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村有农户238户,人口889人,耕地947亩,村组织建设方面,现有党员36人,村两委成员三人,全部交叉任职,村内情况一直比较稳定。多年来未发生民事及刑事案件。
段家村号称父子村,段姓人数占了村里的绝大多数,另有少部分如陈姓、何姓人口。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土地承包费为主。卫生室、健身活动场所、幼儿园设施齐全,村内道路全部硬化。
村级组织运转正常,各项工作基本能够顺利完成,村内规划较为正规,供水、供电设施齐全。村外可耕地已全部铺设地下电缆。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0321105 | 255000 | 0533 | 查看 段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薛村 |
南薛村共有人口824人,耕地1897亩,村内共有两条硬化路,饮水井300米,村内幼儿园、卫生室配套齐全,年人均收入1500元,村民主要靠种植收入。 |
小王村 |
小王村现有人口372人,总土地面积426亩,党员人数14名,支部书记、村主任1人兼,村两委由3人组成。 全村绝大多数劳动力以种植为主,养殖户7户,在企业人员24人,外出打工及从事建筑业人员82人。 村集体收入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承包土地年收入8000元,二是油井占地年收入9000元。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处,文化大院1处,卫生室1处。 2008年,村两委多方筹集资金23万元,硬化村内道路500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木200余棵,并进行全村范围内的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实现了村容整洁的要求。 |
后薛村 |
后薛村位于陈庄西2公里处,共有人口312人,党员15人,耕地500余亩,年经济收入2万元,主要来自土地承包费。村两委成员2人,支部书记由中薛村支部书记兼任,2009年多方筹集资金30余万元硬化了村内路。 |
辛桥村 |
辛桥村位于陈庄西3公里,现有936人,耕地2100亩,党员51人,年经济收入3万元左右,主要来自土地承包费用。分为四个小组,有24名村民代表,现有村两委成员三人。 |
段家村 |
段家村有农户238户,人口889人,耕地947亩,村组织建设方面,现有党员36人,村两委成员三人,全部交叉任职,村内情况一直比较稳定。多年来未发生民事及刑事案件。 段家村号称父子村,段姓人数占了村里的绝大多数,另有少部分如陈姓、何姓人口。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土地承包费为主。卫生室、健身活动场所、幼儿园设施齐全,村内道路全部硬化。 村级组织运转正常,各项工作基本能够顺利完成,村内规划较为正规,供水、供电设施齐全。村外可耕地已全部铺设地下电缆。 |
陈三村 |
陈三村座落于镇政府驻地以北一公里处,旧称后陈庄,现有农户229户,828人,耕地614亩。村卫生室、健身活动场所、文化大院一应俱全,村内道路全部硬化,饮水、供电设施正常运转。个体经济较为发达,登记在册的有6家,村里有350余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2007年8月,村建农民公寓竣工,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 |
罗家村 |
罗家村现有农户154户,人口560人,耕地面积480亩。村庄紧靠张田路,交通方便。村基层组织健全,村两委成员3人,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全村共有党员20人。村两委组织协调能力强,班子成员团结务实,服务于百姓,群众反映好。农户以粮食种植为主,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单一。 |
郝寨村 |
郝寨村现有251人,67户,耕地面积516亩,村民代表5名,党员15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万元左右。 1人支部,3人村委,孙德财任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村班子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内民风淳朴,群众关系和谐。 近几年来,在村班子的带领下,广大群众齐心协力,更换了压力罐、变压器,新安装路灯28盏,打井3眼,顺地下电缆1900米,砂石路700米,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观。 |
木佛村 |
木佛村现有815人,216户,耕地面积1310亩,村民小组6个,村民代表20名,党员33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左右,村两委健全,2人支部,3人村委(交叉任职2人)。 近几年来,安装路灯25盏,新建村委办公室(大院),打井10眼,顺地下电缆3500米,更换变压器1台。 |
宰相村 |
宰相村位于陈庄镇东南部,西临邹平县,地理位置较偏远,户数365户,人口1256人,耕地2670亩,党员44人。村民代表34人,村民小组4个,三人支部,三人村委,1人交叉任职,通过调整理顺关系,村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各配套组织健全完善,班子战斗力较强。 近年来,村两委在村集体经济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想办法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整修村内道路,安装了路灯,方便群众出行;打深水井解决群众吃水难问题,新建社区服务中心一处,新农村建设正在起步。 |
姚郭村 |
姚郭村位于陈庄镇的东部,属于陈庄镇第二大村,现有人口2321人,624户,土地面积3205.7亩。支部、村委共5人组成,党员67人。村两委为群众办了以下几件实事: 1、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村两委一班人为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利用广播喇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让农业综合开发家喻户晓,对不明白的户、有意见的户、村干部及时跟上做好引导工作,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农业开发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2、村委多方筹措资金40余万元,打深水井、安装村内路灯,解决群众吃水、照明的问题。 3、积极想办法,硬化村内道路6条,解决群众出进不便走路难的问题。 |
中薛村 |
中薛村现有人口303人,86户,党员18名,土地484亩,年集体经济收入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多数村民以务农为主,部分在周边企业上班。农业劳动力除种地外,有几户种植山药,总面积达到60亩,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支部书记、村主任由陈方田一人兼,另有村委成员二人:尹刚、李治峰。村班子团结和谐,有较高的群众威信,凝聚力、战斗力较强。自2007年村班子成立以来,争取上级资金,群众自发捐款,筹集资金2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4000平方米,并在主要道路两旁种植紫叶梨、扶芳藤等绿化树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 |
