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芜湖市 >> 繁昌县 >> 孙村镇 >> 梅冲村

梅冲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梅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冲村简介

  梅冲村位于孙村镇南部,面积8.5平方公里,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全村有14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总人口3088人,耕地面积1400余亩,山林面积9000余亩,水面260余亩。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5个党小组,党员67人。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村两委一班人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改变思想观 念,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方法,积极围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富民强村的目标,维护稳定以增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二、三产业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有8家企业入驻我村,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和壮大村级经济,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作性收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8000余元。
   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组织文化、科技培训,推广文化资源共享。全村改水改厕用户达95%以上,同时利用荒山坡地规划和实施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居住环境,以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卫生、社区服务、老年娱乐园等为一体的总体方案、规划以及建设方案,现已安置农户100多家,村村通公路铺设长度大6.2公里,完成了自然村之间水泥路面连接,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先后被获得“安徽省卫生村”“全县关心下一代先进村”、“优秀村班子”“五个好村党组织”、“芜湖市生态村”、“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新农村建设一等奖等荣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222102 241000 -- 查看 梅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梅冲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梅冲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黄浒社区

  孙村镇黄浒居委会位于芜湖、铜陵两市分界点,处于繁昌西乡。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467亩、林地660亩、水面168亩)东连犁山村、南毗汪冲村、西与铜陵隔河相望、北同大冲村为邻。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自古便称“南北要道、四洲通衢”。如今交通更为便捷,电讯发达,小城镇建设日趋完善。321省道横穿东西,黄荻路、黄赤路南北相连,贯穿辖区,内河由南至北直入长江“黄金水道”。    黄浒居委会于1986年由浒溪、街道两村合并而成,拥有四个居民组、十个村民组。总户数725户,总人口19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68人、农业人口846人。一个党支部,下设五个党小组,党员73名,现有在职人员6名(其中一名选派干部)。多年来社区在广大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995年市委授予 “先进基层党组织”、1996年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单位”、1997年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1999年市政府授予 “一级居委会”、2001年县综治委授予“安全文明小区”、2007年、2009年分别被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社区”。   黄浒社区欢迎您!   

桥西社区

  繁昌县孙村镇桥西居委会位于孙村镇中心,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2111人,其中外来人口3462人,目前常住人口5573人,辖区有居民组8个,居委会现有工作人员6名,设警务室一间办公民警2人,共有党员75名,公共场所和党政机关单位30个,商业网点和特种行业688家是孙村镇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区各项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多次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文明创建,计划生育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当中,受到镇·县政府的表扬,社区两委干部锐意进取.服务基层努力为民办实事,民主管理,全力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赤沙社区

  赤沙社区居委会位于孙村镇西南部,东面、北面分别与本镇张塘村、代亭村相连,南面、西面与铜陵相交接。淮九路、赤黄路、扬赤路、繁赤路穿-村。村内各组以水泥、沙石路相连。村内道路、通讯、供水及有线电视等设施齐全。   辖区内有赤沙派出所、供电所、信用社、邮政所、电信所、赤沙卫生院、赤沙粮站、自来水厂等单位。村内有私营企业10家。   赤沙村由全村总面积9.1平方公里,耕地1876亩,山场6660亩,水面210亩,水库两座。辖22个村民组和街道,总人口3838人,其中农村2837;街道1001人。   赤沙社区党总支委员会成员3人,下设3各支部,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8人;社区居委会成员3人,村民代表37人。社会群团组织设有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组织机构健全能充分发挥各项职能。   村内经济以农业为主,辖区内有良好的耕作条件。村内道路、通讯、供水、供电、及有线电视等设施齐全。中学一座;小学一座,幼儿园2所;全村范围内无线电通信基本无盲区;多数自然村通自来水和有线电视。   2010年至2013年,社区经济稳步向前,在经济前景不好的时期依然能够抵御外界的压力,维持生活生产的正常进行,为农村创收,农民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人民生活条件稳步提高。2014年我社区经济规划将继续按照政策进行,以农业为主,配之以相关重点工程,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顺风村

