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毕节市 >> 赫章县 >> 珠市乡 >> 陆坪村

陆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陆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陆坪村简介

  陆坪村位于珠市乡西北部,距乡政府5公里,东面是团结村,西面是高原村,南面是德块村。总面积5.93平方公里。东西地势较高,中部平坦,地貌以山间盆地和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100米。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陆坪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辖3个村民组,总户数 152户,总人口738人,总劳动力323人,全年外出打工56人。
  全村有耕地639亩,其中大于26度 185亩;林地200亩;荒地600亩;可利用荒地6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37人,占全村人口的19%。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 105头;猪存栏数173头;猪出栏数162头;羊存栏数82只;家禽存栏数520只,家禽出栏数140只 。
  
  --人口总数:738人 农业人口:733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3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陆坪村委办公室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527205 553200 -- 查看 陆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陆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陆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珠市村

  珠市村位于珠市乡东北面,距离乡政府所在地0.5公里,全村3个村民组1117人,有耕地面积1084亩,主要种植包谷、洋芋等杂粮。2010年初尚有贫困人口76户230人。全村农户均以种养殖和第三产业为主,耕地大多是高中山型的紫色沙页土或山地黄棕土,人均基本耕地不多,种植业主要以玉米、洋芋为主。      --人口总数:1117人 农业人口:1023人 非农业人口:94人   --行政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 办公所在地:珠市村委办公室   --所辖村: 生产总值:6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兴山村

  兴山村位于珠市乡政府东部,坐落在212省道边,平均海拔2100公尺左右,气候冷凉。总面积 平方公里。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兴山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辖5个村民组,总户数232户,总人口1137人,总劳动力511人,全年外出打工42人。   全村有耕地1478亩,其中大于26度420亩;林地400亩;荒地800亩;可利用荒地4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4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79人,占全村人口的18%。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195头;猪存栏数389头;猪出栏数342头;羊存栏数81只;家禽存栏数 1260只,家禽出栏数560只 。      --人口总数:1137人 农业人口:1110人 非农业人口:27人   --行政区面积:3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7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苗,白 办公所在地:兴山村村委会办公室   --所辖村: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上寨村

  上寨村位于珠市乡政府所在地北面,村委距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县城36公里,耕地1925亩。全村共有6个村民组,315户,1437人,人均纯收入1500元。   上寨村土地贫瘠,无矿产资源,气候条件差,无村办经济实体,经济发展滞后。由于耕地少,农业生产不能解决自身温饱问题,人口文化素质低,无劳动技能,无村集体资产,无力为农民提供资金援助,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种植主要以洋芋的玉米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殖猪、鸡、牛、羊等品种。上寨村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345头;猪存栏数493头;羊存栏数1754只;家禽存栏数 1600只。   上寨村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上寨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人口总数:1437人 农业人口:1420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3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3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 办公所在地:上寨村委会办公室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街上村

  街上村位于珠市乡西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总面积8平方公里,虽有比较优势的地理区位优势,但土地贫瘠,无矿产资源,气候条件差,无村办经济实体,经济发展滞后。   街上村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街上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街上村辖四个村民组,总人口843人,其中极贫户18户49人,属二类贫困村,人均收入低于全县水平,有党员32名,村组干部7名,目前全村拥有耕地1075亩,人均耕地不足1.3亩,由于耕地少,农业生产不能解决自身温饱问题,人口文化素质低,无劳动技能,无村集体资产,无力为农民提供资金援助,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种植主要以洋芋的玉米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殖猪、鸡、牛、羊等品种。   街上村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152头;猪存栏数269头;羊存栏数54只;家禽存栏数 1260只。      --人口总数:843人 农业人口:830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街上村委办公室   

兴营村

  一、地理位置   兴营村位于珠市乡政府北部,距政府驻地6公里,平均海拔2200公尺左右,气候冷凉。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二、气候   兴营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三、土地资源   全村有耕地1331亩,其中大于26度520亩;林地200亩;荒地800亩;可利用荒地4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   四、生态环境状况   全村基本无林地,森林覆盖率不到10%。有少量的灌木林。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五、人口构成   全村辖4个村民组,总人口776人,总劳动力410人,全年外出打工38人。   六、经济概况   人均占有粮3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81人,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330头;猪出栏数354头;羊存栏数157只;家禽存栏数 1480只。      --人口总数:776人 农业人口:760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3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兴营村委办公室   

