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温州 >> 乐清市 >> 城东街道 >> 梅湾村

梅湾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梅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湾村简介

  梅湾村全村户籍人口194户,共705人。农田300亩左右,两条溪河一条是位于云海社区北面下陈自然村侧面慎海北河河道段,上接上叶村下至梅湾桥(北沙角村),约600米长。另一条为梅湾溪,贯穿下陈自然村和梅湾农田,溪水从珠垟村流经上叶村到梅湾村注入慎海北河河道,在梅湾村内约1100米左右。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较薄弱。地处三面环山,村内道路纵横,交通比较便利。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382001 325000 -- 查看 梅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湾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梅湾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土墩塘村

  土墩塘村处乐清市城东街道东大门,占地面积900000多平方米,拥有耕地560亩,山林320亩,园地85亩。东临天成街道埠头村,南临城东街道慎海特色工业区,西临土墩塘森林公园,北临石帆街道下沿村,新老104国道线从贯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以工业和农业为主导产业。全村户籍人口615户,共2256人。  

新下塘村

  新下塘位于城东街道东首,全村地域面积1.5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00人,户数590户,外来住户80户,人口约280余人,耕地面积1000余亩,山村面积200亩,南依海北傍山,104国道G15沈海高速自东往南穿而过,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3万元,人均收入11000元,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为付,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村庄新户林立,道路宽畅,人杰地灵,社会和谐,社会安定,环境优美,在习主席领导下人民生活不断提高。  

包山村

  城东街道包山村,坐落在街道东北部,村庄总面积有1.5公顷,全村有175户,457人,拥有耕地80亩,山场林地1720亩,交通方便,村民以农业为主,村民人均收入约5000元左右。  

半沙村

  半沙村处乐清市城东街道中心地段,占地面积117000平方米,拥有耕地600亩,山林1125亩,园地43亩。东靠104国道线,西临五环路,南京路与东沙路贯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以工业为主导产业,年生产产值近10亿元。全村户籍人口470户,共1481人。  

坝头村

  坝头村地处城东街道东侧,104国道与四环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全村占地面积123.05公顷,拥有耕地560亩。主要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村人均年收入9000元,十多个移民农聚房先后落实建设。  