  顺风村地处孙村镇西北部,距繁昌县城15公里,总面积6.6平方公里,692户,总人口2347人,6个村民组。现有耕地面积1938亩,山场面积4223亩。黄荻、扬赤公路贯穿南北,三条村内水泥路上下连接,各村民组之间砂石道路已成网络。顺风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四个党小组,共有0党员62名。全村村民代表45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7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3人。村内石灰石、石英石资源丰富,个体私营企业2个,1个集体林场,1个村卫生室, 2012年人均纯收入9965元。    几年来,我村集体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先后引进省外资金上千万元创办了2个规模石灰石厂。充分利用本地山场面积大的优势,积极鼓励个体租赁承包,进行低产林改造。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严禁乱采乱挖、破坏生态平衡现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引进推广优良杂交水稻品种,引导扶持种、养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现已涌现出中药材种植、生猪饲养、肉牛、肉鸽等大户9户,“双培双带”致富示范34户。合理利用开伐林业资源,香樟苗木基地面积1000余亩,出售苗木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    全村共有23个姓氏,以俞姓为第一大姓,人口800余人,占全村人口的35%,2005年俞姓新修订家谱一套。其次是章姓。知名人士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俞新贞,池州市政府秘书长柯烈荣。    到2012年底,村民户安装固定电话达90%,65%的村民拥有移动电话。修建了5条砂石路,总长达11.5公里,铺设了长10.54公里宽3.5-4米的水泥路,架桥7座,村投资达29万元。    2006年投资33万元新建了村部办公楼,投资10.7万元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和沼气。    顺风村两委一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制定了村规民约;成立了村禁赌协会;有文化活动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活动室。    顺风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都有较大发展,全村和谐、稳定,村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从2002年—2012年连续11年顺风村荣获孙村镇党委、政府综合考评奖前三名;连续5年县委、县政府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优秀村班子;曾获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村委会;县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优秀基屋站点;2001—2005年全县依法治县和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县关心下一代先进村;芜湖市生态村;市关心下一代先进村;安徽省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村;全国计生协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等荣誉。   

长垅村

  长垅村位于繁昌县孙村镇西部,东临金岭,南与九连、犁山相连,西临顺风村,北与长寺相连,全村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境内交通便利,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繁昌十景中的钳口水库和举世闻名的亚欧人类早期活动遗址---“人字洞”就落座在我村腊山组的癞痢山脚下。下辖22个村民组,人口3362人,1067户,耕地2250.25亩。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73人,其中女性8人。    长垅村共有22个自然村,其顺序排列为:1、腊山,2、钳口3、前汪,4、后汪,5、前吴,6、刘村,7、马村,8、费店,9、代前,10、代塘,11、吴村,12、徐村,13、塔联,14、欢乐,15郭冲,16、叶村,17、牛汪,18、小汪,19、蛇地,20、火形,21、学屋,22、大塘。    长垅村有丰富的矿藏资源,辖区内共有铁矿石精加工企业十余家,服装加工企业2家,其中万达服装厂已基本达到规模以上企业,新建铸造业1家。    自2006年中央发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以来,长垅积极响应,抓机遇,谋发展,先后铺设水泥路四条,共12.8公里,疏通沟渠12条,为18个村民小组修建机耕路,并在我村中干渠路和杨赤路之间建设新农村农居民住房中心村,并相应配备了医疗卫生室等配套工程。  

