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福建省 >>莆田 >> 秀屿区 >> 笏石镇 >> 大丘村

大丘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丘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丘村简介

  笏石镇大丘村位于秀屿区政府东面,西连天马街,北连政府前路,东至涵港大道,南到利民东路,全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共有五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29人,党员105人。外出人员600多人,主要从事模具、玉雕、钢材、建材、木材经营,2012年村民纯收入6668元。
  近年来,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位于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的大丘村进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大丘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建设惠民宜居城中村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征迁工作,如:市政公园东侧200亩地块征迁,富民东路征迁,涵港路大丘路段征迁,盛兴医院,区计生服务站先后落户大丘村。大丘村境内的城区路网四通八达,道路两旁高楼林立,绿化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大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大丘特色的发展新路子,我村先后两届被授予“区级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组织”等16项荣誉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50305100 351152 -- 查看 大丘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丘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丘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笏石社区

  笏石居委会位于笏石镇中心,东西南北分别与大丘村、坝津村、秀山村、顶社村相接壤,与北埔村比邻。也是笏石镇政府所在地,周边有汽车站、农贸市场、新华都超市、秀屿区医院、镇卫生保健院、农、商、建、中行四家金融银行以及公安交警等单位,还有莆田第十中学、镇中心小学及以诸多幼儿园。这里城港大道、笏埭公路、笏枫公路穿境而过。我居辖区一条百年商业老街,店铺林立,经营行业星罗棋布,是我们沿海地区一个交通枢纽发达、购物容易、银行密集、上学方便、就医便捷等不可多得的生活、工作、经商的风水宝地。   我居委会有人口总数1786人,278户。设有七个行政小组。80年代前100%居民是非农业人口,享受国家商品粮供给待遇,居民子女绝大多数通过知青上山下乡,留城照顾证、参军、上大学方式分别被国家政策性招工安排就业。   随着80年代以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经济政策的不断放开,我居委会的居民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沿街而住的店房或自立经商或租赁开店,沿街生意兴隆,第三产业应运而生,蓬勃发展,地区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水平飞跃提高。   近几年来,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尤其是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创建工作,勇于创新,积极实践。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村居面貌状况也发生重大变化,村务工作成绩跃进全镇前列。   

杨林村

  杨林村东靠坝津村,西靠莆田火车站(岭美刘厝),南靠度田村,北靠西徐村,全村面积2.2平方公里,共有5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50人,党员107人,外出务工600多人,本村主营石雕。    近年来,秀港路直向杨林村,直达莆田火车站,杨林村进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征迁工作。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农廉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杨林村特色的发展新路子。   

四新村

  四新村地处笏石镇东南部,秀屿大道、新文公路、工业大道交汇处,东与东峤镇梁厝村相连,西靠笏石镇西田村、南邻月塘乡联星村,北与笏石镇秀山村接壤,人口5333人,面积约4.5公里,耕地面积830亩,2012年人均收入11250人,党员126名,村两委成员9人,其中支委5人,村委5人,交叉任职1人。   2006年我村被市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8年被省政府定为第二批省级社会主义和农村建设示范点,2010年被市政府定为新农村建设中心村。   本村工业较发达,境内建有宏龙木业,达福雨衣厂,佳通轮胎厂,缤纷服饰、奇峰服饰,皇磊粮油等6家中型企业。   基础设施较完善,境内建有四新、四乡小学和幼儿园各二所,老人活动中心二所,村卫生所一所,公墓区一处,警务室一个,在建农民公园一处,水泥硬化村道10条约16公里,安装村道路灯300多盏,安装治安探头27个,自来水入户率98%,数字电视入户率96%,厕所98%,区-办公大楼、党校、电业局、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秀屿村整村搬迁住宅区,座落境内,村容整洁、治安良好、全村安定稳定。   

东华村

  笏石镇东华村位于秀屿区南部,东靠佳通轮胎厂、西连笏石镇温东村、南临秀屿港公路,北依笏石镇炮厝村、全村面积2.5平方公里,共有4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540人,党员97人,全村运输车辆30多辆,外出人员800多人,主要从事模具、钢材、建材、玉器、医疗器械等行业,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   

