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村位于福厦路26公里处,紧邻东南汽车城。全村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共有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00人,党员70名,村两委干部7名,其中大学生村官1名。全村以工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现有企业11家,村集体资产7300万元,2009年生产总值达5.7亿元。2010年村财收入将达23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9600元。先后荣获“福建省文明村”、“福州市卫生村”、“闽侯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抓好党建促经济”工作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党员创业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在提升党员创业就业培训实效中创先争优,有效地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为进一步做强做优铁树种植产业,村党总支2009年正式成立苏铁党员创业培训基地,积极引导种植户通过组建苏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土专家”服务队,编写“乡土”教材,联系市、县农业专家举办铁树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形式提高种植效益,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互联网等,加强对党员群众掌握苏铁种植技术的培训。目前全村已发展苏铁种植面积1200亩,有苏铁专业种植户136户,其中党员种植户18户,2009年苏铁种植产业总值达700万元,已成为全省最大乃至全国品质最好的铁树种植基地,单此就给村民每年带来3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更好地带动群众致富,如党员林发魁同志带头创办了福建闽辉鞋材有限公司,转移全村劳动力100多人;依托东南汽车城优势,张宝水等5名党员带头创办了全省第一家商品车运输专业企业——福建青顺汽车运输公司,现在年产值已达1亿元。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总支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抓好民生改善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先后投入近百万元修建进村水泥路、新建梅岭休闲公园、维修饮用水水库;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每年还从村财中专项划出160万元用于发放60岁以上老人、计生奖励扶助对象、生活困难群体的生活补助等,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1105 | 350000 | -- | 查看 梅岭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青新社区 |
青口镇青新社区居委会位于青口镇新城路口,于2004年4月1日成立青口镇青新社区,位于青圃、付竹、沪屿三村的交界处,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居委会常住人口476户,865人。居委会两委成员共5人,其中支委3人,居委会委员3人,交叉任职1人。共有党员9人,居民小组3个,居民代表50人,居委会无财政收入,资金来源基本依靠各级财政拨款。 |
大埕村 |
大埕村位于福厦路29公里处,石鼓山脚下。隶属青口镇大义经济管理区紧邻东南汽车城,左邻长楼村右接前街与后街村,本村人口一千多共三百多住户,山地可耕地面积一千多亩,管辖八个村小组。有二十四位村民代表和四十二位党员及村两套班子,本村距青口镇3公里距福州市中心30公里 |
后福村 |
后福村隶属于青口镇宏屿片,面积约0.25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处于青口镇东南汽车城福东路,东邻梅溪村,西邻溪东村向阳自然村,南面为青口金鸡山,北邻汽车城。全村常住人口320户,总人口968人,其中包含2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0党员36人,村民代表36人。2012年获得市级生态村称呼。 后福村与大埕村、青新社区、吉山村、宏四村、宏三村、宏二村、宏一村、联光村、长楼村、梅岭村、后街村、前街村、溪东村、坊口村、联丰村、西台村、东台村、船尾村、杨厝村、青圃岭村、青圃里村、幸福村、红旗村、青秀村、文华村、团结村、青林村、镜上村、前洋村、庄头村、农光村、壶山村、村里村、沪屿村、梅溪村、付竹村、青口村相邻。 |
吉山村 |
吉山村位于314国道旁,距福州38公里。本村共有四个自然村——吉山、四斗楼、西湖山和边木臭,其中吉山自然村在平原区。 吉山村共有人口1135人,外来人口约3千多人,土地征用80%,现村民主要靠经商、务工、搞服务业和出租房屋为主。 |
宏四村 |