犁山村

  犁山村位于孙村镇中部,紧邻镇区、北邻长垅,东邻九连村,南与汪冲村,西与黄浒居委会、大冲相连,犁山村总面积3.96平方公里,辖9个自然村,12个村民组,总人口1768人,农户506户,村委会4人,后备干部2名,外聘会计一名,2009年调来一名大学生村官任书记助理。党员61人,村民代表36人,农田1181亩,水面350亩,现有劳动力1320人,劳动就业率接近100%。犁山村是个半山半圩的村,主要树种为杉木、樟木、松树、毛竹等,犁山圩千亩农田是我村主要产粮区,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为主。山场主要以柴林为主,基本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工业经济以服装铸造为主,全村有各类法人企业13家,其中有6户为规模企业,分别为:铸造行业3户,服装企业3户,其余7户。村委会年经济收入2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500元,劳力在村镇企业上班占85%,从事农业生产、商贸及服务人员占10%。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村内道路、供水、供电、垃圾处理、农田水利建设、学校及卫生等设施齐全。村庄水泥路已基本全部实现硬化;80%的农户的进行了改水改厕。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尊重广大村民意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注重与村庄建设、产业建设、设施配套、村民素质提高相结合,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我犁山村村两委干部锐意进取,为民办实事,使村风村貌全面改观,现代文明深入人心,民主管理充满活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金岭村

  孙村镇金岭村位于孙村镇北部,与镇区接壤,总面积6.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91亩,山场9500亩,水面130亩 。全村辖12个自然村,25个村民组,共655户农户,2010年末总人口2526人。村境内有繁昌县十景之一——“红花晚照”和风景秀丽的乐冲水库,有国防驻军部队,拥军拥属工作一直列入村重点工作,村东部与镇工业园毗邻,西部与欧亚大陆古人类摇篮——人字洞为邻,镇政府在境内征用五百余亩土地进行工业园区建设,村内军民路、红花路等道路纵横,交通便利,现有法人企业二十八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    村两委干部6名,村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83名 。   

龙华村

  龙华村位于芜铜公路旁,位于孙村镇中心地带,孙村轻纺服装工业园座落在我村东部。2004年6月由龙华村、三梁村合并而成。总面积6.4平方公里,水田853亩,旱地250亩。辖23个村民组,总人口3047人,0党员95人,分设2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人均纯收入8000余元,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    自06年开始村村通公路修建,在三梁、楼村、代冲等村民组铺设了三条水泥路,共计3公里。新建了三梁村居住小区和三峡移民区。村民种植了约300亩中药材吴茱萸和200亩野生葛,有葛粉生产加工基地。村部座落于321省道路旁,有村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楼。    作为繁昌县孙村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在地,龙华村具有独特的经济发展优势。近年来,龙华村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发展区域优势,加快结构调整,商贸、工业、农业全面均衡发展,是综合治理先进村。    在这片沃土上,有繁昌十景之一的“龙华丹桂”。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养育了宋代驸马宋世安。我村近期目标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充分发挥现有优势,既利用好外地的,又做好自身的,做出龙华特色,争当孙村镇村级组织排头兵,建设文明、富强、和谐的“新龙华”。  

梅冲村

  梅冲村位于孙村镇南部,面积8.5平方公里,环境优美,人杰地灵。全村有14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总人口3088人,耕地面积1400余亩,山林面积9000余亩,水面260余亩。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5个党小组,党员67人。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村两委一班人认真研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改变思想观 念,改进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方法,积极围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富民强村的目标,维护稳定以增强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二、三产业为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有8家企业入驻我村,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和壮大村级经济,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作性收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8000余元。    坚持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文化共享工程,组织文化、科技培训,推广文化资源共享。全村改水改厕用户达95%以上,同时利用荒山坡地规划和实施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居住环境,以经济、文化、社会、科技、卫生、社区服务、老年娱乐园等为一体的总体方案、规划以及建设方案,现已安置农户100多家,村村通公路铺设长度大6.2公里,完成了自然村之间水泥路面连接,全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先后被获得“安徽省卫生村”“全县关心下一代先进村”、“优秀村班子”“五个好村党组织”、“芜湖市生态村”、“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新农村建设一等奖等荣誉。   

