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安庆市 >> 潜山市 >> 官庄镇 >> 升旗村

升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升旗村谷歌卫星地图)


升旗村简介

  1、地理位置。官庄镇升旗村位于官庄镇东北角,北与舒城县晓天镇接壤,西与本镇水贵村,南与本镇日光村、杨庄村、东与桐城市陶湾镇交界。全村四面环山,中间平畈,有两条大河在我村东红组交汇,人畜饮用水及灌溉资源丰富。官庄经水贵至桐城公路穿村而过,双水公路终点。
  二、基本情况。1、全村1388人,辖17个村民组及村林场(有居住),总住户456户,劳动力人口1300人,流动人口950人;党员41人;2、全村山场总面积16500亩,耕地526亩,山地1200亩,人均占有山场面积7.4亩,全年农业总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2540元,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3、主导产业:林业,特色产业:制刷业、茶叶、蚕桑、油茶,全村现有成林油茶林3800亩。4、通信:现有电话398门,有线电视用户189户。 5、村内交通:除西北高山中张湾、洪湾村民组未通公路外,其余16个村民组均已通公路。6、基础设施: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低压电入户率100%,农田灌溉设施齐全,并能保证旱涝保收。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824107 246000 -- 查看 升旗村谷歌卫星地图

升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升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常青社区

  常青居委会隶属于官庄镇政府,现有林场、政务新区2个小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现有居民687户,17个镇直单位,966人,其中流动人员248人,支部班子3人,书记1人,委员2人。   常青居委会区域传统特色经济发展优势明显,其中豆制品生产已有二百年历史,由于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优质的矿泉水,生产出的产品属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品生产以“官庄镇福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现有豆制品生产加工作坊60余家,“福源”牌豆皮远销北京、上海、武汉等大都市,产销两旺,前景广阔,茶场4余家,年产干茶4万多公斤,名优茶品种齐全,以色、香、味著名,深受消费者好评。书画纸生产始于宋元时期,因产于官庄,故名“官庄书画纸”,俗称“仿宣纸”,以优质野生植物纤维为原料,性能独特,无蛀、无毒,可书、可画、可裱,为书画美术理想的丈房一宝。  

水贵村

  1、地理位置。官庄镇水贵村是原水贵乡政府所在地,位于官庄镇东北角,北与舒城县晓天镇接壤,东与本镇升旗村,南与本镇日光村、杨庄村、光华村,西与本镇乐平村交界。全村四面环山,中间平畈,有两条大河在我村水口组交汇,人畜饮用水及灌溉资源丰富。官庄经水贵至桐城公路穿村而过,双水公路终点。   二、基本情况。1、全村2008人,辖19个村民组及村林场(有居住),总住户545户,劳动力人口1300人,流动人口950人;2、全村山场总面积15500亩,耕地660亩,山地1050亩,人均占有山场面积7.4亩,人均占有耕地0.33亩,全年农业总值1100万元,人均纯收入2550元,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3、主导产业:林业,特色产业:制刷业、茶叶、蚕桑、油茶,全村现有成林油茶林3800亩。4、通信:现有电话458门,有线电视用户250户,宽带网线已接通,并已有部分农户安装上网。5、村内交通:除西南高山中大阳村民组、北片高山中北山村民组未通公路外,其余18个村民组均已通公路。6、运输状况:全村已有出租面包车10辆,农机运输车8辆。7、基础设施: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低压电入户率100%,农田灌溉设施齐全,并能保证旱涝保收。   三、党的建设。1、党支部:书记余曙东,副书记余江生,委员:余本宏、余根元、方爱平    2、村委会:主任余江生、副主任余本宏 委员:余生茂   群团组织:妇联、共青团、治安保卫、人民调解、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组织健全。计生专干1人,村民代表37人,   3、支部情况:现有党员68人,辖4个党小组及1个刷业支部,党员中女党员9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2人。   4、获奖情况。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获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获2008年官庄镇绩效考核综合奖第三名、计划生育第一名、计划生育“三无”村,获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授予“二星”服务村称号。2008年荣获县委县政府颁发的“平安村居”称号;2008年度荣获县委“五个好村党支部”光荣称号   