来塘村

  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来塘村位于区政府驻地东侧3公里处,东傍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五候山,西连区政府、笏石大丘村,南临笏石来垞村、四村村,北依北高镇、笏石下郑村。村委会驻地过埔自然村,有过埔、南田、后湖仔、方仔、塘头仔、上可塘、下可塘、后港、过溪、顶溪等10个自然村,原有大沟自然村,现已废,设17个村民小组。来塘村共有818户,总人口4821人,党员121人,全村以姓许、刘最多,还有陈、林、黄、张等姓,耕地水田727亩,农地882亩,种水稻、地瓜、花生、大小麦、豆类等作物,林业150亩。   来塘村1949年属6区濑宅保,1950年属6区南宅乡,1952年属17区(北高)来垞乡,1954至1955年属17区濑塘乡,1956年属笏石区濑塘乡,1957年属北高乡濑塘高级社,1958年属笏石公社濑塘大队,1964年属笏石公社濑土宅大队,1984年属笏石镇。来塘村境内原有濑塘、大荒埔一片约150亩,聚落形状拟圆形,位于五候山下,原与来垞合行政区,自立后下辖可塘自然村,取原濑字与可塘村的塘字,合为现名。(莆田话“濑”与“来”谐音)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创业,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等,凭借丰富的资源、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气候和勤劳智慧的人力优势,该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来塘村传统产业是粮食种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近几年主要发展养殖业,目前,养猪5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约有300场,全村菜猪年出栏数约10万只,全村养殖业年产值约2亿元,外出人员创业主要以模具、玉雕、钢材等产业为主,来塘村2012年人均收入为9056元。   随着近期畜禽整治工作进一步深入,来塘村养殖业面临着转型,将有大量的民间资本和和富余劳力闲置,该村两委班子将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精诚团结,奋发向上,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鼓励引导养殖户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将开发五候山旅游资源,扶持农民投资建设“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努力解决好养殖户转产转业问题,进一步发挥区位于势,探索非农产业型农村经济新格局,促进村域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竭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共商发展大计,与我们携手把来塘村建设成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来垞村

  笏石镇来垞村东靠五候山,西靠四村村,南连东峤镇东兴村、北连来塘村,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共有10个村民小组,四个自然村,总人口5289人,党员112人,全村运输车轮25部,下半年从事线面加工200多人,外出人员585多人,主要从事玉雕、模具、建材经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6200多元。   近年来,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挥动下,来垞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的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大力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对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批,三看”创先活动,扎实推进示范村工作,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来垞村特色的发展新路子,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   

苏塘村

  苏塘村地处笏埭线2公里处,由苏塘、草莽两个自然村组成,分为2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总人口4680多人,总户数819户,耕地面积1700多亩,其中水田700多亩、旱地1000多亩,苏塘村应天时地利人和的古训,在历届村两委的带领下,抢抓机遇,与时俱进,赢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发展机砖厂等村民企业6家,形成了村道苏塘公路一条街。全村盖起高层别墅式楼房100多座,建设标准化教学楼、宿舍楼、儿童乐园和水泥操场,成立了教育基金会,老人活动基金会,党员扶助基金会,教师节基金会,全村党员115人。秀屿区人民政府搬迁到笏石后,苏塘村成为秀屿区8平方公里城市建设规划区的东南大门,特别是涵港大道贯穿苏塘村全镜,挖开了苏塘村农村城市化、村民市民化的科学发展新序幕。   

四村村

  笏石镇四村村东连来宅村、西靠涵港大道、南连苏塘村、北靠来塘村,全村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四个自然村,总人口2012人,党员56人。全村运输车辆5部,外出人员150多人,主要从事玉雕、模具、建材经营等。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7500多元。   近年来,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四村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建设和谐文明的新农村的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大力推进涵港大道项目征迁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示范村工作,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四村村特色的发展新路子,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   

大丘村

  笏石镇大丘村位于秀屿区政府东面,西连天马街,北连政府前路,东至涵港大道,南到利民东路,全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共有五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329人,党员105人。外出人员600多人,主要从事模具、玉雕、钢材、建材、木材经营,2012年村民纯收入6668元。   近年来,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位于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的大丘村进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大丘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建设惠民宜居城中村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征迁工作,如:市政公园东侧200亩地块征迁,富民东路征迁,涵港路大丘路段征迁,盛兴医院,区计生服务站先后落户大丘村。大丘村境内的城区路网四通八达,道路两旁高楼林立,绿化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大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大丘特色的发展新路子,我村先后两届被授予“区级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组织”等16项荣誉称号。   