韭菜坪村

  韭菜坪村位于珠市乡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9公里,全村3个村民组986人,有耕地面积1761亩,主要以种植洋芋、荞麦等杂粮玉米作为副粮。该村是旅游开发区的主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经过几年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意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海拔高,地势偏僻落后,经济基础差,几乎没有经济来源。2010年初尚有贫困人口78户239人。全村农户均以种养殖业为主,耕地大多是高中山型的黑土或山地黄棕土,人均耕地1.7亩,有利的地理条件适宜于养殖业和洋芋种植产业的发展。      --人口总数:986人 农业人口:9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6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 办公所在地:韭菜坪村委办公室   --所辖村: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旅游,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黑山羊   

核桃村

  核桃村位于珠市乡西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6个村民组1517人,有耕地面积2168亩,主要种植包谷、洋芋和荞麦等杂粮。该村属于前几年发达的矿山地带,有丰富的表层铁矿石资源,但由于过量开采,现已荒凉不堪,土地贫瘠。2010年初有贫困人口75户220人。全村农户均以种养殖业为主,耕地大多是高中山型的紫色沙页土或山地黄棕土,人均基本耕1.4亩,主要种植以玉米、洋芋和荞麦为主。      --人口总数:1517人 农业人口:1483人 非农业人口:24人   --行政区面积:3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 办公所在地:核桃村委办公室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矿山村

  矿山村位于珠市乡政府北部,坐落在212省道边,平均海拔2200公尺左右,气候冷凉。总面积20.3平方公里。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矿山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辖6个村民组,总户数313户,总人口1437人,总劳动力687人,全年外出打工42人。   全村有耕地1553亩,其中大于26度520亩;林地200亩;荒地800亩;可利用荒地4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3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216人,占全村人口的18%。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280头;猪存栏数605头;猪出栏数402头;羊存栏数109只;家禽存栏数 1232只,家禽出栏数520只 。      --人口总数:1437人 农业人口:1380人 非农业人口:117人   --行政区面积:2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5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蒙古,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铁矿 办公所在地:矿山村委会办公室   

文渊村

  文渊村位于珠市乡政府西北部,距政府驻地1公里,平均海拔2200公尺左右,气候冷凉。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文渊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有耕地1266亩,其中大于26度500亩;林地200亩;荒地800亩;可利用荒地4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   全村基本无林地,森林覆盖率不到10%。有少量的灌木林。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全村辖3个村民组,总人口1109人,总劳动力610人,全年外出打工45人。   人均占有粮3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9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52人,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256头;猪出栏数340头;羊存栏数128只;家禽存栏数 1240只。      --人口总数:1109人 农业人口:1023人 非农业人口:86人   --行政区面积:2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 办公所在地:文渊村村委办公室   --所辖村: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高原村

  高原村位于珠市乡政府西部,平均海拔2300公尺左右,气候冷凉。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高原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辖2个村民组,总户数105户,总人口441人,总劳动力210人,全年外出打工35人。   全村有耕地603亩,其中大于26度270亩;林地 200亩;荒地 700亩;可利用荒地7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15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56人。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85头;猪存栏数200头;猪出栏数142头;羊存栏数85只;家禽存栏数680只,家禽出栏数320只 。      --人口总数:441人 农业人口:44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 生产总值:10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高原村村委办公室   

七一村

  七一村位于珠市乡政府北部,坐落在212省道边,平均海拔2100公尺左右,气候冷凉。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七一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辖3个村民组,总户数141户,总人口642人,总劳动力305人,全年外出打工23人。    全村有耕地1042亩,其中大于26度270亩;林地 200亩;荒地 700亩;可利用荒地7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2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79人,占全村人口的25%。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136头;猪存栏数154头;猪出栏数142头;羊存栏数92只;家禽存栏数486只,家禽出栏数115只 。   --人口总数:642人 农业人口:638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苗,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七一村委办公室   

陆坪村

  陆坪村位于珠市乡西北部,距乡政府5公里,东面是团结村,西面是高原村,南面是德块村。总面积5.93平方公里。东西地势较高,中部平坦,地貌以山间盆地和丘陵为主,平均海拔2100米。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陆坪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5℃,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辖3个村民组,总户数 152户,总人口738人,总劳动力323人,全年外出打工56人。   全村有耕地639亩,其中大于26度 185亩;林地200亩;荒地600亩;可利用荒地6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37人,占全村人口的19%。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 105头;猪存栏数173头;猪出栏数162头;羊存栏数82只;家禽存栏数520只,家禽出栏数140只 。      --人口总数:738人 农业人口:733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3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陆坪村委办公室   

