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安庆市 >> 桐城市 >> 金神镇 >> 玉嘴村

玉嘴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玉嘴村谷歌卫星地图)


玉嘴村简介

  玉嘴村位于金神镇东南部,距镇区3.5公里,东邻嬉子湖镇蟠龙村,南邻嬉子湖水域末梢,西北分别是金神镇孙桥村和杨塘村。村域面积9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组(自然村庄56个)、738户、总人口2838人。玉嘴村除种植业外,生猪、家禽和水产养殖已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现有规模以上的养猪大户三户,年出栏生猪3000多头,家禽出圈近万余只,水产品产值达600万元。目前结合多元产业成立了三个经济合作组织(桐城市永和种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桐城市永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桐城市仕发大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的成立不仅为我村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而且还带动了我镇甚至本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于2013年度列为桐城市美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881107 246000 -- 查看 玉嘴村谷歌卫星地图

玉嘴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玉嘴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金鹿村

  金鹿村位于桐城市南郊,属金神镇北段,距市区9公里,距金神镇5公里,距206国道2.6公里,沿村东部的合安高速,沿村西边的龙眠河,自北向南,穿村而过。2008年底新劈一条天林至范岗,宽6米的水泥路面,横穿我村直达206国道,村里的机耕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    金鹿村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又创造熏陶这个地区的灿烂文化。古迹遗址遍及全村,有始于元末明初建筑的鹿儿城遗址,占地6.06平方公里,今四周城垣倾塌,整个轮廓清晰可见,断续连绵达1.5公里。有商周时期栗子山遗址,暴露地面文化层达2.1米,遗址上发现陶片和大量箭片。    金鹿村属半丘陵半河畔地区,水利条件甚好,两沟一河,自北向南穿越全村,直流向嬉子湖,土质肥沃,宜种粮、棉、油、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金鹿村现有总户数1122户,总人口4320人,流动人口760人,耕地面积4361亩,山地210亩,林地421亩,水面900亩。2008年农业总产值950万元,人均收入4600元,集体经济收入9.4万元,主导产业粮、油、棉特色产业,大竹元优质棉花,村目前主要产业,轮窑厂3家,缫丝厂1家,几点模具厂一家,个体漆刷企业58家,有线电视普及率90%,程控电话92%,宽带安装8%,自来水入户30%,农机购买310台。180平方米标准化卫生室已建成投入使用,拥有480平方米教学楼1栋,3.2公里长,6米宽水泥路横穿我村直通206国道,2.2公里长,5米宽沥青路横穿我村直通市区,沙石路面9公里。    村现有党员115人,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村委会成员5人,平均年龄40岁,村民代表50人,党员议事会代表15人,每年发展党员2名。2007年被镇党委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招商引资第三名,武装工作先进单位。2008年被镇党委授予先进党总支称号。近几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加强以村党总支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围绕提高全村村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上下功夫,使全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南浦村

  南浦村居桐城市金神镇西南部,距镇政府约10公里,合界高速公路横穿村而过,与206国道毗邻,水泥路从香铺工业园直达村部,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全村680户,人口2550人,其中流动人口1460人。全村耕地面积4580亩(其中林地310亩,水面1700亩,水田面积2584亩),下辖27个村民组。       南浦村现有党员62名,设一个总支,下设商贸支部(党员28名)和夕阳红支部(党员34名)。党员议事会由11人组成,村民代表50人,村两委成员5人(其中女性1名),平均年龄42岁,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点,制定村务、党务公开制度。       南浦村现有小学1所,义务教育入学率和毕业率均为100%,村民饮用清洁安全卫生自来水150户。购买大型农机2户,私家轿车30辆,电话普及率98%,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 宽带安装率达到40%。       近年来,我们依托本身资源,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由优秀党员周泽同志投资兴建大型养猪场,并带动当地农户走养精品猪之路,并开发姚祠水库,扩大水面养殖。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南浦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能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  

