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益村位于哲庄乡政府正北面,距乡政府约3公里。新益村共辖3个村民组,分别为:中坝、下坝、上坝。共314户,1556人。居住着汉族和彝族。总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0亩,森林面积约为1200亩,核桃种植面积900多亩。
--人口总数:1556人 农业人口:154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4.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坝”、“下坝”、“上坝”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烤烟”、“小麦” 办公所在地:下坝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527217 | 553200 | -- | 查看 新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边沿村 |
边沿村位于哲庄政府西北部,距哲庄乡政府5公里,距赫章县城50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组,分别为:沿中、沿岭、沿峰、沿沟。全村268户,总人口1116人,其中少数民族(彝族)24户90人。耕地面积920亩,林地面积300亩,荒山草坡1500亩,烤烟种植265亩,玉米种植325亩,洋芋种植625亩,玉米定向移载370亩。大牲畜存栏110头,生猪存栏350头,养羊90只,家畜2500只。养蜂4户,能产蜂蜜150斤,核桃种植现能产1500斤以上,拌虾种植20亩,年产量1000斤,产值25000元 --人口总数:1116人 农业人口:111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沿中”、“沿岭”、“沿峰”、“沿沟”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中药材”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沿峰组 |
团结村 |
团结村位于哲庄乡西南部9公里处,所辖6个村民组,分别为:向阳组、环山组、院子组、大寨组、志浪组、半坡组村民组。全村457户,共2047人,主要以汉族居民为主,汉族1793人,黎族254人。全村总面积5300亩,其中耕地面积1300亩,森林面积3000亩,荒山草坡面积1000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年人均纯收入1310元,人均粮食340公斤。海拔为1710米,年均气温16℃左右,年降雨量在750毫升左右。土壤多为黄土和沙土。 --人口总数:2047人 农业人口:2029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3.6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向阳”、“环山”、“院子”、“大寨”、“志浪”、“半坡” 生产总值:2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茶叶”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大寨组 |
瓦房村 |
瓦房村位于哲庄乡政府南部,离哲庄乡政府约5公里,全村耕地面积1163亩,荒山200余亩,森林覆盖面积约占全村面积的45%,全村共有9个小组,分别为:大沟、堰沟、联合、铧厂、农学、营松、营盘、瓦房、杉树、。共 612户,2987人,苗族人口为123人,彝族人口108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村寨。现有养殖户3户,个体经营户15户,大小企业6个,低保户137户,370人。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口的25%,教学点一个(含初级中学)教职工64人,学前办至九年级在校学生1653人,学校占地面积25亩。 --人口总数:2987人 农业人口:2964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7.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6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沟”、“堰沟”、“联合”、“铧厂”、“农学”、“营松” 生产总值:18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 名特产品:“烤烟”、“小麦” 办公所在地:大寨组 |
中心村 |
中心村位于哲庄乡西北部,距乡政府3公里,距赫章县城51公里。全村总面积2122亩,其中耕地面积990亩,退耕还林390亩,森林面积700亩,荒山草坡422亩,人均耕地面积0.98亩,森林覆盖率33.1%。海拔1600米至1800米,年平均气温13℃,年降雨量在800毫升。 全村辖中心、新华两组,共176户,总人口672人,劳动力334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1680元,粮食人均收入300千克,纯属农民自给自足型经济。近几年来,在党支部的号召带领下,大部分群众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10年全村牛存栏树130头,猪360头,家畜654只,采石场1个。电视覆盖率基本达到75%以上,通话工具覆盖率达到95以上。我村现有大学生6人,中专生11人,高中生5人,初中生75人,退休干部2人,外出务工120人。 --人口总数:672人 农业人口:667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心”、“新华” 生产总值:9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纱厂”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中心组 |
新益村 |