枫墩村

  枫墩村以古枫树而得名,位于繁昌县西郊,与繁阳镇接壤,孙村镇东郊,处东西分水的丘陵地带。自古人杰地灵。现村总面积为10854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209亩,山林面积为2459亩,茶枣林面积为440亩,辖13个自然村,村民共有2278人,境内有宁铜铁路,芜铜公路东西贯穿。宁安城际铁路贯穿我村,宁安高铁繁昌西站,座落我村,交通十分便利。本村有法人企业10家,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规模以上企业6家,皖江中学座落在我村境内。村党支部共有67名正式党员、预备党员3名、下设5个党小组。本村自治组织健全。村党支部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人民致富奔小康。努力实现“中国梦”。   

水口村

  水口村位于孙村镇东南部,总面积5.9平方公里,多山地邱陵,本辖区总人口2070人、620户、14个村民组,其中党员61人,有耕地1380亩,旱地216亩,水面400余亩,山林近3000亩,辖区内有矿山一家,有两个小型铸造厂,一个服装企业。  

汪洋村

  汪洋村地处孙村镇西北部,东至顺风、万里村交界、西与铜陵一河之隔、南与万里、感定村交界、北与荻港镇连接,总面积7.01平方公里,总人口2823人,辖25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770亩左右,山林场面积3173亩,水面1110亩,属于半山半圩丘陵地区,资源丰富,已办有粮油加工厂,石灰石厂,金铁矿磁选厂等十几家大小企业,和荻港镇交界处已在建造大型的新型建材工业园。全村电信电网已开通、自来水已安装,新荻黄路从我村乌塘、黄冲村民组穿插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开放的汪洋人民欢迎八方朋友到我村来参观、指导。  

曹庙村

  曹庙村位于新兴镇的中部,涡永公路纵穿其中,交通十分发达。我村现有总人口3479人;设一个党总支部,辖两个支部,共有党员 42名。村两委班子务实团结,积极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我村耕地面积4155亩;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农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农业生产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我村我村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人民勤纯朴。经济林的种植是我村的特色。  

长寺村

长寺钳口水库  孙村镇长寺村位于孙村镇的西北部,距镇中心4公里,以长岭、寺冲两条冲而得名。全村总面积6.4平方公里,以林地为主,拥有林地9547亩,耕地面积196亩,水面220亩,辖11个村民组,人口2107人。境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环境优美,拥有繁昌县最大的水库——钳口水库。   

义兴村

  孙村镇义兴村由原团山村、义兴村合并而成。11个自然村,下辖40个村民小组,821户,2850人, 面积7.7平方公里,水田3283亩,水面4000余亩,山场950亩。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7个党小组,全村党员总数109人,其中预备党员4名,现有村“两委”干部7人。境内有私营企业14家,2007年成立全省首家私营企业联合工会。    义兴村系典型的农业圩区村。自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基层党组织为重点,以农村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全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义兴村党总支始终把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当作第一要务,在深化“双培双带”先锋工程载体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发挥本村拥有优质无污染水面、土地集中平整等优势,先后成立了水产养殖合作社、肉鸭养殖合作社、土地流转合作社等,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服务。2007年义兴村注册了水产品商标,2008年义兴村水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义兴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农民大力发展 “一村一品”和特色农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进一步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党组织先后被评为繁昌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党组织、优秀村班子等荣誉称号。  

