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 | 简介 |
---|---|
耿镇胡萝卜 | 耿镇胡萝卜生产区域位于渭河两岸,属关中平原海拔最低,典型的沙滩地,砂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是优质胡萝卜生产的天然基地。生产过程采用明水落籽、配方施肥、深井水灌溉、拌麸子防蛐虫等特定生产技术。其产品果实个大、色鲜、皮薄、肉红如血、芯细,芯黄如菊,味甜酥脆,生吃能清热解燥,熟食可润肺止咳,鲜榨汁颜色如血红色,并有奶香味。据传清光绪二十六年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途经渭东桥至西安,地方官吏进贡高陵胡萝卜御用,旅途劳顿的慈禧食后,容光焕发,精神为之一振,赞不绝口,连连叹奇:“胜似小人参,美味在人间。”此后,高陵胡萝卜被列为地方特产,每年进贡皇室做御用。耿镇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及各种矿物质,总糖为5.20—7.20%、β胡萝卜素为48.6-68.6mg/kg 、Vc含量为7.75-9.75mg/100g,均高于对照。 耿镇胡萝卜 地域范围 耿镇胡萝卜产地位处渭河两岸,地理坐标为东经109°05'-109°17',北纬3440'-3445',涉及耿镇虎家、耿镇、周家、耿北和张卜乡韩家、南郭共六个村, 57个村民小组。东至张卜乡韩家村,西至耿镇耿西村、南至耿镇六家庄、北至渭河,总生产面积 1.3万亩,年产量90000吨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耿镇胡萝卜肉质根长20-25厘米,上部横径约4.5厘米,根形近似圆柱形,表面光滑,个大、色鲜、皮薄、芯细,肉红如血,芯黄如菊,味甜酥脆,生吃能清热解燥,熟食可润肺止咳。 2、内在品质指标:耿镇胡萝卜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其中总糖为5.20-7.20%,β胡萝卜素为48.6-68.6mg/kg,Vc含量为7.75-9.755mg/100g。 3、安全要求:耿镇胡萝卜执行《无公害食品胡萝卜》(NY5082-2005根茎类蔬菜)标准,包装、标识须符合农业部《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进入市场遵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下一篇:贵妃饼 |
老童家腊羊肉 | 西安老童家腊羊肉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难来西安,品尝了老曹家腊羊肉后大加赞赏。 并由兵部尚书赵福桥之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三字,制成匾额悬挂门口,从此老童家腊羊肉名闻遐迩。 它以带骨羊肉为原料,配以芒硝、桂皮、八角、花椒、草果、小茴香和青海盐为辅料,经过腌肉、煮肉、焖肉等工艺精制而成。它色泽红润,肉质酥烂、膘肉分明,油香不腻,鲜美可口。三百多年来,以其独特风味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 腊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是佐餐下酒良菜,也是馈赠亲友佳品。 制作工艺:选用新鲜肥羊,宰杀后配以青盐、芒硝、 八角、桂皮、草果、花椒、小茴等调料,经制坯配料,卤制和上色等工序制成。腌肉时将羊肉皮面相对折叠排放在大缸内,添入井 水,撒进青盐、芒硝,腌2-5天。腌透。煮肉时先将老卤汤倒入锅内,加入等量清水,放人调料包,用旺火烧开后再酌加青盐,放在肉板匕用重物压紧,改用小火们煮3-4小时,至肉酥骨离时捞入盘内,再用原汁汤冲洗肉面,去原汁,用净布沥干即成。 羊肉除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外,还有味甘苦、性火热、开胃、 增进食欲、补肾助阳的作用,是一种强壮食品。 下一篇:关中扯面 |
高陵冬枣 | 高陵县鲜食枣产业最早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1992年前后,从山西运城、永济等地引入梨枣试种、推广,并在梨枣栽培的带动下,先后引进了其它品种栽培,从而使鲜食枣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也不断丰富。目前,全县栽植鲜食枣面积已达3万余亩,品种有梨枣、大雪枣、冬枣、霜红枣、七月鲜、泾渭鲜枣等十多个品种。8月中旬七月鲜泾渭鲜枣即可成熟,其后梨枣、冬枣、霜红枣先后成熟,而雪枣成熟期已到十一月中旬,鲜食枣供应期从8月中旬一直持续到十一月下旬。高陵县以其优越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生产的鲜食枣味美、果大、含糖量高、果面光洁,梨枣、冬枣、霜红枣等引进品种,无论含糖量、Vc含量、单果重,产量均明显超过原产地,成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优质果品。高陵县鲜食枣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习惯的矮化密植生产技术,总结出了一整套栽植、修剪、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的技术经验,严格地以无公害食品的要求管理,一方面提高了单位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更适应了市场对果品安全的要求。