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州镇大十字社区居民委员会,由原来的四、五、六居委会、码头村、南门村、东门村等六个村居组建而成。社区辖六个居民小组,2746户,11027人,非农业人口7151人,农业人口3876人,现有耕地面积15亩,社区有党总支部委员会1个,下设4个支部。
社区所辖区域呈四方形,东抵河,南边由牛皮窑顺西往上,西抵坡,北由河田冲、兴隆街、小东门往南。
社区有县委、人大、政协等50个机关单位,有城区最大的蔬菜市场。大十字社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有最繁华的商业街,有历史悠久的古码头、综合石板街、清明时期的古建筑、古会馆,还有文明世界的红七军广场和文物馆,有世界第一古庙之称的苗王庙等建筑和估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2632100 | 557200 | -- | 查看 大十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文体中心社区 |
文体中心社区于古州镇第九届村级换届时,由山水榕城小区,天佑小区,祥和小区,古榕名苑小区,万都小区,宏坤小区,东方新城小区,江景名城,一中片区九个小区组建而成。于2014年9月19日正式挂牌。 文体中心社区由汉,侗,苗,水等民族组成的新型社区。共有人口7100人,地处车江大坝,三江河流交汇部 |
仁育社区 |
仁育社区座落在美丽的榕江县城东部,是一个有96户,476人的小小村寨,这里住着汉族、苗族、侗族、水族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一条宽敞的321国道从寨中心通过,绿绿葱葱的灌木丛林围绕在村寨的四周。勤劳朴实的仁育村村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现在全村已有2000多亩的可用材林,150多亩的经济林,还有30多亩的养鱼塘,群众生活正向小康迈进。 |
车寨社区 |
车寨社区座落在车江万亩大坝的头段,黎榕公路和“321”国道的交汇点,榕江新城区的开发地段。南面有清澈见底的都柳江,西面有碧波涟涟的寨蒿河,东面有榕江最大的学府——榕江一中。 全村辖行政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20亩,有7个村民小组,共2263人,居住在这里的全是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美丽大方的侗族人民。如今正以全新的村容村貌欢迎各地的游客们的到来。 |
古榕社区 |
古榕社区位于榕江县城北面,距县城2.5公里,三宝千户侗寨古榕群国家级景区所在地,辖区五个自然寨,17个村民小组(包括农场组),由原来三个行政村既章鲁村(四村)、寨头村(五村)、荫塘村(六村)组成,1141户4634人,耕地面积3312亩,稻田面积2984亩,旱地面积328亩,社区2013年人均纯收入4873元。自建立社区以来,古榕社区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集体收入为落脚点,以社区规划为突破点,以社区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区的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社区“两委”职数共4人,其中:社区党总支委员7人,村民委员会委员6人;全社区共有党员118人,其中:男性党员91人,女性党员27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社区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水稻、早熟蔬菜、西瓜、葛根,在养殖方面,鸡、猪成为养殖户的主要牲畜。自建社区以来,社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社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早熟蔬菜、西瓜、葛根、葡萄产业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城镇化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农民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社区街道串户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引导管理,为农民娱乐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型。 |
场坝社区 |
古州镇场坝社区地处都柳江畔,榕江城乡结合部,由原来的大河口、菜园和龙泉井及一、二、三街合并组建而成,辖区面积4.25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小组,共1504户,常住人口6716人,建有党支部4个,共有党员85人,其中女党员24人,预备党员5人,农民党员33人。 因场坝社区地势低,常年受水灾浸袭,人民生活水平相对低下,现正在修建的东滨江大道具交通和防洪的作用,大道环绕场坝社区,对接进城高速,解除了水患之忧,进城高速路是榕江出城上高速的必经之路,沿河两岸风景优美,风光怡人。如今场坝社区由原来的典型居民型社区慢慢的向商业型社区转型。 |
大十字社区 |
古州镇大十字社区居民委员会,由原来的四、五、六居委会、码头村、南门村、东门村等六个村居组建而成。社区辖六个居民小组,2746户,11027人,非农业人口7151人,农业人口3876人,现有耕地面积15亩,社区有党总支部委员会1个,下设4个支部。 社区所辖区域呈四方形,东抵河,南边由牛皮窑顺西往上,西抵坡,北由河田冲、兴隆街、小东门往南。 社区有县委、人大、政协等50个机关单位,有城区最大的蔬菜市场。大十字社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有最繁华的商业街,有历史悠久的古码头、综合石板街、清明时期的古建筑、古会馆,还有文明世界的红七军广场和文物馆,有世界第一古庙之称的苗王庙等建筑和估计。 |
梨子园社区 |
