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埠社区是瓯北街道的一个老社区,东至楠溪江、南至清水码头、西至清花路、北至三江码头,总面积0.7平方公里,覆盖面积14.39平方公里。清水埠社区不但是瓯北街道的老城区,更是永嘉的老城区,1983年永嘉县成立了第一个镇,所在地就是清水埠,名为清水埠镇,有着历史性的意义。清水埠社区地大面广,人口复杂。社区分为十五个居民小组,常住户905户,常住人口2335人,暂住1000多户,3000多人。
辖区楼群包括康乐山庄、航管所、原冶炼厂、老车站、老码头等,社区内邮政大楼、社区宾馆大丰宾馆、健身场地,经济发展较好,以服装业、宾馆、饭店为主要经营方式。经济战略、规划发展统一到位。
清水埠社区两委会班子团结协调,各组干部精心配合,全体党员起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新农村建设较好的村。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更加有力,辖区内有中医院为村民提供方便的就医环境,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30324009 | 325000 | -- | 查看 清水埠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楠江社区 |
楠江社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街道境内。辖区四至:东至楠溪江、南至三江码头、西至104国道丝线山背、北至楠溪江大桥,总面积约0.7平方公里,预计人口860户、2636人,辖区楼群包括原化工厂、电厂、矿山机械厂、食品公司、运输公司等。 近年来,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以工业化致富居民、以产业化提升工业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商品经济不断发展与流通,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全社区仍23户贫困户49人未解决温饱,因此利用社区自然条件优势,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运用市场规律,引导居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使我社区早日地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本辖区内企业较多,引导企业创新意识,不断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要求,推动城市化进程,多渠道发展企业经济效益,全方位开展整治工作。 |
创新社区 |
创新社区辖区四至:东至罗浦西路、南至阳光大道、西至龙桥路东侧、北至瓯北大道,总面积1.0平方公里,预计人口1693户、4628人,辖区楼群包括金桂花、山茶花、玉兰花、含笑花、绿岛、银都大厦等。 |
金瓯社区 |
金瓯社区位于瓯北街道辖区内,是一个老的社区。辖区四至:东至马岙河、南至马岙大厦、西至覆舡山、北至马岙村,总面积0.3平方公里,预计人口499户、1009人,辖管金溪移民楼群。本辖区内经济发展良好,经营茶叶销售,建立并完善销售市场,经济发展第三产业,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加快解决城乡经济结构的推出矛盾,加快整体配套改革,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近年来,金瓯社区居委会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大力开展各项事务的依法治理,切实解决了社区里热点、难点问题,大大提高了居民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自觉性,有力地维护了社区社会稳定,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
东瓯社区 |
东瓯社区在瓯北街道辖区内,位于瓯北三桥以西,东至三桥西侧,南至阳光大道,西至和三村,北至瓯北大道。社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有便民服务中心、法律援助服务中心、社会服务管理服务中心、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计生服务中心、劳动保障中心。户籍总人口627人,总户数213户,党支部1个,共有党员13人。辖区内非公制经济组织23家,社会组织10家、志愿者服务队12支。社区服务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社区以服务居民为重心,以创建和谐幸福的文明社区为契机,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提升新社区组织整体功能,促进城市化进程和新社区发展。社区将本着“发展共谋、平安共建、服务共享、为民共利、和谐共促”的宗旨和共荣和谐的理念,为社区民众谋福祉。 2010年10月建成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现有社区办公面积300平方米。 |
