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陕西省 >>宝鸡市 >> 渭滨区

渭滨区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小六汤包

  “小六汤包”创建于1995年,于1998年注册成立西安小六汤包餐饮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拥有西安六家连锁店、一个配送中心、咸阳分公司、宝鸡公司、深圳公司。总经营面积7000多平米,从业员工千余人。经营品种以各色汤包为主,辅之黄桂粥,各种特色凉、热菜,蒸碗等共八大类一百多个品种,可满足各民族、各年龄段顾客的需求。 1997年,“小六汤包”在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是唯一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的民营企业。 1999年被西安市消费者协会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称号;1999年“小六黄桂粥”被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烹饪协会认定为“陕西名小吃”;2001年“小六汤包”文字与图形同时被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命名为“西安市著名商标”;2001年“小六汤包”被陕西省烹饪协会评定为“陕西风味名店”;2002年“小六汤包”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2002年被陕西省商业联合会命名为“陕西商业名牌企业”;2002年“小六辣子鱼”、“荷香粉蒸肉”被陕西省烹饪协会认定为“陕西名菜”。2002年5月,公司在全市民营企业率先成立团委,2003年5月被共青团西安市委评为“西安市红旗团委”。2004年被西安市连锁经营协会评为“西安十佳连锁企业”,并被陕西省烹饪协会秘书处评为“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3月被中国商业名牌管理委员会评为“中国商业名牌重点培植企业”;2004年2月成立公司党支部,2004年6月党支部被中共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路街道工作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4年9月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2005年1月被《华商报》评为“《华商报》百万读者心目中的二十大必选餐饮名店”,被中国工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工商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小六汤包”秉承“品质优良、价格低廉、环境舒适、服务周到”的经营理念,传承三秦饮食文化,并希望通过连锁经营的方式扩展到全国各地,实现“小包子也能创出大品牌”的愿望。 具体位置: 宝鸡金陵桥西 联系电话: 3203698 下一篇:宝鸡搅团

宝鸡搅团

  搅团要好七十二搅。用玉米面、荞麦粉等做成不同品种的“水围城”、“鱼鱼”,可以烩着吃、炒着吃、凉调着吃。豆花泡馍豆花泡馍是宝鸡名小吃,用浓汁豆浆加佐料,将形似金叶馍片和豆花滚汤烩成一碗,浇上辣汁,豆花洁白,馍片下一篇:西府扯面

西府扯面

  西府扯面是陕西省宝鸡市的特色小吃。西府,宝鸡的别称。西府面食众多,扯面是深受大家喜爱的面食之一,也是小面馆中最常见的面食。   扯面是陕西省和山西省的汉族传统面食,扯面主要流行于陕西、山西以及甘肃的徽县、两当、成县。已有3000年历史。以宝鸡的西府扯面最为正宗,为中华名吃。主要原料有上白面粉、鸡蛋、菠菜、红萝卜、调味品、臊(sào)子等。制作时先将面粉用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1小时以上,再调到较软程度后擀成较厚较宽面片,然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加调料和辣子粉,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   下一篇:藏式秘汁烤鱼

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配料为:煮过的水豆腐脑-豆花(煮过的好处是水豆腐会淋去水分,变成小陀小陀的,拌在米线里才有口感,而且也好看.) 先把米线用热水烫过,放在一个土花碗里,然后在面头舀进一大勺豆花,再依次放上所有调料,就可以享受了. 拌好,扒一口在嘴里,感觉到带有淡淡甜味的冬菜粒脆脆的,豆花的素净掩盖了辣酱的鲜辣,米线的软滑沾满了清香的韭菜. 下一篇:线辣椒

风党参

  风党参,以根条肥大、粗实、纹多、味甜而著名。党参是健脾、滋胃、润肺、养血、鼓励清阳、震动中气的重要药物。能使血色素增加,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等,其功能不亚于人参。党参还是极佳补品,生津液、活内伤、健脾胃,对妇女血崩等病疗效尤佳。主要产于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和商洛等地,是颇受欢迎的中药补品。年平均产量为35吨。其外销市场分国内与国外。 下一篇:小六汤包

