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临安区 >> 潜川镇 >> 中间桥村

中间桥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中间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间桥村简介

  潜川镇中间桥村是由2007年村规模调整前由原前进村和横坞村合并而成。全村共720余人,242户农户分散在8个自然村内。全村13.1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5019亩,其中村集体统管山1355亩,农田270亩。村民的主要以:竹笋、蚕桑、山核桃、毛竹等收入为主。
  中间桥村坚持科学发展,发展生态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整洁村庄;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谐村风。统筹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近年来,先后获得“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杭州市计生协会工作示范协会村”、“临安市卫生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村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12107 310000 -- 查看 中间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间桥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中间桥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阔滩村

  阔滩村区域面积3.9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积4709亩,耕地面积297亩。辖12个村民小组,266户,总人口773人。依托水果和蚕桑产业的发展,阔滩村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依靠现代高效农业科技,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已成为促进全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2009年农业生产收入达到68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40.4%。村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18888元。  

塔山村

  塔山村位于潜川镇政府东侧,由转角头、尧家、外东山、里东山、阴山、阳山、周家坞、泥塘坞8个自然村组成,31个村民小组,495户,总人口1510人,地域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04亩,山林面积11082亩。2012年全村人均收入15492元,经济收入主要依靠蚕桑和雷竹。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工作目标,立足本村实际,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群众生活安居乐业。塔山村历年来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村委会、先进妇代会、杭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村两委会在抓好村级建设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村里建有篮球场、健身场、图书室、乒乓室、老年活动室。村里组建了舞蹈队、排舞队、乐队等等,舞蹈“塔山花灯”曾获得临安市“森博会”文艺表演和临安市首届农民种文化文艺汇演精品奖。舞蹈队还多次应邀去杭州、桐庐等地演出,获得了好评。塔山村民风淳朴、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全村人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步向前。   

外伍村

  外伍村座落在乐平乡中心,辖区有15个村民小组,有450户农户,总人口1700人,总山林面积4050亩,其中经济林3500亩。近几年,村两委会村两委会依靠丰富的山林资源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营造了学习科学、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氛围,从而提升了我村的生命力、影响力和凝聚力。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6800元。村里盛产水果,并拥有上规模的砖瓦厂。      处伍村是一个以蚕桑为主导产业的村。为增加农民收入,根据我村山地面积多的特突条件,大力发展山核桃产业。当前山核桃栽培工作是重点。村两委会在已创建乡级科普示范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广泛宣传生态经营山核桃的技能,培养山核桃病虫害测报员,对山核桃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将病虫情及时通报给农户,让农户及时防治,通过科学的管理,取消了防病、治病的效果.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的最低保障制度,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制度,初步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    全村建有自来水供应站,村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建有环卫队,公墓山,中心街道商场繁华,村庄交通方便,村容整洁,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稳定,是一个青山绿水、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是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人居环境的好地方。外伍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发扬民主管理,努力拼搏,为建设新农村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间桥村

  潜川镇中间桥村是由2007年村规模调整前由原前进村和横坞村合并而成。全村共720余人,242户农户分散在8个自然村内。全村13.1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5019亩,其中村集体统管山1355亩,农田270亩。村民的主要以:竹笋、蚕桑、山核桃、毛竹等收入为主。   中间桥村坚持科学发展,发展生态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整洁村庄;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谐村风。统筹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近年来,先后获得“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群众自治示范村”、“杭州市计生协会工作示范协会村”、“临安市卫生村”、“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村委”、“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沈家坞村

  沈家坞村坐落在一个群山环绕的深山中,位于潜川镇南面,是一个山青水秀、自然资源丰富的村庄。由原来的林峰、沈家坞两村合并组成,总人口1500余人,23个村民小组,22.4平方公里。村民民风淳朴、勤劳致富,以林木、毛竹、山核桃、药枣为主要经济产业。  

马山村

  马山村位于潜川镇南部,海拔700余米,是我镇竹林主导产业村,全村总人口449人,148户,分3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7平方公里,土地面积4909亩,耕地面积188亩,林业用地4582亩,林地4384亩,其中用材林1100余亩,毛竹林3200余亩,森林覆盖率90%,2009年人均收入8655元。  

麻车埠村

  潜川镇麻车埠村坐落于潜川镇西南,东邻牧亭、西毗青山殿、南连城后、北靠双坑,地域面积约25平方公里,由原先5个行政村合并而成:麻车、紫溪、里王家、茶叶山、中塘,全村共有33个村民小组,712户,2150人,耕地面积1054亩,山林面积20557亩。   麻车埠村自然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区域内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达70%。2012年人均年收入13178元。村民主要从事雷竹种植、蚕桑、生猪养殖及木材深加工、圆珠笔来料加工等。   麻车埠早年是比较繁华的水陆码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紫溪的千年古樟、手狮,麻车的白龙寺,里王家的稻草龙灯,茶叶山的光绪永庆桥,这些都是我村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村中心还建有爱民模范赵尔春纪念碑和纪念馆。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绿色家园 富丽山村”创建工作的开展,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村庄变得更加整洁了、道路变得更加宽敞了、村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了。   

海龙村

海龙村  海龙村以海龙湾得名。原名海螺湾,因地势口大尾小,形似海螺。后因方言“螺”、“龙”谐音,改称海龙湾。海龙湾村名即由此而来,后简化为海龙村。2007年规模调整,竺村、建新村并入海龙村。全村总人口1905人,区域面积18.74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722亩,山林面积24471亩。2013年人均收入16058元。近几年来,通过农业生产的优化调整和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引导发展,蚕桑、畜牧(生猪)已成为主导产业,竹笋、山核桃逐渐成长为新兴产业。  

