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贵阳 >> 开阳县 >> 花梨镇 >> 花梨村

花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花梨村谷歌卫星地图)


花梨村简介

  花梨村地处花梨乡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约15.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290亩,其中水浇地890亩,旱地2400亩,全村21个组,1068户,3582人,人均耕地0.9亩。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村内养殖业主要以生猪、鸡、兔等养殖为主。人均纯收入2800元以上。村境内交通便利,省道久铜公路横贯全村。有线电视覆盖全村12个村民组,有线电话遍及全村14个组。移动、联通在村境内无信号障碍,可随处播打。
  该村村规民约健全,执行情况良好。村集体经济为零,办公经费基本依靠乡政府的财政补助。村境内建有一家私营企业—兴农化肥厂,生产的普钙、合肥供不应求。
  
  --人口总数:3582人 农业人口:357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0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花梨乡花梨新街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121107 550300 -- 查看 花梨村谷歌卫星地图

花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花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新山村

  新山村位于花梨乡西部,东接清江村,西与冯三镇相邻,北与米坪乡毗邻。村内山川秀美,风景宜人,有清水江绕西北下,海拔落差较大,最高海拔可达1265米,最低处只有650米,村域面积36平方公里,辖32村民组,1189户人家,现有人口4523人,总耕地面积5215亩,其中良田1378亩,土3836亩,村内交通便捷,距乡政府所在地仅有10公里。全村气候温和,适应种植各种农作物,是一个发展种养业的好地方。村内盛产烤烟、油菜、花生等。      --人口总数:4523人 农业人口:4512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41.1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32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洋芋、辣椒、烤烟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花梨乡新山村街上   

十字村

  十字村位于花梨乡东南角,呈“葫芦”形悬挂花梨乡东南面,距花梨乡政府所在地6.2公里,东与瓮安县相接壤南与南龙乡交界,西与本乡清江村相邻,北与花梨村毗邻。全村总耕地面积2170亩,其中良田638亩,土1532亩。全村辖21个村民组,635户人家,人口2337人。   全村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适应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建有一个1000亩的无公害次早熟蔬菜基地,盛产烤烟、水稻、玉米、油菜等农作物,是花梨乡一个重要的产烟村。全村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硫铁矿、大理石等,这些资源都还没有进行开发。村内旅游资源丰富,正待开发。全村通讯、交通便捷。      --人口总数:2337人 农业人口:2325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0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花梨乡十字村村委会   

花梨村

  花梨村地处花梨乡政府所在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约15.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3290亩,其中水浇地890亩,旱地2400亩,全村21个组,1068户,3582人,人均耕地0.9亩。主要农作物:玉米、水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为主,村内养殖业主要以生猪、鸡、兔等养殖为主。人均纯收入2800元以上。村境内交通便利,省道久铜公路横贯全村。有线电视覆盖全村12个村民组,有线电话遍及全村14个组。移动、联通在村境内无信号障碍,可随处播打。   该村村规民约健全,执行情况良好。村集体经济为零,办公经费基本依靠乡政府的财政补助。村境内建有一家私营企业—兴农化肥厂,生产的普钙、合肥供不应求。      --人口总数:3582人 农业人口:3570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0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花梨乡花梨新街   

花梨社区

  花梨社区组建于2008年8月1日,位于花梨乡东南侧。辖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总户数887户,总人口1290人,其中流动人口352人。社区服务中心位于花梨村内,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   社区以党支部为龙头,通过推进共建日、学习日、卫生日、议事日、服务日的“五个日”活动和开展富民、安民、便民、乐民的“四民”活动,全力打造文明健康品牌型社区,并结合辖区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共建活动,共同搞好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工作,为社区居民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人口总数:129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1290人   --行政区面积:1.71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无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花梨乡花梨新街   

