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架里村位于停洞镇东北面,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全村辖4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596户,2703人,国土面积11.1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052亩,其中田面积924亩,人均田面积0.33亩,是停洞镇的贫困村之一,种养殖业为架里村主要经济来源,2009年,人均纯收入1920元。架里村已通公路,停往公路(停洞—往洞公路)穿境内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共有党员53名,其中,男党员49名,女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两委班子健全,团结奋进,运转正常,战斗力强,群众基础好,社会治安管理稳定。
二、发展规划。
架里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一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现为加快架里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特制定架里村发展规划如下:
一是提升村两委班子学历,加强两委班子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增加村两委办事能力和为群众服务意识,搞好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工作。
二是以“两高”大交通为契机,扩大种养殖业发展,完成柑桔黄化治理,恢复椪柑产业,扩大楠竹种植面积,力争户均种植楠竹1亩以上。
三是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力争完成100亩太子参示范基地种植。
四是依托牛交易市场,发展种草养牛产业。
五是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修通九组通寨公路。
六是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完成村庄整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33106 | 557400 | -- | 查看 架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停洞社区 |
停洞街道居委会分江东和江西两个居民小组政府所在地为居民委员会辖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停洞农贸市场日趋繁荣,停洞牛市场交易十分活跃,年均成交5000头以上,成交额达800万元,成为从江县较大的牛市场之一。 集镇逢农“4“9”赶集集市,主要服务两乡一镇(东朗乡、往洞乡、停洞镇),每月6场,每场赶集人数为25000人左右。服务半径15公路。,有181户,915人; |
架里村 |
一、基本情况 架里村位于停洞镇东北面,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全村辖4个自然寨,13个村民小组,596户,2703人,国土面积11.1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052亩,其中田面积924亩,人均田面积0.33亩,是停洞镇的贫困村之一,种养殖业为架里村主要经济来源,2009年,人均纯收入1920元。架里村已通公路,停往公路(停洞—往洞公路)穿境内而过,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共有党员53名,其中,男党员49名,女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两委班子健全,团结奋进,运转正常,战斗力强,群众基础好,社会治安管理稳定。 二、发展规划。 架里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一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现为加快架里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特制定架里村发展规划如下: 一是提升村两委班子学历,加强两委班子理论知识学习培训,增加村两委办事能力和为群众服务意识,搞好村级后备干部培育工作。 二是以“两高”大交通为契机,扩大种养殖业发展,完成柑桔黄化治理,恢复椪柑产业,扩大楠竹种植面积,力争户均种植楠竹1亩以上。 三是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力争完成100亩太子参示范基地种植。 四是依托牛交易市场,发展种草养牛产业。 五是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修通九组通寨公路。 六是全面消除农村危房,完成村庄整治。 |
东岑村 |
东岑村位于停洞镇南部,距镇所在地10公里,东、北邻下江镇平茶村,南与加哨村接界,西邻摆也村,为苗族聚居村寨。国土面积3.36平方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328户1541人。由于地处高山贫困地区,东岑村经济和文化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极其落后,社会经济发展也非常滞后。至今,村内人行道路全部为泥土路,且地势较陡,路面高低不平,群众出行往往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无论晴雨,人们出行都非常不便,同时,由于村寨道路条件差,导致不良的卫生环境。街道硬化工程未实施,给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解决东岑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优化新村村容村貌,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镇党委、政府大力扶持东岑村“一事一议”项目,建成东岑村步道硬化工程4500米,宽1米,厚0.1米步道。 