九连村

  孙村镇九连村地处沿江江南,位于繁昌县孙村镇中部,沪铜铁路、芜铜公路穿境而过,当年解放军某部九连驻扎在这里,部队走后,乡亲们就把村子改名“九连村”。九连村总面积5.37平方公里,人口3176人,85%以上的现有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就业,另有外来务工人员2000多人,经济社会发展良好。    村党总下设引领发展、宣传教育、为民服务和维护稳定4个特色党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21人、支委委员5人。社会群团组织设有共青团、妇代会、计生协会等。组织机构健全,较好地发挥了各项职能。    村内经济以工业为主,建有一处初具规模的工业区,占地1.5平方公里,落户含服装、铸造、建材、化工等工业企业43家。2009年全村工业总产值达3.5个亿,上缴利税逾3000万元。村内道路、供水、供电、有线电视、及通讯等设施齐全。村庄水泥路8条逾10公里,自来水和有线电视覆盖率均达90%以上,基本实现了三通(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有线电视)。村内有11万变电所一座,小学、幼儿园和敬老院各一所。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8500元,高于全县、全镇平均水平。    九连村是安徽省百强村之一。2006年被推荐参加全国十佳“魅力乡村”评选,并在中央电视台上展播。近两三年来,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民主法制教育先进村,芜湖市“生态村”、文明村、卫生村、水利兴修先进村、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以及繁昌县民主管理先进村、巾帼示范村、计划生育先进村十多项县级荣誉,村党组织先后被评为繁昌县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村党组织、优秀村班子等荣誉。  

感定村

  感定村地处皖南的繁昌县孙村镇西部边缘,与铜陵县钟鸣镇、永丰乡隔黄浒河而相望,东与义兴村接壤,北与万里村、汪洋村一衣带水。东离312省道黄浒老镇7公里左右,北距长江黄金水道荻港码头不足10公里,与正在建设中的合福、宁安高铁中转站毗邻,地理优势明显,水路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全村面积3.25平方公里,东西相距2公里,南北相距1.6公里,经过土地整治后,现有良田3000余亩,水面500余亩。现有18个村民组,农户467户,人口1528人,人均收入8000余元以上。全村共有一个党总支,两个党支部,现有党员62名,其中女党员8名。外出流动党员四名。    一、 明显的地理区域优势    感定村是典型的江南圩区鱼米之乡,境内水系纵横交错、良田成片,改造过后地块平整,主干道、生产路四通八达,极便于机械化作业,规模生产耕种。经过清淤工程改造后确保旱涝保收。且水质、土壤从未受到任何污染,自然生态状况良好,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适合绝大多数农作物生长,可利用的潜力巨大,是生产、养殖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风水宝地。    二、 初具规模的特色产业与规模经营    含苞待放的感定,地域优势明显已逐渐被外人所知晓,独特的资源开始被外界开发与利用,并已经形成了初具雏形的特色产业与规模经营。村内上下坝水面被逐步开发,特种养殖渐成规模,且颇具影响。现已形成300余亩的特种水产品养殖供应基地,成功养殖了螃蟹、鲫鱼、美蛙、青虾等多个特种水产品;通过土地整治和土地流转,现有交通四通八达、适合机械化作业的良田3000余亩,适合优质有机绿色农产品的综合生产。    农业是国家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业,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的不断加大,我们的农业村感定一定会越来越美好,老百姓的日子也会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的。勤劳而又朴实的感定人,热忱的欢迎有识之士来感定兴业。   

万里村

  孙村镇万里村位于孙村镇的西部,东与大冲村毗邻,南与义兴村、感定村隔河相望,西与汪洋村相连,北与顺风村接壤。    孙村镇万里村于2004年由原万里、前村两村合并而成,辖5大片6个自然村共25个村民组,全村共640户,人口2180人,总面积4.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515.71亩,旱地246亩,山场369亩,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党员70余名,村“两委”现有在职干部6名。    多年来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内“村村通”水泥道路和沙石道路纵横交错畅通,全村户户饮用安全自来水,村民用电正常、畅通、安全;境内有一座二百余年的古建筑“章家祠堂”,始建于明末,清中期进行过大修,该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约446平方米,部分建筑饰有缕雕精美图案,整个建筑保存较完整,为了开发和保护文物,二零零九年上级部门又进行了整修,现已修缮一新,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章家祠堂”通往外界的水泥道路已经贯通;村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增长,计划生育工作飞速前进,招商引资工作在紧锣密鼓加强,村内企业有:万佳服饰,万里选矿厂,丰来矿业,章宏野葛等;全村村民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素质正在大大提高,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中分村