青口镇宏四村位于福厦公路27公里处,南邻福建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西接宏三村,北靠千家山,东临陶精路。于1989年撤改成立为青口镇的一个行政村。距青口镇政府3公里,福厦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468户,人口1850人,村两委成员5人,12个村民小组,党员数33人,村民代表47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11000元。村财收入主要靠店面出租,土地租赁收入。1993年始有台资企业陶精陶瓷有限公司,福州承昌机械公司,东升机械公司及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陆续征用我村土地,现有以福建东南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多家外资企业进驻我村。 |
宏三村 |
宏三村,被当地居民称为“三委”,位于青口镇西南方向,距离镇政府2公里。东连宏四村,西与宏二村交界,南与吉山村相邻,北部有千家山公园。全村人口1508人,488户,下设12个生产小组,村民代表36人,党员47人。村民以吴姓为主姓。因青口东南汽车城工业区征地需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全村致力于发展第三产业,村民经济来源于第三产业、房屋出租及周边工业区企业务工收入等,因周边企业多,外来务工人员多,324国道宏三村路段餐饮服务业较为发达。 |
宏二村 |
宏二村位于青口镇政府西南方向2公里处,距离福州市中心26公里。东连宏三村,南靠福厦路东南汽车厂,西邻大义片,北往宏一村福建奔驰汽车工业区。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1人,党员58人, 常住户口530户,总人口约1630人。土地总面积600多亩。经济来源主要靠第三产业以及房屋店面出租。东南大道贯穿全村。701班车直达青口镇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创业,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气候和勤劳智慧的人力优势: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积极落实上级领导精神。 使我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相信宏二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的美好,富裕,和谐。 |
宏一村 |
宏一村位于青口镇政府西南方向1.8公里处,距离福州市中心25公里。东连宏二村,南靠福厦路东南汽车厂,西邻大义片,北往福建奔驰汽车工业区。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8人,党员60人, 常住户口400多户,总人口约2000多人。土地总面积1000多亩。经济来源主要靠第三产业以及房屋店面出租。全村在奔驰大道旁。701班车直达青口镇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创业,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气候和勤劳智慧的人力优势: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积极落实上级领导精神。 使我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 |
联光村 |
联光村位于青口镇驻地东南面8公里山区村,有四个自然村组成(鸭笼顶、银墙、茶园、牛坑),其中295户,875人,耕地面积542亩,现有党员14人。 银墙、茶园、牛坑为联山联队,鸭笼顶为龙光联队,于1975年为分割划分成立行政村,联山.龙光合并改名联光村,至今鸭笼顶是革命老区基点村。 该村为传统农业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的经济意识加强,农闲之余有的外出去务工,有的搞起了运输,种植和养殖业,经济收入提高,村民走上了富裕路。 |
长楼村 |
青口镇长楼村位于义溪路东南方,观音桥畔。东邻东南汽车城配套厂之一的福光橡塑有限公司,南邻大埕村,北靠石鼓山,西与船尾村毗邻,距青口镇政府仅4公里,交通便捷,依山傍水,乡村气息浓厚! 长楼村属于大义大队的红峰联队,于1989年9月撤改成青口镇的一个行政村。现全村有752户,人口2368人,11个村民小组,且下辖1个自然村——南边自然村,南边自然村现有168户,人口430人。村民委员会成员每三年一次换届选举,现于2012年选举出村两委成员8名(两名女性),其中成员中支委5名、村委3名,现全村党员人数达到62人,村民代表经村民推选出48人,村财政年收入12万元。 |
梅岭村 |