新益村位于哲庄乡政府正北面,距乡政府约3公里。新益村共辖3个村民组,分别为:中坝、下坝、上坝。共314户,1556人。居住着汉族和彝族。总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0亩,森林面积约为1200亩,核桃种植面积900多亩。 --人口总数:1556人 农业人口:154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4.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坝”、“下坝”、“上坝”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烤烟”、“小麦” 办公所在地:下坝组 |
山脚村 |
山脚村距哲庄乡政府3公里,212省道穿村而过。全村辖4个村民组,共256户,1338人。耕地面积920亩,林地面积2300亩,2011年烤烟面积320亩,小麦面积240亩,玉米面积520亩,危房改造户12户,外出务工468人。烤烟大户5户,养殖大户13户,砖厂1个。沼气池建设20口,现已完成13口。 --人口总数:1338人 农业人口:1327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4.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龙场”、“龙井”、“龙寨”、“龙林” 生产总值:16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茶叶”、“畜牧业” 名特产品:“野猪”、“茶叶” 办公所在地:龙寨 |
发达村 |
发达村位于哲庄乡南面,距乡政府1公里,距县城47公里,全村所辖4个村民组,分别为:南庆、南坪、南冲、南岸。全村共575户,2461人,耕地面积2170亩,核桃面积2060亩,草地面积500亩,海拔在1500米左右,年均气温14.5℃,年降雨量为75毫升左右,土为沙土,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人均粮食250公斤左右,电视覆盖率100﹪,交通方便,所辖村内有两口合法煤矿,各组均分布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根据我村实际:要实现发达村经济快速发展,使群众生活进一步提高,必须根据发达村土壤情况,在养殖业及特色经济作物上大做文章。一、在种植方面,以润鑫公司为龙头,发展壮大茶产业,认真搞好核桃产业,烤烟种植;二、在养殖方面,充分利用“专业合作社十农户”的模式,在猪、牛、羊方面狠下功夫,打造出精品的专业合作社,当前已成立一户专业合作社。 --人口总数:2461人 农业人口:2456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南庆”、“南坪”、“南冲”、“南岸”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烤烟” 名特产品:“煤”、“核桃” 办公所在地:发达村南冲组 |
坪子村 |
坪子村位于哲庄乡政府东部所辖区域六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2534人,576户,方圆8.75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71亩,森林面积3976亩。人均耕地面积0.54亩。海拔1720米,平均气温约15摄氏度左右。土壤多为黄土和沙土,年降雨量为800毫升左右,年均人收入1300元,人均粮食350市斤。电视覆盖率为百分之八十九,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农户有通讯工具,有农用车辆十辆,有黄砖厂一个,有年常量15万吨的煤厂一口在建设中,大型密集式烤烟房9个连体,烤烟育苗大棚2个。 --人口总数:2534人 农业人口:2516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8.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7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坪冲”、“坪湖”、“坪河”、“坪沿”、“坪子”、“坪关”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煤炭”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坪河组 |
坝子村 |
坝子村位于哲庄乡政府东面,距乡政府5公里,所辖4个村民组,分别为:湾子、田坝、河边、龙洞。全村共243户,1005人,居住着汉族、彝族,其中汉族占大部分。全村总面积2787.5亩,其中耕地面积787.5亩,森林面积1500亩,荒山面积1500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海拔1650米。养殖户8户,种植户35户,其中核桃种植面积1500亩。年均收入1400元左右,人均粮食收入320斤。 --人口总数:1005人 农业人口:100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87.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湾子”、“田坝”、“河边”、“龙洞”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苦丁茶” 名特产品:“苦丁茶” 办公所在地:田坝组 |
麻塘村 |
麻塘村地处两省三界交界,位于哲庄乡东部,是一个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地形地貌较为突出的山区。全村所辖5个村民组,分别为:金星组、银星组、上钩组、下沟组、中沟组。全村362户,1627人,耕地面积880亩,森林面积约为2250亩,草坡面积为628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海拔在1628米左右,年均气温在14℃左右,年将雨量在790毫米左右,土壤多为黄土,人均纯收入1100元,人均粮食220公斤左右,电视覆盖率68﹪左右,由于交通不便,运输主要靠人力为主。现根据麻塘村实际情况,经济要快速发展:1、大力推广玉米移栽技术和地膜覆盖,玉米与大豆,红豆套种,洋芋种植技术。2、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烤烟种植、核桃种植。在养殖方面,主要发展牛、猪、羊等的养殖。现全村共有85头牛,养羊的农户已有1户,养羊60只以上的只有一户。 --人口总数:1641人 农业人口:1627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4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名特产品:“大蒜”、“洋芋”、“核桃” --所辖村:“金星组”、“银星组”、“上钩组”、“下沟组”、“中沟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大豆” 办公所在地:银星组 |