珠坑村

  笏石镇珠坑村位于笏石镇东北侧,座落在素有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天马晴岚”之称的无马山麓,土海云殡,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248亩,总人口4978,党员113人。   近年来,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珠坑村两委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建设惠民宜居城中村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的创业积极些。在省级重关项目土海生态湿地公园,土地征地工作中,村两委做了大量的群众思想工作。顺利地完成了征地250多亩工作,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在村两委会的带动下发动村民积极捐资110多万元完成了四个自然村的水泥路建设5.5公里,村内水泥道四通八达,道路两旁高楼林立,店面生意兴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发展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在农廉示范村工作,积极突出、勇于创新、探索一条符合本村发展的新路子。   

下郑村

  下郑村地处天马山脚下,与荔城区黄石镇天马村、北高镇坑园村相邻。距秀屿区政府2.5公里、笏石镇政府所在地3.5公里。共有四个自然村,十五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85人。其中党员103人,村设党总支部,下设四个企业党支部,一个农村党支部,是一个有着传统草竹编工艺品专业村。年出口产值近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世界各地,村辖区内有草竹编工艺品企业5个,加工场13个,是一个以副养民的专业村。   下郑村与杨林村、四新村、东华村、来塘村、来垞村、苏塘村、四村村、大丘村、珠坑村、坝津村、西田村、岭美村、篁山村、刘厝村、度田村、岐厝村、梅山村、松林村、丙仑村、笏石社区、北埔村、顶社村、炮厝村、温东村、西徐村相邻。  

坝津村

  笏石镇坝津村东临秀屿区政府,西连秀港大道,南接笏石镇政府,北毗莆田火车站。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共有13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658人,13个党小组党员189人。全村运输车辆100多部,外出人员1000多人,主要从事模具、玉雕、钢材、建材经营,201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0668多元。    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秀屿港城提速发展,促进位于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的坝津村城镇化建设跨越发展。坝津街、桃李街和荔港大道、秀港大道、清塘路、笏枫路、前进路、华福路、毓秀路9条城市街、路日益繁荣。2个工业企业,40个中型企业和45个多产业单位与农业同步发展。秀屿区第一实验小学、疾控中心、残联和笏石卫生院等单位捷足落户坝津村。坝津村干部群众大力支持和推进秀屿区政府在坝津村进行的三期工业园区建设、打造示范街区和进行秀港路、坝津街、笏西街等城市道路建设。坝津城镇化建设大势蓬勃、日新月异。    在加快推进坝津村城镇化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坝津特色的发展新路子,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其中先后两届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2012年被定为全市农廉建设示范村,被评为“市级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同时被省司法厅评为“人民调解先进集体”,被秀屿区武装部评为“基层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坝津村党支部被市委组织部定为“十佳基层党建示范点”,坝津村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点。”。   

西田村

  一、基本情况   全村总人口有4862人,有12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总面积有3平方公里,有土地面积约800亩,人均土地面积0.18亩。   二、组织建设   支部有党员108名(其中预备党员5名),支部组织班子成员5名,村委会班子3人,后备干部2人,入党积极分子15人。   三、农民收入   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经商、打工为主,全村有一半以上劳动力在外经商打工,有一部分劳动力在园区各个企业上班,有一部分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总的人均收入大约在7000元左右。   四、学校情况   本村有两年小学:田头小学和西洙小学。田头小学有学生190人,幼儿60人,教师13人。西洙小学有学生180人,幼儿班75人(其中流入务工子女80人)教师13人。   五、企业分布情况   本村辖区内企业分布有:佳通轮胎厂、欣达鞋厂、绮峰服装厂、缤纷服装厂、华兴玻璃厂、绿城加气砖厂、闽王精铸等。   六、流入人口   本村辖区内有流入人口约1900人,主要在佳通轮胎厂上班,部分在欣达鞋厂、绮峰服装厂上班,主要租住在西洙自然村、坑园自然村、西黄自然村,部分在佳通上班的员工,由专车直接送莆田住宿。   

