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镇村简介
溧水县和凤镇孔镇村地处县南边,我村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良,是一个老集镇,有山有水,靠近石臼湖。经2001年4月两个村合并,形成如今的包括原孔镇村和前胡村区域规模。目前,孔镇村村辖区面积8.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748亩,共有36个村民小组,居委会1个,人口4600人,党员120人。
孔镇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硬化率等均达10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目前建有活动中心一个,卫生服务站一个。
孔镇村农业方面以水稻、蔬菜、瓜种植主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良好,近年来,我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已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村级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得了显著成绩,各项工作都在了全县的前位。截止2011年末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20177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2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118元。先后荣获溧水县文明村,南京市民政局殡葬改革选进村,溧水县优秀团支部,溧水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溧水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选进集体光荣称号。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124107 | 210000 | 025 | 查看 孔镇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吴村桥村 |
吴村桥村:地处和凤镇北边,2001年4月由原大王埂、陈郭、吴村桥三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5400亩,共有41个村民小组,人口4673人。 |
毛公铺村 |
毛公铺村:地处溧水区和凤镇东南部,与高淳区漆桥镇相邻,1999年由原毛公铺、松元、金坑圩、俞家四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为10.9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420.5亩,总人口9609人。 |
孔镇社区 |
孔镇社区:位于和凤镇北7公里处。 |
双牌石社区 |
双牌石社区:双牌石社区位于溧水区和凤镇的最南边,与高淳古柏街道搭界。宁高高速公路、123省道、104省道高淳连接线贯穿而过,镇工业集中区、集镇设在境内。双牌石集镇总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和凤镇3平方公里,高淳区漆桥镇2平方公里。 |
双牌石村 |
双牌石村位于溧水县和凤镇的最南边,是镇政府所在地,与高淳县的漆桥镇、古柏镇搭界。宁高高速公路、123省道、104省道高淳连接线贯穿而过,镇工业集中区,集镇设在境内。全村共有土地面积14218亩,其中:耕地4218亩,总人口4805人,农户1458户,劳动力2106人,15个自然村,42个村民小组,党员154名,分设三个支部。 双牌石村集体现有固定资产、标准化厂房一幢(2000平米),位于工业集中区职工出租房47间,广告牌6块,塔吊一台,集体山林50多亩,集体土地170亩出租工业集中区,集体水面200多亩,年固定收入达70万元。 双牌石村水、电、主干道路硬化率达100%。通讯到户、卫生改厕、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95%,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50%以上。目前,社区服务功能齐全。村平均每年投入1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治行动,投入20万元进行道路建设,力争在几年内全部达到市县级生态村建设标准,使全村村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双牌石村1、农业生产以水产、蔬菜、经济村果种植为主,2、副业:以养殖业带动皮、咸蛋加工、销售为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良好。近年来,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实民为己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村级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各项工作都稳定向前发展。截止2011年来实现村级全社会经济总产值2.7亿元,光现村级可支配收入240万元,其中,固定收入70万元,人均纯收入12672元。 |
骆山村 |
溧水县和凤镇骆山村地处骆山头脚下,石臼湖畔,该村区位优势明显,山青水秀,自然环境优良。经2000年行政村合并,形成如今的包括原骆山村、山北村和经旗村、山南村、曹家村、赵家村、后西瑶村的村域规模。目前,骆山村村辖区面积为6.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846亩。共有33个村民小组,人口3915人,1204户,党员86人。骆山村水、电、通讯到户率90%,卫生户厕率70%,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硬化率均达10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目前建有村卫生服务站一个,活动篮球场5个。骆山村农业方面以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家禽养殖为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良好。近年来,我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主,发挥优势。村级经济特别是特种水产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截止2011年来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7618万元。村可支配收入达10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0004元。先后被评为溧水县村庄环境整治先进单位等称号。 |
张家村 |
溧水县和凤镇张家村地处县城西郊,该村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良。经2000年行政村合并,形成如今包括原张家村、诸家村的村域规模。目前,张家村村辖区面积为3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3213亩,共有30个村民小组,人口1897人,党员80人。 张家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硬化率均达10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目前建有社区活动中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 张家村农业方面以水稻、蔬菜种植为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良好。近年来,该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己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村级经济特别是张家水运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截止2011年末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近57869万元,村可支配收入达27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921元。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模范村、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文明村、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
沈家山村 |
沈家山村地区溧水县和凤镇最东端,属丘陵地区,全村总面积5.96平方公里,现有12个自然村,农户895户,人口3200人,党员79人,耕地面积3287亩,全村由宁高高速、312省道、沙上公路穿村而过,且紧邻沙塘庵粮食市场、镇竹木市场,地理、人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沈家山村已实行水泥路村村通工程,包括水、电、通讯、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已达90%以上,全村设有卫生室3个,幼儿园2个,分别设立农民健身场,图书室等文化活动中心,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镇竹木市场、宁高高速西侧规划设立中心村集商贸一条街工程,同时加大投入资金完成了自然村的村民环境、整治工作,近年来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的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民办事的宗旨,2011年村级经济总收入达22405万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1600元,先后荣获南京市民主法制村和和凤镇“三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
孙家巷村 |