升旗村

  1、地理位置。官庄镇升旗村位于官庄镇东北角,北与舒城县晓天镇接壤,西与本镇水贵村,南与本镇日光村、杨庄村、东与桐城市陶湾镇交界。全村四面环山,中间平畈,有两条大河在我村东红组交汇,人畜饮用水及灌溉资源丰富。官庄经水贵至桐城公路穿村而过,双水公路终点。   二、基本情况。1、全村1388人,辖17个村民组及村林场(有居住),总住户456户,劳动力人口1300人,流动人口950人;党员41人;2、全村山场总面积16500亩,耕地526亩,山地1200亩,人均占有山场面积7.4亩,全年农业总值1000万元,人均纯收入2540元,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3、主导产业:林业,特色产业:制刷业、茶叶、蚕桑、油茶,全村现有成林油茶林3800亩。4、通信:现有电话398门,有线电视用户189户。 5、村内交通:除西北高山中张湾、洪湾村民组未通公路外,其余16个村民组均已通公路。6、基础设施:自来水入户率达100%,低压电入户率100%,农田灌溉设施齐全,并能保证旱涝保收。  

坛畈村

  坛畈村地处官庄镇的西北角,村有平阳路和坛香公路两条主要交通要道,全村550户,人口2100人,其中劳动力1400人,流动人口406人。拥有耕地面积805亩,人均0.38亩,林地面积11000亩,人均5.23亩,农业总产值72.45万元,人均收入345元。主导特色产业为石材,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全村有线电视350户,电话350门,宽带安装10户;农机车辆20辆,有100户安装有自来水。坛畈村党总支委员会共有党员50人,下设农业经济支部和石材协会支部。  

金城村

  金城村地处官庄镇镇区中心,国有驼岭林场、官庄高级职业中学、广电站、林业站等一些镇直机关单位均座落在境内。村域面积8.8平方公里,共有33个村民组,816户,2860人,劳动力1210人,外出经商、务工流动人口820人;耕地面积1800亩,山地面积1200亩,山林面积5400亩。农业经济以粮食生产和种养为主,另有建材厂5家、服装厂1家、家俱厂8家。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村集体收入5.5万元。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达85%,宽带网安装达10%,自来水入户率达30%,今年正在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可解决全村的安全饮用水问题。现已规划在建两个康居新村点,争创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金城村支部现有正式党员53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两委班子4人(支委4人,村委4人,全部交叉任职),平均年龄40岁,大专文化2人、中专文化1人、初中文化1人。班子整体团结,制度健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06年、2007、2009三年被潜山县委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2008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平安村(居)”称号。2006年被官庄镇党委授予党的建设“先进村”,2008年度村级绩效考核被官庄镇党委、政府评为“村级规范化管理”第一名。   金城村文化底蕴丰厚,0潜山县第一任特支书记余大化烈士,原天津南开大学教授、东三省秘书长、中印关系特使余协中,现旅美华人-、余英华等均出生于金城村。境内还有黄石岭、张氏墓地、金城寺均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城村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观光、旅游、投资、指导。   

戈元村

  戈元村隶属于潜山县官庄镇,位于官庄镇北端,与舒城县交界。全村辖19个村民组,现有农户520户,人口1903人,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   全村耕地面积821亩,人均耕地0.4亩,林地13086亩,其中村林场面积8300亩,拥有护林员4名。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0万余元,人均纯收入1000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0万元。   戈元村经济以农业、林业为主,农业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企业方面,有大型洗沙厂一个、茶厂2座,村集体电站一个,私人电站2个。   戈元村现有党员41名,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支部成员和党员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团结带领党员和群众努力提高全村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近年来,我村现代化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村主干公路达1.5公里,全部为水泥和沥青路面,分支公路达12条,连到各村民组。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90%,电话普及率95%。   近年来,我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不断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戈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我村先后获得“五好党支部”、“县级平安村”、“农村沼气用户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官庄镇2008年度绩效考核村级经济第一名。   

