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临安区 >> 太湖源镇 >> 南庄村

南庄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南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庄村简介

  南庄村:位于东天目山脚,由原南庄、龙溪、横溪三村合并而成,地域总面积12.1平方公里,总人口2143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12103 310000 -- 查看 南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南庄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南庄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天目村

  东天目山古寺隐,飞瀑流泉有奇景。背倚秀山筑新村,百千农户家业兴。   东天目村位于太湖源镇西北部山区,由原梅家村、天目村两个村撤并组成,村委会设在原天目村。全村地处东天目山景区西麓,地形多为山地,村民大多依山而居,农业生产以种植竹笋、山核桃为主。得毗邻东天目山景区的地利之便,东天目村开办农家乐的农户比比皆是,以招徕蜂拥而至的城里游客。村里还开发了多项与旅游业相关的养殖业,如“乌羽乌骨太子鸡”和“天目牌生态鱼”就是的特色产品。东天目景区,和西天目两峰对峙,是道家名山,也是佛教圣地,深藏于原始森林之中的昭明禅寺,殿宇宏伟,钟磬悠扬,是当代名僧净空法师着力推荐的国内最为重要的念佛道场。昭明禅寺因梁武帝之子昭明太子萧统而得名。昭明太子曾隐居于东天目山参禅分经,留下了分经台、洗眼池等文化遗迹和许多美丽的传说。东天目不仅具有灿烂的道教和佛教文化,大自然更赐予了奇异秀丽的山水风光。现东天目山村已开发三大区块,它们分别是:东瀑大峡谷——“山水画廊”;西瀑大森林——“朝佛之路”;昭明大禅院——“佛教圣地”.在自然景观方面,东天目山主要表现在峡谷、瀑布、森林、云海。  

夏村村

  夏村青山水流长,竹林成荫树成行。物华天宝蕴丰年,地灵人杰谱新章。   撤销夏村村、盛村坞村、浪岭村、黄岗村、农场村建制,设立新的夏村村,村委会驻地设原夏村村。   临安市太湖源镇夏村村村民委员会注册于美丽的城市浙江省杭州市的临安市,浙江省杭州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法人楼昔荣注册临安市太湖源镇夏村村村民委员会于1984,其固定资产达到万,拥有员工22人, 主要经营范围为村务管理。临安市太湖源镇夏村村村民委员会在浙江省临安市夏村村经营村务管理,其联系电话为。 相关村务管理经营详情可以直接电话垂询亦可以发送咨询文件至浙江省临安市夏村村。   夏村村地域面积16.65平方公里,共有5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0户,总人口2297人,人均收入11220元。   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夏村村不断完善村基础设施、配套功能的建设,为保护生态,鼓励和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庭院绿化、村庄绿化,改善了村里的环境。   

横徐村

  横徐村位于太湖源镇中北部,由原横路村、上徐村两个村撤并组成,14个村民小组,共有432户,1345人。村委会设在原横路村。横徐村农业生产以种植雷竹笋为主,村内拥有“浙江省万亩雷竹示范基地”。站在附近山顶向下眺望,一望无际的竹海好似绿色的地毯铺向远方,在微风的吹拂下起伏跌宕、蔚为壮观。   如今,竹产业为我村的支柱产业,以雷竹生产为主导产业共计7300亩,主要采用喷滴灌溉形式,其中喷滴面积约4100亩,浇灌面积3200亩。通过喷滴灌技术、节水灌溉工程等确保了雷竹的高质量高效率的生产。于2009年我村拥有自己的竹笋合作社--跑马岗竹笋专业合作社,引进先进的竹笋栽培工艺,引进高效益新品种;邀请农林技术人员为社员进行竹笋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以及鲜笋的品质品牌管理。建立无公害绿色鲜笋生产基地,打响横徐村竹笋产业的品牌,增加竹笋的产量,带动了215户农户。    横徐村正以构建生态农业、绿色家园的美好理想,阔别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道上。   