  中分村位于繁昌县城以南,孙村镇东大门,旧时俗称“小南乡”,是通往国家4A级风景区——“马仁奇峰”的必经之地。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纪念馆坐落于我村,与城南柯冲古瓷窑遗址、欧亚人类发源地—孙村“人字洞”、狮子山脚下的宝莲寺,构成一幅环形的旅游路线,是繁昌旅游业的又一亮点。    中分村是一个集旅游、度假、观光、民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型村庄。古老的村落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早在清朝同治十一年间,曾以“独脚莲花台”著称,驰名于大江南北,东起宁沪、西至汉口、北到巢合、南达宣徽,前来观光的游客不下二十万人次。就是这种特有的灵气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分徐氏家族。皖南地区少有的“父子墓”、“婆媳墓”、“兄弟墓”以及“中分徐氏祭祖习俗”均被安徽省人民政府2008年批准为省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村民自发筹资恢复重建的“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旧址”也已被批准为“繁昌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芜湖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分村,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现在已经被批准为“安徽省红色旅游景区”以及繁昌县美好乡村建设重点村。我村以“大力发展红色文化,积极传承革命精神”为主,坚持以科学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审时度势,为打造出别具一格的红色中分而共同努力。    地 址:繁昌县孙村镇中分村       电 话:7217929       手 机:13705538031  

张塘村

  繁昌县孙村镇张塘村是由原张塘和高桥两村合并的大村,位于繁、南、铜三县交界处,区域面积7.04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总人口3343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现有党员74人,其中35岁以下14人,35—60岁36人,60岁以上24人;高中及以上文化10人,初中42人,小学及以下22人;女党员8人。村委会5人,村民代表36人,村民组长18人。    张塘村毗连革命老区,丘陵多,田地少。境内有县在册小二乙型水库2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村内山场全部划分到户。交通相对便捷,县城5路公交车直达。淮九公路、杨赤公路穿境而过。   改革开放以来,张塘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华伦麻业、运丰纺织、膨润土加工和水泥制品加工厂等企业。截至目前,村内共有企业6家,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万元,村集体收入2.8万元。    张塘村两委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线,积极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健康发展。2004年以来,我村争取上级支持,新建7.5公里砂石路,清淤加固水库泄洪道和塘埂4500米,新建“村村通”水泥路9.5公里;今年,改建了近10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新建了农家书屋,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重建水毁多年的长虹桥,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得问题。并存后,村务管理、计划生育、综治维稳等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们诚邀社会各界朋友前来观光考察,竭诚为大家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并与大家共同创建“和谐张塘”,共同携手奋进,共谋投资兴业大计,共绘美好事业蓝图。  

