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106004004 | 210000 | -- | 查看 天正和鸣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劝业路社区 |
社区成立于1952年,南起马台街,北至新模范马路。原名司背后居委会,2000年3月,司背后居委会与新模范马路居委会合并成立司背后社区居委会,“司背后”因其位于明代督司衙门之后而得名。1910年6月5日南洋劝业会在社区范围内举办,距今100周年。为纪念这段历史,传承劝业文化,打造特色社区,经鼓楼区人民政府批准,于2010年5月更名为劝业路社区居委会。社区位于新模范马路南边,南京工业大学西侧,东至新模范马路5号,南至童家巷,西至司背后、天福园,北至新模范马路9号;总面积约0.31平方公里,共有14个院落, 46幢居民楼,常住居民1790户,总人口7990人。 社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自管党员145人。社区主要单位有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东南大学丁家桥校区、东南大学医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等。2008年7月8日社区搬迁到新模范马路7号办公。社区先后荣获江苏省充分就业社区、南京市充分就业保障优秀社区、南京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鼓楼区三星级文明和谐社区、平安建设示范社区、防范和处理-工作先进社区、文化示范社区居委会、老年体育工作先进社区、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等荣誉。 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3%,社区在为老服务上创出了特色服务。社区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以楼幢20位党员为主,跟社区18位独居、孤寡老人结对,每天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每周二下午请社区医院医生来社区为老年人健康咨询、测量血压,上门为18位独居、孤寡老人服务。定期为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每月举办一期健康知识讲座。还为老年人开设了谈心室,加强了对老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专门成立了“老年合唱队”、“老年京剧队”、“老年太极拳队”、“老年舞蹈队”等多支老年人活动团队,每天都有活动。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晚年文化生活。在为老服务上创出了品牌。 社区还努力打造特色文化社区。为纪念南洋劝业会100周年,呼应上海世博会,司背后社区进一步拓展宣传载体,努力打造劝业文化品牌。一是征集史料,挖掘文化底蕴。向南京图书馆古籍部、金陵图书馆以及社会收藏家等,征集1910年出版的部分《南洋劝业会纪念册》、《金陵杂志》、中国早期博览会资料汇编(复印件)等相关文字、图片资料,深入挖掘劝业文化底蕴。二是拓展载体,大力宣传。发挥南洋劝业会遗物石貔貅、水泥阳棚、劝业村及劝业路的历史效应,增强宣传效果。三是开设课堂,宣讲劝业文化。邀请知名教授、相关领导干部等给社区居民上劝业文化课,重点介绍南洋劝业会的起源、历程,深入剖析南洋劝业会在促进南京地区经济发展上的积极意义,提高劝业文化知晓率,促进文化交流。 社区地址:新模范马路7号。 社区电话:83604379。 |
新门口社区 |
新门口社区位于中央门街道北部,东至南瑞路,南至金川河(西延到福建路),西至福建路与金川河交汇处,北至福建路、钟阜路,面积0.98平方公里,有小区院落23个,楼栋122栋,居民5200户1.2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900人,持证残疾人82人。社区党委建制,设有支部7个,党员279人。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11名,平均年龄约36岁。辖区资源丰富,有育英外国语学校、南京长江医院、16分部等驻区单位。 社区门牌依次为新门口1、3、5、7、9、10、14、15、16、17、18、19、21、23、25、27、31、33、35、37、39、41号,东瓜圃桥1-13号、福建新村、南瑞路77号、79号、紫竹林8-27号,蔡家巷7-11号、紫竹苑、华富园、中南园以及福建路1-31号。 多年来,新门口社区以“以民为本抓服务、建设幸福家园;主动求为创特色、建设博爱社区”为工作思路,坚持整合社区资源,汇聚多元力量,通过引进、培育社会组织,先后创建了新欣舞蹈、新梦诗社、爱心彩虹等文化团队,形成了新心助老、新盟助残、星心乐园、老姜工作室等服务团队,并以评选 “荣誉之星”、深化“居民轮值”等品牌工作为平台,以开展助老助残助小活动为抓手,推进社区共治自治,拓展社区综合服务。社区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未成年人零犯罪创建工作先进社区、南京市文明社区、南京市“六好”示范社区关工委、南京市民主法制社区、鼓楼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社区居民先后有2人当选“中国好人”,6人当选“南京市好市民”。 社区 “荣誉之星”评选表彰活动被鼓楼区评为十佳品牌奖、“居民轮值工”作入选市民政局编写的《社区民主议事案例选编》,“老姜工作室”被区委组织部评为特色-表工作室。 办公地址:东瓜圃桥9号102 办公电话:025——83408940 |
颂德里社区 |