梅岭村位于福厦路26公里处,紧邻东南汽车城。全村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共有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00人,党员70名,村两委干部7名,其中大学生村官1名。全村以工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现有企业11家,村集体资产7300万元,2009年生产总值达5.7亿元。2010年村财收入将达23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9600元。先后荣获“福建省文明村”、“福州市卫生村”、“闽侯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村党总支紧紧围绕“抓好党建促经济”工作思路,立足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党员创业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在提升党员创业就业培训实效中创先争优,有效地带动群众共同致富。为进一步做强做优铁树种植产业,村党总支2009年正式成立苏铁党员创业培训基地,积极引导种植户通过组建苏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乡土专家”服务队,编写“乡土”教材,联系市、县农业专家举办铁树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形式提高种植效益,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互联网等,加强对党员群众掌握苏铁种植技术的培训。目前全村已发展苏铁种植面积1200亩,有苏铁专业种植户136户,其中党员种植户18户,2009年苏铁种植产业总值达700万元,已成为全省最大乃至全国品质最好的铁树种植基地,单此就给村民每年带来3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更好地带动群众致富,如党员林发魁同志带头创办了福建闽辉鞋材有限公司,转移全村劳动力100多人;依托东南汽车城优势,张宝水等5名党员带头创办了全省第一家商品车运输专业企业——福建青顺汽车运输公司,现在年产值已达1亿元。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党总支坚持以人为本,认真抓好民生改善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先后投入近百万元修建进村水泥路、新建梅岭休闲公园、维修饮用水水库;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每年还从村财中专项划出160万元用于发放60岁以上老人、计生奖励扶助对象、生活困难群体的生活补助等,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后街村 |
青口镇后街村位于324国道30公里处西侧。原属于大义大队的一个联队,于1989年9月撤改成立为青口镇的一个行政村。东邻前街村,南邻坊口村,北靠石鼓山,西靠狮头乾。距青口镇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全村总户数610户,总人口1715人,其中有2个自然村。金鸡山自然村82户,人口211人。宝赤顶自然村34户,人口102人。村两委成员6名。其中支部委员3名,村委委员3名,党员40名。11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6人。村财政年收入15万元。 |
前街村 |
青口镇前街村位于324国道30公里处南侧。原属于大义大队的一个联队,于1989年9月撤改成立为青口镇的一个行政村。西邻后街村,南邻坊口村,东靠金鸡山。距青口镇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全村总户数423户,总人口1624人,。村两委成员6名。其中支部委员3名,村委委员3名,计生专干1名。党员53名。12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38人。村财政年收入58万元。 |
溪东村 |
溪东村地理位置位于福厦324国道30公里处南侧,距离青口镇政府5公里,东邻东南汽车城,西邻大义溪,南靠金鸡山,北连前街村。全村常住人口635户,总人口2190人,分为3个自然村,其中包含1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5人,村两委共有6人,支委4人,村委3人,交叉任职1人,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集体年财政收入16万,2012年全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1万元。 |
坊口村 |
青口镇坊口村,位于闽侯县东南部,金鸡山脚下,西临福厦公路(324)国道旁,中心村距青口镇区3公里,距福州市中心30公里。文革间曾改名“东方村”,文革后又恢复原名。现全村辖有坊口、蝴蝶山2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467户,1395人,党员40名,在中心村居住的还有外村村民400多人。村内有耕地面积190多亩,山地面积1000多亩,园地面积200多亩。因坊口村距福州市区较近,且交通便捷,村民大多种植蔬菜,其中农作物有水稻、地瓜、莴笋等,直接销售往福州。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运输业、商业、还有在东南汽车城上班,社会总产值1200万元,人均纯收入8700元。村、支两委一班共6人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可持续发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着力提高农民素质、改善农村环境、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积极为农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整体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工作。 |