高坪村

  高坪村位于花梨乡东北部,南与花梨村接壤,东与建中村毗邻,北邻龙水乡,西与米坪乡相连,全村海拔落差较大,最高处可达1480米,低处只有900米。全村辖32村民组,总人口4636人,1211户,全村耕地面积5246亩,其中良田1753亩,旱地3493亩,人均收入1860元,森林管护面积5010亩,其中灌木林68亩约占全村森林覆盖率的20%。,村规民约涵盖了村级事务的方方面面,该村没有村办企业,村级集体经济为零。村境内建有一个千亩茶叶基地,该基地生产的“老公山”牌茶叶在2008年上海茶文化节上获得了金奖。该村以种植业为主要产业,盛产油菜、花生、辣椒、板栗等。村的下步打算是大力发展梨树与板栗种植,促进农民增收。现在,全村交通、通信便捷,是一个极具有开发潜力的村。      --人口总数:4636人 农业人口:462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4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32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高坪村村委   

翁昭村

  翁昭村是花梨乡所辖7个行政村中最大的一个村,位于花梨乡西部,地处省道久铜公路沿线,距县城18公里,距乡驻地17公里。全村总面积23.74平方公里,辖35个村民组,1448户,人口05433人,党员103人,其中田坝、班家院、上坝田三个村组为布依族村组;全村耕地面积10000余亩,海拔在550—8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5—17摄氏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无霜期达300余天,年均日照数为1008小时。该村土地大多为砂质土壤,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是发展次早熟蔬菜种植的理想场所。该村成立了蔬菜协会,建有12000亩的无公害次早熟蔬菜基地,蔬菜品种20余个,蔬菜销往贵阳、遵义、瓮安等地,在贵阳五里冲蔬菜批发市场是免检产品。该村还建有1000亩的无籽西瓜基地。该村养殖业相对发达,建有养猪协会。村内布依山寨民风淳朴,植被良好,民居错落有致,自然景观物景天成,是一个“农家乐”的好去处。构皮滩电站建成蓄水后,翁昭村将发展浅水水产养殖,建设水产品养殖基地。      --人口总数:5433人 农业人口:5413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0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翁昭街上   

清江村

  清江村位于花梨乡政府所在地西面10公里处,距开阳县城25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329亩。辖18个村民组,888户人家,3495人。该村村规民约基本上涵盖了村级事务的各方面。   清江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常年平均气温19.3度,适宜于各种种养殖业;交通畅达,久铜公路横贯8个村民组;有丰富的磷矿资源,已探明的储量30亿吨。目前已有三家企业在清江村开采,年产量达15万吨,解决了村200余名人员就业,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达20000元。特别享有盛名的是乐旺河角角鱼,素有“要吃鱼,到花梨”的美誉。   构皮滩水库建成淹没后,清江将形成30余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形成雄奇壮观的千岛湖风光。特别是500吨级的港口建成后,清江将成为花梨乡经济发展的中心。热情好客的清江人民,真诚的欢迎各界人士到清江投资、开发、旅游、兴业。      --人口总数:3495人 农业人口:3485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2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8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清江村村委   

建中村

  建中村位于花梨乡的东大门,与瓮安县相毗邻,距花梨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海拔900—1400米。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全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良田801亩,土地1754亩,久铜公路横跨全村,交通便捷,适应种植业的发展。全村辖15个村民组,639户,2326人,其中少数民族12人,占总人数的3‰。村境内建有一个养殖规模为1000头的能繁母猪养殖场,充分带动了建中村的生猪养殖发展。种植业主要以烤烟、油菜、玉米、水稻等为主。   建中村借花梨乡信用社开展“信用工程”为契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主推、农民主体”的诚信体系建设,使农民具备较高的政治、文化、法律素质和市场观念,盘活资源,民富企兴,对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我村的一些种植和养殖大户借助信用贷款大量扩大规模,发展经济。   建中村通过开展诚信农民建设,农村信用环境得到优化,由传统的农户贷款手续复杂、门槛高向“简便、灵活、快捷”转变,由需要提供贷款担保的信贷投放方式向小额信贷发放方式转变,契合农民“短、频、急”的信贷需求特点,有效增加了农业信贷投入,破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   建中村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诚信农民建设,把其与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及创新、培育新型农民和加强农村党的建设结合起来,要求干部带头讲诚信,再教育农民诚信于党和政府,为农村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花梨村特产大全




花梨村景点大全