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上村基本情况
行政区划
永上村位于双港镇西首,东与双港工业园相连,南临干沙河,西与新渡镇相接,北与新渡镇的金圩村相邻。全村现有耕地2648.02亩,辖27个村民组,739户,总人口2847人,人均耕地面积为0.93亩,共有劳动力人口1736人,占61%。于2009年6月隶属于桐城双新经济开发区。
地理位置
永上村地理位置独特。村辖范围内,一半为丘陵地貌,可成为发展工业园地的理想位置;一半是平坦的农田,为合永长圩的最上端,土地肥沃,是发展农业和种植业的最佳土壤;还有几百亩水面的槎皮湖和水库可发展养殖业。
永上村的交通四通八达。沪蓉高速南北向越村而过,杨新公路东西向贯穿全村。沿杨新公路20分钟车程可达安庆机场,上高速1小时可抵合肥。杨新公路上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长途客车可供人们每天出行。村内沿杨新公路向各村民组都排生出乡村公路,汽车可直通各村民组乃至各户。
经济状况
2010年农业总产值875.8万元,工业总产值1250万元,其它劳务收入750万元,人均纯收入4967元。80%的农户建有楼房,人均居住面积约40平方米。2010年止,村里居民户户通电话,家家有电视,40%的家庭装上了宽带。20%的家庭购买有各样的私家车,大型收割机、拖拉机、抽水机等农机具有56台套。村集体有年产一千余万红砖的24门轮窑厂,有年产约400万块免烧砖的建材厂,还有面积近300亩水面的养殖场,和几百亩的集体山林等。这些都是村集体经济的支柱和集体公益事业的主要经济来源。
党建情况
村里有一支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思想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村里有党总支和村委会。党总支有72个党员,4个预备党员。下设有两个支部,七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都由思想坚定、责任心强的党员同志任党小组长。村委会设有村民代表50余名、党员议事理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和计划生育理事会等一些组织,有效的保证了人民民主管理和当家作主的权利。
近年永上
几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抓住机遇,果断决策,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村建有办公大楼,有成套的电脑办公系统。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契机,争取市小康办的政策支持,规划建成了村康居工程小区,有近百户农民进住康居小区。抓住“村村通”工程,积极筹措资金,修筑了约2公里的乡村水泥路。争取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将农网线路进行全面技术改造,保证了我村工、农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质量和安全。村两委和学校经多方努力,赢得了中石化投资学校的项目,建成了现代化的教学楼,为培养教育下一代,为孩子们有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卫生部门合作,在村里建立了合作医疗机制,办起了村级卫生室,使农民大病看得起,小病不出村。
近年来,村级经济稳定发展,社会治安情况良好,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和重大民事纠纷。农民家庭和睦,生活富裕。计划生育工作开展顺利,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先后被评为“目标管理”二等奖、三等奖,“先进基层党组织”“合作医疗先进单位”、“水利兴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日永上
目前永上村正逐步进入开发建设工作,已征收12个村民组的部分土地和2个村民组的全部土地,涉户387户,共征收面积达800亩左右。我村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开发工作中,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小康生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81104 | 246000 | -- | 查看 永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三友村 |
三友村位于双港镇最上游,西邻206国道,北邻省道杨新路,南邻柏年大河,沪溶高速穿村而过,村级公路形成组组相通,交通十分便利,区域优势明显。我村现有水泥路面3公里,正在建水泥路面5公里,三友属平原地区,区域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00亩,荒地300亩,林地250亩,人均耕地面积1亩左右,有20个村民组,680户,2540人。劳动力人数1560人。外出务工人数514人。长年在外务工人数480人,本地务工人数300余人,年务工收入1400余万元,农业总值25万元左右。年人均收入5700元左右。我村主导产业有水稻、油菜等作物,油菜被列为市级油菜示范片。 三友村是2008年被确定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9年被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二年来,我们坚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切实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因地制宜,全面规化,逐步推进,以一年抓示范,三年成规模,五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以发展村级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着眼点,全面落实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2008年在对我村庙湾、方身、台基三个村民组作为首批示范点整治,位置在柏年河大堤上,全长1200米,水泥路面已建成,门前柴垛、垃圾和杂树清理干净,绿化树已栽成活,“昔日脏乱差,今日农家香”成为我村新农村建设的一景。今年继续抓村容整洁,营造新环境,把整治村容村貌,营造整洁的人居环境,现已动工将村部周边的老房全部拆除,新建村农家书屋,农民健身和休闲娱乐场所,使村部周边环境靓起来。还有把中心村庄建设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为改进农民居住环境,2007年开始在村部边实施中心村庄规划,周边的老屋组、新屋组要求建房户入驻规划区,现已入居和在建户已有二十余户,已初具规模。 