联丰村 |
一、区位条件: 联丰村位于闽侯县青口镇西南部,其西面与南面为福清市,北邻戏台村,东接东台村。 二、自然条件: 联丰村所在的青口镇属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3.6度,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6.4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673.9毫米。 三、人口现状: 联丰村共有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数1498人。 四、居住现状及交通现状等 人口居住比较分散,村庄内有一所小学,在西面有一座寺庙,总用地1519.18平方米。 联丰村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南北向宽约22米的324国道。 |
西台村 |
青口镇西台村位于324国道33公里处。全村有1100多户,4700多人口,村两委成员9名。(其中支委5名,村委4名)全村有112名党员,18个自然村,31个生产队,共有58个村民代表。全村共有耕地1867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和外出务工。 |
东台村 |
东台村位于青口镇东南部,东临东南汽车城,南接福清市,西倚相思岭,北靠西台村。全村辖18个村民小组,有2000多户,约9000人左右,党员184人,总面积约5000亩。林业资源丰富,森林覆盖面广,交通便捷,324国道倚村边而过,702班车直达镇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创业,凭借独特的区位、便利的交通、宜人的气候和勤劳智慧的人力优势: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积极落实上级领导精神,在2011年开始建设东台工业区,使我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相信东台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的美好、富裕、和谐! |
船尾村 |
船尾村位于青口镇西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五公里,福厦324国道西侧1公里处,义辅公路穿越村庄通往祥谦镇连接316国道,交通便利,船尾村东邻东南汽车配件厂,西至笔架山东侧,南与长楼村相邻,北与南边自然村为邻,面积约0.8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500余户,人口1925人,全村两委成员5个其中女性2个,全村党员51个,其中女性6个,10个村民小组,全村原有耕地面积506亩(包括己征用),旱地面积为465亩,山地面积为500亩。全村村民生活用水靠60年代建造的老老里水库(库容量1.3万立方米),和2004年建造的半峰水库(库容量为2.3万平方米)提供。全村唯一的村办企业机砖厂年承包金约30万元,也是村财唯一经济来源,由于东南汽车配件厂征了土地,耕地面积紧缺,部份年高村民在仅有的土地上种植蔬菜之类农作物,年轻的村民进汽车厂工作,有知识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全部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以运输业、建筑业,经商办厂为主,几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全村村民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各行各业都取得可喜的成果,村集体经济也得到稳步发展,村民收入不断提高,2012年人均收入达九千元,村民生活蒸蒸日上,过去参差不齐简陋的平房,污水横溢的街道,杂、乱、差的生活环境己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有规划的高楼拔地而起,整洁的水泥路,每当旭日东升,就能看到许多年老的村民健身器材上活动的身影,每当夜幕降临就会有许多男女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音乐声伴随着村民的笑声,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党的十八届胜利召开,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全村村民正以昂扬的斗志,趁党的-春风,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我们坚信,在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船尾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