阳光社区 |
阳光社区于2009年8月份成立,傍依阳光大厦而得名。社区位于瓯北街道最中心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辖区四至:东起昌新路、西至瓯北街、南至阳光大道、北至瓯北大道,总面积2.9平方公里。辖区包括阳光大厦、瓯城花苑、金汇景园,以及正在建设的瓯北商务中心,新桥大厦、蔡桥大厦等高档住宅楼群,列管新桥村、蔡桥村、东方村等村的非农户口居民,现有居民731户,1836人. 随着瓯北街道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新的楼群、小区不断建成,在城镇居民迅速增加的同时,新增住宅区的管理和服务及新增非农居民的选举权、婚姻登记、计划生育管理、就学就业、待遇保障等诸多问题也日益突出,本辖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 辖区包括阳光大厦、瓯城花苑、金汇景园,瓯北商务中心,新桥大厦、蔡桥大厦等高档住宅楼群,列管新桥村、蔡桥村、东方村等村的非农户口居民,“优生两免政策”红蜻蜓皮鞋、阳光大道、居民健身场所、社区民居、瓯城花苑、社区公园。 注重新农村休闲文化建设,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服务党的建设,大学的文化使命,完善公共政策改善收入分配。进一步搞好经济发展,切实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发展支柱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创造品牌效应,进一步搞好物质和文化建设。 |
清水埠社区 |
清水埠社区是瓯北街道的一个老社区,东至楠溪江、南至清水码头、西至清花路、北至三江码头,总面积0.7平方公里,覆盖面积14.39平方公里。清水埠社区不但是瓯北街道的老城区,更是永嘉的老城区,1983年永嘉县成立了第一个镇,所在地就是清水埠,名为清水埠镇,有着历史性的意义。清水埠社区地大面广,人口复杂。社区分为十五个居民小组,常住户905户,常住人口2335人,暂住1000多户,3000多人。 辖区楼群包括康乐山庄、航管所、原冶炼厂、老车站、老码头等,社区内邮政大楼、社区宾馆大丰宾馆、健身场地,经济发展较好,以服装业、宾馆、饭店为主要经营方式。经济战略、规划发展统一到位。 清水埠社区两委会班子团结协调,各组干部精心配合,全体党员起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新农村建设较好的村。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医疗保障更加有力,辖区内有中医院为村民提供方便的就医环境,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
双塔社区 |
双塔社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中心地带,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全社区有2601户,常住人口7148人,暂住人口6900人。近年来,双塔社区居委会在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大力开展各项事务的依法治理,切实解决了社区里热点、难点问题,大大提高了居民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自觉性,有力地维护了社区社会稳定,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社区的地理位置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副食业多,方便人民生活需求,有娱乐场所、餐饮行业,大大提高了本社区的生活质量。 |
襟江社区 |
襟江社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街道境内。辖区四至:东至白木耳研究所、南至楠溪江口、西至襟江路东侧、北至农贸市场,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预计人口785户、2106人,辖区楼群包括岙儿垟小区、粮油转运站、老邮电等。 社区经济收入微薄,靠上级政府补助。发展思路:开发经济使用房连带各社区,集中各社区物力,人力,大力挖掘空闲之地,特别是本社区将来还有各单位的空闲之地还需政府努力。辖区内主要以轻工业和化石厂、陶瓷市场、社区宾馆大丰宾馆、健身场地、服装为主经营产业,商品琳琅满目,繁荣的街道,经济发展良好。实行新农村建设,经济状况呈大幅度增长趋势,改善生产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由于空闲之地不够,阻碍了本辖区的发展。辖区内社会事业发展态势良好,教育卫生环境等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社区内有健身场所、娱乐场所丰富居民生活。 |
江北社区 |
