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岙村位于三魁镇西南部,与老58省道连接,由7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总人口538人,126户,分7个村民小组。现村“两委”干部7人,其中村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村监会成员3人。党员19人,其中,女性2人,35岁及以下5人。现有耕地400亩,山林地1100亩,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7万,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主要是农业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329109 | 325000 | -- | 查看 西岙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夏家山村 |
夏家山基本情况 夏家山村位于三魁镇西北部,距镇政府驻地23公里,东与水车洋村相邻,南与大安后洋村交界,西与罗阳镇下洪交界,北与小村镇东阳村交界,村中心海拨890米,全村辖底洋、外洋两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149户535人,其中劳动力356人,输出劳动力占80%,村支部党员17人,全村总面积4395亩,其中耕地面积403亩,人均耕地面积0.77亩,山林面积3497亩,茶果面积30亩,2014年全村国民生产总值264.8000万元,人均收入6000元。 |
水车洋村 |
水车洋村基本情况 水车洋村位于三魁镇北部,距镇所在地19公里,海拔850m,全村辖寨顶、柴岚头、上厝排、茶岗,4个自然村,10个村民小组175户613人,其中劳动力435人,输出劳动力近290人。村支部党员31人,全村面积4611亩,其中山林面积3507亩,森林覆盖率85%,茶果面积68亩,耕地面积337亩,人均耕地0.55亩。2014年人均收入5500元。我县金狮水库就是坐落在周围,水库蓄水容量244万立方米,该水库是三魁驻地的大水缸,水库周围森林蔑密,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山青水秀,空气十分新鲜是旅游的好地方。 |
西岙村 |
西岙村位于三魁镇西南部,与老58省道连接,由7个自然村组成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总人口538人,126户,分7个村民小组。现村“两委”干部7人,其中村支部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4人,村监会成员3人。党员19人,其中,女性2人,35岁及以下5人。现有耕地400亩,山林地1100亩,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7万,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主要是农业为主。 |
黄沙坑村 |
黄沙坑村基本概况 三魁镇黄沙坑村距镇政府3公里左右,全村区域面积450亩,共有耕地665亩,山林面积1330亩,总人口1134人,总户数320户。其中,低保人数97人,低保户数32户,共有党员数38人,其中女党员数11人。 |
下武垟村 |
下武垟村基本概况 下武垟村位于三魁镇镇政府西北方,村域面积1.05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2.7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01亩;园地面积260亩;林地面积889亩,现有9个村民小组320户1096人,有党员31名、预备党员2名。村民代表52名,村内有三柱桥、兴福宫等特色古建筑,三柱桥建于乾隆29年,于道光15年重修,2012年进行翻新。兴福宫是明末清初就有,由于历史原因,现仅存兴福宫一殿。兴福宫始建于清初乾隆年间,由于兴福宫久历沧桑、年久失修,下武垟村于2002年捐资改建,主祀大帝爷,偏祀元帅、马仙佛、汤夫人、土地公、千里眼、顺风耳、陈十四娘娘、张四大翁等尊神。产业发展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推广种植黄栀子、茶、养殖业等特色农业。土地宽广,田地肥沃,物产丰富,又有山林翠绿,空气好,环境优美。 曾获荣誉:县级生态村(2008)先进集体(农业2012)森林消防工作先进集体(2009-2010) 市级文明村(2016) |
庵前村 |
庵前村基本情况 庵前村是三魁镇东边行政村,人口1201人。庵前村东面倚山,南面与下武洋接壤,西面与太古岗为界,北与上武洋村相邻。村中心海拔为462.40米,辖庵前、马达基、后园底3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庵前。据说村的东面有座庵堂,曰"龙兴堂"。宋时,李氏在庵的前面兴建民居,村遂取名为"庵前"。后尤氏等姓相继入居,村名仍沿袭"庵前"之称。全村拥有农业人口1106人,有314户,耕地面积304亩。村委会驻地在庵前自然村,海紫公路从村边经过。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番薯、花生、柑橘、茶叶等农作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部分村民外出经商务工。人均收入5300多元。 |
