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村:是黄铺镇大型行政村之一,占地面积约14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500亩,园地面积100亩,林地面积约10900亩,水面面积300亩,其它面积200亩。拥有42个村民组,1058户,4000人,其中山区组6个,150户,约700人。每年可输出劳动力2800人,年经济收入约600万元,人均年收入约1500。陈桥村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集约用地,山区农户异地扶贫等政策,已确定集中建房规划区两个,已实行搬迁农户近40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24104 | 246000 | -- | 查看 陈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黄铺村 |
黄铺村:位于黄铺镇政府驻地。2005年由原牌楼乡棋盘村、原黄铺镇黄铺村和原古井乡百罗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31.2平方公里,辖74个村民组,1712户,7128人。全村耕地面积7120亩,林地面积16320亩,水面2542亩。 黄铺村与湖墩村、和平村、莲花村、陈桥村、鲍岭村、槐树村、云峰村、金龙村、古墩村、望虎村、古井村、桃铺村、张河村相邻。 |
湖墩村 |
湖墩村位于黄铺镇西南部与太湖县交界,全村19个生产组,500余户,2000多人。村两委抢抓“村村通"工程机遇,深入广泛的开展宣传,发动工作,采取捐资、筹资、筹劳等多种形式。分批次修好村级水泥路.图为即将竣工的新村部大楼 |
和平村 |
和平村位于黄铺镇的西北部,由原牌楼乡长镇村、双河村整建制合并而成。全村面积1253公顷,辖19个村民组, 19023人,与水吼镇高峰村、驾雾村,痘姆乡求智村接壤。近年来在镇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村两委一班人本着为百姓办实事的宗旨,积极动员村民,修建村组公路近20公里,给村民的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
莲花村 |
莲花村:莲花村地处黄铺镇北部丘陵山区,东北与梅城镇七里村接壤,西北有毛肠河与痘姆乡相隔,辖区呈长方椭圆形。全村总人口2263人,520户,面积553公顷,辖27个村民组。 |
陈桥村 |
陈桥村:是黄铺镇大型行政村之一,占地面积约14000亩,其中耕地面积2500亩,园地面积100亩,林地面积约10900亩,水面面积300亩,其它面积200亩。拥有42个村民组,1058户,4000人,其中山区组6个,150户,约700人。每年可输出劳动力2800人,年经济收入约600万元,人均年收入约1500。陈桥村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集约用地,山区农户异地扶贫等政策,已确定集中建房规划区两个,已实行搬迁农户近40户。 |
鲍岭村 |
鲍岭村:面积707公顷,辖27个村民组,人口2035人,510户。村两委抢抓“村村通”、“黑色”工程机遇,深入广泛的开展宣传,发动工作,采取捐资、筹资、筹劳等多种形式。分批次修好村级水泥路:①2007年底修好国道至村小学1.5公里水泥路;②2008年底修好学校至村部2.4公里水泥路,同时修建好红旗组1公里,张新至邵方组2公里,曾屋、徐为组2.5公里沙石路面的组级公路。 加快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以105国道边郝屋、徐屋、上屋、大楼、楼屋畈区为核心,发展规模达1000亩的优质米生产基地,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加快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2006年养殖万只鸡厂1户,出栏生猪百头户5户。2007年养殖规模力争扩大一倍,不断提升养殖经济份额。 帮助支持“张新林业生态园”的更新改造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千亩低产林的开发利用。 |
槐树村 |
潜山县换铺镇槐树村系乡2005年镇村撤并后新组建的村,由原古井乡八塅村与槐树村合并而成,地处黄铺镇东部,东与王河镇接壤,南与黄泥镇相望。西北与本镇古井、黄铺、望虎三村为邻。县道望王公路,高黄公路在东西擦村而过,沪蓉高速公路横贯北部,村内干线9.1公里,已与高黄、望王公路连接,牌楼河流经本村南部,槐树河南北贯穿全村。 全村总面积1091公顷,基地面积34.2公顷,山地面积273.4公顷,耕地面积365.4公顷。全村辖36各村民小组,1010户,416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100人。村设党总支一个,下辖3各党支部,现有党员120人。 2010年荣获黄铺镇综治维稳先进单位。2011年度绩效考核第三名。2012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绩效考核第二名。 |
云峰村 |
