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省 >>杭州 >> 余杭区 >> 仁和街道 >> 东风村

东风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风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风村简介

  东风村于2000年7月由原华墅、岳山、三星三个村撤拼,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行政村。目前村三副班子共有7人,其中党委5人,下设4个二级支部,现有0党员110人。全村村域面积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亩,下辖20个村民小组,675户农户(其中低保户6户、困难户3户),在册人口2900余人。地理位置于仁和街道集镇中心,东临杭宁高速,南接104国道,西邻东苕溪,北接奉口村,东西大道贯穿全村,交通比较便捷。
  东风村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农业主要以粮食、葡萄、大棚蔬菜种植和生态鳖养殖为主,工业主要以轻纺、机械产品生产为主。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了杭州市级文明村、卫生村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区级文化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区级生态村、区级卫生村、区五好村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3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4875.6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4.6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收入35.98万元,上级补助资金91.4万元,其他收入17.22万元。2006年在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500余万元,在位于我村的仁和工业区兴建了5057㎡标准厂房,2013年收取租金12万,增加了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30110009 310000 -- 查看 东风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风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风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獐山社区

  獐山社区:位于獐山路东侧。  

新桥村

  仁和街道新桥村党委现有班子成员5名,正式党员181名,预备党员5名,下设第一至第七支部、金地织造支部、新秀丽支部等九个支部。村党委按照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工作的有关规定,通过采取村党委自评、党员群众民主评议、街道党工委考评,“三评”确定考核等级。其中党员、群众民主评议占40%,街道党工委考评占60%,综合得分89分,评定等级为“较好”。  

奉口村

  仁和镇奉口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耕田面积1450亩,人口1802人,涉及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共有0党员95人。西邻东苕溪大运河,与德清三合乡毗邻,宣杭铁路穿村而过。全村以石料开采加工企业为主,种植传统粮食作物为辅。在2007年度全村经济收达13020万元,村级可分配收入17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1200万元。我村还先后被评为:“五好”村党组织 、小康村、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区级村、 新农村、新型生育文化建设示范村、星级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村 、卫生村、“平安创建”先进集体、科普村、文明村等荣誉,在精神文明的同时还大力进行了村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全村的村道及组道进行了硬化,并在道路两旁新增立杆路灯。在 “清洁余杭”行动中,拆除村内违章搭建,以及与村庄整洁不符、建筑不雅观的建筑物,并同时粉刷了赤膊墙。对农户的露天粪坑进行了拆除,新建了三格式卫生厕所。在奉口港河道两岸进行了砌石并清除了河道淤泥,村内还实行了市场化保洁机制和建立了保洁监督检查队伍,使得全村的生活环境得以保持和提高。  

栅庄桥村

  栅庄桥村位于仁和镇西南,接口于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发祥地良渚,交通区位优势凸现,宣杭铁路、良塘公路穿村而过,余杭东西大道傍村而行,西运河依村而流。距华东地区最大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2公里。全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00余亩,有31个村民小组,23个自然村,农户有1048户,在册人口4129人,外来务工人员3000余人。全村有公司企业40多家,个体企业120多家:工业以轻纺、印染为主导产业、以水稻种植业、花卉苗木、水产养殖多种产业为主,是工农业全面发展的农村社区。   栅庄桥村是革命老区,西镇-中“三毛一虎”中的唐阿毛曾在此率众揭率而起。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广大村民敢超敢干,锐意进取。我村历年来先后被评为“余杭区文明村”、“余杭区基层先进党组织”、“余杭区园林绿化村”、“杭州市卫生村”、“浙江省卫生村”等。今日的栅庄桥从一个原来“破旧老屋多、露天粪坑多、河道漂浮物多、生活垃圾多”的落后状况现在彻底解脱,变成了一个“村庄美化、河道净化、路灯亮化、道路硬化、卫生洁化”的文明村。全村的自来水入户率百分之百,新建休闲健身中心二个,在道路旁种上了花卉苗木。全村聘用30余名卫生保洁员;对居民的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卫生管理做到市场化运作。   

普宁村

  据《杭县志》记载:旧普宁寺,座落在旧仁和县大云乡姚巷村(今余杭区仁和镇普宁村,该村距市中心为17公里,东临大运河500米,西邻杭宁高速出口2公里,南与余杭高新农业园区相毗邻),后晋天福年间吴越王钱元瓘建。千余年来,几毁几建,明天顺二年,明英宗曾赐普宁寺“大普宁禅寺”金匾、龙牌和供器,明万历16年,杭州吉祥寺住持真实重修普宁寺,并延请著名高僧苇航讲经说法廿余年不衰,万历56年,普宁寺住持海珵法师还在运河对岸修建鸭闌桥,桥堍建造下院—普济院,接待香客和过往客商、行人。普宁寺成为杭北的名寺。民国年间,还有人出资重修大殿和新建观音堂。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0起,仅存的三间大殿终于被拆毁,夷为平地,寺院不复存在,但据传由明民族英雄于谦手植在普宁寺大殿前的十八株牡丹,历时五百余年,饱经沧桑,虽然仅剩三株,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依然花大如盘、嫣红姹紫、生机盎然。普宁牡丹现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因明代民族英雄于谦而声名远播,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从而吸引了远近人们前来观赏。足见于谦的忠清浩气,直贯古今,于世长存。  