阿穴村 |
阿穴村位于赫章县的北部,哲庄乡东北部,和云南省镇雄县中屯乡接壤,距哲庄乡政府4公里,距赫章县城51公里,距镇雄县城24公里。阿穴村居住着汉、彝、民族,共535户,352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7人,少数民族彝族33户,141人。各民族杂居,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酒文化深厚,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 阿穴村是自古以来大西南的交通要塞之一,是古代通往云南宣威和四川自贡的古驿道和交通要塞,有明朝修建的古驿道通过,有现在的212省道贯穿全村。阿穴村幅员面积5.57平方公里,辖东湾、东岭、东坪、东坡、东沟5个村民组。有林地面积1500亩,耕地面积830亩,水库1个,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村内土壤主要以砂页岩上发育而成的黄砂泥土为主(代码4124),土壤较为肥沃。村内最低海拔采拖洛沟1490m,最高海拔大坪子1820m,年均气温14.6 摄氏度,年均降水量830毫米,无霜期280天。阿穴村有212省道贯穿全村,有电力、通讯、水利、卫生等基础设施,有自2007年整村推进以来的道路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村内电视覆盖率100%,电话使用率85%,电脑使用率5%,摩托车及其他自用车辆使用率7%。 农业产业:村内已白酒制造业、生猪制造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白酒制造业上:村内有窖酒厂1个,土药子酒厂1个,小酒作坊87个,酒类的制造是村内的主要支柱产业,酒也是阿穴村的土特产,它带动了养殖业和生猪制造业及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生猪制造业上:村内有屠宰户11户,提供了全乡的所有猪肉需求。种植业上:以种植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为主;养殖业上:以养殖猪、牛、羊为主,现养有生猪1935头(其中能繁母猪98头),养牛91头,养羊145头,其它畜类75头,禽类3800头左右。有以酿酒养畜为一体的养殖大户62户。 --人口总数:3521人 农业人口:3464人 非农业人口:57人 --行政区面积:5.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东湾”、“东岭”、“东坪”、“东坡”、“东沟” 生产总值:2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白酒制造”、“畜牧业” 名特产品:“阿穴白酒”、“彝神古酒” 办公所在地:东坡组 --自然条件: 资源:“彝神古酒”、“散白酒” |
者块村 |
者块村位于哲庄南部,距哲庄乡政府9公里。所辖3个村民组,分别为:下沟、坪子、麻糖。全村共187户,总人口867人,其中少数名族47户,186人。全村占地面积4876亩,其中耕地面积为1157亩,森林面积为862亩,荒山面积2857亩,承包土地人口524人,人均耕地面积1.33亩。 --人口总数:867人 农业人口:859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3.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5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下沟”、“坪子”、“麻糖”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下沟组 |
雄都村 |
雄都村位于哲庄东部,距哲庄乡政府25公里,是一个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山区。全村共327户,1516人,所辖六个村民组,分别为:上坝、中坝、下坝、田坝、山脚、大山。可耕土地735亩,田100亩,森林面积5538亩。低保户63户,共195人。 --人口总数:1516人 农业人口:1499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5.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坝”、“中坝”、“下坝”、“田坝”、“山脚”、“大山” 生产总值:1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包谷”、“大米” 名特产品:“香米” 办公所在地:下坝组 |
新前村 |
新前村位于哲庄南部,距哲庄乡政府六公里。所辖区域四个村民组,分别为:竹林、院子、环山、尖山。全村303户,总人口1446人。总面积为5208亩,其中耕地面积1320亩,森林面积3582亩,荒山草坡306亩,人均耕地面积0.9亩。海拔1620米,年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800毫升左右。土壤多为沙土和黄土,年人均收入1350元,人均粮食350千克。电视覆盖率为88%,90%左右的农户有通讯工具,有农用拖拉机5台。 --人口总数:1446人 农业人口:1437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6.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竹林”、“院子”、“环山”、“尖山”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竹林组 |