杨厝村 |
青口镇杨厝村位于324国道27公里处北侧的青口镇沪屿片区的靠北位置。东邻壶山村、西邻沪屿村、南邻村里村,北与祥谦镇凤港村隔江相望。是青口镇一个行政村,距青口镇人民政府2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全村总户数869户,总人口2882人,村“两委”成员7名(其中总支委员5名,村委委员3名,交叉任职1名)。党员67人,8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7人,村落占地面积8公倾。 |
青圃岭村 |
青圃岭村地处青口镇东南方,毗邻长乐市,与我镇的幸福、红旗、联光村交界,是省、县定点老区基点村,全村人口1803人,辖九个自然村和二十二个村民小组,山林面积五千多亩,耕地园地五百多亩,一条长四公里从青圃岭到虾墓的乡村公路贯穿全境,村干部五人,二十五名0党员,四十六位村民代表,村部占地9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平方米。 |
青圃里村 |
青圃(青布方言的同音替代)里村位于青口镇东南方,距镇区中心5公里,东临长乐市,西至联光村,南倚青林村,北靠青圃岭村;全村有283户村民,人口913人,主要有林、肖、方3姓氏,党员25人,14个村民小组 ,村民代表33人,总面积3平方公里,村财主要靠厂房租金,年收入20万元。 青圃里村系革命老区基点村,当时是闽中游击队的活动接头点,地下党组织成员有:陈德利,陈享源、郑志程等人,更有为了党的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林依曲、林毛牙、林依西西俤3位。 村中耕地面积800亩,山地面积4000多亩,村民的经济来源以务农为主(其中主要农作物是水稻、马铃薯)。村林业资源丰富,树种繁多,主要有松树、桉树、杉树;森林覆盖面广,群山环抱,绿树环荫,风景秀丽,有海拔高达520.9米的高山母,有海拔369.7米的眉毛岭,还有一处地势险恶的天然景观“千家坑”。青圃里村是一个有待开发旅游探险的新去处。 |
幸福村 |
幸福村位于闽侯县东南部的福厦路东侧,距青口镇政府2公里,离福州市中心26公里,东临青圃中学、福厦高速铁路,西邻青圃岭村,北临青秀村。全村生活用地14.95公顷,总人口3400人,835户,所属村民多以农业生产及第三产业为主,我村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发展村经济,建设美好家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红旗村 |
红旗村位于324国道青口段东侧青圃片区的中心位置,原属青圃大队的一个联队。1989年撤改成立为青口镇的一个行政村,东邻青圃中学,西邻福厦路324国道,南邻青圃里火厨坑,北邻前洋村,交通便捷。全村635户,人口2008人,村两委成员共6名(其中交叉1名),党员45人,13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1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10000元,村财收入主要靠店面,场地出租,村财政年收入在15万以上。 |
青秀村 |
青秀村位于闽侯县东南部的福厦路东侧,距青口镇政府1公里,福州市中心27公里。东临鳌峰山,西邻福厦路,南邻团结村,北邻前洋村,总面积0.25平方公里,总人口2186人,户数619户,目前,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经商、务工及种植业,主要农作物为莴笋、马铃薯等蔬菜类,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秀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青秀村与大埕村、青新社区、后福村、吉山村、宏四村、宏三村、宏二村、宏一村、联光村、长楼村、梅岭村、后街村、前街村、溪东村、坊口村、联丰村、西台村、东台村、船尾村、杨厝村、青圃岭村、青圃里村、幸福村、红旗村、文华村、团结村、青林村、镜上村、前洋村、庄头村、农光村、壶山村、村里村、沪屿村、梅溪村、付竹村、青口村相邻。 |
文华村 |
文华村距福州市区25公里处,位于324国道东侧与青圃工业区交界处,文华村背靠鳌峰山东临红旗村西连青口镇,南靠青圃里,北接团结村有14个村民小组,680户,总人口有2600人党员62名,村两委干部6名,凭借东南汽车城配套厂房布满我村工业区,近年来我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投资兴建了2座5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3000多平方米的村委综合楼,年收入60万,计划兴建3栋33层、3栋10几层的农民集资房。 |
团结村 |
青口镇团结村位于鳌峰山脚下的青圃片区十个行政村的其中一个。省道“青闸线”贯穿而过,离青口镇人民政府仅1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村中有企步顶、排唐顶突出平台,有青潭溪、黄溪犹如巨龙横贯村域。有“欲识北京皇帝殿,先看青圃灵济宫”和排唐顶建于宋代“青圃石塔”、千年古刹“白鹿寺”等国家文物保护名胜古迹。 常居住有三大姓,林、方、王,全村757户。人口3018人。村两委成员6名。一个总支委员会旗下两个支部共有党员71名。17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51名(其中:妇女代表10名)。占地面积7.3公顷。特产“马铃薯、莴笋”2012年人均收入10080元,村财收入主要靠厂房租金和店铺租金,年收入25万元。 |