高陵县鲜食枣产业在面积、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科研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继成功引进推广梨枣、冬枣之后,泾渭枣树研究所的泾渭鲜枣和泾渭大雪枣两个品种相继推出,并深受市场欢迎,泾渭鲜枣设施栽培提早成熟和一季两熟技术已初步试验成功,正在总结完善阶断,高陵县林果发展有限公司二00三年十一月,用“秦宝”冬枣接穗搭载火箭遨游太空,开创了我国枣树育种的先河。目前已经育出了我国第一批“太空枣”。高陵县目前,年产鲜食枣2.4万吨,市场遍布全国十九个省市,逐渐创出了“高陵梨枣”品牌。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下一篇:耿镇黄花菜 |
泾渭鲜枣 |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泾渭枣树研究所针对“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和“人人讲食疗,个个求保健”的社会需求,从“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经营战略出发,对全国各大枣区栽培的鲜枣品种进行了广泛的对比研究试验,并开发培育出较一般枣超前一月或延后一月成熟的大果形、鲜食型、矮化型泾渭系列特色稀有品种。 近年来,向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推广的主导品种主要有矮化型、超早熟“泾渭鲜枣”和极晚熟、极耐贮“泾渭大雪枣”。其主要特点如下: 一、适栽地域广,适应性强。我国北纬43度以南,凡属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30℃,无霜期不低于120天,海拔高度不高于2000米的广大地区均可栽植。无论沙土、壤土、粘土还是弱碱、弱酸性土壤,均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抗逆性。在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渗水透气、肥力较高、排灌条件好的田块栽植,其早果、早丰性潜力更明显,枣果外观与内在质量更优。 二、反季节应市,竞争优势突出。超早熟品种泾渭鲜枣。大果形、矮化型、超早熟,综合抗性强。7月下旬进入白熟期,8月中旬开始红熟,蜜甜水脆,比传统品种“六月鲜”提前成熟半个月左右,8月下旬全熟。较梨枣、南阳大王枣、泗洪大枣、大白铃、大瓜枣、桐柏大枣等超前上市30天以上;果个特大,一般单果重27克左右,最大单果70克以上;枣果核小,肉厚,可食率97%以上;枣果长圆桶形,白熟时光泽亮丽,红熟鲜艳惹眼,甜脆多汁。早果、早丰性强。 该所在西北自古无枣树栽培的酒泉、嘉峪关等地,使鲜枣在超短无霜期120-150天的条件下,推广试验成功,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栽植,可利用枣树生长物候期提前的自然资源优势,使鲜枣上市再提前一月左右。泾渭鲜枣是7月末8月初果品市场上唯一上市的大果形鲜枣。极晚熟品种“泾渭大雪枣”。该品种是目前我国抗病、抗虫、抗寒等综合抗逆性极强的极晚熟、极耐贮的广温型、大果形、矮化型品种。5月中下旬开花挂果,10月下旬开始红熟,11月中旬全熟(比山东沾化、无棣冬枣晚熟半月左右),11月下旬落叶。果个特大,微扁圆形,一般单果重30克以上,最大果重80克以上;枣果核小,生长期长,果肉致密丰厚,营养价值高;果皮角质层较厚,耐贮运;红熟时,果色亮泽鲜丽,口感脆甜;早果、早丰性突出;枣果成熟期在霜降以后,避开了一般枣果集中在9月成熟,温度高、难保鲜、应市短和阴雨裂果腐烂的弊端,能确保丰产丰收。收获临近寒冬,可不花任何代价,常温土法保鲜一个月以上。而使用该所冷藏保鲜新技术保鲜,成本低廉,保鲜期可延至春节以后。是我国目前反季节应市果个、色泽优于山东沾化、无棣冬枣的唯一大果形鲜枣。 三、特色突出,效益显著。泾渭系列超早熟、极晚熟特色鲜枣,避开了一般鲜枣多在9月份集中应市的突出性状,决定其“物以稀为贵”的市场优势。合理加大密度,每亩定植株220-330株。采用密矮丰高效栽培技术,更能提高前期(前4年)的产出效益。极早熟“泾渭鲜枣”的密矮早丰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精品栽培管理,当年嫁接或栽植即可结果,次年单株挂果6斤左右,最多可挂果10斤以上,3年进入丰产期,平均单株挂果10斤以上。是7月下旬后开始上市的唯一鲜枣,倍受商家和顾客的青睐,价格因缺而贵。若采用设施温棚栽培,可使其再提前60天成熟,效益将倍增。极晚熟“泾渭大雪枣”的密矮早丰园。采用科学的精品栽培管理技术,当年嫁接或栽植即可挂果,次年单株平均挂果6斤以上,单株最多可挂果10斤以上,3年进入丰产期,平均单株挂果12斤以上。枣果耐贮性极强,经冷藏保鲜后,口感更加甜脆,色泽更加亮丽,是霜降以后反季节上市的唯一大果形鲜枣,据该所2002年元旦前夕对北京等大城市果品市场的调查,仅有山东沾化、无棣地区冷藏保鲜的冬枣上市,果品市场批发价每公斤20-30元,超市零售每公斤40-60元。冷藏保鲜的“泾渭大雪枣”,无论色泽或果形大小均优于其它冬枣,其市场价位不言而喻。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国内国际市场的不断拓展,精品栽培的泾渭系列特色鲜枣,其提前与延后应市及填充市场空档的优势,将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和更好的经济效益,其挺进国际市场的前景更加广阔。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下一篇:西安油酥饼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 |