藏式秘汁烤鱼

  藏式秘汁烤鱼

眉县猕猴桃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其可容性固形物含量为1420%,含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等十多种氨基酸,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每100克果肉含钙27毫克,磷26毫克,铁1.2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100毫克(每百克果肉中)以上,有的品种高达300毫克以上,是柑桔的510倍,苹果等水果的1530倍,因而在世界上被誉为“水果之王”.   由于猕猴桃营养全面、丰富,含有一些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因此,对保持人体健康,防病治病具有重要的作用。多食用猕猴桃可以预防老年骨质疏松;抑制胆固醇在动脉内壁的沉积,从而防治动脉硬化;可改善心肌功能,防治心脏病等。在抗癌方面,具有抑制肠道内亚硝胺对组织的诱变作用。一些癌病人食用猕猴桃后,可以减轻厌食和恶病质,还可以减轻病人作X线照射和化疗中产生的副作用或毒性反应。多食用猕猴桃,还具有阻止体内产生过多的过氧化物,防止老年斑的形成,延缓人体衰老。   地域范围   眉县猕猴桃生产基地位于秦岭北麓、渭河以南的关中平原西部,北纬33°59′00″~34°19′28″,东经107°39′08″~108°00′51″之间。南北长39.8公里,东西宽37.5公里,东至青化乡青化村,西至首善镇余官营村,南至秦岭北麓浅山区,北至渭河。涉及8个乡镇、104个村,总生产面积10909.9公顷,年产量20万吨。下一篇:高跷赶犟驴

陇县核桃

  陇县核桃是陕西省宝鸡市陇县的特产。陇县核桃个大、仁饱、皮薄、味香。陇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陇县古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位于陕西省西陲。核桃是陇县传统优势林特产之一,在我国核桃的10大产区中,陇县地处陕西渭北、秦巴山地、甘肃天水和甘肃陇南等4大产区的中间地带,属于核桃的最佳优生核心区。陇县特产“陇州核桃”个大、仁饱、皮薄、味香,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测试中心、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杨凌)检测结果,陇州核桃为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的富硒保健食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被列为全国外贸出口免检产品。据《陇州新续志》记载,清宣统二年(1910年)已开始人工(种)植核桃,到60-70年代直播青皮核桃,80年代栽植地埂核桃。2002年以来连片栽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核桃产业已初具规模,是陕西省12个核桃经济林基地重点县之一、国家核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省级核桃良种基地县,陇州核桃“香玲”品种在首届中国核桃节上获金奖。   近年来,陇县核桃产业按照园区示范、基地承载、品牌带动、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联结的要求,以建设“陕西核桃第一县”为目标,以实施良种繁育、标准生产、集散销售、精深加工“四大工程”为重点,以完善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产业化经营“三大体系”为保障,全面推行基地品种化、管理园艺化、经营产业化,核桃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截止目前,全县核桃总面积达到48.5万亩1114.5万株,年产量1.03万吨、产值2.58亿元。人均核桃收入1290元、户均4579元,核桃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9%。计划到2015年,全县核桃面积突破70万亩,其中良种核桃结果面积达到20万亩,核桃总产量达3万吨,产值突破5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核桃加工量1.5万吨,加工率达到50%以上,核桃产业总产值10亿元,实现陕西核桃第一县的目标。   陇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地域范围   陇州核桃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区域为陕西省宝鸡市陇县所辖东风、八渡、东南、城关、温水、曹家湾、天成、固关、火烧寨、新集川、李家河、河北、共12个镇130个行政村。东到东风镇白杨树沟村,南到八渡镇桃园村,西到固关镇上岔村,北到李家河镇山城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6°26′-107°81′,北纬34°35′-35°6′。总保护面积60万亩,现生产面积54万亩,年产量83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陇州核桃果实圆形或椭圆形,平均单果重8克以上;外壳自然黄白色,壳面洁净,缝合线紧密;皮薄膈膜少且薄,易取整仁;果仁饱满,颜色黄白或深黄色,油香,涩味淡。2、内在品质指标:陇州核桃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4%,粗脂肪不低于64%,维生素E不低于40㎎/㎏,铁不低于42㎎/㎏,锌不低于32㎎/㎏,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3、质量安全要求:陇州核桃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组织生产,具体标准为:GB/T16326-2005《坚果食品卫生标准》,GB/T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T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下一篇:陇县西洋参

