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寨村位于白沙镇东北部,后面环山,距离政府3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50亩,山地面积6500亩,森林覆盖率90%,有三个自然村,总户数425户,人口1530人,总劳动力780人,外出劳动力485人,在从事农业劳动力295人,共有党员41人,村民小组16人,村民代表35名,在编村部5人,村财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800元,我村以种植业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50121101 | 350000 | -- | 查看 上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白沙社区 |
白沙社区成立于2002年8月,位于闽侯县白沙镇中心,美丽的闽江北岸。面积0.8平方公里,总户数460户,人口1560人,其中离退休人同占300多人,社区党员106人,设立三个分支党支部。居民绝大多数是原住居民户口,人口结构比较单纯。白沙社区在白沙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本社区的条件和特点,创建有特色的文明社区, 绿色社区, 平安社区,创造浓厚的文化气息,提高居民文明程度,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更好的服务居民。我们的工作目标是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区资源共享,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 |
林柄村 |
林柄·村是位于白沙镇西北面约7公里路程。村域面积约16000多亩,全村有堡里,云堡里,园溪,楼厝,林柄五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农户400多户人口1576人,全村劳动力近600多人,外出劳动力300多人。全村党员(正式)37名。村两委成员6人,聘请4个工作人员。全村耕地面积1903亩,林地面积12300亩,有脐橙、橄榄、水稻等。还有小规模的淡水养殖和禽畜养殖。村民主要以种植业和务工收入为主。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000多元。 |
白沙村 |
白沙村是白沙镇政府所在地,是白沙镇政治,文化,商贸中心。白沙村西沿闽江,村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全村有黎明,埕元,花云三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农户1103户人口3853人。全村党员(正式)133名预备党员1名。村两委成员7人,大学生村官(书记助理)1人。全村耕地面积996亩,林地面积2399亩,有南山脐橙示范基地150多亩。有万丈底淡水养殖100多亩,还有小规模的淡水养殖和禽畜养殖。村民主要以种植业和务工收入为主。部分经营第三产业和运输业收入。2013年全村人均收入达7300元 |
大濑村 |
大濑村位于白沙镇西北部,距镇政府5公里,面向闽江背靠山,中间横穿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总户数183户,人口785人,党员34人,村民代表28人。总耕地面积428亩,山林面积2740亩,人均收入6924元。村财收入1.3万元。 |
马坑村 |
马坑村位于闽江北岸、白沙镇西部,距镇政府2公里,115县道穿镇而过,面江靠山,因村后的大山形似一匹骏马,而本村恰好地处低坑处,故取名“马坑”。全村共有人口1688人,山地面积8230亩,耕地面积1260亩,沙地面积2000多亩,马坑村充分利用地理、土壤及气候条件优势,逐步形成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以及橄榄、脐橙、草莓、蔬菜等种植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先后获得 “省级卫生村”、“县文明村”、“县优秀党支部”、市级“双百工程”示范村等称号。 |
汶溪村 |
汶溪村位于闽侯县白沙镇东部,东与荆溪镇关西村接壤,西与本镇唐举村隔江相望,南邻甘蔗街道青岐村,北与本镇白沙村相连。距离县城8公里,距离政府2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共312户,总人口1068人。村民以农业务工为主,大量生产橄榄、水稻种植。 |
楼格村 |
楼格村总面积5650亩,人口共423人,其中党员21人。辖有2个自然村,全村以农业为主,全村种植有大量的优良脐橙----52号。 |
孔元村 |
白沙镇孔元村位于闽侯县东北部,距离县城15公里,距离镇政府5公里,距离京台高速互通口(在建)仅300米,原福建省第三监狱所在地。孔元村现有良田1630亩,山地8850亩,整体村庄地形北高南低,北面是两座海拔不高的青山,南面是一片平坦的耕地,呈由北向南缓缓倾斜之状。井下溪和东溪两条小溪穿村而过,在村庄中央汇合,溪水水质清澈,鱼虾成群,水量丰富。孔元村生态环境优美,农药化肥使用量常年保持在全县最低,森林植被保护完好,是典型的农业生态村。 孔元村有人口858人,共253户,下辖8个村民小组,党员46人,村两委干部6人,低保户16户,180人左右的青壮年劳动力在工艺品公司工作。2011年村财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目前,全村以种植水稻和蔬菜瓜果为主种粮大户有35户,全村实现机械化、半机械化种植。在村民活动场所方面,建成能容纳1000人的村民文化活动场所和占地3亩的村民活动公园各一座,另外还有藏书量达3000册的农家书屋,以及300平方米的热情广场。孔元村先后获得过“全国巾帼示范村”“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村”“全国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福建省卫生村”“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闽侯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等多个荣誉称号。 