射干村

  太湖源镇射干村,位于镇域的西面,全村有人口820户2655人, 25个村民小组,地域面积16.88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面积2418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213元。  

里畈村

  太湖源镇里畈村位于风景秀美的里畈水库下游,由原溪里村、里畈村两村经村规模调整后合并而成。村庄坐北朝南,背靠龙头会山,左右有狮子山,南苕溪水流经村前,全村总面积16.4平方公里,10个小组,1288口人,是杭州市文明村、临安市文明富裕村,临安市首批小康村,杭州市园林绿化示范村,2008年被列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村两委会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依法治村为抓手,真正实现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进步、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杨桥村

  太湖源镇杨桥村,位于临安市区西部,13省道东侧,距临安市治15公里。村坐落位置,东邻高云村,南与金岫村相接,北部与里畈村接壤,西面与众社隔13省道相望。村境概略呈南北长方形,村庄坐落在南北之间的峡谷当中。总范围面积越为9.2平方公里,分11个居民小组,共有327户,总人口3312人,包括外来人口2304人。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 杨桥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政通人和。  

众社村

  太湖源镇众社村,位于临安市区西部,13省道西侧,距临安市治16公里,是由原众社、下爿、举足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坐落位置,东邻杨桥村和里畈村,南部与西部与阪龙村接壤,北靠夏村村。村境概略呈南北长方形,村庄坐落在南北之间的峡谷当中,由南至北依次是众社、下爿、举足。总范围面积越为9.2平方公里,分11个居民小组,共有516户,总人口1561人。少数民族共有315人,以畲族为主。   众社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政通人和。农民的收入以工业和农业两部分组成。工业主要以化肥生产、食品加工、轻工业纺织为主;农业形成三大支柱,主要种植雷笋、茶叶、山核桃,基本体现“临安三宝”的特色。其中种植雷笋形成产业链条。近年来,以运输,商业为主的行业逐步发展,直接壮大我村的集体经济和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东坑村

  太湖源镇东坑村位于太湖源镇的西北角,临安市区饮用水源——里畈水库的上游,全村有269户农户,783个农业人口,分设8个村民小组,2010年东坑村人均收入达15048元,森林覆盖率97.1%,举全市之首。在林地面积中有天然阔叶生态林15981亩,针阔混交林1050亩,竹林7328亩,经济林540亩,针叶林1196亩,无林地227亩,灌木林地658亩,其它8亩,各林种的分布呈小块状特点,相互混交在一起,是一种生态型的立体布局,形成了集经济、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循环经济的经营模式。东坑村有机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且按照有机食品(农产品)标准栽培,并获得有机认证颁证。东坑村在开发有机食品中,最为突出的是有机茶,东坑牌有机茶天目青顶已成为临安全市知名的茶叶名牌,是临安市对外的礼品用茶、市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办用茶及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用茶。  

浪口村

  太湖源镇浪口村位于太湖源镇最南端,13省道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共辖8个村民小组,377户人家,1065人口。共有党员58人,2012年人均收入17600余元。大中型企业16家,小企业17家。实有山林总面积3020亩,其中集体统管山465亩,自留山2555亩。   近年来,我村坚持改革开放,振兴农村经济和二手抓二手都要硬的方针,使全村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小康村”、 “农业特色村”、 “五好村党组织”、“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与时俱进,紧扣新时期农村发展的实际,不断探索和创新廉政文化进农村的路子,积极在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   几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等项目的推进 ,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13年,根据临绿富办〔2012〕2号文件的批复,浪口村在2013年度被立为“绿色家园,富丽山村”创建村之一。    主要工程项目包括:规划设计、自来水管网、污水管网、社区服务功能、休闲广场(征地或租地、球场、休闲场所、景观池、停车场、绿化等)、文化礼堂(建筑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内设村发展史、创业史、农耕、宣传、阅览、信息等功能)、村庄整治(拆危旧房、围墙、墙面、屋顶、路面硬化、绿化、亮化等)、河道整治(堤坝面修复、堤坝脚加固、护栏、景观灯、绿化等)、水库农田水渠整治。   

