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安庆市 >> 潜山市 >> 塔畈乡 >> 冯冲村

冯冲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冯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冯冲村简介

  冯冲村位于塔畈乡西北部,全村共有35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800人。总面积10平方公里,拥有山场面积2万余亩,茶叶面积1200亩。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村组路相互贯通,全村通公路里程近20公里,境内有两座移动通讯基站。
  冯冲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83人,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4人。
  特色产业以茶叶、蚕桑、瓜蒌为主,全村现有茶叶合作社1个,茶叶加工企业4个,个体工商户20余户。拥有村标准化卫生室3间,村医5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824200 246000 -- 查看 冯冲村谷歌卫星地图

冯冲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冯冲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杏花村

  杏花村地处潜山县西北角,大别山南麓,毗邻板仓省级自然保护区,群山环抱,山青水秀。总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100余亩、水田面积300余亩。全村共有18个村民组, 1520人。   2008年,村民集资浇筑了由村到乡的主干道----大塔路,全长3公里,并实现了组组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境内有小学一所,卫生室一个,移动、联通基站各一座。   2006年,利用资源优势,招商引资700多万元,建起了潜山县喜雨电站。   以茶叶、蚕桑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茶园近1000亩,桑园300亩,有机械化鲜茶加工场一个,仅些两样每年增加人均收入1000多元。   境内花岗石资源丰富,有村民合股创办的花岗石加工厂两个,年产值达500万元。全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外出务工人员500余人,创收600余万元。   党支部共有正式党员37名,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7名。   

倪河村

  塔畈乡倪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俗称“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距潜山县城70公里。全村共有27个村民组,516户,农业人口1838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8名。辖区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40亩,林地山场面积12000亩。茶叶是倪河村的主导产业,全村现有大小茶场8家,茶园面积4100亩。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全村拥有小型水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3300千瓦。近年来,党建工作不断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2008年村集体纯收入达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2008年被省农委批准为茶叶“一村一品”示范村。   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依托茶叶发展优势,引导农民发展高标准、高品质生态有机茶园面积达1500亩,茶农收入达2000元以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成立了彭河茶叶专业合作社,壮大了农民经纪人队伍,提高了农民拓展市场的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6年投资10万元,建成马河大桥;2007年投资75万元,修通全长8.5公里余岭公路;2008年投资64万元,完成2.6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开发建成6座水电站,小水电已成为倪河经济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冯冲村

  冯冲村位于塔畈乡西北部,全村共有35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800人。总面积10平方公里,拥有山场面积2万余亩,茶叶面积1200亩。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村组路相互贯通,全村通公路里程近20公里,境内有两座移动通讯基站。   冯冲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83人,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4人。   特色产业以茶叶、蚕桑、瓜蒌为主,全村现有茶叶合作社1个,茶叶加工企业4个,个体工商户20余户。拥有村标准化卫生室3间,村医5人。   

体元村

  体元村共有29个村民组,757户,2988人,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为4864亩(公益林1864亩),退耕还林面积280亩,桑园面积1680亩,茶园面积1000亩,基本农田1032亩,可耕地1600亩。当家塘89口,河堰5个,小水库3个。   2008年集资修通一条长2.6公里的水泥路贯穿全村,已实现村内组组通公路,电话普及率达90%以上,500户农民安装上了有线电视,全面完成农电网发行,户户安全用电。   村部大楼兴建于2006年,建筑面积260平方米。办公室、会议室、计生服务室、党员活动室融为一体;同年兴建200型热风循环灶一座。   支部现有党员51人。现有补工干部4人,两委成员共7人,班子配备健全。   

西河村

  西河村共有19个村民组,388户,1453人,支部现有党员47名。。全村总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600亩,水田面积300亩。有集体林场3个,拥有一座320KW电站   西河村是塔畈乡茶叶专业村,茶叶是该村的主导产业,拥有茶园面积2500亩,茶场7家,年产值3000万元。同时发展桑园面积1000亩,板栗面积200亩。茶叶、蚕桑、板栗每年为农民增加人均收入1000元以上。   

双畈村

  双畈村位于潜山县西北部,塔畈乡次中心地带,与槎水、黄柏两镇接壤。塔逆沥清路,双西水泥路横贯村内,塔畈河三分之一经我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可耕面积730亩。旱地120亩,森林2千余亩。全村共有19个村民组,540户2017人,其中劳动力1100人,流动人口300人。主导产业水稻,农业生产总值50万元,多经产业以蚕桑、茶叶为主,现有茶园200亩,桑园800亩,产值80万元。2008年人均纯收入1560元。村内有民营木艺加工厂一家,个体茶叶加工厂2家,年生产总值80万元。获基地先进单位。   双畈支部现有正式党员49人,预备党员1名,分三个党小组。   