颂德里社区隶属于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地处鼓楼区西北角三牌楼地区。三牌楼一带发生较大规模的变迁应该始于明代。这附近,有座天都庙,相传因明代其住持法号妙耳,后此山名为妙耳山;民国18年(1929)辟建中山北路时被切为两段,此段更名为颂德里。现社区北界福建路,南接和会街。东临三牌楼大街,西连中山北路。占地面积约0.246平方公里,拥有居民4091户,约15000人,88幢居民楼,有青少年约1000多人,社区老人约2000多人,党员500多人。1949年成立了颂德里居委会;2000年4月颂德里居委会撤销,成立颂德里社区居委会。 境内主要有交通一村、颂德里、楼子巷131巷、宁和新寓、和会街40号、中山北路212号、福建路85号、福建路87号等居民小区。境内主要单位有东宇集团、江苏省粮食局、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解放军政治学院干休所、三牌楼工商所、中国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等驻区单位,有永昌大厦、雅舍大厦、同达大厦、天和大厦、建发大厦等5幢商务楼宇。 颂德里社区地处繁华地段,商业气氛浓郁。社区居委会建有劳动和社会保障站、文化站、图书室、棋牌室和老年活动室。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约280平方米,集办公、会议、党员活动、老少之家、居民服务为一体,是一个多功能的办公办事机构。 颂德里社区居委会自成立以来,以“服务居民、服务群众,争创一流社区居委会”为目标,对社区的居民工作实行人性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在社区规范化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活动及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等各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营造良好的社区范围。多次荣获市区街多种荣誉称号。 社区拥有合唱队、舞蹈队、书画社、乒乓球协会等各种民间社团约十余个:协会自行活动、自主管理,为周边地区居民和商家的节日、喜庆营造气氛;与周边社区的会友们交流切磋,强身健体。 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年春秋两季,社区都要举办不同主题的综合文艺活动,以广场表演的形式发动居民踊跃参加,拿出居民们自编自导的节目,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增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 社区服务深入到居民中。一是努力做好为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各项服务;二是加强对社区失业下岗、待业群众就业工作的服务和指导,积极搜集空岗信息、加大推荐就业力度。今年,社区通过各种渠道已为下岗人员提供岗位,为失业妇女介绍了钟点工和家政服务。 现办公地址在三牌楼大街111号 社区电话号码是83416520 |
三牌楼社区 |
三牌楼社区地处中央门街道西北部,面积约0.31平方公里。社区共有79幢居民楼栋,223单元,截至2015年3月户籍数为3986户,常住人口11062人。流动人口921人。三牌楼社区设有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公共服务站。共有工作人员11人。三牌楼社区党委下设9个支部,共有党员335人。 社区居委会由主任、副主任及委员共7人组成。居委会每年召开两次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听取居委会的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并商议社区的重大事项。社区成员代表由驻社区单位、民警、社区居民86人组成。 社区公共服务站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居委会的监督下开展民政、劳动保障、综合治理人民调解、城建城管、计划生育、社区教育,社区科普、文体活动等为居民服务工作并承担政府交办的事务。 社区有党员志愿者,帼国志愿者,治安志愿者等志愿者队伍12支。有腰鼓队、夕阳红舞蹈队、合唱队、书法协会、老年协会等20支民非组织。 目前社区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1883人,其中九十岁以上的老人41人,其中退休已纳入社会化管理的有2302人,目前独居老人83人。社区持有就业证人数为2350人。通过再就业目前就业的2180人,其中通过自主就业申请社保补贴的308人。 社区地址:南京市三牌楼大街110号-1 电话:025-83417315 |
模范马路社区 |
模范马路社区成立于2000年,因上世纪80年代建立的一个模范小区——模范马路小区而得名。辖区东至南瑞路,西至中山北路,南至新模范马路,北至和会街、金川河。社区内有模范马路小区、开元新寓小区、东柏果园小区、广东路38号、狗耳巷小区、和会街小区、中山北路202-210共7个自然院落。社区总面积0.4平方公里。常住居民3938户,18000多人,其中青少年2837人,60岁以上老同志2300多人,80%是工人家庭。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12名,平均年龄约38岁。近年来,模范马路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上下同心,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总工会和省委组织部联合授予的2012年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带工建“四统筹一创争”活动示范片区、江苏省总工会授予的江苏省“模范职工小家”、南京市总工会授予的“南京市工资集体协商典型单位”、南京市鼓楼区优秀工会之家、南京市民主法治社区、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鼓楼区科普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 模范马路社区通过“中医养生园”、 “清洁家园志愿者服务队”、 “社区议事园—党建议事会”等平台在民主自治、为民服务、社区养老和科学生活方面全面提升品质。模范马路社区从“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的工作要求出发,为了帮助社区居民普及科普防病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于2012年8月牵头成立了“中医养生园”幸福课堂,让广大老年人获得健康教育、增进健身意识,通过饮食、学做心身和谐操等方式逐步改善着自己的身体状况,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日前每周三下午的“中医养生园”幸福课堂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增加养生谚语、人生格言,又新增了运动课程——传授学员心身和谐操,此外社区还积极协调医疗单位——虹桥卫生院、长江医院,提供授课和开展健康咨询服务。