气,味甜。以独支不分叉、色白、肥壮粗大者为佳。党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形,表面浅灰色,内有菊花心。茎缠绕,断面有白色乳汁,长而多分枝,常带暗紫色,下部有短糙毛,上部光滑。叶对生或百生,有柄,叶片卵形或广卵形,全缘。党参的抗寒性、抗旱性、适生性都很强,全国各地都已引种栽培。喜欢气候温和凉爽的地方。苗期喜潮湿、阴凉,干旱会死苗。育苗时要和高秆作物间套种。大苗喜光,高温高湿易烂根。下一篇:平顺闷菜丝 |
熬脑大葱 | 熬脑大葱,山西省潞城市特产,因原产于该市合室乡熬脑村而得名。产地为该市云崖山一带的合室乡、店上镇、翟店镇、黄牛蹄乡等4个乡镇50多个自然村。该地气候独特,环境优良,污染很少,有着悠久的大葱种植历史。所产大葱具有身量粗长、齐整水嫩、色白质鲜、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2011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熬脑大葱的正宗产地主要集中在山西省潞城市云崖山一带,那里气候独特,环境优良,污染很少,有着悠久的大葱种植历史。熬脑大葱,具有辣香浓郁、久吃不腻、身量粗长、齐整水嫩、色白质鲜、营养丰富的特点,是葱中的上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产地环境 潞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东北边缘,位于东经112°59′36″-113°25′40″,北纬36°14′00″-36°29′30″之间,海拔高度616-1316米。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分别占总面积的15.6%、62.8%和21.6%。东部多为山区,中部多为平川,西部多为丘陵。最高点大禹垴海拔1316.1米,最低点辛安河谷海拔616米。境内河流均属海河流域。可分为常流河和季节性河两类;浊漳南源与浊漳河成为常流河,其它为季节河。境内还有大南河、百里滩河、漫流河等十多条主要支流。潞城属暖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9.5℃。年均降雨量503.7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434.9小时,年无霜期176天。发展高效立体农业条件优越,为大葱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熬脑大葱 地域范围 熬脑大葱产于山西省长治潞城市西北方向的合室乡熬脑村,海拔1437米。该地域东界平顺县,西南与长治市郊区接壤,西北与襄垣县为邻,东北与黎城县隔河相望,是长治地区通往河北、河南、山东的枢纽地带。该大葱生产种植基地延伸至周围合室乡、店上镇、翟店镇、黄牛蹄乡等4个乡镇50多个自然村(东经113°00′——113°17′,北纬36°15′——36°28′),种植大葱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为90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熬脑大葱有肥大的假茎和嫩叶,品质脆嫩多汁,假茎坚挺如木,一般株高1.2米,白长0.35米,径粗0.035米,单株重0.4千克以上,有特殊的辛辣味。 2、独特内含成分熬脑大葱的营养成份比较全面,尤以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大葱的葱白中蛋白质(g/100g)1.7g-2.1g,碳水化合物(g/100g)5.2g-8.9g,钾(mg/100g)144mg-241mg, 钙(mg/100g)29mg-66.7mg,均高于普通产品均值。营养丰富,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蒜素含量很高, 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用它作药用,可以预防治疗十几种病,如杀灭痢杆菌,治疗心血管病等。大葱还是消毒物质的无尽源泉。假若致病微生物与食物、水、大葱一同进入人体的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系统,则在数分钟内就能受到它的制约而无法为害。具有调味和医疗功能,还含有特殊的辛辣味,去腥解毒作用很强,帮助消化,有明显的食疗保健作用。葱白作汤治伤寒寒热、中风耳目浮肿、能出汗;葱汗即葱涕,功同葱白,取汁入酒少许,滴鼻中治衄血不止;葱须疗饱食、房劳、血渗大肠、便血、肠痔;葱花治心脾痛;种实明目,补中气不足。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NY5001-2007。下一篇:潞城草帽辫 |
壶关旱地西红柿 | 店上镇位于壶关县东南18公里处,居壶关县中心腹地,共有9000余户、32000口人、耕地35000亩,是一个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大镇。 旱地西红柿种植是店上镇特色种植的一大亮点,也是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店上镇旱地西红柿种植已有10余年历史,主要种植村包括长林村、绍良村等十五、六个村。2011年底,全镇旱地西红柿种植面积达到1100亩,亩产量达10000—13000余斤,亩均纯收入达6000—9000余元。 旱地西红柿种植的主要模式是公司化经营,兼有农户个人种植。公司化经营模式是,农户将个人土地租给懂技术、会经营的种植公司等组织,由公司统一管理,统一经营,该种植模式是店上镇的主导。 采收等。从近几年种植经验看,亩产量至少在1万斤以上,亩均纯收入达到6000—9000余元。 旱地西红柿种植种植时间在4、5月份,采收在9—11月份,由于该品种肥料好,光照时间长,口味绵甜,含糖量高,既是营养丰富的水果,也是味道独特的蔬菜,因此该产品供不应求,深受城乡广大居民喜爱,除在当地畅销外,产品还远销至河南、山东、河北以及省内各大超市。 下一篇:红面擦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