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村位于梅城镇西南部,2005年由原虎铺村、方塝村、七里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9.5平方公里,辖61个村民组、1241户、5100人。设村总支,总支下设2个支部、6个党小组、99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5500亩,林地面积500亩,山场30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70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24100 | 246000 | -- | 查看 七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彰法山社区 |
潜山县梅城镇彰法山居委会位于梅城镇中心,成立于2003年4月,辖区占地3.5平方公里,现有20个居民小组,居民住宅楼350栋,住户2858户,常住人口9062人,其中户籍管理人口为6068人,暂住人口1203人,流动人口4545人。 彰法山居委会于2003年4月成立,辖区内105国道穿境而过,境内个体工商户近685户,下岗再就业人员563人。现辖区内有单位25个,其中事业单位14个,行政机关1个,单位学校1个,银行组织4个,居委会医疗服务中心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5个,目前尚有大量商业地段,热忱欢迎有志之士来此兴业致富,共同发展。 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镇党委、居委会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全民创业、促进和谐彰法山”的活动主题,不断完善和加强居委会内各项建设,并多次荣获上级政府表彰,先后获得发展经济先进基层组织、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在未来的工作中,彰法山人将继续努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创造“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文明富裕、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居委会而奋力拼搏! |
舒苑社区 |
潜山县梅城镇舒苑居委会位于梅城镇的北面,成立于2003年4月,辖区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现有11个居民小组,居民住宅楼350栋,住户2674户,常住人口8912人,其中户籍管理人口为5415人,暂住人口274人,流动人口1342人。 舒苑居委会由原彰法山居委会和新开发的小区组建而成,辖区内舒州大道、皖潜大道穿境而过,境内个体工商户近278余户,从业人员452人。现辖区内有单位33个,其中机关单位5个,学校4个,医疗服务室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2个,个体商业网点494个,目前尚有大量商业地段,热忱欢迎有志之士来此兴业致富,共同发展。 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镇党委、居委会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全民创业、促进和谐月形”的活动主题,不断完善和加强居委会内各项建设,并多次荣获上级政府表彰,连续两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先进单位”、安庆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重点示范居委会、潜山县交通安全示范居委会。 在未来的工作中,舒苑人将继续努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创造“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文明富裕、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居委会而奋力拼搏! |
大园社区 |
潜山县梅城镇大园居委会位于县城中心,成立于2003年5月,辖区占地5.8平方公里,现有 31个居民小组,居民住宅楼405栋,住户1538户,常住人口6341人,其中户籍管理人口为5213人,暂住人口864人,流动人口241人。 大园居委会境内个体工商户近516余户,从业人员16543人。现辖区内有单位14个,其中机关单位3个,学校 1个,医疗服务室 6 个,个体商业网点1325个。 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镇党委、居委会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全民创业、促进和谐大园”的活动主题,不断完善和加强居委会内各项建设,并多次荣获上级政府表彰,2009年荣获安庆市重点示范居委会、2010年荣获全省十大特色文化居委会、2010年荣获安庆市廉政文化示范居委会等多项荣誉。 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园人将继续努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创造“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文明富裕、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居委会而奋力拼搏! |
桃园社区 |
潜山县梅城镇桃园居委会位于梅城镇中心,成立于2003年4月,辖区占地0.6平方公里,现有5个居民小组,居民住宅楼190栋,住户815户,常住人口2512人,其中户籍管理人口为2316人,暂住人口413人,流动人口529人。 桃园居委会境内个体工商户近190余户,从业人员492人。现辖区内有单位20个,其中机关单位4个,学校2个,医疗服务室1个,个体商业网点252个,目前尚有大量商业地段,热忱欢迎有志之士来此兴业致富,共同发展。 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镇党委、居委会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全民创业、促进和谐桃园”的活动主题,不断完善和加强居委会内各项建设,并多次荣获上级政府表彰,先后获得发展经济先进基层组织、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在未来的工作中,桃园人将继续努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创造“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文明富裕、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居委会而不断拼搏! |
新建社区 |