青林村 |
青林村地处青龙山区,系闽侯县重点革命老区基点村。位于青口镇东南方,全村人口1285人。东南面与福清市芦院村交界,洗面与东台村相邻,北与联光村交界。全村山地11000亩,土地面积440亩。全村下辖10个自然村,村干部4名。本村经济主要收入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睡到、番薯、马铃薯、花生等。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山地开发,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交通基础建设,先后修建13公里青龙公路,贯通8公里青嶂公路,4.5公里樟南水泥路,彻底地改变了落后的交通面貌。全村上下正踌躇满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生态美丽乡村而努力奋斗。 |
镜上村 |
我村位于324国道23公里处,西侧距青口镇2公里,北靠尚干镇,南距青口投资区,西邻庄头村。全村816户,人口3056人,党员81人,12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7人,其中女性1人分两姓陈、林,面积约0.76平方公里,原耕地60亩。现被内外资全面征地,企业有三盛集团实业、宝恒家具厂、国隆石材厂、福建环保得艺工艺厂等,尚在筹建4S店项目。全村唯一村财收入来源是各种租金,全体村民已向第三产业转移,以运输业、建筑业、经商办厂为主,部分的村民安排在内外资企业上班。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全村村民敢于开拓勇于创新,各行各业都取得可喜的成果。村集体经济也得到稳步发展,村民收入不断提高,2012年人均收入达9000元以上。 村民生活蒸蒸日上,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老年人有老年人活动场所,青年人有操场、图书室等各种新的文化活动场所,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特别在党的十八法精神教导下,为我村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全村村民正以昂扬的斗志,乘党的-东风,抓住机遇,迎接新的挑战,我村坚信在全体村民共同努力下,镜上村明天一定会更好。 |
前洋村 |
前洋村坐落于青口镇东北方一公里处,东至青布界,南至青秀村,西至镜上村,北至祥谦镇兰圃村。全村总人口1630人,总户数475户,分别为下前屿、上前屿、新洋、透头四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44个村民代表,党员46人。设施农业面积:120亩。名特优产品:水稻、蔬菜、铁树、番薯。劳动力转移情况:总劳动力:850人,外出就业350人,待转移劳动力:200人。 前洋村与大埕村、青新社区、后福村、吉山村、宏四村、宏三村、宏二村、宏一村、联光村、长楼村、梅岭村、后街村、前街村、溪东村、坊口村、联丰村、西台村、东台村、船尾村、杨厝村、青圃岭村、青圃里村、幸福村、红旗村、青秀村、文华村、团结村、青林村、镜上村、庄头村、农光村、壶山村、村里村、沪屿村、梅溪村、付竹村、青口村相邻。 |
庄头村 |
324国道闽侯青口新城门口往北约1公里,过博雅星城、农光村,就是我国当代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的故乡——庄头村。庄头村现有人口1538人,486户。村民姓氏以张姓为主姓,现有人口1400多人;另有林姓,15人,何时何方迁入无可查;欧姓1户9人,迁入年代久远,据传解放前即住此地;陈姓,60人,为青口本地移民;肖姓6人,解放前北方省份南下迁入;施姓,14人,解放前由邻村农光村迁入。 |
农光村 |
农光村位于青口镇政府西北部,距离仅200多米,东南汽车城、戴姆勒汽车等项目在村西南向,为青口商贸街中心地带、商业生活服务片区。总人口1844人,554户,分10个村民小组。本村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这里不仅有多家镇直单位,同时,博雅星城、新南公寓、千家花园等也落户其间,这里具备了强大的人居规模和优良的商业环境,超市、茶座、酒楼等服务业兴旺发达,并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商贸街。 本村围绕中央“十一五”规划纲要,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纲要和闽侯县融入大福州,建好三城,带动山区,全面构建和谐闽侯的纲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招商引资、富民创业、土地入股等为基本动力,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根本目的,紧扣经济发展和环境整治两个关键环节,村经济有较大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村民生活、人居环境、社会风气明显改善。村财收入由2003年7.3万元增加到2008年41万元。村固定资产由2003年的21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103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3年4000多元增加到2008年6000多元。同时村干部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探索一条适合本村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