村党委支部充分发挥带头致富作用,在村党委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党支部+基地+农户”的种植加工模式,于2007年成功引进台湾白背毛木耳公司进行示范种植生产,当年实现产值400多万元,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和国内永辉超市。2008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投入资金100万元成立了白背毛木耳种植合作社,发展标准化种植园。目前,共帮扶群众创业示范户36户,户收入3-4万元。非示范户60多户,户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2011年,全村发展毛木耳种植达250万袋,产值达700多万元。除了抓好白背毛木耳生产基地建设,我村多次邀请省市农业专家到村举办食用菌、蔬菜种植、家禽养殖等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 2012年,孔元村被列入建设福州市新农村精品示范村行列之中。在省、市、县领导的关怀下,依托福建省规划院,福州市规划院和福建农林大学的技术力量,力求高标准,高投入,高规格的完成精品示范村的建设任务。一期工程将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农民住宅小区、孔元溪两岸景观带、休闲农业景观园等多个精品示范村的配套项目。力争用2-3年的时间把孔元村建成我省典型的“农业生态文明风景村”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
井下村 |
井下村概况: 我村位于白沙镇东北部,距离白沙镇8公里,全村人口以农业为主,总人口1200多人,居住着较多的少数民族,全村土地面积22882亩,其中林地面积17613亩,耕地面积940亩,种植大面积的绿化树苗木,自2013年以来我村融园绿色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有黄心屋、乌塌菜、羽衣甘蓝等新品种,力求新、使消费者获得健康需求 |
溪头村 |
溪头村位于闽侯县白沙镇东北部,全村土地4.86平方公里,耕地2680亩,人口3316人。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村年财政收入30多万元。 一、发展经济强村富民 一是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实现规模化、集体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扎实推进商品粮基地和高优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先后发展西瓜、甜瓜、特色玉米等高优经济作物基地500多亩,优质水稻基地2000多亩,绿色蔬菜基地100多亩,美国52号脐橙种植400多亩、淡水养鱼150亩,产品销至福州、厦门、深圳等地。种植业由过去的一季变为现在的3-4季,收入由过去的1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5000—6000元。全村从事农业种植的有500多户,农民人均创收1500多元。 二是发展特色工艺品产业,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托闽兴公司,做大做强工艺品产业。全国工艺行业龙头企业“闽兴编织品公司”,占地达487亩,年产值7亿多元,带动本村和外来人口就业5000多人。在闽兴公司的辐射带动下,溪头村大力发展工艺品加工,依托闽兴公司、私人创办竹编、草编、铁编、木工艺品企业10多家,年赢利达1000多万元,就地转移富余劳动力800多人。工艺品加工业现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仅此项就增加人均收入1800元。 二、整洁文明蔚然成风 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美化村容村貌,并引进高科技手段,实现村村通信息网络化。一是投资60多万元改善村内引水工程,修建水渠2公里。二是在2006年完成的村内主干道拓宽改造的基础上,继续投资65万元完成2.2公里水泥路的修建。三是投资15万元对村内河道进行整治。四是配合白沙镇政府提出“汶石公路”修建项目,与当地村民积极沟通,努力促进工作顺利开展。-五是与电信局合作,依托海峡西岸新农村公共信息平台网,创建了溪头村网页,涉及“本村新闻”、“村务通知”、“本村风采”、“企业招工”、“供求信息”、“农事指南”、“招商引资”等版块,及时更新溪头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经济等进展情况。同时,积极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崇尚节俭等文明新风逐步渐成为时尚。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平共处家庭美德以及法律法规教育,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在村民心中扎下了根。 |
上寨村 |
上寨村位于白沙镇东北部,后面环山,距离政府3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50亩,山地面积6500亩,森林覆盖率90%,有三个自然村,总户数425户,人口1530人,总劳动力780人,外出劳动力485人,在从事农业劳动力295人,共有党员41人,村民小组16人,村民代表35名,在编村部5人,村财收入4.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7800元,我村以种植业为主。 |
坑头村 |