汞山村

  汞山村位于珠市乡政府东部,距政府驻地6公里,平均海拔2010公尺左右,气候冷凉。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汞山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有耕地1623亩,其中大于26度400亩;林地210亩;荒地900亩;可利用荒地5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   全村基本无林地,森林覆盖率不到10%。有少量的灌木林。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全村辖5个村民组,总人口1316人,总劳动力781人,全年外出打工34人。   人均占有粮3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51人,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249头;猪出栏数532头;羊存栏数167只;家禽存栏数 1560只。      --人口总数:1316人 农业人口:1302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2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白,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汞山村委办公室   

德块村

  德块村位于珠市乡政府北部,平均海拔2200公尺左右,气候冷凉。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   德块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有耕地1707亩,其中大于26度520亩;林地200亩;荒地800亩;可利用荒地4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   全村基本无林地,森林覆盖率不到10%。有少量的灌木林。土地垦植率高,陡坡开荒面积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极其脆弱。   全村辖6个村民组,总户数312户,总人口1319人,总劳动力687人,全年外出打工48人。   粮食总产量 377 吨,人均占有粮3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7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69人,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290头;猪出栏数439头;羊存栏数61只;家禽存栏数 1250只。      --人口总数:1319人 农业人口:1302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2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0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 办公所在地:德块村村委办公室   

团结村

  团结村位于珠市乡政府东部,坐落在212省道边,平均海拔2200公尺左右,气候冷凉。总面积 平方公里。地貌属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团结村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3-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长夏短,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490小时,霜期210天。   全村辖4个村民组,总户数252户,总人口1135人,总劳动力520人,全年外出打工52人。   全村有耕地1107亩,其中大于26度420亩;林地200亩;荒地800亩;可利用荒地40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2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及以下196人,占全村人口的18%。目前没有属于村集体、村民的企业。大牲畜存栏数307头;猪存栏数383头;猪出栏数342头;羊存栏数173只;家禽存栏数 1350只,家禽出栏数560只 。      --人口总数:1135人 农业人口:1103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团结组、磨石沟组、台沙坝组 生产总值:2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团结村村委办公室   

以那村

  以那村位于珠市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全村4个村民组1314人,有耕地面积2158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杂粮。该村是珠市乡最抵海拔的地方,但地势边远,无任何矿产资源和企业进驻,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产品的销售,所以有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来发展本村。2010年初尚有贫困人口150户620人。全村农户均以种养殖业为主,耕地大多是高山型的黑土和山地黄土,人均基本耕地不多,种植主要以玉米、洋芋为主。   --人口总数:1314人 农业人口:1286人 非农业人口:118人   --行政区面积:2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寨组、河边组、青杠组、大寨组 生产总值:12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荞麦 办公所在地:以那村村委办公室   

光明村

  光明村位于珠市乡西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5.5公里,全村4个村民组1208人,有耕地面积1802亩,主要种植包谷、洋芋和荞麦等杂粮。2010年初尚有贫困人口65户189人。全村农户均以种养殖和第三产业为主,耕地大多是高中山型的黑色沙页土或山地黄棕土,人均耕地不多,种植业主要以玉米、洋芋为主。      --人口总数:1208人 农业人口:1201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0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光明组、霭禄组、石包组 生产总值:1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荞麦 办公所在地:光明村村委办公室   

青杠村

  青杠村地处珠市乡东部,位于贵州韭菜坪北麓,东邻雉街乡,西连珠市村,北靠汞山村,南接核桃村。全村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231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土豆、荞麦等,全村辖6个村民组,246户,1038人,聚居着彝、汉、苗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85%以上,是一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   我村所处地势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多变,属高寒贫困山区,经济文化落后。但我村蕴藏着丰富的矿石,有铁、锌、铅等矿石,其中铁矿石储量最大。又处于212省道线,珠雉公路贯穿全村,交通便利,有利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和销售。      --人口总数:1040人 农业人口:1015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共同努力打造一个和谐发展的青杠工业园   --所辖村:“河边组”“青杠组”“朱家组”“偏坡组”“海坝组”“贯子组”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铸铁工业”“马铃薯种植业”“黑山羊养殖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荞麦” 办公所在地:青杠村河边组   --自然条件:浓厚的民族风情、特色美食 资源:铁矿、锌矿、铅矿、浓厚的民族风情   


陆坪村特产大全




陆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