社区居民通过在“中医养生园”幸福课堂的学习,不但身体健康有所提高,且在为人处世、邻里相交、和谐相处上都有所提升。现在学员们都盼望每星期三的课,逐步建立起了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2014年6月社区五老志愿者成立了“种子画工作室”,主要是通过制作各类型的种子画重点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区各项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外社区充分动员辖区单位、共建单位的在职党员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深入开展“彩虹志愿服务行动”,充分利用“我们的节日”开展各类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纪念和教育活动。 办公地址:狗耳巷22-1号 电话:83431481 |
将军庙社区 |
将军庙社区成立于1953年。辖区将军庙社区位于新鼓楼区的中东部,东至司背后路,西至中山北路中,南近龙仓巷,北临新模范马路。社区内有宏景公寓、司背后2号、中山北路200-2号、中山北路200-2号6幢、、中山北路200-5号、将军庙40号、工行新寓共6个自然院落,同时还有铁路南街、龙仓巷、将军庙等一些敞开式小区。面积0.31平方公里。常住居民3424户,10310多人,其中青少年583人,60岁以上老同志2100多人,80%是工人家庭。社区现有社区工作者12名,平均年龄约35岁。近年来,将军庙社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上下同心,先后获得了先后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党总支、先进社区、鼓楼区三星级和谐社区等荣誉称号。 【特色工作】多年来,社区依托老年科普大学、老年众益院、法制讲座、青少年社区教育、道德观察等载体,逐步培育多元化的社区文化,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层次。社区还积极组织舞蹈队、秧歌队、腰鼓队、乒乓球队、民乐队、读书兴趣小组等,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14年9月18日上午,中央门街道将军庙社区举行防空防灾教育馆开馆仪式,市区人防办领导、全区13个街道领导参加了此次开馆仪式。新建馆的人防教育馆位于办公室地下负一层,总面积为130余平方米,建设的总投入为70万元,馆内设计了人防的回顾与发展、两防知识教育、救护体验和两防知识问答四个展厅,设有中国人防的发展、鼓楼人防、战争中的隐蔽、防毒气、防辐射、防家庭事故等内容,还介绍了防空警报、紧急呼救、高楼逃生、烟雾逃生、心肺复苏、两防知识答题等的体验。该馆的建成与开放,对普及防空、防灾知识的受众人群有一个较大的提升。(特别强调:)97岁高龄的开国将军、原南京军区向守志司令员情系社区人防,得知建馆消息,为本馆题写了馆名,用墨宝述写人防伟业。将军庙防空防灾教育馆的落成,既是人防进社区的重要环节和标志,也是人防进社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另外,社区还引进金多多亲子园,为0-3岁婴幼儿提供专业早教服务,场馆面积140余平米,地面.墙面软包 ,大器械区的儿童锻炼器械的选择符合婴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社区内以及周边社区的婴幼儿可在家 长陪同下使用体验馆内设施。将军庙社区把早期儿童教育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为居民家长提供这一关键时期的相关教育帮助。 目前社区办公地点位于新模范马路17号,联系电话 83211059,居民朋友如有需要,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服务。 |
紫竹林社区 |
紫竹林社区位于长江新村7-1号,东至青石村路、紫竹林路,南至金川河,西至南瑞路,北至黑龙江路,占地面积0.32平方公里,现有10位社区工作人员。社区有妇女儿童之家、文体活动室、议事园、康复室。辖区有居民3456户,总人口数为11095人,分为17个小区,79幢楼房,辖区内有12家教育、卫生、科研单位,社区充分整合各类组织和人才,注重整合驻区单位、共建单位党组织及社会组织的服务资源,实行三社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服务居民群众。 社区以“紫竹健康驿站”、“紫竹科技学堂”服务品牌为抓手,依托辖区单位医疗、科教资源,组织志愿者举行各类活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确定“人人要健康,服务送健康”的工作理念,开展各种慢病、营养膳食与相关疾病防治、宣传、讲座,关心独居空巢老人给予精神慰藉,对“老龄、残疾人进行康复服务,建立健康档案,免费体检,免费测血糖、血压、健康咨询等,实现医、养结合,引导居民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关注青少年科学素养、探究实践、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依托南大附小机器人创新工作室、田家炳中学、紫竹苑小学的“三模”师资力量,利用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开展机器人创新课程以及“三模”组装的辅导工作,辅导数百人次,扎实有效地为民办实事项目,赢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社区电话:83433569 |
工人新村社区 |