孔士村

  官庄镇孔士村位于潜山县东南角,东与桐城市青草镇交界,南、西与本县源潭镇接壤,北与本镇西岭村、杨庄村相邻。是由原后冲乡大庙村、孔士村合并而成,是个革命老区,县道X053线南北横穿我村,村内有机耕路通往桐城市陶冲,全村35个村民组有30个已修通机耕路。   全村共有村民组35个,人口2535人,农户637户,劳动力975人,外流人口达697人。全村共有党员63人,下设两个支部。   我村总面积为23756亩,其中林地2110亩,山地1750亩,耕地890余亩。全村林地中95%均为国家和省级公益林,林种主要为马尾松、枫香、薪炭林,林地中混种有油茶5000余亩。山地中主要是蚕桑、茶叶、枣皮、板栗。全村年产鲜蚕60吨,干茶10吨,工农业产值达610余万元。主导产业为蚕桑、家畜养殖、食用菌生产、制刷。全村共有规模家禽养殖户6户,年养猪600余头,养鸭5万只;食用菌生产大户8户,年生产食用菌40万棒;全村共有制刷个体户7家,主要生产烟机配件、油漆及各种毛刷,年产值达200余万元。   全村85%以上的农户装有电话,有线电视覆盖27个村民组,80%以上的农户都有电视,共有39户安装了宽带。全村共有大小车辆63辆,50%的农户安装了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西岭村

  西岭村位于潜山县官庄镇东南,东与桐城市塘湾镇蔡畈村毗邻,南与本镇孔士村毗邻,西与本镇杨庄村相连,北与本镇日光村毗邻,人口1960人,520户,其中劳动力960人,流动人口510人。村有耕地660亩,山地1125亩,林地6675亩,人均4.3亩。省级公路徐后公路在我村境内达4公里,居民点公路12条,总长13公里。在省道公路3.5公里路段旁规划建设新农村,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已具规模。我村主导产业为粮食、蚕桑,农业总产值99.1万元,人均收入505元,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全村有400余户接通了有线电视,95%户安装了固定电话,村部及3个农户安装了宽带网。全村有出租车、私家车12辆,农用车6辆。300多户接通了农村安全饮用水。现有正式党员45人,党组织1个,正常开展组织活动。2003年被潜山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西岭村支委会组成人员:支部书记李来友,支部委员:杨晓丹、华长春、华国福、刘南山   村委会成员:主任华德观,副主任华中生,委员:杨晓丹、华余和、华中刘。村民代表39人,活动开展正常。   其它机构设置包括:治安委员会、民事调解委员会、理财监督小组各1个。   