现在经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正在进行东岑村进寨路面硬化,但由于干旱,导致施工过程中没有水,工程进度缓慢。 由于东岑村地处高寒地区,海拔较高导致东岑村农产品产量较低,一些果树无法载种,东岑村依靠的农作物就是水稻。村民居住的基本都是楼下饲养牲畜、楼上吃饭睡觉的木质吊脚楼,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极差。如何尽快改善东岑村村民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成了党委政府重要内容,也是东勤村全体村民迫切愿望。今年,在危房改造工作全面铺开实施后,党委、政府立即将东岑村列为全镇首批实施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重点示范村。东岑村共实施178户,一级重建34户,二、三级144户,在今年8月均已全部完工。 |
九挂村 |
九挂村地处停洞镇西南面,距镇驻地12公里,距县城71里,全村总面积2.57平方公里,海拔750米,有5个村民小组,208户869人,劳动力485人,少数民族人口占100%,耕地面积559亩,其中土面积37亩,人均耕地面积0.64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20元,人均占有粮食335公斤,共有党员15名,其中女党员2名。现有简易教学点一所,在校学生86人,其中女生3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2010年,共有外出务工人员82人,个体工商户4户。九挂村已通移动网络、通村公路,但没有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室,村民仍然延用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以粮为主的经营模式,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现仍有66户264人未解决温饱,是停洞镇的贫困村之一。九挂村主要产业为朝天辣。 |
九曰村 |
九曰村地处停洞镇东南面,距停洞镇所在地12公里,全村总面积5.49平方公里,海拔650米,辖9个村民小组,463户,1843人,劳动力1078人,少数民族占100%,耕地面积1008亩,人均0.55亩。2005年,农民人均收入1591元,人均占有粮305公斤。停洞至东朗公路经九曰村上寨穿过,交通非常便利。现有学校一所,学生23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5%以上。没有村综合服务室,没有自来水,未通程控电话。村民仍然延用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以粮食生产为主要经营模式,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现仍有98户,350人口未解决温饱,是停洞镇的贫困村这一。 |
加哨村 |
一、基本情况 加哨村位于停洞镇西南部,东邻下江镇岑送村,东南接下江镇良文村,南与东朗乡党都村接界,西邻九挂村、摆也村,北为东勤村,为苗族聚居村寨。2004年撤小村并大村时由加哨、老寨二村合并而成。距镇所在地15公里,有加哨、污坳、污勇、摆过4个自然寨,国土面积面积8.77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501户2111人。全村耕地面积1200亩,基本田面积1052亩,土148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73元,年人均占有粮325公斤。 加哨寨——村民委所在地,海拔775米,地处半山腰,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1992年“撤并建”前为加哨乡政府驻地,现有6个村民小组,居住有231户981人。 污坳寨——位于村东南面,海拔640米,距村委所在地1.5公里。距321国道(下江孖温段)5公里,属全村距321国道最近的自然寨。有57户273人。 污勇寨——位于村南面,地处海拔630米的半山腰上,原老寨村民委所在地,共2个村民小组,103户434人。距村委2公里。 摆过寨——位于村西南面,地处海拔630米的半山腰上。距村委所在地加哨寨1.5公里,有2个村民小组,102户413人。 二、卫生、教育情况 目前全村有村级卫生员1名(黄达成,男,38岁),无卫生室,设有完小一所,教学点1个,全村在校生达318人。2004年美国燃灯基金会援建木质教学楼一栋,为11排两层。老寨教学点在2006年底亦经美国燃灯基金会援建建成,为木质教学楼1栋,现有教师10人,其中公办9人,代课1人,有女教师4人。设班级10个。 三、电力、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自国家实行农网改造后,全村4个自然寨500多户全部通电。2004年底至2005年初,建成人畜饮水井池13个,2006年加哨寨个修建灌溉水渠一条,长800米。加哨地境内建移动机站一个,移动、联通信号覆盖全村,全村现有移动、联通和电信无绳电话座机9台。2004年修通加哨寨通村公路,2007年修通加哨寨至污坳、污通、摆过三个自然寨公路。 |
归奶村 |
归奶村主要居住苗族、汉族等,属苗语地名。1940年前归奶属下江县苗朋区归奶保;1941年至1953年建政前属从江县停洞自治乡;建政后属新发乡;1956年合作化时建社,名为“建国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属新发片;1958年属停洞公社新华工区,同年建队,命名为“建国大队”;1961年属停洞公社,更名为“归奶大队”;1984年8月属停洞乡,改称归奶村民委员会,1992年“建并撤”属停洞镇,仍称村民委员会。下辖十一个村民小组。人口2524人。 |
领袜村 |