指南村

  指南村,隶属于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位于浙江临安东天目山麓,太湖源头的南苕溪之滨,紧依神龙川、太湖源、天荒坪等知名旅游景点,距杭州仅1个半小时车程。古姓、古树、古塘、古宅、古墓、古井、古道等“指南七古”,给了村庄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认为是华东最美村落之一,江南秋景的典型代表。全村总面积7.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68亩,由指南、塘顶两个自然村组成,共7个村民小组,213户农户,总人口670人。整个村庄依山傍水,风光绮丽,村民背山向南而居。一到秋天,层林尽染,色彩斑斓,村中300余棵古树将村庄装点得灿如梦幻,成为旅行摄影达人一心向往之的红叶小镇。   由于指南村位于海拔600多米的高山村落,村域内有大片的森林,植被良好,有较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植被,森林覆盖率在97%以上。其中在村庄中心的300余棵千年古树绕池而生,闲雅幽静,均是枫香、银杏、柳杉、麻栗、铁木、檀树等稀有树种色。特别是经过2011年临安市精品村、2013年杭州市美丽乡村、2015年杭州市指南红叶特色小镇的建设,对指南村电网上改下、房屋降层、立面改造、古树保护、明清古房抢修及绕村道路浇筑等带动村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村庄的生态环境走向了良性循环发展。   指南村的经济相对较好,高山物产资源丰富,主产竹木、茶叶、笋干、山核桃等。拥有竹林3000余亩,茶园300余亩,山核桃林500余亩。还依托当地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民宿农家乐产业,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截至2016年底,指南村共有农家乐55家,其中民宿3家,分布在指南、塘顶两个自然村,目前床位数1700余张,餐位数2500余个,全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如破1200万元,人均收入达28466元。指南村先后获得“临安市旅-业协会会员单位”、“临安市现代产业示范村”、“临安市林业生态经济双赢村”、“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精品村”、“临安市文明村”、“杭州市文明村”、“杭州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杭州市首批特色小镇”、“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杭州十佳旅游风情乡村”“浙江森林人家”等荣誉称号。   2017年,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临安区“3A级村落景区”,并已通过规划审批。通过本次“3A级村落景区”的创建,相信“红叶指南”这张金名片的知名度会更加响亮,同时指南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白沙村

  白沙村:位于临安的一条峡谷之中,距离杭城约90公里。  

青云村

  太湖源镇青云村位于临安市中部,距市中心13公里,由原青云村、上坎村、立新村、水口村、茹荷村五个村撤并组成,村委会设在原青云村。是太湖源镇政府所在地,全村环绕太湖源镇而立,农业生产以种植雷竹笋为主,其它经济作物为辅。全村有林地15015亩,耕地6456亩,其中有水田2549亩,旱地3907亩。辖5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31户,人口3108人。现有党员137名,其中正式党员130名,预备党员7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从开展先进性教育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紧密联系和团结群众,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共同关心支持下,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07年村民人均纯收入10254元,先后被授予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临安市“小康村”、“富裕村”、杭州市首批文明村、临安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临安市“五好村”党支部、临安市村级档案管理示范村和杭州市电教化示范点等荣誉。  