杨庄村

  杨庄村位于官庄镇西南部,现有人口2000余人,土地总面积5平方公里,“油茶”和“蚕桑”是该村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油茶基地1500亩,桑园2400亩,拥有2家茶叶加工厂,2家粗制茶油加工厂,2座鲜茧收烘站。村内还有1家制衣公司,1家水泥制品厂,2家木材加工厂,1个村集体综合林场。   近几年,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该村积极夯实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为发展增后劲。 “村村通”油路工程已于2007年实施,全村所有村民组均通公路,架设桥梁7座,总里程16公里;全面改造了农村电网,增容台变150千伏,架设动力线路25公里;新建了村部办公楼;建成了村级标准化卫生室;全面修缮和改建了五保户住房;大力加强农民工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仅2008年就邀请省高校专家培训蚕桑产业130余人、油茶产业50多人、缝纫业150多人、其他机械工20多人)。拥有50名党员的党支部,通过“双培双带”、“双向承诺”、“设岗创星”等载体建设,一批蚕桑、茶叶、油茶种植加工能人脱颖而出,并带动了全村群众致富。全村蚕桑年收入达180多万元,油茶产业收入15多万元,工业及服务业收入达170多万元,务工及培训转移农民工收入53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也达到了11.5万元(其中村综合林场8万元,鲜茧收烘站及其他工业企业上缴3.5万元),为村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为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美好新家园,结合杨庄村实际情况,经党员议事会及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杨庄村发展规划及设想:   一、经济发展及产业发展规划   1、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规划好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稳桑、活油、产业强村、特色富民”的发展方针,确保蚕桑产业的稳定生产,积极优化改造老、边桑园1000亩;清理培植油茶基地1200亩,发展优质油茶苗基地410亩;努力打造油茶基地建设示范村,以推广适用技术为手段,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板块,加快特色产业规模的发展整合资源,形成“山顶是油茶,山腰是绿茶、山脚是桑园”的产业格局。   2、深入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庭院经济,强力推进农村沼气能源建设,走“猪-沼-桑-油”的农业循环经济之路,努力建设沼气池200口,户使用沼气达60%以上,培育2-3户发展庭院经济的大户,户均收入达万元以上。   3、成立杨庄太平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扩大食用菌栽培规模,力促达80万棒以上。   4、培训富民。本着“致富农民必须培训农民”的原则,积极对接“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的力度,提升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加大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有序转移剩余劳动力的外向就业,消除零就业家庭。   5、探索、创新农民土地流转机制,培育种养业大户50户,林业发展大户20户。   6、积极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领办特色产业基地和农产品的加工业,进一步做大做强“鸿柳制衣公司”,扩大公司的辐射效应。   二、村庄建设规划   “建设因地制宜,规划以人为本”。合理布局村庄,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加大中心村建设规模,提高中心村的辐射作用。引导具备条件的农户自愿集中连片建房,实施“三清三改”工程,整治村庄脏、乱、差,实现庭院净化,达到村容整洁、村貌清新。并积极做好退宅还耕工作,消除空心村。   村宣传栏   三、公益事业规划   1、进一步改善师生教育学习的环境。   2、新建村民文化活动室及休闲健身场所,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及健身运动。   3、提高全体村民医疗保障水平,逐步实现村民养老保险制度、退职困难老村干生活救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集中供养制度。加大对村级标准化卫生室的投入,让村民在共建0享。   

日光村

  日光村地处潜山县官庄镇东北角,属原后冲乡政府所在地,东与桐城相连,徐龙线、双水线贯穿我村,村组道路连网,交通便利,民风淳朴,自然资源丰富。全村辖32个村民组,720户,2548人,其中劳动力1548人,流动人口427人。2005年成立党总支,下设两个支部,8个党小组,91名党员。有农田面积1053亩,山地面积672亩,林地面积18878亩,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玉米等为主;特色农业以茶叶、蚕桑、油茶为主。2008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人均收入2800元。工业发达,现有企业14家,主要生产卫生材料、烟机配件、制刷、印刷、家具等,产值达3500万元,利税520万元。   2008年投资50余万元修建水厂一座,解决12个村民组及街道1500人的安全饮水;电话、有线电视、宽带覆盖全村,电力全面改造。新开发新农村居民点两处,拟建100户,面积15亩,为我村今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我村近年来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先后被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授予“十强村”、“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平安村居”、“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乐平村

  官庄镇乐平村位于潜山县西北角,与舒城、桐城接壤,总面积8.44平方公里,现有25个村民组,714户,2700人,1300个劳动力,流动人口1000人。山场面积12660亩,林地面积9350亩,耕地840亩,人圴分别为4.7亩、3.5亩、0.3亩。康居新村工程正在规划,全村农业总产值150万元,人均收入3000元,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主导产业以农业生产、劳务输出为主,茶叶、蚕桑较为特色,现有3家茶厂,1个烘茧站。   村村通油路已全线贯通,25个村民组都已通路(沙土),有线电视、电话安装达90%,宽带安装15户,有各种农机6台,其他车辆15辆。党支部现有64名党员,党建工作开展正常。有村民代表64名。   

