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云南省 >>文山州 >> 麻栗坡县 >> 铁厂乡

铁厂乡特产大全


特产 简介
八布乡风景

  八布乡风景  八布乡位于县境中部,东和东南与越南牡丹(今安明)、官坝县接壤,西与下金厂乡相连,北与六河乡毗邻,东与杨万接界。明未清初属牛羊土司。  雍正年间,为防止越南入侵,清政府在者襄(今者勒)、洒扫(今者阴山)、扣览、龙团(今铜厂对面)、扣芒、达干、奎布等处役卡,派兵驻防,属开化府东安里管辖。清咸丰年间,八布只有一条通往越南的通道,居住着8户傣族(摆夷),无街道设置。因八布很窄,即八步就可以过河,故称八步河,后改称"八布河"。同治元年(1862年)闹红、白旗,这8户傣族-迁往越南,八布变为一片荒凉。到了清末,汉族商人班、黄、王三姓到此经商定居,渐渐赶起街来。光绪二十四年(1896年)在攀枝花对汛及原东安里的南油半个甲、蝴蝶半个甲编为第五区,辖庆云、岭南、杨万等3个乡。  民国19年(1930年)撤消团保局,地方行政事务隶属对汛。民国29年(1940年)废区扩乡,一切权力归攀汛。民国37年(1948年)11月解放攀枝花对汛,改对汛署为区人民民主政府筹办处,区址迁至龙龙。1950年5月改为麻栗坡市第二区,辖龙龙、铜厂、转保等3个乡。1954年秋,区人民政府迁至八布街,改攀枝花区为八布区,辖那灯、荒田、南青、大火地、云岭、和平、江东、杨万、长田、那都、董定、六河、偏乎、云盘山等14个乡。  1958年10月,将八布区划分为八布、六河、杨万等3个公社,隶属西畴县,将原来的小乡改为管理区。八布公社辖那灯、荒田、南青、大火地、云岭、和平、江东等7个管辖区。  1960年八布、六河、杨万等3个公社又合并为八布区,原大公社改为中公社,董定、营盘山划给铁厂区,西畴县的听曼、羊皮寨、东油划给八布区。  1965年成立金厂区,又划出云岭、大火地给金厂区。1970年改区为公社,改小公社为大队,恢复八布、杨万、六河等3个公社。八布公社辖南青、荒田、和平、那灯、江东、羊皮寨、龙龙、东油等8个大队。1983年10月撤公社建区,将原大队改为乡建置。  1988年3月撤区建乡,将原小乡改为村公所。全乡总面积1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488亩。乡政府驻地海拔480米,距县城60公里,属亚热带地区,主产水稻、玉米、花生、豆类、薯类、油茶、油桐、咖啡、茶叶、荔枝、柑桔、黄果、香蕉、菠萝等。据1996年自然村统计,农户中汉族1129户5340人,壮族1360户6277人,苗族1468户6851人,瑶族155户897人。现辖8个村公所,131个自然村。

麻栗坡烈士陵园

麻栗坡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烈士陵园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文山州麻栗坡县县城北面4公里的苍松翠柏中,建于1979年,陵园中安放着守土卫国战斗中,在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英勇奋战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忠骨,整座陵园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祖国,山势巍峨,建筑宏伟,是云南省第一批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在的面貌是1999年重新拨款修建的烈士陵园,原来的门面和纪念塔没有这样气派。在入口处右边有一块石刻,这是原云南省委书记-1998年元旦到老山慰问扫雷部队,途经麻栗坡烈士陵园,特意留下的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三千壮士成雄鬼,上万旌旗奏凯回,清明白发断肠虔,绿满春山啼子规”。  沿石阶而上至山腰平地中心,是用花岗岩装饰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高难度15.32米,塔的正面是毛泽东主席生前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手写体;背面是-手写体:"为保卫祖国边疆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纪念塔两侧是用汉白玉镶成高3.63米,宽度8.58米纪念碑各一块,右边碑上是老山、八里河东山、扣林山作战的简要介绍,左边碑上记载着烈士的英雄事迹。  纪念碑前面躺着的坟墓被称为英雄台,他们都是被-或原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的烈士,英雄墓共有12冢,其中有被-授予"战斗英雄"光荣称号的有3位,即1984年4月28日收复老山战斗中第一个冲上主峰阵地英勇牺牲的-烈士,生前是某部副连长;1984年7月12日坚守老山阵地英勇牺牲的李海欣烈士,生前是某部代理排长;1984年9月奉命参加袭击一二四三高地英勇牺牲的傅孔良烈士,生前是某部侦察兵。  除了他们三位外,其他9位都是有突出英勇事迹而被授予"战斗英雄"或"战地模范指导员"光荣称号的烈士。在每冢墓碑上都镶有英雄生前的画像,并刻有烈士生平。整座烈士陵园,从山脚到山山顶,共安葬着21排937名烈士遗体,其中1979年2月自卫还击牺牲的有97名,1981年5月收复扣林山牺牲的有131名,1984年4月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牺牲的有632名,其它战场牺牲的有77名,在轮战期间牺牲的烈士火化后由其所在部队带回内地安葬。  地址: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县城北面4公里的苍松翠柏中  