岭美村

  笏石镇岭美村位于笏石镇西北侧4公里处,总面积3.14平方公里,是福厦铁路的一个重要枢纽,全村有6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926户,人口4597人,其中党员136人。   岭美村党支部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加强党建工作,不断强化基础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促进村两委班子成员提高综合素质,切实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征地拆迁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年来,随着莆田火车站、新安三甲医院、市检验检疫局大楼等多个重要项目逐渐落驻岭美村,岭美村的变化和发展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对岭美村的两委干部而言,征地拆迁的任务也越来越重,涉及面广、难度大。但岭美村的干部们毫无怨言,更把此作为全村发展的一个新契机,鼓足干劲,成功征地2000多亩,顺利确保各个项目的顺利开工。   如今的岭美村,莆田火车站人来车往带来的变化越来越明显,道路越修越宽,人均收入逐年提高,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岭美村党支部将进一步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任务,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篁山村

  篁山村位于笏石镇西部,毗邻灵川镇,全村面积约3.5公里。共有7个自然村。17村民小组。总人口6641人,党员数146人,村两委12人,全村外出人员900多人,主要从事建筑、钢材经营、玉石加工。2012年人均收入9000多元。    全村现有企业机砖厂、饲料加工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企业多家,以及鞋面、’服装小作坊加工场多家。    本村地里位置优越,交通方便,现有4条大道经过我村,南北有铁路支线、高速路、城港大道,东西有笏枫路。   

刘厝村

  笏石镇刘厝村东靠岭美村,西为新度镇,南邻笏石镇岐厝村,北依莆田火车站。全村面积3.5平方公里,共有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708人,党员101人。全村运输车辆8部。外出人员400多人,主要从事模具、做工、建材经营,2012年村民纯收入9388元。    近年来,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位于火车站邻近,刘厝村进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刘厝村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建设惠民宜居城中村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征迁工作,市级公交站等。刘厝村境内的城区路网四通八达,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区面貌焕然一新。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刘厝特色的发展新路子。   

度田村

  笏石镇度田村位于笏石镇西北部,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面积约2平方公里,共有4个自然村,分别是度田、梧坑、东方、周坑自然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全村666户,总人口3355人,全村耕地1200多亩,其中水田400亩,现有党员98人,(预备4人)分2个党小组。村两委干部7人,治安队5人。全村外出人员600多人,主要从事建筑、建材、钢材经营,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7500多元。    本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现有4条大道经过我村,东南有清塘大道直通区政府,西北有城港大道直达市区仅有12公里,南可直通秀屿港口,北有莆兴路直通莆田火车站约2公里,东有在建的秀港路可直通莆田火车站。    近年来,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位于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内的度田村进入了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村两委会主动融入大局,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征迁工作,现有心连心集团娇子银饰公司落户村内,还有家具建材城、汽车城等将陆续在本村落户。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精品村创建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度田村特色的发展新路子,本村先后被福建司法厅评为“全省人民调解先进”、“市级平安村庄”、“市级综合平安协会工作先进集体”“市级先进妇女之家”等9项荣誉称号。   

岐厝村

  岐厝村辖管2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农户580户,总人口3200多人;村党支部委员5人,党员86人;耕地面积2463亩。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国家建设的需要,从2006年开始,先后有福厦铁路、城港大道、莆阳大道、莆秀高速、港口支线上下行,LNG输气管道纵横跨越岐厝村。莆秀的发展给岐厝村的发展带来了黄金机遇期。村两委对全村现状和发展潜力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经过认真分析,确定了林果、蔬菜种植、家禽家畜养殖为全村产业结构调整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迄今为止,全村已发展优质龙眼、解放钟枇杷、台湾芒果4000多棵,并己投产;扶持养殖大产30户;发展蔬菜种植40多亩,年均收入都在万元以上。目前,他们还已多方协调,积极引进电子厂、机械厂、鞋厂等,进一步增加村民的就业和收入。从困境中打响关注民生第一炮,到村民安居乐业的和谐景现,海西建设中的岐厝村正在日益壮大和发展。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由于工作突出,岐厝村党支部先后被区镇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委会也被市政府授予“先进拆迁单位。”而曾云英书记也先后荣获全国十二届人大代表、福建省“三八红旗手”莆田市“优秀妇代会主任”秀屿区劳动模范、秀屿区及笏石镇“优秀0员”,“征迁安置工作先进户”等荣誉称号。   

