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湖康园社区于2010年4月经包河区政府批准成立,是滨湖新区第三个拆迁安置小区,也是义城街道第一个回迁小区。
康园一期北接南京路,南抵福州路,西至庐州大道,东达湖北路,其中万泉河路将小区分为南北2个分区,一期占地约262亩,总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共38栋18层居民住宅楼,总户数4824户,入住人口约1.5万人。
社区服务设施完善,配套有综合商业楼、幼儿园、合肥寿春中学等;社区区位优势明显,四周分别毗邻滨湖中心、滨湖世纪城、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塘西河公园;社区周边交通便捷,包河大道高架、地铁一号线分别紧邻社区东西而过,社区内设有公交26路底站,地铁一号紫云路站。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111006 | 230041 | 0551 | 查看 滨湖康园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郑伏社区 |
郑伏社区位于包河区义城街道西南角,属于滨湖核心建设区,西与烟墩街道史岗社区相邻。全社区分为沈湾、郑伏二个自然郢,辖区设有10个居民小组,总户数484,常住人口约1830人。2008、2009年因滨湖新区包河大道工程和塘西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需要先后分两次将我社区全部拆迁征收。郑伏社区现有在职社区干部4人,聘用人员4名,郑圣涛同志为社区党支部书记。 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46名,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社区居民委员会、民兵营、妇代会、共青团、治保会等群团组织有力,制度完善,社区工作井然有序。我社区办公地点现已搬迁至原合肥市58中学校内二楼,联系电话3363070、3352257。 |
义城社区 |
义城社区是原义城村和巢城居委会合并后经包河区政府2004年8月26日批准,并于2004年10月21日正式挂牌办公。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位于巢湖以北,骆岗机场以南,包河大道横贯其中,系义城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户籍人口5481人,其中农业人口2495人,非农业人口2986人。流动人口约1600人。下辖10个居民小组和富民街。 支部现有党员112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支部下设5个党小组。其中女党员25名,离退休党员34名,生活困难党员9名。年龄结构:30岁以下18人,30-39岁11人,40-49岁19人,50-59岁24人,60-69岁20人,70-79岁19人,8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本科4人,大专5人,高中26人,中专10人,初中50人,小学17人。 |
滨湖康园社区 |
滨湖康园社区于2010年4月经包河区政府批准成立,是滨湖新区第三个拆迁安置小区,也是义城街道第一个回迁小区。 康园一期北接南京路,南抵福州路,西至庐州大道,东达湖北路,其中万泉河路将小区分为南北2个分区,一期占地约262亩,总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共38栋18层居民住宅楼,总户数4824户,入住人口约1.5万人。 社区服务设施完善,配套有综合商业楼、幼儿园、合肥寿春中学等;社区区位优势明显,四周分别毗邻滨湖中心、滨湖世纪城、滨湖国际会展中心、塘西河公园;社区周边交通便捷,包河大道高架、地铁一号线分别紧邻社区东西而过,社区内设有公交26路底站,地铁一号紫云路站。 |
油坊社区 |
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油坊社区,是规划中滨湖新区建设的主战场,位于市中心南12公里处,十五里河以南,包河大道(老)以东,大义路以北,为义城街道的北大门。新包河大道、锦绣大道、庐州大道、湖北路、南京路、万泉河路、江苏路等滨湖新区主、次干道横贯其中。十五里河环村而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于2008年5月经包河区政府批准,撤村建居。辖区面积约4.2平方公里。辖15个居民组,住户725户,社区户籍人口2469人,其中农业人口2265人,非农业人口204人。现社区为滨湖新区中心建设区,土地和居民房屋已全部拆迁。辖区单位有合肥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路面分公司(义城沥青拌合站)、安徽中岩特种建材有限公司、合肥丹美服饰有限公司、安徽九九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4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油坊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64名,其中预备党员3名,支部下设8个党小组。近年来社区支部党建工作,以党的-提出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为主体,以支部创先、党员争优和承诺为抓手深入开展工作。