梨子园社区2003年10月由原梨子园村、兴隆村、七居委会组建而成,位于城区北面,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全社区辖5个居民小区,3863户,14840人。是一个以汉、苗、侗等多民族杂居的城镇社区,是古州镇最大行政村(居)。梨子园社区位于城区内,321国道和炉榕穿境而过,是黎、榕、从三县通往省城的必经之路,交通便利,社区内基础设施齐全,是商贾云集之地。 梨子园社区党总支下辖四个党支部,建有社区居委会、团总支、妇代会、调解委、治保委、民兵等组织。现有党员124名,社区居民在党总支和居委会的带领下,锐意进取,以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区位,依托市场,人民生活正向小康迈进。 一、人口 常住人口3062户。10830人,流动人口801户,4010人。常住人口育龄妇女3771人,占总人口25.41%、已婚育龄妇女3182人,占总人口的21.44%。18周岁以上人口6178人(常住人口)。女性人口5676人(常住人口) 二、土地 土地面积3256.482亩,其中:田53.165亩,土地53.317亩(因滨江大道建设已被征用,现有耕地6.7亩)林地3150亩,山林覆盖率68%。 三、区域及人员编制 梨子园社区以兴隆街为界,位于城区北面,设五个小区、分别为:梨子园、北门、商贸城、兴隆、七街,每个小区设责任人、组长各一名负责该小区的全面工作。建有团总支、妇代会、调解委、治保委、民兵连长等组织,居委会成员6人(3男、3女)平均年龄42周岁。现社区共有座班人员17人,领导班子7人,城市网格管理员10人。 |
丰乐社区 |
贵州省榕江县古州镇丰乐社区虽是2012年12月新成立的生态移民安置示范区却是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移民安置示范点,曾在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播出和报道过。它位于县城南端,与城关场坝社区紧邻,含丰乐村、头塘村、杨家湾村和生态移民安置区,国土面积14.6平方公里,目前共有3062户,其中流动人口188户,11552人,4个党支部83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5人,现有社区工作人员22人,网格管理员10人,设有楼长57人。 为确保移民迁入新区能够得到安稳舒适的生活,丰乐社区坚持履行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职责,将部分上级部门对居民的事务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直接延伸到社区。 在管理中,丰乐社区下设有便民服务小组、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小组,并成立了由志愿者、楼长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搭建了社区服务窗口、便民服务站、志愿者服务队三个工作平台,形成管理区、社区、楼长三级网络化服务体系,实现了社会治安、居民自治、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环境卫生、社会保险、低保救助等民生工作的一体化、网格化管理,形成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管理区的管理格局,深受居民群众好评。丰乐社区注重发展社区文化惠民活动,201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民文化家园项目,更是将现代广场舞、苗族芦笙舞等娱乐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有效传承了民族文化精华,也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
中宝社区 |
中宝社区座落在都柳江河畔的车江大坝上,十六个自然寨、28个村民小组组成,依山傍水而居,河堤有参天古榕,四周树木青青,风光旖旋,恬静古朴。寨蒿公路直穿而过,北与忠诚相接,交通便利,贵广铁路经过寨中腹地,民情笃厚,风情浓郁,是侗族美貌聪明、能歌善舞秦娘美的家乡。 全村有28个村民小组,1699户,8576人。现有完小三所(六佰塘小学、月寨小学、口寨小学),有三个民间组织,六佰塘老龄协会、月寨老龄协会、口寨老龄协会,三个专业合作社,六佰塘村蔬菜技术专业合作社、月寨村农民果蔬技术专业合作社、口寨村绿色果蔬农民技术专业合作社。 行政面积2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10亩。如今,在党支部和村委的带领下,全村村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拓开经济市场,招商引资为村寨打下良好的经济思路。 |
八吉村 |
八吉村 古州镇八吉村位于榕江县的南大门,与从江县传洞村接壤,是榕从的交界处,离榕江县城13公里,清澈的都柳江和宽敞的321国道从寨中穿过。河岸边有千年的古榕和绿荫荫的竹林,有远近闻名的永福电站和近十里的电站水库,河水清澈,河面宽敞,是一个有着无限旅游商机的民族村寨。 八吉村由八吉组,永福组,陡寨组和腊亮组四个自然寨组成,辖行政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2亩,全村共305户,1360人,这里居住着侗族,苗族和汉族,住房都是独具特色的吊脚楼木房,每个自然寨都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古榕苍翠,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行政村寨。 |
料里村 |
料里村 料里村座落在古州镇西北角,距离县城10公里,全村共有6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323户,1451人,是一个以水、苗、侗、汉、瑶等多个民族杂居的行政村寨。雷榕公路和平永河都从寨中穿过,这里青山环绕,山水优美,人民勤劳朴实,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多种经营,努力向小康建设发展。 |
高兴村 |
古州镇高兴中心村于2014年4月由高兴、领真、华优原行政村合并而成。高兴中心村位于古州镇北部,南接县城,西连八瑞村,北邻忠诚镇、锡利村,东靠车江大坝。下辖21个村民小组,857户,4287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耕地1909亩,林地2008亩,山林覆盖率70%以上。这里是一个水族集居的民族村寨,村民纯朴,风俗纯厚,常常令人神往。 |
高懂村 |
榕江县古州镇高懂村位于古州镇东面,是一个苗族村,全村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7亩。高懂村辖六个小组,五个寨,全村人口1511人,高懂村共有党员18人,女党员0人。 --人口总数:2007人农业人口:2007人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发展口号:依靠科学,发展种植养殖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所辖村:“高懂一组,高懂二组,高现三组,老寨四组,中寨五组,新寨组”生产总值:50.0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名特产品:“葛薯”办公所在地:高懂村二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