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张湾汉江樱桃 | 张湾汉江樱桃是湖北十堰市张湾区的特产。 “张湾汉江樱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是十堰地区独具特色的水果上品。汉江樱桃既能观花,又能尝果,被称为“开春第一果”。一般三月上旬始花,中下旬展叶,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果熟,果实色泽鲜艳,外观透亮,果大皮薄,汁多肉厚,风味浓郁,爽口味甜,素有“果中钻石”之美誉,深受人们喜爱。 张湾汉江樱桃种植历史在百年之久,当地民间流传的一首歌“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工花不开”。据《郧县志》(同治丙寅修) 之物产录中记载有“樱桃—月令作含桃,一名荆桃,其大者如弹丸,小者如珠,南人谓之樱珠”。 张湾区汉江街办位于湖北省十堰城区北部,座落在十堰城区核心地段。产区处秦岭、大巴山和武当山之间,属秦岭、大巴山的东延余脉,境内山川秀美、溪谷交错,沟壑纵横,植被覆盖率良好。受人文底蕴、地理区位、特定环境、优良株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汉江樱桃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形成现今果粒黄红、肉厚鲜美、断季翘等,享誉湖北及周边毗邻地区的美誉。加之“汉江樱桃节”的连年举办,更加助推了汉江樱桃的美名远扬。张湾汉江樱桃年均收益达4000余万元。 所在地域: 湖北 申请人: 十堰市张湾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张湾汉江樱桃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所辖的汉江街办的等5个村。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43'—110°48'、北纬32°41'—32°45'范围之内,生长在海拔150米~600米之间,总栽植面积380公顷,年均产量达4000吨,产值4000万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张湾汉江樱桃果实呈卵圆形,果顶钝圆形,果粒比普通樱桃品种大,果梗长3.0厘米左右,单果横径1.6厘米~2厘米,单果均重3.0克,皮薄,果肉呈淡黄色,成熟果外观透亮、光泽度高,果核小,味甜、爽口。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糖≥10%,可滴定酸≤0.7%,可溶性固形物≥12%。3、安全要求:安全指标执行GB18406.2-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果安全要求》。 |
黄龙鳜鱼 | 黄龙鳜鱼是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黄龙水库的特产。鳜鱼经过库区特定水域自然生长,形成现今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黄龙鳜鱼。黄龙鳜鱼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黄龙鳜鱼生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腹地的黄龙水库。鱼身呈不规则黑褐斑,底纹金黄色,自吻端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过眼斜纹;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侧线沿背弧向上弯曲,背鳍12条,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头部具细小鳞片、呈尖三角形,头长为眼径的5倍以下,眼大偏暗黄;口大唇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上下颚、梨骨、口盖骨上有大小不等的小齿;鳃耙6枚,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幽门垂68~95个。二龄个体平均长30~35cm、重500~600g。肉质柔嫩,味鲜美,少腥味,无肌间刺,为名贵鱼类。 1969年黄龙大坝建成以后,堵河鳜鱼经过库区特定水域自然生长,形成现今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黄龙鳜鱼。因其南水北调水源地特定的水资源和地域环境,加之厚重的人文底蕴,为其本为名贵的鱼类产品加上了市场发展的皇冠,使得黄龙鳜鱼在市场销售之初就显得光芒四射、供不应求。 近年来,张湾区在“技术单位+专业合作社(公司)+养殖渔户”模式运作下,开展黄龙鳜鱼养殖技术标准的研发与示范工作,坚持“技术支撑+标准带动+政策扶持+环保养殖+打造品牌”的思路,逐步集群养殖手段,保持地方特色,壮大养殖规模,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2011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全镇养殖黄龙鳜鱼的协会1个,养殖大户43家156人,技术服务人员达18人,养殖水域面积500公顷,养殖规模85万尾,产量达22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多年来,黄龙鳜鱼养殖业的发展走过了集体网箱转包给农户试养→渔户养殖经营→标准化运营模式(技术单位+专业合作社+养殖渔户),已壮大完善走向产业化发展格局。 