有效地开辟了社区党员活动中心。落实民生政策。先后为社区拆迁群众办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目前所有达龄人员均已按月领取了最低生活保障金;为符合政策规定的部分困难人员办理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组织社区部分老人、残疾人,免费提供车辆到指定医院进行残疾鉴定和-;组织全居60岁以上老人免费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先后组织了5批260多人参加失地农民参加就业和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机会;对全居47名80周岁以上老人在九九重阳节进行了慰问。 |
施口社区 |
施口社区位于义城街道最东端,东至南淝河,南邻巢湖,西与大张圩社区为邻,北与大圩乡东林村接壤,面积约3.2平方公里,农业在册田亩412亩,全社区分为河西、施口两个自然郢,辖11个居民小组。社区总人口约1481人,党员43名,居民主要以种植、捕鱼、务工等生活方式为主。 社区党支部-王雄,党支部书记薛良华,党支部副书记李昕,支部委员余国祥,支部委员、居委委员王仕翠,计生专干袁祖红,会计苏铃铃,民兵营长宣长龙。 2009年10月以来,因南淝河大桥以及环湖北路建设需要,我社区已拆迁征收160多户,700余人。社区党群团结务实,与时俱进,将继续积极投身到滨湖城市大建设中。 |
韦桥社区 |
韦桥社区成立于2008年5月,辖区面积6.25平方公里,现有14个居民小组,住户789户,户籍人口2672人,辖区内有学校一所,幼儿园一所,医疗卫生服务一所,有志愿者队伍一支280人。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工作人员9人,其中支委4人,居委4人,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宏爱,男,现年58周岁,大专文化程度,1969年入伍,1973年退伍回村委工作,任团支部书记,1977年加入中国0,1991年当选韦桥村党支部至今,参加过区党校中青年干部及书记培训班学习,社区工作人员报酬,纳入义城街道财政预算,统一发放,社区工作人员全部办理养老保障,有四人先后担任义城人大代表,支部书记陈宏爱曾担任过区-会代表。多次荣获区、镇优秀0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社区党员54名,其中妇女党员6名,占全体党员11%,离退休党员8名,占全体党员15%,生活困难党员6名,占11%,大学本科3人,高中以上16人,60周岁以上20人,40岁以下14人。 党建工作经费情况:党建经费已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平均拨付30000元,有党费支持,每年支持3000元,主要用于困难党员救助,实行“费随事转”,无社区赞助。 活动阵地情况: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共428平方米,资金来源于区政府支持20万元,集体资金22元,配套设施包括:洗手间、服务室、活动室、广播室、门卫室,大门、围墙、桌椅、绿化等。 区域化党建工作情况:没有实行“大党委”制;无驻区企事业单位;社区内无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 |
周坎社区 |
周坎社区成立于2008年7月,隶属于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辖区面积1.33平方公里,现有9个居民小组,户数512户,常住人口1866人,流动人口124人,辖区无机关单位、学校、医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商业网点。 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9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选聘到社区工作的大学生1名,街道选派到社区的2名;社区党组织书记周勤林,男,49岁,0党员;社区工作人员月工资1000元,2009年街道为社区工作人员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障。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社区现有党员总数59名,其中妇女党员9名,占15.25%;流动党员1名,占1.7%;离退休党员7名,占12.07%;生活困难党员14名,占24.14%;大专及以上学历者12名,占20.34%;高中学历者12名,占20.69%;初中及以下学历者25名,占43.1%;60岁以上者25名,占43.1%;35岁至59岁者16名,占27.59%;35岁以下17名,占29.31%。 党建工作经费情况: 党建经费已列入财政预算,实行实报实销;收缴的党费一律上缴街道;没有社会赞助。 活动阵地建设情况: 社区办公用房12间,约300平米;属于租用房。 |
塘西社区 |