万新村

  万新村位于金神镇西南部,是由原万安村与新胜村于2002年5月整体合并后而新建制的行政村。村部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香杨公路穿境而过,水泥路、沙石路通往各个村民组,交通便利。全村下辖29个村民组,现有居住户692户,现有人口2869人,劳动力1446人,流动人口690人,全村村庄建设用地面积7.64公顷,耕地面积214.5公顷,林地面积74.3公顷,水域面积102公顷。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主要经济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气候适宜种植水稻、麦、棉、油菜、蔬菜、大豆、西瓜等农作物,特色产业以种植西瓜而闻名全市。       村民饮用水2009年8月刚开通,电话普及率达98%,有线电视普及率达80%,宽带普及率达5%,村级卫生室3个,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投资60万元的村级小学教学大楼已于2009年9月开工建设,到时适龄儿童的受教育的环境将大大改善,劳动保障机制正不断完善。全村现有私营企业5个,商业零售10户,养殖场4处,中型客车2辆,农用车5辆,现有变压器6处,中心村的防灾能力通过合理安排、科学布局,近几年来没一起天灾-发生。       万新村党总支下设2个支部,现有党员78名,村两委成员6人,平均年龄40岁,党员议事会代表15人,村民代表50人,村务财务监督组5人,每年发展党员不少于1名,党员中心户4户。       2004年镇政府授予我村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2005年桐城市司法局、民政局、依法治市办公室授予我村桐城市民主法治示范村、镇政府授予我村水利兴修先进村;2006年镇党委授予 我村党总支为先进党总支。       万新村将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以创建文明村为载体,以加强村党总支建设为核心,依托现有条件、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建设发展的规划,积极创造引资引入条件,把万新村建设成为人民生活富裕充足、居住质量改善、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村文明建设发达、村民和谐的新型农村。  

香铺村

  香铺村位于桐城市南部20公里,合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属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全村居住总户数1100户,常住总人口4100人,流动人口1500人。耕地面积256.3公顷,水域面积30.4公顷。2008年人均纯收入5816元。香裕工业园现有大小企业30余家,全村工业税收近800万元。以养殖、花卉苗木、油桃瓜果三大示范基地,形成种养循环经济产业链。5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中心, 党员活动室、电教培训、农家书屋、商务信息、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为一体的农民综合活动场所。中心村庄功能齐全,水、电、有线电视、电信宽带、道路硬化、医院、学校、体育休闲广场、商铺、交通运输等初步达到城乡一体化。  

黄盆村

  黄盆村地处金神镇南部,呈长形,乡村公路7.5公里。全村总人口4850人,1242户,劳动力3150人,流动人口581人。全村耕地面积3471亩,旱地385亩,林地86亩。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余万元,主要收入来源于养殖业。村级有线电视、电话、自来水入户覆盖率99%。全村党员人数116人,设1个总支,3个党支部。  

玉嘴村

  玉嘴村位于金神镇东南部,距镇区3.5公里,东邻嬉子湖镇蟠龙村,南邻嬉子湖水域末梢,西北分别是金神镇孙桥村和杨塘村。村域面积9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组(自然村庄56个)、738户、总人口2838人。玉嘴村除种植业外,生猪、家禽和水产养殖已成为我村的支柱产业,现有规模以上的养猪大户三户,年出栏生猪3000多头,家禽出圈近万余只,水产品产值达600万元。目前结合多元产业成立了三个经济合作组织(桐城市永和种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桐城市永明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桐城市仕发大白鹅养殖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的成立不仅为我村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而且还带动了我镇甚至本市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于2013年度列为桐城市美好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  

孙桥村

许咀村

  许咀村位于桐城市中部,金神镇西南部,东临嬉子湖畔,南部临近双港镇,棋许公路纵贯相通。境内有千亩圩——白马圩,1100余亩精品水产品养殖基地两个,赵冬圩精品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和大咀头水产品养殖公司。       我村现有620户,29个村民组,总人口2708人,0党员78人,耕地面积2000余亩,水面3000余亩。全村以养殖业为主,以养鱼、养猪、养鸭等出名,塑料加工、制刷业也蓬勃发展,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已达80%以上,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数达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电话、有线电视安装率90%以上,砖混楼房达95%以上,村庄规划、土地规划、水利规划和道路规划正在逐步实施。       我村1998年被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康村”称号,村支部1999年被桐城市委授予“五个号先进党支部”,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村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孜孜不倦地努力着。  

草原村

  草原村位于金神镇北端,桐金公路穿村而过,现有村民组33个,52个自然村庄,农户901户,人口3607人,耕地面积3248.4亩,旱地290亩,林地1500亩,村民住房面积约11万平方米,房建以砖混结构为主,楼房拥有率80%,基本普及了有线电视及电话。    草原村党总支下设老年支部和种植业支部,共有党员95人,党组织开展“双向承诺”制度,落实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以及“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建立了党员议事会制度,党务政务每季度定期公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主要来源于企业上缴、门面出租等,工业企业主要是洪桥窑厂。洪桥小学占地面积5亩,6个班级,全校师生共140余人。卫生室一个,医疗点3个,村内设有值班电话、防汛器材和通讯设施,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全村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医疗、卫生、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草原村党总支在金神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草原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杨公村