梅山村

  秀屿区笏石镇梅山村地处区域西部,是闽中革命老区。这里山清水秀,风光优美,景色宜人,这是民风淳朴、政通人和,交通便捷,长期以来,在笏石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梅山村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全村共计4个自然村,9个村小组,2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壤,养育着2803多人善良的勤劳的梅山儿女,山地面积约500多亩;拥有耕地面积1125亩,春华秋实,粮茂果丰,沙鸥翔集,尽显“十里美景,满目鱼虾”的美景。    全村农业年产优质稻,花生、黄豆、甘薯等应有尽有,真是五谷飘香,瓜果遍地,鱼虾满塘。全村人均年纯收入5000元,计生工作上新水平,移风易俗,蔚然成风,火化率100%。全村医保参合率达98%,农保参加率达95%,自来水入户率达92%以上,社会安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福厦铁路与港口支线贯穿我村南北,像二条玉带紧锁着全村,形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大片的山坡地等待着有识之士前来开发,变古老为神奇,全村村农正在以新的姿态,在两委的带领下,笑迎八方宾朋来这里投资兴业。   

松林村

  笏石镇松林村位于笏石镇西北部,东临城港大道,南靠向莆铁路支线货站,西边接壤灵川镇,北连梅山村。全村面积2.8平方公里,共有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03人,党员71人,外出人员260人,主要从事养殖、打工,其部分小本经营等,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    近年来,在秀屿区为建设新港城城市的大力推动下,松林村跨入了历史发展的机遇期,松林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真抓实干,明确建设惠民宜居村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征迁工作,做好铁路货站配套工作,努力提高发展第三产业,使昔日的贫困村充满竞争力。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松林村发展的新路子。   

丙仑村

  笏石镇丙仑位于笏石镇西侧,北连环城公路,西临城港大道,东依笏石镇政府,秀港大道、笏枫贯穿村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全村约二平方公里,辖有六个自然村,分十二个村民小组,人口5065人,党员116人。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好时机,正值港城崛起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村两委主动融入大局,配合开发秀屿区第三期工业园区,征迁土地一千多亩,市粮食局中心粮库已率先落地,继之华港豆粕、标准化厂房等16家企业落户,大力推进丙仑村的崛起,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给我村注入巨大商机,可渭潜力无限,必将给群众经济发展,增加收入走上小康之路创造有利条件。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对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创建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村特色的发展新路子,该村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丙仑村人勤地灵,民风淳朴,凸现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是当今名流商企谋求创业发展的热士、热烈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建设。   

北埔村

  北埔村位于秀屿区的中心腹地,镇政府所在地,是秀屿区政治、文化、金融、经济中心,是沿海90万人民的农贸集散地,全村面积1.8平方公里,6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辖区内32个机关单位,本村总人口4349人,机关单位集体划拨户3012人,计7286人,村两委12人,村监会3人,党员206人,预备党员6人。外出人员434人、流入人口506人,主要从事第三产业,现已初规模,在家从事市场经商,在外有模具、玉雕、珠宝、钢材、建材等多种行业经营,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2668元。   辖区内有中心市场、九八市场、田厝商业城、蔬菜、水果批发市场,是沿海商品集散中心,人流、物流来往稠密、交通发达,配套设施完善,前沿经济发达。   城文线、城秀线、笏埭线、笏北线、笏灵线纵横交错贯穿中心,大众路、前进路、前线路由笏石汽车站幅射全市各地成为主要交通枢纽。其中有秀屿区医院、盛兴医院、笏石卫生院,东部:中央直属粮库、安顺日用化工厂、种子场、笏石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笏石粮食管理站;南部:旧电影院、医药公司、农商银行已迁,笏石交管站、汽车站、建设银行、才子商场、笏石派出所;西部:北埔新街、邮电局、秀屿区医院、镇人民政府、人寿保险公司、秀屿区广电中心;北部:邮电储蓄银行、新华都超市、秀屿区供销社、工商所、市场管理中心、农机公司、农业银行;中部:九八市场(水果蔬菜)笏石中心市场、笏石供销社、旧街、从西天尾至三社头,一条龙服装街。   

