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况
元帅村位于榕江县西北部,雷公山腹地。地处东经108°22′—108°31′,北纬26°17′—26°24′之间,幅员面积122平方公里,距县城102公里。东接朗洞镇,南连空烈,西靠空申村,北面与岑熬村毗邻。全村平均海拔948米,境内年平均气温16.4℃,年积温6559℃,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全村有林地面积12042亩,有耕地495.72亩,其中田面积446.22亩,土面积49.5亩,人均林地面积19.48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人均田面积0.72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共有人口142户649人,主要由苗、侗、汉等3种民族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5%。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98元,其中: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63户265人。全村粮食(水稻)总产量198.3吨,人均305.5公斤。其它杂粮(玉米、洋芋)总产量129.78吨,人均200公斤。全村的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3个自然寨通了通村公路。因交通区位、信息支持、技术支持、产市场支持、产业建设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全乡经济总量小,发展缓慢,群众缺乏稳定型收入,返贫现象较为突出。
二、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优势
1、发展现状:元帅村属于典型的农业村。全村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以农业生产和牲畜养殖为主。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富余工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群众政策性转移收入和劳务输出性工资收入有所增加。从群众收入的总体看,仍以种植、养殖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全村虽然3个自然寨都通了通村公路,公路总长19公里,但等级不高,塌方和危险地段较多,行车不安全。全乡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中没有人饮工程的有2个,旱季节不能确保群众用水需要修缮的人饮有1个。农村防火能力弱,全村3个自然寨均无消防水磊,缺乏必要的防火设施。全村2自然寨需要通过寨改来提高群众生活的生活条件,已完成寨改的寨子1个,寨内有窜寨硬化步道。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全村无小型水电水库,无水塘,农田水利水沟需要修建7条800米,需要修建防洪堤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重点部位1处500米。全乡无农业产品交易场所,无群众公共场所。
2、发展优势:元帅村气候湿润,年积温6559℃,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舒适农作物的生长,水稻米质较高,水稻、玉米、洋芋等农作为产量较高,以粮食生产作为主要产品带动家禽、家畜等养殖业发展、抓好以粮食加工的产业化建设和农副产品种植加工有较好的前景。元帅村林业资源丰富,物种较多,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全乡有林地面积12042亩,占全村总面积的90%,扣除重点公益林450亩外,经营性林地11592亩。发展林木生产及加工产业基础较好。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32213 | 557200 | -- | 查看 元帅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空申村 |
一、基本概况 空申村位于榕江县城的西北部,雷公山腹地,两汪乡所在地的东部,距县城90公里,距乡政府18公里。地处东经108°22′—108°31′,北纬26°17′—26°24′之间,属中低山地貌,成土母岩主要是砂页岩等土类。全村平均海拔770米,最高海拔1110米,最低海拔530米,相对高差570米。空申村年积温6559℃,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空申村土地总面积22140亩,其中,耕地面积675亩,林地面积17195亩,人均占有耕地0.65亩,人均占有林地16.5亩。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253户,总人口为1089人,均为苗族。2010年末全村经济总收入为162.19万元,纯收入162.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73元,在253户农民中,有152户属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60%。 二、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优势 1、发展现状:空申村产业单一,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主导产业不突出。2010年农作物种植面积675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60亩,粮食总产量286.4吨,农民人均占有粮食263公斤,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其他作物播种面积150亩。2010年末大牲畜存栏180头(匹),猪存栏350头,猪出栏30头,在生猪存栏中有能繁母猪3头;羊存栏200只,出栏50只,家禽存栏800只,出栏150只。 2、发展优势:一是逢天时,有国家和省、州扶贫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把村列入参与式整村推进的村,强化帮扶,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二是占地利,空申村地处宜林山地,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适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楠竹、葛根和种草养畜等;三是得人和,群众要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动下,群众创办产业的积极性高,同心协力发展空申村经济。 |
两汪村 |