太白甘蓝

  太白甘蓝   高山蔬菜是近年来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越夏补淡蔬菜。高山蔬菜产地位处高海拔山区,距离大中城市较远,生产的蔬菜要求耐运输,商品性好。甘蓝具有的独特生物特性是高山蔬菜中主要种植种类;甘蓝品种繁多,特性各异,适于高山栽培的品种要求   地域范围   太白甘蓝生产保护区域为太白县境内秦岭以南、鳌山以北、黄牛河、红岩河流域以东,石头河流域以西,包括咀头镇、鹦鸽镇、桃川镇、靖口镇、王家塄乡、高龙乡等6个乡(镇),4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3′00″~107°46′00″,北纬33°38′00″~34°09′00″。总生产面积3万亩,年产量12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太白甘蓝生长期短、叶绿肥厚、包心紧、个大味美、质脆嫩、适口性好。 2、内在品质指标:太白甘-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其中每千克氨基酸含量在14632毫克以上,蛋白质含量近2%,碳水化合物4.08%,维生素C百克含量为45.4毫克,钠、钙、铁等元素含量均较高。 3、安全要求:太白是全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县,每年均接受农业部产品质量抽检,多年检测结果表明,太白甘蓝符合无公害食品安全标准要求,抽检结果均为合格。下一篇:椴木香菇

岐山臊子面

  臊子面属岐山风味名吃,以其做工精细,用料讲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负盛名。臊子面从做工烹调到色香味形眼观口感可以用“煎、稀、汪、薄、筋、光、酸、辣、香”九个字概括。该小吃始于西周早期,相传是周文王的母亲,为招待周文王的亲朋和左邻右舍所做的一种面食,距今已三千多年历史。   岐山臊子面香味飘香省内外,其肉臊子的制作算得上是一门绝活。先将肥瘦各半的猪肉切成肉丁,然后用文火烂,不能炒,更不能煮。   在这方面流传有“紧锅馍,慢锅肉”之说。即蒸馍时要用紧火烧,烂肉却是用温火,还要慢慢翻搅,性急不得。这样才能使肉“出油”,达到去腥生香吃起来不腻的效果。等肉烂到八九成时再下花椒、桂皮、生姜、八角等佐料并加陈醋,这样一锅酸香四溢的肉臊子就成了。另外红萝卜、蒜苗、豆腐、黄花菜和黑木耳都是汤锅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岐山臊子面的历史典故   相传周朝时,文王姬昌带人出外狩猎,在渭河畔遇见一条蛟龙从水中腾空而起,张牙舞爪,残害无辜。周文王令将士一齐射箭,一时空中箭鸣不止。顷刻之间长五丈重千斤的蛟龙眼瞎喉断,从空中跌落下来。由于蛟龙肉食后有延年益寿和驱恶除邪的作用,文王让厨师将蛟龙剁成厘米见方肉丁,加上佐料烂(音“兰”)成臊子,把煮好的面条捞在碗里浇上汤和蛟龙臊子。   只吃面,不喝汤,再把汤倒进汤锅,如此循环不但将士们吃上了蛟龙面,就连当地乡亲也沾了光,品尝了鲜美的蛟龙面。从此,西岐人仿效这种吃法,将猪肉烂成臊子,浇汤而食,这就是世代流传千百年至今的臊子面。还有一种传说是,岐山有户人家娶了个贤慧能干的媳妇,她做的面条家人食后无不称赞滑爽鲜美。后来,她的小叔做了地方官员,邀请同僚到家里做客。当人们吃了嫂子擀的面条后,赞不绝口。从此“嫂子面”便出了名。由于“嫂”与“臊”谐音,嫂子面便叫成了臊子面。下一篇:“透心红”胡萝卜