  杨公村位于金神镇南部,东邻许咀村,西接万新村,南对挂车河,北靠马宕湖,全村44个村民组,总户数1028户,总人口4260人,劳动力人口2207人,其中流动人口1298人,全村耕地462.1公顷,林地28.3公顷,4个圩口,水面98.3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电话普及率98.2%,宽带普及率15.5%。    香杨公路横穿全境,香港大桥连接点纵穿9个村民组,全村共有5公里油路,4公里水泥路,交通便捷,人杰地灵。  

杨塘村

  杨塘村位于金神镇东部,东与嬉子湖镇隔河相望,西与草原村相邻,南与玉咀村相连,北与塘桥村相连,属丘陵地区。全村境内天朱公路和东嬉公路纵横贯穿。    全村现有农业户806户,农业人口2960人,非农业人口120人,劳动力1548人,流动人口920人。总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531亩,林地2000余亩,水面1500余亩。2006年我村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新建中心村庄一个,已入居22户;新建水泥路3条共760米;新建排污沟渠3条,共1200米。村庄整治2个,建设营林基地1个,面积300余亩。二00八年度农业生产总值1243万元,人均为42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9万元。主导产业为水稻、小麦、棉花和油菜,特色产业为水产养殖和生猪养殖。村办企业一个。在现代化建设上,自来水安装120户,有线电视安装790户,电话安装800户,宽带安装42户,车辆38辆,农机具105台套。    全村现有党员97人,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种植业支部、养殖业支部、老年支部),并设立农村党员代表议事会制度,每年发展党员2名。    二00八年度分别荣获金神镇村级目标综合考评先进村第一名,计划生育工作考评先进单位第一名,水利兴修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  

塘桥村

  塘桥村由原塘塥、黄桥两村2002年2月合并而成,位于金神镇东北端,东与孔城镇相邻,北与龙眠办事处接壤。全村人口4000余人,40个自然村民组,917户农户,全村耕地面积3648亩,林地面积1300亩,村民人均收入4192元,全村14条砂石路相互连接贯通各村组,东嬉湖路经过塘桥达7里之多,现有村村通油路全长4.78公里,农民住房楼房拥有率80%,村级卫生医疗室1所,小学一所,商店9家。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电话安装率95%以上,另有农业机械若干。    全村现有党员90人,一个总支,下设种植业、老年两个支部,6个党小组,党建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2009年刚建设落成的新村部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多平米。有配置齐备的办公设施、会议室、电教室(文化共享工程)、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阅览室),组织阵地建设得到有效加强。村庄规划以新村部为中心,东西、南北实施中心村庄建设,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社会和谐。    目前面临的发展问题:    一、经济基础薄弱。村里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村委会的运转基本靠财政转移支付和上级补助,目前村里还负债十几余万元,像村级基础实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中心村庄的建设等都没有可用的财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也缺少启动资金。    二、发展条件有限。塘桥村位置较偏,交通不便,距市区17公里、金神镇8公里,既不在县道上、也不在省道上,更不在国道上,唯一的出村道路东嬉路还坑洼难行。村里资源相对匮乏,耕地面积有3000多亩,但由于是丘陵地貌,并且质量不一,很难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山场面积有1000余亩,但成片的条件较好的700余亩被曼图公司租赁用作原料林基地,剩下的基本比较分散。水面面积有一百多亩,但较大的塘塥水库被私人承包了多年,另外还有部分小水库和当家塘年久失修,开发利用还要重新兴修。    总体上看,塘桥村目前的困难较多。思考村里的发展问题,两委成员感觉到压力很大。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有了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念和勇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紧紧依靠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按照“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促进农村全面进步”的目标要求,团结全村干群,艰苦奋斗,扎实工作,为塘桥村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不辜负各位领导的信任和期望。    下一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争取各级领导支持,尽快解决东嬉路和塘桥小学这两个突出问题,一方面可以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另一方可以增进群众对村两委的信任;塘桥小学迁址新建已于2010年10月全面启动工程建设,目前进度良好,2011年“五一”将如期竣工,9月新学期开学时将投入使用。后期我们将积极寻求各级部门和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支持,完善校园环境等软硬件建设,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现代化的读书环境。二是多渠道筹措资金,引进特色农业项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积极争取安全饮用水、农民体育健身设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民生工程项目,推进中心村庄的规划与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金神村