一、基本情况 领袜村位于停洞镇东南部,距镇所在地17公里。全村共3个自然寨,分别是领袜、老寨、龙满,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310户1306人。为苗族聚居村寨。领袜村主要支柱产业为椪柑,人均纯收入2100元。两委班子健全,团结奋进,结构合理。近年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农民文化素质和生活平有所提高。 二、危改基本情况 总任务数126户,一级9户,2、3级任务数117户,现一级完成4户,5户正在实施过程中;2、3组维修户完成50户,其余正在备料和维修中。 二、发展规划 领袜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一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现为加快领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特制定领袜村发展规划如下: 一、扩大椪柑生产种植面积,实施好椪柑示范基地建设,一点带面,推动全村以及全镇椪柑生产产业,力争户均种植椪柑面积5亩以上。 二、实施400亩土地开发项目。 三、依托停洞牛交易市场,发展种草养牛,壮大牛经济人队伍,养殖10头牛3户以上,5头牛10户以上,壮大牛经纪人队伍。 四、搞好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户户通自来水,户户通水泥路。实施进寨公路路面硬化,修通铺里通寨公路。在2011年全面完成村庄整治和消灭“两最”危房。 五、严格党员发展程序,调整党员发展结构,认真培育村级后备干部。 |
苗朋村 |
苗朋村地处停洞镇西南面,座落于停洞至东朗乡公路沿线,距镇驻地9公里,距县城72公里,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海拨750米,居住民族全为苗族。共2个自然寨,分别是苗朋和溪边寨,辖6个村民小组222户1062人。耕地面积602亩,其中田560亩,地42亩。主要产业为朝天辣、畜牧等。已通电、通车,通移动、联通电话及移动无绳座机,使用地面卫星接收电视,未通自来水。建有村级完小一所。 |
停洞村 |
停洞村位于镇所在地,辖6个村民小组246户910人。321国道和都柳江穿村而过,停洞村由停洞、东孖两个自然寨组成。其中,东孖位于停洞村南面,距镇所在地2公里,位于321国道东西两侧。停洞村主要以侗、苗两种民族为主。全村总耕地面积717亩,其中田418亩,土74亩,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40元。 停洞村地理条件优越,水、路交通便利,现已全部通电,通程控电话,移动、联通、通讯网络覆盖全村,小灵通网络覆盖镇所在地停洞寨。停洞村1至4组已通闭路电视,东孖、田坝、党虾利用地面卫星接收电视信号,全村拥有电视家庭达98%。同时,除田坝寨外,均通自来水。 |
党略村 |
党略村位于停洞镇东北面,距镇驻地11公里,全村分为2个自然寨,辖5个村民小组,256户1080人,是少数民族居聚的贫困村寨,由于经济条件差,党略村教育、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极为落后。 2008年7月,为便于“两高”建设和方便党略村群众出行,“两高”承建方维修了污雨至党略通村公路,公路长3.2公里,路面宽1.5米。由于该公路未开挖边沟、铺设涵管和铺砂等,长时间车辆的运行和水冲沙压,大部分路段已是凹凸不平,基本已无法通行,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物资的拉运和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特别是党略村危改任务重,时间紧,拉运材料较困难。为此,党略村群众多次反映,强烈要求对现有公路进行改造。 |
高坎村 |
一、基本情况 高坎村位于停洞镇东北面,距镇驻地12公里,距321国道8.5公里,全村有上寨和下寨2个自然寨,上下相距1公里。2个村民小组,共119户475人,主要民族为苗族。耕地面积为234亩,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种养殖业,全村共有楠竹种植面积599亩,2009年人均年收入1200元。两个自然寨已修通通村公路,上寨已通自来水,全村通电入户率达100%。高坎村共人党员13名,其中男党员12名,女党员1名,入党极积分子3名。高坎村属“一肩挑”,廖忠彬任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两委班子团结奋进,运转正常,战斗力强,群众基础好,社会治安管理稳定。 二、发展规划 高坎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一直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现为加快高坎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特制定高坎村发展规划如下: ①扩大楠竹种植,发展竹木加工; ②发展柑桔产业,特别是发展脐橙; ③完成村级步道硬化2500米,全面消除农村危房。 |
摆横村 |
⒈人口经济状况:摆横村为停洞镇行政村,下辖18个村民小组,分为8个自然寨居住;全村现有总户数711户,人口3161人。现有耕地面积1863亩(其中田面积1739亩,土面积124亩),经济来源主要靠粮食生产、畜牧养殖业、种植椪柑、花椒和外出打工,2007年人均收入1137元。 ⒉林业资源现状:全村总面积为35640亩,其中,林地面积约10580亩,占全村总面积30%,农业人均林地3.1亩,森林覆盖率52%;林种以柏、松、杉用材林为主。 ⒊林地、林木管理现状:林业“三定”时,摆横村集体保留有林地4宗:富摆260亩,懂故帮271亩,布有170亩,懂山湾70亩,经全村代表讨论决定,将村集体山全部分到组;党略小村集体保留林地:九仪山250亩,分度有6亩,积勇飞81亩,啦故倒20亩,根寨污略25亩,两中106亩,因阶拱5亩,订勇窝200亩,阶土里80亩,种阶有38亩,污树500亩,经全村代表讨论决定,集体山不划分到户,所得收入留做党略小村作公益事业使用;污昔小村集体保留有林地三片:两该松496亩,污货400亩,故章291亩,经全组代表讨论决定,集体山不划分到户,所得收入留做污昔小村作公益事业使用。 ⒋林地产权情况:分到户的自留山和责任山均发有证,且有界线清楚。村、组集体管理的林地均发证,界线清楚,由于火灾,村组干变动,目前林权证大部分丢失。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