光华村

  官庄镇光华村位于潜山县北疆,官庄镇南面,东与杨庄村,南与黄柏镇,西与平峰村,北与金城村、乐平村接攘,由原坳口、鲁湾两村合并,龙官公路、大后公路贯穿境内,现有村组公路12条。全村24个村民组,558户,农业人口2154人,土地面积1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5亩,人均0.355亩,山场面积15800亩,人均7.34亩。土地贫瘠,资源匮乏。   2008年全年农业总产值120万元,人均纯收入1580亩,集体经济收入无。现有采石场1个、烘茧灶1个,大棚蘑菇面积10亩、木耳面积10亩,福源公司茶油、麻油加工厂地座落在我村老屋村民组;现有规范化油茶基地500亩,豆制品加工、蚕桑等产业体系已成雏形。有线电视覆盖率达70%,程控电话基本普及,宽带安装8户。全村有摩托车120辆,农用车辆10辆,昌河面包车6辆,昌河货车2辆,自来水入户率达55%。   我村党总支下设光明、新华两个支部,现有党员67人。村两委8人(其中1人交叉任职)。光明支部委员3人,新华支部委员3人。党员议事会9人,计生协会39人,村民代表30人。   我村党建工作开展正常,开展了“双向承诺”、“党员议事会”、“设岗创星活动”、“双培双带”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建工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城乡统筹方略,贯彻以人为本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一切积极力量作用,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以加快生产发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为基础,以奔小康为载体,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全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光华村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社会风尚文明、生活习惯卫生、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网络健全、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平峰村

  官庄镇平峰村位于潜山县北疆,官庄镇南面,东与光华村,南与塔畈乡,西与官庄村,北与金城村接攘,由原香山、平峰、横河三村合并,龙官公路、大塔公路贯穿境内,现有村组公路14条。全村44个村民组,农业人口3640人,土地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4亩,山场面积15800亩,人均7.34亩。土地贫瘠,资源匮乏。   2008年全年农业总产值120万元,人均纯收入1580亩,集体经济收入无。现有采石场2个、烘茧灶1个,大棚蘑菇面积20亩、木耳面积10亩,安庆先锋纸厂、大香山寺座落我村;现有规范化油茶基地500亩,豆制品加工、蚕桑等产业体系已成雏形。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8%,程控电话基本普及,宽带安装25户。自来水入户率达55%。   我村党总支下设先锋、团结两个支部,现有党员91人。我村党建工作开展正常,开展了“双向承诺”、“党员议事会”、“设岗创星活动”、“双培双带”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党建工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城乡统筹方略,贯彻以人为本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挥一切积极力量作用,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以加快生产发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为基础,以奔小康为载体,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全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把光华村建设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安康、社会风尚文明、生活习惯卫生、村庄环境整洁、人与自然和谐、服务网络健全、民主法治进步、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官庄村

  官庄村位于官庄镇政府所在地,全村辖42个村民组,1150户,4380人,其中从事个体工商户80人、交通运输业30人、建筑业100余人、工业110人、外出务工人员1100余人,拥有山场16500亩、耕地1267亩、茶园1100亩(其中集体茶场500亩)、桑园面积1100亩。村总支下设2个支部,5个党小组,现有党员90名。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万余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   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石材加工、茶叶种植加工、蚕桑生产等方面的致富能人,带动了一方群众发家致富。目前,全村拥有“双培双带”示范基地4个,示范户30户。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农村经济。宣纸制造、水电、石材加工、木材加工、豆制品加工及茶叶、蚕桑等多业并举。引资200万元,创办明珠制衣厂,年产值600余万元,实现税收60万元,转移当地劳动力70余人,人均年收入达1万元。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晓云”豆制品公司年产值达30万元以上。茶叶、蚕桑收入数百万元。   加大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余万元,按照“五室十有”标准,建成一幢3层600㎡标准化村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五大中心”的作用。投资50余万元建成1.公里水泥街道。加大康居新村工程建设,目前已吸引20户入住。将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农家书屋等。村内公共设施比较完善。   


升旗村特产大全




升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