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咀头产区)       陕西省太白县咀头镇现辖行政区域    《太白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太白贝母(咀头产区)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太政字〔2012〕131号    陕西原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B/ST1892001—2010《太白贝母生产环境质量标准》《太白贝母生产技术规程》   下一篇:架豆王

陈仓核桃

  陈仓核桃是陕西宝鸡陈仓区的特产。   陈仓核桃    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官村核桃专业协会    12037420    坚果(核桃)   下一篇:社火马勺脸谱

太白酒

  太白牌太白酒始于商周,盛于唐宋,成名于太白山,闻名于唐李白,是我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选用优质高粱为原料,大麦、豌豆制曲做糖化发酵剂,配以土暗窖固态续渣分层发酵,混蒸混烧传统老六甑工艺精心酿制,酒海贮存、自然老熟,科学勾兑而成。其品质清亮透明,醇香秀雅,醇厚丰满,甘润挺爽,诸味谐调,尾净悠长。曾被列入《中国名酒传》,被评为“陕西名酒”、“陕西名牌产品"等五十多项大奖。    太白酒太白酒年产量三千余吨,产品有高、中、低度六个品种,高、中、低档及容量为750ml-125ml八个规格、三个系列。其太白珍品一支笔,内装经酒海储存四十年以上的陈藏老酒,具有醇香典雅、甘润挺爽、尾净悠长的凤香型酒风格;50度浓香太白家宴酒,具有香气四溢、醇和绵甜、回味悠长之 特点;45度精品“一壶藏”、50度精装太白酒和48度太白喜酒香味纯正,绵甜爽口;250ml钻石精品具有醇香秀雅、醇和绵甜,酒体丰满、尾净悠长之风格。  “太白”系列的各种品牌酒都具有包装高雅、雍容华贵、喜庆大方等特点,是馈赠亲友宴请宾客的理想之选。  雪水酿太白,佳名传古今。陕西太白酒,香溢飘五州。  陕西“太白牌”太白酒,是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麓脚下陕西眉县金渠镇太白酒厂生产的历史名酒,是闪烁在浩瀚酒海中的一颗明珠,是我国唯一注册的正宗太白酒,也是闻名遐迩的中国优质酒。  陕西太白酒因唐代“诗仙”李白曾饮和采用太白山上的融雪水作酿浆陈酿而成,故得其名。  眉县金渠镇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据《眉县志》记载和关中西部出土的秦汉文物考证,古褒斜道的开通,促使眉县酒业自古就极为兴盛发达。金渠镇地处褒斜栈道要塞,又兼水陆交通要冲,加上太白山雪水甘醇和当地物产丰富等优厚条件,因而酿酒业早称“得天独厚”、“誉满秦川”,素有“酒乡”之称。唐初,李世民驾前有一吏部尚书王硅,是眉县北部王家水泉人。此人常给皇宫奉送故里金渠镇所产佳酿,深得宫廷喜爱。其后唐王朝常购此酒入宫,使金渠镇酒业大兴,名声远震。    太白酒因太白山得名,又因唐带大文豪李白而成名,这些赋予了太白酒厚重的人文文化。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国力最强、历史最长的王朝之一,富足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促进了酒业的发展,太白酒在唐代也出现了空前昌盛的发展景象。李白是盛唐时期中国最著名的“诗仙”、“酒圣”,在他流传下来的1000多首诗中,与酒有关的就有170多首,其中著名的《蜀道难》写的就是李白从巴蜀到长安求取功名,过巴山翻越秦岭主峰太白山夜宿金渠镇,饮了当地所产太白酒后,诗性大发,联系人生艰辛,回忆蜀道艰险,写下的千古绝唱。唐代以后,长安、汴梁及关中一带大都市所开酒店悬挂“太白遗风”、“太白酒家”者甚多。   医学名著中的太白酒     医学名著《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中还记载着一段黄帝与岐伯讨论酿酒的对话(岐伯是太白山脚下人,他既是黄帝的臣子,又是我国医学家之始祖):“黄帝至岐,见岐伯引载而归, 太白酒   访以治道:‘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答道:‘必以稻米引之稻薪,稻米则完,稻薪则坚。’”从这些讨论中,可了解到当时酿酒的原料是稻米,经过蒸煮酿成的酒称为“醪醴”。值得重视的是当时已经采用蒸煮工艺,这与考古发现的配套酿酒器具中的甑互为印证。甑的主要作用是蒸煮谷物原料,这表明那时可能采用繁殖霉菌的熟食原料作酒曲或直接酿酒,可见宝鸡地区当时的酿酒技术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眉县在炎黄文化的发祥地宝鸡。这一带气候适宜,土质肥沃,是中华民族最早发源地之一,颇具兴家酿酒之地利。炎黄先民在这里“耕而作陶”,在发明原始农业和原始制陶业的同时,也发明了中国最早的原始酒文化。在宝鸡地区的炎黄原始酒文化的孕育下,太白酒的诞生已是历史之必然。下一篇:眉县猕猴桃