壶山村 |
闽侯县青口镇壶山村位于324国道27公里处北侧的青口镇沪屿片区的中心位置,原属沪屿大队的一个联队,1989年9月撤改成立为青口镇的一个行政村。东邻农光村、庄头村,西邻村里村、杨厝村,北与祥谦镇凤港村隔江相望,京福高速公路高架桥贯穿于村北侧边缘,南与青口新城商贸街相连,距青口镇人民政府1.5公里。交通十分便捷,全村652户,人口2048人,村“两委”成员7名(其中支部委员4名,党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1名,村委委员3名,交叉任职1名,)。党员53人,10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5人,村落占地面积6公顷。2012年人均纯收入10050元。村财收入主要靠农贸市场摊位和店面租金,村财政年收入在20.5万元,2013年度村财收入25万元,每年全村总支出35万元。现村委办公楼于1993年10月建成,砖混结构,建筑总面积657平方米,使用面积657平方米。耕地征用情况:全村原有耕地面积750亩。前期商贸街基础设施、外资企业、员工公寓建设等已征用耕地450余亩,近年来,我村又完成了“文体项目”(49.2亩)、 “安置房” (26.13亩)、 “中央公园” (28.64亩)、 “农光路” (12.78亩)、 “中建商住用地” (24.98亩)、 “公园路” (14.09亩)、 “绿化景观” (3.04亩)、 “沪屿路” (6.80亩)、 “拍卖地(23.79亩)”等九个项目合计189.45亩的交地任务。 |
村里村 |
村里村隶属于青口镇沪屿片,面积约1.1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处于青口新城西路北向,东邻壶山村,西接沪屿村,南至东南大道,北连杨厝村。全村常住人口528户,总人口1656人,其中包含4个村民小组,2个居民小组,村民代表36人,0党员51人。2002年被福州市确定为20个“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试点村”。2008年被福州市列为第二轮“双百工程”试点村。2011年获“省级生态村”称号。2012年获得“文明村”称号。 |
沪屿村 |
沪屿村位于青口镇政府西面1500米处。东邻村里村,西北与杨厝村相连,南接新城西路,面积约0.4平方公里,下辖长埕、叶厝街、山头下、坂尾、桥上、桥头新村、三宫兜、长池新村等自然村。常住人口576户,2453人(不包括外来人口)。村两委共有7人,其中支委5名,村委4名(支委兼村委2名)。 沪屿村辖区内有宝井钢材有限公司、台全公司、戴姆勒汽车公司等。村财收入以房屋、土地出租等为主,村年收入约7万元。 |
梅溪村 |
梅溪村位于青口镇福厦路27公里处,紧临东南汽车城,全村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389户1436人,党员23名,村两委干部7名,其中大学生村官1名。村民收入以农业为主,共有耕地414亩、林地2500亩。近年来,村党总支抓住紧临东南汽车城的区位优势,引导村民积极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党员创业致富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在提升党员创业就业培训实效中创先争优,有效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
付竹村 |
闽侯县青口镇付竹村坐落在福厦324国道25.5公里左侧,离青口镇政府仅一公里。东与青圃工业区青潭溪相隔,西与莲峰村相连,南紧靠梅岭村,西邻福厦路。付竹村由一个主村、三个自然村即河厝、马路店、渡头组成,全村总人口3487人,有21村民小组,党员93人,村民代表64人,耕地面积2500亩,耕地面积323亩。村办企业有闽侯县青口建筑材料供应有限公司、青口建材市场、付竹工业区等。 付竹村与大埕村、青新社区、后福村、吉山村、宏四村、宏三村、宏二村、宏一村、联光村、长楼村、梅岭村、后街村、前街村、溪东村、坊口村、联丰村、西台村、东台村、船尾村、杨厝村、青圃岭村、青圃里村、幸福村、红旗村、青秀村、文华村、团结村、青林村、镜上村、前洋村、庄头村、农光村、壶山村、村里村、沪屿村、梅溪村、青口村相邻。 |
青口村 |
青口镇青口村位于324国道25公里处,是青口镇政府所在地。总面积0.2平方公里,全村243户,人口787人,村“两委”成员6名(其中支部委员4名,村委委员3名,交叉任职1名),党员22人,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29人。交通十分便捷,31路公交车(青口—台江广场)、青口—甘蔗中巴公交终点站设在本村。村内分布有一个便利超市,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等4个商业网点,皇朝宾馆、青口招待所等住宿场所,青城大酒店、客林顿酒楼等餐饮场所,勿忘我发廊、漂亮宝贝、发拉丽美发等美容美发场所,生活极为便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