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树岗村位于中店乡东部,与张店镇、横塘岗乡交界,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0亩,水田面积1510亩。山场面积近2500亩,其中经济林2000亩,生态林500亩。村级水库一座,大小塘口127口,可养水面600亩。全村现有458户,总人口1758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738人),有21个村民组,有村民代表36人。村两委一班人精诚团结,艰苦奋斗,修通了8.3公里村级十字主干道。新建了村部、体育场、党员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村内的基础设施逐渐好转。引进了匈牙利皖农鹅业养殖基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600亩。农民就业有了好的开端。全村群众人心思富,种植业、养殖业、劳务经济发展势态良好,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502203 | 237000 | -- | 查看 椿树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张庵村 |
中店乡张庵村位于金安区南部,是原张庵、黄塘两个小村合并,地处江淮分水岭,属丘陵岗区,东与先生乡四十铺村交界,南与张店镇楼塘村隔河,西以六毛路为界,北与本乡汪神村相邻,即将开工建设的S366快速通道东西向穿越我村境内,六毛路通往村内的两条主干道已达到水泥路硬化标准。 全村总面积6.9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843亩,其中水田2325亩,旱地518亩,山场面积1600亩,可养殖水面520亩。辖25个村民组,668户,总人口2528人,劳动力1340人。农业主要产品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等为主,村内有油桃、风景林生产基地。2012年村组建成立了张庵村惠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和劳务输出,农业总产值896万元,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300元。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1年在六毛路中店段西侧占地30亩,新建了张庵胜永新村康居工程一处。2013年被列入金安区首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 |
黄泥店村 |
黄泥店村位于中店乡东南部,与先生店乡、张店镇相邻,全村有685户,总人口2690人,总耕地面积3105.12亩;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有65名党员;有11个村民组,48名村民代表。省道六舒三路自南向北穿村而过,全村程控电话普及率为90%,广播覆盖率100%,交通便捷,信息通畅。工业方面,现有个私企业彩印厂一个、大理石厂一个、国家投资2.9亿元建设的500千伏变电站一个;农业方面,现有百亩元竹示范基地和百亩经果林示范基地。六舒三路从村南北穿过,境内路线长达5公里左右,程控电话覆盖率为90%,广播覆盖率100%,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村通过“211”的带头示范,全村共有20多户示范户,农业良种良法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收入逐年增加。 |
管墩村 |
管墩村位于中店乡东北部,总面积8.5平方公里,东与先生店乡交界,西与本乡南乡村接壤,北与望城街道毗邻。全村共有9个村民组,330户,农业总人口1360人。全村总耕地面积2300亩,其中水田约有1800亩,耕地约500亩,山场面积近1000亩。党员总数31人,支部一个,党小组4个。 该村是典型的丘陵地区,村里中心水泥路已竣工通车,与六舒路7公里处相接。近年来,全村重视水利和交通建设,村级面貌上有了彻底改观,有80%的群众以种植为主,退耕还林面积近500亩,目前长势良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全村山地面积大,森林资源丰富,青山绿水吸引了众多客商前来投资置业,目前,元和山庄老年公寓系列项目一期工程已初步完成。 |
椿树岗村 |
椿树岗村位于中店乡东部,与张店镇、横塘岗乡交界,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0亩,水田面积1510亩。山场面积近2500亩,其中经济林2000亩,生态林500亩。村级水库一座,大小塘口127口,可养水面600亩。全村现有458户,总人口1758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738人),有21个村民组,有村民代表36人。村两委一班人精诚团结,艰苦奋斗,修通了8.3公里村级十字主干道。新建了村部、体育场、党员活动室和农家书屋。村内的基础设施逐渐好转。引进了匈牙利皖农鹅业养殖基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600亩。农民就业有了好的开端。全村群众人心思富,种植业、养殖业、劳务经济发展势态良好,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蒸蒸日上。 |
长岭村 |
长岭村位于中店乡西南部,东与本乡杨公庙、椿树岗相连,南与裕安区青山乡、横塘岗乡接壤,西与青山乡黄大桥村、戚塘村相邻,北与本乡高店村交界,全村总面积12.6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929.4亩,共有1060户,总人口近4000人。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18个党小组,有党员104名;辖40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9名。村内有主干道砂石路3条,全长15公里。近年来,全村农民纯收入逐年上升,正在向小康迈进。 |
高店村 |
中店乡高店村位于金安区南部,是原高店、墩岗、白氏祠三个小村合并,地处江淮分水岭,属丘陵岗区,东与本乡杨公庙村交界,南与本乡长岭村相邻,西与裕安区城南镇隔河为界,北,北与本乡中店村相邻,总面积8.84平方公里,全村辖35个村民组,806户,总人口3003人,总耕地面积4273亩,其中水田3771亩,旱地502亩,山场面积2000亩,水面1700亩。村党总支辖2个党支部,15个党小组,现有0正式党员93名,预备党员2名。 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以毛泽东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各项事务开展有条不紊,村内安定团结,村民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近年来,村两委争取扶贫资金修通9公里的砂石路,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为村级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注重对党员的教育、培训管理,通过农组“五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推行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提高党员勤政廉政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于村民自治全过程,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村两委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深入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大力发展养殖和种植业,村内现有农组示范基地5个,主要显军奶牛养殖场、月琴生猪养殖场、兴祥龙虾养殖场、兴农农机合作社、孙谋才大棚蔬菜,充分发挥农组示范基地作用,以点带面,为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 |