顶社村

  笏石镇顶社村位于秀屿区北侧,是笏石镇重要交通要道之一,东侧秀屿区政府,西侧坝津村,南面顶社新街口,北侧正鼎明珠。全村面积9.6公里,共有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56人,党员142人,全村运输车辆600多部,外出人员600多人,从事模具、玉雕、钢材、建材经营,人均村民纯收入8690多元。   近年来在港城秀屿快速的强劲拉动下,顶社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建设惠民宜居城中村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的创业积极性,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征迁工作。省级重点项目土海生态湿地公园的征地项目,后井自然村房屋和征地项目,及道路两旁高楼林立,沿街店面面貌焕然一新。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筹备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先后被评为先进党组织和捐资办学先进单位称号。   

炮厝村

  秀屿区笏石镇炮厝村,东临秀山村工业园莆秀公路,西与温东村及我村境内三条通、疏港高速公路相连,东西两旁龙虎相抱有情,北辰天然屏障。紫微垣、天市垣、在天垂象,在地成形----秀屿区官祇政治中心,其稳操在“三关驷马桥”,通往湄洲湾水陆交通之要隘,吉祥之航母。目极南天,东华村以远,正在屹立的滨海城市,集娱乐、餐饮、金融、文教、渔港为一体,每每迎来日出,朝霞璀璨,天然良港、贤良港、莆禧古城、妈祖阁交晖相映,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亭亭玉立竞秀。夕阳晚眺,望碧波万顷,点点归帆,万家烟火追逐之奇观,众耳洗听“湄屿潮音”,真是:有酒学仙,无酒学佛,留连忘返之境界。   我村正居北辰之怀抱,山坡旱地得天独厚,筑巢引凤,抛砖引玉的好去处。天然成为通往海滨城市的山门之一。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共12个自然村,2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4846人。党员118人,外出人员1000多人,主要经营模具加工,建材等,2012年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   近年来,在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东风拉动下,我村进入跨越发展的黄金机遇。村党支部、村委会主动融入大局,明确建设惠民宜居村目标。调动和发挥全村村民创业的积极性,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征迁工作。华兴玻璃厂、九洲新材有限公司先后落户我村,继续拓展招商项目,促使我村经济繁荣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发展新路子,为屹起港城添砖加瓦。   

温东村

  笏石镇温东村位于秀屿区的西南部,东靠城港大道,西通滨海大道贯穿我村与城港大道链接,北依湄洲湾港口铁道物流中心,南临莆秀高速出口,是笏石镇唯一的农业人口大村,全村面积4.8平方公里,共有10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772人,党员129人,全村运输车辆30多部,外出人员近2153人,主要从事医疗、模具、玉雕、钢材、建材经营等。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6126元。近年来,随着港城秀屿提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下,温东村的条条大道四通八达,在这史无前例的发展好机遇下,温东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召开全村的企业家、老板、离退休干部及有经济发展思路的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探索发展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同时调动全村村民积极参与,发动村民集合土地筑巢引凤,为今后的温东村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党支部着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干部“三比三看”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农廉示范村创建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温东村特色的发展新路子。   

西徐村

  笏石镇西徐村位于荔港大道两旁,是笏石镇的北大门,全村拥有19个村民小组1533户,农家总人口66846795人,耕地面积2516亩,党员214人,下设6个党支部,非公企业党支部6个,村两委15人(含招聘干部和计生管理员)。   近年来我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利用地理优势,立足村情,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带领全村群众以抓党建、促经济、建新村、奔小康为奋斗目标,以-理论和“-”的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明确目标,讯巢纠风、先后引到笏立鞋厂,仁兴花岗岩石板材厂,洽顺塑胶厂、莆港饲料厂、怡诚工艺厂、永兴加油站、等多家外资和民营企业。既繁荣了市场经济又增加了村民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状大今年又建起四层的小学教学楼,彻底完善小学的教学设备,提高了农村教育水平。取得了一是成绩,先后被评为省级“明星村”、“省级文明村”和“省级园林村庄”市级文明争位和县级先进党支部。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得到完善和巩固,规范从村务公开程序、落实农廉、示范建设,村两委带领村民乘势而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村党委在笏石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从精神焕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精神,立足村情,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作用,带领全村村民上下一心,清政廉明,开拓创新,创先争优、真抓实干、科学推进西徐村的美丽蓝图  


大丘村特产大全




大丘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