2013年,张湾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申报的“黄龙鳜鱼”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鳜鱼是一种美味佳肴。库区野生鳜鱼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是人们餐桌上的佳味美肴,食用珍品,“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其味清香扑鼻,鲜脆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铁等微量元素。可清蒸、红烧、水煮、油炸等,根据个人喜好而食,不管怎样烹饪,都不会改变其美味可口的特性。 同时鳜鱼药用价值极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鳜”类[食疗]:“味甘、性平、无毒,归脾、胃经”春夏季捕捞的鳜类,可全鱼入药。鲜用,有补气血、益脾胃的滋补功效。吃鳜鱼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随着丹江口水库的网箱养殖的逐步取缔,我市“黄龙鳜鱼”的主产区汉江-堵河流域将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又一个支点,而“黄龙鳜鱼”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投入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我市“黄龙鳜鱼”的产量也将跨越式增长,其经济效益潜力无限。 地域范围 黄龙鳜鱼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所辖的黄龙镇黄龙水库,总水域面积4000公顷。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9゜31ˊ至110゜41ˊ,北纬31゜21ˊ至32゜50ˊ之间。养殖水域面积500公顷,养殖规模85万尾,产量220吨,产值0.4亿元。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鱼体较高而侧扁,背部隆起,鱼身呈不规则黑褐斑,底纹金黄色;口大唇薄,下颚明显长于上颚。上下颚、梨骨、口盖骨上有大小不等的小齿,前鳃盖骨后缘呈锯齿状、下缘有4个大棘;后鳃盖骨后缘有2个大棘。头呈尖三角形,眼大偏暗黄;头部具细小鳞片;侧线沿被弧向上弯曲。背鳍12条,分两部分,彼此连接,前部为硬刺,后部为软鳍条;自吻断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斜型褐色条斑;幽门垂68~95。二龄个体平均长30~35cm、重500~600g。雌性个体二冬龄性成熟,雄性一冬龄性成熟,属多次产卵类型;漂泊性卵,比水重,稍具粘性,有油球。肉味鲜美,少细刺,为名贵鱼类。 2、内在品质指标:黄龙鳜鱼品质优,营养价值高。水分≤90(g/100g),蛋白质≥9.0(g/100g);总脂肪≤0.8(g/100g);灰分≤1.0(g/100g);富含多种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总量≥7.0 (g/100g)。 3、安全要求:安全指标执行NY/T842-2004《绿色食品鱼》(活鱼-淡水)标准规定。 |
安沟嫩香芹 | 安沟嫩香芹是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花果街道安沟村的特产。该村土壤、气候条件适宜,种植的嫩香芹质脆味佳、别具芳香,市场认可度高。 安沟村是十堰城区较早发展蔬菜的专业村。全村农民人平纯收入中的五成以上来自于蔬菜种植,而蔬菜种植收入的八成则来自芹菜种植。安沟村过去种植蔬菜采用的是常规模式。为提高菜农收入,建设城市 “菜篮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该村转变蔬菜种植模式,由露地种植改为大棚种植,由一年种植一茬,改为一年种三茬以上,现已发展蔬菜大棚近700个,面积达220余亩。 通过产品试验推广,该村确定了一个适合本地气候、产量高、效益好、生长周期短、消费者喜爱、市场俏销的主导品种——嫩香芹。 现在,全村芹菜种植形成独特优势:一年种三茬——春、秋、冬三季都有芹菜卖;比重大——芹菜常年种植面积占全村蔬菜种植面积的六成以上;品种纯——正宗的“绿京蓝”品种;品质好——纤维细嫩、口感佳;无公害——全部使用农家肥,生物防虫治病;产量高——大棚生产,平均每亩产芹菜5000公斤;效益好——亩均收入两三万元。这些优势,使得安沟芹菜在市场上十分俏销。 安沟嫩香芹,经过农业部门多次抽检,农药残留等指标都达到安全标准。2010年,安沟香芹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绿色食品。次年,又荣获湖北首届名优蔬菜银奖。 |
地区 | 特产 |
---|---|
西城社区 |
---- |
郭家湾村 |
---- |
草店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