两汪村位于榕江县城的西北部,雷公山腹地,是两汪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90公里,南接乐里镇,西连平阳乡,北抵剑河县太拥乡。地处东经108°22′—108°31′,北纬26°17′—26°24′之间,全村土地总面积12.7平方公里。全村平均海拔650米,最高海拔1130米,最低海拔550米,相对高差580米,年积温6559℃,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两汪村耕地面积1421亩,其中,田面积1251亩,土面积170亩,林地面积48095亩,人均占有21.亩,人均占有耕地0.65亩。全村林地面积48095亩,全村森林覆盖率为87%。生态环境较好。2010年底全村总户数为575户,总人口为2395人,其中:苗、侗等少数民族人口2000人;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劳动力主要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 全村有学校两所,其中,小学1所,中学1所,有人畜饮水工程水池3口,蓄水量少,引水管道6公里。没有其他的社会事业发展设施。两汪村产业单一,只有种植业和养殖业,主导产业不突出。2010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421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51亩,粮食总产量375.3吨,平均亩产300公斤。农民人均占有粮食170.8公斤,良种推广面积有1057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4%,科技含量低,耕作粗放。其他作物播种面积200亩。 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98元,两汪村基础设施薄弱,没有通组公路,目前全村均未实施串户路面硬化。 两汪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是生产生活基础条件差;二是现有住房条件差;三是部份极贫户需国家救助;四是经济来源门路少;五是种植、养殖水平低,形式单一,耕作粗放,单产水平低;六是地域内没有主导产业,现有的零星产业不具规模。 两汪村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为以种植楠竹、葛根主的种植业,辅之以养殖业,同时,配套加强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及其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进行土地整治,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实施粮增工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解决农民吃饭的关键。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和农产品流通的有效途径;道路建设能有效推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重要措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
元帅村 |
一、基本概况 元帅村位于榕江县西北部,雷公山腹地。地处东经108°22′—108°31′,北纬26°17′—26°24′之间,幅员面积122平方公里,距县城102公里。东接朗洞镇,南连空烈,西靠空申村,北面与岑熬村毗邻。全村平均海拔948米,境内年平均气温16.4℃,年积温6559℃,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全村有林地面积12042亩,有耕地495.72亩,其中田面积446.22亩,土面积49.5亩,人均林地面积19.48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人均田面积0.72亩。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共有人口142户649人,主要由苗、侗、汉等3种民族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5%。 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898元,其中:人均纯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63户265人。全村粮食(水稻)总产量198.3吨,人均305.5公斤。其它杂粮(玉米、洋芋)总产量129.78吨,人均200公斤。全村的小学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全村3个自然寨通了通村公路。因交通区位、信息支持、技术支持、产市场支持、产业建设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全乡经济总量小,发展缓慢,群众缺乏稳定型收入,返贫现象较为突出。 二、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优势 1、发展现状:元帅村属于典型的农业村。全村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以农业生产和牲畜养殖为主。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富余工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群众政策性转移收入和劳务输出性工资收入有所增加。从群众收入的总体看,仍以种植、养殖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全村虽然3个自然寨都通了通村公路,公路总长19公里,但等级不高,塌方和危险地段较多,行车不安全。全乡4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寨中没有人饮工程的有2个,旱季节不能确保群众用水需要修缮的人饮有1个。农村防火能力弱,全村3个自然寨均无消防水磊,缺乏必要的防火设施。全村2自然寨需要通过寨改来提高群众生活的生活条件,已完成寨改的寨子1个,寨内有窜寨硬化步道。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全村无小型水电水库,无水塘,农田水利水沟需要修建7条800米,需要修建防洪堤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重点部位1处500米。全乡无农业产品交易场所,无群众公共场所。 2、发展优势:元帅村气候湿润,年积温6559℃,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舒适农作物的生长,水稻米质较高,水稻、玉米、洋芋等农作为产量较高,以粮食生产作为主要产品带动家禽、家畜等养殖业发展、抓好以粮食加工的产业化建设和农副产品种植加工有较好的前景。元帅村林业资源丰富,物种较多,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全乡有林地面积12042亩,占全村总面积的90%,扣除重点公益林450亩外,经营性林地11592亩。发展林木生产及加工产业基础较好。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