孙家巷村位于南京市溧水县和凤镇的西南部,是典型的圩区村。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66亩,辖12个自然村32个村民小组,1300多户,人口4500多人,其中党员84名。截止2011年末,村集体经济收入10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11850元。先后荣获南京市文明村、南京市民主法治村、溧水县文明村、溧水县依法治县先进集体等20多项荣誉。 孙家巷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西紧邻石臼湖,东接镇工业集中区,与宁高高速公路、宁高公路对接,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车程,1小时可达南京。即将开工建设的高芜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优势明显。孙家巷村依山傍水,自然生态环境怡人,紧临石臼湖、凤栖山。石臼湖196平方公里,“臼湖渔歌”被誉为溧水古八景、“金陵新四十景”之一。 孙家巷村文化底蕴深厚。唐代诗人李白在游石臼湖时留下“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的诗句。人文历史,源远流长,留下的主要文化古迹有:500多年历史的黉庙、北宋的郡马爷墓、清朝同治皇帝敕封为贞洁烈女——张黄氏的贞节牌坊等。时至今日,以唱大戏、跳龙灯、跳马灯等为主的民俗文化活动依然相当活跃,以朝觐九华山必经之地的黉庙、凤栖山妈祖庙为主的宗教文化依然吸引着四方游客。这里民风淳朴,英才辈出,连续20年无违法行为发生。村里学子在全县中、高考中名列前茅,更有微软全球副总裁沈向阳,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魏建彦,斯威特集团总裁严晓群,南京市政协常委、一德集团总裁-等一代英才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孙家巷村产业特色明显。农业方面以水稻、蔬菜、紫心甘薯种植为主;服装加工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培养了一批在广东等地的高级管理技术人员,300多名村民成了服装加工业中层以上技术骨干。目前,村内有服装企业3家,从业人员500多人。该村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家禽养殖,现有鱼、蟹等养殖面积2000多亩,年出栏家禽30万羽,禽蛋20万枚。 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和帮助下,该村将建设一个以凤栖农民文化园为主体、以弘扬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为一体的文明场所。整体规划建设分三年完成,预计总投资为600万元。2010年以来,已投资初步建设了七大区域,即文体活动区、卫生保健区、图书阅览区、宣教培训区、民俗展示区、黉庙佛文化区、郡马爷墓区。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大文化园区是该村的最终目标。 |
中杨村 |
溧水县和凤镇中杨村地处县城南部,紧靠石臼湖畔,该村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良。经2000年行政村合并,形成如今的包括原中杨村、原南刘村的村域规模。目前,我村村辖区面积为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023亩,共有32个村民小组,人口3828,党员89人。 中杨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硬化率等均达10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目前建有社区活动中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 中杨村农业方面以水稻、蔬菜种植为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良好。近年来,我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已任,扬长避短,发挥村级优势,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先后流转土地给浙江三叶园林、香港亮艺公司2800多亩,在镇工业园区兴建标准化厂房2幢, 广告牌2座,村企业4家,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向户户通迈近,村级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截止2011年末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1612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20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11756元。先后荣获江苏省、南京市文明村、南京市民主法制村、溧水县和凤镇有功单位光荣称号。 |
孔镇村 |
孔镇村简介 溧水县和凤镇孔镇村地处县南边,我村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良,是一个老集镇,有山有水,靠近石臼湖。经2001年4月两个村合并,形成如今的包括原孔镇村和前胡村区域规模。目前,孔镇村村辖区面积8.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748亩,共有36个村民小组,居委会1个,人口4600人,党员120人。 孔镇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硬化率等均达10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目前建有活动中心一个,卫生服务站一个。 孔镇村农业方面以水稻、蔬菜、瓜种植主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良好,近年来,我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已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村级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得了显著成绩,各项工作都在了全县的前位。截止2011年末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20177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239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118元。先后荣获溧水县文明村,南京市民政局殡葬改革选进村,溧水县优秀团支部,溧水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溧水县人口与计划生育选进集体光荣称号。 |
乌飞塘村 |
溧水县和凤镇乌飞塘村地处石臼湖畔,该村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良。经过2000年行政村合并,形成如今的包括原乌飞塘村、原沙岗村的村域规模,目前,我村村的辖区面积为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964.32亩共有45个村民小组,人口5000多人,党员118人。 乌飞塘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硬化率等均达10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目前建有社区活动中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在建的有社区服务中心一个、老年公寓等。我村平均每年投入经费5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洁行动,投入近100万元进行道路建设,使全村村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乌飞塘村农业方面以水稻、蔬菜种植为主,产出稳定,农民收益良好。近年来,我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已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村级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的前列。截止2006年末实现村级经济总产值近2953.8万元,村可支配收入达2382.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7330元以上,预计今年全年可完成经济总产值1亿,实现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多元,努力争取来年挤入南京市“十强村”的行列,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模范村、中国新农村建设明星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文明村、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本文来自: 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政府网站 |
沙塘庵村 |
溧水县和凤镇沙塘庵村,该村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良。经2000年行政村合并,形成如今的包括原刘家村、土山铺村和大沟圩村的村域规模。目前,沙塘庵村村辖区占地面积为17481亩,耕地面积为4739亩,共有38个村民小组,人口5138人,党员117人。 沙塘庵村水、电、通讯到户率,卫生户厕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主干道硬化率均达90%,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目前建有社区活动中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 沙塘庵村农业方面以水稻、蔬菜种植为主,产出稳定,农民受益良好。近年来,我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重要思想,坚持以发展经济、强村富民为己任,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村级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2011年末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37580万元,村可支配收入达23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0130元,现已获溧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力争挤入南京市“十强村”的行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