新安村

  新安村位于塔畈乡政府以东,全村共35个村民组,560户2126人。共有水田面积700亩,山场面积2000亩,水塘面积20多亩,现有桑园面积200多亩,茶园面积300多亩,主要经济渠道靠劳务输出,2008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到目前为止,已实现组组通公路。2009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部下,投资70多万元修通了长2.6公里的水泥路。   经勘察,我村的下河、粉坊两组蕴藏着大量质量较高的花岗石。   支部现有党员43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村两委班子齐全,凝聚力、战斗力较强,支部活动开展正常。   

板仓村

  板仓村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村,距县城78公里,东与官庄镇接壤,南和本乡倪河村为邻,西与岳西县交界,北与舒城县相邻。全村总面积31200多亩,辖7个村民组,126户,421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27名,村内现拥有茶厂两家,茶园面积600多亩,小型水电站2座。   安徽省潜山板仓自然保护区就位于板仓村。保护区是1995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1996年12月11日潜山县编委批准成立“安徽省潜山县板仓保护区管理站”。保护区核心区400公顷,缓冲区480公顷,实验区1243公顷。   

彭河村

  彭河村位于塔畈乡西北部,山青水秀,资源丰富。全村共有13个村民组,360户,1272人。全村总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200余亩,耕地面积460亩。茶叶是该村的支柱产业,现有茶园面积2000余亩,有茶叶专业合作社一家,茶场3家。蚕桑、板栗、中药村也是该村主导产业,共有桑园面积180余亩。   村两委共有7人,支部现有正式党员29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   境内有电站一座,学校一所。   

周祠村

  周祠村位于塔畈乡人民政府的西部,全村有32个村民小组,至2008年底全村共有2800人,外出经商、务工人员有450人。现有正式党员49名,入党积极分子3名。全村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0亩,山地面积9700亩,其中有国家公益林面积4500亩,退耕还林面积400多亩。 2008年村民人均收入2200元,村财收入1.8万元,其中劳务输出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30%。当地民风淳朴,治安良好,劳力充足,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全村茶叶、蚕桑、板栗等多经园面积750亩,每年为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   全村32个村民组均通公路,其中:2008年硬化路面3.5公里。境内有一所中学,2所小学教学点。茶场3家,养殖专业合作社一个。有小二型水库一座,电力台区6个。   

塔畈村

  塔畈村距县城60公里,是塔畈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00多亩,山场面积3000多亩,辖32个村民组,748户,3128人。村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67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以茶叶、蚕桑、板栗、中药材为主导产业,拥有茶厂5家,茧业有限公司一家。2008年村集体纯收入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0元。近年来,党建工作不断规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2009年被列为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第二批示范村,县“五个好”先进党组织。   一、扎实开展党建活动,切实提高党员素质   一是多方筹资,建成了一块好阵地。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285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改善了村干部的办公条件,规范了党员活动阵地,各室齐全,制度上墙,已成为村里一大亮点。二是团结奋斗,有一个好班子。凡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由层层讨论通过后才可执行。凡事做到了“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村干部在工作中互相支持补台,在生活中情同手足。“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三是以人为本,有一套好制度。村党支部按要求建章立制、按章理事,用制度管人。   二、坚持发展兴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是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投资40余万元兴建村小学教学楼,完善办学设施,使400多名适龄儿童摆脱了在危房上课的困挠。投资10多万元,完成了农电网改造,使全体村民用上了放心电。投资18万元铺通了本村境内油路,改善了广大村民的出行条件,改善了交通滞后的状况。二是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多年来,十分重视和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引导农民工变无序流动为有序输出,动员、鼓励、支持农民工参加不同形式的培训,实现由体能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全村1000多名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经商,年劳务收入达2000多万元。三是大力发展支柱产业。从改造低产茶园、桑园入手,着力培育茶桑产业,现已发展桑园1000多亩,茶园1500余亩,年产值合计达到150余万元。   三、净化一方水土,构建和谐村庄   一是坚持依法以德治村,一直注重对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广泛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村民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大力构筑精神文明载体,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明修养。三是坚持移风易俗与树新风相结合,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并实行动态管理。四是关爱-,让五保户、孤寡老人感受到温暖与关爱。全村呈现出一派祥和、文明、知礼、明信的蓬勃景象。   


冯冲村特产大全




冯冲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