塘西社区位于义城街南端,濒临巢湖,西面与本街道周坎社区接壤,东面与本街道李荣社区为邻,塘西河绕社区而过,面积约4.5平方公里,农业在册田亩810亩,人口约3303人,全社区辖8个居民小组,其中农业人口3079人,非农人口224人,居民以种植、捕渔、务工为基本生活方式。辖区内有银湖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明辉运输公司、中油泰富苗木花卉公司等数家企业。2009年5月因滨湖新区塘西河改造与巢湖岸线综合治理工程的需要,我社区已被完全拆迁征收。 塘西社区现有在职社区干部6人,聘用人员1名,社保协理员1名。王永宏同志为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方便辖区居民办事,我社区办公地点搬迁至原五十八中教学楼内,联系电话0551-3352812. |
李荣社区 |
义城街道李荣社区座落于合肥市包河区巢湖北岸, 沿湖岸线长度达1800米,东面与上张圩农场相邻,北面与董城村相邻,西面与塘西社区相邻, 有包河大道连接社区巢湖大堤供居民出行,隶属于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社区区域面积211万平方米,耕地(林地)面积150万平方米,在册耕地田亩876亩。社区常住人口2143人,其中农业人口1680人,非农人口463人。 社区共分为十二个居民组,一个党支部,分三个党小组,现有正式党员64名,预备党员2人。社区现有在职干部5人,聘用人员2人,社区居民以种植、捕鱼、务工为基本生活方式,人均年收入约7000元。 李荣社区属于亚热带气候,绿化率高达70%,这里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计划生育工作多次荣获包河区及义城街道先进单位称号。随着滨湖新区建设的强力推进,下一步,李荣社区的建设发展将面临一次飞跃式的发展机遇:滨湖大道将开工建设,社区面临拆迁重建,这里将成为合肥市滨湖新区现代化建设的前沿阵地。 |
大张圩社区 |
义城街道大张圩社区位于巢湖北岸,东西岸线全长25公里,东邻施口社区,北连大圩街,西与李荣社区接壤,有2个自然郢,社区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总人口1500余人,总户数450多户,下设10个居民组。居民以种植、捕鱼、务工为基本生活方式,2010年6月因环湖北路项目工程的需求,我社区3-10居民组已被拆迁征收,下剩余拐郢1-2居民组未拆。社区现有正式党员46名, 入党积极分子3名,社区“两委”有4名成员,薛良华同志为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方便辖区居民办事,我社区办公地点现已迁至原五十八中学。在“坚持因湖作为,打造安徽浦东”的大环境中,我社区党群团结务实,与时俱进,积极投入这一重大举措中。 |
董城村 |
义城街道董城村位于巢湖北岸,西面与上张圩农场接壤,北距骆岗国际机场7公里,距合宁高速公路9公里,包河大道0.5公里,一条水泥路贯穿全村,是义城街道最大的行政村。全村辖20个村民组,860户,2695人,土地属岗圩结合,耕地面积960亩,林地面积2600亩,产业以种植、养殖、捕捞、建筑为主,人均收入5900元,通讯设施完善;有小学、医务室、计生服务室各1所、村办企业3家。 义城街道董城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素有合肥“江南水乡”之称。-同志曾亲临视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06年被列入合肥市“十街百村”新农村改革试点村,于2006年下半年对该村起步试点区苏拐郢92户进行先期整治改建。改建后农房建筑风格以徽派民居格调为主。目前,自来水、有线电视已全部到户。在村庄中心位置建有活动中心、文化广播、公共停车场、阅览室、垃圾集中收集房等公共配套设施。村庄向南1公里左右就是五大淡水湖——巢湖,同时村庄位于合肥市最大的生态林基地——大张圩杨树林基地之中,优美的环境、新鲜的空气、万亩的林海、地道的农家土菜使每一位来此游玩的人流连忘返。先后于2008年获“安徽省卫生村”和“包河区卫生村”称号,2009年获安徽省首批“安徽旅游美丽乡村”称号。 董城村党总支,下设4个支部,现有党员71名,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村级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成为合肥市新农村建设、村务公开、电视电话会议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示范村,其中党建工作和生态农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得到各级领导和媒体的好评。村总支曾荣获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合肥市“农组建设年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合肥市“双先村”、包河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
大陈村 |