潜山县梅城镇新建居委会位于梅城镇中心,成立于2003年4月,辖区占地2.8平方公里,现有8个居民小组,8个居民小区,住户1956户,常住人口6366人,其中户籍管理人口为4429人,暂住人口570人,流动人口1370人。 新建居委会辖区内个体工商户1210户,从业人员2410人。现辖区内有单位15个,其中机关单位2个,医疗服务室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1个,目前尚有大量商业地段,热忱欢迎有志之士来此兴业致富,共同发展。 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镇党委、居委会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全民创业、促进和谐新建”的活动主题,不断完善和加强居委会内各项建设,并多次荣获上级政府表彰,先后获得就业和社会保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在未来的工作中,新建人将继续努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创造“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文明富裕、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居委会而奋力拼搏! |
北街社区 |
潜山县梅城镇北街居委会位于梅城镇中心,成立于2003年3月,辖区占地1.1平方公里,现有19个居民小组,居民住宅楼423栋,住户3319户,常住人口9416人,其中户籍管理人口为4488人,暂住人口629人,流动人口4952人。 北街居委会由2003年3月的原新村村和北街居委会合并而来,辖区内105国道穿境而过,境内个体工商户近300余户,从业人员675人。现辖区内有单位19个,其中机关单位5个,学校3个,医疗服务室2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5个,个体商业网点686个,目前尚有大量商业地段,热忱欢迎有志之士来此兴业致富,共同发展。 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镇党委、居委会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居委会,促进居委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活动主题,不断完善和加强居委会内各项建设,并多次荣获上级政府表彰。 在未来的工作中,北街人将继续努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创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化居委会而奋力拼搏! |
东关社区 |
潜山县梅城镇东关居委会属于城乡结合部,位于潜山县县城东部,成立于2003年4月,辖区占地1.5平方公里,现有13个居民小组,居民住宅楼243栋,住户4325户,常住人口14109人,其中户籍管理人口为4680人,暂住人口203人,流动人口670人。 东关居委会2003年4月成立, 2006年7月原蔬菜村并入东关居委会,坐落于东关河潜阳广场景观区,辖区内有主干道皖潜大道与潜阳路。境内个体工商户近266余户,从业人员492人。现辖区内有企事业单位11个,其中有省房集团,计划生育服务站,妇幼保健院,沙石总站等。医疗服务室6个,个体商业网点312个,目前尚有大量商业地段,热忱欢迎有志之士来此兴业致富,共同发展。 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镇党委、居委会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全民创业、促进和谐月形”的活动主题,不断完善和加强居委会内各项建设,并多次荣获上级政府表彰,先后获得发展经济先进基层组织、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在未来的工作中,东关居委会工作人员将继续努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创造“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文明富裕、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居委会而奋力拼搏! |
龙井社区 |
潜山县龙井居委会位于潜山县城中心,成立于1968年4月,辖区占地1平方公里,现有8个居民小组,居民住宅楼481栋,住户1357户,常住人口6184人,暂住人口402人,流动人口1507人. 龙井居委会由龙井巷内一口古井得名而来,辖区内个体工商户近457户,现辖区内有单位159个,医疗服务机构1个,个体商业网点1244个,是目前城区居委会人口最密集、商业最繁华地段,县委、政府也座落于此。 多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镇党委、居委会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活动主题,不断完善和加强居委会内各项建设,并多次荣获上级政府表彰,先后获得发展经济先进基层组织、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在未来的工作中,龙井人将继续努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创造“环境优美、社会稳定、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文明富裕、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居委会而奋力拼搏! |
龙兴社区 |
龙兴社区:于2013年12月31日成立,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贯穿于太平村与古塔村之中,东南相邻大园社区、彰法山社区。东起南岳路,西至潜河大坝,南起古塔路与南环路连接线,北至亿龙村。有沁园小区、天柱第一城、亿龙村、亿龙新居、金大地花园、颖秀花园、森林公园、富兴小区、和谐佳苑、体育新村、烟草宿舍等,全部入住户数1884户,常住人口2789人。 龙兴社区与彰法山社区、舒苑社区、大园社区、桃园社区、新建社区、北街社区、东关社区、龙井社区、平桥村、七里村、太平村、彭岭村、潘铺村、模范村、河庄村、利民村、河湾村、高集村、万岭村、凤凰村、双塘村相邻。 |
平桥村 |
平桥村位于梅城镇西南部,村域面积6平方公里,辖30个村民组、722户、3008人。村设支部,3个党小组、40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3150亩,林地面积75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万_元,农民人均收入3100元,2009年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
七里村 |
七里村位于梅城镇西南部,2005年由原虎铺村、方塝村、七里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9.5平方公里,辖61个村民组、1241户、5100人。设村总支,总支下设2个支部、6个党小组、99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5500亩,林地面积500亩,山场30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70元。 |
太平村 |
