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阁村简介
李庄镇汪阁村贯穿310国道,承东启西,经纬南北,是苏鲁豫皖边缘地区的重村要塞,素有“四省通衢、商贸重地”的美称。在此战略要冲之地,李庄镇汪阁村已成为经济隆起带承接辐射最为有利的对外开放之地。汪阁村由九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5900人,占地面积5800亩,这里地理区位优越,道路交通便捷,农产品资源丰富,各类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关联带动效应明显,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是砀城东部地区最大的商业物流中心。
几年来,汪阁村党支部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新要求,把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村收入、抓好和谐稳定,推进“三个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走出了一条加快发展、富民强村的致富之路。
近年来,汪阁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现全村共有商户270多家,仅物流运输业及水果批发业就占其中70%,尤其是水果市场的启用,每年水果交易量与交易额都是全镇前列,是带动我县水果产业化发展的龙头市场。汪阁村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力争把汪阁村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好村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321102 | 234000 | -- | 查看 汪阁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朱店社区 |
朱店行政村位于李庄镇西南,北靠陇海铁路,西靠砀山县关帝庙镇,东临本镇卞楼社区,南靠贾楼行政村,现有人口6915人,辖九个自然村,土地面积7816亩。党员总数138名,党总支下设五个党支部:朱店党支部、汪楼党支部、曹三子楼党支部、夕阳红党支部、养种殖特色支部,村两委干部9人。 两年来,朱店村党总支、村委会在李庄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经全体党员、全体干部的共同努力,为群众办了大量的实事,2008—2009年,我村共修建村村通工程12.5公里,挖中沟2000多米,田间地头沟1600多米,路肩修复12.7公里,挖沼气池750个,改厕200多个,高低压线路整改4700多米,空心村治理,对“空心村”进行了准确丈量,并同时村两委成员对群众做了大量的工作,抓紧时间拆迁,能够安置300多农户,为解决群众能吃好水,吃上安全水,打深水井2座,使500多户吃上了安全水,剩余用户正在安装之中,有线电视覆盖率达到85%以上,为民服务全程代理200多件,为群众办理低保70多户,使病残老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
振兴社区 |
李庄镇振兴新村是2007年5月份村级规模调整后由4个行政村合并组成,村总人口7680人,土地面积1.2万亩,下辖15个自然村,现有党员166人。主导产业以大棚西瓜和大棚蔬菜为主,果树的高接换优也走在全镇的前列。李永路和薛黄路交织贯穿其中,交通十分便捷。振兴新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邵楼支部、唐庄支部、夕阳红支部,在村种养殖协会的基础上选举成立了振兴新村种养殖协会特色党支部。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
卞楼社区 |
卞楼社区位于镇南部、西部,合并村以前由3个大队组成:卞东、卞西、于庄大队,现共有5个自然村,有17个生产队组成。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769亩,人口6234人,村民收入主要是做生意,种植油桃、梨为主,养殖猪为主。集体经济收入主要靠水塘承包,没有集体企业。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李屯村两委一班人,带领村党员、干部和广大居民群众,立足优势,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锤炼干部队伍,开拓发展空间,繁荣村级文化,正构建着一个文明、富裕、充满生机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
海升新村 |
海升新村是2007年6月村级规模调整后,因砀山海升果业公司座落此地而命名的行政区划的新村,他南靠陇海铁路、北接砀唐公路,310国道横贯东西,境内多名河、小礼河流经这里,孕育着一方沃土。是一个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田园淑秀、果香飘溢的开发开放之地。 村级规模调整后,全村辖丰屯、田楼、贾庄、毛庄、汪六楼、毛堤口等11个自然村组成,人口9800人(现有党员225人),可耕地面积12000亩,村两委换届选举后,经李庄镇党委报县委批准,建立海升新村党委、辖5个党支部,村组干部也有原来的67人调整为13人,是一个团结战斗、开拓进取、充满活力、群众信任的领导集体。去年以来,海升新村党委、村委会,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村工作全局,把握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以统筹的理念加快农业跨越式发展,以科学的态度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初步实现了农业稳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的新局面,在年度综合考评中,海升新村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领先位次,受到李庄镇党委政府的表彰和嘉奖。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
贾楼村 |
贾楼行政村位于李庄镇西南,南与朱楼镇相邻,西靠砀山县关帝庙镇,现有人口4500人,辖八个自然村,土地面积6000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我镇小麦和西瓜的生产基地。党员总数95名,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贾楼党支部、蒋楼党支部、夕阳红党支部、养种殖特色支部,村两委干部7人。 近年来,我村养殖业发展迅速,团结猪业、玉强鸭业成为我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培养和带动了一批致富能人,为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做出了很大贡献。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
李园新村 |
李园新村位于李庄镇东北,南靠310国道,因李园公路贯穿其中而得名。辖13个自然村,人口6898人,7000余亩耕地,全村党员总数187名,设8个支部,是李庄镇的“难点村”之一。 一年来,村总支一班人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星级村进位工作列入村委会重要议事日程,2008—2009年度的星级村评比中我村被定位“二星级”村,我村干部通过评比发现了在党建、产业结构调整、为群众办实事、领导班子建设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村两委班子恪尽职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富民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仅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抢抓机遇、团结战斗、攻坚克难、奋发工作,实现了全村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我们村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加奋努力,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每月的28号是党员活动日,各个党员认真学习,特别是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党组织开展大讨论,大走访,征求群众意见,找出不足,听取老党员,老干部的意见,解放思想,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各个支部都起了带头作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好评。 |
镇东村 |
李庄镇镇东位于李庄镇东边,紧靠李庄镇区。全村现有人口7230人,辖8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土地面积8200亩。主导产业以水果为主。党员总数123名,党总支下设六个党支部,村两委干部8人。主导产业以大棚油桃为主。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村党总支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奋发有为的村两委班子的积极组织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每月28号的党员学习中,各位党员都能积极参加学习,在深入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后,我们党组织开展了大讨论、大走访,征求各方意见,找出差距,发扬成绩,解放思想,总结发展致富经验。在“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实施中,个个支部都搞起了帮带活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更是开展的有声有色,无职党员结合自身优势自选岗位,再结合岗位职责为群众办事,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赢得了群众的满意,让群众和组织贴的更近了。 我们按照县委镇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兴村富民为目标,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宗旨,以加快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为总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党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一心一意谋发展。 |
汪阁村 |
汪阁村简介 李庄镇汪阁村贯穿310国道,承东启西,经纬南北,是苏鲁豫皖边缘地区的重村要塞,素有“四省通衢、商贸重地”的美称。在此战略要冲之地,李庄镇汪阁村已成为经济隆起带承接辐射最为有利的对外开放之地。汪阁村由九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5900人,占地面积5800亩,这里地理区位优越,道路交通便捷,农产品资源丰富,各类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关联带动效应明显,具有特殊的自然条件,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是砀城东部地区最大的商业物流中心。 几年来,汪阁村党支部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新要求,把发展集体经济、增加农村收入、抓好和谐稳定,推进“三个文明”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落脚点,走出了一条加快发展、富民强村的致富之路。 近年来,汪阁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现全村共有商户270多家,仅物流运输业及水果批发业就占其中70%,尤其是水果市场的启用,每年水果交易量与交易额都是全镇前列,是带动我县水果产业化发展的龙头市场。汪阁村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力争把汪阁村建设成为一个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好村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