麟游核桃

  麟游核桃是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的特产。麟游长麟核桃以其品质好、产量高、耐寒耐旱性及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良特性,在大会“三优”评选活动中被评为“中国优良核桃品种”。   麟游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资源分布广泛,目前全县核桃面积累计达到了20.7万亩,其中核桃新植建园15.2万亩,散生核桃5.5万亩100多万株。2012年全县核桃总产量达到520万公斤,产值7800万元。仅此一项使该县农民人均增收1026元。“长麟”核桃是麟游县永安村核桃基地栽培和改良后的新品种,核桃坚果具有仁饱、性绵、味香、品质好、出仁率高、营养丰富、耐寒耐旱,以及抗病虫害能力强等优良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该品种曾在中国杨凌第十九届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上荣获“后稷奖”。目前麟游全县种植“长麟”核桃超过14.5万亩,发展百亩以上核桃示范园31处,其中优质基地3万亩。“长麟”核桃成功打响了麟游核桃的品牌,为下步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核桃种植、推动林产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下一篇:麟游荞麦

凤县大红袍花椒

  凤县是国家林业总局命名的中国花椒之乡,凤县花椒也是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公布的大红袍花椒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5年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将凤县命名为“中国花椒之乡”。凤县由于独特的地域气候优势,产于凤县的“大红袍”花椒,以粒大、色艳、味浓、肉厚、果柄有小瓣、形似双耳闻名遐迩,被称为“凤椒”。近年来,凤县把“大红袍”凤椒当作特色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已拥有3000万株的规模。    凤县,山环水绕,林木葱茏,风光秀丽, 凤椒   物产极为丰盛,而且素以土特产众多而闻名。其中尤以色红果大、香味纯正的凤椒和久负盛名的名贵药材凤党最为驰名。  凤椒就是产于凤县的“大红袍”花椒。“凤椒”因其颗粒九果肉厚,色泽鲜艳,气味芳香浓郁而质量佳于全国。长期以来,被人们冠以“凤椒”的美称。  凤椒“大红袍”与其它花椒的不同之处是果实的基部生有两个小瓣,形似一双小耳,人们称其为“双耳朵”,有无双耳朵,这是辨别风椒大红袍真伪的特征之所在。有民谣为证:  “凤椒鲜,风椒俏,若辨大红袍,须把双耳找。”  “凤县大红袍”花椒栽培历史悠久,《本草纲目》记载:“秦椒,花椒也,金、凤、商州皆产……大于蜀椒”。清《嘉庆重修一统志》载:“椒,府(汉中府)俱产,出凤县白石者佳”。因其“全红、肉厚、有双耳,风味独 特”在国内市场久负盛名。  凤县大红袍出众,品质优良的原因在于凤县独特的自然气候优势和土壤资源优势。年平均温11.4℃垂直变化明显,降水集中,冬季相对不冷,夏季不热,气象灾害不突出,是发展花椒的适生区域。  据光绪十八年(1893年)《凤县志》记载:“金红花椒肉厚有双耳,殊胜他地”,这句话道出了凤县花椒的形态及风味独一无二的特征。1993年原陕西省科委开展的全国花椒品种品质调查结果表明,凤县大红袍即“凤椒”各项指标名列全国之首。在第九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凤县“大红袍凤椒 ”荣获“后稷奖”。  凤县是重要的花椒产区之一,该地花椒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特别是凤县所产的大红袍花椒更是全国闻名,堪称花椒之极品,被人们誉之为“凤椒”,这其中包含有人们的喜爱之意。凤县“大红袍”花椒以色泽鲜红、粒大、肉厚、形具“双耳”、麻味悠久、清香浓郁,被称做“凤椒”(《辞海》中记述),素有飘十里之美誉,被誉为“花椒之王”。  千百年来,“凤椒”以其颗粒果肉厚,色泽鲜艳,气味芳香浓郁而享誉全国。它既是优质的调味品,又是重要的中药,用于佐料,使肉菜鲜美,且有去腥、杀菌功能。用于中药,有温中散寒、暖胃除风、消满解胀、化痰止咳、破血通经、止痛等功效,杀虫、除菌、消毒止痒之功能。下一篇:干脚棒