太平村位于梅城镇正西部,2005年由原太平村、东风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9.5平方公里,辖48个村民组、1410户、6388人。设村总支,总支下设3个支部、19党小组、126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4300亩,林地面积1000亩,山场6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0元,农民人均收入3650元。 |
彭岭村 |
彭岭村位于梅城镇东北部,2005年由原彭岭村、王湾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9.3平方公里,辖48个村民组、1207户、5010人。设村总支,总支下设2个支部、10个党小组、101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5550亩,林地面积27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70元。 |
潘铺村 |
潘铺村位于梅城镇北端,距县城2.5公里,境内105国道、合九铁路穿过。全村辖55个村民组,1296户,5728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现有党员116人。村内有轮窑厂4座、免烧砖厂2家、大米加工厂2家、水泥制品厂2家、小商品经营户及社会服务业近百家。是我县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0万元。 着力构建和谐村居。从本村实际出发,从群众最迫切的事情做起,组织、宣传和动员群众自愿投工、投劳、筹钱,村村内交通、水利和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改造。投资5万元,实施街道亮化工程;筹资35万元,修通了2公里水泥路;筹资2.5万元,对鹅包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方便群众就医。 联村三人行,传授新技术。2008年4月28日,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发起的“联村三人行”活动在潘铺村正式启动,中国农业大学2008届毕业生王培东、陈勇作为“联村三人行”首批志愿者来潘铺村开展为期一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吃住在村,无偿向村民传授先进的种植无公害蔬菜和利用发酵床养猪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服务新农村实践基地”正式落户该村。 |
模范村 |
模范村位于梅城镇东北部,2005年由原石埝村、塔庄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10.4平方公里,辖41个村民组、988户、4288人,其中男2080人,女2008人,全年人均收入4500元,大部分来自农业多经生产、劳务输出及经商。设村总支,总支下设2个支部、8个党小组、98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4200亩,山场林地1.1万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10村集体经济收入为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500元。目前,我村已建立新的村部大楼,设有党员会议大厅,村级医疗卫生室,农村书屋,标准化计划生育服务室,并于2010年成功铺设塔庄和石堰两条水泥路,成功解决广大居民出门交通不便问题,彻底改变了模范村的落后面貌。 当前,正值我国“十二五”开启之年,模范村要紧抓发展机遇, 迎难而上,在梅城镇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模范村广大村民在村两委的正确引领下,在下派书记和大学生村官的真诚帮助下,调动一切力量,提高积极性,努力推动我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实现我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而奋斗。 |
河庄村 |
河庄村位于梅城镇东南部,2005年由原蛟河村、何庄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8.7平方公里,辖52个村民组、1450户、5897人。村设支部,10个党小组、102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5150亩,林地面积13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万_元,农民人均收入3500元。 |
利民村 |
利民村位于梅城镇西南部,村域面积6.25平方公里,辖38个村民组、945户、3710人。村设支部,8个党小组、66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3525亩,林地面积12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00元。 |
河湾村 |
河湾村位于梅城镇东南部,村域面积7.4平方公里,辖42个村民组、1118户、4700人。村设支部,5个党小组、72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5100亩,林地面积19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50元。 |
高集村 |
高集村位于梅城镇西南部,2005年由原余湖村、高集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辖46个村民组、1176户、5120人。设村总支,总支下设2个支部、6个党小组、80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3735亩,林地面积272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470元。 |
万岭村 |
万岭村位于梅城镇西南部,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组、810户、3380人。村设支部,6个党小组、72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3700亩,林地面积300亩,山场2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600元,2009年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
凤凰村 |
凤凰村位于梅城镇西北部,村域面积10.3平方公里,辖39个村民组、930户、3758人。村设支部,5个党小组、64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2190亩,林地面积4500亩,山场10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150元。 |
双塘村 |
双塘村位于梅城镇西北部,村域面积10.5平方公里,辖31个村民组、827户、3188人。村设支部,5个党小组、49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2490亩,林地面积800亩,山场30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70元,2009年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