工人新村社区是一个50年代的老旧小区,位于鼓楼区中央门街道,社区东至中央路,南至新模范马路、西至金川河、筹市口、北至南昌路、许府巷。面积29万平方米,常住居民3545户,11350多人,青少年616人,60岁以上老同志2077多人,80%是工人家庭。目前社区有办公服务用房820平方米,社区内有社区文化广场、社区健身广场、社区休闲广场等。2000年成立了工人新村社区居委会。 境内主要街巷有新模范马路、中央路、金贸大街、南昌路等,社区内有金贸花园小区、南昌路23号、芦席营80号、芦席营70号、工人新村小区1-140号、许家桥1-45号、新模范马路16号。境内主要单位有星星幼儿园、南汽总厂、时代超市、南京汽车内饰件有限责任公司等。 工人新村社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民风纯朴。社区内建有科普广场、健身广场,供居民休闲晨练。居委会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站、文化站、图书室、茶访室、科普教室、老年活动室、议事厅、多功能厅等。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约800平方米,集办公、会议、党员活动、老少之家、居民服务为一体,是一个多功能的办公办事机构。社区还建立了“幸福驿站”睦邻中心,引进社会机构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 工人新村社区居委会自成立以来,以“服务居民、服务群众,争创一流社区居委会”为目标,对社区的居民工作实行人性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在社区规范化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活动及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等各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营造良好的社区范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全国社区志愿服务示范点、江苏省文明社区标兵、省级社会化管理示范点、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南京市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鼓楼区三星级、四星级文明和谐社区等。 社区拥有文体队、腰鼓队、老年书画协会、宠物协会等十四个民间组织,长期活跃在社区,与周边社区的会友们交流切磋,强身健体、自娱自乐。 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年社区科普大学都定期招生开办声乐班、健康保健班等课程,居民们都踊跃参加,大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每年的重大传统节日都要举办不同主题的综合文艺活动,以广场表演的形式发动居民积极参加,拿出居民们自编自导的节目,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 社区服务深入到居民中。一是努力做好为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各项服务;二是加强对社区失业下岗、待业群众就业工作的服务和指导,积极搜集空岗信息、加大推荐就业力度。今年,社区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为下岗人员提供岗位,为失业妇女介绍钟点工和家政服务。 办公地址: 工人新村82号 社区电话号码: 83478234 |
青石村社区 |
青石村社区隶属于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建于2000年4月,2007年7月进行区划调整。目前社区东至新模范马路20号,西至南瑞路,南至新模范马路,北至金川河、紫竹林路与许府巷路西延交汇处,占地面积0.122平方公里,户籍数2964户,常住人口8956人,流动人口1000多人。青石村社区党委下设5个支部,共有党员336人,目前社区工作人员9人。 社区知识分子较多,其中有2名院士,社区文化底蕴浓厚。青石文化发轫于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校园文化,初成于新中国建国时期,经过传承发展,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现已逐步形成了以专家、教授、艺术家为主体,以专业、专长文化为特色,以医疗保健讲座、理论文化探讨、书画摄影艺术为主线的高品质独特文化环境。 目前社区已建成了800平方米集办公、会议、议事、党员活动、老年活动、图书阅览、居民服务为一体的办公场所。社区围绕“抓队伍,打基础;抓稳定,促和谐;抓民生,聚民心;抓活动,树形象”工作思路,发挥社区党委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把进百家门、记百家情、帮百家难作为社区的首要工作,依托 “社区党建议事会-社区议事园”这一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优势,借助“无声的瞬间摄影协会”和“你帮我助”互访团2个品牌,在社区开展“培育社团添活力、和谐社区党旗红”等主题活动,引导居民开展小区物业自治,小区实现了市场化物业管理全覆盖, 2013年社区成功打造了青石村人口文化园,较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服务。2012年、2013年国家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张卫星和民政部副部长姜力分别来到社区视察。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试点单位”示范社区,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江苏省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江苏省社会化管理示范社区、江苏省充分就业示范社区、江苏省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社区、江苏省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博爱示范社区,南京市人防工作进社区、市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市文明社区、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市残疾人文化活动先进集体、市人防进社区先进单位等称号。 社区地址:青石村89号 社区电话:83476275 |
观音里社区 |