东山南村

  东山南村基本概况   历史沿革   东山南,顾名思义,座落在乐清市城东街道东山之南而取名。六十年代前,全村十五个生产队,东山南村人民勤劳耕作,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人均收入甚少,大部分村民粮食不够。七十年代,全村重新组合分成34个小队,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东山南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正劳力十分吃粮分,人均每人日收入不到1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东山南村由于全村土地面积更广,东山南人民发扬勤劳致富的精神,以发展农业为主体,引进种植杂交稻种枝术,利用村内土地面积广泛这一优势大面积种植杂交稻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大部分家庭摆脱贫穷,少部分还存在经济薄弱状况。   地理环境   1、地理位置   东山南村,面积2.9平方公里,位于东山南村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区域划分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城东街道,正是乐清湾中间地。东接坝头村,南临东海海滨,西临南草垟村,北为乐清市区。温甬高速经东山南村南面,国道线横穿村中。   2、气候特点   东山南村属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具有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3℃-16℃。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充沛,年降水量724-1210毫米,其中4月-10月平均温度在10℃以上,最冷为1月份,平均温度5℃;最热月7月份,平均温度29℃;8月份有一、两次台风光顾。   三、人口民族   自2000年开始,随着东山南村的发展,到2012年底村集体资产总值达4000万元,流动资产达1000万元。常住户数1262户,常住人口4790人,均为汉族。外来人口3870多人,其中有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东山南村是城东街道第一大村,乐清市第二村。   四、经济概况   1、第一产业   1990年开始,东山南的农业已经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转型。农业示范园区主要有无公害蔬菜水果、稻麦油料等。以大棚蔬菜蔬菜、水果种植为主,主要栽培作物有南瓜、西瓜、甜瓜、黄瓜、葫芦、番茄、辣椒、茄子,以及香蕉、柑橘、甜橙等多种南北方特色蔬菜果树。曾有柑橘以颜色鲜、味道甜;蔬菜以绿而嫩;香瓜以味清而香闻名相邻县市。   2、第二产业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九十年代,东山南人民勤劳智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靠近乐清湾海涂这一地域优势,海涂水产养殖业日益壮大。出海捕捞,大面积养殖蝤蠓、花蛤、对虾、跳鱼、仔鱼、蜻等海涂水产品,曾有养殖蝤蠓、花蛤远销温州、山东日照、青岛以及更多省份。养猪、鸭、鸡业也与日俱增,家禽养殖业成为科技发展的示范园区。   3、第三产业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山南人民人杰地灵,除了留村致富外,其余都洗净锄头另行谋生,做生意、办工厂、办公司、养殖户、外出经商等遍地开花,寻找商业经济成为东山南人的主力军,文明经商和诚信务实的文化氛围,更赋予了东山南人特定的人文气质,从而使“东山南”此名更为远扬。   五、社会事业   1、教育事业   东山南村初中以上的村民占总数的50%,其中大、中专生450余人,还有12名青年曾出国留学,今年有1名青年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   2、基础设施   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9800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农村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东山南村90%家庭都选择安装了空气能热水器、宽带电脑,65%家庭拥有家用汽车。村集体投入资金900多万元兴建农贸市场,创造了乐清市第一个五星级菜场;投入资金500多万元兴建村老人亭和村民活动中心,是全村老年人老有所乐、中青年村民活动健身的好去处。   3、生活居住   为加强农村居住建设,经村双委会议讨论起稿全村城中村改造控制性规划用地建设可行性报告,由全体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村集体投入资金,邀请宁波市测绘院的测绘员对全村的住宅和土地进行测绘;邀请杭州市大地规划设计院的老师,结合乐清市总体建设规划,对全村的绿化、道路、河流、房屋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东山南村已完成新区控制性规划,编制1.7平方公里城中村改造规划详细蓝图。第一期指标建设项目“香格里拉”挂牌项目竣工,在2011年已投入居住;第一期“瑞丰园”已建设完工,126户村民已陆续搬入新居。第二期指标建设项目“海岸明珠”(A-G9地块)现已结顶,可将744户村民安置新房;“海岸明珠”(A-G4地块)正在建设中,能改善454户村民的居住条件。以上新区规划,全村每户村民可得到一套商品房,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六、交通   截至2011年,东山南村东南部有温甬高速,西南旭阳路、北面四环路、南面东银路、体育场路经过。现在晨曦路、东山大道正在建筑由东西贯穿。又有五环路、六环路、北界路等大小条交通要道村方案已定局正在筹备之中。无人公交车在东山南村半小时间隔轮流,给无车族及老人小孩带来出入方便。   七、东山南文化   1、文化娱乐   “文明家庭、文明建设、文化传承”是东山南人民的精神,《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每年考上乐清中学的高中生、大学本科生、研究生都给予500元到5000元的奖励。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为鼓励养成孝敬长辈、尊老爱幼的美德。每月16日,东山南村原乐成二中校长王建民老师组织安排为全村老人在村老人亭义务讲解事时巨变、新人新事。为活跃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每天晚上组织妇女在村宾海公园做健身操、跳广场舞,悦耳的音乐、优美的旋律、广场舞成了东山南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传统艺术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村民不忘传统文化。村民自行“龙舟”队伍,每年端午节前后,青壮年男、女组成两支男女队,以保持浓郁的文化气息。企业人事季德法喜欢篮球运动,他自筹资金组织村青年篮球队,不定期的参加市、街道组织的篮球比赛。   八、政治体制   村党支部委员会7位,正书记1位,副书记2位,委委员4位,全体党员100位。村委委员会7位,正主任1位,副主任1位,委员4位,全村村民代表115位。村会计、出纳2位。村财务监督委员会7位,其中监督委员会主任由支委纪检委员兼任。妇女联合委员会共7位组成,34位妇女代表。他们为东山南村出谋划策,当好领头雁。   

后所村

  后所村位于乐清市城东街道。全村人口共3878人,1178户。  

龙山头村

  龙山头村处乐清市城东街道云海社区,地处城东街道西北山区峡谷地带,三面环山,东接石龙村,西临天场村,距乐清市中心约10公里。乐清与村庄有31路公交往返,交通非常便利。现有户数345户,常住人1228人,以陈、金、孙、林、夏五姓居多,村域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亩,山地面积90亩,山林面积1800亩。  