青山殿村

  临安区潜川镇青山殿村坐落于柳溪江风景区下游,环抱青山殿水电站,距离杭州市区100公里,距临安市区50公里,青山绿水,风光秀丽。全村由青山殿、过水、高坪、鱼潭四个自然村组成,共481户,1304人,面积19.2平方公里。2014年人均收入达19976元。全村以柳溪江风景区为依托,以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为背景,大力推进“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被誉为“深山渔村”。   近年来,青山殿村以柳溪江风景区为依托,以优越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为背景,大力推进“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精品村、中心村、杭州市“风情小镇”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古树迎客、浪漫水榭、铁索桥、溪江垂钓、峡谷露营等众多景点,吸引了更多游客慕名而来。  

城后村

  城后村由太坞、里坞、上坞、下坞、宝坞及中心村6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443户,1431人,耕地面积930亩,山林面积10058亩。城后村已组建蚕桑和蜂业两大产业的经济合作社,已形成有蚕桑、蜂蜜、生猪和兔子等特色产业。2014年村民人均收入18067元。  

伍村村

  伍村村座落在临安区潜川镇东南面,毗邻桐庐县,与分水镇保安等村接壤。全村总人口1780人,总户数555户,下辖20个村民小组,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在96%以上。伍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居三面环山呈U字型,青山连绵、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是个适宜人居的好地方。相传在南宋时初期吴国宰相伍子胥的后裔千里迁徙,落脚此地,沿山坞发展成村,村以姓命名,坞内为里伍,坞中为中伍,坞外为外伍。时至今日伍村村的方言仍以湖北方言为主(伍子胥祖籍在湖北襄阳)。   近年来,村里以向农户租赁200余亩农田实行产业调整用以种植莲藕为农户增加收益,着力打造伍村特色的荷塘月色。依托极佳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伍村村大力推进“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度假旅游,开发建设颇具特色的农家乐园。现已拥有一批农家乐,日可接待游客量500人次,结合荷花全身是宝的特点,村里的干部们还积极的研究以荷花为主材料的全荷宴菜系,以进一步推动特色农家乐的长足发展。此外,还积极整治以生猪养殖为主导产业的畜禽养殖治理,鼓励与培养生态草食动物的发展,走高效又不破坏生态的农产业,现已拥有规模化的湖羊养殖基地,湖羊存栏量达三千多只,漫步乡村大道上,两旁是簇新的住宅楼,通透式围墙关不住满园的0,伍村处处洋溢着新气息。  

乐平村

  乐平村由原乐平、双干两行政村合并而成,为原乐平乡所在地,村民居住集中,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有1800亩水田,4500亩山林,22个村民小组,687户农户,总人口1910人,其中畲族10户50多余人。全村多数农户以种桑养蚕及畜牧养殖为业,全村有桑园2000余亩,板栗1200余亩。  

七坑村

  七坑村位于临安区最南端,与桐庐接壤,三面环山,一面临水,16省道依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村庄区域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0亩,林地面积3134亩;全村913人,由八面坞、白门前、伍家坞、金家塘四个自然村组成,有8个村民小组,常住农户250户,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蚕桑、茶叶、畜牧三大支柱产业,2014年人均收入21578元。  

上沃村

  上沃村地处临安区南端,位于天目溪与昌化汇合的下游西岸,南与桐庐毗邻,全村面积14.8平方公里,共有三个自然村(上沃、陈沈、紫坊),辖32个居民小组,841户农户,总人口2672人。全村实有土地面积2699亩,其中耕地2218亩,非耕地348亩,自留地133亩。实有山地16477亩,其中:世行造林942亩,省级公益林3785亩,杭州市级公益林4982亩,集体流转3780亩,农民自行开发200亩,原村到组到户688亩,集体统管山2000亩,范家坞茶山100亩。   全村的农业结构布局合理,以种桑养蚕为主要产业,桑园面积2100亩,土地平整,300米直横为一路二沟,实现园田化农田,2006年被列入临安市蚕桑示范园区,紫坊杨梅被列为浙江省无公害水果基地,2007年9月紫坊毛竹被列为临安市产业化毛竹,竹笋两用林示范园区。全村还盛产柑橘、茶叶、山核桃、生猪、板栗、竹笋等农副产品,还拥有蚕桑、茶叶、杨梅三个专业合作社,年人均收入超万元。   全村拥有山地16477亩,木材总积蓄量为53253立方米,现有白云山、沈家坞、雪坑坞、强盗坞等蓄水量在10万方以上的水库四只,水源丰富、水质优,是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事业的胜地。   全村有企业3家,规模以上企业1家,各种加工企业数家,2003年景鑫纸业有限公司被评为临安市工业企业“三十家小强人”之一。   全村建有自来水供应站,村庄交通方便、村道硬化、路灯亮化、建有环卫队,中心街道商场繁华,村容整洁,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稳定,并建有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为民服务的上沃社区中心。上沃是一个青山绿水、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是发展农业、工业、商业和人居环境好地方,在村党委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广大群众,思想统一、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发扬民主管理,努力拼搏,为建一个“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新农村而努力工作。   

西乐村

  西乐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410余户1176位人,有党员43名。西乐村区域面积4.4平方公里,有耕地307亩,山林面积4400亩,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18978元,主要来源于养蚕、养猪和种柑橘。蚕茧年产量达116吨,柑橘年产量380吨。西乐蜜橘在当地小有名气。  

牧亭村

  牧亭村由原牧亭、新梅、麻黄三村合并而成。牧亭村为潜川镇政府所在地,改建后的16省道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12.5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14873余亩,耕地1211余亩。下设39个村民小组,816户农户,总人口2675人。以雷竹、桑蚕、养猪为主要经济产业。2014年全村人均收入19078元。  


中间桥村特产大全




中间桥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