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溪村概况
合溪村位于涛城镇南面,东、西两边紧靠老郎川河,距涛城集镇约五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010亩,水面700余亩,山场面积1800亩,总人口2121人,576户。全村拥有各种个体车辆80余部。
2008年7月,通过争取“村村通”项目资金共计投入资金134.5万元,对连接祥花线的村主干道及到村民组的道路进行修建,共计完成5.8公里,使群众的出行更加方便。
近年来,该村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交通运输业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的产业格局。2011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4000余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1821103 | 242000 | -- | 查看 合溪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庆丰村 |
庆丰村位于涛城镇东北部,东部与广德下寺交界,北边与凌笪钱桥接壤,西边和白茅岭涛城分场连接,总面积8.2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人口2785人,耕地3433亩。 庆丰村西边紧靠祥花线,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两条村村通道路沿祥花线向东部延伸。一条村级沙石主干道和祥花线平行,形成了两纵两横的交通网络。 庆丰村物产丰富,盛产优质粮、油、棉、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全村有优质茶园总面积近4000亩(其中村集体茶园700余亩),有茶叶加工专业合作社两家,个体茶叶加工企业20余家,租制茶叶加工企业1家,生产茶叶远销到常州、南京等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茶叶加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
梅村村 |
梅村村概况 梅村村位于郎溪县东部,郎川河穿境而过,距县城4公里,总面积12平方公里, 18个村民组,910户,3552人。村有耕地面积5271亩,其中水田4313亩,旱地958亩;可养水面1500余亩,山林面积200多亩;全村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经商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达8200余元。 |
合溪村 |
合溪村概况 合溪村位于涛城镇南面,东、西两边紧靠老郎川河,距涛城集镇约五公里。全村耕地面积3010亩,水面700余亩,山场面积1800亩,总人口2121人,576户。全村拥有各种个体车辆80余部。 2008年7月,通过争取“村村通”项目资金共计投入资金134.5万元,对连接祥花线的村主干道及到村民组的道路进行修建,共计完成5.8公里,使群众的出行更加方便。 近年来,该村加大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交通运输业为主,以养殖业为辅的产业格局。2011年,全村实现人均纯收入4000余元。 |
长乐村 |
长乐村概况 : 长乐村位于涛城镇东南部与上海市白茅岭农场接壤,距涛城集镇4公里,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属半丘陵半圩区域。辖13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3058人,848户。拥有耕地4444亩,山场面积3800亩,可养水面1500余亩,托管白茅岭社区农田900余亩。祥花公路由西向东穿境而过,交通便利,百姓安居乐业,群众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 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中心村建设初具规模,徐大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正在建设进程中,投资超千万元的大型外资企业“天成包装”有限公司、“鑫宏固废再生”有限公司和投资300万元以上企业共5家相继落户我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解决了我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金山公益性公墓”在上级民政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已付诸实施建设,首期工程总投资近40万元已完成。二期工程正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公墓建设已初具规模,为巩固殡葬改革和节约耕地提供了保障,已发挥了明显的效益。 |
黄墅村 |
黄墅村位于涛城镇南部,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辖区11个自然村,17个村民组,720户,辖区总人口2540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400人;耕地3807亩,其中水田3586亩,旱地221亩,山林地面积2254亩,可养水面1500亩。 黄墅村紧靠涛城集贸市场,祥花线穿境而过,涛凤路、集前路、黄合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以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经商为主,人均纯收入6000元。 黄墅村党总支下设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6个党小组、6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9名,预备党员2名;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40人,60岁以上党员16名。目前,落户我村的企业有百信米厂、金穗米厂、衣元服装加工厂、2个和威养鸡场、林场、茶场(已租赁)等,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
凤河村 |
凤河村概况 凤河村位于涛城镇东部两公里处,东与广德县邱村镇相邻,南与上海市白茅岭社区接壤,西北与黄墅村、庆丰村相连,总面积12.8公里。辖13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总人口3230人,山场面积4600亩,水面800亩,耕地面积4669亩。2007年工农业总产值3100万元,人均收入3185元。 凤河村经营主导产业有早熟西瓜、白茶、绿茶、白鱼、甲鱼、朗德鹅、獭兔、草肉蛋鸡养殖等。目前招商引资企业郎溪中平服饰有限公司、江苏金友联实业有限公司、安徽思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落户在我村境内,安置就业人员400余人,有效地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
红星村 |
红星村概况 红星村位于涛城镇东南端与广德县誓节镇和上海市白茅岭社区接壤。郎川河从境内流过,是典型圩区地貌,是全县十二个万亩大圩之一。总面积10.34平方千米,有水田4122亩,山场约3400亩,水面800余亩。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约二十万元。 红星是革命先区之一,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现有常住人口3359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近年来,涌现出一些成功创业人士。 目前,红星村社会稳定,生机盎然,基础设施建设已迈上新台阶,集体经济发展快速。已成功引进工业企业8家,其中年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6家,红星村工业小区已现雏型。新型农业、养殖业蓬勃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积极推动。红星人正团结一致,为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美好的新家园而努力奋斗! |
管村村 |
管村村概况 管村村位于涛城镇最南端,东、南与广德誓节镇及上海市白茅岭农场相毗邻,西面与本县南丰镇接壤。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区11个自然村,18个村民组,人口3086人,耕地面积4036亩,可养水面900余亩,山场1649亩。 管村村于2007年10月已较好地完成了“村村通”工程,通往各自然村的道路已铺盖砂石。目前,管红路与白茅岭连接,交通十分便捷。 管村村物产丰富,除盛产优质粮、油、玉米等农产品外,每年产菜鸭10万余只,各类水产2万余斤。并且正逐步走向规模化种植和养殖。目前,管村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向大踏步前进。 |
涛城村 |
涛城村位于涛城镇中心,镇政府和集镇所在地。全村辖9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共805户,2595人,辖区面积为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0亩,可养水面约650亩,人均耕地1.07亩,主导产业种植业有:优质水稻、双低油菜、优质小麦以及早熟西瓜、优质白茶;养殖业有:草蛋鸡、朗德鹅、大白鸭、白鱼等。种养业年销售收入1200多万元。 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截至目前,全村9个自然村已经全部实现了通路、通水、通电。群众主要经济收入为农业生产及外出务工、经商,人均收入65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是利用区位优势配合集镇建设,做好土地文章,参与集镇开发建设,增加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涛城村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0人,其中女性党员5人。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共同努力之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效果显著。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环境和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