坑头村位于白沙镇北部的山区村,与大湖乡毗邻,距离镇政府23公路,全村仅有一条长5.5公路宽3.5米的水泥路通往115县道。全村户数103户,总人口383人,辖管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432亩,林地面积3620亩,山地面积3750亩,其中毛竹林面积1038亩,尤其森林资源非常丰富,蕴藏天然阔叶树、樟树、红豆杉等珍稀树种。我村地处海拔500米的山区,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环境优美,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全年无霜达300天以上,夏天是个避暑胜地。我村村民以农为生,祖祖辈辈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名优水果和农特产品远销各大市场,经济效益显著,如品质优良的高产嫁接橄榄,优质的柚桔和苦桔,还有集保健与药用的苦笋等。目前,国家重点交通建设项目京台高速公路横穿我村,并在距离我村2公里的村道旁建设大目溪互通和收费站,我村将修建一条村道连接京台高速公路大目溪互通收费站外匝道连接线上高速,方便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目前该项目正在报批中。未来的坑头村,将是一个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适应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之胜地。 |
大目溪村 |
大目溪村,全村户籍人口1189人人,250户,辖3个自然村。由28个姓氏组成,是个多姓村,著名的大目溪环村而过,风影秀丽。 |
院埕村 |
|
梧桐下村 |
梧桐下村地处115县道两旁,是距离白沙镇政府10公里的一个半山区行政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2300亩,其中林地面积9850亩、农业种植面积2450亩。全村辖区内有8个自然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382户 ,总人口1520人,其中0党员32名。梧桐下村大部分村民以种植蔬菜、橄榄、柑橘、油菜等农作物为主,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5426元。梧桐下村景色宜人,山水秀丽,空气清新,近几年来,在白沙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梧桐下村经济、生态、公益、旅游等各项事业都处于稳步发展状态。 |
汤院村 |
汤院村---位于闽侯和闽清交界,地处闽江畔,背山面江,视野开阔,周边有千亩果园,环境优美。汤院村距福州市区45公里,距闽侯县城25公里,闽清县城10公里,有京福铁路、116县道从汤院村穿过。 全村人口1235人,下辖2个自然村及9个村民小组,党员35名,村民代表35名,两委干部6名。林地面积2300亩,田地731亩,种植园地400亩。村民以种植橄榄及瓜果蔬菜为主,种植橄榄1800亩,年产值180万种植瓜果蔬菜300亩,年产值100万。 汤院温泉,历史悠久,闻名八闽,唐时此处便设有汤泉院,现有省级保护文物摩崖石刻及古汤池遗址。汤院温泉出水地层为火山岩,现可见3处老泉头,泉之间周围有200平方米的石灰质沉积物。经有关部门检测,平常水温57℃,最高达80℃,日流量207.4吨。 |
洋石村 |
洋石村位于白沙镇西北部的半山区,与闽清县毗邻,距位于116县道上,离镇政府17公里。全村共有317户,总人口1348人,辖管9个自然村16个村小组。耕地面积1053亩,山地面积5186亩。其中种有果树橄榄、柑橘、桂圆以及蔬菜。森林树种以杉木、松树为主。村内拥有台湾企业投资建设大型生态农场朝阳农场,种植有台湾特种水果百香果、日本樱花以及洛神花。同时还设有先进的露天烧烤场地,是旅游观光的极佳景点。 |
唐举村 |
唐举村位于福建省闽侯县白沙镇共有村民325户1130人,11个村民小组,辖两个自然村。耕地面积684亩,土地面积15725亩,村民以农业、种植业为主,人均收入3000元。1994年建立唐举小学,占地面积900平方米,造价35万元;1999年建村部大楼,共四层,占地面积900平方米,造价35万元。2005年修上连上岐村,下接316国道水泥路,总造价160万元。唐举村委曾被评委福州市“文明村镇”、“示范村”、闽侯县“安全小区”、“文明先进单位”等称号。村内古迹有:白沙金钟阁禅寺、虎丘黄氏唐举支系宗祠、江氏宗祠、王氏宗祠、林氏宗祠。村里有企业有:福州三发石料厂、福州延福橄榄有限公司、福州闽江风光旅游有限公司。 |
上岐村 |
上岐村,位于闽侯县白沙镇的南方,距白沙镇中心1.5公里处,辖有10个自然村。东靠唐举村,西往源口村,南通元移村,北临闽江。耕地面积879亩,山地面积2256亩,森林覆盖率95%。全村总人口2千多人人,165户,居于海外的有150人,村内共有15个姓,以林氏为主。经济来源以果业为主。 |
联坑村 |
联坑村位于白沙镇北部偏远的山区村,与大湖、洋里乡交界,有四个自然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总人口815人,主要姓氏有张、李、周、胡。全村主要产业以林业和橄榄为主,交通要道有115县道从村庄经过,现京台高速有互通口去福州只要30分钟,交通非常便捷。村庄有一座名胜古桥“远济桥”,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现列为省级文物保护,也是闽侯县一个旅游景点。 |
新坡村 |
新坡村位于白沙镇东北方向。新坡村耕地面积896亩,林地面积1811亩,村民自留地500亩,人口928人,全村有五个生产队。全村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为江姓, 新坡村西傍青山;南与马坑相连;东与上寨村、溪头村相连;北与林柄村相连。新坡村绿化率达到85%以上,主干道硬化率达95%,白林公路横穿本村,交通便捷,距白沙镇政府均在3.5公里以内。清澈见底的小溪由北向东横穿本村,村内道路整洁、社会安定、民风纯朴、村民安居乐业,新坡村先后被授予综治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至新坡村永囊永奋古民居定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以来,我村大力打造新坡村以古民居为龙头的旅游观光集休闲一体化特色村落。新坡村山清、水秀、人美…….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