渭滨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金陵街道 中华石鼓园 中华礼乐城 宝鸡民俗博物馆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宝鸡炎帝陵 宝鸡鸡峰山景区 古大散关 炎帝影视基地 宝鸡人民公园 姜城堡 宝鸡天台山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渭河公园 宝鸡植物园 石鼓山 燃灯寺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经二路街道 中华石鼓园 中华礼乐城 宝鸡民俗博物馆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宝鸡炎帝陵 宝鸡鸡峰山景区 古大散关 炎帝影视基地 宝鸡人民公园 姜城堡 宝鸡天台山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渭河公园 宝鸡植物园 石鼓山 燃灯寺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清姜街道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姜谭街道 中华石鼓园 中华礼乐城 宝鸡民俗博物馆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宝鸡炎帝陵 宝鸡鸡峰山景区 古大散关 炎帝影视基地 宝鸡人民公园 姜城堡 宝鸡天台山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渭河公园 宝鸡植物园 石鼓山 燃灯寺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桥南街道 中华石鼓园 中华礼乐城 宝鸡民俗博物馆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宝鸡炎帝陵 宝鸡鸡峰山景区 古大散关 炎帝影视基地 宝鸡人民公园 姜城堡 宝鸡天台山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渭河公园 宝鸡植物园 石鼓山 燃灯寺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马营镇 中华石鼓园 中华礼乐城 宝鸡民俗博物馆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宝鸡炎帝陵 宝鸡鸡峰山景区 古大散关 炎帝影视基地 宝鸡人民公园 姜城堡 宝鸡天台山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渭河公园 宝鸡植物园 石鼓山 燃灯寺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石鼓镇 中华石鼓园 中华礼乐城 宝鸡民俗博物馆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宝鸡炎帝陵 宝鸡鸡峰山景区 古大散关 炎帝影视基地 宝鸡人民公园 姜城堡 宝鸡天台山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渭河公园 宝鸡植物园 石鼓山 燃灯寺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神农镇 中华石鼓园 中华礼乐城 宝鸡民俗博物馆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宝鸡炎帝陵 宝鸡鸡峰山景区 古大散关 炎帝影视基地 宝鸡人民公园 姜城堡 宝鸡天台山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渭河公园 宝鸡植物园 石鼓山 燃灯寺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高家镇 中华石鼓园 中华礼乐城 宝鸡民俗博物馆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宝鸡炎帝陵 宝鸡鸡峰山景区 古大散关 炎帝影视基地 宝鸡人民公园 姜城堡 宝鸡天台山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渭河公园 宝鸡植物园 石鼓山 燃灯寺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八鱼镇 中华石鼓园 中华礼乐城 宝鸡民俗博物馆 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宝鸡炎帝陵 宝鸡鸡峰山景区 古大散关 炎帝影视基地 宝鸡人民公园 姜城堡 宝鸡天台山 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 渭河公园 宝鸡植物园 石鼓山 燃灯寺 小六汤包 宝鸡搅团 西府扯面 藏式秘汁烤鱼

渭滨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