麻栗镇风景

  麻栗镇风景  麻栗镇位于麻栗坡县境西南部,东接下金厂乡,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河江省接界,西邻天保镇,北与西畴县接壤。镇人民政府位于麻栗坡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距越南首都河内340公里,距省会昆明425公里,距州府文山80公里,麻栗镇国土面积276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委员会和3个社区236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瑶、蒙古等6个民族,2007年末总人口47515人,农户数11858户,农业人口总数32846人,其中:少数民族11030人,少数民族以壮族居多。有耕地面积38757亩,其中:水田面积9541亩,旱地面积29216亩,人均耕地面积1.18亩,地形以山地为主,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点,境内粮食主产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大豆和烤烟等;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其中铅、锌、锰、铁、硅石等种类,以硅石储藏量大。  麻栗镇内森林覆盖率为42.04%,其中用材林主要有杉木、冬瓜树等,经济林主要有杉木、冬瓜树等,生态林主要有杉木、冬瓜林和杂木等。  麻栗镇地处县境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4°37′30″至104°51′00″,北纬22°54′22″至23°13′45″,是文山州乃至云南省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陆路通道之一。国境线长17.7公里,距越南首都河内380公里,国家级口岸天保40公里。境内最高海拔2269.7米,最低海拔668米,山高坡陡、峰峦重叠,高差大,大部分地区在1300米,有典型的立体气候特征,地处北回归线南侧,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日照3189小时,年平均气温16.8℃  ,最高气温36.6℃,最低气温-3℃,无霜期达348天,有四季如春的特点。年平均降雨量1249.9mm,雨季集中在6—8月,干湿季不明显。

麻栗坡老山风景区

  :老山风景区位于麻栗坡县,距离昆明400公里,由老山、南温河、大王岩、下金厂、新寨五个片区42个景点组成,面积约180平方公里。老山是当年自卫反击战的主阵地之一,如今主峰峰顶建有陈列馆和烈士雕像,还有猫耳洞、战壕、瞭望哨等设施,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保口岸是中越边境一个重要的边贸口岸。提醒:1、麻栗坡的天气比较温和,穿长袖的衣裤就可以了。2、老山旅游后一般人都会顺便到越南边境的天保口岸去购物,这里离麻栗坡也不远,坐麻栗坡到船头的中巴车就可以到了。  交通:麻栗坡县距昆明410公里,昆明各大汽车客运站有班车前往;文山至麻栗坡80公里,中巴车大约20分钟一班。   门票  无  景点位置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境内  

大王岩崖画

大王岩崖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王岩崖画  大王岩崖画位于麻栗坡县城东500米处的羊角垴的石壁上。崖画分两组,1号崖画在石壁东侧,画面高8米,宽6米,可见人物、动物形象31个,色彩对比鲜明,形象逼真;2号崖画在1号崖画的右下侧约20米处,高3米,宽约20米,可见图像13个,人物不画五官,躯干呈三角形,四肢形态各异。两组崖画,经鉴定为新石器时代的作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物的手、躯干、脚基本写实,然而头部却充满了艺术的想像力。头很大,眼的位置高,最有特色的是鼻和嘴,构思奇妙,想像丰富,充满了荒诞色彩和浪漫手法,使人看上去似有嘴又无嘴,似无鼻又有鼻。崖画上红黑白组合协调,艳丽明快,色彩对比强烈。  地址:麻栗坡县城东500米处的羊角垴的石壁上