江北社区原是江北街居民委员会,成立于1992年9月,本社区辖区四至:东至江北街、南至阳光大道、西至东瓯大道、北至瓯北大道,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登记非农人口1178户、计3165人。辖区楼群包括东瓯景园、金桥大厦、科技新村、东泰景园、江北街、中楠大厦等,列管码道、浦一、浦二、浦西、前牌、白水、马岙、王家坞等。 辖区内主要以经营阀门、服装教育等行业为主,人民生活水平良好,紧扣工业经济发展,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农业规模发展壮大,积极发展支柱产业,大力创建产品品牌,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 辖区内有江北幼儿园、东瓯景园、金桥大厦、东泰景园等,教育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普职教育结构逐步优化,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资源节约和污染减排取得积极成效,计划生育全面完成责任指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
永宁社区 |
瓯北街道永宁社区创建于二零零九年八月份,东至楠溪江与瓯江0汇处,南至阳光大道,西至罗浦东路,北至永宁路,总面积为0.25平方公里,所辖罗马城,商贸城,楠江大厦三个小区,常住人口有1100户,3000人。办公地点在塔下路200号。办公用房400平方米。基本具备了设立“五室、三站、二栏、一校、一场所”的条件,一个服务型的基层组织已经形成。 永宁社区毗邻瓯北客运码头,是目前瓯北最大的旅客集散中心,车渡、客轮一应俱全,省际、县际客车均有开通,县内各乡镇都有班车开通,交通十分便捷。 |
镇西社区 |
镇西社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境内辖区四至:东至襟江中路西侧、南至蛇山脚尾岩头、西至罗浮三角、北至原104国道六房山,总面积约0.5平方公里,预计人口1309户、3711人。 村内居民小区较多,以服装,副食店,新城商厦为主要经营方式,村民生活条件良好,基础设施变坏巨大,村内有楠江中路商业一条街、塔下路商业街,方便人民的衣食住行需求,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辖区楼群包括蛇山小区、瓯南花苑、东方花苑、新城商厦、中医院、中心幼儿园等。健身设备齐全,适合老年人活动,计划生育全面完成责任指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工作得到加强。 |
滨江社区 |
滨江社区位于瓯北街道城区中心腹地,区域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东至龙桥大厦,西至昌新路,南至阳光大道,北至瓯北大道,现有楼群小区10个:华鑫香港城、巴黎花园、五中花园、王府大厦、中瓯国际、东宁苑、龙桥大厦、银府大厦、鸿兴小区、龙华小区等。同时龙桥村、塘头村、珠岙村的非农居民也列入滨江社区管理,共约人口8000多人。 |
安丰村 |
安丰村人口600多人,164户,村办公楼4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的解放思想,实是求是的思路线方针政策给安丰人民带来了阳光和雨露.2000年前就把全村的100多个露天茅坑全部填平,建造新公厕使村庄换然一新,清洁又卫生,近年来村投资几百万改建了全村所有的道路,现在是路平灯明 |
珠岙村 |
永嘉县瓯北镇珠岙村是生产童装专业村。全村有120多家童装生产厂,从业3400多人。生产四季童装,款式新颖,花色品种繁多,除供应温州市各县(市、区)市场外,还远销义乌、路桥和东北三省、内蒙古、武汉等地,并出口俄罗斯、荷兰和东南亚诸国,被誉为“温州童装第一村”。村内建童装市场,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59个摊位。市场附设托运部,每日出车通达全国各地。 |
和三村 |
如果你在温州,如果你常喝矿泉水,那么“中国1字”你肯定不会陌生。我市矿泉水业的老大———浙江正益集团饮料有限公司就在和三村。 永嘉县瓯北镇的和三村,山清水秀的地方,“中国1字”就诞生在这里。在“中国1字”的厂区,正益饮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红敏成了参观者的导游。在孙红敏的口中,不少属于“中国1字”忠实用户的参观者,对“中国1字”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早在1996年6月“中国1字”便被定为第26届奥运会中国跳水队专用饮料;产品连续十年经国家质检与省市统验全部合格;通过2000版ISO9000质量认证;今年“中国1字”又通过QS认证……参观者一边品尝着“中国1字”刚从现代化流水线上下线的矿泉水,一边聆听着孙红敏如数家珍般的讲解。在参观过程中,随队的两名女同志还饶有兴趣地打听起了中国1字代理的问题,其中的一名女同志在报名时就特意交代,一定要让她参观“中国1字”的那一组,看来“中国1字”的魅力还真不小,不仅仅吸引人喝,还吸引人来推销它呢。 为 永嘉县瓯北镇的和三村,山清水秀的地方,“中国1字”就诞生在这里。在“中国1字”的厂区,正益饮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孙红敏成了参观者的导游。