上武洋村 |
上武洋村基本情况 三魁镇上武洋村行政区域面积3772亩,耕地面积550亩,林地面积3222亩,总人口1273人,户数387户,12个村民小组,52名村民代表,党员20人。低保17户,26人,五保户1人,重残低保8户,13人,矽肺低保9户,37人,低保边缘户4户,15人,低收入农户130户,348人。医保参保1200人,参保率96%,农村养老保险参保220人。 |
薛内村 |
薛内村,全村面积2.3平方公里。离镇政府2公里,全村有222户,户籍人口有741人,7个自然村,村党员有16人,其中:女党员有2人,少数民族有1人,低保户有14户。耕地面积有437亩,林地面积3339亩。 |
薛外村 |
薛外村基本概况 薛外村位于三魁镇中心,北与薛内村相接壤;东面与下武洋接壤;南面与西旸接壤;西与张宅村相接壤;全村分为5个自然村,居住集中。总人口为1336人,共369户,现有党员人数55人,其中女党员15名,村民代表51人。其中心海拔为460.5米,全村总面积3753亩,其中耕地面积446亩,林地面积2110亩,茶果园面积504亩。 |
刘宅村 |
刘宅村基本情况 三魁镇刘宅村由原刘宅村和陈洋村合并为行政村,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村委会海拔440米。离镇政府2公里,全村有农户518户,1738人。共有18个自然村,自然村分散,最远的山头仔、陈洋丫等自然村距离村委会有11公里。除了开发区、高阳路一带较为集中,其他都是一些偏远贫困小山村,村民都以务农为主,山区地理条件限制了落后的耕作方式,经济收入低,是我县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五保户5户,低保户38户,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133户,435人,占全村四分之一。 去年下山扶贫点三期通过审批,套房90套,安置257人,基本解决低收入农户集中建设。为方便张宅金家坑村民下山移民到,58省道雪溪连接线施工便道旁安排地基,所需地基50榴并将该道路拓宽为路面7.5米;完成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刘宅桥翻新。 |
秀溪边村 |
秀溪边村 三魁镇秀溪边村位于泰顺西南部,是三魁镇政府所在地边邻村,靠三魁溪,依老58省道而建,村中有百岁碑坊(清道光二十三年,乡里邱士琳妻102岁,七代五世同堂,当地官员请旨旌表,奏准建坊),辖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面积4.3平方公里,共有617户,常住人口1915人,其中,女性939人,60岁以上老人207人,现有低保户39户,残疾人15人,因病致贫16户,五保户2人。现有耕地917亩,山林地3740亩,2014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5万,村集体经济相当薄弱,靠办公用房出租每年收入8万元。 现村“两委”干部8人,其中村支部成员4人,村委会成员4人,村监会成员3人。党员51人,其中,女性10人,35岁及以下8人,60岁及以上15人,高中及以上文化10人,外出务工经商党员26人,近三年发展党员3人。村民代表59人,其中党员村民15人。村党支部书记刘薛琴,2008年9月入党,三魁镇小学老师停薪留职后在本地办幼儿园,35岁,全年在岗。村长温英辉,非党员,47岁,担任村主任8年,全年在岗。 |
东阳底村 |
东阳底村委员三魁镇中部,58省道和戬雪线穿村而过,全村交通十分方便。辖下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329户,1213人,党员21人,全村林地3897亩,耕地420亩。 |
曲尺潭村 |
曲尺潭村全村共有386户,1197人,其中劳动力802人,辖9个自然村,有林地3467亩,耕地371亩。有党员34人,村民代表55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5户(其中五保户3户,低保18户,重残3户,矽肺低保31户)。 |
戬州村 |
戬州村基本情况 戬州村位于泰顺县三魁镇,村域面积10.74平方公里,距离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752亩,其中水田1991亩、旱地761亩;山地面积2321亩;林地面积11300亩,其中村集体4320亩。至去年底,全村共有户籍人口1252户4293人,现有劳动力3019人,其中低收入农户273户831人;共有外出务工人口452户1620人,其中低收入农户52户157人;村民人均收入为8850元,村中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2家,种养大户34户,主要依靠农业收入,低收入农户中人均收入高于4000元的有92户;村集体收入为7500元,主要依靠电站分红收入。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