天生桥溶洞

  介 绍: 天生桥溶洞位于麻粟坡县城北向3公里磨山大小寨旁,是一座天然形成的桥梁,横跨于畴阳河岸。桥下流水湍急,进水处有一大滩塘,出水洞水面则约8米,桥洞空间岩燕成群,桥下有一水洞盛产小虾。 很早以前便有“天生桥龙王姑娘”的美妙传说。上有开远到文山公路通过,为进入文山的咽喉要道,古题“金汤锁钥”。洞分三层,洞中有洞,洞洞相连,主洞雄浑深邃。盘龙河奔腾直下;支洞沿江环绕,纵横交错。洞中奇岩怪石绚丽多姿,石笋、石钟乳、石慢、石柱、石花形态万千,拟人似物,洞口宽敞,朝阳直射,一巨大岩柱拔地而起,酷似人形,有“望江女郎”的神话传说。交 通: 有开远到文山公路通过,可以从开远坐至短途客车,然后中途下车。

坨肉

  坨肉   坨肉是彝族人民吃肉食的基本制作方法。   在制作上,不论猪、牛、羊,宰杀后均连骨带肉切成如拳头船大小的块块,用清水煮至八成熟,便捞入簸箕内,撒上盐巴来回簸荡,使盐渗入即可食用。吃时除放盐外,不放任何佐料,也不用碗筷,直接用手取而食之。吃时佐以小凉山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克油腥的作用),将砣砣肉抓在手上,边啃边嚼,由于这种肉做法特别,又不是很肥,吃起来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开。   坨坨肉制作的诀窍是掌握适当的火候,火候不到不熟,过迟肉绵。彝族制作的坨坨肉,既鲜又香,别有风味,特别是选用四五斤重的仔猪肉。

玉尔贝矿泉水

  玉尔贝矿泉水是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的特产。玉尔贝矿泉水水源是在麻栗坡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浩瀚的原始森林内,地处老君山山脉南端一座半山上的片麻花岗岩地带。   玉尔贝“矿泉水所用水源水质清冽、甘甜、纯正、无污染,恒温18C,矿化度69.89—83.85mg/L,PH值6.3—7.6,属国际流行的低导热、低电导率、低钠、低矿化偏硅酸型,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用玉尔贝矿泉水,泡茶,茶杯不会起垢圈;煮沸,几十年容具不会起水垢;冰冻数次依然清冽、甘甜、纯正特点。   

麻栗坡小粒咖啡

  麻栗坡小粒咖啡是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的特产。麻栗坡生产的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并略带果味,是咖啡中的上品。   麻栗坡县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1000米以下的八布、六河、杨万及天保、大坪等热带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19℃—23℃,年降雨量1300毫米—1600毫米,终年无霜,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咖啡种植。据专家对麻栗坡热带自然资源考察,认为麻栗坡生产的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并略带果味,是咖啡中的上品。   因八布河谷地带物候条件独特,出产的小粒咖啡品味极佳,其产品经在昆明日本MK咖啡株式会社著名专家石井直树先生品尝,认为是在云南品尝过的最好咖啡。是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咖啡之一。可与印尼西亚的曼特宁相提并论,焙炒咖啡产品远销至广州、上海、浙江、江苏、黑龙江、台湾等地,深受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八布波卡》牌咖啡饮誉省内外。   麻栗坡县有咖啡种植面积8000余亩,重点分布在八布农场、八布乡7000余亩;天保农场、天保镇也有种植,约1000余亩。种植的主要品种有铁皮卡、波帮、卡蒂姆。截至2010年底投产面积5000余亩,占总面积的62.5%,平均亩产鲜果500公斤,亩产值约2000元。

铁厂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特产


地区 特产

铁厂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