在孙红敏的口中,不少属于“中国1字”忠实用户的参观者,对“中国1字”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 早在1996年6月“中国1字”便被定为第26届奥运会中国跳水队专用饮料;产品连续十年经国家质检与省市统验全部合格;通过2000版ISO9000质量认证;今年“中国1字”又通过QS认证……参观者一边品尝着“中国1字”刚从现代化流水线上下线的矿泉水,一边聆听着孙红敏如数家珍般的讲解。在参观过程中,随队的两名女同志还饶有兴趣地打听起了中国1字代理的问题,其中的一名女同志在报名时就特意交代,一定要让她参观“中国1字”的那一组,看来“中国1字”的魅力还真不小,不仅仅吸引人喝,还吸引人来推销它呢。 中国1字”的水源地之一就在离厂区不远的青峰山。通往水源地的那条山路虽然不太崎岖,山路边布满了荆棘,,在青山绿树间,一处石洞上方标着“中国1字水源地”,在一道十多米深的山洞里,可以看到了蓄水池里流出的汩汩山泉。这就是“中国1字”矿泉水的源头。矿泉水是指在地层深部岩隙中长期迳流,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无污染的天然矿泉水。正益集团饮料有限公司的主导产品中国1字矿泉水先后通过省级和国家级鉴定,矿泉水内含丰富的偏硅酸、锌、锶、碘等十余种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
河田村 |
河田村 河田村村东直通温州市区的东瓯大桥,南临瓯江之水,北邻林洋村,西接五星村,全村坐北朝南,阳光大道从村前而过,村后繁荣的双塔路商业街村现有人口总户数455户,1497人,其中男性737人女性760人名。耕地14亩,水田0亩,旱地14亩。村委会大楼二十多层高,设有党员活动室、会议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卫生室。村辖区有高楼河田大厦、阳光大道、双塔路是一个新农村建设快步发展正进入城镇化的村落。 |
码道村 |
码道村 码道村地处温州市瓯北镇,面积3平方公里,村内有两处公园,全村几十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760人,村党支部有35名党员。村级集体收入130余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300多万元,村人均纯收入9500元。 近几年来,村党支部围绕“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等四个文明建设,创造性地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多次受到市、县、镇的表彰。 码道村在环境卫生方面,共建设有几十个垃圾筒,村民自觉将生活垃圾倒入垃圾筒,垃圾有专人清理,每日清倒,村道路每日打扫,定期大扫,并定时发放鼠药,喷洒灭蚊灭蝇药水,进行灭“四害”活动。 关心人民生活。码道村非常关心老人生活,建设两个公园供老人晨练休息之用,给全村老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并给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具体是6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200元,70岁以上300元,80岁以上400元,按季度发放。 码道村实行旧村改造规划,为了能更好、更快地完成这项伟大的工程,特聘请深圳设计总院当任此项工程的总设计。为构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健全配套设施,及体育文化活动场所,改善居住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利于安全管理,码道村利用闲置的废弃地,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挂牌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从村西部开始拆迁改造,边安置边拆,让群众得到真正实惠。 |
和一村 |
和一村 和一村位于瓯北镇西部,北接青峰山,西临瓯江,占地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村庄依山傍水,104国道线.罗浦礁河贯穿村中。村内水利.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以商业大街为主干的村内道路网四通八达。全村总人口2223多人,608多户,党员42名,村民代表35人,村两委干部10人。 |
龙桥村 |
龙桥村位于永嘉县瓯北镇的中心腹地,瓯江之滨,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历史悠久,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优势得天独厚。现有常住人口4752人,暂住人口约5000人综合人口约有10000多人。现有个私企350家,有阀门、服装等产业,是瓯北二、三产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村。截止2007年底人均收入已达22980元,村集体年收入800多万,村集体资产达3.28亿元。曾被评为温州市级先锋工程,温州市奔小康百强村,浙江省强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