观音里社区位于中央门街道的东南部,紧傍美丽的玄武湖,东至中央路、南至童家巷、西至童家巷80号、北至新模范马路,面积约24万平方米,常住居民3344户,户籍人口数10512人。居委会大约成立于1951年。辖区内主要单位有:中国药科大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南京国际集团、百盛大厦、省药物研究所、南昌路小学、中大医院北院、江南大酒店、徽商银行等。2009年荣获的成绩:南京市社区-工作先进单位;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免检社区;区精神文明最佳特色奖;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创建成功区文明楼栋两栋、一个文明院落;城管卫生先进集体;并连续五年被评为鼓楼区三星级文明和谐社区。 社区党建工作一直以“党建引领社团,突显党建特色”的模式。社区党委下设十个支部,根据各支部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十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发挥支部的作用,开展了一些党员喜欢、群众乐意的,喜闻乐见的活动。我们的社团党支部吉祥艺术团,以我国的传统节日和重大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多场广场文艺演出,吉祥艺术团男声小合唱参加劲歌比赛中荣获优秀奖。在精神文明创建上,“周末爱心学校”荣获了鼓楼区精神文明最佳特色奖。今年11月,“周末爱心学校”接受了新华日报社记者的专访。 社区-工作现在是我们社区的一个品牌工作,按照区委-部“一居一特”的要求,社区设立-工作组织,设置以工作站、活动室、就业服务点、宣传栏、政策咨询站、“周末爱心学校”和“-人士智囊团”等为载体的社区-工作平台;根据本社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工作基础扎实的特点,组建有社区干部和-信息员组成的为-人士服务的志愿者队伍,开展以“真情服务,共建和谐”为主题的清洁家园、上门体检、消防安全、帮困助学、敬老助老、交通安全讲座等系列活动。在开展“双向服务”过程中,社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重点是为那些突遇变故、身处弱势的-人士提供就业联系、生活解困、医疗保健、法律维权和精神慰籍等方面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社区-工作将不断拓宽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与时俱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把建设和谐社区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社区地址:观音里8号 联系电话86633602 |
天正和鸣社区 |
|
汇林绿洲社区 |
汇林绿洲社区隶属于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地处鼓楼区东北角,金川河南岸,社区北界金川河,南接许府巷路。东临金贸大街,西连爱民桥。占地面积约0.75平方公里,拥有居民3801户,约11520人,56幢居民楼,有青少年约1223人,社区老人约2032人,党员331人。1955年成立了黑龙江路居委会;2000年4月黑龙江路居委会撤销,成立社区居委会, 2007年6月社区规模调整,2007年7月1日,原黑龙江路社区更名为汇林绿洲社区。境内主要街巷有黑龙江路2巷、6巷、8巷、12巷,汇林绿洲上林苑、广林苑,紫苑小区,黑龙江路26号、28号、30号,长江新村9号,龙门居小区等。境内主要单位有南京长江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南京市田家炳高级。汇林绿洲社区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民风纯朴。社区明城墙风光带上建有体育健身器材,供居民休闲晨练。居委会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站、文化站、图书室、棋牌室和老年活动室。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面积约610平方米,集办公、会议、党员活动、老少之家、居民服务为一体,是一个多功能的办公办事机构。 汇林绿洲社区自成立以来,以“服务居民、服务群众,争创一流社区”为目标,对社区的居民工作实行人性化管理,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在社区规范化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活动及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等各方面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营造良好的社区范围。多次荣获市区街多种荣誉称号。 社区拥有“先锋汇林”“法治汇林”等八支志愿者队伍,每支队伍约30人,根据队员特长长年为辖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同时,汇林大爷、大妈志愿者巡逻队每日定时在辖内巡逻,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保障。 社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每年春秋两季,社区都要举办不同主题的综合文艺活动,以广场表演的形式发动居民踊跃参加,拿出居民们自编自导的节目,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友谊,增强居民之间的凝聚力。 社区服务深入到居民中。一是努力做好为流动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各项服务;二是加强对社区失业下岗、待业群众就业工作的服务和指导,积极搜集空岗信息、加大推荐就业力度。今年,社区通过各种渠道已为下岗人员提供岗位,为失业妇女介绍了钟点工和家政服务。 社区地址:黑龙江路19号 联系电话83427816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