合肥市义城街道大陈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市中心南12公里处,是规划中滨湖新区建设的主战场,老的包河大道贯穿全村,十五里河绕村而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全村占地面积2.4平方公里,8个自然郢,16个村民组,790户,人口约2680人。全村土地总面积4710亩,基本农田大部分位于十五里河沿线,由板桥圩、合作圩、陈小圩、新城圩构成阡陌纵横,水乡特色。其中林地107亩,耕地1896亩,水面420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村内有国家863计划重点科研项目克隆兰花基地—华艺兰业,义城休闲垂钓中心—前武综合养殖场,志祥土菜馆,金桂园农家乐等十余家休闲、垂钓、餐饮等行业,初步形成规模。大陈村党总支下设四个支部,现有党员75名。其中创业支部17名,先锋支部16名。夕阳红支部19名,永福支部16名。几年来,不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抓品牌创特色,以“24711”工程为统揽,有效地开辟了社区党员活动中心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近年来,村党总支通过优化党员队伍,始终把经济发展与建设“双强”型村班子、“五个好”支部结合起来。同时,村狠抓“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探索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先后获得了“全国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示范村”、“全省村务公开民主示范村”、“合肥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包河区农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示范村、“包河区‘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优秀村居等荣誉,村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
北徐村 |
合肥市包河区义城街道北徐村位于合肥市以南13公里处,地处老包河大道以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占地2.6平方公里,共分7个自然郢,16个村民组。全村现有住户780户,人口约3000人。本村现有党员58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24人,35岁至59岁党员26人,35岁以下党员8人。预备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3人。 近年来,村党总支通过优化党员队伍,始终把中心工作与班子建设结合在一起、打造“五个好”基层党支部。同时,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情况,不断加强学习,狠抓作风,增强为人民服务能力,先后获得了“合肥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合肥市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先进集体”、 “包河区‘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优秀村居等荣誉,得到了上级和群众的认可。 |
前杨村 |
义城街道前杨村位于十五里河东侧,距包河大道1.5公里,大义路直达到村,是安徽省“千村百街”,合肥市“十街百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本村辖9个村民组:256户,874人,耕地面积2400亩,以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人均纯收入6500元,现有占地1200亩影视制作基地,500亩生态林,与大张圩万亩杨树生态林相连,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具有都市农业田园风光美称,是观光、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
汪潦村 |
汪潦村位于包河大道以东,基地位于十五里河西侧,东于前杨村交界,西于义城社区交界,北于北徐村交界,南于董城村交界,是一块富饶、美丽而纯净的土地。根据十镇百村新农村建设布点要求,对汪潦生态村进行整治改造规划建设,现将本村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村民情况:本村现有人口2085人,居民512户,农田3450亩,鱼塘500亩,林地1400多亩,上规模的农家乐土菜馆6家,分11个村民组,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养殖业、三产服务为辅,年总产值 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 6000元。 二、居住情况:现状为农宅与农田交叉融合在一起,是一个较典型的农户聚居点,绝大部分农宅为两层平顶或坡顶,质量、样式较好。村庄基地地势平整,房屋排列比较有序,绿化树木较多,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均以整治,村民都用上了自来水,环境较好、安居乐业。 |
南徐村 |
南徐村地处义城街中心街域西边,辖区面积近5000亩,人口约3600人。2008年开始,该村因滨湖新区大建设,18个村民组已经拆迁16个,现剩两个村民组未拆迁。目前该村的中心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新的面貌融入到新区建设的大潮中;其次就是办理好拆迁群众的失地保障和安置工作;还有计划生育工作等是目前的重点工作。我们工作的重点就是服务全局,服务群众;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