东塘村

  东塘村民委员会隶属于仁和街道办事处,位于仁和街道中心地理位置,成立于2003年,区域面积8.5平方公里,现有班子成员6名,村民小组53个,农户1653户,常住人口6572人,外来务工人员8000余人,村党委下辖9个党支部,党员260余名。村内有顿力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南丰铸造有限公司、杭州嘉裕电机有限公司、杭州志乾机电有限公司、杭州金乡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杭州东进绣品有限公司、杭州星亚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近年来,我村围绕“提升村民文化素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这一工作目标,在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东塘村先后获得了余杭区文明村、区文化村、区卫生村、余杭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余杭区生态村等30余项先进荣誉。  

平宅村

  平宅村概况平宅村位于余杭区仁和街道东南面,面积2.5平方公里,东临仁和港区,南接京杭运河,西邻普宁,北接东西大道,现有村民小组9个,住户765户,常住人口3010人,外来务工人员211人,辖区企业27家;村党委下辖4个党支部,党员96名。近年来,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较快发展,现有村班子成员6名。  

东风村

  东风村于2000年7月由原华墅、岳山、三星三个村撤拼,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行政村。目前村三副班子共有7人,其中党委5人,下设4个二级支部,现有0党员110人。全村村域面积3.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0亩,下辖20个村民小组,675户农户(其中低保户6户、困难户3户),在册人口2900余人。地理位置于仁和街道集镇中心,东临杭宁高速,南接104国道,西邻东苕溪,北接奉口村,东西大道贯穿全村,交通比较便捷。   东风村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农业主要以粮食、葡萄、大棚蔬菜种植和生态鳖养殖为主,工业主要以轻纺、机械产品生产为主。近年来,我村先后获得了杭州市级文明村、卫生村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区级文化示范村、区级文明村、区级生态村、区级卫生村、区五好村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3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4875.6万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44.6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收入35.98万元,上级补助资金91.4万元,其他收入17.22万元。2006年在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500余万元,在位于我村的仁和工业区兴建了5057㎡标准厂房,2013年收取租金12万,增加了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三白潭村

  三白潭村地处仁和街道东面,区域面积3.71平方公里,村建立党委(总支、支部),有22个村民小组,村设有人力社保服务窗口,有12名人员,从事人力社保服务工作。2014年本村总户数776户,总人口3263人,其中,非农人口数298人。 三白潭村与葛墩村、普宁村、獐山社区、东塘村、平宅村、东风村、栅庄桥村、云会村、新桥村、洛阳村、永泰村、永胜村、东山村、花园村、双陈村、奉口村、渔公桥村、九龙村相邻。  

渔公桥村

  仁和街道渔公桥村座落在仁和街道最北面,东与东塘村接壤,西面是永泰村,南面是洛阳村,北与德清县交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区域面积2.3平方公里,农户469户,常住人口1883人。我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建有杭州市都市农业示范园区,以开发冬季农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开发高产技术为主导项目。创办渔春粮食专业合作社,依托粮食功能区建设,进行科学综合开发。村内环境优美,生态良好,2013年农民人均收入21086元。  

云会村

  云会村:位于仁和街道以南3公里处。  

葛墩村

  葛墩村:位于仁和街道以东2公里处。  

洛阳村

  洛阳村:位于獐山社区北侧。  

永泰村

  永泰村:位于仁和街道以北5公里处。  

永胜村

  永胜村:位于仁和街道西北3公里处。  

东山村

  东山村:位于仁和大道东侧。  

花园村

  花园村:位于仁和街道东南6公里处。  

双陈村

  双陈村:位于仁和街道以南5公里处。  

九龙村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九龙村位于仁和街道的西南端,由原九龙村、莫家塘两个村合并而成,村内河网发达,水资源丰富,也因九条河港宛如九条腾飞的巨龙而得名。九龙村交通便利,东西大道穿村而过,宣杭铁路傍村而行,西塘河依村而流。   九龙村村域面积4.3平方公里,辖31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总户数1011户、总人口4278人。耕地面积2333亩,村党委下辖六个支部,党员173名。近年来,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较快发展,2012年实现全村总收入4.86亿元,人均收入 19831元,村级经济可支配收入135万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先后获得区级文化村、区级生态村、庭院整治示范村、“清洁绿化余杭”长效保洁先进村;区级文明村、示范0社区;省级卫生村等多项荣誉。   自2011年通过第二轮“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重点提升村的建设,九龙村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步伐迈进。以新农村建设为依托,以培育新农民为前提,以经济建设为重点,大胆创新工作思路,着力转变工作方式,加快九龙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相信在余杭区委、仁和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九龙村班子以及全体村民一定会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实现九龙村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九龙村而努力奋斗,九龙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东风村特产大全




东风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