南乡村 |
南乡村,原名南二十铺村,位于六安市南郊,六舒三、六毛公路并轨经过南乡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居金安区中店乡的北面。与本区先生店乡、望城街道、裕安区城南镇接壤。总面积5.8平方公里,辖14个村民组,499户,农业人口1861人,加上南山学校和外来流动人口,全村人口达3500余人。村党支部分为四个党小组(即木鱼山党小组、黄泥窑党小组、草塘党小组、大桥党小组),党员47人(其中女党员9人)。村“两委”成员9人(含选聘大学生一人)。全村耕地面积1986亩,是以农业为主,林业、种植业、养殖业并齐发展的村。 村内山青水秀、环境优美,近年来,热土涌动,商机初现,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前来光顾投资,目前入住村内的企业与单位有:六安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六安市祥龙药业有限公司、安徽国防科技学院南山分校、金安区职业中专学校、六安市康华食品有限公司、博士锁业、九隆皮革有限公司、皖西交通技工学校、六安市南山加油站、六安市宏储物流有限公司、六安松林建材有限公司、六安豪源砼业有限公司、金安区国土局中店中心所、六安南山35千伏变电所等。餐饮服务业也迅速发展,现有“乡村人家”、“洪山寨农家食府”、“鸿运酒楼”、“南山新区大酒店”、“香满园酒店”、“毛家私房菜”、“南山农家饭庄”、“陈家大院”、“李文军酒店”、“川行土菜馆”、“兴元大酒店”等。通过入驻企业和本土餐饮服务业的带动,加快了我村经济的快步发展。 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遵照原六安地委何宗新书记关于家乡南乡村综合治理的“一水、二路,三山、四树,五教、六科,七庄、八墓,九美、十富”二十字设想,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领导、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应广大村民的要求,在土地、建设、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南乡村在六舒三公路5.4km南山学校路东段开辟一片荒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施工,新建了中店乡富南山康居苑,作为南乡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使南乡村新农村建设迈上新的台阶。2006年引进合肥星耀置业有限公司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了南山供水公司,开通了自市区至南乡村饮用自来水工程,解决了村民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人畜与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有了根本保障。2007年与2009年经过努力,多方争取支持,对村内原有9公里砂石路中的8.128公里路段实施了两次改造升级,使全村基本上实现了户户通了砂石路,组组通了水泥路,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时代已经结束。2008年利用南乡村现有山场资源,引进萧县等地一批种植大户,带动我村部分农民发展经果林种植业,注册了“福南山”品牌,成立了油桃发展合作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2009年在市区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开通了自市内东大街至村内南山学校的18路公交车,方便了村民的出行,缩小了城乡差距。2010年六安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兴茂悠然南山”正式落户我村,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兴茂悠然南山建设已初具规模,区内道路通畅、绿树成荫,是集旅游、商住、接待、休闲、观光为一体的风水宝地。 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南乡村建成了玉处、张大庄千亩经果林示范基地;保留了陆氏祠、十七半、木鱼山千亩人居自然生态园;培育与发展了以十七半组李为田养猪养鱼、木鱼山组黄家兵养猪、张大庄组张之友栽植油桃、养鸡等一批养殖种植大户,以强带弱,以点带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2006年南乡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村”,同年又被省司法厅、省依法治省领导组授予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07年被授予 “六安市生态村”。2008年又被安徽省环境保护局、安徽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安徽省生态村”,同年被金安区村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授予“金安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村”,被金安区关工委授予“金安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2009年初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08年度发展现代农业“一村一品”示范村。2010年初被中店乡党委政府评为2009年度“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同年被省林业厅授予“安徽省特色林业产业村—油桃之村”称号。 |
中店村 |
中店村位于中店乡北部,与城南镇、仓房村、张庵村、汪神村、杨氏祠村交界,属丘陵地区。全村耕地面积3628.44亩,辖37个村民组,计768户。农业总人口2990人,现有村民代表46名。村党总支辖2个支部,14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00名。其中女党员14人。中店村以种植水稻为主,近年来优良品种得到进一步推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也逐渐加快。在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下,中店村劳务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全村群众正大踏步迈向小康社会。 |
杨氏祠村 |