八分村

  八分村位于铜、南、繁三县交界处,在孙村镇的东南方,闻明遐迩的国家4A级马仁奇峰自然生态旅游区坐落境内,总面积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60亩,山场面积8700亩,辖15个村民组,786户,总人口2527人,劳力1820人,正式党员55名,团员66名。省道淮九路贯穿其境,另有马仁公路及村村通工程,交通状况良好。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日趋提高,2012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0000元以上,2012年根据政策号召,我村带领广大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并引进安徽省杰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来种植美国红提、和无籽西瓜及无公害蔬菜。    马仁森林公园是皖江地区新开发的风景旅游点之一,具有熔岩类地形地貌以及独特的森林植被资源为特征,拥有由奇石、奇洞、古树、名木等多种景观构成的自然主观和以历史文化、佛文化为内涵的寺庙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园内游览内容丰富,资源品味较高,尚有幽、秀、险、奇四大特色。    目前村两委在编干部五名,2012年4月招聘计生专干一名,村另外聘请三名道路保洁员。护林员、值班及卫生管理员各一名。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要求,本着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宗旨,逐步进行集中村落规划。同时我们注重搞好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2006年10月份我们就把自来水管道铺设到两个规划点,于2006年12月我们又在大鹰地规划点融资25万元新架设了一台变压器,做好了电通的前期准备工作;在2008年7月份投资5万元以上建好小区的下水道、公共厕所等相关的服务设施,搞好小区内的垃圾污水处理等事项;2009年、2010年投资10万元完成八分小区、沙塘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2009年被确定省级生态村,2010年又被评为市级卫生村,2011年被评为芜湖市首届魅力乡村,繁昌县优秀村班子,2012年融资100多万元对当家塘沟渠进行清淤,又铺设了一条1千多米长、宽4米的水泥路。    发展主导产业,培育新型产业。(1)做大做强品牌产业。认真搞好马仁奇峰的开发,打旅游兴村这个品牌。(2)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做好农民工生产技能的培训和管理,有组织地输出剩余劳动力;对在外地输出的农民工要纳入管理和培训,利用“亲代亲”、“朋傍友”的方式,加大输出力度。(3)发展养殖业,利用现有山地条件,采取“集中管理,分户养殖”的模式发展养殖,建立“养殖小区”,供农民养猪、养鸡。(4)发展“农家乐”旅游,借助马仁奇峰等旅游资源的优势,依托新农村住宅建设,发展“农家乐”“农家游”产业。    总体上,八分村是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形势良好的生态旅游村。   

汪冲村

  汪冲村地处镇政府南面,东与梅冲村接壤,南与代亭及铜陵县钟鸣镇新连村以河为流为界,西与黄浒街道以河流为界北与梅冲村,犁山村相邻。全村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75亩林地2633亩,水面700于亩,村内辖16个村民组,总人口1613人。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万元,村集体收入来源:一是房屋租凭收入,二是林地发包收入,三是水面发包及其它收入,    全村共有党员69人,设两个党支部,一个党总支部,二个党小组,村“两委”干部成员总数6人,其中选派干部一名,村“两委”成员中支委4人。村委3人,交叉任职的一人。    村内有中小型私营企业5家,村内有弗石矿,膨润土资源,但近年来国土资源整合被关停开,根据政府导向,新发展的企业必须进工业园区的政策,村内工业已停止发展。农业目前以水稻生产为主,夏收作物以小麦,油菜生产为主,近几年来我村土地已有八成集中到种田能手中耕种,大部分村民已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去务工经商等,务工收入已成村民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  

代亭村

  代亭村位于孙村镇东南部,东与赤沙村接壤,北与张塘村、汪冲村一河之隔,西与铜陵交界。总面积约10.94平方公里,半山半圩区,水田约2237亩,山林9000亩,水面约1500亩。辖16个村民组,共1108户,总人口3275人。    沿江高速公路穿插而过,境内含有丰富的膨润土矿资源,均已得到充分的开采利用。群众以石雕、猪鬃、塑料、肠衣等产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村民勤劳、热情、团结。“村村通”工程在我村共修筑了代亭路、宝莲路、周村路三条主要干道的水泥路面,总长约7.8公里。2007年,总投资约70余万元红星圩大站在我村红星圩区新建,现已正式使用。以上各大项工程的建设完工,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生产,充分改善了交通环境及圩区旱、汛期的安全保障条件。全村各大防汛、抗旱泵站均在陆续改造,全面提高我村防汛、抗旱的保障能力,为群众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做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大冲村

  孙村镇大冲村位于黄浒片的西北边境,地形属小丘陵山区,全村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1873亩,旱地面积86亩,水面面积124亩,山场面积2200亩,辖20个自然村,610个农户,农业人口1971人。现新老黄荻公路穿村而过。村内主干线道路四通八达,水泥路面6.5公里。全村个私企业及承包企业6家,农民人均11000元。近几年来,全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先后多次受到上级党委的表彰。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获得五星级村党组织称号,2009年起连续四年获得“优秀村班子”称号。  


梅冲村特产大全




梅冲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