高陵石子馍 | 陕西关中地区有一种制作奇特,风味别致的古老食品,叫做石子馍,也叫干馍。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馍是用烧热了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它油酥咸香,经久耐放,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就连外宾吃后也大加赞赏 石子馍历史非常悠久,它具有我国烹饪史上石烹时代的明显特征。据传:“神农时,惊讶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于烧石之上,燔之使熟也。”这就说明,石子馍是由远古的“燔黍”演变而来的,经过了一个长久流传,不断改进的过程 关于石子馍,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唐时,同州(今大荔县)曾将此饼作为贡品,当时叫鏊饼。由于同州人生性刚强、耿直不屈,因而被官府抓去时,“必怀此饼而去,用备狴牢之粮。”是说早有准备,一旦被投入牢狱时,因带有石子馍,不至于炊挨饿。清代袁牧在《隋园食单》里,称石子馍为“天然饼”并对它的制作方法做了详细的总结记述 石子馍,作为出远门、长途旅行所带的食品,已同方便面同领1。虽然现在吃的人已不是很多了,但是偶尔还能在街头看到卖石子馍的乡下人,一块钱可以买好几张,又便宜又实惠,带回家去还能吃个新鲜。(西安)下一篇:老童家腊羊肉 |
耿镇黄花菜 | 高陵耿镇黄花菜 耿镇地处高陵县最南端,与灞桥区、临潼区相临,全镇共有耕地15000亩,人口15600人。下辖6个行政村,57个村民小组。1982年耿镇开始引种黄花菜,到目前为止,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对黄花菜价值的逐渐了解,市场对黄花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黄花菜价格也随之提高,群众的栽植积极性越来越大,栽植面积也大幅度增加,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目前的近4000亩,年产鲜黄花菜600万斤。由于耿镇黄花菜具有肉厚、个大、色亮、味美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每到鲜菜收获时节,各地客商云集收购,货源供不应求,大部分做为鲜菜走向全国各地市场,只有小部分加工成干菜。2002年镇党委、政府经过调研,决定把黄花菜当做耿镇的一个主导产业来发展,计划用2—3年时间,建成一个万亩黄花菜生产基地。同时,注重提高基地建设标准,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目前,基地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耿镇政府还准备在基地建设一个黄花菜深加工企业,把这项产业做大做强。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下一篇:泾渭鲜枣 信息来源:西安农业信息网 |
荞面合络 | 荞面饸饹已有600—700年的历史,“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人们对荞面饸饹的赞美。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 特点: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 下一篇:高陵仿唐三彩 |
荞面饸饹 | 荞面饸饹是北方面食三绝之一,与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齐名。饸饹,因多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饸饹,古称“河漏”。饸饹主料除荞麦面粉外,还有食用碱和食盐。 饸饹,古代称之为"河漏"。元代农学家王祯《农书,荞麦》:"北方山后,诸郡多种,治去皮壳,磨而成面或作汤饼。"韩城的羊肉餄餎不是作为汤饼(古时称汤面为汤饼),而是用一种特制的箔餄餎床子,将荞面压成细而长的圆状条面,捞入碗中,再泼入多味调料的羊肉汤,故称羊肉餄餎。如凉吃,放少许凉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调味,成为凉粉餄餎,食时不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补益。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乔麦最降气宽肠,故能炼肠胃滓滞,而治浊滞、泄痢、腹痛、上气之疾。"