位于六安市南郊,由原横店村和杨氏祠村合并而成,东邻南乡、汪神,南于中店村接界,西于城南镇潘岗居委会相邻,北于城南镇紫园村相连。居中店乡北部,总面积8.1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南山大道横贯我村,经油厂、大公、油亘、张庄、三庄、江庄、中庄、团结、月牙,直通城南镇开发区、电厂。耗资千万修建的南杨路,在我村经油厂、黄祠、胡庄、大亘、栾庄、枫香、面坊,宛如一条纽带,紧紧环绕在六安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周边,为我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杨氏祠村辖25个村民小组,农业户数642户,农业人口2248人,劳动力1514人,耕地面积2805亩,是以农业为主,林业、种植业、养殖业并齐发展的村。 杨氏祠村党总支辖2个支部(即第一支部原杨氏祠党支部,第二支部原横店党支部),8个党小组(即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党小组),-员62人,村两委成员5人,村民代表28人,村各级配套组织健全。 村由山青水秀,环境优美,六安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已初具规模,正在发挥他的龙头作用,为我村的经济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村的新农村建设胡庄示范点已完成了规划、设计,正如火如荼的实施中,经过不懈努力,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村的交通网已初具规模,村民的出行、生活和生产都得到了有力保障;农网升级改造正在酝酿之中,力争在年底完成所有电力、分容、增容、台区重新布局,使村民能安居乐定;村级公益事业发展迅速,卫生室已发挥他的重要作用,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杨氏祠村已建成了经果林示范基地、“唐林”、“炳华”养猪基地、皖西白鹅、稻田养虾、养鳝鱼等特种养殖基地。他们已初具规模,正在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 杨氏祠村将继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将各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为村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 |
汪神村 |
汪神村原是汪神、观庵合并村,位于中店乡东南部,六毛路、南杨路并轨贯穿我村。南山工业区与我村毗邻,黄泥店、张庵、中店、杨氏祠村同我村接壤,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全村现有数千亩山场和2681亩耕地,辖25个村民组,696户,2516人,村民代表42人,村设总支委员会,下设两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72名党员,2名预备党员,村级配套班子齐全。 我村交通便利,电力、通讯设施完善,1所中学、2所中学座落我村,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全村产业结构比较优化,传统种植业继续发展,新兴蚕桑业,是国家“东桑西移”计划产业基础、经济林、生态面积较大开发效益较为显著,多无化的发展大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八年荣获金安区授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乡镇推进”示范工程示范村党组织。金安区社会综治委08、09连续两年授予社会稳定先进单位,二○○九年金安区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六安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荣誉。 目前我村民风纯朴,社会治安稳定,农村经济连年增长,公益事业不断推进。村两委班子坚持毛泽东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开拓进取,敬业奉献。全体村民人心思富,富而思进,团结一心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村容村貌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大变化。1、全村80%以上的自然庄实现了村村通,村级砂石路26公里已升级改造,户户通通砂石路,为我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造交通便捷的有利条件。2、开发利用数千亩荒山资源,大力引进外地优秀种植大户来我村落户投资近百万元,促进帮助我村部分农民发展经果种植业,收到了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我村社会经济发展。3、突出汪神小集镇建设为重点,做好规划,以集镇建设为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点带面,抓好中心村建设,推进汪神村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对党员的教育,培养管理,通过农组“四议两公开”、“五大平台”等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在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的监督,提高党员勤政廉政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于村民自治全过程,切实维护广大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汪神村将继续围绕中央“20”字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以增加农民整体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力抓好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建设,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
杨公庙村 |
杨公庙村位于六安市南郊20公里处,六毛纵贯全境,地处江淮分水岭,属典型丘陵岗区,全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450户,农业人口1806人,现有耕地面积2137亩,林地1550亩,水面800亩。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9个党小组,现有党员58名。村党总支多次获得先进基层组织建设光荣称号,2009年度被评为区“生态村”。 杨公庙村与张庵村、黄泥店村、管墩村、椿树岗村、长岭村、高店村、南乡村、中店村、杨氏祠村、汪神村、仓坊村相邻。 |
仓坊村 |
仓坊村位于中店乡东南部,处于江淮分水岭,位置偏远,属丘陵地区,南与张店镇接壤,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辖28个村民组,602户,农业人口2276人,耕地面积3303.64亩,林业用地1600亩,主产粮油、畜牧。村组道路状况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本地经济发展,村级经济基础薄弱。仓坊村党总支现有党员89名,下设2个党支部,其中第-支部42人,第二党支部47人。村两委班子现由5人组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