畈龙村

  畈龙烟雨尽朦胧,田间竹林横西东。乡间村居映秀景,共话家园换新农。   撤销佃村村、畈龙村建制,设立新的畈龙村,村委会驻地设原畈龙村。村内有河流贯穿全村,上至夏村水库下至青云村,全长12.3公里。由于常年失修,河道内乱石和杂草较多,河堤倒塌等受损情况严重。这不仅影响到畈龙村新农村的建设效果,而且也不利于河道泄洪,为确保河道的防洪能力,进一步巩固新农村整治效果,在市水利局及太湖源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度畈龙村被列入了临安市“万里清水河道”项目,并严格按照要求开展项目建设。通过项目的实施,河道杂草、建筑垃圾等占道现象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极大地改善了畈龙村的环境面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通过对防洪堤坝的修建,一方面改善了环境,另一方面提高了河道的防洪防汛能力。同时这也对农田灌溉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老百姓中取得了较好地社会效益。  

碧淙村

  碧淙山水碧淙情,婀娜翠竹如画屏。春风雨露润百家,迟日山村更娉婷。   碧淙村位于太湖源镇西南部,由原碧淙村、观莲村、潘村村三个村撤并组成,村委会设在原碧淙村。碧淙村地处太湖源镇去往东天目山的乡道沿线,依山傍水、林道成行、溪水淙淙,落日余晖掩映下的村景更平添几分山澜乡韵。碧淙村农业生产以种植雷竹笋为主,其它经济作物为辅。遵循建设“富丽山村,绿色家园”的美好愿景,碧淙人正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上。  

高云村

  高云村坚持科学发展,壮大生态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民主管理;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整洁村庄;坚持民主法治,打造和谐村风。统筹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初步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在中央、省、市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政策下,在推进乡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项目建设工作中,高云村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员的带头示范,充分调动村民支持参与开展专项资金建设工作的热情。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营造创建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村民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连片整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一方面,通过召开恳谈会、发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宣传发动;另一方面,以实实在在的新农村建设成果感召群众,使农民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给他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实惠。通过引导和动员,一改过去新农村建设“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真正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氛围。  

临目村

  临目村位于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东北部,由原溪口、外横渡、里横渡、郎村山四个村撤并组成,村委会设在原溪口村。一条13省道贯穿真个村落。是个山多地少的全山村,全村山林面值17000余亩,其中公益林基地1200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目前全村共有276户,867人。临目村位居太湖源头,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农家乐”得到了蓬勃发展。“13省道贯穿村落,是典型的山多地少山村。临目村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乡村旅游业,神龙川旅游风景区就坐落在。近年来,临目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次被评为杭州市、临安市旅游特色村,2006年通过了新农村建设的验收。  

南庄村

  南庄村:位于东天目山脚,由原南庄、龙溪、横溪三村合并而成,地域总面积12.1平方公里,总人口2143人。  

上阳村

  上阳村:位于太湖源镇北部,由原上阳、里村两村组成,村委会设在原里村村。  

金岫村

  金岫村:位于太湖源镇东部,由原金岫、陈家、施家等三村合并组成,村委会设在原金岫村。全村紧邻13省道。  

光辉村

  光辉村位于太湖源镇东天目山景区南下,村庄总面积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88亩,林地面积1521亩,两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常住居民493户1521人,上年经济总收入达2200万元,村集体可支配性收入达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72元。村域内有规模企业7家,中小规模企业11家,总产值在2.8亿元以上。农业以竹笋产业为主导,少数村民保留着水稻、蔬菜的种植,09年与浙江林学院合作,建立了生猪养殖合作社和杨桐经济合作社。依靠科技支撑,在临安市科技局的指导下,开展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项目。从06年开始村庄整治,07年达到了杭州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兵村的要求,08年创建了杭州市级小康体育特色村,和省级文化示范村,获得临安市园林绿化村和杭州市卫生先进村称号,达到浙江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的要求,通过达标验收,被授予杭州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09年创建了杭州市级示范性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被列为“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先进村”荣誉称号。2011年,光辉村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完成创建了杭州市“美丽乡村”和临安市“绿色家园,富丽山村”两个项目,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完成拆三房、河道整治、水泥路硬化等14个项目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000余平方米、公共文体场地6000平方米。   *数据来源于浙江省万村联网  


南庄村特产大全




南庄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