黄郭村 |
黄郭村位于我镇东北部,共有人口2478人,耕地面积3358亩,是我镇较大的村。2009年投资50余万元铺设了地下电缆、新上了变压器,解决了群众的浇地难问题;硬化了村内路,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问题。 |
东杨村 |
东杨村位于陈庄镇的东北部,全村共有117户、总人口446人,现有土地426亩,党员19名。 2007年,为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群众积极拥护自愿捐款7.5万元,村委多方筹资投资27万元,把村内道路进行全面硬化,解决了群众出进不便的困难。2008年,又积极争取上级的有关政策,把村内老化的线路重新整理一遍,安装了路灯,解决了群众用电问题,并每晚免费为群众照明3个小时,通过整修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
宗崔村 |
宗崔村现有人口1159人,总户数316户,全村耕地1928亩,2007年全面完成了土地延包工作,目前,人均耕地1.6亩。 村两委班子健全,两委成员全部实现交叉任职,村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各配套组织健全完善。 |
陈二村 |
陈二村位于镇政府驻地,总人口1085人,298户,耕地1187.18亩。 近年来,村两委通过多方筹资,对村内部分没有硬化的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并在主要道路安装了路灯。2009年春天,又筹资20余万元重新铺设了自来水管道,解决了群众饮用水问题。 |
陈一村 |
陈一村位于镇政府驻地,总人口218户,750人,耕地面积535亩。 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村“两委”成员共计3人,均为交叉任职,-田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几年来,对村内主要道路进行了硬化,并安置了路灯。对自来水管道进行了维修。 |
西潘村 |
西潘村现有人口245户,979人,土地861亩,人均土地0.75亩,主要收入为承包地租赁费。 王锡元任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共有4个村民小组。2008年在资金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向上争取、村民自筹等方式筹措资金近50万元,整修村西外环路,并对村内大部分道路进行了硬化,方便了群众出行;投资2万余元,新建活动场所一处,安装健身器材5套,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容村貌整洁一新,村民安居乐业,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绩。 |
东潘村 |
东潘村现有人口80户,290人,土地298亩,人均土地0.75亩,大部分村民在周边企业上班。高大平任村支部书记、村主任。2009年村里投资3万余元,整修村内道路,新建两处活动场所,并安装健身器材8套,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 |
滕寨村 |
滕寨村位于陈庄镇政府西3华里,现有人口750人,党员26名,耕地亩数1040亩。村内目前有大小企业6家,暖气片厂、印染配件、家具厂两家、消尘器材、电器开关厂等,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在12万—15万之间,主要来源是企业上交租赁费和100亩闲散土地的承包费。 目前,从我们班子状况看,是一个团结、战斗的班子,群众威信高、向心力较强。村支部书记滕维水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凝神聚力,埋头苦干,在新农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9年,投资5000余元设置村级文明宣传专栏30余个;投资5万余元,购买了跑步机、扭腰机、秋千等健身器材50余件,建成了环村健身街;投资15余万元硬化了村内所有道路,安装了路灯,实现夜间照明,并在道路两旁种上了垂柳、白杨、冬青、玉兰等绿化树木。同时建立了4个垃圾池,实行村民门前三包制,使村内垃圾做到集中处理,清除违反规划的各类树木1500余株,清运垃圾30余吨,大力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村内美化、绿化、亮化, |
顺河村 |
陈庄镇顺河村位于陈庄镇的东北部,与马桥镇搭界,张田路贯穿其中,地理位置优越,我村现有人口451人,拥有耕地653.28亩,142户,劳动力有250余人,其中从事农业人数140余人,第二产业从业人数有80余人,三产服务业从事人数有30 余人。 我村村两位班子健全,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村委成员1人,另聘会计1人,并及时建立健全了村委配套组织,成立了妇女共青团,村民代表民主理财小组,使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村两委班子对村内道路进行维护,并砂石化,安装新型节能路灯38盏,解决群众的走路难问题;对村委办公室进行了整修与扩建;2008年4月份投资22万余元新打400余米的吃水井一眼,同时对水管道进行了更换,解决了群众吃水难问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扬。 |
前薛村 |
前薛村位于镇府驻地西3公里外,现有户数186户,人口753人,耕地828.3亩,村级组织建设方面现有党员26人,村两委成员3人,李成水任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有较高的群众威信,村内情况比较稳定。 本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土地承包费为主,有卫生室一处,2008年我村经多方筹集资金换变压器一台,解决了村民农灌问题。在村两委成员的带领下,积极筹资硬化村主干道路,解决了村民的多年行路难问题。 村级组织运转正常,各项工作基本顺利完成,但是村级办公经费较紧张。 |
南郭村 |
南郭村现有人口167户,610人,耕地740亩,党员32名,村民代表23名,村两委成员共计4名,有两名交叉任职,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较强。村集体经济收入在8万元左右,主要来源于厂房、土地租赁收入。 在村集体经济较好的条件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2006年春天,投资30余万元修建了村内道路;2007年投资20余万元新打吃水井一眼。2008年投资5万余元进行了新农村建设,修建健身娱乐场所一处,并正在进行高标准绿化工作。从2005年开始,农户的有线电视费、水费均由村集体承担。每年对70岁以上老人均有一定形式的照顾。 目前,村班子比较团结,群众比较拥护。主要是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增加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使村内各项事业能够得到又好又快发展。 |
马辛村 |
马辛村共有人口310人,户数87户,耕地620亩,党员13人,支部一人,村委三人,支部书记郝子成,兼村主任,村班子和谐团结,群众威信高,有较强的凝聚力、战斗力。大部分群众以种地为生,少部分在周边企业上班,村集体经济以承包地租赁费为主,收入较少。 2008年筹集资金22万多元,新修村北进村路4500平方米,方便群众的出行。利用镇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的机会,对农田基本设施进行改造,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