  金神镇金神村由原钱塘村、神墩居委会和原益星村于2002年三村合并而成,位于金神镇中心。现有村民组30个,街道组6个,1200户,农业人口3325人,非农业人口1117人,流动人口1500人,耕地面积2680亩,林地800亩,水面1000亩,村民住房面积约15万平方米,房建以砖混结构为主,楼房拥有率80%,家家通有线电视及电话。村内有桐金路、金香路、金黄路、西环路及村级水泥路等,道路四通八达。有幼儿园一所、小学两所、高中一所、卫生室四所、政府及镇直单位15个、大小企业50余家、各类商铺300家。       金神村党总支下设工商业支部、老年人支部和种植业支部,共有党员95人,党组织开展“双向承诺”制度,落实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以及“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建立了党员议事会制度、党务、政务、事务每季度定期公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村集体总收入5万元,主要来源于企业上交,门面出租等,商业店面4个,企业主要是农贸市场、种子分公司、铸造厂、煤球厂等。全村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医疗、卫生、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金神村在金神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草原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联圩村

  联圩村位于桐城市东南部,金神镇中西部,境内桐金公路、棋金公路纵贯相通。居民总户数893户,总人口3595人,下辖35个自然村。村庄宅基地总面积14.86公顷,耕地面积171.47公顷,林地面积28.86公顷,水域面积16.7公顷。农民人均纯收入约2900元,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业、渔业、养殖业和外出务工。自来水覆盖率40%,电话普及率90%,燃气普及率62%,宽带普及率10%。       联圩村设有一个党总支,下设合作社支部和种养殖业支部两个支部,四个党小组,83名党员。合作社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体现,生产优质的包心圩香米,带动农户800——900户,极大地提高了农户的收入,合作社支部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充分凸显。  

包圩村

  包圩村位于桐城市金神镇南部,村级中心柏油公路贯穿中部,南边水泥路与棋金公路相连。43个村民组,总户数1050户,总人口4028人,劳动人口2100人,其中流动人口1200人,全村耕在面积314.3公顷,林地面积30.7公顷,水域面积166.68公顷。经济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3450元,集体经济收入9.2万元,主要收入来源小幸福圩渔业养殖,渔场收入上缴。村民引用水源主要是自来水和井水,电话普及率98%,宽带普及率15%,轿车及面的50余辆,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1200余辆。       村部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占地500平方米,其中新办公楼七上七下,建筑面积210 平方米。       全村党员102人,设两个党支部,和六个党小组。总支-1人, 村党总支5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支委2人,村委会5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支书、营长、村妇联各1人,另外还聘用计生专干1人,村民代表58人,还设有党员议事会调解会、治保会、妇代会、计生协等组织。班子成员最大年龄52岁,最小26岁,年富力强,具有大学文化1人,高中、中专3人,初中文化5人。  

莲花村

  莲花村位于金神镇的东南部,全村32个村民组,总户数768户,总人口2978人,其中农业人口2837人。占地面积76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3500亩,林地面积900亩,水面面积约1100亩。现有排涝站3座,抗旱站2座;科技种养基地4个,个体经营户37家。    村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8个党小组,78名党员。近年来,村党总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干群,本着“开拓创新、其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抓经济发展为中心,积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认真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确保“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确保我村各项工作朝着稳步、有序、良好的发展方向。  

琚祠村

  琚祠村位于金神镇西部,与新渡、范岗两镇毗邻,棋杨公路穿境而过。下辖25个村民组,农业户712户,总人口2680人,劳动力人口1438人,流动人口823人,耕地面积3548亩,山地面积300亩,林地面积842亩,人均面积1.25亩,人均收入4250元,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主导产业:农业,企业有香铺建材厂和南浦米厂。有线电视用户570户,电话用户640户,宽带用户30户,农机拥有量235台套,车辆52辆。    村党总支下设商贸、种植业两个支部,共有党员63人。   

天林村

  天林村位于金神镇西边,紧邻龙眠河,距桐城市区10多公里,公路四通八达。桐天公路班车不断循环,村级公路基本完善,交通状况良好,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       坐落在古老的天林庄的企业有年纳税几十万元的天宇公司,另外像天海公司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我村政治、经济、贸易、文化活动中心。全村耕地面积为2550.32亩,水面150亩,林地100亩。全村总户数659户,人口2485人,劳动力1470人,常年外出500人,下辖25个村庄组。       天林村现有党员52名,设一个党总支部,辖种植业支部和老年支部。现有小学一所,村级卫生室已建成,自来水进入了部分农户家,电话普及率达70%,宽带普及率3%,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100%,劳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们依托区位的优势,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招商引资,投资300万元兴办多孔砖厂和利用土地、水面、承包、旧房出租等形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村结合沿路发展状况,以沿路商住为主,开发商业服务业,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经济的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天林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农村。  


玉嘴村特产大全




玉嘴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