因荞麦性寒,故韩城俗话说:"荞面凉冶沿,离不开三样好调和,油泼辣子、蒜、芥茉。"荞面热缩铝,原汤加调料,羊肉臊子辛辣椒。" 饸饹多用荞麦面制成,荞麦在所有谷类中被称为最有营养的食物,富含淀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 P、维生素 B1、 B2、芦丁、镁、总黄酮等。而且荞麦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网上还流传着乔面禾洛乔面活络荞面合络。 特点:条细筋韧、挑起来不断条、清香利口。 主要原料:新鲜荞麦。 简要介绍:荞面饸饹已有600—700年的历史,“荞面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 是人们对荞面的赞美。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挑起来 不断条,清香利口。冬可热吃,夏可凉吃,有健胃消暑的功效。( 西安)下一篇:高陵石子馍 |
驼蹄羹 | 牋牋是选用骆驼掌制成的羹菜。为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所用珍品。现仿制出的驼崎羹是用风干骆驼蹄,经泡发去骨,加料除膻,切丁出水,香菇、冬笋切丁,吊制鸡汤,下入葱姜炝过的油锅中一同烩制,待入味软烂后装盘,淋上香油,撒上香菜末即成 |
豆黄糕 | 豆黄糕是以豌豆和新鲜柿饼为原料加工而成,以其凉爽甘甜、沁人肺腹的风味特点而闻名三秦。做法是将柿饼去蒂,切成5分宽,3分厚的条状,在大碗内平铺一层,再分别浇上3层厚约3厘米的豌豆糊,待凉透后用刀切成小块即可食用。特点:以凉爽甘甜、沁人肺腹的特点而闻名三秦,春季时食用更佳。 下一篇:关中皮影 |
陕北红小豆 | 陕北红小豆又称赤豆,红豆。是传统出口商品之一,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地。陕北红小豆色泽鲜红,皮薄粒匀,是制作各种甜食和糕点的理想原料。同时,它还具有药用价值,能解毒排脓,利尿消肿,清热去湿,健脾止泻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下一篇:豆黄糕 |
高陵仿兵马俑 | 随着秦兵马俑的发掘与展出,秦兵马俑复制品也日渐成为中外游客理想的纪念品和礼品其品种适宜于艺术馆、博物馆等陈列,也可供家庭陈设、装饰、馈赠亲友。 下一篇:陕北红小豆 |
关中扯面 | 扯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面食小吃。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原料为上白面粉、鸡蛋、菠菜、红萝卜、调味品等。制作时先将面粉用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1小时以上 ,再调到较软程度后擀成较厚较宽面片,然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加调料和辣子粉,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特点是色泽协调、光滑柔韧、淡雅清香。下一篇:高陵冬枣 |
高陵仿唐三彩 | 西安作为唐代的都城,从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三彩陶俑、陶马和陶骆驼。仿制唐三彩形象逼真、人物富有个性、马和骆驼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和独特风格。成为极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
贵妃饼 | 贵妃饼形如圆月,色泽乳白、皮薄馅足、酥脆松软、咸中带甜、油而不腻,是始于唐代的传统名食。原是骊宫御厨专为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制作的,很受杨贵妃的喜爱,后传天民间,人们称其为“贵妃饼”。下一篇:木磨丝 |
枣沫糊 | “枣沫糊~~~~”只听一声吆喝,立即就有许多老人和小孩向卖枣沫糊的担子奔去。这是笔者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古城西安经常目睹的一种情景。这枣沫糊,就是驰名西安的一种物美价廉的风味小吃,因其以红枣为主要原料而得名。 说到枣沫糊的来历,在关中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唐贞观年间,同州(今大荔县)有一位贫苦农民,受雇为一家财主栽培枣树。狠心的财主一天只供给他一块“蒸饼”当饭,他饿得实在难受,就把落在树下的烂枣煮成糊糊吃。繁忙的秋收季节过去了,这位雇工不但没有饿坏,反而容颜焕发,身体比以前更好了,第二年,这位雇工辞掉了财主家的活,在同州城内开了个专卖枣肉糊糊的小店,生意果然红火。日久天长,枣肉糊糊的声誉也不胫而走,传到了京城长安。以后,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和改进,成为今天的“枣沫糊”。 制作枣沫糊,需先将大枣洗净煮熟,制成糊状。锅内添水,投入江豆,用大火煮至豆烂时,将面粉和成稀糊与枣糊糊一起倒入锅内,再加入白糖搅匀烧开即成。 这样烹制的“枣沫糊”,色红味甜,滑润可口,具有滋阴补气之功。食后口留甜香,令人回味无穷。下一篇:高陵洞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