云峰村地处潜山县西南边陲,与太湖县接壤,是丘陵山区村。全村面积12.7平方公里,山场13700亩,耕地1950亩。现有34个村民组、825户、3096人。村党总支下设3党支部,党员80名。近年来,在村“两委”成员和全村人民不懈努力下,山上松竹葱绿,山下泉水长流,民居依山傍水,村民笑逐颜开。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生态村”、市“小康明星村”、全国“农村妇女连环脱贫项目示范基地”和省委组织部命名的“五个好”基层党组织标兵。 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近年来,在以王成发为首的村“两委”一班人的努力下,云峰村政通人和,百业待兴。家家户户利用荒坡、荒地,栽桑养蚕种瓜蒌,大力发展油茶、苦丁茶。目前,全村发展茶园300亩、桑园800亩、瓜蒌184亩,家庭年收入突破3万元的大户50多家。村集体经济也迅猛发展,从一个负债26万元的贫困村变为一个村集体年收入达35万、固定资产达300万元的富裕村。为肯定王成发的贡献,激励全县村干部创业热情,2008年,王成发同志被县委任命为黄铺镇党委委员。 瓜蒌基地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依托“安徽省天柱中成服饰有限公司”,投资40万元创建 “潜山县云峰针织厂”;2007年又在县综合经济开发区嘉宜创业园投资扩建二厂。企业年产值1000万元,创利税10万元。创办针织培训学校,为农民工创业进行培训。 |
金龙村 |
金龙村由原金河村、印龙村整建制合并而成,面积1158公顷,林地面积6100亩辖44个村民组,人口3674人。党总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围绕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而奋力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上大做文章,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凤还巢”回乡创业 |
古墩村 |
古墩村位于潜、太两县交界处,由原凉亭村、古墩村整建制合并而成,面积1265公顷,辖37个村民组,人口4376人。党总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围绕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而奋力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上大做文章,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凤还巢”回乡创业。在激励养鸡大户灾后重建,精心养殖的同时,发展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到目前为止已有养鸡大户80余户,养猪大户60多户,年出栏成鸡200万只,生猪1.5万头,产值近5000万元,并先后成立了养鸡协会、养鸡合作社、养猪协会等专业农村经济组织若干个,以合作社带动农户健康发展,成为古墩村发展经济的一大亮点。在优质林业上积极鼓励能人志士探索发展高效林业,青年党员李小周同志租赁农户山场近200余亩,计划投资200余万元发展油茶、苗木花卉基地,项目正在实施中。 |
望虎村 |
望虎村座落在105国道1330KM至1333+100KM两侧处,合九铁路、沪蓉高速路、王河、黄泥公路纵横其间。由原五畈村、庙冲村、林元村整建制合并而成。全村有62个村民组,1200户,4900余人,耕地面积4500亩,山场面积8000多亩。方圆面积近5公里,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地理位置尤为突出,属黄铺镇东北大门。全村工商业产值9800万元,经济总值12890万元,农业产值450万元。2008年村人均纯收入达3200元。 |
古井村 |
古井村座落在原古井乡政府集镇——野鸡湾,由原新畈村、墈头村整建制合并而成,面积1227公顷,辖44个村民组,人口4259人。全村人均收入3900元,乡镇平均水平偏上,08年村集体收入5万元。并村后两次换届都非常成功,现班子健全,指数标准化,队伍基本符合“四化”,能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及各项惠农政策,党组织有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2005年新建成的三层十间村部办公楼设备完整健全,一切均按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村干关系团结协调。镇07、08年绩效考核均在前三名、计划生育星级村,新农村建设、沼气建设、生态村建设、多经生产,08年全县多项得奖。 |
桃铺村 |
黄铺镇桃铺村(由原祥圣、桃铺两村合并而成)座落在潜山与太湖两县交界处,是潜山县的西大门、105国道旁,与黄铺镇、小池镇开发区相连,交通便捷。 桃铺村34个村民组,近1000户、3800人口,耕地面积3400亩,山林面积3500亩,我村农民纯收入已达3800余元,村部设在桃铺街。现桃铺初中、桃铺粮站、信用社、医院、道班、邮电、供电、农资、商贸、运输、轮窑厂、鸡场、瓦厂、米厂等服务行业于一体的区位优势,是全村文化、政治、教育、科技的活动中心,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
张河村 |
张河村由原板门村、前塔村整建制合并而成,面积1056公顷,辖36个村民组,人口2957人。党总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始终围绕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而奋力开展工作,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发展农村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上大做文章,鼓励外出务工青年“凤还巢”回乡创业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