珠垟村

  珠垟村以传统农业为主,无工业设施,四面环山,八方景点,松苍柏古,石怪峰奇,有气势磅礴的南山尖与避迩闻名的龙门山,东西对峙。有三峰矗立的笔架山与栩栩如生的狮子山,南北峥嵘。有百涧汇秀的九溪碧水与气象万千的龙潭飞瀑。古人云:一瀑雲谷,万斛倾“珠”,因而淂名“珠垟”。   按村史记载:始祖从明朝洪武七年徙迁,距今六百三十余年,承祖先们勤耕不辍,辟就这方宝地,屋舍俨然,沿溪而居,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文明古村。   当然,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村已建准4级公路与国道衔接,村后还依着邻村绅坊火车站,交通便利,我村必须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为此,我村以现有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坚持不懈地向生态村建设挺进,不断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质量,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我村于2005年开展乐清市生态村建设,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心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生态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在“千村平安”方面,被乐清市评于一星奖和二星奖;“文明百村”被乐清市评于二等奖和三等奖;“生态村”和“环境整治”被温州市评为合格村。2007年度旧村改建与环境整治被乐清市评为星级村和示范村。 通过扎扎实实地创建工作,不仅争得了荣誉,提高了知名度,更为发展环境的优化创造了条件,有效促进了我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云岭村

  云岭村坐落在城东街道北边,东接新下塘村,西靠石龙村,南沿白沙山脚,北邻牛鼻洞、北沙角村。全村总面积约180亩,现有户数435户,常住人1580人。拥有耕地面积750亩,山林面积345亩。9路城市公交起点站,东离原104国道300米,道路四通八达,出入十分方便。村民以农业为主及其他副业,村民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  

天场村

  天场位于城东街道云海社区,全村地域面积36600平方米,户数132户,人口约570余人,耕地面积175余亩,山林面积1100亩。  

上叶村

  上叶村处乐清市城东街道云海社区,地处城东街道西北山区峡谷地带,三面环山,东接梅湾村,西临黄良村,距乐清市中心约10公里。乐清与村庄有31路公交往返,交通非常便利。现有户数320户,常住人1100人,村域面积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亩,山地面积200亩,山林面积3000亩。  

北沙角村

  北沙角村处乐清市城东街道慎海社区,地处城东街道北首前有河流后靠山风景优美,后海拨大约高350米左右:东连接牛鼻洞村西连接梅湾村,南道连接云岭、石龙、龙山头村,距乐清中心与村约7.5公里,乐清与村庄有引路公交往返,距老104国道约0.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现有户数420户,常住人口1527人,以杨、黄、胡三姓居多,2.97平方公里耕面积530亩左右,山地210亩,山林面积700亩左右。  

新塘村

  新塘村处乐清市城东街道的东大门,现有户数550户,常住人1906人,耕地面积230亩。  

石龙村

  石龙村处乐清市城东街道慎海社区,地处城东街道东北角,三面环山,东接云岭,西临龙山头村,距乐清市中心约7公里。现有户数298户,常住人1020人,以张、方、童三姓居多,耕地面积293亩,山林面积1700亩。  

牛鼻洞村

  牛鼻洞位于乐清市城东街道慎海社区中心村,东临新塘、土墩塘村,南临新下塘、云岭村,西临北沙角村,距乐清市中心约7公里,乐清与村庄有9路、31路公交以及有虹桥、蒲岐、南岳公交经过,交通非常便利。现有户数790户,常住人2450人,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0亩,山林面积15亩。  

梅湾村

  梅湾村全村户籍人口194户,共705人。农田300亩左右,两条溪河一条是位于云海社区北面下陈自然村侧面慎海北河河道段,上接上叶村下至梅湾桥(北沙角村),约600米长。另一条为梅湾溪,贯穿下陈自然村和梅湾农田,溪水从珠垟村流经上叶村到梅湾村注入慎海北河河道,在梅湾村内约1100米左右。以农业生产为主,经济较薄弱。地处三面环山,村内道路纵横,交通比较便利。  

蛎灰窑村

  蛎灰窑村是乐清市城区东大门,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拥有耕地931亩,山林280亩,园地400亩。104国道线,贯穿村庄,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第三产业为主,农业为辅导产业,主要为蔬菜和瓜果种植。全村户籍人口731户,共2346人。  

黄良村

  黄良村处乐清市城东街道云海社区,地处城东街道西北山区峡谷地带,三面环山,东接上叶,西临珠垟村,距乐清市中心约11公里。乐清与村庄有31路公交往返,交通非常便利。现有户数257户,常住人1040人,以王、黄、林三姓居多,村域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亩,山地面积110亩,山林面积2600亩  

白沙村

  城东街道白沙村,坐落在街道东北部,村庄总面积有9.5公顷,全村有520户,1723人,山场林地620亩,交通方便,村民以农业为主,村民人均收入约11300元左右。  


梅湾村特产大全




梅湾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