香坪村 |
香坪村距哲庄乡政府约3公里,全村所辖4个村民组,分别为:香坪、大曹、大地、茅草。全村共261户,1302人,总面积7500亩,其中耕地面积1047亩,人均耕地面积0.8亩,以种植包谷、洋芋为主。经济收入在家的以养殖为主,其次外出务工。本年度全家外出15户,有小孩在家读书,夫妇双方外出或一方外出务工的236人,占本村五分之一。2010年上级拨款修建了哲家偏岩至大地的通村公路6.6公里。现在农网改造工程已全面启动,沼气池已启动3口,人畜饮水已每户都安上自来水。 --人口总数:1302人 农业人口:1293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香坪”、“大曹”、“大地”、“茅草” 生产总值:1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洋芋” 名特产品:“烤烟”、“核桃” 办公所在地:大地组 |
三友村 |
三友村地处云贵两省交界,位于哲庄乡西北部,是一个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地形地貌较为突出的山区。全村所辖3个村民组,分别为:五乐组、花倮组、许坡组。全村共157户,809人,耕地面积915亩,核桃种植面积450亩,森林面积约为1700亩,草坡面积128亩,人均耕地面积1.13亩,海拔在1650米左右,年均气温在14℃左右,年降雨量在790毫升左右,土壤多为黄土,人均纯收入1290元,人均粮食360公斤左右,电视覆盖率68%左右,由于交通不便,运输主要靠人力为主。 现根据三友村实际情况,经济要快速发展,必须在养殖业和种植业上大做文章。一、在种植方面:1、粮食作物,大力推广玉米移栽技术和地膜覆盖,玉米与大豆、红豆套种,洋芋种植技术。2、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烤烟种植以及核桃种植。二、在养殖方面,主要发展牛、猪、羊等的养殖。现全村共有100多头牛,养羊的农户已达8户,养羊30只以上的有3户。 --人口总数:809人 农业人口:80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五乐组”、“花倮组”、“许坡组” 生产总值:10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荞麦” 名特产品:“苦荞” 办公所在地:三友村花倮组 |
环山村 |
环山村位于哲庄乡政府西南面,现有492户,共2098人,居住汉族、共辖5个村民组,分别为:环坪组、高岩组、营脚组、环山组、花果组。全村总面积5.4平方公里,地势西高北低。西面高地以苏奶林场和自然灌木林为主的丘陵地带,自然灌木林拥有百亩杜鹃花海,林场是大片的华山松人工造林,森林覆盖面积占全乡之首。 环山村建有黄花菜基地1个,种植面积达300多亩,投入资金80多万元。今年首次引进药用杭白菊试种,试种面积100亩,涉及农户23户,各组设有1至2个试种点 --人口总数:2098人 农业人口:2086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5.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5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办公所在地:高岩组 --所辖村:环坪组、高岩组、营脚组、环山组、花果组 生产总值:2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黄花菜”、“茶叶” 名特产品:“黄花菜”、“茶叶” |
场坝村 |
场坝村位于哲庄乡政府西部16公里处,离赫章县城62公里。全村657户,3258人,其中少数民族14户,共85人(彝族),共辖8个村民组,分别为:高峰组、塆子组、上下塆组、联中组、中心组、坪子组、新房组、河沟组。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69亩,森林面积800亩,荒山草坡面积1200亩,人均耕地面积0.7亩。海拔1300米,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降雨量在800毫升左右,土壤多为黄土和沙土。 --人口总数:3258人 农业人口:3233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7.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6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高峰”、“塆子”、“上下塆”、“联中”、“中心”、“坪子” 生产总值:18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茶叶”、“畜牧业” 名特产品:“烤烟”、“刺梨” 办公所在地:联合组 |
哲庄村 |
哲庄村是哲庄乡政府所在地,距离赫章县城48公里,距离云南省镇雄县28公里,是云贵两省交界之地,212省道穿村而过。全村总面积1668亩,其中耕地面积1112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海拔在1600米至1800米,年均气温在15℃左右,年降雨量在800毫米左右。 全村辖东街、西街、河口、桥边四个村民组,共623户,总人口2492人,劳动力1246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粮食人均310公斤。现本村有机动车18辆,摩托车30多辆,电视覆盖率达100%。我村现有大中专生40多人,高中生80多人,退休干部5人,外出务工230人。 --人口总数:2492人 农业人口:992人 非农业人口:1500人 --行政区面积:1.1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东街”、“西街”、“河口”、“桥边” 生产总值:2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煤炭”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东街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