现代化建设善日益推进,电视、电话入户率达90%以上,宽带安装日渐增多,私家车逐年上升,大型农机使用率几乎是100%,部分农户使用了自来水、太阳能,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上升,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已经实现。 三友村现有党员64名,发展对象2名。每年召开支部会不少于4次,每年对党员进行组织集中学习、冬训等多种开工,使党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本领,实行双向承诺制、考核制。对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实行双培双带示范工程。有党员活动中心户4户。成立党员代表理事会,对流动党员实行定员联系管理,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先锋在线网长年开放,使每个党员和群众享受远程教育和科学知识,使人们的眼界开阔,知识提高。 |
永上村 |
永上村基本情况 行政区划 永上村位于双港镇西首,东与双港工业园相连,南临干沙河,西与新渡镇相接,北与新渡镇的金圩村相邻。全村现有耕地2648.02亩,辖27个村民组,739户,总人口2847人,人均耕地面积为0.93亩,共有劳动力人口1736人,占61%。于2009年6月隶属于桐城双新经济开发区。 地理位置 永上村地理位置独特。村辖范围内,一半为丘陵地貌,可成为发展工业园地的理想位置;一半是平坦的农田,为合永长圩的最上端,土地肥沃,是发展农业和种植业的最佳土壤;还有几百亩水面的槎皮湖和水库可发展养殖业。 永上村的交通四通八达。沪蓉高速南北向越村而过,杨新公路东西向贯穿全村。沿杨新公路20分钟车程可达安庆机场,上高速1小时可抵合肥。杨新公路上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长途客车可供人们每天出行。村内沿杨新公路向各村民组都排生出乡村公路,汽车可直通各村民组乃至各户。 经济状况 2010年农业总产值875.8万元,工业总产值1250万元,其它劳务收入750万元,人均纯收入4967元。80%的农户建有楼房,人均居住面积约40平方米。2010年止,村里居民户户通电话,家家有电视,40%的家庭装上了宽带。20%的家庭购买有各样的私家车,大型收割机、拖拉机、抽水机等农机具有56台套。村集体有年产一千余万红砖的24门轮窑厂,有年产约400万块免烧砖的建材厂,还有面积近300亩水面的养殖场,和几百亩的集体山林等。这些都是村集体经济的支柱和集体公益事业的主要经济来源。 党建情况 村里有一支坚强的领导班子和思想素质过硬的党员干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村里有党总支和村委会。党总支有72个党员,4个预备党员。下设有两个支部,七个党小组,每个党小组都由思想坚定、责任心强的党员同志任党小组长。村委会设有村民代表50余名、党员议事理事会、民事调解委员会和计划生育理事会等一些组织,有效的保证了人民民主管理和当家作主的权利。 近年永上 几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村两委抓住机遇,果断决策,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村建有办公大楼,有成套的电脑办公系统。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契机,争取市小康办的政策支持,规划建成了村康居工程小区,有近百户农民进住康居小区。抓住“村村通”工程,积极筹措资金,修筑了约2公里的乡村水泥路。争取供电部门的大力支持,将农网线路进行全面技术改造,保证了我村工、农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质量和安全。村两委和学校经多方努力,赢得了中石化投资学校的项目,建成了现代化的教学楼,为培养教育下一代,为孩子们有个优良的学习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与卫生部门合作,在村里建立了合作医疗机制,办起了村级卫生室,使农民大病看得起,小病不出村。 近年来,村级经济稳定发展,社会治安情况良好,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和重大民事纠纷。农民家庭和睦,生活富裕。计划生育工作开展顺利,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先后被评为“目标管理”二等奖、三等奖,“先进基层党组织”“合作医疗先进单位”、“水利兴修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今日永上 目前永上村正逐步进入开发建设工作,已征收12个村民组的部分土地和2个村民组的全部土地,涉户387户,共征收面积达800亩左右。我村将全身心的投入到开发工作中,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小康生活。 |
伊洛村 |
伊洛村位于大沙河(柏年河)北岸,206国道以东,北部与新安中学、罗谭居委会、金圩村相邻,东部与永上村相邻,合安高速在本村东部穿境而过。伊洛村行政区隶属于桐城双新开发区管委会。村境内有主干水泥砂石道路三条,长度约12公里。现有31个村民组,户数为1051户,人口3657人,劳动力人口2194人,水田面积2467.5亩,山地758亩,林地675亩,人均耕地面积0.882亩(含山地),人均林地0.207亩。 我村经济状况如下:农业总值591.55万元,人均收入5125元;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年25.8万元。我村主导产业为水稻种植业,私有企业52家。 伊洛村是桐城双新开发区设立的起步区,现有房屋拆迁统一安置,按城市化管理。我村现有有线电视用户152户,固定电话750部,移动电话1850部,货车20不,小汽车75部,摩托车556部,运用自来水135户。 伊洛村现有党总支一个、党支部3个、党小组8个,正式党员91人,预备党员2人。我村在党建工作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继续开展“创先争优”、“双向承诺”活动,提高党员素质,在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作用。但由于开发进度迅速,征地拆迁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我村的党建工作有所滞后,组织全村党员开会、学习时间较少。不过党建工作在今后的村委会工作中一定会加以重视,要将我村的党员队伍不断地扩充并且完善,以促使更多的党员积极配合我村的开发,参与到开发区的建设中来,以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村现在的现状是一心一意搞开发,一手抓征地拆迁,一手抓民生,两手都要硬,争取让我村百姓在这次开发中都富裕起来。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